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一、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宝林[1](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董雷[2](2021)在《健身健美运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内定的理想标准评判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现实状态,而产生情感体验及对自我、对生活评价的心理状态。在现今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状态下,健身健美运动专业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日常的训练状态,因而了解幸福感水平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了《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并用编制的问卷对我国高校中的体育院系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编制的《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经检验拥有良好的信、效度,包含生活满意度、自我认知、专业运动情感体验三个维度;2.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较高,均值为74.38;3.性别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三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生源地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三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是否参加比赛在主观幸福感总分、生活满意度、专业运动情感体验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自我认知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6.参加比赛是否获奖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三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7.院校类别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三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8.年级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专业运动情感体验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生活满意度与自我认知上个别年级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适用于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健身健美运动能提高大学主观幸福感水平;3.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受性别、生源地、参加比赛是否获奖、院校类别的影响;4.参加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5.年级对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专业运动情感体验水平没有影响;在个别年级之间,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我认知水平有影响。

苏静[3](2021)在《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纵向研究》文中提出青海地处中国西部,历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各个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其生活、学习、社交与发展的最基本保障。而以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方式表面上使学生摆脱了心理问题,其实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心理问题矫正。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独立思考、勇于承担的人生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将研究重点转向了人类的品格优势与积极力量,通过挖掘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从而提升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通过培养大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横断、干预或者中介研究方面,纵向研究的文章很少。因此,本研究采取纵向研究设计,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特点,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的关键预测因素。方法:随机选取55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大学生积极品质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以及《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四个量表进行间隔6个月的2次测验,对整理后的数据利用SPSS20.0与AMOS22.0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间隔6个月时间后,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显着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显着提高;(2)前后测的积极心理品质之间、心理健康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两次测试中,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正性指标呈正相关,与心理健康负性指标呈负相关;(3)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可以跨时间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跨时间地预测积极心理品质;(4)积极心理品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均能预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既可以作为前因变量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作为结果变量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常鑫[4](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向伟[5](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公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要有新举措。这些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怎样科学评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素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始终把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和素质建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为本研究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素质建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借鉴。第二部分:初步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如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部分首先聚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词,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初步提炼出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进行了理论建构,最后得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包括了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品质、育人个性与动机五个初始维度。第三部分:正式编制与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收集整理的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编制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此进行质量检验。通过第一次施测对测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个性与动机、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心理素质和育人身体素质,这比之前理论建构的维度多出了一个。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六维度结构模型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部分:使用自编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实证考量。对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采用了辅导员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他评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硬核素质;其二,育人心理素质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其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其四,科学研究能力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其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于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上;其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辅导员的创新性上。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存在性别、工作年限、专业、年级、评优与否等人口学差异。第五部分: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原因探析。一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进行多视角的阐述;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存在素质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国家、学校等外部要素和个体自身的内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立足本次的研究调查结论,文章最后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六个维度入手,以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为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六点建议,它们分别为:优化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心理素质、补足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培育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重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身体素质。

高冬冬[6](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邓宏[7](2020)在《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学校课程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回顾和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和阐述了PDCA模型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应用;阐释了校本课程质量提升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L小学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运用PDCA模型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以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的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中观层面的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开发、微观层面的跳绳运动课堂教学,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要素,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是课程计划阶段(PLAN),涉及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的质量和课程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两大方面,其一,提升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是前提,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五大方面:1.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实力;2.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方案》研制质量;4.加强课程审议制度建设,提升《方案》审议工作质量;5.增加研制工作时间,保证《方案》内容质量。其二,是提升《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它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六大方面: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理清课程设计思路;2.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构建跳绳运动课程目标体系;3.立足基础性和发展性,构建学段跳绳运动内容体系;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5.明确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6.建立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二是课程实施阶段(DO),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建立教师共同体,协同提升单元教学质量;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培养教师工匠精神;3.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单元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评价阶段(CHECK),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1.建立监督组织机制,明确职责分工;2.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3.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的力度,具体包括:1.建立课程评价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2.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发展;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四是课程改革阶段(ACTION),主要涉及到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检查与评价报告,完善标准和制度;二是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阶梯上升的过程;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三是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四是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一是运用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二是基于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机制;三是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李柯乐[8](2020)在《中学体育特长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赛前焦虑的影响》文中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E)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效调节情绪状态的自信心的反映。在个体面对压力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疏导负性情绪,维护情绪的平稳,促进心理健康。赛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十分显着,一直以来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合理情绪疗法是学校理性情绪教育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应对消极情绪。本论文对高中体育特长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关系进行研究,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减轻赛前焦虑和提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心理训练方式进行验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本研究以349名年龄在15-18岁的中学体育特长学生为研究的对象,RESE的测量采用窦凯等人修订后的Caprara等人编制的第三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赛前焦虑的测量采用Martens等人编制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2”(CSAI-2)中国修订版。研究结果如下:(1)中学体育特长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赛前焦虑的基本情况总体上看,体育特长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较强,略高于中值。赛前焦虑处于平均水平,得分在中值上下。(2)中学体育特长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在RESE整体上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但在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POS)上存在极其显着差异,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NEG)上没有显着差异。在POS上的得分女生要优于男生。毕业班年级与非毕业班年级的RESE存在显着差异,整体水平均低于非毕业班。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RESE除POS外,总体与NEG均不存在显着差异。(3)中学体育特长学生的赛前焦虑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赛前焦虑总体、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在赛前焦虑总体、认知状态焦虑上存在显着差异,在躯体状态焦虑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状态自信心女生得分低于男生,但不存在显着差异性。在是否毕业班年级与不同体育项目上,赛前焦虑都不存在显着差异。(4)中学体育特长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ESE和NEG与赛前焦虑总体、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存在显着负相关;与状态自信心存在显着正相关。POS与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与赛前焦虑总体不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NEG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赛前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赛前焦虑总体和各维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NEG水平越高,状态自信心越强,赛前焦虑总体、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越低。(5)合理情绪疗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赛前焦虑的干预结果合理情绪疗法对降低赛前焦虑能够产生有效的影响,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具有一定作用。

吴迪[9](2020)在《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梦想。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休闲参与的态度、行为和满意程度等折射了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作为促进个体健康认知和行为、充实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感知,城市融合诠释了外来人口对工作城市、生活环境的文化、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内聚性。探讨城市融合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联系,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幸福感、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综合城市融合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休闲限制理论等理论、观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以上海市110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1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获得核心现象问题的数据支撑,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融合→体育休闲参与”的机制模型,揭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处于中等水平;城市融合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具有一致性特征;在社会层次、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作年限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社会层次、技术等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城市认同、社会接纳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和城市认同水平越高。2.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和参与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育休闲参与行为处于中低水平。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着,男性比女性更为积极;社会层次越高或者技术等级越高,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越积极;文化程度越高,参与态度(包括“行为认同”“认知态度”和“价值认同”)、参与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情况”和“体育消费行为”)水平越高:工作年限越长,体育休闲的参与行为水平越高。3.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休闲的参与态度是激发参与行为的前导思维,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的满意度水平;尽管城市融合未能直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激发参与态度来促进参与行为,实现间接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目的。个案研究发现,日月光集团以“社会—企业—家庭—社团”联合共建的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参与助推机制、文化治理机制,充分吸收社会资源,打通企业、社团与社会的合作路径,以体育项目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结合多元化的体育赛事、节事等活动推进企业员工的体育参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结合理论分析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促进体育休闲参与。并且,结合个案分析,提出了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企业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体育社团,以群体融合的方式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水平;通过建立家庭共同参与的助推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联动机制,打造员工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4.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在物质、制度、文化、行动等现实条件上还存在不足,仍然缺乏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推动力的共同参与。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合、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城市认同等城市融合水平,整合社会、城市、企业、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合力,共同构筑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才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必由之路。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策略:(1)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2)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3)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4)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孔松虎[10](2019)在《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网络的普及、城市化速度加快、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增加等,导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体质健康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甚至还存在着身心发展极度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体育是教育之基石,素有育人之道,大量研究表明,体育具有育体和育心之功效,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生接触体育的最主要、最直接和最科学的途径,理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对教学方式、方法等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解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间作用关系,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及其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9地市的138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下:1.各心理指标现状(1)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倾向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与初中一致):创新探索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和幽默活泼型;高中体育教师在4种教学风格得分上均显着高于初中。(2)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男生普遍显着高于女生,且在“关注体育”上差距最大;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除自主与探究外)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及其各维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3)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4)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仅在运动情感与运动行为上具有显着性差异。(5)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具有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男女水平差别不大;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在心理健康及其各个维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2.各心理指标关系(1)体育教师4种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均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预测能力大小依次为幽默活泼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和创新探索型。(2)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分别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以上中介模型均成立,幽默活泼型和关爱分享型教学风格通过这些中介模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3)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以上链式中介模型均成立,幽默活泼型和关爱分享型教学风格通过这些链式中介模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以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为中介变量的模型中(4个模型),仅创新探索型教学风格的模型链式中介模型成立,其余3种教学风格链式中介模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体育学习满意度”路径不显着,研究假设模型7未能得到验证。(4)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多重中介效应(4个多重中介模型),其中每个模型包括5个间接效应(即3个中介效应和2个链式中介效应)。

二、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锻炼心理学
        2.1.2 社会认知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4 社会支持理论
        2.1.5 社会认同理论
        2.1.6 动机理论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5 研究讨论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5.1.1 性别差异讨论
        5.1.2 学段差异讨论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可能的创新点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2)健身健美运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依据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健身健美运动
        1.1 健身、健美的历史来源
        1.2 健身、健美运动的内涵
        1.3 本文所引用的健身健美含义
        1.4 健身健美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 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起源
        2.1.1 国外主观幸福感的起源发展
        2.1.2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起源发展
        2.2 国内外体育运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2.3 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研究
    3 国内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预测问卷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被试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信、效度分析法
        2.3.2 数理统计法
        3 预测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预测问卷项目分析
        3.2 预测问卷的效度检验
        3.2.1 预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
        3.2.2 预测问卷各维度题总效度分析
        3.2.3 预测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2.4 预测问卷各维度与校标问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预测问卷的信度检验
        3.3.1 预测问卷的整体信度分析
        3.3.2 预测问卷的3 维度信度分析
        3.4 校标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研究二: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被试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信、效度分析法
        2.3.2 数理统计法
        3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与分析
        3.1 正式问卷项目分析
        3.2 正式问卷的效度检验
        3.2.1 预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
        3.2.2 正式问卷的项目区分度结果
        3.2.3 正式问卷各维度与校标问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正式问卷的信度检验
        3.3.1 正式问卷整体信度分析
        3.3.2 正式问卷整体信度分析
    研究三:正式问卷运用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2.2 问卷调查法
        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描述统计
        3.1.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
        3.1.3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源地差异
        3.1.4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否参加比赛差异
        3.1.5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类别院校差异
        3.1.6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年级差异
        3.2 研究结果分析
        3.2.1 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
        3.2.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分析
        3.2.3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源地差异分析
        3.2.4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否参加比赛及获奖的差异分析
        3.2.5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类别院校差异分析
        3.2.6 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年级差异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健身健美运动专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
附录2
致谢

(3)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本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内涵
        (二)积极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贡献
    二、积极心理品质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
        (三)积极心理品质的测量
        (四)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三、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测量
        (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四、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一)横向研究
        (二)干预研究
        (三)纵向研究
    五、理论基础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基础
        (二)心理健康的双因素理论模型
    六、已有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研究的发展性与长期性
        (二)加大实践干预研究的力度
        (三)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中的运用不足,纵向研究较少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工具
        (一)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
        (二)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四、研究假设
    五、研究技术路线图
    六、数据收集
    七、数据处理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发展趋势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各维度发展趋势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
    三、前后测试中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前后测试中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二)前后测试中心理健康各指标的特点
    四、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分析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三)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五、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关键预测因素探索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正性指标关键预测因素探索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负性指标关键预测因素探索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与变化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变化
    三、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
        (二)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
        (三)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关键预测因素
    四、研究启示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概况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启示
    第三节 素质模型建构理论
        一、素质模型建构的主要类型
        二、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技术
        三、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提取及模型的初构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概述
        二、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三、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确定
        四、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修订及其完善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二、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作为内容分析的蓝本
        三、内容分析资料的获取过程
        四、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及关系特征探讨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具体条目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特征
        一、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首要特征
        二、育人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本质特征
        三、多纬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实证考量
    第一节 从辅导员的视角测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一、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总体评价
        二、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三、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从大学生的视角考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一、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二、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的研究结论
        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硬核
        二、育人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
        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
        四、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是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
        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在睡眠质量上
        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整体良好的原因探析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二、学校相关举措的完善落实
        三、辅导员知情行的协同促进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的确立
        二、相关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节 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情感与价值观
        一、培育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学校应把好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的招聘关
        三、自我参与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第二节 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二、缓解辅导员压力源,开发心理资本
        三、认知重构和社会链接相结合
    第三节 补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
        一、增设辅导员培养专业(方向)
        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行为相结合
    第四节 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一、科学规划国家政策制度
        二、发挥学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三、提升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相结合
    第五节 培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
        一、营造尊师爱生的评价文化
        二、自我个性的修炼与完善相结合
    第六节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质
        一、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二、夯实学校的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
        三、提高健身意识和自觉健身行为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义务教育质量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测量理论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1 组织模式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1 组织模式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4.1.1 组织模式
        4.1.2 阅读素养
        4.1.3 数学素养
        4.1.4 科学素养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4.2.1 组织模式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2.3 测评结果描述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4.3.1 组织模式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3.3 测评结果描述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5.4 测评的元评价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6.2.1 测评对象
        6.2.2 测评内容
        6.2.3 测评工具
        6.2.4 测评结果分析
    6.3 语文阅读测评
        6.3.1 测评基本情况
        6.3.2 测评结果分析
        6.3.3 建议
    6.4 数学学科测评
        6.4.1 测评基本情况
        6.4.2 测评结果分析
        6.4.3 建议
    6.5 英语学科测评
        6.5.1 测评基本情况
        6.5.2 测评结果分析
        6.5.3 建议
    6.6 科学学科测评
        6.6.1 测评基本情况
        6.6.2 测评结果分析
        6.6.3 建议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6.7.1 测评基本情况
        6.7.2 测评结果分析
        6.7.3 建议
    6.8 体育学科测评
        6.8.1 测评结果分析
        6.8.2 建议
    6.9 测评体系修正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7)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效度和信度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校本课程开发
        (二)PDCA模型
        (三)质量提升策略
        (四)跳绳运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一)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状况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状况
    三、PDCA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一)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二)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改革研究
        (三)运用PDCA模型探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四)PDCA模型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
    四、跳动运动的研究状况
        (一)关于跳绳运动的定位研究
        (二)关于跳动运动的功能研究
        (三)关于跳绳运动的类型研究
第三章 PDCA模型理论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一、PDCA模型理论
        (一)PDCA模型的内涵
        (二)PDCA模型的特点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一)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范围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设计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
        (一)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二)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方案(PLAN)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二)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三)学校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二、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一)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二)单元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三)单元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第五章 L小学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实施(DO)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小绳王·反摇争霸赛”单元课程实施过程及分析
        (一)第一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二)第二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二、单元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策略
        (一)建立教师共同体,培养团队工匠精神
        (二)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三)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第六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评价(CHECK)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单元课程实施质量的监控策略
        (一)建立监控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二)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
        (三)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
    二、单元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策略
        (一)建立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状况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状况
第七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改进(ACTION)策略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形成制度和标准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的方式
        (二)形成标准和制度
    二、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
        (一)立足常态化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二)加强电子课程资源包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循环上升的过程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
        (三)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四)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他
    二、外文文献(按首字母的顺讯排列)
后记

(8)中学体育特长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赛前焦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体育特长学生
        1.2.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2.3 赛前焦虑的概念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3.1.1 自我效能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1.3.1.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比赛焦虑的研究
        1.3.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关系
        1.3.4 合理情绪疗法的实践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3.2.1 第一阶段
        2.3.2.2 第二阶段
    2.4 测量方法
    2.5 统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学体育特长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结果
        3.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3.3.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3.3.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3.3.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项目上的差异
    3.4 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学体育特长学生赛前焦虑的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3 数据结果
        4.3.1 中学体育特长生赛前焦虑的总体特点
        4.3.2 赛前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
        4.3.3 赛前焦虑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
        4.3.4 赛前焦虑在不同体育项目上的差异
    4.4 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赛前焦虑的关系
    5.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5.1.1 数据结果
        5.1.2 分析与讨论
    5.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回归分析
        5.2.1 RESE总体对赛前焦虑的回归分析
        5.2.1.1 对认知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5.2.1.2 对躯体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5.2.1.3 对状态自信心的回归分析
        5.2.1.4 对赛前焦虑总体的回归分析
        5.2.2 POS和 NEG对赛前焦虑的回归分析
        5.2.2.1 对认知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5.2.2.2 对躯体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5.2.2.3 对状态自信心的回归分析
        5.2.2.4 对赛前焦虑总体的回归分析
        5.2.3 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合理情绪疗法的干预实验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设计
    6.3 实验对象
    6.4 实验过程
    6.5 实验结果
        6.5.1 实验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6.5.2 实验的文本统计
        6.5.3 实验前、后干预组的差异性
        6.5.4 干预实验中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赛前焦虑的变化
    6.6 分析与讨论
        6.6.1 干预活动的反馈评估
        6.6.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赛前焦虑在实验中的关系
        6.6.3 合理情绪疗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
        6.6.4 合理情绪疗法对赛前焦虑的作用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教育建议
    7.1 多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
        7.1.1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发展建设规划
        7.1.2 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为特长生赛前心理辅导提供条件
        7.1.3 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班集体中释放特长生的心理压力
        7.1.4 建立家校一体的联结,共同关爱体育特长学生成长
    7.2 合理指导训练,增强特长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7.2.1 为教练员增加心理辅导技能的学习,掌握训练中的身心互动
        7.2.2 将赛前减压训练纳入到日常训练计划中
    7.3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维护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3.1 为体育特长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7.3.2 掌握良好沟通方式,注重比赛失利后情绪的应对教育
    7.4 学会情绪管理,积极进行自我调节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业余体校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B 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C 心理行为训练学生反馈调查问卷
致谢

(9)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1.2 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心理、精神具有积极功效
        1.1.3 新生代农民工“堪忧”的体育休闲参与现状亟待关注
        1.1.4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有待探索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状况
        1.2.2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形成机制
        1.2.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内在影响机制
    1.3 研究价值及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线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民工
        2.1.2 城市融合
        2.1.3 体育休闲参与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社会融合理论
        2.2.2 社会认知理论
        2.2.3 休闲限制理论
    2.3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2.3.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2.3.2 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研究
        2.3.4 城市融合对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健康行为的研究
        2.3.5 文献研究评述
    2.4 研究假设
        2.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影响
        2.4.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
        2.4.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2.6 个案分析法
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总体特征
        4.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群体差异
    4.2 小结
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总体特征
        5.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群体差异
    5.2 小结
6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性
        6.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2 研究讨论
        6.2.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
        6.2.2 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影响案例研究—(日月光)企业视角
        6.3.1 日月光集团员工体育(休闲)参与支撑体系
        6.3.2 日月光集团通过城市融合促进员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理论机理
        6.3.3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路径—企业视角
    6.4 小结
7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对策研究
    7.1 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
        7.1.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夯实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经济基础
        7.1.2 降低体育消费的价格门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消费减负
    7.2 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
        7.2.1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权益
        7.2.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作用
    7.3 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3.1 营建城市包容性文化,通过文化交融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意识
        7.3.2 以社区为平台推进文化融合,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4 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7.4.1 通过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感,提升体育休闲参与度
        7.4.2 创建具有城市认同感的体育休闲赛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获得感.
    7.5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可能创新点
        8.2.1 视角的创新
        8.2.2 内容的创新
    8.3 研究局限
        8.3.1 样本取样的局限性
        8.3.2 研究时空的局限性
        8.3.3 理论探讨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8.4.1 拓宽研究视角
        8.4.2 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附录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预调查)
附录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正式调查)
附录3: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和城市融合访谈提纲
附录4:访谈资料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一、个人学习经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三、本论文受资助情况
致谢

(10)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系列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1.1.2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力度不够
        1.1.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改善有利于体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2.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及研究现状
        2.1.2 心理健康及研究现状
        2.1.3 体育学习兴趣及研究现状
        2.1.4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及研究现状
        2.1.5 体育课学习态度及研究现状
    2.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4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5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6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7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8 关系研究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现状分析
        4.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分析
        4.1.2 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4.1.3 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分析
        4.1.4 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4.1.5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4.2 相关分析
    4.3 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
        4.3.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3.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4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5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6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7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8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 讨论
    5.1 各心理指标特点分析
        5.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特点分析
        5.1.2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点分析
        5.1.3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特点分析
        5.1.4 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特点分析
        5.1.5 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分析
    5.2 各心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5.2.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2.2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3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4 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5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6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7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8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6.1 各心理指标现状
    6.2 各心理指标关系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调查样本问题
    7.2 研究量具问题
    7.3 数据处理问题
    7.4 研究结果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学生体育课自我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 B 研究采用量具及评价细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目录

四、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健身健美运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 董雷.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纵向研究[D]. 苏静.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 向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7]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D]. 邓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学体育特长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赛前焦虑的影响[D]. 李柯乐.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D]. 吴迪.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10]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D]. 孔松虎.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国部分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