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未来的农民需要“脉搏”

不,未来的农民需要“脉搏”

一、号准农民需求“脉搏”(论文文献综述)

周柏春[1](2021)在《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引导。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解决发展成果尤其文化成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举措。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是在党领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拓展和加强的,它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保障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价值指向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础内核在于坚持厚植文明乡风,基本态度是坚持渐续发展。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包括政策保障、党建文化引领、农民主体力量支撑、物相附着涵养和产业带动。

张玉璞[2](2021)在《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之路。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与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人民利益的科学观点,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进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续力保航。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习近平发挥出超常的政治智慧与魄力,多次针对党员干部应当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也以高达203次的出现频率贯穿始终,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心系人民,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使命初心,并最终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人民是党重要的执政基础,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体现,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文章在分析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时代背景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回溯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求探寻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来源以及形成、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包括人民经济利益、人民政治利益、人民文化利益、人民社会利益、人民生态利益五大方面。同时,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使得这一思想成为新时代指导党做好人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重要指引。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的进一步丰富,形成了解决新时代人民利益矛盾的理论指南,彰显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利益;就其实践价值而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升民生建设质量,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内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效能,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全世界人民实现自身利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童成帅[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乡村全部工作事务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其整体水准、工作能力事关乡民幸福指数,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直接影响“两个一百年”目标在农村的实现。同时,“乡村治理问题”历来备受关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治理”问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助力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乡村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乡村建设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在于:一是产业兴旺,二是生态宜居,三是乡风文明,四是治理有效,五是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系统工程,基层干部的统领是核心,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客观上要求提升基层干部的经济发展力、生态保护力、文化建设力、政治领导力及群众组织力。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成就与挑战并存。究其本源,经济基础不够优厚招致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经济能力不强;政治素养不够牢固造成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足;文化基础不够优质导致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建设能力短缺;社会基础不够优良引致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能力欠缺;环保意识不够强烈致使农村基层干部环境治理能力不够。直面问题,可以分别从经济层面聚力发展乡村经济,抓牢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生态层面创优绿色环境,做美乡村振兴的“底色”;文化层面增强干部文化建设力,号准乡村振兴的“脉搏”;政治层面探索基层善治之路,培育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社会层面激发农民干事热情,汇聚乡村振兴的“合力”。以此联合驱动整体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确保乡村振兴系统工程有序进行。展望未来,在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在农村的实现,就必须立足于农村实际,提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治理力。从现实场域视角看,一要积极探索新的激励导向机制,从收入保障、职级激励、贴心关爱等方面构建基层干部激励机制,以此释放“海潮效应”。二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政绩的考核,切实构建“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以问题导向为主轴,谨防“社会惰化效应”之蔓延。三要搞好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特别是基层党政一把手的选任,以此起到“风向标”、“导航仪”“指南针”的作用,着力活化基层干部的“羊群效应”。

车志远[4](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吴天江[5](2019)在《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问题,是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党谋划与推动一切工作的重要依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带领广大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与党的伟大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①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继承和发展。此外,还立足于新时代发展新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适应解决人民利益问题新要求,形成了以人民利益中心观、人民利益法治观、人民利益发展观、人民利益共享观、人民利益实现观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体现了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利益问题的导向性、利益发展的时代性、利益共享的普惠性等特征。本文通过探析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以期尽量对人民利益何以实现、何以维护、何以发展、何以共享等作出解答。深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科学体系和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实践原则等,对于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赛雄[6](2018)在《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文中指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内容涵盖广,涉及科学、文学、政治、历史、生物、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威尔斯依靠亦幻亦实的科学幻想作品,让他获得“科幻界的莎士比亚”的美誉,凭借对社会现实予以讽刺表达的社会小说,让他赢得“狄更斯继承人”的美称,加上晚期对世界范围内的前瞻性创作,更是被郭沫若评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威尔斯的社会小说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秀传统,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1900年前后起创作了一系列社会讽刺小说,描绘了英国转型期的社会状况,记述了许多小人物既令人心酸又令人发笑的坎坷历程。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中的“失范”为切入口,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失范、经济失范、教育失范和道德失范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吉普斯》、《托诺-邦盖》和《波里先生传》等四部社会小说,展示了作家对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失范状况的书写,并从时代影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分析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进一步考察作家对良序社会的探索途径。威尔斯出身于“经济困顿”的中下层资产阶级家庭,在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下接受了一段有限的初等教育。十四岁的时候,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开学校,走上了药店学徒和布店学徒的谋生之路。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毕业留校任教后,开始尝试写作,从此走上了专职作家的道路。这一艰难的成长历程不仅锤炼了他的品格,磨砺了他的意志,还为他今后各类作品,尤其是社会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始素材。在威尔斯笔下,几乎所有社会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缺少教育机会的受害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中下层资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作为在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英国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候开始,不断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充分发展了国内的自由资本主义,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的贫困问题,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尔斯继承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深刻地思考着英国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问题,具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威尔斯的四部社会小说对转型社会中失范主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教育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在生态方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时期,自然环境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威尔斯从失谐的乡村、失衡的城镇和失序的都市等三方面描绘了生态失范的景象。在经济方面,工业文明给英国带来了繁荣昌盛,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在此社会背景下,经济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和功利化,威尔斯从欺诈式的生产、悖论性的流通和炫富性的消费等三个方面揭露了经济失范的状况。在教育方面,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开始广设公立学校,逐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然而在威尔斯的笔下折射出不成熟的自我教育、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等失范状况。在道德方面,受重商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情感关系出现异化。威尔斯通过小说人物冷漠的亲情、功利的爱情和虚伪的友情等三个方面,展示当时社会背景下道德失范的现状。可以说,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社会失范问题的书写,既反映了英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又预示着英国旧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解体的风险。威尔斯社会小说创作于爱德华时代,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结构呈现失范的状态。如何实现良序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威尔斯毕生不断探索和努力追求的问题。威尔斯个人成长经历、小说人物思想无不体现了其探索良序社会的愿望和过程,具体表现在对科学教育的反思、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等三个方面。在科学教育的反思上,威尔斯是努力走出宗教束缚的“离经叛道者”,成为一名接受科学教育的底层“幸运儿”,并最终成为反思科学进步的“科幻小说家”。在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上,威尔斯曾加入费边社,作家从路维宪的幻想、马斯特曼的挣扎到尤尔特的妥协等情节,向读者展示出当时费边社会主义者只希望在政治上妥协,没有在经济、社会变革、未来筹划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决心与努力,呈现出一种政治上的空想,他的政治构序之路也只能就此作罢。在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上,威尔斯通过路维宪的抉择、吉普斯的回归、乔治的省悟及波里的救赎等小说人物的不同结局,最终转向了对道德规范的探寻之路,从而实现自我的认识,最终回归德性的精神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小说中,威尔斯以充满调侃的口吻介绍了英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失范状况,也婉转地表达了他自己历经时代裂变后的忧思隐衷。他创造性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揭露出时代的黑暗面,批判社会各领域中的失范现实,与同时代作家一道书写那个时代的“焦虑”。威尔斯并不追求“詹姆斯式”的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美感,而是忠实于社会现实,“指出个体遭遇的变幻莫测与随机性”,传达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写实旨趣。他的最大贡献并非为社会失范的英国开出救世良方,而是为“爱德华盛世”号准了脉搏。威尔斯煞费苦心所精心构筑的失范结构,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和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郑新辉[7](2018)在《昭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平台与金融业的完美结合正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加速冲击着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在强烈的冲击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民生的农村基础金融,只有号准互联网金融变革的脉搏,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祛除传统金融低效发展的病根,才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竞技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昭苏县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应如何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摆脱被新型模式的金融行业淘汰的命运,迎接互联网金融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其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和战略分析工具,从宏观战略层面对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进行探讨。首先,昭苏县农信社内外部环境分析。运用PEST理论对其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选取波特五力模型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探讨,从而得出昭苏县农信社整体的外部经营环境;同时通过分析资源价值状况和业务能力状况研究其内部经营环境,进而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其次,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选择。主要从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使命、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思路,最终进行重点战略的定位和选择。再次,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实施措施。分别从产品、客户、营销以及管理四个方面对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战略实施展开探讨。最后,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保障。主要从昭苏县联社金融业务战略实施所需的保障措施进行全面分析,以促进农信社针对性的实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选用PEST理论与波特五力模型介绍了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以及行业外部环境情况。发现宏观环境下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迎来了诸多发展优势,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市场潮流,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昭苏县农信社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商业银行整个行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阻力及挑战。(2)分别从资源价值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探讨昭苏县农信社内部经营环境,发现其作为县域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源价值状况处于地域性良好,但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能力上还存在诸如:较同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弱、产品使用率低、客户定位范围窄等诸多问题。(3)通过分析宏观战略中SWOT矩阵,得出昭苏县农信社应选用SO战略(增长型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机遇,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以低成本低风险为依托开发出适用范围更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之上拓展新客户群体。(4)通过结合对前文的分析,对互联网具体金融发展重点战略进行定位,即应重点定位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服务战略、合作战略、营销战略四方面,完善农信社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改善发展缺陷,促进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龚艳[8](2018)在《精准扶贫法律政策施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精准扶贫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也是构建精准扶贫法律政策引领保障机制、推进精准扶贫法治化的关键期。未来精准扶贫法律政策全面施行应着重从规范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健全完善"建档立卡"制度、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建立扶贫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全面推进,树立依法扶贫的尊法守法意识,提升扶贫责任担当,号准贫困脉搏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治病良方,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张立武[9](2018)在《推进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职业教育学校为例》文中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形成人力资本,重点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广东梅州农村人力资本持续外流的情况下,面临着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推进缓慢。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作指导,以梅州市职业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于“三农”的角度出发,结合梅州实际,对梅州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基础上,根据梅州职业教育主要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对梅州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接着对梅州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了走访调研;利用职业教育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的时机对来自珠三角城市和梅州地区的一些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主管就梅州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进行访谈;对梅州农村地区的一些农户或一些务农的学生家长就梅州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进行访谈了解,了解了梅州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做法及其取得的一些成效。然后,对梅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学生、珠三角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学生和一些初中毕业生(中职中技高中以下学历)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微观调查了解了梅州职业教育的绩效。最后,剖析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滞后的原因,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梳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促进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冀能为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启示,助推梅州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戴丽[10](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形态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改革开放40年,数十载变迁中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历史,结合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为指导,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二、号准农民需求“脉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号准农民需求“脉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二)历史逻辑:对中国过往乡村文化建设的检视、反思与改进
    (三)实践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建设、推进与抬升
二、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核心特质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指向
    (三)坚持厚植文明乡风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内核
    (四)坚持渐续发展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推进路径
    (一)用政策保障乡村文化振兴
    (二)用党建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三)用农民主体力量支撑乡村文化振兴
    (四)用物相附着涵养乡村文化振兴
    (五)用产业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结语

(2)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关概念
        1.4.1 人民的基本内涵
        1.4.2 利益的基本内涵
        1.4.3 人民利益的基本内涵
        1.4.4 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
2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的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2.1.2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初步探索
    2.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利益思想
        2.2.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
        2.2.2 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
        2.2.3 江泽民的人民利益思想
        2.2.4 胡锦涛的人民利益思想
    2.3 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3.1 民本思想的萌芽
        2.3.2 民本思想的发展期
        2.3.3 民本思想发展的平稳期
        2.3.4 民本思想发展的完成期
3 习近平人民经济利益观
    3.1 习近平关于人民经济利益重要性论述
        3.1.1 人民经济利益实现进入瓶颈期
        3.1.2 人民对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3.1.3 中等收入陷阱阻碍了人民经济收入的提升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经济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3.2.1 人民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主体
        3.2.2 共同富裕是人民经济利益的目标导向
        3.2.3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
    3.3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经济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3.3.1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3.3.2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3.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3.4 经济工作要讲政治
4 习近平人民政治利益观
    4.1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4.1.1 巩固党根本政治立场的使命追求
        4.1.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4.1.3 夯实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的现实需要
        4.1.4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4.2.1 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保障政治利益不走偏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利益最直接的内容
        4.2.3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利益的基础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4.3.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
        4.3.2 坚持好发展好现有政治制度
        4.3.3 建设人民政治权利保障机制
        4.3.4 抓“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
5 习近平人民文化利益观
    5.1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5.1.1 推进伟大梦想的重要支撑
        5.1.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5.1.3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要求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5.2.1 意识形态工作决定文化利益的发展方向
        5.2.2 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利益的关键内容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支撑文化利益的精神力量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5.3.1 发挥道德教育的支撑作用
        5.3.2 提升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引领作用
        5.3.3 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驱动
        5.3.4 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5.3.5 增强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能力
6 习近平人民社会利益观
    6.1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6.1.1 社会利益体现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6.1.2 与人民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利益因素
        6.1.3 建立人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必要准备
        6.1.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6.2.1 教育和就业是人民社会利益的主要方面
        6.2.2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社会利益的有益补充
        6.2.3 全民健康是实现人民社会利益的基础
        6.2.4 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社会利益科学化进程的保障
        6.2.5 社会公共安全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条件
        6.2.6 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社会改革利益成果的保障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6.3.1 多渠道实现人民就业稳定
        6.3.2 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建设的可持续良性运行
        6.3.3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6.3.4 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综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6.3.5 加强社会风险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建设
        6.3.6 努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环境的实现
7 习近平人民生态利益观
    7.1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7.1.1 全球性生态危机损害人民生态利益
        7.1.2 人民对健康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诉求
        7.1.3 人民对生态文明发展提出新要求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7.2.1“两山”理念是基本原则
        7.2.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7.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实归宿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7.3.1 提升人民绿色生态环保意识
        7.3.2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7.3.3 推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进程
8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时代价值
    8.1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价值
        8.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利益观的价值追求
        8.1.2 形成了解决新时代人民利益矛盾的理论指南
        8.1.3 彰显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利益
    8.2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实践价值
        8.2.1 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升民生建设质量
        8.2.2 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内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效能
        8.2.3 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9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理论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溯源与基本内涵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溯源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2.2 基层干部的概念界定与乡村治理能力的理论剖释
        2.2.1 基层干部的概念界定
        2.2.2 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理论剖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基本方略与时代意义
        2.3.1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基本方略
        2.3.2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时代意义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现状及探因
    3.1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取得的成就
        3.1.1 基层干部治理理念有所更新
        3.1.2 基层干部治理方式有所创新
        3.1.3 基层干部治理水平有所提升
        3.1.4 基层干部治理模式有所转变
    3.2 我国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挑战
        3.2.1 基层干部发展经济能力不强
        3.2.2 基层干部环境治理能力不足
        3.2.3 基层干部文化建设能力短缺
        3.2.4 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欠缺
        3.2.5 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能力不够
    3.3 治理主体论视域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基础不够优厚是基层干部经济发展力弱化的“固化藩篱”
        3.3.2 环保意识不够强烈招致基层干部环境治理能力欠缺
        3.3.3 文化基础不够优质导致基层干部文化建设能力短缺
        3.3.4 政治素养不够过硬造成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足
        3.3.5 社会基础不够优良引致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能力不强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实践路径
    4.1 提高经济发展能力,抓稳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4.1.1 更新干部经济发展旧思维
        4.1.2 依托乡村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1.3 做强做大村集体经济
        4.1.4 以科技创新推进乡村发展新业态
    4.2 提升生态保护能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底色”
        4.2.1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锻造生态干部队伍
        4.2.2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4.2.3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催生乡村环境蝶变
        4.2.4 健全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4.3 增强文化建设能力,号准乡村振兴的“脉搏”
        4.3.1 革除治理固化藩篱,提升干部文化涵养
        4.3.2 发挥“乡贤+基层干部”治理主体二重效应
        4.3.3 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4.4 强化政治领导能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4.4.1 加强基层干部引领指导,“规”出村民自治新模式
        4.4.2 增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约”出基层法治新格局
        4.4.3 强化基层干部道德素养,“谱”出基层德治新篇章
    4.5 加强群众组织能力,汇聚乡村振兴的“合力”
        4.5.1 以自我革命为价值导向筑牢干群鱼水情
        4.5.2 增强基层干部执政本领的“三子”良方
        4.5.3 以要点突破为价值准则解决公共群体性事件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的未来指向
    5.1 探索基层干部激励导向机制,凸显“海潮效应”
        5.1.1 健全基层干部收入保障机制
        5.1.2 建立基层职员等级晋升机制
        5.1.3 健全基层干部关爱长效机制
    5.2 完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谨防“社会惰化效应”
        5.2.1 加强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考核
        5.2.2 强化基层干部工作政绩考核
        5.2.3 建立“优胜劣汰”淘汰机制
    5.3 强化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活化“羊群效应”
        5.3.1 要将忠诚干净担当视为选任的“价值标尺”
        5.3.2 要将群众公认法则视为选任的“导航仪”
        5.3.3 要将能力实绩准则视为选任的“指南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比较研究法
    (四)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五) 论文研究思路
    (六) 相关概念界定
        1. 人民
        2. 利益
        3. 利益观
        4. 人民利益观
        5.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
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形成
    (一)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2. 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
        3. 我国正处于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时期
        4. 我国维护实现发展人民利益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阶段
    (二)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利益观是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直接来源
        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重要源头
    (三)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1. 丰富的从政经历
        2. 强烈的问题意识
        3. 深厚的人民情怀
        4. 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四)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1. 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 适应解决人民利益问题的新要求
        3. 新时代处理人民利益关系的新需要
        4. 党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
二、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主要内容
    (一) 人民利益中心观
        1.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 做到利为民所谋
        3. 坚持为人民利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4. 恪守以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
        5. 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 人民利益法治观
        1. 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2. 大力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
        3.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5.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 人民利益发展观
        1.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人民物质利益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发展人民政治利益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发展人民文化利益
        4. 加强社会建设以发展人民社会利益
        5. 建设生态文明以发展人民生态利益
    (四) 人民利益共享观
        1. 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 物质基础:通过持续健康发展把“蛋糕”做大
        3. 关键环节: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
        4. 价值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 人民利益实现观
        1. 实现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实现的依靠力量:勠力同心,凝聚人民群众伟大力量
        3. 实现的内在要求:大力弘扬实干精神
        4. 实现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三、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主要特征和实践原则
    (一)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主要特征
        1. 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2. 利益问题的导向性
        3. 利益发展的时代性
        4. 利益共享的普惠性
        5. 利益实现的充分性
    (二)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实践原则
        1. 坚定性原则
        2. 主体性原则
        3. 全面性原则
        4. 渐进性原则
四、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意义
        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新境界
        2. 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新境界
        3.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利益观的新境界
    (二)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实践价值
        1. 为新时代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利益提供了科学指南
        2. 为新时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3. 为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
        4. 为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正确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图书类
    (二) 期刊类
    (三) 学位论文类
    (四) 报纸类
致谢

(6)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威尔斯研究综述
        0.2.1 国外威尔斯研究综述
        0.2.2 国内威尔斯研究综述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主要创新之处
    0.4 主要概念界定
        0.4.1 社会小说
        0.4.2 社会转型
        0.4.3 社会秩序与失范
第1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
    1.1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生态失范
        1.1.1 怀旧的村庄与失谐的乡村生态
        1.1.2 工业化发展与失衡的城镇生态
        1.1.3 城市化进程与失序的都市生态
    1.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经济失范
        1.2.1 “自由放任”与欺诈性的生产行为
        1.2.2 交通广告业繁荣与悖论性的流通关系
        1.2.3 “一夜暴富”与炫富性的消费观念
    1.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教育失范
        1.3.1 “机械的学习计划”与“不成熟”的个体智育
        1.3.2 “无能为力的父母”与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
        1.3.3 “悲惨的智识命运”与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
    1.4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道德失范
        1.4.1 寄居生活与冷漠的亲情
        1.4.2 攀附新富与功利的爱情
        1.4.3 “向上流社会看齐”与虚伪的友情
第2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
    2.1 英国转型社会的时代影响
        2.1.1 信仰危机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宗教维度
        2.1.2 科学发展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思想维度
        2.1.3 社会变迁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维度
    2.2 威尔斯家庭背景的影响
        2.2.1 经济困顿的下层阶级家庭
        2.2.2 传统有限的家教影响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关系
    2.3 威尔斯独特成长经历的影响
        2.3.1 “支离破碎”的童年教育
        2.3.2 艰难坎坷的求职历程
        2.3.3 喜忧相参的大学经历
第3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良序社会的探索
    3.1 科学教育的反思
        3.1.1 离经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缚
        3.1.2 教育“幸运儿”:接受科学教育
        3.1.3 科幻小说家:反思科学进步
    3.2 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
        3.2.1 激进者:路维宪的幻想
        3.2.2 抗争者:马斯特曼的挣扎
        3.2.3 空想者:尤尔特的妥协
    3.3 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
        3.3.1 反躬自省:路维宪的抉择
        3.3.2 返璞归真:吉普斯的回归
        3.3.3 蓦然回首:乔治的省悟
        3.3.4 凤凰涅磐:波里的救赎
第4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意义
    4.1 威尔斯小说的艺术表现
        4.1.1 威尔斯小说的整体创作特点
        4.1.2 威尔斯社会小说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
    4.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4.2.1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4.2.2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4.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4.3.1 “日不落帝国”失范问题的预警
        4.3.2 中国良序社会建构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国威尔斯研究学位论文
附录(二) 中国威尔斯研究期刊论文
附录(三) 威尔斯简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昭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访谈调查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发展战略理论
    2.3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2.4 互联网金融理论
    2.5 简要评述
第3章 昭苏县农信社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宏观环境分析
        3.1.2 行业环境分析
        3.1.3 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昭苏县农信社概况
        3.2.2 资源价值分析
        3.2.3 业务能力分析
    3.3 SWOT分析
        3.3.1 机会
        3.3.2 威胁
        3.3.3 优势
        3.3.4 劣势
        3.3.5 SWOT分析矩阵
第4章 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4.1 发展愿景与使命
        4.1.1 发展愿景
        4.1.2 发展使命
    4.2 发展战略目标
        4.2.1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4.2.2 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目标
    4.3 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思路
        4.3.1 坚持转型发展战略
        4.3.2 坚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战略
        4.3.3 坚持合作发展战略
    4.4 互联网金融战略定位与战略重点
        4.4.1 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4.4.2 综合服务战略--搭建大数据平台
        4.4.3 合作战略--加强本土银行间合作
        4.4.4 营销战略--发展主动式营销
第5章 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5.1 产品方面
        5.1.1 依据产品价值提升服务
        5.1.2 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
        5.1.3 施行产品差异化价格
    5.2 客户方面
        5.2.1 提供互联网化的客户服务体验
        5.2.2 精简客户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流程
    5.3 营销方面
        5.3.1 实施精准化细分营销
        5.3.2 创新营销渠道
    5.4 管理方面
        5.4.1 布局专业化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
        5.4.2 持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变革
        5.4.3 提升员工工作体验与满意度
        5.4.4 为员工晋升提供可能的通道
第6章 昭苏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的整体部署
        6.1.1 增强全社员工对互联网金融建设的紧迫感
        6.1.2 加强全社员工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
    6.2 完善互联网金融管理水平
        6.2.1 构建科学的互联网金融决策体系
        6.2.2 专业化内部组织管理体系
        6.2.3 简约化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流程
    6.3 增强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
        6.3.1 重视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引进
        6.3.2 增加互联网金融研发投资
        6.3.3 完善互联网金融研发机制
    6.4 加强互联网金融营销力度
        6.4.1 增加特色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6.4.2 优化互联网金融产品价格
        6.4.3 加强对客户互联网金融业务引导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精准扶贫法律政策施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扶贫法治化的意义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推动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
    (二)依法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
    (三)保护贫困人口的合法权利是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
二、精准扶贫法律政策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
    (二)贫困人口数据体系不完善
    (三)扶贫资金使用方式不规范
    (四)扶贫效果评价机制不科学
三、完善精准扶贫法律政策施行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贫困人口识别标准
    (二)健全完善“建档立卡”制度
    (三)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
    (四)建立扶贫效果科学评价机制

(9)推进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职业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开发
        2.1.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1.3 新型职业农民与乡村工匠
        2.1.4 农村职业教育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2.2 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2.2.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2.2.4 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经济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福斯特职业教育理论
3 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主要做法
        3.1.1 整合资源,促进改革创新
        3.1.2 加大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与扶持
        3.1.3 筹建高职院校,提升师资力量
        3.1.4 大力助推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梅州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高
        3.2.3 梅州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受限
        3.2.4 梅州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3.2.5 梅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当地产业结构脱节
        3.2.6 梅州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4 梅州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及其毕业生状况:调查数据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梅州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4.2.1 梅州职业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
        4.2.2 梅州职业教育学校与社会缺乏紧密性
        4.2.3 梅州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4.3 梅州市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去向及其就业能力
        4.3.1 外出就业仍是大势,梅州农业人力资本不足
        4.3.2 梅州职业教育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4.4 本章小结
5 他山之石
    5.1 国外经验
        5.1.1 美国经验
        5.1.2 英、德经验
        5.1.3 日、韩经验
    5.2 国内实践
        5.2.1 广州增城区的实践
        5.2.2 苏州昆山市的实践
        5.2.3 山东潍坊寿光市的实践
    5.3 主要启示
        5.3.1 农村职业教育的范畴扩大
        5.3.2 加强立法建设,建立投入机制
        5.3.3 构建教育主体多元化合作模式
        5.3.4 建立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5.3.5 统筹规划,建设职教中心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6.2.2 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宣传鼓励
        6.2.3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辐射范围
        6.2.4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沿革路线
    (一)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赋予农民更多自主经营权
    (二) 以建设市场经济为重心体现市场支配作用
    (三) 以机械化生产为媒介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三、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现实需求
四、结论
    (一)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作用
    (二) 正确认识新形式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价值
        1. 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
        2. 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
    (三) 精准把握生态化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意义

四、号准农民需求“脉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J]. 周柏春. 学术交流, 2021(07)
  • [2]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D]. 张玉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 童成帅.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5]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D]. 吴天江. 云南大学, 2019(03)
  • [6]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D]. 刘赛雄. 湘潭大学, 2018(12)
  • [7]昭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 郑新辉. 山东大学, 2018(02)
  • [8]精准扶贫法律政策施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龚艳. 理论与现代化, 2018(05)
  • [9]推进梅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职业教育学校为例[D]. 张立武.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J]. 戴丽.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标签:;  ;  ;  ;  ;  

不,未来的农民需要“脉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