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

清远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

一、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飞[1](2017)在《基于某地热供暖系统换热站位置对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与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能源生产一直滞后于能源消耗。考虑到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现状,大力开发新能源是必然趋势。由于地热供暖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受到特别的青睐。换热站作为地热间接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换热站位置不仅可以节约系统投资费用,还能从整体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但目前对于换热站位置的设置对系统影响的研究较少,即便有相应的研究也只是针对某个特定小区或某个具体工程,不能构成规模上的研究,没有总结得出一定的规律,无法形成有效的借鉴参考,不足以指导工程方案的设计。在阅读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地热供暖系统特点、楼宇换热站以及区域换热站的优缺点。其次,从换热站二次侧供回水温度、住宅室内温度记录以及通过相关供热参数得出的实际热指标来分析采用楼宇换热站的实际工程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并以此设计条件为基础,设计出采用区域换热形式的地热供暖系统。再次,基于地热供暖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基本公式以及各运行调节方法的优缺点,确定出两方案所采用的运行调节方案。进而利用BIN法(即温频法)和相关公式计算得出两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采用动态年计算费用法对两系统进行相关经济性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对于该实际工程的最经济合理的系统方案。最后,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工程模型,分别从工程性质、供热规模、热用户数量、供热半径(热用户之间的分散程度)以及热用户末端形式等方面对系统方案中换热站位置的合理设置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总结归纳出楼宇换热站(或区域换热站)方案的适用范围。

史晓光[2](2014)在《区域供热一次热网经济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0.11%。在此过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之一的区域供热也得到飞速发展,它是是关乎民生、节能和环保的工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节能减排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供热系统中,热网作为热用户与热源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热网设计中,比摩阻的取值直接影响到一次热网的初投资额及运行质量。供热管网设计规范规定,一次热网比摩阻取值一般为3070Pa/m,然而国内许多热力公司一次热网实际运行比摩阻往往在30Pa/m以下。本论文前期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供热系统进行了调研,该区采用间供式换热,即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通过板换换热,两者运行相互独立。整个供热系统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比目前国内其它同规模地区供热系统总能耗可少30%40%,属全国领先,但是对该区一次热网数据分析计算发现,整个一次网主管段运行比摩阻也只有约20Pa/m,低于规范要求。因此,针对一次热网低比摩阻运行问题,利用热网全寿命周期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结合榆次区一次热网调研数据,对其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合理性。通过对非线性法、多目标函数法、方案比较法、解析法的对比,发现解析法计算简便,且与实际误差率一般不超过1.5%,因此选择解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了一次热网经济比摩阻计算公式。以榆次区一次热网调研得到的实际数据为研究基础,通过公式分别计算出设计热负荷和实际最大热负荷两种情况下的经济比摩阻,分别为35Pa/m、40Pa/m,并根据计算出的比摩阻对榆次区一次热网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这两种情况下的一次热网平面图。根据这两种设计工况下的各参数,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其运行效果,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两种热网可以满足热网运行要求。用热网全寿命周期理论,对实际热网、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和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运行能耗最低,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63倍,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51倍。但是,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总成本最高,比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7.6%,比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29%,说明其实际一次热网的富余量较大,在实际供热情况下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一次热网低比摩阻运行虽然节约运行费用,但整个寿命周期内并不合理。希望研究成果对今后其他类似城市一次网设计有所帮助。

王婧倩[3](2010)在《青岛地区海水源热泵应用规划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由于其节能环保的明显优势,在今天受到了国内外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并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项目——《沿海地区海水源热泵技术应用规划研究》的支持下,对青岛地区海水源热泵系统应用规划过程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进行探讨及优化,并将海水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从价值工程角度探讨海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势及影响其系统性能的经济性敏感因素。首先,对我国海域和青岛所处海域的温度分布特点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二阶傅立叶级数的形式拟合青岛海域表面海水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年变化曲线,并对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冬、夏季的变化规律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建立系统各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和水泵,运用Cleland模型对制冷剂热力参数进行计算,进而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编制系统性能的计算程序。之后,根据实验测量值对系统模型的计算值进行校验。在系统模拟可靠的基础上,根据数学模型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不同取水深度、不同取水管线比摩阻时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从经济性角度出发,以费用年值最小为评价指标,采用微分法,建立取水管线经济比摩阻的目标函数,对取水管线的经济比摩阻、经济管径和经济流速进行优化。最后,运用价值工程理论,针对海水源热泵系统和其它两种传统常用系统,在分别分析其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基础上,对三种系统的功能重要性进行比较,计算其功能系数、寿命周期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最小的方案为最优。以费用年值为指标,分析初投资、电价和社会折现率三种经济性敏感因素对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影响程度。

叶青,赵文武[4](2009)在《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室外暖通管线优化设计计算》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该工程的室外暖通管线设计,并对区域供冷系统经济运行、热力管网敷设的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进一步验证了相关文献给出的空调冷水管线的经济比摩阻。

刘金平,陈志勤[5](2006)在《区域供冷系统枝状冷水输送管网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在各并联管路压力损失相等的条件下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其目标函数为系统的年度费用,由冷水泵的年运行费用、冷水泵的折旧费用、管道的折旧和维修费用及输水管道冷量损失费用组成。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以下结论:区域供冷系统冷水管路的设计不能按传统的等比摩阻或等流速设计思想进行;采用优化模型比等流速设计年度总费用约减少17%,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若采用等流速设计,各节点的压降偏差较大,会增加运行调节的困难,容易产生水力失稳,既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又增大了运行费用。

高明亮,宋玲[6](2004)在《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采用枝状供热管网替代环状供热管网并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及管道的改造方案 ,既满足了改扩建后供暖系统的温度要求 ,又节省了初投资。

二、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某地热供暖系统换热站位置对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地热资源的提出
        1.1.2 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地热供暖系统的原理介绍及工程实例分析
    2.1 地热供暖系统概述
        2.1.1 地热供暖系统的组成
        2.1.2 地热供暖系统的类型
        2.1.3 地热供暖系统的特点
    2.2 换热站的相关介绍
        2.2.1 换热站的分类
        2.2.2 区域换热站的优点
        2.2.3 区域换热站存在的问题
        2.2.4 楼宇换热站的特点
    2.3 工程实例分析
        2.3.1 工程概况
        2.3.2.工程运行数据分析
    2.4 本章总结
3 采用区域换热站形式的新系统设计
    3.1 方案拟定原则
    3.2 新方案的确定
        3.2.1 管网系统敷设方式的确定
        3.2.2 管网布置原则
        3.2.3 新方案的确定
    3.3 新供热系统设计
        3.3.1 管网的水力计算
        3.3.2 热源泵的确定
        3.3.3 换热站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3.3.4 具体设备选型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两系统的运行调节及能耗分析
    4.1 常用运行调节基本原理及方法
        4.1.1 运行调节基本原理
        4.1.2 常用调节方法
        4.1.3 两种方案采用的运行调节方式
    4.2 两种方案的能耗分析
        4.2.1 水泵耗电量分析
        4.2.2 系统管网散热损失
    4.3 两方案的能耗对比分析
        4.3.1 耗电量计算对比
        4.3.2 系统管网年散热量计算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两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5.1 经济效益的概述
    5.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5.2.1 数学分析法
        5.2.2 方案比较法
        5.2.3 静态和动态分析法
    5.3 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
        5.3.1 年计算费用法
        5.3.2 补偿年限法
        5.3.3 投资回收期法
    5.4 地热供暖系统经济分析模型
        5.4.1 建立供暖系统经济分析模型框架
        5.4.2 地热供暖系统的工程初投资
        5.4.3 年运行费用
    5.5 两方案的经济分析
        5.5.1 两方案的初投资对比分析
        5.5.2 两方案年运行费用对比分析
        5.5.3 年计算费用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影响换热站形式的因素分析
    6.1 工程性质对换热站形式的影响分析
    6.2 供热规模对换热站形式的影响分析
        6.2.1 不同供热规模工程的模拟计算
        6.2.2 不同供热规模的工程经济性分析
    6.3 热用户数量对换热站形式的影响分析
        6.3.1 不同热用户数量的工程模拟计算
        6.3.2 不同热用户数量的工程经济性分析
    6.4 各热用户分散程度对换热站形式的影响分析
        6.4.1 不同热用户分散程度的模拟计算
        6.4.2 不同热用户分散程度的工程经济性分析
    6.5 热用户末端形式对换热站形式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7.2.1 存在的不足
        7.2.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2)区域供热一次热网经济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集中供热发展状况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晋中市榆次区一次热网调研介绍
        1.4.1 榆次地区介绍
        1.4.2 榆次区热电厂介绍
        1.4.3 榆次区一次热网运行比摩阻计算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总结
2 建立经济比摩阻数学模型
    2.1 一次热网经济比摩阻计算方法介绍
    2.2 一次热网寿命周期内成本分析
    2.3 一次热网投资费(安装费)
    2.4 一次热网运行费
        2.4.1 运行电费(S1)
        2.4.2 热网年维保费(S2)
        2.4.3 热网水费(S3)
        2.4.4 热网热损失费(S4)
        2.4.5 热网拆除费(S5)及残值回收
    2.5 数学模型建立假设条件
        2.5.1 前提条件
        2.5.2 模型应用条件
    2.6 建立数学模型
        2.6.1 一次热网的经济性分析
        2.6.2 建立模型
    2.7 本章总结
3 经济比摩阻计算结果及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
    3.1 计算说明
    3.2 热网特性系数计算
    3.3 计算公式说明及各参数取值
    3.4 经济比摩阻计算结果
    3.5 设计负荷下热网优化
        3.5.1 晋中市榆次区一次热网实际情况介绍
        3.5.2 建立新的一次热网平面图
    3.6 实际最大热负荷下热网优化
        3.6.1 采暖热负荷定义
        3.6.2 一次热网供实际热负荷分析
        3.6.3 调整设计热负荷后一次热网设计
    3.7 本章总结
4 Fluent 模拟两次设计的热网运行状态
    4.1 CFD 基础理论知识
    4.2 Fluent 软件介绍
    4.3 湍流模型选择
    4.4 对两次重新设计的热网模拟
    4.5 本章总结
5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寿命周期内投资额对比分析
    5.1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初投资费对比分析
    5.2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运行费对比分析
        5.2.1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运行电费对比分析
        5.2.2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维保费对比分析
        5.2.3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补水费对比分析
        5.2.4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热损失费对比分析
    5.3 三种情况一次热网经济寿命周期内各费用对比分析
    5.4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青岛地区海水源热泵应用规划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1.1.2 新能源的利用
        1.1.3 热泵技术的应用
    1.2 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1.2.1 按照热泵机组设置集中程度分类
        1.2.2 按照海水利用方式分类
        1.2.3 国外海水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
        1.2.4 国内海水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
    1.3 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青岛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2.1
        2.1.1 青岛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统计与分析
        2.1.2 青岛海域垂向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海水源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压缩机数学模型
        3.1.2 冷凝器数学模型
        3.1.3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
        3.1.4 蒸发器数学模型
        3.1.5 板式换热器数学模型
        3.1.6 水泵运行能耗的计算
    3.2 海水源热泵的性能参数
    3.3 制冷剂的热力性质
    3.4 基于MATLAB 的海水源热泵系统计算程序编制
        3.4.1 龙格-库塔法
        3.4.2 龙格-库塔法在MATLAB 中的实现
    3.5 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测试方案与过程
        3.5.3 测试仪器与方法
        3.5.4 实验结果及模型验证
第4章 取水深度、取水管线比摩阻对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影响
    4.1 取水深度和取水管线比摩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1 计算工况
        4.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2 海水源热泵系统取水管线经济比摩阻的动态优化
        4.2.1 经济比摩阻的数学模型
        4.2.2 经济比摩阻动态优化的结果
        4.2.3 不同空调规模下的经济比摩阻动态优化
第5章 海水源热泵系统价值工程及敏感性因素分析
    5.1 工程实例
    5.2 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估算
        5.2.1 海水源热泵系统
        5.2.2 水冷VRV 中央空调系统
        5.2.3 集中供热+风冷VRV 中央空调系统
    5.3 价值工程模型构建
        5.3.1 价值
        5.3.2 功能分析
        5.3.3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4 不同方案的价值工程计算结果分析
        5.4.1 各方案功能分析
        5.4.2 各方案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4.3 各方案价值分析
    5.5 海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敏感性因素分析
        5.5.1 费用年值法
        5.5.2 敏感性分析
    5.6 各方案能耗分析
    5.7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生活区供热管网改造扩建方案
3 热力站改造扩建方案
4 结论

四、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某地热供暖系统换热站位置对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D]. 赵鹏飞.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2]区域供热一次热网经济性的研究[D]. 史晓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3]青岛地区海水源热泵应用规划的关键问题研究[D]. 王婧倩.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5)
  • [4]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室外暖通管线优化设计计算[J]. 叶青,赵文武. 暖通空调, 2009(08)
  • [5]区域供冷系统枝状冷水输送管网的优化设计[J]. 刘金平,陈志勤. 暖通空调, 2006(07)
  • [6]青源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J]. 高明亮,宋玲. 暖通空调, 2004(01)

标签:;  ;  ;  ;  ;  

清远热力站及供热管网改造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