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一、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图南,赵珈宇,杨易陈,周子娴,冯袁辉,陈俊陶,马惠芳[1](2021)在《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针灸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14.0和R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篇文献,涉及干眼患者5 536例,涵盖11种不同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方面,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值最优的干预措施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三联疗法(0.94),其总有效率(OR=12.34, 95%CI[4.72, 36.89])、BUT(MD=2.76, 95%CI[0.16, 5.40])、SIT(MD=4.76, 95%CI[1.23, 8.29]),均显着优于人工泪液类药物。结论:各类针灸疗法在治疗干眼方面均普遍优于人工泪液,其中针灸综合疗法疗效最佳。建议结合中医辨证及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谭思琦[2](2021)在《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观察其有效性、复发率、安全性,为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为治疗性研究和复发性研究两方面。治疗性研究:采取平行对照和完全随机的临床试验方法,将90例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依美斯汀眼药水点双眼,治疗组依据养血祛风止痒法的治疗原则下予中药内服,联合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1周/疗程,经4个疗程的用药,以计分的形式观察两组眼部各症状、体征及眼部总评分的变化趋势和对比情况;复发性研究:患者用药4周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数和复发患者的眼部情况。安全性上:评定用药安全,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判断病情、给予积极处理并考虑是否继续参与研究。结果:1.治疗性研究:组内比较,治疗后1、2、4周与治疗前对比,两组症状、体征的以上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及眼部总评分均比上一疗程评分低,总体呈下降趋势。症状上,治疗组用药1周后与治疗前对比,眼痒(P=0.041)、异物感(P=0.038)、结膜囊分泌物(P=0.039)、症状总评分(P=0.037),均<0.05,差异明显;对照组第1周的各项症状评分及症状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眼痒(P=0.283)、异物感(P=0.291)、结膜囊分泌物(P=0.209)、症状总评分(P=0.263),均>0.05,提示差别不大;对照组第2周的各项症状评分及症状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眼痒(P=0.046)、异物感(P=0.031)、结膜囊分泌物(P=0.028)、症状总评分(P=0.030),均<0.05,差异明显。体征上,治疗组用药1周后与治疗前对比,结膜充血(P=0.189)、结膜水肿(P=0.192)、结膜乳头(P=0.133)、角膜缘Horner-Trantas结节(P=0.147)、角膜上皮病变(P=0.216)及体征总评分(P=0.180)差异均不显着,第2周各项体征评分及体征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结膜充血(P=0.017)、结膜水肿(P=0.018)、结膜乳头(P=0.020)、角膜缘Horner-Trantas结节(P=0.023)、角膜上皮病变(P=0.021)及体征总评分(P=0.014),均<0.05,差异明显;对照组用药1、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结膜充血(P=0.246;P=0.089)、结膜水肿(P=0.251;P=0.090)、结膜乳头(P=0.281;P=0.130)、角膜缘Horner-Trantas结节(P=0.283;P=0.141)、角膜上皮病变(P=0.310;P=0.136)及体征总评分(P=0.269;P=0.086)差异均不显着,第4周各项体征评分及体征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结膜充血(P=0.026)、结膜水肿(P=0.031)、结膜乳头(P=0.029)、角膜缘Horner-Trantas结节(P=0.030)、角膜上皮病变(P=0.028)及体征总评分(P=0.022),均<0.05,差异明显。3.组间比较,第1周两组的症状、体征及眼部总评分比较,P=0.555、0.578、0.594,均>0.05,差异不大;第2周比较,P=0.014、0.013、0.021,均<0.05,差异明显。4周后治疗组有效人数41人,占比93.18%,比对照组高16.44%(P<0.05)。2.复发性研究:两组患者用药后随访3月结果,两组眼部各项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分别为P=0.016、0.019、0.027;各项体征评分对比,差异分别为P=0.021、0.026、0.027、0.020、0.025;眼部症状总评分、体征总评分、眼部总评分对比,P=0.002、0.000、0.000,均<0.05,差别明显。治疗组复发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13.64%,对照组复发人数28人,占总人数的65.12%,两者在统计学上差别明显(P<0.05)。安全性结果:治疗组1例眼干,对照组1例胃肠道不适。结论:1.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比单纯使用依美斯汀治疗更有效;2.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复发,减轻复发后眼部症状体征;3.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李晓萍[3](2020)在《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析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烯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拉洛芬联合聚乙烯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结果、主观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症状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结果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结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普拉洛芬联合聚乙烯醇治疗的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田梦瑶[4](2020)在《揿针联合中药眼部熏蒸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以症状(眼痒、流泪、畏光、异物感)及体征(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为主要疗效指标,观察揿针(双太阳、双攒竹)联合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平行组设计、非盲的单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4-14周岁过敏性结膜炎受试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1(Group A、GA)组、试验2(Group B、GB)组、对照组(Group C、GC)组,共纳入82例(164眼),淘汰8例(16眼),最终进入统计74例(148眼),分别是:GA组25例(50眼),GB组25例(50眼),GC组24例(48眼)。GA组予以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揿针(双太阳、双攒竹),GB组予以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GC组单用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疗程均为14天。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畏光、异物感)及体征(结膜充血、水肿及眼分泌物)等指标来判定疗效。结果:(1)治疗前,3组间受试者年龄、性别、视力、眼压、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畏光、异物感)、体征(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受试者在眼痒、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物感变化方面,GA组与G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症状改善情况:流泪、畏光、异物感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A组疗效最佳。在眼痒改善程度方面,GA组与GB组、GA组与G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组与G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GA组疗效最佳。(4)治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体征改善情况:在结膜充血改善方面,GA组与GC组、GB组与G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与G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膜水肿、分泌物改善方面,GA组与GB组、GA组与G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组与G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疗效比较:GA组显效率56%,有效率32%,无效率12%,总有效率88%;GB组显效率40%,有效率32%,无效率28%,总有效率72%;GC组显效率21%,有效率37%,无效率42%,总有效率58%。3组间疗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A组疗效最佳。即GC组<GB组<GA组。结论: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揿针(双太阳、双攒竹)、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单用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均有效果,相比之下,以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揿针(双太阳、双攒竹)的疗效最佳,能改善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及体征。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中药眼部熏蒸(苦参、葛根、薄荷)效果强于单用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滴眼,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有效方法。

张宾[5](2019)在《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眼(Dry eye)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临床上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眼病、眼干燥症、干眼等不同叫法,现规范为“干眼”。干眼可引起眼睛干涩、异物感、灼热感、眼胀、眼疲劳、畏光、怕风、眼红等症状,症状严重时经常流眼泪、眼睛红肿充血等。有数据表明,女性、老年人、亚洲人均为高发人群。引起干眼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眼表上皮角化过度、泪膜脂质异常、眼表上皮细胞产生黏蛋白缺乏、炎症、性激素水平失调等有关。引起干眼的病因也很多,包括眼部化妆、眼部手术、视频终端使用、眼药水使用泛滥、自身疾病等。随着数码视频终端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长时间使用眼睛盯着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等电子产品,用眼疲劳的现象越来越多,干眼患者也显着增多,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可以预见干眼将成为损害人类健康的眼科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干眼,西医的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有人工泪液替代疗法、性激素治疗、抑制炎症疗法和保存泪液疗法,这些方法即时效果快,但存在产生眼表新伤害、长期疗效差、副作用明显等不足之处。手术治疗应用最多的是暂时或永久封闭泪点,其存在治疗费用昂贵、风险大,长期疗效一般等缺点。鉴于这些实际,中医药有其很大的发挥空间。现有文献研究发现,一些研究者通过中药内服或外治,针灸,针药结合等治疗干眼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基于我的导师张宏教授运用针灸治疗眼疾的临床经验,以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规范性研究,观察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运用循证医学评价来论证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可行性,寻找临床疗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干眼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按照1:1:1分配到治疗A组、对照B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A组采用针刺调神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B组采用单纯针刺调神方治疗,对照C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针刺以导师张宏教授调神方为主穴治疗。主穴: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局部取穴:睛明、攒竹、阳白、四白、太阳。病程不超过3个月者配穴:合谷(双)、太冲(双)。病程超过3个月者配穴:天枢(双)、关元、中脘。针刺方法:治疗时,首先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温度适中,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勿过于紧张,行针者要求精神集中,注意力在针下,要求得气的感觉。针刺得气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或痛、热、凉、抽动、蚁行感等,偶尔会有沿一定方向传导、扩散的现象。注意睛明穴宜缓慢进针,押手向外固定眼球,另一手紧靠眼眶边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余穴位使用快速进针,头皮穴位平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轻柔为度,不可过强刺激,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每周三次,3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玻璃酸钠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中国有限公司,批号H20080561)滴眼治疗,每次1~2滴,每天3次,3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在治疗前、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记录各评价指标和量表。包括:观察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眼部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等。数据录入Excel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先采用正态性检验(Shapiro-Francia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交叉表,检验效能设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总体疗效:治疗A组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数29例,总有效率96.7%;对照B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数2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C组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数20例,总有效率66.7%。2.疗效指数评价:在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指标上,三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比较: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症状总积分、视疲劳、异物感评分方面,三组治疗均有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白睛红赤、畏光等方面,三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改善症状总积分、视疲劳、异物感方面,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比较:在改善症状总积分、眼干涩方面,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方面,三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比较:治疗A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对照B组优于对照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调神方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均有治疗效果,且针刺调神方治疗效果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组,针刺调神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赵艳青[6](2019)在《干眼临床症状群与眼部体征/屈光的图谱可视化分析及肝肾阴虑型干眼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梳理外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干眼研究的文献演变,总结干眼中医药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及症状群之间的潜在关联规则;验证挖掘规律进一步探究干眼临床症状群与眼部体征/屈光状况之间关联规则的可视化图谱;筛选肝肾阴虚型干眼人群的血浆与泪液样本的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1.以“干眼”的英文主题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5年为基础建立文献数据库,运用Citespace 5.2.R1软件对各时间节点进行主题词频次、中介中心性、突发性检测、主题词聚类分析,理清其研究历史的演变。2.以预设的检索条件对四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数据整理后构建干眼研究的中医药文献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14.1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干眼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症状群之间的潜在关联规则。3.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将受试者分为干眼屈光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2例,且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采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屈光状况;同时干眼屈光组增加收集中医证型、眼部症状、全身症状、舌象、脉象等资料,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指标、屈光状况、不同年龄段与屈光状况之间、临床指标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差异及关联性;其次对干眼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相同的数据挖掘软件验证文献挖掘的规律,并进一步发掘临床症状群、屈光状况、眼部体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4.收集肝肾阴虚型干眼组与无症状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浆与泪液样本,借助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方法,经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流程进行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层次聚类,寻找到差异性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通路。结果1.外文文献演变研究:(1)1992-1996年:主要研究有干眼的分类、泪膜的研究、干燥综合征所致的干眼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类别有角膜缺陷、前瞻性研究、泪液渗透压等。(2)1997-2001年:新出现了“泪腺”的研究,中介中心性方面:其中的关键节点是“上皮细胞”、“炎症”与“模型”等的研究;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囊括了改变细胞因子平衡、染色质改变、结膜上皮表达、临床管理等。(3)2002-2006年:关键词的频次分布看出新增了“流行病”的主题词,中介中心性方面与前两个时间单位相比,着重于粘蛋白等机制探索,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诸如干燥综合症、慢性干眼、干眼症问卷等。(4)2007-2011年:出现了原位角膜磨镶术研究;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主要有功能性视力、视觉结果等。(5)2012-2016年:关键研究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得到了焦虑症、慢性干眼等研究类别。2.干眼的中医药文献研究:干眼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最多;眼表症状以干涩、异物感与疲劳感最多,睫状肌刺激症状中以“畏光”为主;视功能症状以“视物模糊”为主导,全身症状以口鼻干燥、口干最多;舌质以舌红少津、红舌为主;舌形以胖舌为主,舌苔多薄;脉象分布以单一细脉或复合细脉为主;眼表症状关联规则有5组,全身症状关联规则3组,眼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之间关联规则3组,舌象、脉象与眼部症状之间关联规则各3组。3.临床研究:(1)观察指标比较:(1)两组泪河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P=0.927),说明泪河高度不能做为关键的差异性指标;(2)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9,P<0.001),说明泪膜破裂时间是干眼与健康人的差异性指标;(3)两组OSD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22,P<0.001),说明OSDI评分是干眼与健康人的差异性指标;(4)两组之间Schir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0,P<0.001),说明Schirmer是干眼与健康人的差异性指标;(5)眼红分析比较:两组之间颞侧球结膜充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P=0.014),两组之间颞侧睫状充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P=0.008),两组之间鼻侧球结膜充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P=0.009),两组之间鼻侧睫状充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6,P=0.011),说明眼红分析是衡量干眼与健康人的重要观察指标;(2)屈光状况分布:干眼受试者的屈光状况当中,以远视(轻度远视)为主,无症状对照组的屈光状况是轻度散光最多;(3)两组关联规则比较:不同年龄段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分别得到关联规则2个、3个;两组人群临床指标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分别得到关联规则5个、12个;(4)中医证型分布:干眼屈光组的中医证型最多的是肝肾阴虚证(64.9%);(5)症状、症状群分布:得到眼部症状若干,眼表症状之中以“干涩”为主,“疼痛”是睫状肌刺激症状出现最多;这些在干眼诊断时可以做为主症出现,做为量表条目时要加大赋分权重。(6)舌象分布:干眼屈光患者舌苔以“薄黄苔”为主,舌质以“红舌”为主,舌形以瘦舌最多;(7)脉象分布:干眼屈光患者的脉象以“细脉”、“细数脉”最多,舌、脉互参说明疾病的本质在阴虚。(8)干眼患者关联规则分析:眼部症状群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35个;中医证型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6个;舌象、脉象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7个;全身症状群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14个;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关联规则4个;眼部症状群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15个;全身症状群、舌象、脉象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10个,这些关联规则对于我们判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干眼肝肾阴虚组与无症状对照组血浆差异代谢物比较存在差异代谢物12种,关联的代谢通路有3种;两组泪液差异代谢物比较发现存在显着差异代谢物7种,关联的代谢通路有2种。结论1.外文文献研究表明:干眼研究的内容虽然关注了功能性视力、视觉结果等,但却忽视了干眼患者的屈光状况,为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切入点。2.中医药文献研究表明:干眼证型以肝肾阴虚的研究最多,为肝肾阴虚型干眼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并进一步探讨眼部症状与全身症状、舌象、脉象之间的关联规则,这些规律为中医证候量表条目词的构建奠定基础。3.干眼患者中屈光状况分布最多的是轻度远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与轻度远视之间的关联性最强,老年人轻度远视对其干眼影响重要,轻度远视时睫状肌收缩的病理改变更加明显。干眼屈光组中医证型最多的是肝肾阴虚证,为代谢组学研究的临床基础,肝肾阴虚证与轻度远视的关联性最强,也间接说明肝肾阴虚证人群屈光不正会更加明显,症状群也与轻度远视相关性最强,说明轻度远视与全身症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眼部症状群均与Schirmer表现出强的关联,说明其可以作为每一症状群异常的关键性指标。4.两组(血浆、泪液)之间有差异性代谢物分别是12种、7种,说明它们是肝肾阴虚干眼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泛醌和其他萜类化合物-醌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异常或许为肝肾阴虚干眼全身症状产生的内在发生机制。磷酸戊糖途径和嘌呤代谢通路异常可能是肝肾阴虚干眼眼部症状产生的关键机制。甲氧基酪胺2、二聚甘油1是血浆差异代谢物与泪液差异代谢物中所共有的代谢物,推断两种物质可能是肝肾阴虚型干眼屈光异常的差异代谢物。

齐微微[7](2019)在《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引起的焦虑抑郁患者,评价针刺疗法治疗PSS伴焦虑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广安门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集的干燥综合征患者120例,能够完成所需数据录入的干燥综合征患者91例,其中针刺组41例,假针组50例,再将针刺组和对照组中HADA评分≥8分或HADD评分≥8分的患者进行比较,将筛选出的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及对照组,其中针刺组中有20例,对照组中21例,采用随机、单盲(受试者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时间为8周,干预的频率为前4周,每周3次,后4周,每周2次。取穴:丝竹空、太阳、外关、廉泉、颊车、照海、攒竹、承泣。针刺组:外关穴采用泻法,照海穴采用补法,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在针刺后出现酸、麻、胀痛感留针30分钟,假针组:运用针灸研究中常用、有效的对照针刺法。与常规针相比,它们外关酷似,对受试者可产生良好的盲作用,但不刺入皮肤。结果:两组中针刺组20例、假针组21例经过8周治疗,针刺组20例完成研究。脱落0例,有效率100%,假针组21例完成研究,脱落0例,21例有效,有效率100%。组间比较针刺组有效率高于假针组。针刺组HADA治疗8周后其评分由11.851±3.42变为5.50±2.67,假针组HADA治疗8周后其评分由12.90±3.06变为9.76±3.37;针刺组HADD治疗8周后其评分11.80±3.83变为4.55±2.80;假针组HADD治疗8周后其评分11.19±3.22变为8.19±4.46;根据本研究主要疗效指标,在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方面,针刺组优于假针组,治疗前后比较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刺可改善PSS伴有的抑郁情绪,改善焦虑状态。2.本次试验针刺选穴和针刺手法较为安全。

张倩[8](2019)在《炙甘草汤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气血亏虚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并确诊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气血亏虚型的患儿60例,年龄为414岁,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两组患儿连续治疗并观察1月,记录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总有效率及次年复发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积分情况,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均有效(P<0.01),但治疗组在改善本病的症状(眼痒、畏光、流泪、灼热感、异物感)及体征(结膜乳头及滤泡、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角膜缘改变)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连续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根据第二年复诊情况,治疗组次年复发率为15.79%,对照组次年复发率为61.1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与单纯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气血亏虚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均有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本病的症状及体征等方面优于后者;2.使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气血亏虚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在降低复发率及缩短病程等方面更具优势。

程璐[9](2018)在《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指出方向或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严格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并通过百度进行补充检索。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经严格的文献评价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 handbook 5.1.0提供的偏倚评估工具对最终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Man 5.3对针灸相关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多个同类研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或定性分析(若纳入研究的同质性差),针对“针刺疗法是否可以快速缓解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急性结膜炎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21篇,其中4篇文献为放血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3篇文献为放血配合西药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3篇文献为放血配合西药对比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以及点灸、针刺、针刺加放血、磁化的锋钩针加放血、耳穴注射加放血配合西药、针刺加放血配合西药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各1篇。21篇文献中有16篇文献以最终有效率为结局指标,3篇文献以疗程为结局指标,1篇以临床主症积分为结局指标,2篇以平均痊愈治疗时间为次要指标,1篇以并发症发生率为次要指标,1篇以不同治疗天数后主症消失率为次要指标。Meta分析:总有效率:单纯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可能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3,95%CI[0.97,1.56],P=0.0006);放血+西药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西药的疗效(RR=1.10,95%CI[0.84,1.44],P<0.0001);放血+西药的疗效优于中药+西药的疗效(RR=1.14,95%CI[1.05,1.24],P=0.63)。临床主症积分改变:放血+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疗效。安全性: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安全性良好,但无法判断是否优于其他疗法。结论该系统评价肯定了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且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该系统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质量均一般,证据质量等级较低,因此本系统评价提供的结果的可信度可能会被未来研究所改变。实施更多高质量的RCT临床对照试验能为未来的循证医学提供更多依据,进一步论证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疗效。

卢国强[10](2017)在《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治愈率为61.9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治愈率(P<0.05)。两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联合给药疗效确切。

二、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直接比较结果
        (1)总有效率:
        (2)BUT:
        (3)SIT: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4.1 证据网络
        2.4.2 模型的选择
        2.4.3 一致性检验
        2.4.4 发表偏倚评估
        2.4.5 混合比较结果
        (1)总有效率:
        (2)BUT:
        (3)SIT:
        2.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排序
        2.4.7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2)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1 现代医学与过敏性结膜炎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与时复目痒
        2.1 时复目痒的溯源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终止试验标准
    2 临床试验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用药疗程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
        2.6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病例剔除、脱落情况
        3.2 基线分析
        3.3 治疗效果
        3.4 安全性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2 课题设计思路
        4.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症状评分
3 讨论

(4)揿针联合中药眼部熏蒸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试验设计
    2.1 观察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1.1 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
        2.2.1.2 过敏性结膜炎类型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2.6 眼部临床症状及体征计分标准
    2.3 观察方法
        2.3.1 试验药物及相关器材
        2.3.2 治疗方法
        2.3.3 记录指标及检查方法
        2.3.4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观察结果及分析
    3.1 病例入组与脱落分析
    3.2 试验前相关资料比较
        3.2.1 一般情况资料比较
        3.2.2 治疗前症状比较
        3.2.3 治疗前体征比较
        3.2.4 治疗前评分比较
    3.3 试验后相关资料比较
        3.3.1 治疗后症状变化情况比较
        3.3.2 治疗后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3.3.3 治疗后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3.3.4 治疗后三组间的疗效比较
        3.3.5 安全性评估
    3.4 小结
4 讨论
    4.1 中西医各自对过敏性结膜炎的认识
        4.1.1 西医对过敏性结膜炎的认识
        4.1.2 中医对过敏性结膜炎的认识
    4.2 揿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选择
    4.3 中药眼部熏蒸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选择
        4.3.1 眼部熏蒸的选择
        4.3.2 中药苦参、葛根、薄荷的选择
    4.4 盐酸氮卓斯汀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选择
    4.5 中药眼部熏蒸联合揿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综述 简述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1 中药汤剂口服
    2 洗眼
    3 中药熏眼
    4 中药雾化
    5 针刺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干眼的研究概况
        一、干眼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
        二、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
        三、干眼的现代机制研究
        四、西医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 中医对干眼的研究概况
        一、干眼的中医病名及症状记载
        二、干眼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
    第三节 调神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一、关于调神
        二、调神法在临床中运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三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第三节 讨论
        一、调神方的选穴处方依据
        二、调神方治疗干眼的理论基础
        三、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疗效分析
        四、针灸治疗干眼处方的临床思路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干眼临床症状群与眼部体征/屈光的图谱可视化分析及肝肾阴虑型干眼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干眼研究演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的来源
        1.2 分析软件
        1.3 数据的下载与导入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第一阶段
        2.2 第二阶段
        2.3 第三阶段
        2.4 第四阶段
        2.5 第五阶段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中文数据库挖掘分析干眼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症状、症状群的关联规则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的来源
        1.2 分析软件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库的建立及症状、证素与证型规范化处理
        1.6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1.7 关联规则介绍
    2 结果
        2.1 干眼不同类型的分布
        2.2 证型分布
        2.3 中医证素分布
        2.4 症状分布
        2.5 舌象分布
        2.6 脉象分布
        2.7 眼部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2.7.1 眼表症状与睫状肌刺激症状之间
        2.7.2 眼表症状之间
        2.7.3 眼表症状与视功能症状之间
        2.7.4 睫状肌刺激症状与视功能症状之间
        2.7.5 睫状肌刺激症状之间
        2.7.6 视功能症状之间
        2.8 眼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2.8.1 眼表症状与全身症状之间
        2.8.2 睫状肌刺激症状与全身症状之间
        2.8.3 视功能症状与全身症状之间
        2.8.4 全身症状之间
        2.9 全身症状、眼部症状与舌象关联规则分析
        2.9.1 全身症状与舌象之间
        2.9.2 视功能症状与舌象之间
        2.9.3 睫状肌刺激症状与舌象之间
        2.9.4 眼表症状与舌象之间
        2.10 全身症状、眼部症状与脉象关联规则分析
        2.10.1 全身症状与脉象之间
        2.10.2 视功能症状与脉象之间
        2.10.3 睫状肌刺激症状与脉象之间
        2.10.4 眼表症状与脉象之间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干眼临床症状群与眼部体征/屈光的图谱可视化分析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4.1 无症状对照组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5 样本量的估算及其计算的依据
        1.6 试验材料
        1.7 观察指标
        1.7.1 国际眼表疾病指数量表
        1.7.2 泪膜破裂时间
        1.7.3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1.7.4 泪河高度与眼红分析
        1.7.5 屈光参数
        1.8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库的构建
        2.2 数据的预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两组泪河高度、平均BUT、OSDI、Schirmer比较
        3.3 两组眼红分析比较
        3.4 两组受试者屈光状况分布
        3.5 两组受试者不同年龄段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6 两组受试者临床指标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7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证型分布
        3.8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眼部症状分布
        3.9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全身症状分布
        3.10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舌象分布
        3.11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脉象分布
        3.12 干眼屈光组眼部症状群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13 干眼屈光组中医证型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14 干眼屈光组舌象、脉象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15 干眼屈光组全身症状群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
        3.16 干眼屈光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关联规则
        3.17 干眼屈光组临床症状群与临床指标关联规则
        3.17.1 眼部症状群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
        3.17.2 全身症状群、舌象、脉象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
    4 讨论
        4.1 两组受试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讨论
        4.2 两组受试者屈光状况分布讨论
        4.3 两组受试者不同年龄段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讨论
        4.4 两组受试者临床指标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讨论
        4.5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中医证型分布讨论
        4.6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眼部症状、全身症状分布讨论
        4.7 干眼屈光组受试者舌象、脉象分布讨论
        4.8 干眼屈光组眼部症状群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讨论
        4.9 干眼屈光组中医证型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讨论
        4.10 干眼屈光组全身症状群、舌象、脉象与屈光状况关联规则讨论
        4.11 干眼屈光组中医证型、临床症状群与临床指标关联规则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肝肾阴虚型干眼人血浆与泪液代谢组学研究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信息
        2.2 标本采集
        2.2.1 血液样本采集
        2.2.2 泪液样本采集
        2.3 样本的预处理
        2.3.1 血浆样本的预处理
        2.3.2 泪液样本的预处理
        2.4 统计学分析
        2.5 材料与仪器
        2.5.1 实验试剂
        2.5.2 实验仪器
        2.5.3 仪器参数
        2.6 数据处理
        2.7 质量控制
        2.7.1 过程质控
        2.7.2 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主成分分析(PCA)
        3.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3.3.1 OPLS-DA得分散点图
        3.3.2 OPLS-DA置换检验
        3.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5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
        3.6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血浆)
        3.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创新点
不足之处与展望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三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四 :参加科研学术活动
附录五 :相关量表
附录六 :伦理审查批件

(7)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治疗方案
    1.7 观察指标
    1.8 数据收集与疗效评价
    1.9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分析
3 讨论
    3.1 PSS的证候特点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3.2 针灸取穴对于治疗焦虑抑郁的疗效研究
    3.3 问题与展望
4 创新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炙甘草汤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6 评分标准
        2.7 疗效判定标准
        2.8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观察
    4.讨论
        4.1 选用中医益气养血法的理论依据
        4.2 中医选方依据
        4.3 药方组成及解析
        4.4 中药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5 选用盐酸奥洛他定的理论依据
    5.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9)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急性结膜炎的认识
        1 中医对结膜炎的认识
        2 眼与脏腑的关系
        3 眼与经络系统的联系
        4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于急性结膜炎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1 结膜炎的分类细述
        2 急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3 结膜炎的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研究方法
        1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1.1 文献的纳入标准
        1.2 文献的排除标准
        1.3 测量指标
        2 文献检索
        2.1 检索时间及文献的类型
        2.2 检索范围及数据来源
        2.3 检索策略
        3 文献筛选
        4 文献的质量评价
        4.1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4.2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5 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5.1 数据的提取
        5.2 数据的分析
    结果
        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1.1 检索结果
        1.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有效率
        3.2 疗程变化
        3.3 主要症状积分的改变
        3.4 不良反应
        3.5 发表偏倚
        3.6 敏感性分析
    讨论
        1 评价结果的分析
        2 文献方法学的评价
        3 本系统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结论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文检索策略附表
    2 英文检索策略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J]. 王图南,赵珈宇,杨易陈,周子娴,冯袁辉,陈俊陶,马惠芳. 针刺研究, 2021(12)
  • [2]养血祛风止痒法联合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血虚生风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D]. 谭思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J]. 李晓萍. 智慧健康, 2020(15)
  • [4]揿针联合中药眼部熏蒸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田梦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针刺调神方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D]. 张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干眼临床症状群与眼部体征/屈光的图谱可视化分析及肝肾阴虑型干眼代谢组学研究[D]. 赵艳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齐微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8]炙甘草汤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5)
  • [10]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的临床治疗评价[J]. 卢国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7(02)

标签:;  ;  ;  ;  ;  

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