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白云机场收缩补偿纤维混凝土技术

广州新白云机场收缩补偿纤维混凝土技术

一、广州新白云机场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汪小庆[1](2020)在《复杂环境下地铁海底隧道盾构管片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提出海底隧道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高水土压力以及多方面耐久性环境因素耦合作用,致使管片混凝土、钢筋、接头等部位出现一系列病害。随着服役年限增加,衬砌结构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变形及开裂问题愈发显着,直接威胁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本文以大连地铁5号线海域段及其陆域过渡段区间为依托工程,综合考虑海洋腐蚀环境、碳化、冻融循环以及不良地质条件下大直径盾构管片的实际受力情况,对盾构管片中常见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开展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研究,并对管片结构服役状态发展进行预测。主要内容如下:1.开展了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纤维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提升不大,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各龄期弹性模量均有部分提升;两类纤维混凝土的试件强度、弹性模量的离散性相对普通混凝土有增长,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最高可达7%以上,弹性模量的最大变异系数不超过2.5%;各组试件受压本构关系试验发现,掺加纤维后混凝土延性有所提升。2.开展了弯曲荷载下纤维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混凝土在各龄期碳化深度都较普通混凝土有明显的下降,钢纤维试件碳化深度普遍高于同龄期的聚丙烯纤维试件;60%极限抗弯荷载等级下各组试件碳化深度都较30%荷载下大,且荷载级别对普通混凝土影响更显着。3.开展了碳化作用下纤维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对各组经历28天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电通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未碳化试件,掺加纤维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更强。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各组混凝土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呈递减趋势,体现了碳化对混凝土结构抗氯侵能力的增强作用。4.开展了纤维混凝土碳化后冻融循环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混凝土在各测试点相对动弹模均要大于普通混凝土,且差异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长;经历28天碳化后的试件组在各测试点相对动弹模上普遍较未经碳化的试件组有不超过10%的降低,碳化冻融试验组力学性能在冻融循环后期下降较快,体现了初始碳化裂缝对冻融损伤发展的促进作用。5.进行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理论研究。以损伤力学为基础,建立纤维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通过实测受压本构标定混凝土损伤门槛应变、最大应变概率分布等参数;以可压缩堆积理论和三重球理论为基础,考虑纤维的增韧作用和时效性,建立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依时发展模型。6.进行了纤维混凝土耐久性性能理论研究。以条带法为基础,建立弯曲荷载作用下碳化深度发展动态微分方程,利用试验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以损伤力学为基础,考虑冻融循环下混凝土的蠕变损伤与疲劳损伤,以相对动弹模损失作为损伤指标,建立冻融循环下混凝土损伤发展模型。7.对案例工程中盾构管片承载能力可靠度进行研究,在隧道海域段、陆域段各选取两个断面,在原配筋方案下对四个典型断面管片结构设计可靠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各断面初始可靠度水准较高。考虑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提升,并考虑碳化、钢筋锈蚀、杂散电流对管片耐久性的影响,计算纤维混凝土管片替代方案时变可靠度。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100年设计期时可靠度略低于规范限值,使用纤维混凝土可显着提高管片可靠度,增加其安全储备。

刘锦辉[2](2020)在《中风化灰岩隐伏溶洞深长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机场北隧道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下伏岩层为中风化石灰岩,岩溶中等发育。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隐伏溶洞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岩溶发育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场工程实际,明确了在岩溶发育地区进行基坑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通过分析现场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Fuzzy综合评判准则,确定了室内模型试验相似材料配比,并以盐雕为参考,通过若干组配比试验确定溶洞制作材料,解决了模型试验中材料内部溶洞生成的难题;结合依托工程段实际情况,开展中风化灰岩中隐伏双溶洞基坑开挖室内模型试验,得到施工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中风化灰岩中隐伏双溶洞基坑开挖数值计算模型,对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并对隐伏双溶洞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尺寸大小、相对连通关系8不同工况下基坑开挖稳定性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现场典型基坑开挖段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结合了大量有关中风化灰岩和粉质黏土的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分组设计了试验方案且测定了相似材料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模糊数学Fuzzy综合评判为依据,选定灰岩第11组材料、砾石层16组、粉质黏土第15组配比分别作为室内试验岩层相似材料。通过分析溶洞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作用机理,以盐雕为参考,设计若干组配比试验,选定细颗粒食盐:淀粉:水=10:1:1的配比制作溶洞,解决了模型试验中材料内部溶洞生成的难题。(2)通过开展中风化灰岩中隐伏双溶洞基坑直立开挖室内模型试验,发现靠近地连墙处土体沉降较大,5cm处沉降值最大,远离地连墙后沉降逐渐减小直至为0;地连墙水平位移值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最大水平值均在埋深14cm处,且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开挖第一层土时,第一道支撑受拉,设置第二道支撑后,第一道支撑轴力呈现缩小的趋势,最大轴力仍然出现在中部横向支撑,两边横向支撑所受影响较小,同时,在两侧有部分横向支撑受压;基坑外侧土体应力随着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第二次开挖下埋深为-24cm处,内侧土压力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土压应力值减小,有向拉应力转变的趋势。(3)通过Midas GTS NX数值分析软件对室内模型试验印证无误后,分析了在主动区中隐伏双溶洞在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尺寸大小,相对连通关系8不同工况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各工况下地表沉降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位置关系为垂直时,最大沉降值出现位置相较平行更加接近地连墙;联通情况相同时,溶洞平行分布的地表沉降最大值总是大于垂直分布;两溶洞垂直时,上方溶洞尺寸较大情况下地表沉降值较大且更靠近墙体;两溶洞平行时,较大尺寸溶洞一边的土体变形较大。各工况下基底土体隆起最大值均出现在基坑中部,且随开挖步的增加而增大;第一次开挖曲线基本满足二次多项式,随着开挖进行曲线发生变化;溶洞是否联通,对于坑底土体的影响并不显着。各工况下地下连续墙侧移最大值均出现在第三次开挖中,地连墙侧移量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工况下位移最大值出现位置在9-11m区间内波动。通过本文研究,对中风化灰岩地层中溶洞存在情况下深长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及基坑整体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对本工程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同类型工程具有一定借鉴与参考意义。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高全青[4](2018)在《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EA)与纤维是控制收缩与开裂,改善耐久性的有效措施。目前,对于纤维混凝土和膨胀混凝土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工程中已有应用的复合掺加膨胀剂与纤维的混凝土,对其效用及作用机理尚无系统的研究与认识。本文将定量评价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自密实混凝土(SCC)早龄期自由收缩、早龄期限制收缩和抗裂、抗氯离子渗透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并与单独掺加膨胀剂与纤维的SCC的耐久性能进行对比,为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FRESCC)耐久性能评价提供参考。全文共23组配合比,包含对照组,4种膨胀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6%、8%、10%、12%),3种钢纤维(SF)掺量(体积分数为0.25%、0.50%、0.75%),3种聚丙烯纤维(PP)掺量(体积分数为0.05%、0.10%、0.15%),3种混杂纤维掺量以及9种膨胀剂(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8%)与纤维复合的配合比。在工作性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收缩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早龄期自由收缩试验采用接触法测试,旨在分析SCC在成型10h-5d内的收缩现象。为探究养护条件对收缩性能的影响,采用密封养护与单面暴露两种不同的养护方式。试验发现不含膨胀剂时,收缩相对较小,此时聚丙烯纤维对自由收缩的抑制作用优于钢纤维;而掺加EA后,自由膨胀相对较大,钢纤维对膨胀的限制作用大于聚丙烯纤维。早龄期限制收缩和抗裂试验采用平板法进行,观测SCC的初裂时间以及在成型24h内裂缝随时间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增加膨胀剂掺量对早期限裂效能无显着影响;纤维因子相近时,聚丙烯纤维早期抗裂效果优于钢纤维;与仅使用纤维增强的SCC相比,FRESCC中除ESF0.25外,裂缝降低系数均大于70%,抗裂效果更加显着。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氯盐溶液浸泡干湿循环法进行评价。在深度小于17.5mm处,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2.5mm与17.5mm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差值以及氯离子含量减少率也随着纤维因子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沿深度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随着纤维因子的增加而增强,在17.5mm处,FRESC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已优于仅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FRESCC的抗冻融性能采用快冻法进行评价,发现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RDME)会产生负面影响,RDME随着纤维因子的增加逐渐减小;但纤维可以延缓混凝土表面剥落,从而减小质量损失。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5](2014)在《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取代传统管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工程应用情况,并从设计计算、施工控制、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王河[6](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陈寅春[7](2011)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普通混凝土的开裂、脆性及抗渗等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越来越突出,对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提出了要求,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研究不断地提高混凝土性能,其中纤维对混凝土的改性效果良好,纤维混凝土的地位表现重要。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有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尼龙纤维等,聚乙烯醇纤维及玄武岩纤维以其良好的受力性能等特点而逐步被人们认可。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目前的研究还较少,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可促进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实际应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及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了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同时分析了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的两种理论,即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机理做出分析;通过试验研究掺聚乙烯醇纤维、玄武岩纤维及聚乙烯醇-玄武岩复合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以下结论:①纤维混凝土的性能要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②纤维的混杂效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复合纤维混凝土的性能要优于单一纤维混凝土,更优于一般普通混凝土;③聚乙烯醇—玄武岩复合纤维混凝土表现出了优越的力学性能;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8](2011)在《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取代传统管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工程应用情况,并从设计计算、施工控制、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李伟强,刘芳,宁平华[9](2007)在《广州新机场高速三元里立交结构设计简介》文中研究指明三元里立交工程是广州市区连接白云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枢纽立交,该文介绍了工程在总体设计方面如何协调周边环境因素、符合规划交通功能及满足技术标准,在结构设计方面根据总体设计,针对各种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结构型式,着重分析设计的重点、难点,可供城区立交类似工程借鉴。

董艳秋,张旭宏[10](2007)在《粉煤灰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针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的问题,论述了粉煤灰、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各自的防裂原理、作用方式以及最有效的作用时段,提出了三组分复合掺入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新技术。经工程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材料有望成为应用广泛的高抗裂新型混凝土材料。

二、广州新白云机场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新白云机场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环境下地铁海底隧道盾构管片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海底隧道建设现状
        1.1.2 海底隧道服役状态
        1.1.3 纤维混凝土在盾构管片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底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
        1.2.2 纤维混凝土在盾构管片中的应用
        1.2.3 盾构衬砌结构服役状态评估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依托工程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盾构管片纤维混凝土基础力学性能试验
    2.1 试验准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件设计
    2.2 试件制备及养护
    2.3 抗压强度试验
        2.3.1 试验过程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弹性模量试验
        2.4.1 试验内容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纤维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
    2.6 本章小结
3 复杂环境作用下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3.1 弯曲荷载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碳化试验
        3.1.1 试验准备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2 碳化作用下纤维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
        3.2.1 试验准备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纤维混凝土碳化后冻融循环力学性能试验
        3.3.1 试验准备
        3.3.2 试验过程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纤维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模型
    4.1 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4.1.1 模型建立
        4.1.2 模型验证与参数分析
    4.2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时效性模型
        4.2.1 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时发展模型
        4.2.2 基于三重球的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4.2.3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纤维混凝土耐久性退化模型
    5.1 荷载作用下碳化深度发展模型
        5.1.1 模型建立
        5.1.2 模型验证与参数分析
    5.2 冻融循环下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发展模型
        5.2.1 模型建立
        5.2.2 模型验证及参数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纤维混凝土管片结构时变可靠度
    6.1 工程概况
        6.1.1 地质条件
        6.1.2 结构设计
    6.2 结构可靠度原理
        6.2.1 结构功能函数和随机变量
        6.2.2 可靠度指标
        6.2.3 可靠度计算方法
    6.3 衬砌结构初始可靠度
        6.3.1 荷载组合
        6.3.2 模型建立
        6.3.3 内力计算结果
        6.3.4 设计可靠度计算
    6.4 纤维混凝土衬砌结构时变可靠度
        6.4.1 管片保护层完全碳化时间
        6.4.2 钢筋锈蚀速率
        6.4.3 纤维混凝土管片时变可靠度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风化灰岩隐伏溶洞深长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地质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开挖研究现状
        1.2.3 隐伏溶洞基坑开挖研究现状
        1.2.4 溶洞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依托工程概况与岩溶发育规律分析
    2.1 引言
    2.2 岩溶类型与发育规律
        2.2.1 岩溶类型
        2.2.2 岩溶发育规律
    2.3 依托工程概况
        2.3.1 工程基本情况
        2.3.2 工程地质条件
        2.3.3 水文地质条件
        2.3.4 溶洞分布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相似理论及相似材料配制
    3.1 引言
    3.2 模型相似理论与相似条件
        3.2.1 相似理论基本术语
        3.2.2 相似三定理
        3.2.3 相似准则的导出
    3.3 相似材料配制与选型
        3.3.1 岩体相似材料配比实验
        3.3.2 溶洞材料选型试验
        3.3.3 支护结构选型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隐伏溶洞深长基坑开挖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模型试验介绍及装置设计
        4.2.1 试验介绍
        4.2.2 主体结构
        4.2.3 基坑支护结构
        4.2.4 量测系统
    4.3 模型试验具体过程
    4.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4.1 墙后土体沉降分析
        4.4.2 地连墙水平位移分析
        4.4.3 水平支撑轴力分析
        4.4.4 墙后土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隐伏溶洞深长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数值建模与工况设置
        5.2.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5.2.2 网格划分及施工步模拟
        5.2.3 数值分析工况设置
    5.3 数值分析工况结果分析
        5.3.1 地下连续墙后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5.3.2 基坑底板土体隆起变形规律分析
        5.3.3 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参加的科研情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膨胀混凝土研究现状
        1.2.1 自由收缩与抗裂性
        1.2.2 抗氯离子渗透与抗冻性能
    1.3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1.3.1 自由收缩与抗裂性
        1.3.2 抗氯离子渗透与抗冻性能
    1.4 复合掺加膨胀剂与纤维的混凝土研究现状
        1.4.1 自由收缩与抗裂性
        1.4.2 抗氯离子渗透与抗冻性能
    1.5 研究内容
2 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
    2.1 试验概况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配合比
        2.1.3 试验搅拌制度
    2.2 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试验
        2.2.1 膨胀剂对SCC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的影响
        2.2.2 纤维对SCC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的影响
        2.2.3 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SCC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的影响
    2.3 J环试验
        2.3.1 膨胀剂对自密实混凝土PA及J环高差的影响
        2.3.2 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PA及J环高差的影响
    2.4 离析率筛析试验
    2.5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5.1 膨胀剂对SCC抗压强度的影响
        2.5.2 纤维以及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SCC抗压强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自由收缩
    3.1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自由收缩率及膨胀率的计算
        3.3.2 膨胀剂对SCC早龄期自由收缩与膨胀的影响
        3.3.3 纤维对SCC早龄期自由收缩的影响
        3.3.4 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SCC早龄期自由收缩与膨胀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
    4.1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开裂试验现象及数据
        4.3.2 开裂性能评价指标
        4.3.3 膨胀剂对SCC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4.3.4 纤维对SCC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4.3.5 膨胀剂与纤维复合对SCC早期抗裂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抗冻性能
    5.1 试验方法
        5.1.1 氯盐溶液浸泡干湿循环法
        5.1.2 快冻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5.2.2 抗冻性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1.2 研究对象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1.2.2 岭南地域建筑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1.2.4 岭南建筑学派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2.2.1 潘家花园
        2.2.2 潘长耀花园
        2.2.3 伍家花园
        2.2.4 海山仙馆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2.4.3 开平碉楼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2.5 小结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3.4 小结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4.4 小结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5.6 小结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6.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纤维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3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提出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纤维混凝土特性及工程应用
    2.1 纤维混凝土的组成
        2.1.1 纤维
        2.1.2 骨料
        2.1.3 水泥
        2.1.4 外加剂
    2.2 纤维混凝土的种类与特性
        2.2.1 钢纤维混凝土
        2.2.2 高弹模纤维混凝土
        2.2.3 低弹模纤维混凝土
        2.2.4 复合纤维混凝土
    2.3 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2.3.1 增强结构的抗裂能力
        2.3.2 增强结构的防水抗渗能力
        2.3.3 增强结构耐磨、抗冲击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混凝土理论
    3.1 复合材料理论
        3.1.1 考虑纤维不连续的影响
        3.1.2 纤维的方向有效系数
        3.1.3 纤维分散均匀性的影响
        3.1.4 开裂阶段纤维粘结性能的影响
    3.2 纤维间距理论
    3.3 纤维增强混凝土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研究
        4.1.1 试验目的和内容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配合比设计
    4.2 试验方法、设备及过程
        4.2.1 试验设备
        4.2.2 劈裂试验
        4.2.3 抗折强度试验
        4.2.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劈裂抗拉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 混凝土梁抗折试验结果及分析
        4.3.3 混凝土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
        4.3.4 试验现象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普通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技术缺陷
2 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技术优势
    2.1 钢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性能的影响
        (1) 钢纤维对混凝土管片力学性能的改善
        (2) 钢纤维对混凝土管片耐久性能的改善
    2.2 聚丙烯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性能的影响
        (1)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管片抗收缩性能的改善
        (2)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管片抗冲击性能的改善
        (3)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管片抗渗性能的改善
        (4)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管片抗冻性能的改善
        (5)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管片抗火性能的改善
    2.3 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混杂效应
3 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经济优势
4 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4.1 国外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应用情况
    4.2 国内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应用情况
    4.3 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研究展望
5 结语

(9)广州新机场高速三元里立交结构设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思路
        (1)满足规划交通功能
        (2)协调场区周边地形地物
        (3)根据不同功能确定技术标准
    1.2 枢纽功能
    1.3 路线规模
    1.4 技术标准及指标
2 工程概述
    2.1 地形地物
    2.2 地质概况
        (1)场地构造稳定性
        (2)岩溶稳定性
        (3)不良地质现象——岩溶
    2.3 地下管线及构筑
3 立交结构设计
    3.1 结构设计原则
    3.2 桥梁工程特点
    3.3 结构设计综述
        (1)上部结构型式(见表4)
        (2)下部结构墩柱品种繁多,从型式上分为独柱墩、门架墩、独柱偏心墩、单跨横梁、两跨横梁、三跨横梁、单层、错层门架。下部结构型式见表5。
        (3)桥梁基础设计
    3.4 结构受力分析:
        (1)预制预应力小箱梁结构
        (2)纵横向大跨径预应力结构
        (3)纵横向大跨径钢结构
        (4)多跨超长预应力横梁
4 工程景观
5 施工技术服务
    5.1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5.2 桩基施工
    5.3 预应力张拉控制
    5.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5.5 钢结构加工质量控制
6 质量检验
7 结语

(10)粉煤灰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抗裂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思路与依据
    1.1 普通混凝土抗裂性先天不足
    1.2 高强高流态混凝土抗裂性仍然不高
    1.3 高抗裂混凝土应该引入多元抗裂组分
        1.3.1 抗裂组分之一——优质低钙粉煤灰
        1.3.2 抗裂组分之二——膨胀剂
        1.3.3 抗裂组分之三——聚丙烯纤维
        1.3.4 粉煤灰、膨胀剂与聚丙烯纤维三元复合——抗裂效应互为补充、互为加强
2 工程应用
    2.1 原材料的选择
    2.2 粉煤灰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2.3 性能检测
3 结束语

四、广州新白云机场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环境下地铁海底隧道盾构管片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汪小庆.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中风化灰岩隐伏溶洞深长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D]. 刘锦辉. 重庆大学, 2020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纤维增强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高全青.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A].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 第九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经验交流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屋建筑材料分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论文资料汇编, 2014
  •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 陈寅春.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8]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J].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1(01)
  • [9]广州新机场高速三元里立交结构设计简介[J]. 李伟强,刘芳,宁平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7(05)
  • [10]粉煤灰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董艳秋,张旭宏.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03)

标签:;  ;  ;  ;  ;  

广州新白云机场收缩补偿纤维混凝土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