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报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

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报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

一、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益,刘帮华,胡均志,刘鹏,田喜军,张仝泽[1](2021)在《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多期叠置砂体储层合理开发方式研究》文中认为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岩性气藏的主体储层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形成的多种复杂叠置砂体,其叠置关系的认识对于气田的开发至关重要,如何制定合理工作制度成为气田高效开发的难题。通过分析气田储层砂体叠置关系,建立了不同类型生产井与叠置砂体分布关系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砂体叠置模式下直井和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生产主要受到横向砂体叠置影响,纵向砂体叠置影响不大;纵向和横向砂体叠置均会对水平井生产带来明显影响;砂体叠置是造成苏里格气田稳产期短、产量开发早期就呈现递减的主要原因;间歇生产的工作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地层能量,降低气井递减,起到很好的调峰作用。

何江川,余浩杰,何光怀,张吉,李娅[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天然气开发前景》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偏低,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保障民生用气、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长庆油田积极落实"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指示精神,制定了二次加快发展战略,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达到448.5×108 m3、油气当量突破6 000×104t,夯实了"西部大庆"的行业地位。为了进一步促进长庆气区天然气持续稳产、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概述了长庆气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情况,分析了天然气开发的形势与挑战,制定了开发技术对策,指明了天然气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长庆气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经历了4个阶段,形成了低渗透碳酸盐岩、低渗透砂岩、致密砂岩3种类型气藏开发的主体技术;(2)该区天然气开发正面临着已开发气田储量动用程度不充分、产量递减较快、剩余未开发储量分布复杂等6项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井网加密、扩边增储、次产层挖潜、气井精细管理等26条开发技术对策;(3)该区天然气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老气田稳产和新区上产并重、常规气与非常规气攻关并举。结论认为,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十四五"期末将突破500×108 m3且保持长期稳产,将助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白慧,杨国平,杨特波,马志欣,侯科锋,畅永刚[3](2020)在《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井位优选技术及其应用——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气藏属于岩性-地层圈闭气藏,储层厚度小、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为提高气田开发效果,笔者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地震、试气等动静态资料,通过对沉积相与成岩机理分析、小幅度古构造精细刻画、岩溶古地貌研究,分析白云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明确了天然气高产富集规律及成藏特征,并结合储层地震,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致密气藏有利富集区。在综合考虑天然气成藏模式、控制因素及储渗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地质、地震、测井与气藏工程多学科相结合,优选下古气藏井位坐标,形成了适用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气藏有效开发的井位优选技术。该技术有效提高了下古气藏开发效果,经济效益大,为致密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阮昱[4](2020)在《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文中认为随着天然气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探与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是一个大型的陆相砂岩岩性圈闭气藏。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区,目标层段盒8段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单砂体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地质难点,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开展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预测研究可为优选含气富集区和少井高效开发提供有利依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针对苏186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地质问题及储层预测难点,制定了由主河道到储层、再由储层到含气储层逐步深入的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地质、钻井、测试及三维地震等数据进行精细资料解释,强化模型正演、岩石物理及敏感参数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开展地震相分析、AVO分析、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敏感属性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储层厚度及含气性综合预测研究,精细刻画砂体及含气砂体空间展布形态,分析气藏主控因素,对目标层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优选盒8段Ⅰ类含气有利区24.28km2,占总面积的11.5%;Ⅰ+Ⅱ类含气有利区113.42km2,占总面积的52.7%,形成了一套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AVO、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检测等技术可以较好预测苏里格气田“类泥岩”型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含气性,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相关依据。

刘硕[5](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最为活跃,储、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之一,上古生界致密碎屑岩气藏是该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自2000年榆林气田发现以来,先后发现和探明了十余个大型致密碎屑岩气田,取得了丰富的勘探开发成果。研究表明,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储层砂体对天然气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优质高效的储层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研究致密碎屑岩藏储层预测方法,准确把握储层的几何形态、空间展布特征及其物性和含气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圈定有利勘探目标区、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某区块为例,本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依托钻井、录井、测井、岩心、测试、地震等各种资料,在地层层序划分、沉积相研究、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和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使用高分辨率和保真度地震资料,利用模型正演、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开展储层厚度及含气性预测和综合评价,探索了适合研究区致密碎屑岩储层预测的思路、方法和参数,准确预测了储层厚度和含气性特征,通过综合评价优选了有利的勘探部位。论文研究认为,反Q滤波可较好提高原始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地震波波形分解与多子波重构技术有利于消除煤层遮挡效应;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分别是区分煤层与非煤层、砂岩与非砂岩的敏感岩石物理参数;结合使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同时反演方法可有效预测储层厚度和平面展布特征;叠前AVO“亮点”、拟泊松比变化率、流体因子和叠后高频衰减等属性能定性预测储层的含气性;基于储层厚度和含气性预测成果开展的储层预测综合评价可以较好圈定出储层发育有利区。该论文有图140幅,表9个,参考文献102篇。

赵地[6](2018)在《基于苏5区块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构造与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5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北部,主要产层位于二叠系石河盒组以及山西组,属于陆相辫状河、曲流河沉积。储层纵向非均质强,横向随河道迁移剧烈变化。随着苏5区块勘探开发工作不断深入,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区块南部含气富集区内山西组山1段各小层气藏难以有效动用;含气富集区外新钻井在主要目的层石盒子组盒8段以及山西组山1段产气较低,且大量产水,气田面临着稳产难题。为了解决上述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难题,本次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地震、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分别对苏5区块石盒子组-山西组各小层段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对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储层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储层孔隙度分布在5~9%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1~0.1mD之间;采用沉积相控制法详细绘制了各小层段的砂体展布图、储层展布图以及有效储层展布图。采用井震联合叠后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针对苏5区块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进行了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所得到高分辨资料具有与实钻井匹配程度高,对储层响应特征强的优点。对目的层主要小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层位追踪,并对地质分层进行了校对,使地质分层与高分辨率地震层位得以更好的匹配。运用多种与断层有关的地震属性,首次对苏5区块的断层进行了有效刻画,识别出2种不同性质的断层。提出断层以及断层附近区域的裂缝对苏5区块储层有控制作用的新观点。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层位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工作,所绘制的构造图相比使用井数据绘制的构造图精确度更高,构造细节更丰富。利用多种地震属性以及波阻抗随机反演技术,对目的层段各小层进行砂体定性、储层定量预测,精细描述了各小层的砂体、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开展了储层气水分布特征研究,分别采用地质、地震研究方法对苏5区块主要目的层盒8段到山1段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区块气水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结合储层特征、砂体分布、构造特征、储层预测以及气水分布预测研究成果,为气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出了有利目标区。

魏巍[7](2018)在《苏里格气田X井区致密砂岩气储层描述及预测》文中指出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迄今为止陆上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气田储层类型是典型的致密砂岩,主力储层盒8段为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薄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各单砂体相互叠置,有效储层厚度小;含气砂岩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小。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储集层“甜点”钻遇成功率,利用研究区X井内高精度地震资料以及钻、测井资料,探索有效方法对主要含气层段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至山西组山1段进行储层预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针对苏里格气田X井区主要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系列,按照现有资料的条件采用纵波的叠后储层预测技术、纵波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以及多波联合的储层预测技术,制定了从主河道带的预测、砂体厚度的预测到含气储层的预测、流体识别的逐步深入预测思路。通过精确岩石物理敏感参数、AVO分析技术、地质统计反演技术以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分析研究得出岩石的的弹性物理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纵横波速度比等)能够很好的描述地层的岩性和含流体特征。根据纵、横波速度比计算得到的泊松比对于岩性及含气性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在地震反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使地震反演储层描述技术得到进一步细化和提升,纵向分辨率有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符合率大大提高,从而达到苏里格气田目的层段储层精细描述的目的,以提高目的层盒8、山1亚段储层厚度及有效储层预测的精度、提供井位支撑和提高钻探成功率。

朱亚军,李进步,陈龙,石林辉,付斌,史红然,张晨[8](2018)在《苏里格气田大井组立体开发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苏里格气田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开展大井组部署有利区筛选及部署方式关键技术研究,确保大井组开发效果,以实现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长期稳产的目标。针对苏里格气田古生界不同类型气藏有效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致密砂岩储层基于地质知识库的目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基于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二元运聚成藏模式的有利区筛选技术,并确定了大井组部署区域;同时,通过井网优化、井型优选及大井组部署思路,确定了大井组部署模式,提高了多层系储层储量动用及气田采收率。大井组开发关键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地质、地震及地面有机结合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气田开发效益,实现了低成本高效开发。

李进步,吴小宁,赵忠军,王树慧,张春阳,席怡,黄丹[9](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开发实践》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5.16万亿立方米,其中致密气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43.5%。与世界上其它致密气藏相比,鄂尔多斯盆地的致密气储层以"低渗、低压、低丰度和强非均质"为显着特点,产量低和采收率低严重制约了气田的有效开发。因此急需进行致密气藏经济有效开发技术攻关,为气田规模开发提供保障。针对致密气产量低、递减快、成本高等开发难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通过水力喷射多段压裂技术攻关,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通过井网优化技术攻关大幅度提高了致密气藏采收率;通过数字化管理模式和工厂化作业等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成本。通过集成创新12项主体开发技术,天然气产量从2007年的18亿立方米猛增至2015年的237亿立方米。目前油价的持续低迷给致密气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累计采油气量,是未来主要技术攻关方向。

史功雷[10](2017)在《苏里格气田59区盒8段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致密砂岩气已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弥补常规天然气的不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苏里格气田是中国储量最大且产量最高的致密砂岩气田,在致密砂岩气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苏59区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区,该区气藏分布受构造作用的影响较小,主控因素为砂体的横向展布以及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盒8段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砂体横向分布较广但变化剧烈,纵向分布层次多但单砂体厚度相对较小,气、水关系复杂,地震资料低频缺乏,给储层预测精度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本文以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目的层,综合利用该区的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采用波阻抗反演预测有利砂体的横向展布,采用地震属性预测有利砂岩含气区,综合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围绕有利储层预测展开研究,完成苏里格气田59区盒8段地震储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统计了不同类型井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得出当储层的物性较好、含气量较高时具有低阻抗的特点,为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有利砂岩储层提供了依据。2、分析统计了不同类型井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总结得出储层的含气性与振幅、频率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为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预测有利砂岩含气区提供了依据。3、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和测井数据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获得了盒8下段9100-10800g/cmcm3*m/s的低阻抗异常分布,有效地刻画出盒8下段有利砂岩储层的横向展布。4、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谱分解,获得不同频率段的单频地震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含气储层的低频伴影现象,计算了地层吸收剖面、低频瞬时振幅、高频衰减梯度,并对求取的地震属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有效地刻画出有利砂岩含气区的横向展布。5、将波阻抗反演结果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结果相结合,综合利用各方法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盒8下段有利储层的预测精度。

二、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多期叠置砂体储层合理开发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气田储层特征
2模型建立
    2.1直井模型建立
    2.2水平井模型建立
3合理工作制度研究
    3.1直井合理工作制度
    3.2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
4结论

(2)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天然气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长庆气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概况
    1.1 天然气勘探概况
    1.2 天然气开发概况
    1.3 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
        1.3.1 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关键技术
        1.3.2 低渗透砂岩气藏开发关键技术
        1.3.3 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关键技术
2 长庆气区面临的形势、挑战与开发对策
    2.1 面临形势
    2.2 主要挑战与开发技术对策
        2.2.1 滚动挖潜,夯实已开发气田资源基础
        2.2.2 综合施策,控制已开发气田递减
        2.2.3 技术革新,提高已开发气田采收率
        2.2.4 创新驱动,保障新区新层系规模增储与上产
        2.2.5 攻关突破,实现剩余低品质储量效益开发
        2.2.6 协调发展,推进地面限制难开发储量有效动用
3 长庆气区天然气开发潜力与前景
    3.1 气田开发潜力
        3.1.1 已开发气田稳产潜力
        3.1.1. 1 靖边气田稳产潜力分析
        3.1.1. 2 榆林气田稳产潜力分析
        3.1.1. 3 苏里格气田稳产潜力分析
        3.1.1. 4 子洲气田稳产潜力分析
        3.1.1. 5 神木气田稳产潜力分析
        3.1.2 上产气田潜力
        3.1.2. 1 米脂气田
        3.1.2. 2 庆阳气田
        3.1.2. 3 宜川气田
        3.1.3 新层系、新区开发潜力
    3.2 天然气开发前景
        3.2.1 致密气藏开发是压舱石
        3.2.2 低渗透气藏开发是重要保障
        3.2.3 新领域是重点发展方向
        3.2.3. 1 海相页岩气
        3.2.3. 2 煤系地层气
4 结论

(4)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2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地质问题及难点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2.2 研究区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3.1 地震资料分析
    3.2 地震地质层位综合标定
        3.2.1 测井曲线归一化及合成记录制作
        3.2.2 主要地质界面地震反射层特征
    3.3 层位及断裂解释
    3.4 变速构造成图
    3.5 主要目标层构造特征
第四章 储层含气性敏感参数分析
    4.1 储层地质特征
    4.2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4.2.1 岩石物理分析
        4.2.2 敏感参数优选
    4.3 横波拟合和流体替换
        4.3.1 横波拟合
        4.3.2 流体替换
第五章 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综合预测
    5.1 地震相分析
        5.1.1 基本原理
        5.1.2 效果分析
    5.2 AVO分析技术
        5.2.1 AVO基本原理
        5.2.2 AVO正演
        5.2.3 效果分析
    5.3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
        5.3.1 基本原理
        5.3.2 反演过程控制
        5.3.3 反演效果分析
    5.4 地质统计学反演
        5.4.1 基本原理
        5.4.2 反演过程控制
        5.4.3 反演效果分析
    5.5 高亮体及流体活动性油气检测技术
        5.5.1 基本原理
        5.5.2 效果分析
    5.6 盒8段砂岩及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5.6.1 盒8 段砂岩展布特征
        5.6.2 盒8 段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第六章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优选
    6.1 气藏主要控制因素
        6.1.1 主河道有效砂体发育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6.1.2 小幅度构造高部位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
    6.2 有利区优选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5)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沉积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2.3 沉积相分析
3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
    3.1 目标处理的必要性
    3.2 提高分辨率处理
    3.3 去煤层效应处理
4 储层地震预测
    4.1 测井岩石物理分析
    4.2 地震反演与储层厚度预测
    4.3 属性分析与储层含气性预测
    4.4 储层预测综合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苏5区块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构造与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高分辨地震处理技术
        1.2.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1.2.3 波阻抗反演技术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勘探开发概况
        2.2.1 总体状况
        2.2.2 地震勘探情况
        2.2.3 产能建设完成情况
        2.2.4 主要开发指标
第3章 苏5区块石盒子组-山西组地质特征
    3.1 地层划分及对比
        3.1.1 地层划分
        3.1.2 小层对比
    3.2 砂体展布特征
        3.2.1 苏5区块沉积相概述
        3.2.2 砂体小层对比
        3.2.3 山2段砂体展布特征
        3.2.4 山1段砂体展布特征
        3.2.5 盒8段砂体展布特征
        3.2.6 盒7段砂体展布特征
        3.2.7 砂体展布特征小结
    3.3 储层特征
        3.3.1 矿物岩石组分
        3.3.2 储层孔隙类型
        3.3.3 储层物性特征
        3.3.4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苏5区块叠后高分辨率地震处理与解释
    4.1 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4.1.1 井震联合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4.1.2 苏5区块叠后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流程
        4.1.3 拓频目标的确定
        4.1.4 参与井的优选
        4.1.5 叠后高分辨处理效果分析
    4.2 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4.2.1 层位标定
        4.2.2 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层波组特征及小层对比追踪
        4.2.3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4.2.4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目的层构造成图
        4.2.5 构造成图效果分析及认识
    4.3 基于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储层预测
        4.3.1 地震属性定性预测砂体展布
        4.3.2 基于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定量预测储层
第5章 苏5区块气水分布研究
    5.1 气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5.1.1 气水垂向分布规律
        5.1.2 断层和裂缝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5.1.3 烃源岩分布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5.1.4 储层性质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5.2 气水分布预测
        5.2.1 有效储层厚度与储层厚度比值法气水分布预测
        5.2.2 地震属性预测气水分布
第6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7)苏里格气田X井区致密砂岩气储层描述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概况及研究进展
    1.1 研究区位置
    1.2 区域地质概况
    1.3 苏里格气田发展阶段
    1.4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储层分析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2.1 研究区储层地质特征
    2.2 研究区储层物性特征
    2.3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储层预测研究方法
    3.1 地震储层预测思路
    3.2 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3.2.1 储层精细标定
        3.2.2 地震模型正演
        3.2.3 地震波形特征分析技术
        3.2.4 地震叠后反演
        3.2.5 地震叠前反演
        3.2.6 AVO分析技术
        3.2.7 叠前地质统计反演技术
    3.3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与描述
        3.3.1 小幅度构造影响气水层分布
        3.3.2 储层厚度与气层发育关系密切
        3.3.3 储层物性对气藏边界有一定控制作用
        3.3.4 气藏描述
第四章 实际区块应用效果分析
    4.1 反演效果分析
    4.2 地质统计反演效果分析
    4.3 主要目的层构造特征效果分析
    4.4 气藏描述效果
        4.4.1 预测符合率高
        4.4.2 地质建模分辨率高
        4.4.3 有效指导水平井轨迹实时调整
        4.4.4 目的层气藏展布特征
    4.5 井位优选及实例井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苏里格气田大井组立体开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井组开发技术难点
2 大井组开发关键技术
    2.1 部署有利区筛选技术
        2.1.1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2.1.2 下古生界储层开发目标区筛选
    2.2 大井组多井型优化部署技术
        2.2.1 井网优化
        2.2.2 大井组井型组合
        2.2.3 大井组部署
3 应用效果
4 结论

(10)苏里格气田59区盒8段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反演技术
        1.2.2 谱分解技术
        1.2.3 地震属性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取得成果
第2章 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钻探情况
    2.3 石盒子组盒8下段储层特征
        2.3.1 构造特征简述
        2.3.2 储层地质特征
        2.3.3 测井响应特征
        2.3.4 地震响应特征
第3章 储层地震反演
    3.1 基于模型反演方法原理
    3.2 基于模型反演工作分析
        3.2.1 原始资料评价
        3.2.2 层位精细标定
        3.2.3 综合子波提取
        3.2.4 可靠性分析
    3.3 反演结果分析
    3.4 储层平面展布
第4章 谱分解及地震属性分析
    4.1 谱分解技术
    4.2 低频伴影识别油气
        4.2.1 低频伴影识别油气方法原理
        4.2.2 应用效果分析
    4.3 地层吸收剖面检测油气
        4.3.1 地层吸收剖面方法原理
        4.3.2 应用效果分析
    4.4 低频瞬时振幅谱油气检测技术
        4.4.1 低频瞬时振幅谱方法原理
        4.4.2 应用效果分析
    4.5 高频衰减梯度检测油气
        4.5.1 高频衰减梯度方法原理
        4.5.2 应用效果分析
    4.6 地震属性综合分析
第5章 储层综合预测
    5.1 波阻抗反演预测
    5.2 地震属性预测
    5.3 综合预测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多期叠置砂体储层合理开发方式研究[J]. 张益,刘帮华,胡均志,刘鹏,田喜军,张仝泽.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6)
  • [2]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天然气开发前景[J]. 何江川,余浩杰,何光怀,张吉,李娅. 天然气工业, 2021(08)
  • [3]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井位优选技术及其应用——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J]. 白慧,杨国平,杨特波,马志欣,侯科锋,畅永刚. 西北地质, 2020(03)
  • [4]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D]. 阮昱.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 [5]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D]. 刘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苏5区块叠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构造与储层研究[D]. 赵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7]苏里格气田X井区致密砂岩气储层描述及预测[D]. 魏巍.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8]苏里格气田大井组立体开发关键技术[J]. 朱亚军,李进步,陈龙,石林辉,付斌,史红然,张晨. 石油学报, 2018(02)
  • [9]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开发实践[A]. 李进步,吴小宁,赵忠军,王树慧,张春阳,席怡,黄丹. 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 2017
  • [10]苏里格气田59区盒8段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 史功雷.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报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