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中差错控制编码的应用研究

CDMA2000中差错控制编码的应用研究

一、差错控制编码在CDMA2000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汉[1](2014)在《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文中认为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系统是美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低功率、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并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CDMA2000系统的物理信道中,前向链路业务信道的结构组成较为全面,具有代表性,所以,研究实现一个基于FPGA的前向业务信道通信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CDMA通信技术和FPGA开发技能。本文以CDMA通信技术为基础理论,在详细研究了CDMA2000前向链路业务信道的结构和特点,基带处理的算法、架构与实现的基础上,设计给出了以CDMA2000前向对业务信道结构和参数为依据的CDMA通信系统方案。并依据设计方案完成了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发送与接收系统在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Transfer Layer, RTL)的设计与FPGA实现。发送系统中主要包括信源、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卷积编码、交织、扩频、长码掩蔽、Walsh码和伪码发生器、加扰和QPSK调制等模块。接收系统包括发送系统各模块的逆向实现模块。其中重点研究设计了QPSK的调制解调方法,卷积编码的最大似然维特比(Viterbi)译码算法,各模块间的传输控制等。在设计完成后采用Modelsim6.5a专业仿真工具进行了各模块仿真与系统综合仿真,在仿真成功的基础之上,采用Spartan3E硬件开发平台对设计系统进行了下载测试,并对仿真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CDMA2000前向业务信道通信系统能够正确实现CRC校验和解码、信道编码和Viterbi译码、扩频和解扩、QPSK调制和解调、低通滤波和码元判决等各个模块功能。系统综合仿真结果正确,硬件下载测试结果正确。

罗梁[2](2013)在《CDMA2000系统中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美国Qualcomm公司的CDMA技术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的TDMA技术,具有很多后者没有的优越性,所以,CDMA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CDMA2000作为国际三大3G标准之一,由于其后向兼容IS.95标准,低成本使得CDMA2000成为了极具竞争力的标准。本文研究了单载波频域均衡的原理,分析了添加循环前缀(CP)的频域均衡方案及其信道估计方案,并对运用该方案的简单的QPSK系统以及DS-CDMA系统进行了仿真,在QPSK系统的仿真中比较了不同均衡准则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研究了不需要添加CP的重叠剪切(OC)频域均衡方案及其信道估计方法,在简单的DS-CDMA系统接收端采用了该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仿真,比较了在接收端分别采用添加CP的传统频域均衡以及重叠剪切的频域均衡的DS-CDMA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重叠剪切频域均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还分析了在CDMA20001x在接收端采用单载波均衡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确定了基于重叠剪切频域均衡的方案可以应用在CDMA20001x系统中。根据CDMA20001x协议标准,本文建立了系统的物理层前向基本信道的MATLAB链路级仿真平台,在接收端采用了上述基于重叠剪切方案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接收机,利用前向导频信道进行信道估计。通过仿真,验证了重叠剪切频域均衡接收机应用在CDMA20001x系统中的可行性,且相比RAKE接收机,系统性能得到了提升。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简单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基于FPGA的硬件实现方法,测试了功能仿真的结果,并与MATLAB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可以满足实际系统的需求。

徐书杰[3](2009)在《CDMA2000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及其DSP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有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其为人们的日常通信提供了非常优质和方便的服务。但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复杂,特别是各种技术标准中的协议更是让人难以掌握;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领略信息社会乐趣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学习和掌握CDMA移动通信技术己成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青年学生迫切的需要。本论文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参考了相关设计的基础上,根据CDMA2000技术的基本原理,面向各高校实验室和相关研究单位设计了基于DSP的CDMA2000基带信号处理模块。本模块采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以DSP+CPLD为控制系统,以CDMA2000物理层信道协议为理论依据,按信号处理流程进行设计。该模块能够完成CDMA2000物理层信道基带信号处理的大部分基础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本实验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电源模块、DSP中央处理器模块、CPLD模块、AD模块、DA模块、Flash模块几个部分;软件部分包括CRC编码、卷积编码、块交织、Walsh编码、长码扩频、短码加扰和QPSK调制等实验。本实验模块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与其他通信实验平台相比,该系统增强了通用性与开放性,使用者无需改动硬件电路,只要通过修改软件就可以自行进行算法的研究和实验的扩展,操作简单方便。

谢伟良,孙震强,杨峰义[4](2007)在《BCMCS无线传输技术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针对BCMCS(广播与组播业务)技术标准,提出了BCMCS无线传输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分析其主要的无线传输技术,特别是差错控制技术、信道分配技术、高效传输技术和接收增强技术,说明其无线传输的技术特性。

凌小娟[5](2007)在《CDMA2000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CDMA系统的干扰受限,存在严重影响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的阴影效应、远近效应以及多址干扰等问题。为此CDMA系统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来降低各种干扰,功率控制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目的就是要克服远近效应等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维持高质量通信,同时又不对同一信道内的其他用户产生干扰。功率控制是CDMA2000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同时它也是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CDMA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IS-95体系演变发展而来。相比较IS-95系统,CDMA2000前向和反向的信道分类更加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前向和反向链路的各种公用和专用信道上,功率控制技术也存在有不同的特点。CDMA2000系统的前向链路主要是采用了快速功率控制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的不同特点,导致CDMA2000系统的前向链路控制越来越复杂,因此也需要有更加有效的前向链路功率控制技术。神经网络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科学理论,它通过对于人脑或者自然神经网络的若干基本特征的抽象和模拟来应用到各种领域中。人们通过神经网络来进行各种软件模拟和硬件实现的研究,同时神经网络还应用到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机器人控制等多种领域。随着神经网络理论本身以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神经网络功率控制正是一种基于这种神经网络模型和理论的功率控制方案。与其他功率控制技术相比较,它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可以较好的提高信道容量,改善通信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减轻局域网的拥塞现象,使通信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王强[6](2006)在《CDMA2000中的TrFO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移动终端和网络都支持同一种编解码方式,网络也要进行两次语音编解码。这样不仅增加设备成本,而且影响系统性能。因此,3G系统为了改善话音质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出了TrFO(免声码器操作)技术。TrFO技术的出现,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话音问题,还节省了资源,缩减了网络延时。当编解码方式无法统一时,又提出了RTO(远端编解码器操作)技术,也可以省去一次编解码操作。本文所研究的TrFO是基于IP架构的CDMA2000核心网。在CDMA2000核心网中,对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将以前位于基站控制器中的声码器移到了媒体网关上。本文中的TrFO的核心思想是在呼叫建立之前,通过编解码协商来统一全程的编解码,以避免不必要的编解码转换。本文以手机MS和媒体网关MGW所支持的编解码列表为起点,提出了TrFO的基本算法。此外,结合TrFO基本算法,本文设计了实际系统中的几种TrFO模型,验证了TrFO在不同环境下的实现。同时,结合语音测试,反映了TrFO相比于非TrFO具有明显的优势。TrFO对3G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TrFO还需进一步改善,编解码的全程统一性与灵活性目前无法同时满足。因此如何实现既统一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的编解码,将是今后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

董振飞[7](2006)在《基于3G的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新一代的移动和个人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由于市场对先进的无线通信有巨大的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是一种关键的通信技术,并且已经成为国际标准。3G有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灵活的高速率、多速率数据传输的能力,除了话音和数据传输外,还能传送高达2Mbit/s的高质量的活动图像,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都能便利通信的目标。由于在3G系统中首次引入了高速率数据业务,高效的信道编译码技术就成为了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信道编码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对3G中的三种主流技术-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进行了扼要分析。卷积编码作为一种有效的前向纠错码在GSM和窄带CDMA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3G中卷积码仍然是低速数据的信道编码。Turbo码是一种新型的纠错编码技术,在接近Shannon限的低信噪比下具有较低的误码率。卷积码是Turbo码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卷积码的原理和译码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了Turbo码的原理和迭代译码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了各参数对Turbo码纠错性能的影响,并给出结论。由于Turbo码具有优良的纠错性能,已经成为3G协议标准中高速数据的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方案是信道编码技术和其它通信技术(如交织技术)的结合。由于TD-SCDMA在信道编码和交织方面使用和WCDMA完全一样的技术,本文最后仅对WCDMA和CDMA2000中的信道编码方案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柳林[8](2006)在《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出现使在无线网络中提供各种视频业务成为可能。由于原始视频信号数据量巨大,必须经过压缩才能在无线网络中传输。ITU-T和ISO联合开发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由于具有压缩效率高、网络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使其成为3GPP/3GPP2支持的视频编码标准。而无线信道具有时变、误码率高以及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等特点,使在3G网络中传输的H.264/AVC压缩视频流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264/AVC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3G网络的传输和模拟,分析了H.264/AVC视频流的传输协议栈和离线模拟模型。然后对3G无线传输中H.264/AVC的容错技术和容错策略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不用视频业务中的容错策略和容错工具选用的一般原则。其次根据3G网络的特点阐述了H.264/AVC的码率控制方法,实现了一种基于EBR的码率控制方法。最后分析了H.264/AVC在面向3G终端用户时必须解决的一致性验证、专利费用等实际问题。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a)提出了一种适合于3G无线信道的双向视频传输模拟模型在H.264/AVC标准提出之初,VECG专家组就提出了一种离线环境下的3G无线信道的模拟模型(MIP软件),因为其简单方便,所以大量应用于各种实验中。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只能用来测试单向视频传输业务,不能用来测试双向视频业务。本文结合MIP软件和H.264/AVC参考软件,提出了一种双向视频传输的模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充分利用了双向视频传输时的反向信道来反馈视频传输的结果,在编码器端采用多参考帧的情况下,编码器可以根据反馈的结果对参考帧进行相应改变,从而提高编码视频的容错能力。该模型可以模拟在不同的时延和不同的反馈参数下的传输效果,其模拟能力和有效性也在文中得到了验证。

杨久春[9](2006)在《cdma2000 1x EV-DV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cdma2000无线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了cdma2000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问题。全文工作如下:⑴归纳和总结了集中式和分布式功率控制的基本理论,包括功率控制模型、已有的集中式和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以及影响功率控制效果的因素等。⑵根据cdma2000系统协议和3GPP2建议的系统仿真方案,介绍了在OPNET仿真平台上搭建的cdma2000 1x EV-DV系统反向语音业务的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可以模拟移动台的移动、多小区通信、衰落和阴影等仿真场景,实现诸如语音通信、切换以及功率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仿真。⑶针对cdma2000系统功率控制协议里内环功控方案存在的功控指令时间滞后问题和功控升降步长固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采用信道预测来解决时延问题、通过多普勒估计来解决功控步长选择问题的综合功率控制算法。本文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移动台距离信息引入功率控制方案中,提出了另一种利用移动台距离和速度信息的功率控制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这两种算法相对于协议中的原始功控方案,其性能有较大改进。⑷对于纯语音业务的CDMA系统,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克服干扰,维护系统内用户的平均通信质量,而对于支持多业务的数字通信系统,由于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让吞吐量最大化,仅仅采用功率控制的手段将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结合速率控制,来最大化吞吐量。本章归纳了前人所提出的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准则和算法,并介绍了cdma2000系统中采用的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方案。

谢红晨[10](2006)在《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仿真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方案之一的CDMA2000 1x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率分组数据业务服务。与语音业务不同,数据业务追求的目标是系统数据容量最大化。一般来说,CDMA系统的容量取决于反向链路的容量。所以,研究反向链路尤其是反向业务信道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对CDMA2000 1x系统的反向业务信道各部分组成原理进行一般的研究,并且通过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其进行可视化仿真。按照CDMA2000协议规范实现RC3和RC4反向业务信道的编码、交织和调制过程。按照模块化设计过程分别实现了CDMA2000 1x系统的CRC编码器模块、卷积编码器模块、信号交织器模块、正交扩频模块、PN信号生成器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以及用于设置整个仿真模型中使用的一些公共参数的初始化模块。并且仿真结果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与CDMA2000协议规范的要求一致。 对其关键性技术之一的反向系统容量问题做深一步的研究,总结出提高系统容量的诸多有力措施,包括开环和闭环相结合的精确的功率控制技术、充分利用人类话音的激活技术、将小区扇区化以提高频率的再利用率、用纠错技术来降低信噪比的要求等等。这些措施的采用,大大增强了CDMA2000 1x系统反向链路容量。

二、差错控制编码在CDMA2000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错控制编码在CDMA2000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CDMA的发展与应用
    1.2 FPG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CDMA2000通信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CDMA2000物理信道
        2.1.1 前向链路物理信道
        2.1.2 反向链路物理信道
    2.2 信道编译码技术
        2.2.1 CRC
        2.2.2 卷积码
        2.2.3 Viterbi译码
        2.2.4 交织技术
    2.3 扩频与调制技术
        2.3.1 扩频技术
        2.3.2 调制技术
第3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方案设计
        3.1.1 系统构成设计
        3.1.2 系统参数设计
        3.1.3 开发环境的选择
    3.2 时钟与信源模块设计
        3.2.1 时钟模块
        3.2.2 信源模块
    3.3 信道编码单元设计
        3.3.1 CRC模块
        3.3.2 卷积编译码模块
        3.3.3 交织与解交织模块
    3.4 数据掩蔽与扩频单元设计
        3.4.1 数据掩蔽与解掩蔽模块
        3.4.2 扩频与解扩模块
    3.5 载波调制与解调单元设计
        3.5.1 载波发生器模块
        3.5.2 QPSK调制模块
        3.5.3 QPSK解调模块
    3.6 系统综合设计
        3.6.1 发送端模块逻辑综合
        3.6.2 接收端模块逻辑综合
第4章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4.1 时钟与信源模块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1.1 时钟模块仿真
        4.1.2 信源模块模块仿真
    4.2 信道编码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2.1 CRC编译码模块仿真
        4.2.2 卷积与Viterbi模块仿真
        4.2.3 交织与解交织模块仿真
    4.3 数据掩蔽与扩频单元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数据掩蔽与解掩蔽模块仿真
        4.3.2 扩频与解扩模块仿真
    4.4 调制与解调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4.1 QPSK调制模块仿真
        4.4.2 QPSK解调模块仿真
    4.5 系统整体设计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5.1 发送系统的仿真
        4.5.2 接收系统的仿真
    4.6 系统的硬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4.6.1 硬件测试平台
        4.6.2 系统的硬件测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履历

(2)CDMA2000系统中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1.2 CDMA2000简介
        1.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标准
        1.2.2 CDMA2000简介
    1.3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简介及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
    2.1 传统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
        2.1.1 单载波频域均衡的原理及系统结构
        2.1.2 单载波频域均衡准则
        2.1.3 IEEE802.16中的单载波频域均衡
    2.2 重叠剪切(Overlap-cut)单载波频域均衡
        2.2.1 添加CP与Zero-Padding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方案
        2.2.2 基于重叠剪切(Overlap-cut)的方案
        2.2.3 重叠剪切方案的信道估计
    2.3 单载波频域均衡在QPSK和CDMA系统中的仿真
        2.3.1 单载波频域均衡四种均衡准则的比较
        2.3.2 OC频域均衡方案与CP频域均衡方案性能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DMA2000 1x物理层及前向信道仿真
    3.1 CDMA2000 1x物理层
    3.2 CDMA2000 1x反向信道
        3.2.1 CDMA2000 1x反向信道结构
        3.2.2 CDMA2000 1x反向信道发送端的信号处理过程
    3.3 CDMA2000 1x前向信道
        3.3.1 CDMA2000 1x前向信道结构
        3.3.2 CDMA2000 1x 前向信道发送端的信号处理过程
    3.4 单载波重叠剪切频域均衡在CDMA2000 1x 中的应用
        3.4.1 CDMA2000 1x 重叠剪切频域均衡(OC)的发送端处理过程
        3.4.2 CDMA2000 1x 重叠剪切频域均衡(OC)的接收端处理过程
        3.4.3 CDMA2000 1x 重叠剪切频域均衡的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载波频域均衡的FPGA实现
    4.1 FPGA设计简介
        4.1.1 FPGA简介及设计流程
        4.1.2 FPGA硬件开发环境
        4.1.3 开发与仿真软件
    4.2 单载波频域均衡FPGA设计的系统结构
    4.3 单载波频域均衡FPGA设计仿真验证过程
    4.4 单载波频域均衡FPGA设计的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CDMA2000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及其DSP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1.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1.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1.4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基带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DSP 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
    2.1 CDMA 技术基础
        2.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2 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2.2 CDMA2000 体系结构简述
    2.3 CDMA2000 物理层概述
        2.3.1 几个基本概念
        2.3.2 CDMA2000 物理层的关键特征
        2.3.3 CDMA2000 物理信道结构
    2.4 CDMA2000 反向链路物理信道的结构和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的总体设计
    3.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设计要求与方案
        3.1.2 系统总框图及工作原理
    3.2 主要模块的基本功能介绍
    3.3 主要芯片选型
        3.3.1 DSP 芯片
        3.3.2 CPLD 芯片
        3.3.3 Flash 存储器芯片
        3.3.4 AD 转换芯片
        3.3.5 DA 转换芯片
    3.4 TMS320C54x 系列DSP 软件开发流程
        3.4.1 CCS 集成开发环境功能介绍
        3.4.2 TMS320C54x 系列DSP 软件开发工具
        3.4.3 TMS320C54x 系列DSP 软件开发过程
    3.5 实验系统工作的总体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功能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4.1 电源模块设计
        4.1.1 电源需求分析
        4.1.2 电源电路设计和调试
    4.2 DSP 模块设计
    4.3 CPLD 模块的设计
    4.4 AD 模块的设计
    4.5 DA 模块的设计
    4.6 Flash 模块的设计及DSP 自举加载过程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带信号处理算法的软件实现
    5.1 软件总体实现方案
    5.2 CRC 编码
        5.2.1 CRC 校验基本概念
        5.2.2 CRC 编码算法
        5.2.3 CRC 编码的软件实现
    5.3 尾比特添加
    5.4 卷积编码
        5.4.1 卷积编码的基本概念
        5.4.2 卷积编码算法
        5.4.3 卷积编码的软件实现
    5.5 符号重复与符号删除
    5.6 块交织
        5.6.1 交织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5.6.2 交织编码算法的软件实现
    5.7 Walsh 编码
        5.7.1 Walsh 函数的基本概念
        5.7.2 Walsh 码序列的产生
        5.7.3 Walsh 编码的软件实现
    5.8 长码扩频
        5.8.1 长码的产生
        5.8.2 长码扩频原理
        5.8.3 长码扩频的软件实现
    5.9 短码加扰
        5.9.1 短码的产生
        5.9.2 短码加扰原理
        5.9.3 短码加扰的软件实现
    5.10 QPSK 调制
        5.10.1 QPSK 基本原理
        5.10.2 QPSK 的软件实现
    5.11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5)CDMA2000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
    1.3 码分多址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CDMA2000系统
    2.1 CDMA2000系统介绍
        2.1.1 CDMA2000系统的演进过程
        2.1.2 CDMA2000的网络体系结构
        2.1.3 CDMA2000的协议分层结构
        2.1.4 CDMA2000与IS-95的技术差别
    2.2 CDMA2000中的关键技术
        2.2.1 功率控制技术
        2.2.2 软切换技术
        2.2.3 分集接收机
        2.2.4 Turbo编码技术
        2.2.5 同步技术
        2.2.6 差错控制技术
        2.2.7 多用户检测
    2.3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2.3.1 信道分配
        2.3.2 接入控制
        2.3.3 端到端服务质量(Qos)保障
        2.3.4 分组安排
        2.3.5 负荷控制
    2.4 小节
第三章 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3.1 功率控制分类
        3.1.1 反向功控与前向功控
        3.1.2 集中式功控与分布式功控
        3.1.3 开环功控与闭环功控
    3.2 功率控制原理
        3.2.1 反向链路功控原理
        3.2.2 前向链路功控原理
    3.3 功率控制准则
        3.3.1 功率平衡准则
        3.3.2 信干比(SIR)平衡准则
        3.3.3 功率平衡和 SIR平衡混合体制及其他
    3.4 功率控制算法
        3.4.1 基于SIR平衡的功率控制算法
        3.4.2 联合功率控制
    3.5 影响功控的因素
    3.6 功率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7 小结
第四章 CDMA2000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4.1 IS-95中功率控制
        4.1.1 IS-95中的功控方案
        4.1.2 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4.1.3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
        4.1.4 IS-95中功率控制总结
    4.2 CDMA2000中的功率控制
        4.2.1 前向链路快速功率控制
        4.2.2 各种信道上的功率控制
        4.2.3 1x EV-DV中功率控制与速率控制的结合
    4.3 IS-95与 CDMA2000功率控制的区别
    4.4 小结
第五章 CDMA2000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功率控制技术
    5.1 介绍
    5.2 神经网络功率控制系统模型
    5.3 神经网络功率控制原理
    5.4 神经网络功率控制的仿真
    5.5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CDMA2000中的TrFO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4 CDMA2000 的演进过程及发展方向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DMA2000 核心网
    2.1 引言
    2.2 CDMA 网络向ALL-IP 网络的演进
    2.3 CDMA2000 核心网网元
        2.3.1 MSCe 网元
        2.3.2 MGW 网元
    2.4 H.248 协议
        2.4.1 终端和上下文
        2.4.2 H.248 消息
    2.5 MGW 系统
        2.5.1 MGW 的功能介绍
        2.5.2 MGW 的硬件结构
        2.5.3 MGW 的功能框图
        2.5.4 MGW 中的相关接口及媒体流处理
    2.6 语音码型变换板VTCD
        2.6.1 原理和功能
        2.6.2 VTCD 中的流媒体处理过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2000 中的编解码
    3.1 引言
    3.2 变速率语音编码
        3.2.1 QCELP 变速率语音编码
        3.2.2 EVRC 变速率语音编码
    3.3 VTCD 中的编解码转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RFO 技术及与其它技术的比较
    4.1 引言
    4.2 TrFO 及RTO
    4.3 TrFO 与TFO 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RFO 的基本算法和程序设计
    5.1 引言
    5.2 TrFO/RTO 呼叫流程
        5.2.1 基本概念
        5.2.2 基本呼叫流程
    5.3 TrFO 基本算法
    5.4 程序设计
        5.4.1 程序中关键点说明
        5.4.2 TrFO 关键程序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RFO 的验证及语音测试
    6.1 引言
    6.2 TrFO 验证模型及实验结果
    6.3 语音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基于3G的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信道纠错码的发展
        1.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卷积码原理及译码
    2.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与构造
        2.1.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2.1.2 编码器的表示方法
    2.2 卷积码的译码
        2.2.1 最大似然译码
        2.2.2 硬判决和软判决维特比译码
    2.3 卷积码的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urbo 码原理及性能仿真分析
    3.1 Turbo 码基本原理
        3.1.1 Turbo 码编码器的组成
        3.1.2 Turbo 码的译码
    3.2 Turbo 码系统仿真及译码性能分析
        3.2.1 迭代次数的影响
        3.2.2 约束长度的影响
        3.2.3 不同交织长度的影响
        3.2.4 两种译码算法的比较
    3.3 Turbo 码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4.1 WCDMA 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4.1.1 CRC 粘贴
        4.1.2 传输块的级联和编码块的分割
        4.1.3 信道编码
        4.1.4 交织
        4.1.5 速率匹配
        4.1.6 传输信道复用和物理信道分割
        4.1.7 物理信道映射
        4.1.8 DTX 比特插入
        4.1.9 无线帧均衡和无线帧分割
    4.2 CDMA2000 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4.2.1 卷积码
        4.2.2 Turbo 码
        4.2.3 其它编码
    4.3 WCDMA 和CDMA2000 中信道编码方案比较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视频压缩的目的
    1.2 用户对视频业务的基本要求
        1.2.1 视频质量和输出比特率
        1.2.2 视频编解码的复杂度
        1.2.3 音视频同步
        1.2.4 延迟
    1.3 视频质量评价
        1.3.1 主观质量评价
        1.3.2 客观质量评价
    1.4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1.5 视频编码技术发展历史
    1.6 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通信
    1.7 无线网络中H.264/AVC应用研究现状
        1.7.1 H.264/AVC算法优化
        1.7.2 H.264/AVC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
    1.8 本文内容概要
第2章 适用于3G的H.264/AVC技术
    2.1 H.264/AVC发展历史和主要技术目标
        2.1.1 发展历史
        2.1.2 H.264/AVC主要技术目标
    2.2 H.264/AVC编码技术总体架构
        2.2.1 编解码工作流程
        2.2.2 档次(Profile)和分级别(level)
    2.3 3G标准对H.264/AVC的支持
        2.3.1 H.264/AVC支持的3G终端
        2.3.2 3G视频业务对H.264/AVC基本要求
    2.4 支持3G标准的H.264/AVC技术特性
        2.4.1 帧内预测
        2.4.2 帧间预测
        2.4.3 基于率失真模型(Rate-Distortion Model)的编码模式选择
        2.4.4 以整数变换为基础的空间域变换
        2.4.5 上下文相关的可变长度编码CAVLC
        2.4.6 环路滤波(Deblocking Filtering)
        2.4.7 SEI和VUI信息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H.264/AVC视频流在3G系统中的传输
    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2 3G分组域系统结构
        3.2.1 CDMA2000分组域系统结构
        3.2.2 WCDMA分组域系统结构
        3.2.3 TD-SCDMA分组域系统结构
    3.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业务
        3.3.1 3G业务特点
        3.3.2 3G中的多媒体业务
    3.4 3G系统分组业务协议栈
        3.4.1 UMTS用户平面协议栈
        3.4.2 CDMA2000简单IP协议参考模型
    3.5 H.264/AVC视频流在3G网络中的传输
        3.5.1 H.264/AVC的分层结构
        3.5.2 H.264/AVC分组交换业务传输协议栈
        3.5.3 H.264/AVC数据在3G网络中的传输模拟
        3.5.4 双向视频传输模拟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3G环境中H.264/AVC的容错技术
    4.1 容错技术简介
        4.1.1 误码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4.1.2 容错技术的分类
        4.1.3 H.264/AVC容错技术相关工作
    4.2 编码器端的容错技术
        4.2.1 参数集
        4.2.2 片(Slice)结构
        4.2.3 灵活宏块排序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ing)
        4.2.4 帧内编码块刷新(Intra Block Refreshing)
        4.2.5 UEP和FEC
    4.3 解码器端的错误隐藏(ERROR CONCEALMENT)技术
        4.3.1 丢失片中宏块错误隐藏的顺序
        4.3.2 帧内编码宏块的错误隐藏
        4.3.3 帧间编码宏块的错误隐藏
    4.4 解码器/编码器联合的容错技术
        4.4.1 自动反馈重传机制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4.4.2 实时的反馈机制
    4.5 编码器端H.264/AVC容错策略
        4.5.1 编码器端容错工具选择方案
        4.5.2 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4.6 对话式视频业务中H.264/AVC的容错策略
        4.6.1 对话式视频业务容错方案
        4.6.2 实验和结果
    4.7 视频广播/多播业务中的容错策略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3G环境中H.264/AVC的码率控制算法
    5.1 3G无线信道上的码率控制
    5.2 基于VBR的码率控制方法
        5.2.1 HRD(Hypothetical Reference Decoder)缓冲区参考模型
        5.2.2 流体流动模型(Fluid Flow Traffic Model)
        5.2.3 MAD的估算
        5.2.4 量化参数(QP)的计算
        5.2.5 VBR码率控制的结果
    5.3 基于EBR的码率控制算法
        5.3.1 EBR算法的基本要求
        5.3.2 EBR视频流在3G无线信道中的传输
    5.4 3G网络中支持EBR的信道结构
        5.4.1 WCDMA系统中的逻辑信道
        5.4.2 CDMA2000中的逻辑信道
    5.5 EBR算法的实现
        5.5.1 EBR码率控制算法的核心
        5.5.2 自适应动态分片方法
        5.5.3 量化参数的确定
        5.5.4 GOP中第一个I帧和P帧的编码方法
        5.5.5 GOP中剩余P帧的编码方法
    5.6 EBR码率控制方法的性能
        5.6.1 在无差错信道上的传输性能
        5.6.2 在易错信道上传输结果
        5.6.3 自适应动态分片方法的性能
        5.6.4 端到端延时性能
        5.6.4 EBR方法的缺点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H.264/AVC在3G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6.1 H.264/VAVC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6.1.1 比特流的一致性测试
        6.1.2 解码器的一致性测试
        6.1.3 3G移动终端的一致性测试
    6.2 专利问题
        6.2.1 H.264/AVC专利权适用范围
        6.2.2 专利收费细则
        6.2.3 专利问题总结
    6.3 H.264/AVC标准与AVS标准比较
        6.3.1 AVS1-P7标准的技术特点
        6.3.2 AVS1-P7标准的性能
        6.3.3 AVS1-P7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cdma2000 1x EV-DV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功率控制及其在CDMA系统中的作用
    1.2 功率控制方案的分类
        1.2.1 前向功控与反向功控
        1.2.2 集中式功控与分布式功控
        1.2.3 开环功控与闭环功控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2章 功率控制理论概述
    2.1 功率控制问题
        2.1.1 CDMA系统中的干扰源
        2.1.2 SIR 平衡功率控制模型
    2.2 功率控制方法
        2.2.1 集中式功率控制方法
        2.2.2 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
    2.3 影响功率控制效果的因素
        2.3.1 测量信息和测量误差
        2.3.2 信干比估计误差
        2.3.3 功率控制命令延时和错误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dma2000 1x EV-DV 系统及其仿真平台
    3.1 cdma2000 1x EV-DV 系统简介
        3.1.1 cdma2000 协议实体与业务接口总体框图
        3.1.2 cdma2000 信令系统
        3.1.3 cdma2000 系统中的语音和数据业务
        3.1.4 cdma2000 系统链路层协议简介
        3.1.5 cdma2000 系统物理层协议简介
    3.2 cdma2000 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3.2.1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技术
        3.2.2 反向闭环功率控制技术
        3.2.3 功率控制时序图
    3.3 cdma2000 1x EV-DV 系统反向语音业务仿真平台
        3.3.1 物理层建模
        3.3.2 仿真场景的网络拓扑
        3.3.3 仿真场景的节点层模型
        3.3.4 仿真场景的进程层模型
        3.3.5 参数配置
        3.3.6 仿真结果与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dma2000系统反向功率控制算法改进
    4.1 相关技术背景
        4.1.1 现有实现方案及其不足
        4.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4.2 一种基于移动信道的多普勒估计和信道预测技术的反向链路功率控制算法
        4.2.1 改进方案的框架
        4.2.2 移动信道的多普勒估计与功控步长的选择
        4.2.3 信道预测与功率升降命令的确定
        4.2.4 仿真结果
    4.3 一种基于移动台距离和速率信息的上行功率控制算法
        4.3.1 距离和速度信息对功控步长选择的影响
        4.3.2 改进方案的框架
        4.3.3 移动信道的多普勒估计
        4.3.4 移动台距离信息的获取
        4.3.5 根据距离和速率信息选择功控步长
        4.3.6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联合功率控制与速率控制技术
    5.1 多业务 CDMA 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问题
        5.1.1 多业务 CDMA 系统中无线资源控制的目标
        5.1.2 联合功率与速率控制技术的模型
        5.1.3 确定最佳功率与速率向量的准则
    5.2 多业务 CDMA 系统中的联合功率和速率控制方法
    5.3 cdma2000 系统中的联合功率与速率控制技术[3][4]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0)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仿真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当前移动通信业务的现状和展望
        1.1.1 3G现状
        1.1.2 全球3G发展前景分析
    1.2 CDMA2000 1x技术简介
        1.2.1 CDMA2000 1x的特点
        1.2.2 CDMA2000 1x的关键技术
    1.3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相关原理
    2.1 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系统模型概述
    2.2 CDMA2000 1x系统反向信道组成
        2.2.1 反向导频信道(R-PICH)
        2.2.2 反向基本信道(R-FCH)
        2.2.3 反向专用控制信道(R-DCCH)
        2.2.4 反向补充信道(R-SCH)
        2.2.5 反向接入信道(R-ACH)和反向增强接入信道(R-EACH)
        2.2.6 反向公共控制信道(R-CCCH)
    2.3 CDMA2000 1x系统反向业务信道各部分调制参数和技术
        2.3.1 反向业务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2.3.2 反向业务信道扩频与调制
        2.3.3 反向业务信道基带滤波
第三章 MATLAB实现的反向业务信道仿真
    3.1 MATLAB及其仿真环境SIMULINK通信工具箱简介
    3.2 反向业务信道的总体SIMULINK仿真模型
    3.3 反向业务信道的各模块SIMULINK仿真模型
        3.3.1 业务信道编码部分
        3.3.2 业务信道扩频部分
        3.3.3 业务信道射频调制模块
        3.3.4 反向业务信道全局初始化模块
    3.4 仿真小结
第四章 CDMA2000 1x反向链路容量分析
    4.1 CDMA2000 1x系统反向链路容量
    4.2 提高反向链路容量的措施
        4.2.1 反向功率控制提高反向链路容量
        4.2.2 采用话音激活提高系统容量
        4.2.3 采用多扇区提高系统容量
        4.2.4 其他技术提高系统容量
    4.3 结束语
附录 本文所调用的MATLAB源程序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差错控制编码在CDMA2000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D]. 马俊汉.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9)
  • [2]CDMA2000系统中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研究与实现[D]. 罗梁.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3]CDMA2000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及其DSP实现[D]. 徐书杰. 湖南大学, 2009(01)
  • [4]BCMCS无线传输技术分析[J]. 谢伟良,孙震强,杨峰义. 电信科学, 2007(10)
  • [5]CDMA2000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D]. 凌小娟.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6]CDMA2000中的TrFO研究[D]. 王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1)
  • [7]基于3G的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D]. 董振飞.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01)
  • [8]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D]. 柳林. 浙江大学, 2006(05)
  • [9]cdma2000 1x EV-DV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D]. 杨久春. 东南大学, 2006(04)
  • [10]CDMA2000 1x反向业务信道仿真和关键技术研究[D]. 谢红晨.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

标签:;  ;  ;  ;  ;  

CDMA2000中差错控制编码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