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古盐业发展的地质基础

四川盆地古盐业发展的地质基础

一、四川盆地古代盐业开发的地质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潘亮宇[1](2020)在《内江市资中县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内江市资中县罗泉古镇在2008年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典型的巴蜀地区山地型场镇,同时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目前古镇的整体风貌及传统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生动展现了罗泉传统地域文化,场镇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此外,罗泉古镇有着深远的盐文化背景,其在历史上因盐而兴,并以此为经济基础推动并形成了险峻山地里的繁盛场镇,其场镇空间形态和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本文在描述和研究其场镇空间形态时,联系并挖掘其形态背后所关联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资料的广泛收集,以及对场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测绘并归纳整理,对罗泉古镇传统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内在推动因素进行解析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以及与巴蜀场镇及罗泉古镇相关联的现研究情况等。之后是对罗泉古镇整体背景概况及其类型特征的归纳和整理。紧接着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对罗泉古镇的空间形态做层级划分,分为整体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三部分,然后分别进行剖析。第一部分是对罗泉整体形态特征的描述,并结合历史背景总结和剖析其形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因素,此外还分析和研究了其空间形态的演变和其构成要素;第二部分是对古镇街巷空间形态的研究,包括了其格局和特征、组成元素以及复合功能;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建筑空间形态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类型和选址、特色空间和建筑艺术、重点建筑的分析等。最后,根据前述研究分析,全面认识罗泉古镇的综合价值,并依据研究资料对场镇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和发展策略。

何艾轩[2](2020)在《川盐济楚背景下赵化古镇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赵化古镇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场镇处于巴蜀地区南部浅丘地区。曾依靠自贡盐业发达,成为了川南着名商贸运输大镇,也是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移民场镇。现古镇内存在大量清、民时期的传统建筑,具有代表性研究价值。在201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笔者从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性角度出发,结合川盐济楚等具体人文背景,对古镇的传统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且总结了古镇在川盐运输特殊时期下的形态发展规律。基于以上,再对古镇的空间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从古镇建筑空间布局、街巷形态构成要素、界面、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对公共建筑及现存的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建筑构造剖析和研究,挖掘内在文化。最后,从赵化古镇的具体问题入手,根据研究资料提出合适的保护发展策略,为古镇的保护发展做一份有力支持。

曹雅倩[3](2020)在《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镇选址研究是一个结合多领域问题的综合性复杂学科,其形成及发展与自然地貌、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适应性”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研究一座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基于环境适应性研究理论,系统的研究古城选址复杂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构成,能够以点及面的弥补复杂环境影响下城市选址研究上的不足,更有利于对古城选址在方法论上进行总结与提炼。泸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为川内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挖掘价值;城市规模中等,地形地势南北割裂,是一座大江大川交织割裂上的典型的山地军事堡寨;且历史文化悠久,城址迁移频繁,在同类型的历史城镇选址研究中极具代表性;本研究将生态适应性理论引入古城选址研究中,将“古城选址”(适应主体)和“环境”作为并置主体,首先根据环境的概念和属性,对泸州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进行动态的叙述,以说明泸州古城形成的外部条件在地形地貌、社会文化以及军政环境的构成上具有复杂性;其次,通过系统的划分古城选址的层级特征,提炼宏观圈层层次、行政边界、行政中心以及微观的城址朝向、边界、功能布局、山水关系几大要素的动态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重点研究城址迁移突变的三个历史节点,阐述城址迁移的外部环境变革,整理出相应时期的泸州古城选址变迁及相应的客观环境系统状态,以推导其背后的逻辑与动力机制;最终对泸州古城选址的适应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泸州古城选址在适应性演进历程中,一方面选址系统通过改变自身形态特征,使之和环境相契合,另一方面,则通能动的改变环境,使之与业已形成的选址系统相匹配。泸州古城选址作为整体是逐渐形成的,在适应的过程中,既存在对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双重妥协,也存在对两者的协同适应与能动改造。

陈小琴[4](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邱实[5](2019)在《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线路理论起源于西方,是遗产区域保护的一种类型,其保护思想顺应了当前国际遗产整体保护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方法不断精进的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整合保护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多元的遗产类型与文化内涵在规划的语境转译的过程中面临着“孤立化”与“壁垒化”管控格局,其成果难以有效协同。我国文化线路的发生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类型与内涵也更为丰富,文化线路串联大量的历史城镇,迫切需要将多类型跨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系统整合的保护体系,据此,构建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保护体系,以适应线路历史城镇的保护实践,对于指导我国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当前文化线路保护的兴起、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群)的现实困境等背景,引入“文化线路”保护理念,与整体保护思想契合,提出“理论构建——方法体系——对象聚焦——方法实践”的基本思路。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四川盆地,通过分析四川盆地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的特征,得出两者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功能关联、文化关联”的关联性内涵。针对历史城镇保护中面临的“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等四个主要问题,尝试构建了四川盆地“双心、六单元的放射状网络”的“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的空间网络结构,最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历史城镇“动态层积、空间关联、功能更新、文化彰显”的整体保护方法。论文主要包含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并梳理了文化线路、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第二部分(第2章):理论借鉴与方法体系建构。全面梳理了文化线路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揭示了文化线路理念对于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重要启示,文化线路理论引入历史城镇保护,尝试从“概念启示——理念契合——结构要素协同——方法整合”四个步骤尝试推导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方法体系,即“动态层积、空间关联、文化彰显、功能更新”的整体保护方法,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第三部分(第3章):聚焦对象与问题。结合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四川盆地的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特征,总结二者在时间、空间、功能、文化层面内在关联性,空间层面呈现“串珠状、放射状、格网状、枝网状”四种基本空间关联特征。面对关联性强但整体保护薄弱的事实,结合现状调研,总结后线路时代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面临的主要问题:“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第三部分(第4章):方法实践,解决问题。宏观层面从文化线路角度层面描述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价值,构建整体“双心、六单元的放射网状”空间网络结构,并以文化线路作为整体展示路线。中观层面描述历史城镇群文化单元的价值与文化特色,梳理出“成都平原中心放射网状”、“渝西中心放射网状”、“川东—渝东北枝网状”、“川北格网状”、“川南枝网状”、“邛雅串珠状”等六个单元的空间网络结构,以文化线路段落作为历史城镇文化彰显的分段展示路线。微观层面选取三个典型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佐证整体保护方法在个体历史城镇中价值与文化特色认识、风貌保护区划、空间格局保护、文化路径设计的实践有效性。

林海涛[6](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吴然[7](2016)在《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山水城市理论,以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和景观理法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盆地为研究范围,选择成都、都江堰、乐山、宜宾、泸州、自贡、重庆、阆中八个具有地域和文化双重代表性的典型山水城市为研究实例,旨在通过对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环境基础的梳理,探索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形成及特征,总结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空间、意境结构,并基于此要素和结构深入研究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营造理法,同时探讨其与山水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论文通过对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观念文化环境三方面的论述,梳理了山水城市营造的环境基础,进而从原始崇拜、古代科技、哲学思想、礼乐制度、宗教信仰、风水理论、文化艺术及地域民俗八个方面,分析了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以及四个具体的特征体现。论文进一步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历史文献的结合考证,从城市山水格局、风景名胜、园林与标志性景观建筑、城市“八景”四个方面对四川盆地八个典型山水城市的景观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研究,进而提出了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山水要素”、“城市要素”与“景观要素”)以及景观的空间与意境结构。基于此要素和结构,论文深入分析总结了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营造理法。其中“山水要素”理法为城市山水格局的营造,包括“察山水之势”、“定山水之序”、“立山水之局”、“塑山水之境”四个方面;“城市要素”理法为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包括“边界”、“轴线”、“骨架”、“群域”、“基底”、“城市意境”六个方面;“景观要素”理法为城市景观单元的营造,包括“标志性景观建筑”、“园林”、“风景名胜”、“景观意境”四个方面。论文以抽象归纳类型、总结提炼特征、追溯文化根源、分析构建理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典型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实例,分析论证了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营造与山水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以及具体的理法体现,进而得出“信仰凝聚”、“自然和谐”、“人文内蕴”、“景境交融”的四个理法特征。本文的研究首次构建了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山水城市景观理法的理论研究框架,探讨了将多元文化与景观相关联的研究方法,弥补了四川盆地城市景观的相关理论空白,完善了山水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创新了山水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姚青石[8](2015)在《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渝地区作为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内部。该地区多样的地理环境、丰沛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地理文化以及历史上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该地区产生和发展了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场镇。虽历经流觞,但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独特空间形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传统场镇。然而,随着川渝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这些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的传统场镇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在演进过程中暴露出“趋同化”、“变异化”、“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全面认识、保护、延续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议题。论文借用系统分析法、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以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系统分析了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论述了传统场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探索了传统场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对传统城镇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均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从区域宏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分布规律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指出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在市场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空间结构体系,归纳了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不仅呈现出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川东两大密集分布区域以及核心区密集、边缘区稀疏的特征,总结了“多层级”的场镇市场关系,分析了在这种结构体系之下传统场镇在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其次从中观视角出发,论述了地理环境、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军事战争、宗教文化等因素是传统场镇演进的主要推动力,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与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在其综合作用下传统场镇空间形态与类型多样化的规律特征。再次,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场镇景观与人文空间环境的深入分析,展现出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地域特征。之后,基于对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历史变迁的回顾,与当前场镇现状的观察与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以整体空间环境为特色的传统场镇保护理念,并对其所涵盖的“保护与发展”、“维护与塑造”、“激活与转化”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了从认识对象、分析问题,到决解问题的跨越。并从保护方法、技术措施、保障机制、发展路径出发,探索并建构了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的保护策略与方法,为探索我国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传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牛英彬,白九江[9](2014)在《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郁山盐业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基础上,对郁山的盐卤资源特点、盐井类别和时代等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古代文献讨论了郁山盐业生产中的输卤以及制盐技术。中井坝盐业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遗迹保存较为完整、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制盐作坊遗址,发现的盐灶、卤水池、黄泥加工坑、各类沟槽等生产设施,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当时制盐生产流程,本文通过对该遗址内各种遗迹进行分析,复原了"泼炉印灶"的制盐工艺;此外,笔者还参考文献对郁山古代盐业的管理、历史产量及销售区域进行了讨论。

徐燕[10](2013)在《峡江地区早期盐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中指出峡江地区盐矿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井盐的主产区,盐是古代峡江地区的经济命脉。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峡江地区的制盐业历史悠久。关于峡江地区盐业的研究,学者们多关注历史阶段盐业的发展,而对于史前时期盐业的起源问题讨论甚少,本文即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结合古文献、地质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资料,参照国外早期盐业考古的研究成果,来系统分析峡江地区早期盐业的起源与发展情况。

二、四川盆地古代盐业开发的地质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古代盐业开发的地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内江市资中县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主题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概述
        1.3.1 国内关于古镇及巴蜀古镇的研究
        1.3.2 关于罗泉古镇建筑空间及保护研究
    1.4 研究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罗泉古镇概况
    2.1 自然环境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特征
    2.2 人文历史概况
        2.2.1 历史沿革
        2.2.2 传统文化
        2.2.3 古镇现状
    2.3 罗泉场镇主要类型特征
        2.3.1 巴蜀场镇主要类型特征
        2.3.2 罗泉——资源交通型场镇
第三章 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特征
    3.1 罗泉场镇基本空间形态格局
        3.1.1 巴蜀山地场镇空间形态特征
        3.1.2 巴蜀盐道场镇空间格局特征
        3.1.3 罗泉—舒展的带状形态
    3.2 罗泉古镇空间形态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
        3.2.1 自然空间环境因素
        3.2.2 盐业经济为主导的推动
        3.2.3 移民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3.3 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3.3.1 历史变迁背景下的演变
        3.3.2 点,线,面的空间生长演变
    3.4 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3.4.1 实体要素
        3.4.2 社会要素
第四章 罗泉古镇街巷空间形态
    4.1 街巷空间形态格局
        4.1.1 街巷空间形态生成的主要因素
        4.1.2 线性转折的形态结构
    4.2 街巷组成元素
        4.2.1 街道
        4.2.2 巷道
        4.2.3 码头与古桥
        4.2.4 街巷空间节点
    4.3 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4.3.1 街巷界面结构
        4.3.2 以人为本的街巷空间尺度
        4.3.3 历史性的街巷认知意象
    4.4 街巷复合功能
        4.4.1 经济活动
        4.4.2 交通联系
        4.4.3 生活交流与排水防火
第五章 :建筑空间形态
    5.1 建筑选址及类型
        5.1.1 建筑选址的影响因素
        5.1.2 建筑主要类型
        5.1.3 建筑的布局特征
    5.2 建筑空间特色分析
        5.2.1 多元的公共建筑空间
        5.2.2 布局灵活的店宅空间
        5.2.3 建筑空间与场地特征的适应
    5.3 特色的建筑艺术及技术
        5.3.1 以穿斗为主的构筑体系
        5.3.2 特色封火山墙
        5.3.3 特色建筑构件
        5.3.4 地域建筑装饰艺术
    5.4 重点建筑分析
第六章 :罗泉古镇整体保护与更新
    6.1 对罗泉古镇的综合价值认知
        6.1.1 见证罗泉兴衰起落的历史
        6.1.2 纪录地方文化审美和精神追求
        6.1.3 与当代地方发展的相互作用
    6.2 总体格局的保护及更新建议
        6.2.1 古镇整体布局的保护及更新建议
        6.2.2 天际轮廓线与视线通廊的保护及建议
    6.3 街巷空间形态的保护及更新建议
        6.3.1 街巷结构肌理的保护及更新建议
        6.3.2 街巷空间传统功能的重塑及建议
    6.4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保护及建议
        6.4.1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原则
        6.4.2 传统建筑的分类保护及措施建议
    6.5 非物质文化形态及其他保护及建议
        6.5.1 传统盐文化与商业文化
        6.5.2 传统民俗文化
    6.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川盐济楚背景下赵化古镇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主体及范围
        1.2.1 时间跨度
        1.2.2 空间范围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川盐济楚背景分析
    2.1 川盐发展基础
        2.1.1 地理基础
        2.1.2 运输基础
    2.2 川盐济楚缘起
    2.3 川盐济楚运输路线
        2.3.1 川鄂线
        2.3.2 川滇线
        2.3.3 川湘线
        2.3.4 川黔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赵化古镇背景
    3.1 赵化古镇地理位置
    3.2 川盐运输中赵化古镇集镇等级判定
        3.2.1 古镇与自贡盐场的运输关系
        3.2.2 集镇等级判定之理论支持
        3.2.3 赵化古镇集镇等级判定及影响
    3.3 川盐运输中赵化古镇文化形成
        3.3.1 移民文化
        3.3.2 语言文化
        3.3.3 商业文化
        3.3.4 防御文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川盐济楚背景下赵化古镇空间形态的形成
    4.1 赵化古镇空间形态
        4.1.1 丘陵地区场镇空间形态
        4.1.2 赵化古镇空间形态
    4.2 古镇空间形态演变
        4.2.1 历时性演变
        4.2.2 共时性演变
    4.3 与产盐场镇布局对比
    4.4 与非盐道场镇对比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古镇街巷空间研究
    5.1 与环境结合的街巷形态
        5.1.1 与山势相结合
        5.1.2 与水势相结合
        5.1.3 与气候相结合
    5.2 与文化结合的街巷特色
    5.3 街巷空间结构分析
    5.4 街巷界面分析
        5.3.1 底界面
        5.3.2 侧界面
        5.3.3 顶界面
    5.5 街道尺度分析
    5.6 街巷节点空间研究
        5.6.1 交叉性节点
        5.6.2 水衍性节点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赵化古镇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6.1 民居建筑
        6.1.1 建筑布局特点
        6.1.2 平面形制
        6.1.3 建筑技术特征
        6.1.4 装饰装修
        6.1.5 重点民居案例分析
    6.2 公共建筑
        6.2.1 空间特征
        6.2.2 重点案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古镇现状问题分析
        7.1.1 整体环境问题
        7.1.2 街巷空间问题
        7.1.3 建筑问题分析
    7.2 古镇空间形态保护原则与内容
        7.2.1 保护内容
        7.2.2 保护原则
    7.3 古镇空间格局与保护建议
        7.3.1 整体格局保护与建议
    7.4 古镇修复建议
        7.4.1 山体修复措施
        7.4.2 街巷保护与发展建议
        7.4.4 建筑保护与发展建议
    7.5 环境要素保护与建议
        7.5.1 古树名木的保护
        7.5.2 古井的保护
    7.6 其他保护建议
    7.7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赵化镇现存族谱
附录 B 赵化古镇现存传统建筑统计

(3)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泸州古城的复杂环境构成
        1.1.2 城镇选址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空间限定
        1.2.2 研究时间跨度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环境适应性研究与古城营建
        1.3.2 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综述
        1.3.3 泸州古城营建相关研究
    1.4 研究主旨、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主旨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环境适应视角下的古城选址理论研究
    2.1 环境适应性理论的再认识
        2.1.1 环境适应性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2.1.2 .适应性思维模式特性
    2.2 古城选址的环境适应性层级构建
        2.2.1 古城选址相关概念
        2.2.2 外部环境——影响选址的环境因素提取
        2.2.3 适应性主体——古城选址的层级体系构建
    2.3 基于环境适应性理论的古城选址研究机制
        2.3.1 选址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整体观
        2.3.2 动态发展的环境适应过程
        2.3.3 基于协同适应思维的选址适应方式
第三章 泸州城外部环境及城址层级系统概况
    3.1 泸州古城外部环境要素
        3.1.1 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3.1.2 人文环境要素特征
    3.2 环境适应性主体——泸州古城城址体系概述
        3.2.1 宏观层级——从“内地边陲”到“边区中心”
        3.2.2 微观层级——三座城池的城市形态
第四章 泸州古城选址动态适应演化
    4.1 从混沌到有序:选址管驿嘴
        4.1.1 军政环境:秦汉西南夷开发下“边郡”初立
        4.1.2 自然环境:适灾环境下的“据险围城”
        4.1.3 文化环境:注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
    4.2 分岔与突变:泸城三迁
        4.2.1 军政环境:宋蒙战争背景下的泸城三迁
        4.2.2 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4.2.3 自然环境:城址安全失衡,人居环境失陷
    4.3 成熟跳跃:溯回管驿嘴
        4.3.1 军政环境:边郡的内郡化下的行政中心南移
        4.3.2 社会经济:区域交通机遇下的商品经济的繁荣
        4.3.3 社会文化:因势利导与礼制发展思想融合下的城镇格局
        4.3.4 经济技术:技术创新成熟下城市用地扩张
第五章 泸州古城环境适应性机制总结
    5.1 从动适应山地环境多层面的城镇选址
        5.1.1 环境承载容量规限下的城镇空间发展
        5.1.2 安全需求动力下的防御结合山城选址
    5.2 协同适应城镇功能的空间结构演化
        5.2.1 与“山地军事堡寨”相适应的城政合一的封闭空间
        5.2.2 与“边区中心”相适应的城郭分离
        5.2.3 与“贸易转运中心”相协调的双轴线空间延展
    5.3 能动改造环境的变革与发展
        5.3.1 经济技术引导下土地的利用率的逐渐提高
        5.3.2 城镇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城镇空间的多样性发展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泸州古城选址环境适应性发展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地方志书与文史资料
    着作图书文献
    学术刊物文献
    学位论文文献
    外文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5)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线路保护的兴起
        1.1.2 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1.3 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群)现实困境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动态
        1.6.1 相关概念解析
        1.6.2 国外研究动态
        1.6.3 国内研究动态
        1.6.4 研究动态评述
2 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2.1 文化线路的内涵解析
        2.1.1 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等概念辨析
        2.1.2 文化线路与文物保护单位
        2.1.3 成立标准与特征
        2.1.4 遗产内容界定
    2.2 文化线路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
        2.2.1 保护理念:关联性与系统性
        2.2.2 价值认识:无形背景环境研究
        2.2.3 保护方法:群体保护、动态保护
        2.2.4 保护内容: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
    2.3 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建构
        2.3.1 整体保护理论——“文化线路”与整体保护理论契合
        2.3.2 整体保护要素——“文化线路”为核心骨架
        2.3.3 整体保护结构——“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网络体系构建
        2.3.4 整体保护方法——结构协同、要素协同
    2.4 整体保护方法体系
        2.4.1 宏观层面——区域层面
        2.4.2 中观层面——历史城镇群文化单元
        2.4.3 微观层面——个体历史城镇
    2.5 小结
3 四川盆地历史城镇与文化线路特征分析
    3.1 社会经济背景
        3.1.1 社会背景
        3.1.2 经济背景
    3.2 文化线路特征分析
        3.2.1 线路分布
        3.2.2 动力机制
        3.2.3 历史遗存
    3.3 历史城镇特征分析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城镇职能类型
        3.3.3 城镇空间格局
        3.3.4 典型地标
    3.4 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关联性解析
        3.4.1 时间关联性
        3.4.2 空间关联性
        3.4.3 功能关联性
        3.4.4 文化关联性
    3.5 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保护面临的问题
        3.5.1 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
        3.5.2 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
        3.5.3 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
        3.5.4 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
    3.6 小结
4 基于“文化线路”的四川盆地历史城镇整体保护
    4.1 宏观层面——四川盆地
        4.1.1 认识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整体价值
        4.1.2 构建有机整合的空间网络结构
        4.1.3 建立全域统筹的保护利用模式
    4.2 中观层面——历史城镇群单元
        4.2.1 认识单元价值与文化特色
        4.2.2 构建单元空间网络体系
        4.2.3 主题线路分段展示
    4.3 微观层面——历史城镇节点
        4.3.1 研究案例选择
        4.3.2 价值与文化特色
        4.3.3 风貌保护区划
        4.3.4 空间格局保护
        4.3.5 文化路径设计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四川盆地主要历史城镇列表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时空
    三、研究综述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四、研究趣旨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致谢

(7)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城市景观的危机
        1.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传统文化的失落
        1.1.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建设的反思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山水城市
        1.4.2. 文化传统
        1.4.3. 景观理法
    1.5. 相关研究情况
        1.5.1. “山水城市”研究
        1.5.2. 山水文化研究
        1.5.3. 城市景观营造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环境基础
    2.1. 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系条件
    2.2. 四川盆地社会文化环境
        2.2.1. 原始族源
        2.2.2. 人口流动
        2.2.3. 地域民俗
    2.3. 四川盆地观念文化环境
        2.3.1. 原始崇拜
        2.3.2. 古代科技
        2.3.3. 哲学思想
        2.3.4. 宗教信仰
        2.3.5. 风水理论
        2.3.6. 文学艺术
3. 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研究
    3.1. 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形成
        3.1.1. 山水有灵——泛灵信仰中的山水崇拜
        3.1.2. 山水致用——古代科技中的山水利用
        3.1.3. 山水寄寓——哲学思想中的山水内涵
        3.1.4. 山水护权——礼乐制度中的山水观念
        3.1.5. 山水塑境——宗教信仰中的山水开发
        3.1.6. 山水生气——风水理论中的山水应用
        3.1.7. 山水唯美——文化艺术中的山水美学
        3.1.8. 山水入俗——地域民俗中的山水观念
    3.2. 天人合一: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特征
        3.2.1. 通神之灵:“主宰之天”观念下的山水文化
        3.2.2. 自然之道:“自然之天”观念下的山水文化
        3.2.3. 人伦之序:“义理之天”观念下的山水文化
        3.2.4. 意境之美:“精神之天”观念下的山水文化
4. 四川盆地典型山水城市的景观演变概况
    4.1. 成都
        4.1.1. 城市山水格局
        4.1.2. 风景名胜
        4.1.3. 园林与景观标志性建筑
        4.1.4. 古成都十景
    4.2. 都江堰
        4.2.1. 城市山水格局
        4.2.2. 风景名胜
        4.2.3. 园林与景观标志性建筑
        4.2.4. 灌阳十景
    4.3. 乐山
        4.3.1. 城市山水格局
        4.3.2. 风景名胜
        4.3.3. 园林与景观标志性建筑
        4.3.4. 嘉州十五景
    4.4. 宜宾
        4.4.1. 城市山水格局
        4.4.2. 风景名胜
        4.4.3. 园林与景观标志性建筑
        4.4.4. 古宜宾八景
    4.5. 自贡
        4.5.1. 城市山水格局
        4.5.2. 风景名胜
        4.5.3. 园林与景观标志性建筑
        4.5.4. 自流井十八景
    4.6. 泸州
        4.6.1. 城市山水格局
        4.6.2. 风景名胜
        4.6.3. 园林与景观建筑
        4.6.4. 古泸州八景
    4.7. 重庆
        4.7.1. 城市山水格局
        4.7.2. 风景名胜
        4.7.3. 园林与景观建筑
        4.7.4. 古巴渝十二景
    4.8. 阆中
        4.8.1. 城市山水格局
        4.8.2. 风景名胜
        4.8.3. 园林与景观建筑
        4.8.4. 阆苑十景
5.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结构
    5.1. 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
    5.2. 山水城市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特征
        5.2.1. 山水城市景观的空间结构模式
        5.2.2. 山水城市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
    5.3. 山水城市景观的意境结构与特征
        5.3.1. 山水城市景观的意境结构层次
        5.3.2. 山水城市景观的意境结构特征
    5.4. 基于要素与结构的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的营造理法
6.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的城市山水格局营造理法
    6.1. 察山水之势
    6.2. 定山水之序
        6.2.1. 宇宙秩序
        6.2.2. 自然秩序
        6.2.3. 义理秩序
    6.3. 立山水之局
        6.3.1. 城市与山的空间格局关系
        6.3.2. 城市与水的空间格局关系
        6.3.3. 自然山水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6.3.4. 城市山水空间格局
    6.4. 塑山水之境
        6.4.1. “八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6.4.2.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的“八景”文化
        6.4.3. 四川盆地“八景”文化中山水意境营造理法
        6.4.4. 城市山水意境格局
7.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的城市景观风貌营造理法
    7.1. 边界
        7.1.1. 边界的构成要素
        7.1.2. 边界的空间结构与特征
        7.1.3. 边界的营造理法
    7.2. 轴线
        7.2.1. 轴线的概念
        7.2.2. 轴线的构成要素
        7.2.3. 轴线的空间结构与特征
        7.2.4. 轴线的营造理法
    7.3. 骨架
        7.3.1. 骨架的空间结构
        7.3.2. 骨架的营造理法
    7.4. 群域
        7.4.1. 群域的概念与类型
        7.4.2. 群域的特征
        7.4.3. 群域的营造理法
    7.5. 基底
        7.5.1. 基底的概念与特征
        7.5.2. 基底的营造理法
    7.6. 城市意境
        7.6.1. 城市意境的结构
        7.6.2. 城市意境的营造理法
8.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的城市景观单元营造理法
    8.1. 标志性景观建筑
        8.1.1. 标志性景观建筑的类型与特征
        8.1.2. 标志性景观建筑的营造理法
    8.2. 园林
        8.2.1. 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8.2.2. 园林的营造理法
    8.3. 风景名胜
        8.3.1. 风景名胜的类型
        8.3.2. 风景名胜的营造理法
    8.4. 景观意境
        8.4.1. 景观意境的结构与审美机制
        8.4.2. 景观意境的营造过程
        8.4.3. 景观意境的营造理法
9. 结论与余论
    9.1. 结论:四川盆地山水城市的景观理法特征
        9.1.1. 信仰凝聚:山水城市景观与信仰文化的“天人合一
        9.1.2. 自然和谐:山水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
        9.1.3. 人文内蕴:山水城市景观与人伦秩序的“天人合一
        9.1.4. 景境交融:山水城市景观与审美意境的“天人合一
    9.2. 研究创新点
    9.3. 余论
附录一:四川盆地主要山水诗词作品收录表
附录二:四川盆地典型山水城市主要风景名胜收录表
附录三:四川盆地典型山水城市主要园林收录表
附录四:四川盆地典型山水城市主要标志性景观建筑收录表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意识觉醒
        1.1.2 传统场镇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3.3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相关研究
        1.4.2 传统场(集)镇的相关研究
        1.4.3 传统场(集)镇空间环境的相关研究
        1.4.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内容及框架
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职能
    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生成背景
        2.1.1 地理空间环境:巴山蜀水,山环水绕
        2.1.2 水陆交通网络:运道发达、水陆相辅
        2.1.3 自然生态资源:物博产丰,矿林并蕴
        2.1.4 地理文化现象:开放包容,多元共生
    2.2 传统场镇的空间结构特征
        2.2.1 农村场镇贸易的兴盛
        2.2.2 区域经济结构体系的形成
        2.2.3 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的“网状”特征
    2.3 传统场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3.1 空间分布特征
        2.3.2 区域地理分布特征
    2.4 传统场镇市场的“多层级”结构体系
        2.4.1 基层场镇市场
        2.4.2 中间场镇市场
        2.4.3 中心场镇市场
    2.5 传统场镇的职能结构特征
        2.5.1 环境职能
        2.5.2 经济职能
        2.5.3 社会职能
    2.6 小结
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格局演进与类型特征
    3.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生成的历史源流
        3.1.1 早期集市场所的兴起
        3.1.2 从集市场所到集市聚居
        3.1.3 聚居制度变迁与场镇历史演进
        3.1.4 场镇时空密度演变
    3.2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演化机制
        3.2.1 地理环境的规限与场镇空间布局
        3.2.2 经济贸易的促长与场镇的历史演绎
        3.2.3 交通运输的促变与运道上的场镇
        3.2.4 军事战争的促动与场镇空间格局演进
        3.2.5 宗教文化的促生与场镇人文景观
        3.2.6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演化特征
    3.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类型特征
        3.3.1 农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2 商贸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3 矿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4 交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5 防卫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6 宗教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4 小结
4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特色
    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的复合性特征
        4.1.1 街巷:交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4.1.2 檐廊:居住与商业相结合的空间场所
        4.1.3 广场:聚会、娱乐、民俗活动的公共空间
        4.1.4 场口:标志性的入口空间
    4.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的地缘性特征
        4.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类型构成
        4.2.2 场镇建筑空间环境与川渝民俗文化
        4.2.3 川渝场镇建筑营建技术与材料的适应性特征
        4.2.4 川渝场镇建筑与地方风貌特色
    4.3 传统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的社会性特征
        4.3.1 风水思想的文化遗传与实践
        4.3.2 移民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4.4 川渝传统场镇景观环境的艺术性特征
        4.4.1 山水观念下的场镇整体景观环境
        4.4.2“师法自然”的场镇景观形象
        4.4.4 画龙点睛的场镇景观小品
    4.5 小结
5 现实观察、经验借鉴与“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1 现实观察: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变迁与保护
        5.1.1 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坎坷命运
        5.1.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保护的稳步前行
        5.1.3 当前川渝传统场镇保护中的现实困境
    5.2 借鉴与启示:国外保护经验借鉴
        5.2.1 特色保护意识的觉醒:法国Z.P.P.A.U.P保护规划
        5.2.2 保护措施的科学引导:意大利热那亚保护实践
        5.2.3 保障制度体系的健全:英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管理与控制
        5.2.4 保护与发展理念的不断前行:日本历史城镇保护
        5.2.5 小结
    5.3 突围之路:“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3.1 保护与发展:寻求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5.3.2 维护与塑造:实现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维护与塑造的并举
        5.3.3 激活与转化:推进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向优势竞争力的转化
    5.4 小结
6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策略研究
    6.1 策略一:保护方法建构:基于场镇职能,探索多样性保护方法
        6.1.1 探索与场镇环境职能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6.1.2 探索与场镇经济职能相协调的“场镇贸易环境”保护
        6.1.3 探索与场镇社会职能相结合的“场镇民俗文化环境”保护
    6.2 策略二:技术措施革新:维护场镇特色,巩固资源优势
        6.2.1 区域空间整合: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新型技术措施
        6.2.2 群体空间织补:场镇群体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基本技术措施
        6.2.3 建筑空间修复: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重要技术措施
        6.2.4 活态保护: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优化技术措施
    6.3 策略三:保障机制完善:实施战略管理,强化制度体系
        6.3.1 导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战略管理机制
        6.3.2 完善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
        6.3.3 健全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6.3.4 强化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社会教育机制
    6.4 策略四:发展路径创新:激活场镇特色,助推场镇发展
        6.4.1 场镇旅游资源开发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结合
        6.4.2 场镇形象塑造与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协同
        6.4.3 文化产业发展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互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空间环境特色保护——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复兴的必由之路
    7.1 主要结论
    7.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图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盐井和输卤遗迹
    (一) 盐矿资源
    (二) 盐井
        1. 盐井类型
        2. 盐井的相关历史文献
        3. 盐井年代
        4. 盐井产量
    (三) 输卤遗迹
二、制盐遗迹
    (一) 制盐遗迹
        1. 盐灶
        2. 卤水池
        3. 黄泥加工坑
        4. 遗址年代
    (二) 生产工艺研究
        1. 泼炉印灶
        2. 工艺流程复原
    (三) 生产燃料
三、郁盐的管理与产销
    (一) 盐业管理
    (二) 郁盐的历史产量
    (三) 郁盐的销售范围
四、结语

(10)峡江地区早期盐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峡江地区盐矿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
二、文献记载
三、国外盐业考古所见早期盐业生产遗址的共同特征
四、峡江地区典型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
    (一) 中坝遗址 (4)
    (二) 哨棚嘴遗址 (3)
    (三) 瓦渣地遗址
    (四) 石地坝遗址 (4)

四、四川盆地古代盐业开发的地质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内江市资中县罗泉古镇空间形态研究[D]. 潘亮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川盐济楚背景下赵化古镇空间形态研究[D]. 何艾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D]. 曹雅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5]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D]. 邱实. 重庆大学, 2019(01)
  • [6]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7]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D]. 吴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姚青石. 重庆大学, 2015(07)
  • [9]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J]. 牛英彬,白九江. 南方民族考古, 2014(00)
  • [10]峡江地区早期盐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 徐燕. 盐业史研究, 2013(04)

标签:;  ;  ;  ;  ;  

四川盆地古盐业发展的地质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