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

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

一、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成定胜,仲辉,肖媛泽慧,张建,马宪礼[1](2021)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应急设备调配中心建设与运行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进一步合理调配设备,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常用医疗设备使用率,保障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设备调配,降低医院设备采购支出,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同时适应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设备尤其是急救抢救类医疗设备的应急调配。方法:根据医院近3年常用设备使用率统计结果和应急保障调配记录,制订应急调配中心设备清单与试运行配置清单,开发应急设备调配软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安排符合工作需要的有资质工程技术人员值班。结果: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累计调配设备共3352台次,总时长共202349h,运行质态良好,保障了应急卫生保障任务,基本满足了各类型科室单元的动态医疗设备需求。结论:运行良好的应急设备调配中心优化了各院区医疗设备资源,提高了设备使用率,降低了医疗设备购置支出,保障了医院突发事件的设备需求,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现实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隔离点与疫苗接种点的公共卫生保障任务,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李琳[2](2021)在《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甘肃省创伤急救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建立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管理体系提供客观依据;为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借鉴意义。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法拟定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调查问卷的框架,初步构建问卷的条目;2.参考专家函询法中专家的意见,修订问卷初稿得到最终问卷;3.通过预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计算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和内容效度,评价其真实性和可靠性;4.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甘肃省57家二、三级综合医院的109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问卷》。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初始问卷共46个条目,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问卷的填写说明,后六部分为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即一般人口学特征(共9个条目)、患者救治(共10个条目)、护理管理(共9个条目)、护理技能(共6个条目)及护理知识(共12个条目)。2.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意见权威程度为0.89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别为0.277、0.325(P<0.001)),变异系数为0.06~0.18。根据专家意见共删除5个条目,新增2个条目,修改22个条目,形成最终调查问卷。3.预调查数据分析得,问卷整体内容效度为0.96。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系数为0.783。4.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4%。创伤患者救治现状分析表明,二、三级医院出诊反应时间、现场伤情评估时间、现场救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接诊到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急诊科时间、放射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原因居于前三位的是道路交通伤、高空坠落伤、跌倒外伤。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创伤急救护理管理中,抢救物品及设备管理制度“完全符合”的百分比最高,创伤急救操作流程培训及考核规范化管理“完全符合”的百分比最低。二、三级医院在院内远程专科会诊的设备及条件、对创伤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反馈、进行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案例分享及学习、引入有关急救新知识及新技能方面的符合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急救护理技能中,心肺复苏操作“熟练”“非常熟练”的百分比高达96.51%,而使用除颤仪、创伤患者体格检查、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熟练”、“非常熟练”的百分比分别为55.51%、35.33%和22.20%。在创伤急救护理理论知识中,评估创伤患者气道、呼吸、脉率、瞳孔情况、对创伤患者采取保暖措施及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熟练”“非常熟练”的百分比均高于90%,而创伤液体复苏知识、急救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创伤评分工具熟练程度中“熟练”、“非常熟练”的百分比较低。创伤急救护理技能及创伤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5(23,27)和51(47,56)。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医院级别、培训次数急诊科护士创伤急救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急诊科护士创伤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急救护理技能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自行编制的《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工具使用。2.通过对甘肃省57家二、三综合医院的1090名急诊科护士调查分析发现,甘肃省创伤急救时效性较差。紧急救援中心应该根据甘肃省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弹性调整院前救护车的配置数量,规划最优救护半径,以提高甘肃省院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院内急诊科也应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针对严重创伤患者成立多学科救治小组,建立实现急救、手术、重症监护以及病房的无缝隙连接,从根本上提高救治时效性。3.通过对不同人口学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医院级别、培训次数的急诊科护士创伤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得分有差异;不同医院级别、培训次数、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均为创伤急救护理技能得分有差异。因此,提示管理者应该根据急诊科护士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养,同时也要结合甘肃省护理队伍的现有水平,制定客观、可行的创伤护理培训方案以及管理方法。

谢峰,郑吉锋,郭米嘉,侯艺威,张文龙,吴航[3](2021)在《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成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讨论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探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呼吸机管理中心,收集近十年呼吸机的使用量、质量控制次数及现场维修次数等相关数据,探讨医疗器械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劣之处。结果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呼吸机使用效率,便于开展质量控制工作,降低工程师现场维修次数,有效提高工程师工作效率。结论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应重视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郑林辉[4](2020)在《整合医学主导下的急救中心创建对江西地区急性创伤性疾病救治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我院在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前与创建后创伤患者救治效果,探寻创伤救治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为改善创伤救治体系和优化流程提供参考依据,为急诊创伤中心的建立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急性创伤住院和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创伤急救中心成立为分界点(2019年2月),将患者分为创伤中心创建前组(创建前组)与创伤中心创建后组(创建后组)。创伤中心创建前创伤患者救治流程模式为会诊模式。创伤中心创建后创伤患者救治模式为一体化急救模式。1.观察两组因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月份、创伤类型、住院天数、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以及入住ICU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以及死亡人数。2.观察两组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患者的年龄、性别、抢救室治疗时间、创伤类型、需要急诊手术患者人数、ISS>16分重伤患者人数、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人数、需即刻输血的患者人数、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准备时间、输血准备时间、影像学检查准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在抢救室死亡人数。3.并分别对因腹部创伤为主要诊断的住院患者和抢救室救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SS评分、腹部创伤类型、手术类型及死亡率。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纳入标准,创建前组共有6007例因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创建后组共有6227例因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月份、创伤类型、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进入ICU进行救治的住院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创建前组患者中有521例患者进入ICU进行救治,创建后组有607例患者进入ICU进行救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ISS评分APACHE II评分、GCS评分)、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建后组因创伤住院患者以及进入ICU救治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创建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纳入标准,创建前组共有1046例因急性创伤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患者,创建后组共有1128例因急性创伤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创伤类型、需要急诊手术患者人数、ISS>16分重伤患者人数、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人数、需即刻输血的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建后组抢救室治疗时间、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准备时间、输血准备时间、影像学检查准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在抢救室死亡人数均低于创建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因急性创伤住院患者中,创建前组共有197例因腹部创伤住院患者,创建后组共有242例因腹部创伤住院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SS评分、腹部创伤类型、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建后组因腹部创伤住院患者死亡率要低于创建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室救治患者中,创建前组有176例患者因腹部创伤在抢救室救治,创建后组共有196例因腹部创伤在抢救室救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建后组因腹部创伤在抢救室救治患者死亡率要低于创建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创伤急救中心的建立后,临床各学科和医技辅助相关科室的快速联动,创伤患者的集中治疗,以及形成的院前急救-创伤急救中心-手术室-创伤ICU-创伤外科病房一体化快速综合创伤急救体系,能降低因创伤原因住院和入住ICU救治患者的死亡率。2、创伤急救中心的建立后,院前急救科的成立,人员的规范专业化培训,院前-院内救治一体化救治体系的形成,抢救室多学科专业化救治团队的成立,临床学科和医技辅助科室快速联动机制的建立,抢救流程的优化,缩短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准备时间、输血准备时间、影像学检查准备时间以及术前准备时间,有效降低了抢救室抢救患者的死亡率。3、创伤急救中心建立后,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执行,创伤急救医生的全程负责,以及腹部创伤专业的救治团队的成立,有效降低了因腹部创伤住院患者及抢救室救治患者的死亡率。

凡开伦[5](2019)在《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近年来卫生事业的兴盛,国家卫计委屡次强调医疗机构建设应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主旨。医疗工艺流程作为医疗服务程序、环节的直接体现,以其为切入点,在建筑学范畴内发挥其专业性价值来指导医疗空间的合理组织设计,对于综合医院在服务效率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从医疗工艺流程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其解构为“服务流程”与“被服务流程”,通过“系统化分级”理论将综合医院医疗空间解读为医疗行为场所,作为医疗工艺流程的设计表达载体。在明确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内不同空间范畴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和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出发,就其在空间组织过程中的导向性设计作用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以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继而选取综合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医疗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顺应上述思路及方法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以医疗工艺流程的发展沿革指导研究对象的功能定位和医疗任务,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位置选择和对外功能联络方式,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内部医疗空间秩序,结合研究对象的规范性要求、基本空间模式以及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的设计要素,得出各功能单元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医疗空间组织策略。该推理演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理论性方法的反向归纳论证。最后,结合西安前海人寿医院这项以医疗工艺流程作为设计依据的实际工程案例,解析其医疗空间组织方案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闭环。

孙少平,李元峻,周云波,曾福东[6](2019)在《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探讨医院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解决科室之间借用困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科室管理成本,节约设备购置资金。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建立医疗设备调配中心,对医院监护仪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对监护仪进行集中管理,优化了我院各科室监护仪的配置,降低了使用成本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监护仪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率,为临床科室提供可靠的服务。通过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监护仪的管理模式,为我院综合管理以及其他设备的资源共享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戴超[7](2017)在《档案安全管理研究 ——以茂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安全永远是令人关注的话题,机关公文档案是国家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档案安全关乎到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国家安全、政务执行、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档案为证去伪存真彰显社会公平。强调档案巨灾风险防范意识,近几年随着网络发展,电子档案广泛应用,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档案安全保障存在众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档案体系庞大复杂,档案存储数量激增存在档案馆建设跟不上的瓶颈、档案业务经费不到位、全国各地基层档案馆(室)安全基础硬件建设落后、网络环境对档案的泄密诸多不良影响、档案数字化外包的风险、档案门户网站的网络安全性不容乐观、档案管理不善、人才制约、督导执法不够到位等问题在困扰着我们。反观国外,韩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对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如经费充足、法律完善、政府重视、重视培养人才与时俱进依托科技力量高起点高标准的文件管理标准为国标、防灾意识、防灾措施等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隐患、档案经费“政”“档”博弈、馆舍建设、专业人才、档案安全风险等方面疱丁解牛式的分析档案管理。笔者提出政府要重视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落实保障业务经费到位,做好档案馆建设工作解决日益增多的档案与馆舍陈旧的矛盾。地方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完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政策执行,抢救贵重档案。茂名地区档案行业应当着手开展异地异质档案数据备份工作,谨慎档案数字化外包,重视开放档案的鉴定工作,加强档案督查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重视人才培训,进行档案风险评估预警落实档案网站定级备案工作。利用保密专业技术防范档案安全,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应急响应体系提高档案安全管理安全系数,提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控制力。

王玉婕[8](2017)在《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民众看病难、医患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的社会卫生需求和新医改的政策形势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年来逐步推广日间手术的开展工作。经国内多家医院实践证明,日间手术的开展能够显着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提高综合医院的医疗效率,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进而有效缓解当下就医难问题,在民众中有良好的接受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日间手术的流程是在传统医疗流程上的再创新,因此对应的空间需求必定与传统医院的空间设计有所区别,国内目前对于日间手术中心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等方面,而在建筑学范畴内的探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部分设计者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多完全照搬医院传统中心手术部的做法,并不完全匹配日间手术这一新型医疗方式的空间需求。本文梳理总结日间手术中心的医疗工艺流程,选取国内日间手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家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对综合医院的日间手术中心设计策略进行探索与总结,在由日间手术医疗工艺推导得出的建设原则下,提出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规划布局设计策略,根据日间手术中心的运营特点,对国内现有的几种模式进行分类总结,从布局形式、建设规模、在医院中的位置和分区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设计策略探讨与总结;对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将日间手术中心分为综合服务区、手术区和病房区三大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提出适应我国发展的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空间设计策略,整理总结传统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调研和相关案例,提出与日间手术中心流程更加契合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旨在为日间手术中心的未来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9](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徐筠,周如女,翟桂香,宋黎翼,杨欲晓,兰俊,胡燕鸣[10](2015)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2010年7月我院设立设备调配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抢救设备清洁消毒工作,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调配工作。集中管理后,微生物采样合格率为100%,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和输液泵的清洁合格率分别为100%、99.6%、99.8%和99.3%;集中管理后各临床科室对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的集中管理,可提高设备清洁的合格率以及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二、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调查工具的编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二)成立研究小组
        (三)文献研究
        (四)专家函询
        (五)信效度分析
    二、现场调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收集过程
        (四)统计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和伦理原则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文献研究结果
    二、问卷条目初步构建结果
    三、专家函询结果
        (一)专家来源
        (二)专家基本情况
        (三)两轮专家函询的统计结果及专家修改意见
        (四)专家函询指标结果
    四、信效度检验结果
        (一)预调查结果
        (二)信度检验结果
        (三)效度检验结果
    五、调查问卷的形成
    六、现场调查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甘肃省创伤救治管理模式指标专家咨询(第一轮)
附录四 甘肃省创伤救治管理模式指标专家咨询(第二轮)
附录五 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问卷
综述 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3)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案设计
    1.2 工作流程
    1.3 工作目标
    1.4 大数据平台建立
2 结果
    2.1 呼吸机配置台数
    2.2 质控及现场维修次数
    2.3 呼吸机使用效率
3 讨论
4 结论

(4)整合医学主导下的急救中心创建对江西地区急性创伤性疾病救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我院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前与建设后的状况
    1.1 引言
    1.2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前的状况
    1.3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后状况
        1.3.1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后救治流程
        1.3.2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后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
        1.3.3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后软件设施的建设情况
第二部分: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前后1 年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2 方法
        2.2.3 研究内容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因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结果
        2.3.2 因急性创伤住院并进入ICU进行救治患者的临床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前后抢救室患者救治的分析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3.2.2 方法
        3.2.3 研究内容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部分: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前后1 年以腹部创伤为主的患者救治分析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方法
        4.2.3 研究内容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创伤中心创建前后因腹部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结果
        4.3.2 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前后因腹部创伤在抢救室救治患者的临床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小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创伤急救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5)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提出
    1.2 现状问题提出
        1.2.1 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1.2.2 空间秩序不够优化
        1.2.3 用房使用不够高效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相关理论概述
    2.1 医疗工艺流程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2.1.1 医疗工艺
        2.1.2 医疗工艺流程
    2.2 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综合医院概念阐释
        2.2.2 综合医院功能构成与业务系统建筑形态
        2.2.3 医疗空间与医疗功能单元
    2.3 本章小结
3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
    3.1 医疗工艺流程与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的关联性、导向性
        3.1.1 关联性研究
        3.1.2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1.3 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2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医疗空间的组织思路与设计原则
        3.2.1 以医疗功能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组织思路
        3.2.2 设计原则
    3.3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组织设计方法
    3.4 典型功能单元的选取
        3.4.1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代表性分析
        3.4.2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功能单元空间组织设计
    4.1 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1.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1.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手术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1.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1.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1.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2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2.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2.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2.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2.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2.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3 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3.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3.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检验科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3.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3.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3.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4 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4.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4.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急诊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4.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4.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4.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5 分娩部(产房)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5.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5.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分娩部(产房)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5.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秩序
        4.5.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设计导向的综合医院项目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项目建筑空间策划
    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场地关系处理和功能单元布局
    5.4 基于二级医疗工艺流程的典型功能单元内部空间组织
        5.4.1 急诊部(急诊急救单元)
        5.4.2 消毒供应中心
        5.4.3 中心手术部
        5.4.4 分娩部(产房)
        5.4.5 检验科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医院监护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的建立
    2.2 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的运行模式及调配流程
3 集中管理模式的运行结果
    3.1 集中管理模式下监护仪的使用效果
    3.2 集中管理模式下监护仪的效益评价
    3.3 集中管理模式下监护仪的质量控制
4 集中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5 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
6 结论

(7)档案安全管理研究 ——以茂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本文研究方法、思路及目标
    1.5 创新与不足
2 档案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档案
        2.1.2 档案的载体演变
        2.1.3 电子档案
        2.1.4 信息安全
        2.1.5 档案安全
        2.1.6 安全管理
    2.2 风险分析
        2.2.1 风险特点
        2.2.2 风险分类
        2.2.3 风险管理
    2.3 档案馆(室)
    2.4 管理精髓
    2.5 关于安全规律理论
3 我国档案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现状与特点
    3.1 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3.1.1 档案体系庞大复杂
        3.1.2 网络安全不容乐观
    3.2 档案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
        3.2.1“政”“档”博弈
        3.2.2 存储瓶颈
        3.2.3 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的安全隐患
        3.2.4 管理不善
        3.2.5 人才制约
        3.2.6 须严刑峻法治档
        3.2.7 督导执法要到位
        3.2.8 外包风险
        3.2.9 经费漏洞
4 国内外档案管理的经验与借鉴
    4.1 我国部分城市档案馆(局)的治档模式及经验
        4.1.1 广东省模式
    4.2 国外对档案管理的先进做法
        4.2.1 韩国
        4.2.2 德国
        4.2.3 荷兰
        4.2.4 美国
    4.3 国外经验对我国档案安全管理问题的启示
        4.3.1 法律的完善
        4.3.2 政府高度重视
        4.3.3 重视人才
        4.3.4 与时俱进依托科技力量管理档案
        4.3.5 以高起点、高标准的文件管理标准为国标
        4.3.6 树立防灾意识
        4.3.7 建立防灾机制
        4.3.8 采取防灾措施
5 茂名市地区档案安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5.1 茂名市主要档案资源分布
    5.2 茂名特藏档案库安全管理
    5.3 信息隐患
    5.4 经费不足
    5.5 档案馆舍硬件方面落后,档案室库房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年限临近
    5.6 档案异地备份中心没有建立
    5.7 缺专业人才
6 完善档案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6.1.1 做好馆舍安全工作
        6.1.2 完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政策执行
    6.2 抢救贵重档案
    6.3 禁外包重鉴定
    6.4 异地异质备份信息容灾
    6.5 风险评估预警
    6.6 建立激励机制
    6.7 保密渊源,保密同源
    6.8 落实档案网站定级备案
    6.9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体系
    6.10 编着并执行《茂名市档案行业灾害防御安全发展规划》
7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1.1.2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1.1.3 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评价指标
        1.1.4 卫生部发文推广日间手术
        1.1.5 “医疗工艺”成为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3.1 国外
        1.3.2 国内
        1.3.3 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工艺梳理
    2.1 服务模式与人员组织
        2.1.1 服务模式
        2.1.2 人员构成与组织架构
    2.2 国内运营模式
        2.2.1 分散收治,分散管理
        2.2.2 集中收治,分散管理
        2.2.3 集中收治,集中管理
        2.2.4 集中与分散管理并行
    2.3 医疗流程
        2.3.1 术前评估
        2.3.2 术前准备
        2.3.3 术中操作
        2.3.4 术后康复
    2.4 工艺设计要点总结
        2.4.1 运营
        2.4.2 分区
        2.4.3 流线
        2.4.4 人性化设计
    2.5 设计原则
        2.5.1 基本原则
        2.5.2 差异性设计原则
3 规划布局设计
    3.1 规划要点
    3.2 布局形式
        3.2.1 独立集中式布局
        3.2.2 分散式布局
        3.2.3 综合式布局
    3.3 建设规模
    3.4 在医院中的位置
        3.4.1 与门诊楼组合
        3.4.2 与医院其它功能组合
    3.5 分区方式
        3.5.1 “垂直分区”方式
        3.5.2 “水平分区”方式
    3.6 小结
4 建筑空间设计
    4.1 设计要点
    4.2 综合服务区设计
        4.2.1 接待区
        4.2.2 等候区
        4.2.3 宣教及培训
    4.3 手术区设计
        4.3.1 流线设计与组合模式
        4.3.2 手术室设计
        4.3.3 手术室附属用房
    4.4 日间护理单元设计
        4.4.1 形态类型
        4.4.2 病房区
        4.4.3 护理区
        4.4.4 公共空间
    4.5 小结
5 实践解读
    5.1 项目概况
        5.1.1 医院背景
        5.1.2 用地概况
        5.1.3 项目规模
    5.2 日间手术中心设计探讨
        5.2.1 位置及规模
        5.2.2 分区及流线
        5.2.3 人性化考虑
    5.3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空间设计调查问卷—病人
    B. 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空间设计调查问卷—医护人员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2.1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
        1.2.1.1日常集中管理
        1.2.1.2日常及紧急调配管理
        1.2.1.3急救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原则
        1.2.2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评价方法
        1.2.2.1设备清洁度
        1.2.2.2设备消毒效果
        1.2.2.3临床科室对设备集中管理的满意度
        1.2.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实施集中管理后设备清洁率情况
    2.2临床科室对抢救设备集中管理的满意度
3讨论
    3.1设备集中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2实施集中管理后,设备达到了良好的清洁消毒效果
    3.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4小结

四、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常态化下的应急设备调配中心建设与运行探讨[A]. 成定胜,仲辉,肖媛泽慧,张建,马宪礼.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21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 2021
  • [2]甘肃省创伤救治护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呼吸机集中管理模式成效分析[J]. 谢峰,郑吉锋,郭米嘉,侯艺威,张文龙,吴航.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1)
  • [4]整合医学主导下的急救中心创建对江西地区急性创伤性疾病救治效果的研究[D]. 郑林辉. 南昌大学, 2020(01)
  • [5]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D]. 凡开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监护仪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孙少平,李元峻,周云波,曾福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19(03)
  • [7]档案安全管理研究 ——以茂名为例[D]. 戴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设计研究[D]. 王玉婕. 重庆大学, 2017(06)
  • [9]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10]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J]. 徐筠,周如女,翟桂香,宋黎翼,杨欲晓,兰俊,胡燕鸣. 中国护理管理, 2015(08)

标签:;  ;  ;  ;  ;  

建立医院抢救设备集中管理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