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一、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冶晓燕[1](2021)在《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甘肃省文县尖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森林覆盖率高,水热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物种资源。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对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尖山设立9个样点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标本,共获得628份大型真菌标本,其中32份只鉴定到属;596份标本采用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共鉴定出351个物种,子囊菌32种,担子菌319种,隶属于5纲,21目,61科,131属,其中包括甘肃新记录种134个。在此基础上参照真菌字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和全球真菌在线数据库(http://www.indexfungorum.org/)系统,对其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编目。区系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优势科有13个,分别为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光茸菌科Omphalotaceae,共含物种215种,占总种数的61.25%;优势属有22个,分别为粉褶菌属Entoloma、丝盖伞属Inocybe、湿伞属Hygrocybe、丝膜菌属Cortinarius、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小菇属Mycena、裸脚伞属Gymnopus、杯伞属Clitocybe、乳菇属Lactarius、马鞍菌属Helvella、田头菇属Agrocybe、鹅膏属Amanita、小鬼伞属Coprinellus、靴耳属Crepidotus、环柄菇属Lepiota、小皮伞属Marasmius、球盖菇属Stropharia、口蘑属Tricholoma、红菇属Russula、拟鬼伞属Coprinopsis、蜡伞属Laccaria、乳牛肝菌属Suillus,共含物种202种,占总种数的57.55%。地理区系组成分析显示,135个属分为5种分布型:1)世界广布属72个,占总属数的53.33%;2)北温带分布属45个,占总属数的33.33%;3)泛热带分布属13个,占总属数的9.63%;4)热带-亚热带分布属4个,占总属数的2.96%;5)中国特有属1个,占总属数的0.74%。该地区大型真菌地理区系组成复杂多样,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同时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分布特征,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泛热带、热带-亚热带成分。中国特有属的分布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重要的生态位置。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分布可食用菌59种,多为蘑菇科Agaric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等;药用菌15种,药食同源13种;该地区经济真菌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同时还发现38种毒菌,包括有毒红菇Russula emetica、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淡红鹅膏Amanita pallidorosea、簇生黄韧伞Hypholoma fasciculare等剧毒种。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部分大型真菌在西北地区的分布提供证据,使我国的大型真菌区系分布数据更为精确,同时能为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大型真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史东明[2](2021)在《内蒙古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探》文中指出大型真菌是生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很多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对内蒙古沙日温都保护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采集并鉴定,首次对该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区系、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受威胁程度进行评价和评估。结论如下:1.内蒙古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892份,隶属于2门5纲20目47科104属208种,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1种。2.鉴定出的208种大型真菌,优势科有4科92种,占总科数的8.51%,占总种数的44.23%。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优势属有9属69种,占总属数的8.65%,分别为红菇属Russula、杯伞属Clitocybe、地星属Geastrum、铦囊蘑属Melanoleuca、马勃属Lycoperdon、丝盖伞属Inocybe、栓孔菌属Trametes、蘑菇属Agaricus、小皮伞属Marasmius。保护区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53属125种)和北温带成分(30属57种)为主,分别占已知区系分布类型总属数的56.99%和32.26%,亚热带、热带成分以及东亚、北美成分占比较小。该保护区与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最为相近,相似性系数为64.20%。3.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5个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均有一定差异,其中群落I(原生阔叶林)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最高,其后依次为群落Ⅱ(次生阔叶林)>群落IV(人工林)>群落Ⅲ(针叶林)>群落V(灌木林)。均匀度指数变化为群落I>群落Ⅱ>群落IV>群落V>群落Ⅲ。每个群落内都有40%~70%左右的特有种分布,说明5个群落内大型真菌组成差异相对较大,不同生境条件对大型真菌的发生和分布影响显着。4.保护区共发现食用菌45种,药用菌33种,食用兼药用菌27种,食毒不明菌31种,经济价值未报道大型真菌有53种。本区可食用、药用的大型真菌共105种,占总种数的50.48%。沙日温都地区近危大型真菌2种,无危大型真菌158种,数据不足大型真菌42种,未予评估6种。保护区内两种近危大型真菌为黑白铦囊蘑Melanoleuca melaleuca(Pers.)Murrill、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

陶欣[3](2021)在《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中亚热带武陵山脉西北,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本论文通过开展大型真菌的野外采集和标本鉴定等工作,对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特征展开研究,进行了物种编目,并对该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评价,推动了该区大型真菌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开展。野外采集获得大型真菌标本703份,结合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鉴定出大型真菌332种,隶属于7纲19目70科172属,其中子囊菌43种,隶属于4纲6目16科27属,担子菌289种,隶属于3纲13目54科145属。发现并描述一中国新记录物种——栎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 J.Khan&Naseer,同时增加了湖北省新记录种110个和后河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种290个。分析该区大型真菌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大于9的优势科共11个,含175个种,占总种数的52.71%,其中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物种数最多,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次之;物种数大于4的优势属共12个,含99个种,占总种数的29.82%,其中靴耳属Crepidotus的物种数最多,小菇属Mycena次之。在生态特征上,不同植物群落中大型真菌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混交林中大型真菌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物种数达221种,占总种数的66.57%。该区的大型真菌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海拔950-1450 m范围内的大型真菌资源最为丰富,共采集到282个种,占总种数的84.94%。从时间尺度来看,大型真菌物种在7月份最为丰富,主要与该地区的温度和降水相关。在营养类型上,该保护区木生型大型真菌共计208种,土生型109种,凋落物栖生21种,虫生2种,外生菌根菌37种。从经济价值来看,该区的大型真菌中有30种食用菌,43种药用菌,37种食药兼用菌,18种毒菌,13种有毒但可药用的大型真菌,5种有毒但也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和7种据文献记载可药用但具有一定的毒性且有人认为可食用的大型真菌,依据受威胁程度等级的评估表明,保护区内216种大型真菌为无危,4种为近危,1种为易危,82种为数据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着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优势科、属较多,该区大型真菌的发生受到植物群落的影响且存在垂直分布的特点和季节性,木生型真菌最多,土生型次之。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大型真菌的保护生物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大型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张利平,薛燕,郭翔,王明田[4](2020)在《川西高原山地美味牛肝菌气候生态适宜性及潜在分布》文中认为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土地覆盖栅格数据、四川省52个站点和4个其他省市站点的气象观测数据,基于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川西高原山地美味牛肝菌的气候生态适宜性。选取气温、降水、植被等影响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应用集优法,通过GIS分析本区美味牛肝菌资源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潜在分布区的北界在32°N附近,海拔上限约为3000 m,下限约为800 m,总面积约286.3万hm2,约占研究区整个行政区域面积的9.7%;29°N以南的攀西地区是美味牛肝菌的主要潜在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在攀西地区中南部,攀西分布区面积约占全部潜在分布区的90%,其中,适宜区面积约占20%,次适宜面积约占80%。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攀西地区雅砻江以东的安宁河流域、海拔1000~2600 m的山区;次适宜区主要是适宜区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到海拔3000和800 m左右的林区;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高山区和海拔800 m以下的干热河谷区为不适宜区。

张蓝云[5](2020)在《马槟榔种仁苦味物质的研究与兰茂牛肝菌中鲜味肽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 Lévl.)的种仁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咀嚼历史,因其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可用于热病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的治疗。咀嚼马槟榔种仁时会先产生一种苦涩的味道,随后在一段时间内饮水会产生持续的甜味。前期的研究发现,苦味是由化合物1,3-恶唑烷-2-硫酮所产生的。此化合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咀嚼马槟榔种仁时的口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有害影响,甚者导致癌症的发生,且随着马槟榔种仁储存时间的延长这种苦味会增加。本实验分离鉴定了这个苦味化合物1,3-恶唑烷-2-硫酮,并从分子细胞水平研究了其产生苦味可能的机制,同时研究了1,3-恶唑烷-2-硫酮的形成机制,并对控制恶唑烷硫酮形成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究。对提取分离及纯化后得到的1,3-恶唑烷-2-硫酮,进行细胞实验,发现其对人体甜蛋白受体T1R2/T1R3具有抑制作用。由于1,3-恶唑烷-2-硫酮的产生与马槟榔种仁中存在的葡萄糖硫苷及硫苷酶发生的酶解反应密切相关,实验分别对硫苷和硫苷酶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酶解率受酶解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研究了热处理对酶解反应中硫苷及恶唑烷硫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硫苷酶酶活在60℃时达到最高,酶解率在酶解时间为1 h时达到最高,在80℃下对马槟榔种仁进行热处理1 h会影响1,3-恶唑烷-2-硫酮的产生。为了探究此热处理条件对马槟榔种仁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种仁含水量、干燥速率、硬度变化的测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鼠血液中恶唑烷硫酮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最后对未处理的及处理过的马槟榔种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发现在此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1,3-恶唑烷-2-硫酮的产生并且改善马槟榔种仁的口感。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是云南省最常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具有独特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研究其含有的鲜味成分是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实验通过沸水提取、凝胶过滤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等方法对兰茂牛肝菌中含有的鲜味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最后得到在沸水条件下的最佳提取时间为60 min,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4,经分离纯化及氨基酸序列鉴定后得到两条呈现鲜味的多肽,分别为一条四肽Phe-Phe-Ala-Lys及一条五肽Val-Leu-Leu-Leu-Arg。

邢禄鹏[6](2020)在《和林格尔县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真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某些还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通过对和林格尔县南天门森林公园的调查,发现蕴含着大量菌物资源,但当地对大型真菌利用较少。为了填补该地大型真菌研究的空白,本文针对该地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和资源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物种多样性方面:共采集标本350份,鉴定出大型真菌2门4纲11目30科51属97种,其中子囊菌门1纲1目2科2属2种,担子菌门3纲10目28科49属95种。并对其进行编目。2、区系组成方面:优势科有5个,分别为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 Russul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优势属6个,分别为蜡伞属Hygrophorus、蘑菇属Agaricus、侧耳属Pleurotus、杯伞属Clitocybe、乳菇属Lactarius、红菇属Russula。南天门森林公园与乌拉山森林公园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区系关系最近。区系的地理成分主要以世界分布属为主,属于温带性质分布。3、资源价值方面:食用真菌50种,药用真菌31种,毒菌12种。其中药用菌中具有抗肿瘤的真菌10种、降血压血脂作用的8种、免疫调节作用的8种;毒菌中,毒性较强的真菌有毒蝇鹅膏Amanita muscaria(L.et Fr.)Lam.、变黑蜡伞Hygrocybe conica(Scop.:Fr.)Kumm.、黄盖粪伞Bolbitius titubans(Bull.)Fr.等。

王锋尖[7](2019)在《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主要包括湖北省内的神农架、十堰、宜昌、恩施、襄阳、随州等地,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三峡库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鄂西独特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充沛的水分,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大型真菌。通过文献查阅,除神农架以外,鄂西其余地方少有大型真菌资源的公开报道。本研究对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鄂西大型真菌物种濒危程度进行了评价,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本研究对鄂西地区范围内的3023份大型真菌标本(野外采集获得的2151份标本及馆藏872份标本)整理、鉴定,共鉴定出841种,隶属于2门、7纲、23目、94科、295属,其中,子囊菌类95种、胶质菌类32种、伞菌类418种、牛肝菌类56种、腹菌类32种、多孔菌类140种、红菇类68种,包括食用菌208种,药用菌182种,有毒菌245种。发现并描述新种1个:蓝紫黄蘑菇Xanthagaricus ianthinus Y.Li&F.J.Wang,拟定新种2个:湖北光柄菇Pluteus hubeiensis Y.Li&F.J.Wang、武当假亚脐菇Pseudoomphalina wudangensis Y.Li&F.J.Wang,中国新记录种11个:高丽冷杉生菌Abieticola koreana Hyang B.Lee、砖红小蘑菇Micropsalliota lateritia Heinem.、牧场黄蘑菇Xanthagaricus epipastus(Berk.&Broome)Hussain、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 E.Ludw.、棱镜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 Hir.Sasaki,A.Kinosh.&K.Nara、可疑球盖菇Stropharia ambigua(Peck)Zeller、卡斯特光柄菇Pluteus karstedtiae Menolli,Justo&Capelari、变色光柄菇P.variabilicolor Babos、绒盖光柄菇P.velutinus C.K.Pradeep,Justo&K.B.Vrinda、坚实田头菇Agrocybe firma(Peck)Singer、威帕特假小孢伞Pseudobaeospora wipapatiae Desjardin,Hemmes&B.A.Perry。补充湖北省新记录属37个:囊盘菌属Ascocoryne、绿盘菌属Chlorencoelia、螺菌属Neobulgaria、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杜蒙盘菌属Dumontinia、平盘菌属Discina、大团囊虫草属Tolypocladium、冷杉生菌属Abieticola、暗褶伞属Melanophyllum、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黄蘑菇属Xanthagaricus、黏伞属Limacella、拟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粉褶红盖菇属Entocybe、Porpolomopsis、裸伞属Gymnopilus、暗皮伞属Flammulaster、木生杯伞属Ossicaulis、灰顶伞属Tephrocybe、雅典娜小菇属Atheniella、囊皮菇属Cystoagaricus、须瑚菌属Pterula、雅薄伞属Delicatula、法伞属Fayodia、假小孢伞属Pseudobaeospora、假亚脐菇属Pseudoomphalina、毛缘菇属Ripartites、杵瑚菌属Pistillaria、核瑚菌属Typhula、裘氏牛肝菌属Chiua、红孢牛肝菌属Porphyrellus、臧氏牛肝菌属Zangia、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白齿耳菌属Mycoleptodonoides、棉絮干朽菌属Byssomerulius、蜡卧孔菌属Ceriporia、地花孔菌属Albatrellus,补充湖北新记录种274个。物种多样性编目按照《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系统和真菌索引(http://www.indexfungorum.org/)排列。区系多样性的研究:包含10个物种及以上的科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科,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科有24科,共包含608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科数的25.53%,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72.29%。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光柄菇科Pluteaceae、层腹菌科Hymenogastr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钉菇科Gomphaceae、花耳科Dacrymycetaceae、火丝菌科Pyronemataceae、炭角菌科Xylari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而包含10个物种以下的科共有70个,仅有物种233种,占总种数的27.71%,在本区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包含5个及以上物种的属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属,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属有41个,占总属数的13.90%,计439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52.20%。物种的区系地理组成上,鄂西地区大型真菌主要以北温带分布种、世界广布种为主,其中北温带分布种206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24.49%;世界广布种168种,所占比例为19.98%。其它区系成分如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分布种、欧亚大陆分布种、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14.03%、12.49%和11.0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特有种占整个区系成分的7.13%,丰富的特有成分,说明了鄂西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物种濒危程度评价及红色目录编制: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对841个大型真菌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评估结果表明鄂西有大型真菌易危物种3个:近杯伞状粉褶菌Entoloma subclitocyboides W.M.Zhang、承德高腹菌Gautieria chengdensis J.Z.Ying、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 M.Zang,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0.36%。此外,近危的大型真菌有8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东方色钉菇Chroogomphus orientirutilus Y.C.Li&Zhu L.Yang、东方钉菇Gomphus orientalis R.H.Petersen&M.Zang、密枝糊菌Ramaria stricta(Pers.)Quél.、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灵芝Ganoderma lingzhi Sheng H.Wu,Y.Cao&Y.C.Dai、杯冠瑚菌Artomyces pyxidatus(Pers.)Jülich。另数据不足的有223种,无危的607种。易危、近危以及数据不足的物种均为需要关注和保护的物种。因此,鄂西地区需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达234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27.82%。

汪阳[8](2019)在《汤沟绿石谷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辽宁本溪汤沟绿石谷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大型真菌发生种类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及食药用菌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共采集得到大型真菌子实体标本841份,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181种,隶属于2门,6纲,15目,50科,102属。包括中国新记录种1个:Calocybe obscurissima;东北新记录种1个:白条盖鹅膏Amanita chepangiana;辽宁省新记录种10个:Agaricus dolichopus,掌状玫耳Rhodotus palmatus,密绒盖伞Simocybe centunculus,Rhodocybe popinalis,黑柄四角孢伞Tetrapyrgos nigripes,橙黄拟蜡伞Hygrophoropsis aurantiaca,Paxillus cuprinus,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毛缘毛杯菌Cookeina tricholoma,皱盖钟菌Verpa bohemica。食用菌72种,药用菌17种,有毒菌26种。对研究地划分5个样地进行α多样性调查,样地(Ⅰ)以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秀丽槭Acer elegantulum,色木槭Acer mono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样地(Ⅱ)以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样地(Ⅲ)针阔混交林,样地(Ⅳ)针叶林,针叶林样地(Ⅴ)灌木林,结果表明,大型真菌与不同植物群落具有显着相关性。样地Ⅰ、Ⅱ、Ⅲ、Ⅳ、Ⅴ大型真菌物种数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Ⅰ>Ⅱ>Ⅳ>Ⅲ>Ⅴ。Gini指数表明样地Ⅱ物种集中度最高,其余依次是样地Ⅰ>Ⅳ>Ⅲ>Ⅴ;Gleason丰富度指数结果显示由高到低依次是Ⅰ>Ⅱ>Ⅳ>Ⅲ>Ⅴ,该结果同直观采集的结果一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五个样地多样性高低顺序依次为Ⅱ>Ⅰ>Ⅳ>Ⅲ>Ⅴ;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显示样地Ⅰ虽然物种最为丰富可均匀度较低表明其样地已有物种形成种群优势。通过种群与面积公式计算得出当样方面积划设至17 m×17 m时,物种数量将增加一倍。对采集的大型真菌同辽宁省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泉水洞林场和黑龙江伊春地区大型真菌组成比较发现,研究地同海棠山区系相似度最高,其次是黑龙江伊春地区,最后才是吉林泉水洞林场。

普布多吉,王科,马超,卫晓丹,蒋思萍[9](2018)在《西藏牛肝菌物种资源概述》文中研究表明牛肝菌(Boletes)是一类广泛分布的重要大型真菌,在西藏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有关西藏牛肝菌的报道,同时根据国际菌物系统分类网站(http://www.indexfungorum.org/)整理相关信息,校对名称,订正分类地位,明确了153个牛肝菌物种在西藏有标本报道或分布记载,涉及到牛肝菌目(Boletales)下的4个科39个属,其中物种名称经分类研究发生重新组合共计89个;总结了牛肝菌物种的生境、习性、用途和分布范围,发现其中的24种在国内仅西藏有报道,有88种为食用菌和12种为药用菌,包括11种药食两用菌,另有5种为有毒种类。

张俊波[10](2018)在《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调查了江西省境内的大型真菌资源,对采集的标本做了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探讨了不同种类大型真菌的经济价值,研究了区域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作者于2014至2017年在江西省的岩泉森林公园、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庐山自然保护区、象山森林公园、羊狮幕风景区、三爪仑森林公园、井冈山等地进行调查,采集7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通过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大型真菌377种,隶属于2门5纲17目55科130属,其中子囊菌门3纲4目10科12属25种,占总研究的6.6%,担子菌门2纲13目45科118属352种,占总研究的93.4%。担子菌门占绝对优势,其中有217种为江西省新纪录种。综合文献报道,江西省已知大型真菌为884种,隶属于2门9纲26目73科217属,其中子囊菌门4纲6目15科19属59种,占江西省总数6.7%,担子菌门5纲20目58科198属825种,占江西省总数93.3%。本研究对江西省抚州市岩泉森林公园、庐山自然保护区及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做了区域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首次对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大时间尺度的调查,共鉴定大型真菌42科、81属、169种;对庐山自然保护区两年长期跟踪调查,共鉴定36科、74属、178种;对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时隔30年再次调查,共鉴定30科、54属、87种。研究发现大型真菌物种群落可能随时间而发生种类变化,许多前期已报道的物种现在难以发现;对一个地域短时间调查(调查1次或1年调查多次)的结果难以反映该地域大型真菌真实的物种情况,因此资源调查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本研究调查的江西省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多样,其优势科(≥12)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6个科一共占46.1%。通过与江西省大型真菌比较得出本研究的6个优势科均属于江西省大型真菌优势科,符合江西省大型真菌科属趋向。研究发现优势科红菇科Russulaceae适于10月中下旬生长,蘑菇科Agaricaceae适于9、10月中下旬生长,鹅膏菌科Amanit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均适于10月中上旬,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常年均有,且12月至来年2月较少。本研究鉴定的江西省大型真菌中,食用菌155种,占41.1%;药用菌36种,占9.5%;食药两用菌12种,占3.2%;毒菌42种,占11.1%。其中蚁巢伞属Termitomyces、干巴革菌(T.ganbajun)和松乳菇(L.deliciosus)等是云南省最知名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然而这一类食用菌在江西省分布较多。由于江西省对大型真菌认知较少,导致人们对于这一类野生食用菌的采食和利用较少;药用菌双节棍孢虫草(C.ninchukispora)做为江西省新纪录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辐射等功效;毒菌如果误食会致使胃肠道、肝脏损害,出现溶血等中毒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致人死亡。上述研究表明江西省大型经济真菌资源丰富,开发及应用的前景广阔。本文研究分离纯化保藏菌种142株,并首次完成了双节棍孢虫草(C.ninchukispora)的驯化栽培,且研究出适合于大规模栽培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同时也完成了茶树菇(A.cylindracea)、侧耳(P.ostreatus)、巨大革耳(P.giganteus)等菌株的人工栽培。因此,今后应该加大对野生菌菌株的收集,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其价值打下基础。既保存了菌种资源,又可作为育种和栽培驯化的材料。江西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仍有许多未知种类及江西省特有种类有待研究,摸清江西省大型真菌资源家底,不仅要加强对新地域资源的调查,对于已经有调查数据的地区,也应该加强重复调查。

二、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1.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2 大型真菌多样性概述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地概况
        1.2.1 地理位置
        1.2.2 气候类型
        1.2.3 自然资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设置
    2.2 研究材料
        2.2.1 标本采集
        2.2.2 标本整理
        2.2.3 标本记录
        2.2.4 标本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调查法
        2.3.2 形态学鉴定
        2.3.3 分子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
        3.1.1 调查结果
        3.1.2 多样性编目
    3.2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分析
        3.2.1 优势科属分析
        3.2.2 地理成分分析
    3.3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3.3.1 食用菌资源
        3.3.2 药用菌资源
        3.3.3 毒菌资源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1.1 物种多样性研究
        4.1.2 区系多样性研究
        4.1.3 资源现状评价
    4.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文县主要食用菌
附录 B 文县主要药用菌
附录 C 文县常见毒菌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内蒙古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外研究进展
    1.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地概况
        1.3.1 地理位置及地貌
        1.3.2 气候特征
        1.3.3 保护区动植物资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样品采集和保存
    2.3 大型真菌鉴定
    2.4 大型真菌编目
    2.5 区系组成与分布
    2.6 大型真菌多样性
    2.7 资源评价及评估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组成
        3.1.1 鉴定结果
        3.1.2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3.1.3 内蒙古新记录种描述
    3.2 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分布
        3.2.1 大型真菌的组成特征
        3.2.2 优势科属
        3.2.3 大型真菌区系地理分布
        3.2.4 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与其他地区大型真菌区系关系
    3.3 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与植被群落间的关系
        3.3.1 不同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的组成
        3.3.2 不同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科的组成
        3.3.3 不同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优势属与特有种
        3.3.4 不同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多样性
    3.4 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评价及濒危程度评估
        3.4.1 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3.4.2 沙日温都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评估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型真菌概述
    1.2 国外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国内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湖北省大型真菌的研究进展
    1.5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5.1 地理位置
        1.5.2 地形特征
        1.5.3 气候类型
        1.5.4 植被类型
        1.5.5 土壤
    1.6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2.1 实验材料
    2.2 调查方法
        2.2.1 采样地点
        2.2.2 标本采集与保存
        2.2.3 标本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
        2.3.2 物种组成
        2.3.3 优势科、属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中国新记录种——栎圆头伞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形态分类学鉴定
        3.2.2 分子系统学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形态特征
        3.3.2 分子系统学分析
    3.4 讨论
第4章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态特征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植物群落中大型真菌的发生情况
        4.3.2 不同海拔高度大型真菌的发生情况
        4.3.3 不同月份大型真菌的发生情况
        4.3.4 大型真菌的营养类型
    4.4 讨论
第5章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经济价值
        5.3.2 受威胁等级评估
    5.4 讨论
第6章 全文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川西高原山地美味牛肝菌气候生态适宜性及潜在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资料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区划指标因子选择与阈值划分
        1.3.2 气象要素小网格推算模型
        1.3.3 区划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生态因子适宜性
        2.1.1 植被类型与光照适宜性
        2.1.2 温度适宜性
        2.1.3 水分适宜性
        2.1.4 土壤和地形适宜性
    2.2 美味牛肝菌的适宜性分布区划
    2.3 结果对比验证
3 结 论

(5)马槟榔种仁苦味物质的研究与兰茂牛肝菌中鲜味肽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槟榔研究进展
        1.1.1 马槟榔概述
        1.1.2 马槟榔中的甜蛋白
        1.1.3 马槟榔中的苦味物质
    1.2 葡萄糖硫苷的概述
        1.2.1 葡萄糖硫苷含量分布及测定
        1.2.2 葡萄糖硫苷的降解及产物活性
    1.3 牛肝菌概述
        1.3.1 牛肝菌的研究概况
        1.3.2 牛肝菌中含有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
        1.3.3 牛肝菌中含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1.4 呈味肽的研究概况
        1.4.1 牛肝菌鲜味肽的研究进展
        1.4.2 呈味肽的定义
        1.4.3 呈味肽的呈味机制及种类
        1.4.3.1 鲜味肽
        1.4.3.2 甜味肽
        1.4.3.3 苦味肽
        1.4.3.4 酸味肽
        1.4.3.5 咸味肽
        1.4.3.6 浓厚感肽
    1.5 本章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恶唑烷硫酮提取及其与甜味受体作用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马槟榔种仁中恶唑烷硫酮的提取分离
        2.3.2 稳定株的构建和筛选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恶唑烷硫酮的结构解析
        2.4.2 恶唑烷硫酮与甜味受体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究硫苷酶对马槟榔种仁中恶唑烷硫酮产生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马槟榔样品处理
        3.2.2 马槟榔种仁中硫苷酶的提取
        3.2.3 马槟榔种仁中硫苷的提取
        3.2.4 硫苷和硫苷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酶解
        3.2.4.1 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3.2.4.2 硫苷酶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3.2.4.3 不同时间酶解后测量葡萄糖浓度
        3.2.4.4 不同时间处理马槟榔种仁后测量硫苷含量
        3.2.4.5 不同温度进行酶解测量硫苷和恶唑烷硫酮含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马槟榔种仁中硫苷酶酶解率受时间的影响
        3.3.2 硫苷酶受温度的影响
        3.3.3 热处理时间对马槟榔种仁中硫苷含量的影响
        3.3.4 酶解温度对硫苷及恶唑烷硫酮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处理对马槟榔种仁及恶唑烷硫酮生成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测量马槟榔种仁干燥速率及含水量的变化
        4.2.2 测量马槟榔种仁硬度的变化
        4.2.3 不同样品对小鼠进行灌胃及眼球取血
        4.2.4 恶唑烷硫酮标准曲线的建立
        4.2.5 利用RP-HPLC测定小鼠血液中恶唑烷硫酮的含量
        4.2.6 对马槟榔种仁进行感官评价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马槟榔种仁含水量及干燥速率的变化
        4.3.2 马槟榔种仁硬度的变化
        4.3.3 小鼠血液中恶唑烷硫酮的含量
        4.3.4 马槟榔种仁感官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兰茂牛肝菌中鲜味肽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5.1 实验材料
        5.1.1 主要材料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兰茂牛肝菌样品准备
        5.2.2 多肽含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5.2.3 呈味肽基料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
        5.2.4 呈味肽基料F的制备
        5.2.5 凝胶色谱柱对呈味肽基料F进行分离
        5.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
        5.2.7 鲜味肽的一级结构鉴定
        5.2.8 感官评价分析
        5.2.9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呈味肽基料的提取条件
        5.3.2 呈味肽基料的呈味特性感官分析
        5.3.3 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结果
        5.3.4 呈味组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
        5.3.5 呈味肽的质谱鉴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和林格尔县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大型真菌研究进展
    1.2 国外大型真菌研究进展
    1.3 内蒙古大型真菌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标本采集
        2.3.2 标本鉴定
        2.3.3 大型真菌编目依据
        2.3.4 区系组成与分布
        2.3.5 大型真菌资源价值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3.1.1 鉴定结果
        3.1.2 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编目
    3.2 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区系成分分析
        3.2.1 南天门森林公园优势科属分析
        3.2.2 南天门森林公园与其他地区大型真菌区系关系
        3.2.3 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区系的地理分布
    3.3 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评价分析
        3.3.1 大型真菌资源价值统计
        3.3.2 食用菌资源
        3.3.3 药用菌资源
        3.3.4 毒菌资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湖北省研究概况
    1.3 研究地概况
        1.3.1 地理与地形
        1.3.2 气候条件
        1.3.3 土壤状况
        1.3.4 植被状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三章 新种与拟定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和湖北省新记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新种与拟定新种
        3.4.2 中国新记录种
        3.4.3 湖北省新记录属、种
        3.4.4 鄂西光柄菇属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四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优势科分析
        4.2.2 优势属分析
        4.2.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第五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红色目录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3 .评估结果与分析
        5.3.1 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
        5.3.2 大型真菌近危物种
        5.3.3 大型真菌需关注和保护物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汤沟绿石谷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前言
        1.1 大型真菌及其多样性
        1.2 大型真菌的价值
        1.3 国内外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大型真菌研究目前遭遇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研究地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1.1 研究地简况
        1.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 大型真菌名录
    第二章 研究地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样地划设与分析方法
        2.3 多样性结果分析
        2.4 物种与研究地面积之间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地大型真菌组成成分分析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区系相似性
        3.5 小结
第三篇 结果与讨论
    第一章 结论
        1.1 结论
    第二章 讨论
        2.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西藏牛肝菌物种资源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结论

(10)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型真菌概述
    1.2 国内外大型真菌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江西省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概况
        2.1.4 土壤状况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地选取
        2.2.2 仪器设备
        2.2.3 采样步骤
    2.3 标本制作与菌种分离、保藏
        2.3.1 菌种分离
        2.3.2 标本制作
        2.3.3 菌种保藏
    2.4 形态观察、描述与鉴定
    2.5 DNA提取与PCR扩增
        2.5.1 大型真菌DNA的提取
        2.5.2 PCR扩增
    2.6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江西大型真菌的系统分类
        3.1.1 子囊菌门Ascomycota
        3.1.2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3.1.3 调查总体结果分析
        3.1.4 分子系统学研究
    3.2 江西省大型真菌的区域多样性
        3.2.1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
        3.2.2 庐山大型真菌多样性
        3.2.3 岩泉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讨论与总结
        4.1.1 江西省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意义
        4.1.2 江西省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4.1.3 江西省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大型真菌野外采集记录表
    附录二 (图江西省新纪录种照片)
    附录三 (表3.1江西省大型真菌物种名录)
    附录四 (表3.8江西农业大学校园两次研究大型真菌综合名录)
    附录五 (表3.12庐山大型真菌综合名录)
    附录六 (表3.16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作者简历

四、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D]. 冶晓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沙日温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探[D]. 史东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D]. 陶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川西高原山地美味牛肝菌气候生态适宜性及潜在分布[J]. 张利平,薛燕,郭翔,王明田.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1)
  • [5]马槟榔种仁苦味物质的研究与兰茂牛肝菌中鲜味肽的分离鉴定[D]. 张蓝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和林格尔县南天门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研究[D]. 邢禄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锋尖.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8]汤沟绿石谷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汪阳.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西藏牛肝菌物种资源概述[J]. 普布多吉,王科,马超,卫晓丹,蒋思萍. 食用菌学报, 2018(02)
  • [10]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D]. 张俊波.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