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政协大兴考察调研之风

射阳县政协大兴考察调研之风

一、射阳县政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论文文献综述)

阮成伟[1](2021)在《群团改革背景下盐城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张雅倩[2](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认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刘晓永[4](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高雪丹[5](2018)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总量大,且垃圾生产速度快。2017年和2018年国发办和教育部分别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明确倡导公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现实生活中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知识较为缺乏。基于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且微信公众平台上集结了当前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传播主体,本论文旨在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上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现状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平台上的传播的不足之处。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上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不仅能发现当前各传播主体传播的垃圾分类知识是否全面,而且能为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知识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了统计分析、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明晰了环保传播理论、微信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的传播现状,并证实当前有38.85%的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微信媒体传播(清博大数据)。之后,通过对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公众号统计分析和个案研究、及以“垃圾分类”为关键字的高阅读量文章的内容分析,论述了专门致力于垃圾分类传播的政务、企业、机构媒体、自媒体、公益组织等主体,及涉及垃圾分类议题的其他账号的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的特点、不足、和传播困境。研究发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政务、企业是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生力军,且大众越来越关注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议题,整体上垃圾分类面临的舆论环境较为积极。但垃圾分类知识文章的总基数小,原创文章有限,有影响的机构媒体的参与力度低,都限制了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效果。本论文提出,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应当号召包括传统机构媒体的各种传播主体积极参与,以营造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绿色舆论空间,且垃圾分类知识的环保科普应当贴近生活、注重原创。

徐秀飞[6](2015)在《淮安区名人故居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越来越相似,但是从世界各地的情况来看,仍然不乏对建筑地域性表现的努力。从地域文化、传统空间、环境场所、地方材料等诸多方面对建筑的地域性进行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建筑学界的重要课题,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现实的必要性。淮安区历史文化悠久,名人众多,名人故居承载着当地传统民居的特色,故居建筑组合形式富有变化,建筑空间富有灵性,建筑用材较为讲究,建筑色彩古朴、浑厚。论文以淮安区为背景和切入点,以淮安区典型名人故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论述了淮安区的历史演变、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地域要素,介绍了淮安区的名人和名人故居,结合淮安区周恩来故居、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等三个案例的测绘,在解析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的现象、分析建筑地域性层次表达的手法与手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淮安区名人故居的地域性表达。本文旨在从自然气候、地形环境、技术材料、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等几个方面,研究淮安区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以求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探讨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够为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做出贡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主要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淮安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及地域性要素分析。概述淮安区的历史沿革以及传统民居的特点,阐述了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的传承性,进一步分析了淮安区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特点。第三章淮安区名人故居调研分析及地域性表达分析。列举了淮安区主要名人以及名人故居,调研分析了典型名人故居,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自然与地形、技术与材料、建筑形式以及空间形态影响下的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第四章地域性文化传承——淮安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利用实地调研的资料,分析名人故居衰败的原因,提出保护与利用原则,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探讨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护与利用淮安区名人故居。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明确创新之处,展望后续研究。

刘泓泉[7](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指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燕志华[8](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鲍俊林[9](2014)在《明清江苏沿海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coastal zone)是陆海交互作用过渡地带,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带是观察地理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变化的典型区域,江苏滨海平原在数百年内快速淤涨形成,今天仍然拥有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潮滩,明清时期区域内存在长期盐作、农作活动,剧烈的地理环境变化与多样的人类活动变迁,巨变的地理舞台、丰富的人文大戏,对讨论历史时期陆海交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文以明清两淮盐作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以往两淮盐业经济研究中,对生产环节关注甚少,缺乏盐作与环境关系讨论,而传统时代盐作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黄河南徙、海涂快速淤涨的背景下,环境变迁到底对盐作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往学界并没有深入开展讨论。笔者通过现代模拟与历史文献结合,尝试复原明清盐作环境变迁特点与两淮盐作生态基本面貌,对明清淮盐经济兴衰过程、盐作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盐、垦、渔等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试图深化对海岸带区域人地关系变迁的认识。明清时期,江苏海岸带在苏北沿海呈现长期的淤涨过程,生态环境在海涂要素演替规律作用下,也表现为一定规律性的变迁。地理环境变迁导致海岸带生态要素空间分布与资源组合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人们获取可利用资源方式的改变。江苏沿海自然环境变迁导致了宜耕、宜盐、宜渔带分异。在长期施行蓄草供煎制度下,海岸带表现为独特的盐作生态,并伴随海岸东迁,移亭就卤。通过盐作与环境的考察,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往往是淮盐兴衰变迁的主要原因,海势东迁引发的自然环境变化并非影响淮盐兴衰的主要因素。明清官府长期重盐抑农,施行蓄草供煎禁垦政策,导致自然资源分配以盐作活动为主,在海岸带社会经济、政治过程中,官府对海岸带资源、盐作活动的垄断,是为了稳定获取盐课,使其继续成为封建政体维持统治的财赋来源地,这种巨大的财政依赖内化为对海岸带垄断的高度自觉,进而强化了对海岸带人地系统均衡发展(因地制宜)、自发演替的抑制,地方社会力量长期缺乏主动性。王朝需要在该系统中稳定地获取长期的物质与能量供应,其海岸带管理长期重盐轻垦,导致海岸带资源配置低效化,扭曲了系统自身“演替”,激化人地矛盾,也积攒了对旧政策的破坏力,加快了垄断自身解体。官府管制崩溃,地方社会力量便快速推动海岸带生产布局重构,为清末民初废灶兴垦提供了历史条件。清末民初,在全国放垦的背景下,海岸带开始了放垦计划。但垦利者往往夸大垦利,海岸带社会经济活动从以往重盐抑垦的一端滑向重垦抑盐的另一个极端,大力推动废灶兴垦运动,事实上加速了淮南盐衰,资源配置不再以盐作活动为中心,但沿海地区宜盐带的存在,又难以全然废灶,最终盐垦并行、废灶不废盐成为这一时期海岸带社会经济突出表现。海岸带自然、社会经济与政治过程的互动,又集中表现在人地矛盾程度的变化上,长期施行兴灶禁垦、蓄草供煎的垄断性海岸带管理制度,恶化了区域人地关系,但政治过程未能成为应对人地矛盾程度尖锐化的自觉者。清末内忧外患,加上保守风气,清廷反而更加依赖淮盐课赋而无法自拔,最终海岸带管制与清廷自身一起崩溃。

陶镕[10](2014)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之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由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一直缺乏微观层面的具体制度安排,使得城乡土地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因而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性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用益物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同时也包含许多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基本禁止流转阶段,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的无序、自发流转阶段和1990年代至今的逐步规范阶段的历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通道和政策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已经在流转的基本条件、流转的收益分配制度、指标交易制度、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奠定了基础。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目标存在差异,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内在冲突明显,市场机制未得到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产生了土地利用秩序和耕地保护目标受到严重挑战、权利人缺乏可靠的权利保障、收益分配关系十分混乱、集体土地资产流失严重等后果。“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正是我国二元土地制度不平衡性的具体反映,是现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后果。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应当从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权利保护与自由流转是私法在其中要实现的价值目标,耕地保护与土地规划是公法在其中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平等、正义、安全和效率等是具体的价值目标。在重构过程中,应当贯彻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自愿流转的原则,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民事法律制度,是承认和保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人合法权利的法律制度,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主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种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等内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行政法律制度是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要方面,包括地籍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的地籍管理制度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为了构建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就必须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土地利用规划。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转收益的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健全的纠纷解决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日益增多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和解、调解、行政途径、仲裁和司法途径是通常采用的纠纷解决方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改革,亟需各方面的配套制度予以支持和巩固。构建新型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并体现为一种制度性保护,成为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前提条件。土地征收制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应当是我国今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要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对农村群众基层自治组织进行改造,实行农村群众基层自治组织的产权激励、权力制约和利益平衡机制,完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制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能够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需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后盾。

二、射阳县政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阳县政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论文提纲范文)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史料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第一节 党、团建设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结语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5)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问题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环保传播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
    2.1 环保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垃圾分类的概念界定
        2.1.1 环保传播
        2.1.2 微信公众平台
        2.1.3 垃圾分类
    2.2 环保传播及垃圾分类的学术研究
        2.2.1 环保传播的相关研究
        2.2.2 垃圾分类的相关研究
        2.2.3 我国大众传媒环保实践综述
    2.3 微信公众平台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
        2.3.1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垃圾分类知识的趋势
        2.3.2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垃圾分类知识的优势
        2.3.3 与微信公众平台有关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研究
3.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现状分析
    3.1 “垃圾分类”公众号的统计分析
        3.1.1 样本选择与参数设定
        3.1.2 发布主体统计分析
    3.2 垃圾分类公众号的个案分析
        3.2.1 以政府为主体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
        3.2.2 以企业为主体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
        3.2.3 以个人为主体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
        3.2.4 以环保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垃圾分类”传播
    3.3 以“垃圾分类”为关键字的传播内容分析
        3.3.1 文本获取与分析方法
        3.3.2 内容来源分析
        3.3.3 议题类型分析
        3.3.4 文本倾向性分析
    3.4 “垃圾分类”高阅读量文章与公众号文章的对比分析
        3.4.1 同质对比
        3.4.2 差异对比
4.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特点与传播困境
    4.1 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特点
        4.1.1 政务、企业主体是传播的主力军
        4.1.2 公众对垃圾分类关注度逐步提高
        4.1.3 垃圾分类的舆论环境较为积极
    4.2 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困境
        4.2.1 传播总量偏小
        4.2.2 高质量的垃圾分类知识文章有限
        4.2.3 机构媒体的缺席
5.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对策
    5.1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需质量和数量双管齐下
    5.2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需有号召力的传播主体
    5.3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需借助企业的力量
    5.4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需建立健康的舆论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垃圾分类公众号”详细信息
附录2:“垃圾分类公众号”有效样本
附录3:“垃圾分类”传播内容分析数据

(6)淮安区名人故居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对地区文化的影响
        1.1.2 世界各国建筑师对地域性建筑的探索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地域性
        1.4.2 淮安区
        1.4.3 民居
        1.4.4 名人故居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名人故居相关综述
        1.5.2 国内名人故居相关综述
    1.6 研究框架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2章 淮安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及地域要素分析
    2.1 淮安区的历史沿革及传统民居特点
        2.1.1 淮安区的历史沿革
        2.1.2 淮安区传统民居的特点
    2.2 淮安区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的传承性
        2.2.1 淮安区传统民居理性美学的传承性
        2.2.2 淮安区传统民居文化价值的传承性
    2.3 淮安区地域自然要素
        2.3.1 淮安区气候特征要素
        2.3.2 淮安区地形要素
        2.3.3 淮安区地方材料与技术
    2.4 淮安区地域社会因素
        2.4.1 淮安区社会组织机构
        2.4.2 淮安区的经济形态
        2.4.3 淮安区宗教信仰、传统民俗
    2.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3章 淮安区名人故居调研及地域性表达分析
    3.1 淮安区名人以及名人故居概述
        3.1.1 淮安区主要名人简介
        3.1.2 淮安区名人故居概述
    3.2 淮安区典型名人故居实地调研分析
        3.2.1 周恩来故居
        3.2.2 吴承恩故居
        3.2.3 刘鹗故居
    3.3 淮安区典型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分析
        3.3.1 基于自然气候、地形的淮安区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分析
        3.3.2 基于技术与材料的淮安区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分析
        3.3.3 基于建筑形式的淮安区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分析
        3.3.4 基于空间形态的淮安区名人故居地域性表达分析
    3.4 淮安区名人故居与普通民居的异同分析
    3.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4章 地域性文化传承——淮安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
    4.1 淮安区名人故居衰败的原因
        4.1.1 客观原因
        4.1.2 主观因素
    4.2 淮安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思路
        4.2.1 历史性保护
        4.2.2 整体性保护
        4.2.3 多样性利用
        4.2.4 地域性探讨
    4.3 淮安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4.3.1 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立法
        4.3.2 规划建设部门的整体保护理念与技术措施
        4.3.3 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
    4.4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中国125座历史文化名城目录表(截至2014年 8 月)
附录 2:淮安城区三十八处重要官宦、富商宅邸简表
附录 3:关于对淮安区典型名人故居的问卷调研以及调研结果
附录 4:淮安区名人故居访谈录
附录 5: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
附录 6:西安宣言
附录 7:当代建筑地域性实践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9)明清江苏沿海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学术回顾
    二 研究意义、理论与方法
        1. 环境变迁、淮盐兴衰与LOICZ
        2. 历史文献与现代模拟——多要素综合研究
    三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1. 海岸带
        2. 环境变迁
        3. 演替与过程
        4. 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四 研究对象、论文结构
    五 研究路径与思路
        1. 三个层面的讨论结构
        2. 差异、结构与组合
        3. 复原自然与人文变迁图景
    六 基本材料与文献
第二章 江苏海岸带自然过程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 自然环境概述
    二 黄河夺淮与海势东迁
        1. 海势东迁基本过程
        2. 明清小冰期气候波动
    三 海涂要素演替规律——观察海岸带环境变迁的一把钥匙
        1. 海岸带生态要素演替序列与特征
        2. “沿海马路”与海涂淤涨情形
        3. 海涂生态类型的演替时间
        4. 宜耕带、宜盐带、宜渔带的分异
        5. 草滩带资源利用的双重性——助盐利垦
    小结
第三章 盐作环境变迁与淮盐兴衰
    一 淮盐概况
    二 盐作环境变迁之“变”与“不变”
        1. 滩地淤涨及其影响
        2. 卤潮资源与分布
        3. 土壤质地与空间分布
        4. “不变”的盐作要素组合关系
        小结
    三 “海势东迁,海水淡化”考
        1. 咸潮:近岸表层海水盐度、制卤以及纳潮
        2. 土卤:新淤卤旺与老荡卤淡并存
    小结
第四章 “移亭就卤”与两淮盐作生态
    一 海势东迁与亭场位移
    二 草卤分离与亭场选址
    三 亭场搬迁频率、引潮沟与移筅临界点
    四 清末新亭投入困难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环境、技法与分布:盐作活动变迁及其背景
    一 传统煎法与分布流变
    二 淮北晒法演变
        1. 灰淋制卤、砖池结晶晒盐
        2. 分池套晒成卤、砖池结晶晒盐
        3. 分池套晒成卤、泥池结晶滩晒盐
    三 晚清淮南盐场板晒法
    四 盐作活动分布变迁的地理依据
        1. 两淮盐场内部盐作分布差异
        2. 两淮盐场与其他海盐产区的差异
    小结
第六章 淮南盐场废煎改晒的地理背景
    一 煎与晒:不能脱离地理环境比较
        1. 分池晒卤晒盐、人工淋卤晒盐
        2. 煎、晒法效率的相对性
        3. 福建盐场煎、晒分布及其启示
        4. 晒盐效率与土质、蒸发状况
        5. 淮南盐场土质、蒸发状况
    二 淮南盐场改晒
        1. 明末徐光启的推广
        2. 清末张謇的试验
        3. 20世纪60-70年代的改晒
    小结
第七章 晚清淮南盐衰的历史地理分析
    一 自然环境变化与淮南煎法盐作
        1. 海涂演替规律与煎法盐作环境
        2. 滩地面积增多对淮南盐作的促进作用
        3. 丁日昌、许星璧的查勘
    二 经济环境变化对晚清淮南煎盐的影响
        1. 鄂、湘销岸丧失
        2. 银钱比价:桶价、盐价、米价与草价
        3. 垦进盐退
        4. 盐斤加价、盐税沉重
        5. 移筅乏力
    小结
第八章 淮北晒盐的出现与兴起
    一 晒盐出现
    二 16至19世纪曲折发展
        1. 官府垄断与抑制
        2. 废引改票
    三 清末民初晒盐勃兴
    小结
第九章 重盐轻垦与海岸带农作、渔作活动
    一 沿海农作
        1. 明清兴灶禁垦与盐垦争地
        2.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废灶不废盐
        3. 盐垦事业衰落:乍兴乍灭
        4. 盐垦转换与人地压力背景
    二 渔作活动
        1. 滩涂采捕
        2. 近海渔作
    小结
第十章 “堤扞海、墩避潮”:海岸带水利活动变迁
    一 范公堤时期:农作与扞海堰
    二 避潮墩时期:盐作与避潮墩
        1. 明代潮墩出现与连墩为堤构想
        2. 清代潮墩扩展:筑堤与建墩之矛盾
        3. 地名与潮墩分布
    三 新海堤时期:围垦与公司堆、全线海堤
    小结
第十一章 海岸带社会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
    一 海岸带社会经济过程的演替特征
        1. 生产格局变迁
        2. 演替特征辨析
    二 海岸带管理与政治过程
        1. 蓄草供煎制度的施行
        2. 禁私盐、私垦
        3. 明末与清末的比较——人地矛盾程度的变化
        4. 传统时代海岸带人地系统及其运动关系
    三 讨论: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自然过程的影响
        1. 沙洲并岸、滩地淤涨
        2. 土壤性状、动物植资源分布与演替
        3. 沼泽湖荡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后记

(10)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调查研究法
        (三) 规范分析方法
        (四) 比较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理论目标和结构安排
        (一) 理论目标
        (二) 结构安排
第一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概述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一)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与发展
        (二)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
        (一)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概念
        (二)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性质分析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概念规定性
        (一)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
        (二)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结构和形式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地位
第二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及其成效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基本禁止流转阶段
        (二) 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的无序、自发阶段
        (三) 1990年代以后的逐步规范阶段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流转的基本条件
        (二) 流转的收益分配制度
        (三) 指标交易制度
        (四)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五)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的成效
        (一)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三) 为制度重构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目标存在差异
        (二) 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内在冲突明显
        (三) 市场机制未得到有效发挥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后果
        (一) 土地利用秩序和耕地保护目标受到严峻挑战
        (二) 农民缺乏可靠的权利保障
        (三) 收益分配关系十分混乱
        (四) 集体土地资产流失严重
    三、“小产权房”问题研究
        (一) “小产权房”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二) “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关系
        (三) “小产权房”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四)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
第四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重构的价值目标
        (一) 法律价值概述
        (二) 公法与私法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价值目标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分述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 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
        (二) 自愿流转的原则
        (三) 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
        (四) 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五) 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主体
        (二)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种类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主要内容
        (四)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程序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 地籍管理制度
        (二) 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
    五、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解决制度
        (一)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纠纷概述
        (二) 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解决的规定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解决方式
第五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配套制度改革
    一、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一) 土地产权概述
        (二) 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的思路
    二、集体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的完善
        (一) 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二) 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及要点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完善
        (一)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二) 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的现状
        (三) 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完善
        (一)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历史沿革
        (二) 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之辨析
        (三)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相关制度的完善
    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之成因
        (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四、射阳县政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论文参考文献)

  • [1]群团改革背景下盐城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阮成伟. 长安大学, 2021
  •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对策研究[D]. 高雪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2)
  • [6]淮安区名人故居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徐秀飞. 南京工业大学, 2015(06)
  •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9]明清江苏沿海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D]. 鲍俊林. 复旦大学, 2014(12)
  • [10]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研究[D]. 陶镕.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射阳县政协大兴考察调研之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