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言情诗的特点分析

中西言情诗的特点分析

一、中西言情诗特征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龙[1](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媛媛[2](2019)在《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味”是我国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传统美学范畴之一。许多古代评诗者都曾用“味”来批评诗歌,这为我国诗歌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格发挥过较大的作用。论文拟阐释传统“诗味”的概念,总结诗味的来源、构成、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尝试分析诗味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型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诗味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等。正文分为四章,分别从诗味的历史溯源、构成与特征、形成机制和现代转型四个方面来探析这一范畴。第一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诗味”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这一章分为两小节,主要阐释“味”是如何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以及从文化和思维表达等方面探析诗味是如何逐渐被运用到诗歌批评当中的。第二章从诗味的构成要素和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释。论文从情感、语言、理趣和时空等四个要素来分析诗味的构成。我们认为诗歌的情感是诗味的灵魂生命,语言是诗味的想象空间,理趣是诗味的哲理因素,时空是诗味的生成场所;同时认为“味”在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过程中,将味觉感受转化为审美感受,具有含蓄蕴藉、主客互动性和审美延时性等特点。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诗味作出的进一步探索,主要从作者、文本和读者的角度来探析诗味的形成机制。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家的内觉体验、审美知觉和超越性感觉是创作诗味的基本心理活动;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模糊的语言、贴切的意象、和谐的意境和平淡的风格是诗味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说,联觉体验、完形心理和高峰体验则是读者产生诗味的心理机制。第四章主要分析诗味的现代转型问题,讨论传统诗味所面临的语境,分析诗味转型的必要性,并尝试探析诗味转型的可能方向。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申诗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总之,诗味从饮食文化走来,在传统思维表达的影响下成为一种审美范畴,不仅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研究传统诗味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典诗歌的创作活动和批评活动,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语境中传统文论的转型之路。

任旭颖[3](2019)在《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间词话》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陆续发表至今已经整整110年。期间,与之相关的研究此起彼伏。虽然褒贬不一、争论不断,但《人间词话》也正是在被大众不断地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国学经典”。本文以时间线索为经,重现在不同主流意识形态下《人间词话》与各个时代的“对话”,以相同时空文论家的个人视域为纬,选取有代表性的文论家及文章,还原百年来《人间词话》的阐述史。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理论意义。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1908-1949)。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为节点,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发表之初不受重视,直至俞平伯作《重印人间词话序》才拉开了将《人间词话》置于文艺批评语境下进行讨论的序幕;同时期,朱光潜的三篇文章则开启了从西学角度阐述《人间词话》的道路。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间词话》与主流文艺话语的“相遇”(1949-1978)。十七年时期,受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这一阶段有关《人间词话》的阐述达成了一个共识:“境界”是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了一场争论:“境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涌现了一些主流文艺话语下的主题阐述,如李泽厚的《意境浅谈》,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典型理论,以境界为例,较为充分地思考了传统文艺理论和现代文艺理论相结合的问题。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人间词话》的讨论几乎空白,相关讨论被迫中止。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在多重视域下的阐述研究(1978-1999)。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将我国各方面的工作引向了正轨。80年代后,掀起了《人间词话》相关研究的热潮。一些学者就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展开了多元阐述,主要以叶嘉莹和佛雏为代表。他们二人分别立足于中国诗学和西方美学,分别撰写了专着《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和《王国维诗学研究》,对《人间词话》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堪称《人间词话》及“境界”说研究中的集大成之作。《人间词话》的经典地位至此得以确立。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的经典深化阶段(1999-至今)。这一时期的着作除了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在学术视野上也有所拓展,出现了很多跨文化和历史考证方面的着作。代表如罗钢的《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和彭玉平的《人间词话疏证》,两人分别站稳“西体中用”和“中体西用”的立场,对“境界”说进行了全面地探源性考察,为新世纪《人间词话》的阐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余论部分,笔者通过回归《人间词话》本文,结合历史语境和已有研究得出了“境界”乃是一种“生命诗学”,贯穿了整个“境界”说的理论体系和批评实践。最后,在结论部分论文反思了《人间词话》百年阐述的历程,总结了在与不同视域中的文论家们对话的过程中,《人间词话》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阐释空间,不仅经受住了不同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考验,而且在坎坷行进中确立了无可替代的经典地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间词话》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孙国梁[4](2019)在《克罗齐美学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表现主义美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演进,而克罗齐便是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关于艺术独立性、精神哲学、直觉即表现的美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是在中西不同社会、文化、学科等背景下相互碰撞、交流、渗透的结果,在当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反思过去中西交流过程中中国美学发展所带来的启迪,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为当下美学的继续前行提供一种借鉴。“五四运动”之后,克罗齐美学思想逐渐涌入中国,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种美学思想断断续续直接影响了国内胡梦华、滕固、林语堂、梁宗岱、邓以蛰、朱光潜等,本文从以下七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对人的发现”和“表现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然后梳理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评介、翻译和争论的状况。第二章分析了滕固在克罗齐“直觉”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关于艺术“内经验”的主张和提倡“现代人中心生命”即文化建设。第三章首先考察了林语堂前期思想中隐藏着克氏美学的因子,之后由于时代、个人因素,林语堂接受传播克氏美学,借此批评当时文学界的不良现象,回归到传统中国的“性灵”观,建立起一种追求“活的个性”和“生活的艺术”的“融合观”。第四章先论述了梁宗岱具有深厚的中学知识体系,重视艺术传达的工具,然后叙述了梁以“意境”理解克氏“直觉”,再论述了梁弥补了克氏对艺术传达工具的片面看法。第五章论述了邓以蛰对克氏“精神哲学”的吸收,使中国本土固有的“书画理论”成为弥补克氏学说在“书画理论”方面的缺失,还论述了克氏“历史复活”观对邓“境遇观”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朱光潜在克氏美学的启发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下,从以“直觉”为特征的审美活动、艺术创作论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三方面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美学。第七章从正反两面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接受、转化、疏远的本质原因和这种接受状况对当下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杨丽妮[5](2019)在《在人生与艺术之间 ——王国维“境界”说与“不隔”说再研究》文中提出“境界”和“不隔”看似是不同的批评标准,但实际上是王国维评词标准的不同侧面。“境界”的评价,不仅包括对作者的精神高度的肯定,也包括对作品完成好坏的评定。“不隔”则侧重于对作品艺术层面的评价。在王国维看来,一个有“境界”的作品,需要作者对他的认识对象做到无功利的观审,并且通过“意境”的营造将它呈现出来。能做到如实呈现作者心中所知所感的作品,就是“不隔”的作品。与此同时,它也就是有“境界”的作品。“境界”作为评词的标准,有精神和艺术两方面的来源。在精神方面,它来自于王国维对审美超越达到的精神境界的肯定。精神境界,因人而异。王国维的“境界”是超越个人利害,担荷人间罪恶的“境界”。他对词的评价也时常受到他的价值观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它来源于对康德和叔本华美学观念的认同。“艺术是对理念的复制”的观念,对“第一形式”美的追求,以及对画面感的重视,间接促成了“意境”说的诞生。精神层面的“境界”与艺术层面的“意境”是“境界”说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隔”作为评词标准的提出,则更多与叔本华的艺术直观说相关。“语语都在目前”的“直观”,就是“不隔”。王国维对词作“隔”的批评,主要在于作者只重视创作的技艺而不重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及在写作时无法做到对认识对象的忠实“再现”。因而,他们的创作也就无法达到如在目前的“不隔”。不可忽视的是,王国维的“直观”理念与他的美育理想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文学是获得人生知识以及超越个体认识局限的途径。因此,“不隔”的作品,对于作者来说,是他心中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中的完成;对于读者来说,则是抵达作者的伟大心灵,获得精神超越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不隔”的艺术创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是作者心中“境界”的获得,还是“不隔”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直接参与,自觉的观察。生活是一切伟大艺术的源泉。

魏家海[6](2017)在《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汉学研究成果的反思性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包括唐诗翻译)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不断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视,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研究获得的关注还不够,有待拓展和深化。本研究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翻译文本,对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轨迹进行了梳理,丰富了翻译史研究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引入了新的资源。通过总结他的翻译方法、翻译思想、传播和接受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典籍的翻译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寻找代言人,为培养更多紧缺的高层次的汉译英翻译人才,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图书对外推广政策和计划,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出版、发行和海外传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为促进美国社会对中美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海外唐诗研究的价值,为我国的唐诗研究提供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着作和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的文本出发,不仅总结了宇文所安在不同学术研究阶段中的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而且挖掘了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具有翻译文化史意义。本研究在中西诗学、修辞学、语言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的学术性和文学性相互交融这条主线,对着作中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语境进行宏观描写和分析,对译文文本和原诗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进行微观比较和解释,并把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文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翻译思想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如下:宇文所安的着作《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诗歌翻译的实验性,契合了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宇文所安的早期翻译的实验性,通过孟郊和韩愈诗歌翻译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翻译注重“可读性”,但努力追求忠实性。译文受到一些西方汉学家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特别是研究资料不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的僵化、讹误和过度阐释现象。这些翻译误读背后既有译者自己的局限性,也有翻译目的使然,还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总体而言,宇文所安《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翻译实践透视了学术研究初期阶段翻译理念的特征。《初唐诗》是宇文所安从唐诗个案研究向系统研究的转折点,开启了系统化翻译的新阶段。随着从耶鲁大学博士生到耶鲁大学职业汉学家的身份转换,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宇文所安受到各种理论思潮,特别是耶鲁大学学者们的理论的影响,其次,还有中国传统的哲学和诗学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是唐诗研究的理论资源,而且也是唐诗翻译研究的隐形理论支柱。翻译的差异性阅读和翻译的修辞性构成这个阶段的两个基本特征。他的唐诗翻译阐释中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译文虽有某些不准确和松散之处,但地道性和可接受性占主导地位。宇文所安在《盛唐》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法、训诂法、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翻译诗学的“正典”既有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的文论思想,又有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子。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中的审美自主性、审美陌生性和审美非大众性在宇文所安的翻译中有所体现。不过,宇文所安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消费者,他的“非虚构”诗学理论对翻译中意义的非隐喻化和显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中西诗歌创作中的方法论不仅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借入翻译研究过程之中,苦吟的诗学、隐秘的诗学,还有西方极简主义的诗学等都是创作经验的提炼,可用以观察、评价和阐释宇文所安晚唐诗翻译中的文学文化价值。宇文所安的晚唐诗翻译反映了“苦吟”诗学的本质特征。宇文所安在唐诗翻译中,也受到极简主义诗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翻译中对唐诗中某些复杂的意象和高难度词语的淡化处理,就是极简主义在唐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追忆”本是宇文所安的文学研究方法论,但可以解释宇文所安对晚唐诗中的文学文化的翻译。《中国文学选集》是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的标志,作为中国文学课程的通识教材,对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包括唐诗)的意蕴和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宇文所安的唐诗文本的选择标准、倾向、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唐诗传播版图的重构意图,在语言形式选择中,尽管他不把韵律效果作为翻译主要的考量标准,但通过补偿手段也能翻译部分音乐效果。宇文所安对意象的翻译以再现为主,变通为辅。副文本也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特色,对译文的正文本的语境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这对教材的阅读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在西方有广泛的传播力,深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宇文所安的翻译思想散见于译例言、导言、诗学研究着作、论文和访谈之中。他对文学翻译功能的认识,对翻译中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的“中和”式把握,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中和”思想。他的归化和异化相融合的理念,中国诗歌史的重构和民族文化可译性的观点,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对不同语域中的翻译策略的解释,以及翻译作为文化代言人的思想,构成了翻译思想的基本因子,藉此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规模、方法、赞助和效果等进行反思。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包括名人译者模式,翻译策略模式,翻译传播模式,翻译“代言人”模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并对国内的中国诗歌评论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主要是“学术翻译”,同时又有“文学翻译”的特性,他的唐诗研究或诗学研究类着作中的唐诗翻译以配合学术研究为目的,翻译的忠实度很高,通过大量的副文本中的训诂和文化典籍的语境补充,使翻译体现了学术性,并且兼顾文学性和可读性。

李琼荣[7](2017)在《《诗经·卫风·氓》的文本解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主要针对《氓》纷繁无序的文本解读研究现状而选定。《氓》是《诗经》选篇中收录最早、现在还保留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入选篇目,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列为精读和背诵的篇目之一,可见其经典性。迄今为止,对其的相关研究,角度纷杂、成果颇丰,已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在如此复杂且不平衡的研究成果下,又基于学情的考虑,教师应如何取舍、整合和补充,又该做如何的教学处理,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故此,本文从文本的多元解读、与其他作品比较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解读三个方面,对《氓》的文本解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教学现状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让本文所梳理的研究内容适当进入不同层次的教学,作为教学处理的有益补充。以期为高中教师、学生对《氓》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客观、详尽的参考。同时,也希望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起到一点启发和推动作用。

张旭曙[8](2017)在《朱光潜诗歌阅读理论蠡测——兼谈推进中国传统诗歌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光潜诗论的实质是研究富于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其核心内容是诗境,即情趣和意象的交融而创造的超时空的理想世界。"见"的创造性着重于意象,"诵"的创造性体现在情趣。朱光潜诗歌阅读理论给予传统诗论命题"意在言外"的内涵与特点以新颖的语言学的解释,用"无言之美"为读者的无限的想象活动奠定人生论、宇宙论的根基;又对诗歌理解活动中的难懂(隐)易懂(显)及情趣上的个别差异作了心理学的分析。超越朱光潜诗论,推进中国传统诗歌的理论研究,应当对建立诗学科学的形上学(宇宙论)、认识论(主—客关系)、语言论的基础及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进行详实的论述。

马连菊[9](2015)在《《瀛奎律髓》诗学研究 ——以情景论为中心》文中认为情景诗论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诗论,从南朝刘勰到唐代王昌龄,从宋周弼到元方回,再从明谢榛到清王夫之,这些学者对此都给予过很高的重视。因此本文立足于挖掘和拓展这一诗论,对《瀛奎律髓》中情景诗论做系统的总结,同时梳理方回前后的情景诗论,以此建立一个完整的情景诗论的体系。因此本文分为四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元前的情景诗论,分为四节,第一节通过对“景”字溯源发现早期情景论基本涵盖于诸如“感物”论、“物象”论之中,仔细辨析秦汉之际情景呈现状态和研讨;第二节围绕“物感”说来讨论情景关系生成互动的诗学原理;第三节从初唐情景交融、盛唐情景理论建构及中晚唐情景与境的讨论三个方面来探讨唐人情景诗论的认知历程;第四节通过分析周弼、范曦文等人的情景论来观察宋人关于情景表现的诗法认识。通过这四节的分析研究来梳理方回之前情景诗论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方回情景论,分为四节,第一节探讨唐律情景组合诗体分期论,第二节分析方回的情景“变体”论,第三节研究方回景句描写诗法论,第四节总结方回的情景表现的“诗味”论,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方回最基本的情景诗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第三章《瀛奎律髓》情景表现的探讨,分为四节,第一节通过对柳宗元律诗“生峭”风格成因的分析,来探讨情景组合诗论对个体诗人诗作产生的影响;第二节通过宋律情景表现的种种平淡来理解方回对宋律平淡诗风的推重原因;第三节分析唐宋律诗在情景表现上的“工法”来考察二者的共性;第四节通过情景组合体式、情景求奇与否等的对比来找到唐宋律诗比较的一个新鲜视角。第四章《瀛奎律髓》情景诗学的影响,分为五节,第一及第二节分别讨论后世对方回“情景描写论”及“情景组合论”的回应,第三节分析纪昀对方回情景论的独特批评,第四节从情景诗味论的补充、情景为主作诗论的肯定、情景交融论的反思及“情景生成”论和“情景主宾”论的探索来分析后世学者对情景诗论的补充和发展。

赵耀锋[10](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西言情诗特征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言情诗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诗味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味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诗味的发展历程
        一、感官之“味”
        二、哲学之“味”
        三、审美之“味”
    第二节 诗味的形成原因
        一、“味”的诗学延伸
        二、传统的思维表达
第二章 诗味的构成与特征
    第一节 诗味的构成要素
        一、情感:诗味的生命灵魂
        二、语言:诗味的想象空间
        三、理趣:诗味的哲理因素
        四、时空:诗味的生成场所
    第二节 诗味的审美特征
        一、言外之意:含蓄蕴藉
        二、天人合一:主客互动性
        三、咀嚼不尽:审美延时性
第三章 诗味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诗味创作的主体条件
        一、创作主体的内觉体验
        二、创作主体的审美知觉
        三、创作主体的超越性感觉
    第二节 诗味生成的文本要求
        一、模糊的语言
        二、贴切的意象
        三、和谐的意境
        四、平淡的风格
    第三节 诗味接受的途径
        一、接受主体的通感体验
        二、接受主体的完形心理
        三、欣赏主体的高峰体验
第四章 诗味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语境
        一、诗歌转型的影响
        二、外来思想的冲击
    第二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必要
        一、现代新诗的发展
        二、文学批评的诉求
    第三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方向
        一、传统“味”内涵的延伸
        二、面向他者的阐发
        三、传统诗味与现代诗味的结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1908-1949)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人间词话》的产生
        一、西学东渐下的王国维
        二、被冷落的《人间词话》
    第二节 俞平伯与《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
    第三节 朱光潜论《人间词话》
        二、尚未受重视的两篇文章
第二章 《人间词话》与新中国主流文艺理论的“相遇”(1949-1978)
    第一节 “境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第二节 李泽厚论“意境”
第三章 多重视域下的《人间词话》研究(1978-1999)
    第一节 新时期与《人间词话》经典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叶嘉莹论《人间词话》
        一、西方美学视域下的“境界”说阐述
        二、“兴发感动”下的“境界”说内涵及体系
    第三节 佛雏论《人间词话》
第四章 《人间词话》的经典深化期(1999年至今)
    第一节 新世纪《人间词话》研究概况
    第二节 罗钢:“西体中用”的“境界”说
    第三节 彭玉平:“中体西用”的“境界”说
余论“境界”还可以是什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克罗齐美学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状况
    0.2 选题的意义
    0.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1 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语境
    1.1 克罗齐美学思想与中国相遇的文化氛围
        1.1.1 对人的发现
        1.1.2 表现主义的潮流
    1.2 克罗齐美学思想的评介和译介情况
        1.2.1 评介阶段
        1.2.2 翻译阶段
        1.2.3 争论阶段
2 滕固蕴含“直觉”的“内经验”理论
    2.1 “直观”作为“内经验”的成分
    2.2 “现代人中心生命”
3 林语堂吸纳“个性表现”的“融合观”
    3.1 由克罗齐潜伏期到拿出克罗齐
    3.2 融合观的内涵
        3.2.1 批评的现实针对性
        3.2.2 追求“活的个性”
        3.2.3 “生活的艺术”
4 梁宗岱:从“瞬间直觉”到“灵象”表现
    4.1 经验与技巧
    4.2 意境与艺术传达
5 邓以蛰融汇“精神”的“形意交化”的艺术理论
    5.1 “自外而内”到“自内而外”——书画理论
        5.1.1 艺术史的发展
        5.1.2 “气韵生动”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5.1.3 直觉的传达
    5.2 “境遇观”
6 朱光潜以“直觉论”为中心的三四十年代的美学思想
    6.1 以“直觉”为特征的审美活动
        6.1.1 审美活动的出发点——直觉
        6.1.2 美的本质问题
        6.1.3 审美与人生的关系
    6.2 艺术创作论
        6.2.1 “直觉”周围的因素
        6.2.2 创作时各要素功能
        6.2.3 艺术媒介的本质
        6.2.4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6.3 对艺术品的欣赏
        6.3.1 情趣与意象
        6.3.2 声音
        6.3.3 诗与其他
7 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反思
    7.1 在中国接受和质疑的原因剖析
        7.1.1 中国传统的“直觉观”
        7.1.2 克氏理论的不足
    7.2 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当下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在人生与艺术之间 ——王国维“境界”说与“不隔”说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其由来
    第一节 “境界”之于“道”
        一 “境界”的审美超越性
        二 王国维“境界”的人间本位
    第二节 “境界”之于“艺”
        一 “境界”的“探本”说由来
        二 “境界”的“再现”模式
        三 意外之花:“意境”的诞生
第二章 以“境界”说为前提的“不隔”
    第一节 “不隔”与“境界”的关系
        一 “真”与“直观”:来自手稿的理论推测
        二 “不隔”与境界之“真”
        三 “语语都在目前”的“不隔”与“直观”
    第二节 “不隔”的境界与“隔”之病的冲突
        一 “气困于雕琢”与“意竭于摹拟”
        二 “即景叙情”与“即事叙景”之别
第三章 “不隔”的启示
    第一节 “无用之用”与“不隔”
    第二节 作者与“不隔”
    第三节 “不隔”的普遍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宇文所安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际应用价值
        三、国际政治价值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一、近年国内外唐诗英译研究现状
        二、宇文所安的诗学思想研究和唐诗研究的述评
        三、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述评
第一章 《韩愈与孟郊的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实验性
    第一节 翻译镜像的实验性
        一、“想象界”的镜像
        二、作为“他者”的镜像
        (一) 句法顺序结构的翻译模仿
        (二) 以古语措辞译古语措辞
        三、原诗在译诗镜像中的凝视与被凝视
        (一) 译者的主题选材的选择性凝视
        (二) 译诗的认同与再现凝视
    第二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总体识度
        一、意象翻译的可读性
        二、语言修辞翻译的可读性
        (一) 语言翻译的简洁性
        (二) 修辞翻译的简明性
        三、文化翻译的可读性
        (一) 神名和圣贤名的翻译
        (二) 传说中的人物和风物的翻译
        (三) 精灵鬼怪形象的翻译
    第三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局部识度
        一、意象翻译中的弱化与误译
        二、词语的误读与误译
        (一) 词语的误译
        (二) 表达方式的误译
        (三) 翻译中过度阐释与误译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初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学术传统
    第一节 文本意义解构翻译中的修辞学传统
        一、道法自然与翻译修辞的“存在之真”
        二、修辞的翻译与翻译的修辞
        三、差异性修辞阅读中的翻译的修辞性
        (一) 翻译的隐喻性
        (二) 翻译的转喻性
        (三) 翻译的双重转喻性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翻译修辞的超越性
        (一) 对语言同一性的超越
        (二) 释义对译诗文本修辞的超越
    第二节 文本翻译中的结构主义诗学传统
        一、“语言”相对固化中的“言语”翻译的调整
        (一) 专有名词翻译的微调
        (二) 特殊词语修辞翻译的微调
        二、句子结构的翻译重组
    第三节 翻译阐释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一、作为创造者的译者主体性与中国人文传统的植入
        二、作为解释者的译者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解释
        (一) 解释译文中的语言意义
        (二) 补充译文中的文化蕴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盛唐诗》中翻译的中西正典影响
    第一节 中国诗学“道”“志”“情”的影响
        一、“文以载道”与正统之“道”在译诗中的还原
        (一) 德之“道”与译之“德”
        (二) 理之“道”与译之“理”
        (三) 事之“道”与译“事”之“道”
        二、“诗言志”与译诗中的世界关系的塑造
        (一) 言“政”与译“政”
        (二) 伦理之“志”与译诗的伦理定位
        (三) 作诗言“志”与翻译心理
        三、“诗缘情”与译诗中的情感跨越
        (一) 山水幽情
        (二) 边塞豪情
        (三) 友人别情
        (四) 狂幻纵情
    第二节 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响
        一、审美自主性与译者的审美自觉
        (一) 情美
        (二) 气美
        (三) 画美
        二、审美陌生性与译者的审美创新
        (一) 意象的陌生化翻译
        (二)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翻译
        三、审美非大众性与译者对审美传统的坚守
        (一) 浪漫情怀的审美价值
        (二) 诗的“诗性”审美价值
    第三节 非虚构诗学的影响
        一、意义翻译的非隐喻化
        (一) 生活经历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实现
        (二) 事件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反映
        二、潜在意义翻译的显化
        (一) 诗歌意义中的宇宙结构的感知模式的自然显化
        (二) 诗歌的意义和模式由隐变显
        三、翻译中联想方式“类”义的跨界
        (一) 译者对心理感觉“类”义的跨越
        (二) 译者对视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三) 译者对听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晚唐》中的唐诗翻译的文学文化的辐射
    第一节 诗歌创作方法论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苦吟的诗学与诗歌翻译的文学文化价值
        (一) “苦吟”与翻译的节奏
        (二) “苦吟”与声律和意象翻译的玩味
        二、隐秘的诗学与文学文化价值翻译的等化
        三、极简主义诗学与文学文化的淡化
        (一) 联想意义的淡化
        (二) 复义的单义化
    第二节 译者声音的辐射
        一、译者“声音”的翻译选材
        二、译者“声音”中的译文语言特征
        (一) 文化词语
        (二) 修辞与叙事
        (三) 语篇
    第三节 追忆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翻译中的诗性审美追忆
        (一) 审美追忆中的翻译追忆的本质
        (二) 对诗人审美认知和表达的追忆
        二、注释中的文化追忆
        (一) 译注追忆中的文化传承
        (二) 个案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文学选读》中翻译的经典重构与阅读
    第一节 文本选择论
        一、汉学家的唐诗文本选择对比
        二、唐诗译介选择的社会文化考量的分析
    第二节 语言选择论
        一、音韵节奏翻译的差异与补偿
        二、句法形式的移植与变异
        (一) 诗句结构的节奏转换
        (二) 对仗句的转换
    第三节 意象选择论
        一、心理意象
        二、生理意象
        三、物理意象
        四、史典意象
        (一) 文学语典意象
        (二) 文化典故意象
    第四节 副文本补偿论
        一、题解的时间维度对诗人形象的重构
        二、注释的空间维度对唐诗中的文化形象的重构
    第五节 小结
        (一) 有关宇文所安译作的国际译评
        (二) 有关沃森译作的国际译评
        (三) 关于西顿的译作的国际译评
第六章 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
    第一节 文学翻译思想
        一、文学翻译的功能
        (一) 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成为“世界诗歌”的前提
        (二)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思想中的融合与中和
        (三) 文学翻译对文学经典的重构
        二、文学和文化的可译性
        三、译者的角色
        四、文学翻译的效果
        (一) 文学翻译语域和风格的多样性
        (二) 文学翻译的透明性和本土性
    第二节 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名人译者模式
        二、翻译策略模式
        四、翻译“代言人”模式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7)《诗经·卫风·氓》的文本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诗经·卫风·氓》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一节 主题思想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四节 悲剧成因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五节 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诗经·卫风·氓》与其他作品比较的解读研究
    第一节 与中国古代作品的比较解读研究
    第二节 与中国现代作品的比较解读研究
    第三节 与外国古今作品的比较解读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课程的解读研究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解读研究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的解读研究
    第三节 高中语文教师反思的解读研究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瀛奎律髓》诗学研究 ——以情景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前的情景诗论
    第一节“景”字溯源与早期情景论
        一、“景”字溯源与辨析
        二、情景诗论的早期源头
        三、早期诗作的情景表现
    第二节“物感”与情景关系的生成
        一、“物”字与“景”字的关系
        二、“物感”说里的情由景生论
        三、“物感”说里的情景交融论
        四、“物感”说里的情以辞发论
    第三节 唐人情景诗论的认知历程
        一、初唐对情景秀句的审美
        二、盛唐王昌龄的情景理论
        三、中晚唐情景与“境”论
    第四节 宋人对情景诗法的认识
        一、宋人关于意与景的认识
        二、周弼对情景诗法的建构
        三、范曦文对情景诗法的推进
第二章 方回的情景诗论
    第一节 唐律情景诗体分期论
        一、初唐时期的情景诗体
        二、盛唐时期的情景诗体
        三、晚唐时期的情景诗体
    第二节 情景诗体“变体”论
        一、一联内一情一景属对诗体
        二、轻重属对“变体”论
        三、其他少见情景“变体”
    第三节 律诗景句锻炼法
        一、风格自然、不涉妆点论
        二、描写细润、尽现其妙论
        三、用材新异、诗则新美论
    第四节 情景“诗味”论
        一、“诗味说”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二、写景曲尽其妙、浑然有味论
        三、言情淡淡道出、情味深幽论
        四、情景兼备、诗味无穷论
第三章 《瀛奎律髓》情景表现的探讨
    第一节“柳峭”:唐人律诗情景表现的个案
        一、柳诗之“峭”的研究成果
        二、柳诗“峭”之语感的表现
        三、柳诗“峭”的情景组合论
        四、柳诗之“峭”的时代成因
    第二节“平淡”:宋代律诗情景表现的追求
        一、“平淡”诗风的历史简溯
        二、“宋人第一”为平淡诗风的先驱
        三、“江西诗派”为平淡诗风的主力
        四、“平淡”为宋人的普遍追求
    第三节 唐宋律句情景表现的“工法”
        一、工的历史及工的表现
        二、工的类型及工的方法
        三、工而有味及工而无迹
    第四节 唐宋律诗情景表现的不同
        一、情景组合带来的体式差别
        二、情景求奇带来的审美差别
        三、“唐人风味”与“唐人所长”
第四章 《瀛奎律髓》情景诗学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纪昀对方回情景诗论的独特批评
        一、从“本无定法”批评方回情景组合论
        二、从“硬分情景”批评方回情景辨析观
        三、从“情景兼备”批评方回情景学诗法
    第二节 后世对方回情景描写论的回应与发展
        一、对方回情景描写论的赞同
        二、情景描写真实与否的探讨
        三、后世学者独特的情景描写视角
    第三节 后世对方回情景组合论的批评与发展
        一、对情景组合诗法论的肯定
        二、对情景组合诗法论的反对
        三、后世对情景组合法的发展
    第四节 后世对方回及其他情景诗论的补充与探索
        一、对方回情景有味论的补充
        二、情景为主作诗论的提出
        三、情景交融论的深入反思
        四、情景生成论的探索
        五、“情景主宾”论的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第四章 唐诗史论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第一节 诗体论
    第二节 流派论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研究
    第二节 杜甫研究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第四节 李贺研究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结语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中西言情诗特征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D]. 李媛媛. 江南大学, 2019(01)
  • [3]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D]. 任旭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克罗齐美学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接受研究[D]. 孙国梁. 辽宁大学, 2019(12)
  • [5]在人生与艺术之间 ——王国维“境界”说与“不隔”说再研究[D]. 杨丽妮.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D]. 魏家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诗经·卫风·氓》的文本解读研究[D]. 李琼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朱光潜诗歌阅读理论蠡测——兼谈推进中国传统诗歌的理论研究[J]. 张旭曙. 中国文化研究, 2017(01)
  • [9]《瀛奎律髓》诗学研究 ——以情景论为中心[D]. 马连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10]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中西言情诗的特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