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长壁大倾角长工作面短荷载开采实践

走向长壁大倾角长工作面短荷载开采实践

一、走向长壁大倾角长面短装开采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盛锴[1](2019)在《缓倾斜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缓倾斜煤层群是典型煤层赋存特征,研究缓倾斜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对瓦斯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开滦矿区煤层赋存是典型的缓倾斜煤层群,地质条件复杂,开采煤层多,采空区数量众多,新开采采煤工作面上方往往存在已开采煤层的采空区。高位钻孔、低位埋管抽采是有效解决采空区卸压瓦斯、预防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常用技术,也是确保安全回采的关键。因此,论文以开滦矿区缓倾斜煤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缓倾斜煤层群采动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得到煤岩层裂隙分布特征、卸压范围及演化规律;根据覆岩垮落沉降规律研究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特征,研究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确定采场裂隙带内瓦斯富集区域,由此优化高位钻孔层位、低位埋管抽采参数,为开滦集团缓倾斜煤层群优化卸压瓦斯抽采系统布置,提高卸压瓦斯抽采效果,提供技术支持。论文采用工程数据综合分析、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以及试验地点工业试验的综合研究方法,对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缓倾斜煤层开采围岩采动应力分析。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煤层顶、底板受采动影响,原有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建立缓倾斜煤层开采顶、底板控制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缓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底板控制模式下缓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底板的应力分布特征。通过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的连续体模型,构建不同煤层倾角煤层群模型,研究采动围岩围岩垂直应力、剪应力、位移、塑性区域分布特征。(2)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以开滦矿区唐山矿缓倾斜煤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5#煤层T1452工作面和8、9#煤层Y484工作面建立物理相似模型,研究采空区下部厚煤层开采,采场围岩裂隙场分布情况、覆岩垮落沉降规律。(3)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孔隙率三维分布模拟研究。以开滦矿区唐山矿缓倾斜煤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5#煤层T1452工作面和8、9#煤层Y484工作面,以离散元模拟软件UDEC的离散体模型,构建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下部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围岩垂直应力、覆岩垮落沉降、裂隙场分布。(4)采空区围岩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以Y48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综放综放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其涌出特点,根据采动覆岩裂隙带分布特征、裂隙带内瓦斯升浮扩散方向,研究影响采场瓦斯分布的影响因素(煤层倾角、重力因素),进而研究采煤工作面采场围岩裂隙场中的瓦斯运移规律。为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5)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根据试验地点实际情况研究高位钻孔的终孔位置、终孔间距、钻孔在倾向上控制范围、压茬距离等参数。并在现场进行工程应用,检验抽采效果,确定瓦斯富集区域。

戴华宾[2](2019)在《厚硬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顶煤预裂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的重心已由东部地区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且这一趋势逐年在加强。其中,新疆、蒙陕等地区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煤炭生产密集区。该区域内煤炭赋存普遍存在层数多、单层厚度大、节理裂隙不发育且硬度较高等特点。针对厚煤层开采主要包括大采高一次采全高以及放顶煤开采技术。由于煤层厚度大,节理裂隙不发育等特点,顶煤冒放困难,回采率低,严重制约了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对资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浪费,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本文以硫磺沟煤矿(9-15)06工作面为背景,综合采用理论、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现场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厚硬煤层采空区下分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及顶煤弱化机制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1)以硫磺沟煤矿(9-15)06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建立厚硬煤层采空区下分层综放开采工作面顶板力学模型,分析了顶板(煤)受力特征,并利用FLAC3D软件通过建立煤层采空区下分层综放开采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采空区下综放工作面顶板(煤)位移场、塑性破坏场及超前支承压力分布演化规律,并对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其结果表明,硫磺沟煤矿(9-15)06工作面顶板(煤)所承受的矿山压力较为缓和,顶板破断后,不利于顶煤的破碎,影响顶煤冒放效果,依靠矿山压力作用无法使用顶煤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2)在工作面矿压特征及顶煤冒放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水压致裂方法弱化顶煤强度,增加顶煤冒放性,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坚硬煤体水压致裂裂纹起裂和扩展力学模型,给出了煤体水压致裂起裂和扩展力学模型,给出了煤体水压致裂起裂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依据矿井煤层实际条件,采用RFPA2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坚硬煤体水压致裂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水压致裂过程中AE声发射、水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了水压致裂裂纹扩展的3个阶段,探讨了地应力环境、水压致裂钻孔直径对于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的水压致裂压裂孔径。(3)针对硫磺沟煤矿(9-15)06工作面概况,提出了工作面坚硬顶煤的水压致裂弱化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并采用岩层探测仪对水压致裂前后钻孔内裂纹扩展形态、裂隙分布特点进行了探测分析,从宏观角度揭示了水压致裂对煤体的弱化效果。现场观测表明:水压致裂对于改善、提高厚硬煤层内部裂隙发育度,降低坚硬煤体强度具有显着效果,可为厚硬煤层放顶煤开采顶煤冒放性差的治理提供参考。

赵通[3](2018)在《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由于该条件下覆岩破断失稳易于产生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因此迫切需要对覆岩活动规律、失稳机理及其控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朱仙庄煤矿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下厚煤层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厚硬岩层物理力学特性、破断特征、垮落运移规律、顶板结构特征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基于厚硬岩层预控制的分区域顶板协同控制方法和技术。论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了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破断的厚板力学模型,揭示了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在大尺度开采空间条件下的“整层断裂”、“整体垮落”的破断失稳特征和垮落运移规律,得出了其断裂失稳的力学条件。基于不同顶板赋存条件的进行了工作面不同矿压强度分区,明确了易发生强矿压显现的顶板条件和回采区域。(2)研究了厚硬岩层位移变化规律、应力场演化规律和能量耗散机制,探讨了厚硬岩层厚度、开采尺度和直接顶厚度等对厚硬岩层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能量原理的失稳判据和控制原则。(3)建立了基于直接顶厚度变化条件下的巨厚坚硬岩层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力学模型,分析了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特点,推导出了该条件下支架支护阻力计算公式。(4)结合朱仙庄煤矿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条件,提出了基于厚硬岩层预控制的分区域顶板协同控制方法和技术。建立了以厚硬岩层顶板深孔承压爆破弱化预控制为前提,支架合理选型为中心的顶板协同控制体系,为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条件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陈冬冬[4](2018)在《采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及扰动规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我国矿山顶板事故发生率在各类事故中占据高位,对煤炭安全开采威胁严重。本文综合采用理论计算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调研实测等方法研究了弹性基础边界采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包括破断位置、破断顺序、破断形态)、失稳灾变条件、破断扰动(反弹压缩)规律、灾害预警方法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为:建立了6类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并根据主弯矩破断准则分别计算并得到了这6类基本顶板结构模型破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稳定性力学模型,并计算得出板结构失稳条件及支架最小支护阻力;建立基本顶板结构破断与反弹压缩场时空演化规律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岩板断裂范围和程度与反弹压缩量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顶板断裂进程中反弹压缩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提出了反弹压缩信息的监测区域与指标,形成了相应的预警顶板灾害的原理方法体系。所得成果成功应用于晋华宫矿。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下文中基本顶厚度、弹性模量为h、E,弹性基础系数为k):(1)首采面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破断规律由k,跨度L和基本顶刚度D复合决定,长壁工作面基本顶的破断顺序及条件为(k/D)1/4L>9.6时:长边深入煤体→采空区中部→短边深入煤体或长边深入煤体→短边深入煤体→中部,(k/D)1/4L<9.4时:采空区中部→长边深入煤体→短边深入煤体,(k/D)1/4L=(9.5±0.1)时,基本顶中部和长边深入煤体位置接近同时破断;对于方形工作面,(k/D)1/4L>10.5时四边深入煤体区先破断,(k/D)1/4L<10.1时采空区中部先破断,(k/D)1/4L=(10.3±0.2)时四边深入煤体区与采空区中部接近同时破断。(2)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①煤柱的宽度Lm及支撑系数km只显着影响煤柱侧基本顶的破断形式及整体破断形态;②h、E较小,Lm、km较大时,基本顶深入煤柱区的上表面会发生破断,破断顺序为:长边深入煤体上表面→中部下表面或实体煤侧短边深入煤体上表面→煤柱区上表面,最终破断形态为非对称“O-X”型;③ h、E较大,Lm、km较小时煤柱区基本顶的上表面不破断,破断顺序为:中部下表面→长边深入煤体上表面→实体煤侧短边深入煤体上表面,最终破断形态为非对称“U-X”型。(3)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①煤柱宽度Lp与支撑系数kp既可改变实体煤区及中部区主弯矩大小且可显着影响煤柱区基本顶破断形式及整体破断形态;②Lp、kp较大,E、h较小,L较大时,煤柱区基本顶产生平行于煤柱轴向的断裂线,破断顺序为:长边实体煤区深入煤体上表面→采空区中部偏煤柱侧下表面→长边煤柱区上表面→短边深入煤体上表面,破断形态为非对称“O-X”型;③ Lp、kp较小,E、h较大,L较小时,煤柱区基本顶不产生平行于煤柱轴向的断裂线,破断顺序为:采空区中部偏煤柱侧下表面→长边实体煤区深入煤体上表面→短边深入煤体上表面,破断形态为非对称“C-X”型。(4)短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①两侧煤柱的支撑系数km1、km2与宽度L1、L2只分别显着影响煤柱区基本顶主弯矩大小及位置;②L1、km1、L2、km2较小,E、h较大时,基本顶深入两侧煤柱区的上表面不破断,破断类型为:中部偏较弱煤柱侧下表面→长边偏较弱煤柱侧深入煤体上表面,最终破断形态为非对称“〓-X”型;③ L1、km1、L2、km2较大,E、h较小时煤柱区基本顶的上表面会破断,破断类型为:长边深入煤体偏较弱煤柱侧上表面→开采区中部偏较弱煤柱侧下表面→较强煤柱侧深入煤柱区上表面→较弱煤柱侧深入煤柱区上表面(或不破断),最终破断形态为非对称“O-X”型或“U-X”型。(5)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①煤柱的宽度Lc1、Lc2及支撑系数kc1、kc2不仅显着影响煤柱区的主弯矩大小以及是否发生平行于煤柱轴向的断裂线,且显着影响短边区及中部区主弯矩的大小;②E、h较大,Lc1、kc1、Lc2及kc2较小时,煤柱1区与煤柱2区基本顶上表面不破断,破断形态为非对称“||-X”型;③ h、E、Lc1及kc1较小而Lc2及kc2较大时煤柱1区的基本顶上表面不破断,而煤柱2区的会破断,破断形态为非对称“C-X”型;④两侧煤柱区宽度、支撑系数均较大,E、h较小时,破断形态为非对称“O-X”型。(6)各类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模型满足比值不变规律,比值k/(Eh3)不变(k改变,E及h其中一个或两个均改变,煤柱弱化系数保持某个任意值不变)时,基本顶主弯矩及破断位置均不变。(7)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稳定性①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回转失稳的灾变条件:(?)②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结构滑落失稳的灾变条件:(?)(8)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反弹压缩场时空演化规律:①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长边超前煤壁破断时,在断裂线外围依次产生“I级半椭圆反弹区”→“外边界为椭环形压缩区”→“II级椭环形反弹区”→“椭环形压缩区”。②分次破断形成的I级反弹区形态特征与一次破断形成的I级反弹区形态特征明显不同。首次断长较小且二次断长也较小时,断裂线外侧依次为“I级M型反弹区”→“外边界为椭环形压缩区”→“II级椭环形反弹区”。首次断长较大且二次断长也较大时,断裂线外侧依次为“I级M型反弹区”→“外边界为环8字型压缩区”→“II级环8字形反弹区”。(9)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反弹压缩场时空演化规律:①基本顶板结构超前煤壁周期破断时断裂线外围依次产生“I级半椭圆反弹区”→“外边界为C型压缩区”→“II级C型反弹区”→“C型压缩区”,且II级反弹区的外边界到前方压缩区的外边界距离接近相等。②分次破断形成的I级反弹区形态特征与一次破断形成的I级反弹区形态特征明显不同:首次断长较小且二次断长也较小时,断裂线外侧依次为“I级M型反弹区”→“外边界为C型压缩区”→“II级C型反弹区”。首次断长较大且二次断长也较大时,裂线外侧依次为“I级M型反弹区”→“外边界为M型压缩区”→“II级M型反弹区”。(10)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与周期破断反弹压缩场时空演化规律的共同点①断裂线前侧I级反弹区中部反弹量最大,断裂线端部为压缩区。②基本顶的破断程度基本不改变反弹压缩区的分布形态,破断程度越大,反弹量越大。③ II级反弹区的内边线与外边线的间距基本相等,且II级反弹区包围了整个“已采区”,所以可在两巷区及邻侧巷道区监测到基本顶超前煤壁断裂产生的反弹压缩信息,且II级反弹区反弹量由内边界线向外边界线呈先增大后减小规律。(11)通过相似模拟实验验证了基本顶板结构破断与反弹压缩区域的关系。(12)形成了预警顶板灾害的“一同时、两滞后、两区域、两指标、两控制”原理方法体系,即基本顶破断与反弹压缩同时出现,工作面显着来压滞后于基本顶破断也滞后于反弹压缩现象,采用应力指标或者位移指标法在两巷及邻侧巷道区监测反弹压缩信息,预防出现基本顶切顶或回转失稳灾害。(13)所得结论应用于晋华宫矿,得到8707工作面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易发生滑落失稳,通过监测反弹压缩信息结合理论分析准确判断了基本顶超前煤壁的破断时间及位置,为防治工作面出现大面积切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保障,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袁鲲鹏[5](2017)在《赵庄煤矿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是现代化矿井重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实现高产高效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即是增加工作面的采高、倾斜长度和推进长度。工作面的采高和推进长度一般受矿井煤层地质赋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逐渐扩展工作面长度成为各个矿区近年来主要研究的技术方向之一。工作面长度增加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工作面产能,避免开采浪费,而且面长加长后同时可以减少巷道布置,从而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这样更加利于矿井的集中高效生产,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晋煤集团赵庄煤矿为了提高产能,目前将工作面长度已经增加到了295m。工作面不断加长的同时,在开采过程当中的一些矿压显现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比如来压强度大、来压持续过程延长、煤壁片帮加重、漏矸频发,经常出现一些露矸冒顶的事故,这样不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减缓了资源开采进度。因此,为更好的掌握工作面加长之后的矿压显现特点,以及工作面加长以后为矿井生产带来的一些隐性灾害,开展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赵庄煤矿五盘区首个加长工作面5316为工程背景,采用力学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学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了赵庄煤矿首个大采高长度为270m的工作面矿压规律,并与5302普通长度工作面(斜长为219.7m)的矿压特征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工作面长度加长后一些矿压变化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关键层理论,揭示了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关键层分布情况,并通过“板理论”和“梁理论”对加长工作面来压步距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计算。通过“板理论”研究了工作面长度对顶板来压步距以及来压强度的影响;(2)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统计研究了5316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3)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对5316加长工作面与5302普通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掌握了工作面长度加长后矿压显现变化情况,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4)通过统计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工作阻力与初撑力、时间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初撑力和时间因素对工作阻力的显着性影响。本论文对赵庄煤矿首个加长工作面5316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揭示了工作面加长之后的相关矿压显现特征,并对比了与普通工作面的矿压情况,一定程度上不仅为赵庄煤矿加长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也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作面提供了矿压显现参考依据,给出了重要的实际引荐价值。

贠东风,张袁浩,程文东,范振东,苏普正,王东方,孟晓军,刘柱[6](2015)在《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采煤方法比较与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华亭煤业集团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赋存条件,通过对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与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综合分析,认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放顶煤采煤法技术较优越、更为经济合理。现场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技术效果。

邵洪杰[7](2014)在《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新庄孜矿66211工作面开采实践,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工艺,提出旋转开采期间关键过程控制。实践证明,旋转开采实现工作面连续推进,可以减少搬家次数,缓解采掘衔接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综采工作面发挥高产高效的优势,同时为工作面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牛心刚[8](2014)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隅角封堵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隅角封堵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淮南矿业集团顾北煤矿的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实验室实验、现场实测、计算机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手段,成功研发设计出轻型柔性隅角封堵气囊。通过FLAC3D模拟工作面受采动影响的隅角处矿压显现规律,表明该隅角封堵气囊能够适应隅角处的大变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隅角封堵气囊的新型隅角封堵支护方法。通过Fluent分别模拟隅角处使用传统封堵支护方法和隅角封堵气囊配合单体支柱的新型封堵支护方法时,上隅角附近瓦斯流场的变化规律,表明该轻型柔性隅角封堵气囊密闭效果十分显着,能够有效防止采空区高浓度瓦斯的大量涌出,’进而遏制上隅角瓦斯超限。此外,上隅角使用该轻型隅角封堵气囊后,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采空区遗煤的浪费;而且气囊可多次重复利用,明显节约了矿井的生产成本。研究成果对改进高瓦斯工作面隅角封堵支护技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具有较大的工程实践意义。

陈鑫润[9](2014)在《急倾斜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层中富含的瓦斯资源也相当可观。我国的煤炭资源埋藏普遍较深,几乎所有的煤矿都是采用井工开采。在开采煤炭时就会面临瓦斯问题,而瓦斯抽采既可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又可以为我们提供洁净的能源。新疆的煤炭资源约占全国的40.6%,而其中大部分煤层的倾角都很大。新疆豫新公司大黄山煤矿属于急倾斜厚煤层高瓦斯矿井,本文基于该矿对急倾斜厚煤层的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该论文研究了煤的空隙裂隙特征及瓦斯在煤层中的贮存特征,引入多孔介质的概念,对瓦斯在煤层及采空区中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煤层的孔隙率大小及采空区的空隙、裂隙发育程度都将直接影响到瓦斯抽采的效果,同时也探究了在U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瓦斯的富集特征,为瓦斯抽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735采面煤岩的进行实地取样,并进行力学实验分析,为探究采空区上覆煤岩的垮落特征和顶板的控制以及接下来确定试验区域顶底板“三带”分布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数据支持。根据收集的矿井地质资料和试验区采面煤岩样的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使用Flac软件进行模拟运算,得出了采空区冒落带的高度为10m,裂隙带高度约为29m。从大黄山矿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该矿井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于该矿的瓦斯抽采系统,即巷道掘进期间采用交替迈步式挂耳钻场预抽前方80米范围内待掘煤体,解决掘进期间瓦斯问题,在回采前,在已掘巷道向本煤层布置顺层瓦斯抽采钻孔,覆盖采面的所有区域,并针对该煤层渗透性差的特点采用高负压低流量的抽采办法。回采期间,对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实施插管抽采,并通过邻近煤层中巷道向采空区打穿层钻孔抽架后30m的采空区及老空区瓦斯。实施上述基本措施后,+735工作面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明显减少,最低至4m3/min左右,上隅角瓦斯浓度维持在0.4%-0.6%之间。工作面瓦斯得到了有效治理,+735采面瓦斯回采率达到59.17%。

韦钊[10](2014)在《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技术是进行三下开采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部分充填开采方法的一种。通过合理的充填参数布置,它一方面能够达到控制地表沉陷,实现三下开采,在不损害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多的采出自然资源;另一方面,相比于采空区全部充填开采技术,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充填原材料的用量,降低充填开采的成本,使充填开采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应用。我国绿色开采技术处于初步阶段,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三下开采方式,在我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现阶段由于绿色开采观念的提出,我国逐步开始重视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技术,但是关于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的理论研究尚处于一种空缺的状态。本文以霍州煤电集团曹村矿为工程背景,探讨薄板理论在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参数布置问题中的适用性,为条带充填开采参数布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薄板理论,在充填体强度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采基本顶板的力学性质,确定合理的采空区条带充填的布置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相似模拟试验,模拟不同的充填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各个方案不同的地表控制效果,确定最佳参数布置方案为充填条带宽度为10m,条带间距为1Om。在相似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个方案的位移和充填条带所受应力分布,得出充填体的稳定性,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本文对采空区条带充填的参数布置做了理论性的初步研究,作为煤矿实际设计施工的理论依据,并可以作为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理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二、走向长壁大倾角长面短装开采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长壁大倾角长面短装开采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缓倾斜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采动覆岩运动演化及破坏规律理论与假说
        1.2.2 瓦斯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1.2.3 采空区瓦斯运移与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1.2.4 采场围岩裂隙和瓦斯流动关系研究
        1.2.5 煤层群开采研究现状
        1.2.6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缓倾斜煤层群采动围岩应力分析
    2.1 缓倾斜煤层群围岩采动应力理论分析
        2.1.1 岩体自重应力
        2.1.2 岩体构造应力
    2.2 缓倾斜煤层顶板采动影响下应力分析
        2.2.1 缓倾斜煤层开采工作面顶板力学模型
        2.2.2 缓倾斜煤层开采顶板采动影响受力分析
    2.3 缓倾斜煤层底板采动影响下应力分析
        2.3.1 缓倾斜煤层开采工作面底板力学模型
        2.3.2 缓倾斜煤层开采底板采动影响受力分析
    2.4 不同倾角煤层群采动围岩数值模拟
        2.4.1 FLAC 3D软件简介
        2.4.2 数值模型的设计原则
        2.4.3 缓倾斜煤层群开采模型的建立
        2.4.4 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2.4.5 煤层群采场围岩垂直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2.4.6 煤层群采场围岩剪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2.4.7 煤层群采场围岩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2.4.8 煤层群采场围岩塑性区变化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3.1 相似模拟试验工作面概况
    3.2 缓倾斜煤层群走向开采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3.2.1 相似试验材料的制备
        3.2.2 模型的搭建与监测点的布置
    3.3 上部煤层工作面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3.4 下部煤层工作面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孔隙率三维分布模拟研究
    4.1 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4.1.1 模型模型参数
        4.1.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4.1.3 上部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垂直应力、采动裂隙研究
        4.1.4 下部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垂直应力、采动裂隙研究
        4.1.5 采空区覆岩冒落规律研究
    4.2 采空区孔隙率三维分布规律研究
        4.2.1 二维模拟走向、倾向沉降量之间的修正
        4.2.2 二维交界面下沉量结果向三维的转换
        4.2.3 岩层下沉量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
        4.2.4 采空区三维空间孔隙率分布计算
    4.3 缓倾斜煤层群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采空区围岩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5.1 缓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来源与涌出分析
        5.1.1 采空区瓦斯来源分析
        5.1.2 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5.1.3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5.2 采场围岩裂隙带中卸压瓦斯运移数学模型
    5.3 模型参数设置对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研究的影响分析
        5.3.1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5.3.2 几何模型建立
        5.3.3 模型主要参数
        5.3.4 重力因素对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的影响
        5.3.5 煤层倾角对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的影响
    5.4 综采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采空区埋管抽采效果分析
        5.4.3 采空区埋管+高位钻孔抽采效果分析
        5.4.4 抽采效果过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
    6.1 高位钻孔终孔位置研究
        6.1.1 冒落带与裂隙带经验公式的局限性
        6.1.2 围岩裂隙分布规律
    6.2 高位钻孔优化设计
    6.3 唐山矿Y484工作面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考察
        6.3.1 Y484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6.3.2 高位钻孔抽采效果考察
    6.4 唐山矿Y484工作面高位钻孔抽采效果
    6.5 测点抽采效果与上覆岩层位置关系
    6.6 采空区围岩裂隙场瓦斯运移及富集区域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厚硬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顶煤预裂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厚硬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顶板矿压显现规律
    2.1 引言
    2.2 工程地质概况
    2.3 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显现数值模拟研究
    2.4 下煤层开采顶煤冒放性评价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厚硬煤体水压致裂强度弱化机理及数值模拟分析
    3.1 引言
    3.2 水压致裂煤体强度弱化原理
    3.3 坚硬煤体水压致裂数值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压致裂顶煤强度弱化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坚硬厚煤层水压致裂预裂方案
    4.3 坚硬厚煤层水压致裂现场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厚硬岩层顶板破断失稳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近距离巨厚岩层的赋存特征及力学特性
    2.1 五含岩层厚度变化
    2.2 五含岩层岩性分布
    2.3 五含岩层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
    2.4 五含岩层属性界定
    2.5 本章小结
3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的破断特征和运移规律
    3.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破断特征
    3.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破断结构特征和失稳运移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应力场和能量场的演化规律
    4.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条件下覆岩位移场、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
    4.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稳定性影响因素
    4.3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失稳的能量耗散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近距离厚硬岩层下开采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及工作阻力确定
    5.1 厚硬岩层下开采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
    5.2 厚硬岩层破断失稳的结构模型及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5.3 基于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预控制的结构模型及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的爆破弱化控制及效果分析
    6.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深孔承压爆破弱化技术及参数
    6.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控制效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采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及扰动规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覆岩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工作面侧方(短边)基本顶断裂位置研究现状
        1.2.3 基本顶破断引起反弹压缩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首采工作面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2.1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规律
        2.1.1 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假设
        2.1.2 固支边界条件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及缺陷
        2.1.3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模型
        2.1.4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2.1.5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初次破断的单一参量效应
        2.1.6 弹性基础系数与基本顶力学参数比值对基本顶破断规律影响
        2.1.7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的kDL复合效应
    2.2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规律
        2.2.1 传统的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力学模型及缺陷
        2.2.2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力学模型建立
        2.2.3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2.2.4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规律因素分析
        2.2.5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复合参量因素分析
        2.2.6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总规律
    2.3 工程意义分析
        2.3.1 工作面前方基本顶板结构超前煤壁断裂的工程意义
        2.3.2 工作面侧方(短边区)基本顶板结构深入煤体断裂的工程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3.1 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3.1.1 传统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及缺陷
        3.1.2 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建立
        3.1.3 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3.1.4 短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因素分析
    3.2 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3.2.1 传统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及缺陷
        3.2.2 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建立
        3.2.3 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3.2.4 长边一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因素分析
    3.3 工程意义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4.1 短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4.1.1 传统短边两侧采空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及缺陷
        4.1.2 短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建立
        4.1.3 短边两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4.1.4 短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因素分析
    4.2 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
        4.2.1 传统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及缺陷
        4.2.2 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模型建立
        4.2.3 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模型计算及主弯矩形态分析
        4.2.4 长边两侧采空(煤柱)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因素分析
    4.3 工程意义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5.1 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力学模型
    5.2 采场基本顶梯形砌体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5.2.1 滑落失稳条件
        5.2.2 回转失稳条件
    5.3 本章小结
6 采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与反弹压缩场的时空关系及应用
    6.1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与反弹压缩场的时空关系
        6.1.1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扰动力学模型建立
        6.1.2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扰动力学模型解算
        6.1.3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时反弹压缩场特征及分区
        6.1.4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反弹压缩场的破断长度效应
        6.1.5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反弹压缩场的破断过程效应
        6.1.6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反弹压缩场的破断程度效应
        6.1.7 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与反弹压缩场之间的时差关系
    6.2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与反弹压缩场的时空关系
        6.2.1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扰动力学模型建立
        6.2.2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扰动力学模型解算
        6.2.3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破断时反弹压缩场特征及分区
        6.2.4 弹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反弹压缩场的破断长度效应..
        6.2.5 弹性基础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反弹压缩场的破断过程效应
        6.2.6 弹性基础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反弹压缩场的破断程度效应
        6.2.7 基本顶板结构周期破断与反弹压缩场之间的时差关系
    6.3 基本顶板结构破断规律及反弹压缩特征实验研究
        6.3.1 实验参数设计
        6.3.2 实验结果分析
    6.4 基本顶断裂进程中反弹压缩信息的监测原理、区域、指标与方法体系
    6.5 工程实例
        6.5.1 地质条件
        6.5.2 基本顶超前煤壁破断位置及砌体板结构稳定性理论分析
        6.5.3 反弹压缩信息测站布置
        6.5.4 观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研究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赵庄煤矿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采工作面发展研究现状
        1.2.2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现状
        1.2.3 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2.1 赵庄煤矿5316工作面概况
        2.1.1 工作面位置及布置方式
        2.1.2 地质和水文情况
        2.1.3 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
    2.2 巷道支护方式
        2.2.1 巷道超前支护方式
        2.2.2 巷道正常支护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采高加长工作面来压特征理论分析
    3.1 关键层理论
    3.2 关键层确定
        3.2.1 上覆岩层结构
        3.2.2 关键层层位确定方式
        3.2.3 上覆岩层载荷
    3.3 顶板破断距求解
        3.3.1“板”式计算
        3.3.2“梁”式计算
    3.4 顶板孕育特征分析
        3.4.1 顶板三带划分及特征
        3.4.2 垮落带及裂隙带高度确定
    3.5 顶板断裂步距与工作面长度关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316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
    4.1 矿压观测目的及内容
    4.2 工作面来压分析
        4.2.1 判据准则确定
        4.2.2 初次来压特征分析
        4.2.3 正常回采来压特征分析
        4.2.4 停采期间来压特征分析
        4.2.5 短面来压特征分析
    4.3 支架阻力统计分析
        4.3.1 支架初撑力分析
        4.3.2 支架工作阻力分析
        4.3.3 支架活柱下缩量统计分析
    4.4 回采巷道矿压观测分析
        4.4.1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分析
        4.4.2 超前支承压力观测
        4.4.3 回采巷道宏观特征分析
    4.5 煤柱支承压力观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面不同长度矿压实测对比
    5.1 工作面条件对比分析
    5.2 工作面矿压显现对比
        5.2.1 工作面来压情况对比
        5.2.2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对比
    5.3 工作阻力与初撑力、时间关系
        5.3.1 初撑力与时间显着影响因素分析
        5.3.2 工作阻力与初撑力关系
        5.3.3 工作阻力与时间关系
        5.3.4 工作阻力与初撑力、时间综合关系
        5.3.5 5316和5302工作面阻力差异原因分析
    5.4 面长 270m、220m以及 155m支架阻力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2 旋采进尺比例的确定
3 旋采过程技术管理
    3.1 转载机过旋采拐点的管理
    3.2 顺槽运煤系统的优化
4 主要结论

(8)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隅角封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上隅角瓦斯治理研究现状
        1.2.2 隅角处端头矿压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2 隅角封堵气囊的设计
    2.1 课题调研与资料分析
        2.1.1 现有工作面用自移气垛支架调研
        2.1.2 调研资料分析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2.3 隅角封堵气囊的设计方案
        2.3.1 柔性轻型隅角封堵气囊的产品结构
        2.3.2 隅角封堵气囊的尺寸及型号
        2.3.3 隅角封堵气囊的质量标准及操作规范
    2.4 本章小结
3 隅角封堵气囊的实验室试验研究
    3.1 实验室试验研究内容
    3.2 隅角封堵气囊的抗压试验
    3.3 隅角封堵气囊的抗冲击试验
    3.4 隅角封堵气囊的落锤冲击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隅角处矿压显现规律模拟研究
    4.1 FLAC3D软件简介
    4.2 工程地质条件及模拟研究方案
        4.2.1 1322(1)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
        4.2.2 1322(1)工作面模拟研究方案
    4.3 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采空区流场Fluent模拟研究
    5.1 Fluent软件简介
        5.1.1 Fluent软件简介
        5.1.2 Fluent应用
        5.1.3 Fluent软件求解方法
        5.1.4 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5.2 采空区流场模拟相关假设与基本渗流方程
        5.2.1 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相关基本假设
        5.2.2 采空区渗流控制方程
        5.2.3 采空区空隙率及渗透率
    5.3 运用传统隅角封堵技术时1332(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5.3.1 工作面概况
        5.3.2 几何模型的建立
        5.3.3 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5.3.4 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措施分析
    5.4 运用柔性隅角封堵气囊后1332(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现场试验研究
    6.1 现场地质条件
        6.1.1 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6.1.2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6.1.3 上、下隅角处封堵设计
    6.2 现场观测内容与测试方法
    6.3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6.3.1 新型隅角封堵气囊使用前后封堵墙后部采空区瓦斯浓度观测
        6.3.2 仅应用单一隅角封堵方式时封堵墙后部采空区瓦斯浓度观测
        6.3.3 巷道变形观测
    6.4 隅角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
        6.4.1 单体受力观测
        6.4.2 顶底板离层观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

(9)急倾斜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瓦斯抽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瓦斯抽采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瓦斯运移的理论基础
    2.1 瓦斯在煤层的贮存特征及含量
        2.1.1 煤体的孔隙-裂隙特征
        2.1.2 煤体中瓦斯的存在状态
        2.1.3 煤体中的瓦斯含量
    2.2 多孔介质的概念及特征
        2.2.1 多孔介质的概念
        2.2.2 孔隙性
        2.2.3 比面
        2.2.4 压缩性
    2.3 煤层瓦斯的流动基本规律
        2.3.1 煤层瓦斯流场的类型
        2.3.2 瓦斯扩散运动及菲克定律
        2.3.3 达西定律
    2.4 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
        2.4.1 工作面瓦斯涌来源出分析
        2.4.2 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及瓦斯贮存特点
        2.4.3 U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急倾斜煤层煤岩样力学性质测定
    3.1 采面的煤岩取样
    3.2 煤岩样实验参数
    3.3 煤岩试样加工
        3.3.1 加工设备
        3.3.2 煤岩试样加工及压缩实验前准备
    3.4 煤岩样物理力学实验方法及结果
        3.4.1 煤岩密度实验
        3.4.2 煤岩单轴抗压强度实验
        3.4.3 煤岩劈裂实验
        3.4.4 煤岩抗剪实验
    3.5 煤岩集合力学特征及工作面煤岩体性质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工作面顶底板移动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4.1 矿区地质概况
    4.2 Flac简介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4.3.1 模型的设计原则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计算模型的力学参数
        4.3.4 原岩应力状态模拟
    4.4 应力分布状态分析
    4.5 顶底板“三带”界限分析确定
        4.5.1 垂直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4.5.2 监测点位移变化状态分析
        4.5.3 位移矢量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黄山矿瓦斯抽采技术
    5.1 矿井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5.1.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5.1.2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5.2 瓦斯抽放方案
        5.2.1 瓦斯涌出来源分析
        5.2.2 抽放瓦斯方案选择
        5.2.3 瓦斯抽采方法
    5.3 +735工作面的抽采系统概况
    5.4 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
        5.4.1 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及参数
        5.4.2 本煤层瓦斯预抽采效果分析
    5.5 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
        5.5.1 上隅角瓦斯抽采插管布置参数研究
        5.5.2 +772顶板措施巷煤袋墙构筑及管理
        5.5.3 架后采空区瓦斯抽采钻孔参数研究
        5.5.4 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建筑物下开采
        1.2.2 条带开采研究
        1.2.3 充填开采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条带充填开采的薄板理论
    2.1 条带充填开采理论研究现状
    2.2 采场薄板理论
        2.2.1 弹性薄板的近似理论
        2.2.2 薄板的边界条件
        2.2.3 薄板弯曲的近似解
        2.2.4 四边固支板的力学分析
        2.2.5 四边简支板的力学分析
        2.2.6 三边固支一边悬空板的力学分析
    2.3 薄板理论在充填开采中的探讨
    2.4 小结
第三章 条带充填开采的布置参数
    3.1 矿区概括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内构造
    3.2 岩层概述
    3.3 条带充填参数的计算
        3.3.1 充填条带强度计算
        3.3.2 充填条带宽度的确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条带充填开采相似模拟研究
    4.1 相似模型原理
    4.2 地质条件
    4.3 模型材料与配比
    4.4 相似模拟试验与分析
        4.4.1 实验目的
        4.4.2 试验及测试系统
        4.4.3 测点布置
        4.4.4 相似模型的制作
        4.4.5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4.6 方案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条带充填开采的三维数值模拟
    5.1 FLAC3D软件介绍
        5.1.1 概述
        5.1.2 FLAC3D的优缺点
        5.1.3 FLAC3D在采矿工程中研究的关键
    5.2 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5.2.1 主要岩土力学参数
        5.2.2 模型的建立
        5.2.3 测点布置
        5.2.4 数值模拟方案
    5.3 模型计算与分析
        5.3.1 模拟计算结果
        5.3.2 模拟方案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四、走向长壁大倾角长面短装开采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缓倾斜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 盛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2]厚硬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顶煤预裂技术研究与应用[D]. 戴华宾.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3]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D]. 赵通.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4]采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及扰动规律研究与应用[D]. 陈冬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5]赵庄煤矿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 袁鲲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6]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采煤方法比较与分析[J]. 贠东风,张袁浩,程文东,范振东,苏普正,王东方,孟晓军,刘柱. 中国煤炭, 2015(09)
  • [7]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J]. 邵洪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13)
  • [8]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隅角封堵技术研究[D]. 牛心刚.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9]急倾斜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 陈鑫润.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10]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D]. 韦钊.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标签:;  ;  ;  

走向长壁大倾角长工作面短荷载开采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