用电子探针开发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样品 (1983)

用电子探针开发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样品 (1983)

一、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用标准样品的研制(1983)(论文文献综述)

于阿朋,范光,葛祥坤[1](2021)在《光石沟晶质铀矿:一种潜在的铀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文中提出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是采用元素A在待测样品中的特征X射线强度与标准样品中元素A特征X射线强度相比较而进行的,要实现未知样品的元素定量分析必须要具有相应的标准样品,目前可用于铀元素分析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极少,且缺乏与天然矿物成分、结构近似的标准样品。国际和国内已经制定了电子探针标准物质研制的规范(GB/T 4930—2008/ISO14595:2003),按该规范规定的方法研究了产于陕西光石沟铀矿床的晶质铀矿,结果表明:这些晶质铀矿晶形发育好,颗粒大,具备良好的纯度、均匀性和稳定性。随机选择30个颗粒进行均匀性检测,UO2和PbO在95%的置信区间的平均浓度不确定度分别为0.275%和0.060%,具备非常好的均匀性;该晶质铀矿在电子探针电子束长时间(如360s)轰击下和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五家实验室化学分析定值方法确定了该晶质铀矿的化学成分,并计算了不确定度,主量元素UO2为(86.80±0.36)%,PbO为(4.80±0.07)%,其他元素也给出了参考值。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产于光石沟铀矿床的晶质铀矿满足GB/T 4930—2008关于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的各项判据,是一个潜在的适用于铀矿物化学成分电子探针定量分析使用的天然矿物标准样品。

崔继强[2](2019)在《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研究》文中提出石英作为地壳中普遍存在的矿物,在多种地质环境下都可生成,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包含有许多矿物的成因信息。例如石英中的Ti含量可用来计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压力,热液石英中Al含量的变化可反映流体PH值变化。结合石英的阴极发光图像和石英中Al、Ti、K等微量元素分布,石英在岩浆演化、矿床成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准确获得石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对于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的测定,使用的仪器有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离子探针,两者分析能力较强,但在在分析过程中会对样品造成破坏且空间分辨率较低。电子探针具有无损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但是提高其分析微量元素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一个难题。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石英中微量元素测试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因素。影响测试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加速电压、束流和计数时间。影响测试准确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石英在高束流条件下晶格极易被破环,造成元素的迁移,导致特征X射线计数强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2)两点插值法获取背景值的方法对于背景曲线非直线的元素(如Al-Kα),会造成巨大的误差;(3)一些干扰因素,包括干扰峰(如Al-SKβ对背景测试的影响)、二次荧光效应(如临近石英的长石对石英中Al测试的影响)、“台阶”(出现于Ti-Kα的背景上)和由于二次布拉格衍射效应产生的“洞”。实验中在100、200、300、400、500、600nA束流条件下,分别使用15、16、17、18、19、20、21、22、23、24、25kV加速电压,对Al和Ti的检测限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电压的升高Al的检测限先轻微下降后略有上升,总体变化不大,Ti的检测限随电压的升高一直下降。随着电流的升高,Al和Ti的检测限皆不断降低。但是当电压和电流升高到一定值(20KV,500nA)时,降低检测限的效果都会减弱,因此,本次研究选择20kV加速电压和500nA束流。检测限与计数时间的平方根成反比,根据测试需要,选择200s的计数时间。本文基于电压、电流、背景计数时间和检测限研究,选择20kV加速电压、500nA束流、200s背景计数时间作为实验条件,然后在0、1、2、5、10、15和20μm束斑条件下对Al和Ti的Kα峰位600s内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TDI,Time-Dependent Intensity)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选择测试束斑直径为20μm。除此之外,本文还对Al和Ti的Kα峰位两侧背景进行了TDI研究,发现在高电流小束斑条件下,背景位置同样会有TDI的变化。TDI对测试结果影响评估表明,峰值及背景的TDI变化,皆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高电流条件下,必须选择较大的束斑才能有效避免TDI变化。为了排除背景中的干扰因素,对Al-Kα和Ti-Kα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波谱扫描,有效地发现了Al-Kα的背景中的Al-Kβ1,3和Al-SKβ及Ti-Kα背景上的“台阶”,对于这些干扰,在选择背景位置时,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避开。对于二次荧光,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发现,在临近矿物为透长石情况下,二次荧光造成Al测试误差为10μg/g的距离大约是16μm。在临近矿物为金红石情况下,二次荧光造成Ti测试误差为10μg/g的距离大约是360μm。本文在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型号的电子探针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台阶”在PET晶体波谱扫描曲线上普遍存在,“洞”在部分仪器的PETJ晶体上有发现,在PETL晶体上几乎全部都有。本次研究中,基于详细的波谱扫描,在Al和Ti的Kα峰位两侧选择多个背景位置,然后分别使用二次多项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进行背景曲线的拟合并计算背景值,最后采用手工计算,通过ZAF校正,得到Al和Ti含量均在参考值区间内。而采用两点插值法计算所得Al的含量明显低于参考值区间,多点背景测试法对于提高测试准确度效果十分明显。此外,本次研究还验证了可以用其他石英样品测试出来的背景作为待测石英样品的背景,极大提高了测试的便捷性。测试结果中,Al和Ti的检测限皆低于9μg/g(3δ),使用PETL对Ti测试可使检测限低至4μg/g(3δ),基本满足大部分石英样品测试要求。

谌思宇[3](2019)在《Fe-Al-Mn-C四元系的相图实验研究》文中提出Fe-Al-Mn-C系轻质钢集高强度、高韧性、低密度、抗冲击、良好的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等优点于一身。相比传统的高强钢,Fe-Al-Mn-C系轻质钢的减重效果明显,在未来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潜力。Fe-Al-Mn-C四元系是轻质钢的基础体系,其中存在的奥氏体γ、铁素体α及κ碳化物之间的相平衡关系是轻质钢合金体系相图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加快轻质钢合金成分及工艺设计,准确可靠的轻质钢合金体系相图信息必不可少。本文调研了Fe-Al-Mn-C四元系的热力学优化文献,利用其优化后的热力学数据库(TDB),分别绘制了Fe-Al-Mn-0.38C(wt.%)系、Fe-Al-Mn-0.55C(wt.%)系、Fe-Al-Mn-1.00C(wt.%)系的600℃1100℃的等温截面相图,发现三者在部分等温截面的相图有明显的差异。针对以上差异部分,本文设计了13个不同成分的四元合金,将其分别在600℃1100℃的温度下退火处理出57个合金样品,通过多种测试手段测定其相平衡关系和各平衡相的相成分。采用CALPHAD的方法,结合Thermo-Calc软件,将本文研究的合金样品所处的相平衡关系与多组人所优化后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发现在部分地方存在差异,实验相关系与计算相关系不一致,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据本工作实验数据对Fe-Al-Mn-C系四元数据库进行修正。本文在测试过程中,针对Fe-Al-Mn-C系中的超轻元素和微量元素C元素做了相应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测试研究工作,探究得到EPMA测试中加速电压、探针电流、计数时间等最佳搭配参数。利用灵敏度曲线法可以测定大多数钢的基体相(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等)的碳含量及低合金钢微区平均碳量,测试结果更精准。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测试中发现一种薄片类载物装置的测试结果更佳,8°/min和2°/min的扫描速度测试的结果在大体上差异性不大,采取8°/min的扫描速度更能节约测试时间。

葛祥坤[4](2013)在《电子探针定年技术在铀及含铀矿物测年中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电子探针定年法以放射性核素衰变理论为基础,假定待测矿物中的普通铅可以忽略不计,系统封闭,通过电子探针测量含U、Th矿物中的U、Th、Pb含量,最终计算矿物形成年龄。该方法由日本名古屋大学铃木和博(Suzuki K.)教授于1991年正式提出,主要用于独居石和锆石的微区原位定年,对于铀矿物及其它含铀矿物的微区定年研究国外仅有零星报道。本论文从铀及含铀矿物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U、Th、Pb体系的封闭性,通过详细而周密的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分析测试条件组合,建立从样品制备处理到样品测试的分析测试流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不确定度评定,最后通过优选年龄计算方法,确定铀矿物及其它含铀矿物年龄,并根据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识别铀矿物体系是否封闭或含初始铅的判别标志。同时还推荐了两个用于电子探针定年的铀矿物年龄标样,并对电子探针定年法的测年范围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铀及含铀矿物U-Th-Pb体系的封闭性探讨从铀的稳定存在形式、类质同象置换,以及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的化学组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了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保持放射成因铅的能力和初始铅的含量。两种铀矿物普遍存在类质同象置换,化学成分复杂,比独居石容易发生铅丢失,尤其是年龄比较老时更容易发生,但要比其它铀矿物好很多。晶质铀矿中初始铅含量很低,比沥青铀矿更适合于电子探针定年研究。方钍石与晶质铀矿结构相似,也可以用于电子探针定年研究。钍石常呈变生状态,容易发生铅丢失,多数情况下不能用于电子探针定年。(2)分析测试条件优选研究:①仪器测量条件:加速电压20kV;束流50nA;束斑直径15μm;②元素测量参数:U、Th、Pb均选用Mα线,用PETH晶体测量;实测了Th对U Mα和Pb Mα、Y对Pb Mα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01251、0.00063和0.00422,并进行在线干扰校正;U和Th的高低背景测量位置选择在±4mm处,Pb Mα选择在-4.5/+5mm处;峰位和背景的测量时间以不大于100S和50S为宜;U和Th选用T方式测量、Pb用F方式测量;③标样:选择金属U、ThO2和方铅矿作为U、Th、Pb的校正标样。(3)建立分析测试流程①将样品制作成光薄片或砂光片;②样品和标样同时喷镀30nm的碳导电膜;③定性分析,确定待分析元素;④设置测量条件;⑤选用ZAF法进行修正计算,选择金属U、ThO2和方铅矿作为U、Th、Pb的标样;⑥定点分析。一个测点的数据获取需要1020分钟。(4)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对整个测试流程的深入分析,首次对U、Th、Pb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确定了四种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即样品和标样计数统计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样组分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以及ZAF校正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对每一个分量进行量化,进而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后由U、Th、Pb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通过误差传递公式计算年龄的不确定度。(5)年龄计算方法优选及测量结果可靠性分析系统介绍了电子探针年龄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年龄计算软件,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并对每种计算方法在铀矿物年龄计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优选出最佳的年龄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以及计算步骤,即:首先使用Chemage软件计算单点表观年龄,然后通过Isoplot软件区分年龄域,当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年龄域时,直接输出各年龄域的计算结果,当所有单点年龄属于同一个年龄域时,再由Isoplot软件重新计算加权平均年龄。根据上述建立的分析测试流程、年龄及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对201矿床沥青铀矿铀铅同位素年龄标准物质进行了成分测试,最终得到42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67.8±0.9Ma(95%置信概率,MSWD=0.76),与标定年龄值(69.8±0.6Ma)吻合较好,验证了电子探针定年法测定沥青铀矿是可靠、可信的,且不确定度与同位素年龄的不确定度相当。(6)实际应用①陕西光石沟矿床晶质铀矿40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98.0±4.2Ma(95%置信概率,MSWD=1.03),与同位素稀释法年龄一致。②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5个样品共50个晶质铀矿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500.4±4.7Ma(95%置信概率,MSWD=0.46),与激光烧蚀法测得的同位素年龄一致;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10个沥青铀矿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5.5±2.6Ma(95%置信概率,MSWD=1.7),年龄结果可能偏低,发生了部分铅丢失所致。③下庄矿田石角围矿床xz12-46号样品根据同位素测量结果,扣除初始铅后区分出两个不同的年龄域,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7.1±5.3Ma(95%置信概率)和91.7±2.3Ma(95%置信概率),均与同位素年龄一致。④广东始兴石人嶂钨矿床中晶质铀矿7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54.6±3.8Ma(95%置信概率,MSWD=0.17),与辉钼矿的Re-Os年龄一致。(7)建立了识别铀矿物体系是否封闭或含初始铅的判别标志当铀矿物化学组成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元素对较少,且Si-Pb、Na-Pb、Na-Al、Na-Ca、Pb-Al、Pb-Ca、Al-Ca等元素对的相关系数低于0.5时,铀矿物体系相对封闭,得到的年龄可信度高;反之,当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元素对较多,且Si-Pb、Na-Pb、Na-Al、Na-Ca、Pb-Al、Pb-Ca、Al-Ca等元素对的相关系数多数都大于0.5时,体系相对开放,或者具有显着的初始铅,年龄结果的可信度低。(8)确定两个用于铀矿物电子探针定年的标准样品经不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首次确定201矿床沥青铀矿铀铅同位素年龄标准物质和陕西光石沟矿床晶质铀矿可作为电子探针定年标样,其标定年龄以同位素年龄为准,即分别为69.8±0.6Ma和402.9±3.9Ma。(9)电子探针定年法测定铀矿物年龄的范围通过理论计算,电子探针定年法可以测定大于2Ma以上的铀矿物年龄。从理论上讲,只要铀矿物满足电子探针定年法的假设条件,该方法就没有最老年龄上限。但事实上,年龄越老,铀矿物发生后期改造的几率就越大,体系不封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作为电子探针定年样品的适用性就越差。本论文测定的陕西光石沟矿床晶质铀矿和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晶质铀矿的电子探针年龄分别为398.0Ma和500.4Ma,与同位素年龄一致,表明未发生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10)其它含铀矿物的电子探针定年研究应用电子探针定年法对内蒙古集宁察右中旗东脑包花岗岩体和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的钍独居石进行了测年研究,得出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92.3±9Ma(95%置信概率,MSWD=0.78)和509±16Ma(95%置信概率,MSWD=0.35),均与地质情况或已知年龄吻合;对鲜为研究的方钍石进行了定年研究,测得河南镇平县行善庙铀方钍石的成矿年龄为410.7±4.0Ma(95%置信概率,MSWD=0.16)。本论文论述了所建立的铀矿物及含铀矿物的电子探针定年法是可信、可靠、可行的,为岩石和铀矿物的定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传统定年方法的一个补充。

李冰,周剑雄,詹秀春[5](2011)在《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技术以及元素形态分析技术。

陶春虎[6](2011)在《电子探针轻元素分析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毅民,王晓红,高玉淑,樊兴涛[7](2011)在《中国地质标准物质文献(1980~2010)综述》文中认为评介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批地质标准物质诞生以来发表的有关地质标准物质的文献,包括:综合性评述,研制成果总结,样品加工、粒度检测、均匀性检测、稳定性检测评价、定值方式方法、不确定度评价、量值溯源等制备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评述,研制工作的其它评述、专着等。最后对比了国内外地质标准物质的文献状况。

王晓红,高玉淑,樊兴涛,王毅民[8](2010)在《中国地质标准物质文献索引(1980—2010)》文中研究说明汇集了自中国开展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工作以来发表的中外文献和专着221条,制成按年代编排的文献索引(1980—2010)、按专题(综合性评述、研制成果发表、制备技术与方法、专题评述和专着)编排的文献索引和作者索引。最后对文献的年度分布、各专题和各类(岩石、沉积物和土壤;矿石矿物;贵金属;能源矿产;化学物相;生物、食品材料;形态、有效态;同位素和年代学;电子探针微区)标准物质的文献分布及文献的期刊分布和作者单位分布等作了简单统计。

王毅民,陈幼平[9](2008)在《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文中研究说明从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化探配套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野外现场分析技术、贵金属元素分析、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体系及标准物质体系的形成等九个方面列举、评介了近30年来较重要的地质分析成果,说明成果产生的历史条件、意义与影响、成果的获得及给人的启示。最后就我国地质分析的当前热点及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

郭冬发,武朝晖,崔建勇,欧光习,范光[10](2007)在《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回顾与新形势下网络实验室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目前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所使用的元素分析技术、核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微区分析技术、流体包体与有机成分分析技术。提出了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几个重点发展方向,包括高精度质谱分析技术研究、专用标准物质研究、现场分析技术研究、微区原位分析技术研究和有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探讨了新时期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网络实验室运作模式。主要思路是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为骨干,以核工业地质局各区域研究所和大队实验室为成员,建立更密切的协作关系,构建核工业地质分析网络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其整体优势,更好地为核工业地质服务。

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用标准样品的研制(198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用标准样品的研制(1983)(论文提纲范文)

(1)光石沟晶质铀矿:一种潜在的铀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论文提纲范文)

1 标样矿物来源及产出地质背景
2 晶质铀矿的分选和镜下初步检查
3 稳定性检测
4 不均匀性检测
5 化学成分定值
6 不确定度计算
7 标样的制备、包装和储存
8 结论

(2)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石英中微量元素研究
        1.2.1 石英晶体结构及微量元素赋存特征
        1.2.2 石英中微量元素测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电子探针分析原理
    2.1 电子探针的发展
    2.2 电子探针分析的物理基础
    2.3 电子探针仪器的基本结构
    2.4 电子探针分析功能
第三章 分析方法研究
    3.1 实验样品
    3.2 实验仪器
    3.3 精确度研究
        3.3.1 加速电压、束流和检测限
        3.3.2 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
    3.4 准确度研究
        3.4.1 束流、束斑直径与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TDI)
        3.4.2 精细波谱扫描及干扰处理
        3.4.3 多点背景测试
第四章 测试方法验证
    4.1 测试流程
    4.2 不同类型仪器检验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Fe-Al-Mn-C四元系的相图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Fe-Al-Mn-C轻质钢研究现状
        1.2.2 Fe-Al-Mn-C体系合金相图研究现状
    1.3 相图及热力学计算简介
        1.3.1 CALPHAD方法
        1.3.2 相图及热力学计算原理和方法
        1.3.3 Thermo-Calc简介
    1.4 本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测试
    2.1 实验方案设计
        2.1.1 实验钢成分设计
        2.1.2 实验合金实际成分测定
    2.2 实验过程中使用设备、原理及方法
        2.2.1 制备Fe-C合金
        2.2.2 电弧熔炼
        2.2.3 均匀化热处理
        2.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2.2.5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
        2.2.6 金相显微镜组织观察(OM)
        2.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2.2.8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2.2.9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
第三章 EPMA及 XRD测试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3.1 轻质钢中碳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3.1.1 钢中低碳的电子探针定量测定方法
        3.1.2 Fe-C标样三维原子探针分析
        3.1.3 EPMA测定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3.2 X射线衍射分析仪测试条件对结果的分析及讨论
        3.2.1 载物台的选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2.2 扫描速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Al-Mn-0.38C体系的相图实验测定
    4.1 实验钢成分测定
    4.2 显微组织观察与物相分析
    4.3 EPMA测试结果分析
    4.4 相图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Al-Mn-0.55C体系的相图实验测定
    5.1 实验钢成分测定
    5.2 显微组织观察与物相分析
    5.3 EPMA测试结果分析
    5.4 相图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e-Al-Mn-1.00C体系的相图实验测定
    6.1 实验钢成分测定
    6.2 显微组织观察与物相分析
    6.3 EPMA测试结果分析
    6.4 相图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电子探针定年技术在铀及含铀矿物测年中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基本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子探针定年法在独居石、锆石定年中的研究现状
        1.3.2 电子探针定年法在铀矿物定年中的研究现状
        1.3.3 其它 U-Th-Pb 定年方法概述
        1.3.4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主要技术路线及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技术路线
        1.5.3 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2 铀及含铀矿物电子探针定年的适用性探讨
    2.1 铀矿物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2.1.1 铀的稳定存在形式
        2.1.2 铀的类质同象置换
        2.1.3 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的化学成分
    2.2 铀矿物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2.3 铀矿物中初始铅的比例
    2.4 方钍石和钍石的稳定性
        2.4.1 方钍石(Thorianite)
        2.4.2 钍石(Thorite)
    2.5 小结
3 测试条件优选研究
    3.1 电子探针分析条件
        3.1.1 加速电压
        3.1.2 束流
        3.1.3 束斑直径
    3.2 元素测量条件
        3.2.1 分析线系的选择及干扰校正
        3.2.2 分光晶体
        3.2.3 背景位置的选择
        3.2.4 峰位和背景的测量时间
        3.2.5 元素测量方式
    3.3 标准样品的选择
    3.4 小结
4 测试方法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4.1 测试流程
        4.1.1 样品制备及喷镀导电层
        4.1.2 定性分析
        4.1.3 测量条件设置
        4.1.4 修正方法
        4.1.5 选择分析点
    4.2 不确定度评定与计算
        4.2.1 规定被测量
        4.2.2 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
        4.2.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2.4 扩展不确定度
    4.3 沥青铀矿铀铅同位素年龄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
        4.3.1 样品概况
        4.3.2 测试条件
        4.3.3 测试结果及不确定度
    4.4 年龄计算及可靠性分析
        4.4.1 年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
        4.4.2 年龄计算软件
        4.4.3 年龄计算方法优选
        4.4.4 年龄不确定度评定
        4.4.5 年龄计算结果及误差
        4.4.6 电子探针年龄的可靠性分析
    4.5 小结
5 电子探针定年法的应用研究
    5.1 陕西光石沟矿床晶质铀矿
        5.1.1 地质概况
        5.1.2 测试条件
        5.1.3 测试结果及不确定度
        5.1.4 年龄计算结果
    5.2 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
        5.2.1 地质概况
        5.2.2 测试条件
        5.2.3 测试结果及不确定度
        5.2.4 年龄计算结果
    5.3 下庄矿田石角围矿床沥青铀矿
        5.3.1 地质概况
        5.3.2 测试条件
        5.3.3 测试结果及不确定度
        5.3.4 年龄计算结果
    5.4 广东始兴石人嶂钨矿床晶质铀矿
    5.5 年龄结果可信度的判别标志探讨
    5.6 电子探针年龄标样研究
        5.6.1 电子探针年龄标样发展现状及其须具备的条件
        5.6.2 沥青铀矿铀铅同位素年龄标准物质
        5.6.3 陕西光石沟铀矿床晶质铀矿
    5.7 小结
6 铀矿物测年极限研究
    6.1 最小年龄
    6.2 最老年龄
    6.3 小结
7 其它铀钍矿物及含铀钍矿物的定年研究
    7.1 集宁察右中旗东脑包花岗岩体钍独居石
    7.2 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钍独居石
    7.3 河南镇平县行善庙铀方钍石
    7.4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文章
        专着
        发明专利
        国家标准
        获奖
    附录Ⅱ:应用证明

(7)中国地质标准物质文献(1980~2010)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性评述
2 研制成果总结
3 制备技术方法研究与评述
4 其它评述
5 专着
6 结语

(9)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要成果评介
    1.1 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
    1.2 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
    1.4 区域化探扫面配套分析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地质分析方法的集成
    1.5 野外现场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实用化
    1.6 贵金属元素分析技术日渐成熟
    1.7 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的地学应用
    1.8 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
    1.9 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体系的形成及海洋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
2 启示与思考
    2.1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2.2 瞄准学科前沿,引进发展新技术
    2.3 重视研究积累
3 结语

(10)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回顾与新形势下网络实验室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回顾
    1.1 元素分析技术
        1.1.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1.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1.3 其他分析方法
    1.2 核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
        1.2.1 α能谱和α&β计数法
        1.2.2 高纯锗#能谱法
        1.2.3 高精度质谱法
    1.3 元素形态分析技术
    1.4 微区分析技术
    1.5 流体包裹体与有机成分分析技术
2 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几个重点发展方向
    2.1 高精度质谱分析技术研究
    2.2 专用标准物质研究
    2.3 现场分析技术研究
    2.4 微区原位分析技术研究
    2.5 有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
3 新形势下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网络实验室的构建
    3.1 网络实验室的概念
    3.2 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网络实验室的构建
    3.3 网络实验室的运作模式

四、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用标准样品的研制(1983)(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石沟晶质铀矿:一种潜在的铀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J]. 于阿朋,范光,葛祥坤. 铀矿地质, 2021(02)
  • [2]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研究[D]. 崔继强.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3]Fe-Al-Mn-C四元系的相图实验研究[D]. 谌思宇. 上海大学, 2019(02)
  • [4]电子探针定年技术在铀及含铀矿物测年中的开发与研究[D]. 葛祥坤.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3(03)
  • [5]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J]. 李冰,周剑雄,詹秀春. 地质学报, 2011(11)
  • [6]电子探针轻元素分析技术[A]. 陶春虎. BCEIA2011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论文集, 2011
  • [7]中国地质标准物质文献(1980~2010)综述[J]. 王毅民,王晓红,高玉淑,樊兴涛. 地质通报, 2011(09)
  • [8]中国地质标准物质文献索引(1980—2010)[J]. 王晓红,高玉淑,樊兴涛,王毅民. 岩矿测试, 2010(06)
  • [9]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J]. 王毅民,陈幼平. 地质论评, 2008(05)
  • [10]铀矿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回顾与新形势下网络实验室构建[J]. 郭冬发,武朝晖,崔建勇,欧光习,范光.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07(01)

标签:;  ;  ;  ;  ;  

用电子探针开发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样品 (198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