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2553适合小麦和棉花间作的棉花新品系

中2553适合小麦和棉花间作的棉花新品系

一、适宜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系中2553(论文文献综述)

许庆华,王宁,周红,石建斌,严根土[1](2020)在《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9934》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棉花新品种中棉9934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韦陈华,邓国强,颜超,董振杰,耿吉嘉,宋美珍,张西岭,陈德华,张祥,陈源[2](2018)在《高密度重化控技术对小麦后直播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调控》文中认为以特早熟棉花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江苏省扬州市小麦后直播方式下探讨高密度(1 hm2120 000~150 000株)配合重化控技术(缩节胺施用量240~480 g/hm2)对棉花集中成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hm2150 000株密度下配合使用240 g/hm2缩节胺可获得较高籽棉产量,2016年、2017年分别达到3 415.5 kg/hm2、4 416.3kg/hm2。在此处理组合下实现棉铃在7月20日至8月30日集中成铃,且成铃部位在棉株顶部向下50 cm内。因此,高密度配合适宜化控技术可实现小麦后直播方式下集中成铃于棉株中上部,从而为机械化采收奠定基础。

刘方[3](2016)在《陆地棉与海岛棉、毛棉、达尔文氏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线性关系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战略资源。棉属有52个棉种,包括45个二倍体棉种分属于8个二倍体基因组和7个异源四倍体棉种。棉花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异源四倍体栽培棉种陆地棉遗传基础狭窄,需要扩大遗传资源进行遗传改良。栽培的海岛棉具有优异的纤维品质;异源四倍体野生种毛棉含有许多特异性状如抗逆等,异源四倍体野生种达尔文氏棉具有纤维细度好、耐干旱及抗枯黄萎病等优点,可用于陆地棉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遗传连锁图谱不仅可以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和变异,还可以进行图位克隆、QTL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重要作用,在现代棉花分子生物学和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从棉花基因组学出发,依据雷蒙德氏棉基因组序列开发了genome-SSR引物,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构建的(陆地棉×海岛棉)BC1、(陆地棉×毛棉)F2、(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群体SSR遗传连锁图进行加密,并利用连锁图上的共有标记对图谱进行共线性分析,探讨棉花种间遗传连锁图谱的结构,为研究不同棉种的起源、进化与分类、育种遗传改良等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雷蒙德氏棉基因组的g SSR开发根据已经发表的雷蒙德氏棉基因组序列,成功开发了涵盖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的genome-SSR标记。本套标记共计12560对引物,命名为SWU,涵盖了所有13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引物数量平均为966条,其中引物数最少的是13号染色体,为852对;引物最多的是9号染色体,为1323对。所有标记扩增片段TM值均在55-61℃之间,长度在100-200bp之间。其中平均扩增长度最短的是5、9、11号染色体,扩增长度平均为167bp,扩增长度最长的是8号染色体,扩增片段平均为171bp。冗余性检测发现其中217条序列与已经发表的SSR标记具有较高的相似性。2.(陆地棉×海岛棉)BC1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加密利用新开发SSR引物筛选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与海岛棉品种Pima S7之间的多态性,以筛选出来的多态性引物对94个BC1单株进行群体基因型检测,最后获得1490个新标记位点,将这新筛选到的标记添加到本实验室原来已经完成的(中棉所35×Pima S7)BC1遗传连锁图谱,最终获得了包含3433个位点的高密度陆海种间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4059.3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29c M,定位到A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有1275个,其中新增标记385个,A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1958.6c M,平均长度1.59 c M;定位到D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有2158个,其中新增标记1105个,D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2100.7c M,平均长度0.98c M。3.(陆地棉×毛棉)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加密利用新开发的SSR引物筛选陆地棉中棉所12号与毛棉之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48个新标记位点,将新筛选到的标记添加到本实验室原来已经完成的(中棉所12号×毛棉)F2遗传连锁图谱,经过对所有位点和标记的纠错和整合,最终获得了包含1917个位点的高精度的陆地棉×毛棉种间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3345.4c M,成功定位到26个连锁群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80c M,定位到A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有871个,其中新增标记27个,A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1588.7c M,平均长度1.87c M;定位到D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有1046个,其中新增标记121个,D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1756.7c M,平均长度1.68c M。4.(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加密利用新开发的SSR引物中筛选中棉所12号、达尔文氏棉之间的多态性标记,将筛选出来的多态性引物对188个(中棉所12号×达尔文氏棉)F2单株进行多态性群体检测,最后获得203个新标记位点,将这新筛选到的标记添加到本实验室原来已经完成的中棉所12号×达尔文氏棉F2遗传连锁图谱,经过对所有位点和标记的纠错和整合,最终获得了包含1964个位点的高精度的陆地棉×达尔文氏棉种间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3615.3c M,成功定位到26个连锁群上。该图谱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84c M,定位到A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817个,其中新增标记35个,A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1658.9c M,平均长度2.03c M;定位到Dt亚组的标记位点共1147个,其中新增标记168个,Dt亚组的染色体总长度1956.4c M,平均长度1.71c M。5.(陆地棉×海岛棉)BC1群体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比较比较(陆地棉×海岛棉)BC1遗传连锁图谱与陆地棉基因组物理图谱线性关系,发现标记在遗传图谱上的顺序与在物理图谱上的顺序基本一致。在Chr.21染色体内部,发现一段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倒位现象,呈部分非同线性关系。(陆地棉×海岛棉)遗传图谱At染色体亚组1958.6c M对应到陆地棉物理图谱的1.156Gb基因组大小,Dt染色体亚组2100.7c M对应到物理图谱的0.772Gb基因组大小,(陆地棉×海岛棉)遗传图谱共涵盖了1.928Gb基因组,占陆地棉总染色体大小的83.84%。6.(陆地棉×毛棉)F2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比较通过对(陆地棉×毛棉)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与陆地棉基因组物理图谱线性关系比较,发现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在染色体分布上均呈现共线性关系;在Chr.08和Chr.18染色体内部,发现两段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位置倒位现象,呈部分非同线性关系。陆地棉×毛棉遗传图谱At染色体亚组的遗传图谱1588.7c M对应到陆地棉物理图谱的1.111Gb基因组大小,Dt染色体亚组1756.7c M对应到物理图谱的0.750Gb基因组大小,陆地棉×毛棉遗传图谱共涵盖了1.861Gb基因组,占陆地棉总基因组染色体大小的80.93%。7(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群体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比较通过对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连锁图谱与陆地棉基因组物理图谱线性关系比较,发现标记在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上的分布基本一致;在个别染色体内部,有个别标记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倒位(Chr.01、Chr.08、Chr.16)和易位(Chr.20、Chr.23)现象,呈部分非同线性关系。(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At染色体亚组1658.9c M对应到陆地棉物理图谱的1.091Gb基因组大小,Dt染色体亚组1956.4c M对应到物理图谱的0.757Gb基因组大小,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共涵盖了1.847Gb基因组,占总基因组染色体大小的80.32%。8.(陆地棉×达尔文氏棉)与(陆地棉×毛棉)F2群体遗传图谱线性关系比较通过对(陆地棉×毛棉)和(陆地棉×达尔文氏棉)两个遗传连锁图共有的SSR标记线性关系比较分析,发现两个遗传连锁图上的多数标记呈现共线性,但是在部分染色体的部分区域,出现部分非同线性关系,包括7个倒位(Chr.02、Chr.05、Chr.08、Chr.12、Chr.14、Chr.16、Chr.25染色体)和3个简单易位(Chr.5、Chr.14、Chr.26染色体)。线性关系分析表明,棉属不同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代换(Chr.02与Chr.03、Chr.04与Chr.05)可能均发生在异源四倍体形成之前。

王宁,苏桂兰,许庆华,周红,杨杰,黄群,严根土[4](2015)在《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完善棉花-花生间作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简化栽培模式下棉花与花生不同间作密度配置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及密度与其产量关系较为紧密且复杂,同时棉花与花生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另一方产量;其中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与棉花密度互作对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正效应,但棉花密度的平方、花生株高与分枝数互作均对皮棉产量产生较高的直接负效应;花生密度与饱果数互作、衣分与花生分枝数互作对花生产量均具有较高的正效应,而棉花密度的平方、棉花株高与果枝数互作均对花生产量具有较高的负效应。在简化栽培模式下,棉花与花生的密度分别为3.75万株·hm-2和15.0万株·hm-2时,可以较好地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有利于棉花-花生间作总产量和总效益的提高。

吴丹[5](2014)在《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适应性的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索适合河北平原的新型种植方式,丰富现有的种植制度,对双季玉米(春玉米-夏玉米两熟)种植制度在河北平原的生态适应性及经济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模型评价。试验于2012-2013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进行。试验设两个种植制度处理:春播玉米-夏播玉米覆膜垄作和冬小麦-夏玉米平作。2012年进行了春玉米茬夏播玉米的预试验,品种为郑单958。2013年的春玉米-夏玉米试验设置3个品种组合: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中熟品种郑单958、早熟品种承单22-中熟品种先玉335、中熟品种先玉335-早熟品种承单22。冬小麦-夏玉米中小麦品种选用良星99,玉米选用郑单958。通过对不同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组合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能量生产效率、净产值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APSIM模型评价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的适应性。主要结果如下:(1)春玉米-夏玉米与冬小麦-夏玉米相比,周年生育期减少了139天。早熟-中熟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的年产量与冬小麦-夏玉米的持平,中熟-早熟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周年产量低于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组合的双季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比冬小麦-夏玉米提高53.7%76.6%,周年光能生产效率增加9.7%29.0%,年总辐射利用率增加12.7%29.0%。周年温度生产效率早熟-中熟组合比冬小麦-夏玉米提高6.9%8.2%,中熟-早熟组合比冬小麦-夏玉米减少7.6%。春玉米-夏玉米的周年能量生产与冬小麦-夏玉米相比无显着差异。两个早熟-中熟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年净产值与冬小麦-夏玉米相当,中熟-早熟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全年净产值比冬小麦-夏玉米低5533.1元·hm-2。(2)不同品种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表现不同。早熟-中熟组合与中熟-早熟组合相比,产量高出16.1%17.4%,水分利用效率高出14.9%,光能生产效率高出14.7%17.6%,温度生产效率高出15.7%17.0%,年净产值益高出51455415.1元·hm-2。该地区春玉米-夏玉米适宜的品种组合为第一季选择早熟品种,第二季选择中熟品种。(3)从积温角度分析,早熟-早熟、早熟-中熟和中熟-早熟品种组合的春玉米-夏玉米可以在河北平原实现。在热量资源最少的北京地区,其多年平均≧10℃积温为4418.2℃,可以满足双季早熟玉米对≧10℃积温的要求(42004800℃)。在选择品种组合时,要考虑到河北平原的热量限制,不能两季同时选用生育期较长的中熟品种。最适品种搭配为:邢台(≧10℃积温为4783.1℃)以南地区选择一季早熟一季中熟(≧10℃积温为46005100℃)的品种搭配,邢台以北的地区选择两季早熟的品种搭配。(4)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北平原种植两季早熟品种组合双季玉米产量最高。邢台以南地区可以在3月10日之后播种春玉米,石家庄地区3月15日以后播种春玉米,保定以北地区需要迟至3月20日以后才可播种。玉米茬玉米可在7月10日至15日左右播种。春玉米-夏玉米是光、温、水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种植制度,该种植制度可以作为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的补充,也可作为冬小麦冬季受灾的一种补救措施。

范术丽,喻树迅,宋美珍[6](2008)在《中国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从早熟种质资源金字棉的引进,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的育成,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6、辽棉10号的选育,生化辅助育种技术育成早熟不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中棉所42和鲁棉研19,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50、中棉所58的培育,到航天诱变特早熟品种中棉所64,综述了中国短季棉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短季棉育种应加强抗黄萎病材料创制、克服产量和早熟性负相关和解决特早熟品种早衰等遗传改良重点;指出借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麦后直播特早短季棉和杂交短季棉是今后短季棉遗传育种的方向。

曲辉英[7](2005)在《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目前国内最集中的抗虫杂交棉(Gossypium hirsutum)制种基地。本研究立足于山东棉花生产实际,选用适宜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就其生育特性、光合特点、杂交制种技术、种植布局、精播简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建立了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结论如下:试验筛选出适宜山东的高优势抗虫杂交棉组合鲁棉研15号;鲁棉研15号棉苗生长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明显,净光合速率高,且没有午休,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杂交棉制种田宜安排在春地,扩大行距,降低密度,制种目标产量为1500 kg/hm2左右,相应密度和单株结铃数分别为3. 0-3. 15万株/hm2和20-22个,同时采用营养钵育曲移栽技术,适时播种;山东省主要棉区种植杂交棉的满足系数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鲁西南棉区、鲁西北棉区、鲁北棉区,因此鲁西南棉区应该划为最适宜种植区;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技术核心是,在减少播量并保证产量不减的前提下,鲁西南棉区以密度2. 25-3. 0万株/hm2、 保留2个营养枝的栽培方法为佳,鲁西北和鲁东棉区以密度3. 0-3. 75万株/hm2为宜,也保留2个营养枝。

杨晓东[8](2004)在《中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国外大型种子公司凭借先进的生物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丰富的营销策略,纷纷瞄准并抢占我国棉种市场,对我国棉种产业既是新的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世纪,针对我国棉种产业中的突出问题和当今世界棉种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棉种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对提高我国棉花种子高科技附加值和加速棉种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就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现状、模式、优劣执三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运用产业化组织理论、农户交易费用理论、市场机制理论,以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如系统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经济模型法、数学分析法等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了棉花种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结合棉花种业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合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的对策和现代棉花种业产业化新模式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国内首先运用产业化组织理论、农户交易费用理论等较系统的研究了棉花种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各类模式;并对若干主要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和异同的比较,提出了适合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棉花种业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本文所做的工作,只是这一复杂体系中一个层面中的阶段性工作,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研究与深化。

戴小枫[9](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木子[10](2002)在《经济作物新品种(系)简介(十四)》文中提出 优质高糖抗病甜菜新品种"甜研七号""甜研七号"是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电话:0451—7312095)育成的多粒二倍体、高糖、优质、抗病型甜菜新品种,先后通过黑龙江、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特性:该品种含糖率高,工艺品质好。在黑龙江省区试平均含糖率16.2%,在全国区试中平均含糖率16.4%/亩,比当对照提高1.5度;根中有害性非糖分明显低于对照品种。

二、适宜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系中255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宜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系中2553(论文提纲范文)

(1)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9934(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2.2 产量表现
    2.3 纤维品质
    2.4 抗病、抗虫性
3 适宜种植区域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期和密度
    4.2 田间管理
    4.3 病虫害防治

(2)高密度重化控技术对小麦后直播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
        1.2.1 棉铃发育状况调查
        1.2.2 棉铃空间分布和形成调查
        1.2.3 产量及构成因素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与化控技术处理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密度和化控技术对成铃时空分布的调节
3 讨论

(3)陆地棉与海岛棉、毛棉、达尔文氏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线性关系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属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1.1.1 棉属的起源
        1.1.2 四倍体棉种的供体种
        1.1.3 二倍体棉种的分类
        1.1.4 四倍体棉种的分类
        1.1.5 棉属的地理分布
    1.2 棉属的利用
        1.2.1 棉花野生资源特征
        1.2.2 棉花野生资源的利用
        1.2.3 棉花种间杂交存在的问题
        1.2.4 棉属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途径
    1.3 棉花遗传连锁图谱
    1.4 棉花基因组及genome-SSR
    1.5 四倍体棉种的进化关系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雷蒙德氏棉gSSR标记的开发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2.4.1 关于genome-SSR的开发
        2.4.2 关于SSR标记的冗余性
    2.5 结论
第三章 陆地棉与海岛棉、毛棉及达尔文氏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亲本材料
        3.2.2 群体构建
        3.2.3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
        3.2.4 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陆地棉×海岛棉)BC1群体遗传图谱的加密
        3.3.2 (陆地棉×毛棉)F2群体遗传图谱的加密
        3.3.3 (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遗传图谱加密
    3.4 讨论
        3.4.1 遗传重组率
        3.4.2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
    3.5 结论
        3.5.1 (陆地棉×海岛棉)BC1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加密
        3.5.2 (陆地棉×毛棉)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纠错与加密
        3.5.3 (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纠错与加密
第四章 不同种间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陆地棉×海岛棉)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分析
        4.3.2 陆地棉×毛棉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分析
        4.3.3 (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与陆地棉物理图谱线性关系分析
        4.3.4 陆地棉×毛棉与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线性关系分析
    4.4 讨论
        4.4.1 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线性关系
        4.4.2 四倍体野生棉种间亲缘关系
        4.4.3 毛棉与达尔文氏棉连锁图差异的原因与进化地位
        4.4.4 关于异源四倍体染色体间的片段代换问题
    4.5 结论
        4.5.1 陆地棉×海岛棉遗传图谱线与陆地棉物理图谱性关系
        4.5.2 陆地棉×毛棉遗传图谱线与陆地棉物理图谱性关系
        4.5.3 陆地棉×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线与陆地棉物理图谱性关系
        4.5.4 毛棉与达尔文氏棉遗传图谱线性关系的比较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4)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1.3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试验组合间棉花和花生基本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差异
    2.2皮棉及花生产量的通径分析
    2.3大田间作模式生产效益分析
3讨论与结论

(5)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适应性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背景
    1.2 河北平原种植制度的发展
        1.2.1 集约型水浇地两熟制
        1.2.2 棉田多熟制
        1.2.3 水田两熟制
        1.2.4 雨养两熟制
        1.2.5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套作三熟制
        1.2.6 双季玉米二熟制
        1.2.7 杨农复合种植
    1.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观察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和田间耗水量的计算
        2.3.2 产量的测定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3.3 干物质积累量与干物质产能
        2.3.4 叶面积指数(LAI)
        2.3.5 生育时期、地温的记录及气象数据的收集
        2.3.6 光温生产效率
    2.4 模型结构和评价指标
        2.4.1 APSIM 的结构
        2.4.2 模型的评价指标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季玉米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的比较
        3.1.1 生育进程
        3.1.2 干物质积累及株高
        3.1.3 不同播期和品种的 LAI 变化动态
        3.1.4 夏播和春播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3.1.5 春播和夏播不同玉米品种收获时的籽粒成熟度
    3.2 双季玉米与小麦-玉米综合效益的比较
        3.2.1 农田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2 双季玉米和冬小麦-夏玉米的光能利用与光能生产效率比较
        3.2.3 积温占用与温度生产效率
        3.2.4 双季玉米的周年能量生产
        3.2.5 双季玉米的经济效果
    3.3 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的适应范围
        3.3.1 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的积温满足情况
        3.3.2 地膜覆盖对积温的补偿效果
    3.4 利用 APSIM 对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适应性的评价
        3.4.1 APSIM 参数的校验与数据的来源
        3.4.2 APSIM 校准与验证
        3.4.3 利用 APSIM 评价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的适应性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春玉米-夏玉米新型种植制度
        4.1.2 春玉米-夏玉米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4.1.3 春玉米-夏玉米两熟种植关键技术措施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参加课题
致谢

(6)中国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短季棉遗传改良的出发点
2 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2.1 短季棉早熟性遗传改良研究
    2.2 抗枯萎病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
    2.3 低酚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
    2.4 抗早衰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
    2.5 转基因抗虫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
    2.6 短季棉的航天诱变遗传改良研究
3 短季棉遗传改良的重点
    3.1 提高品种黄萎病抗性
    3.2 提高短季棉的产量和品质
    3.3 解决特早熟品种伴随早衰的问题
4 短季棉遗传改良发展方向
    4.1 培育麦后直播短季棉品种
    4.2 利用杂种优势选育短季棉杂交种
    4.3 进一步协调短季棉早熟、高产和优质的遗传相关关系

(7)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1.1.1 遗传育种研究
        1.1.2 制种技术研究
        1.1.3 生理、生化研究
        1.1.4 杂交棉的配套栽培技术
    1.2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国外杂种优势利用
        1.2.2 国内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筛选及制种基地布局
    2.1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筛选
        2.1.1 抗虫棉品种筛选试验
        2.1.2 抗虫杂交棉对比试验
        2.1.3 讨论
    2.2 生态条件对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
        2.2.1 试验材料和地点
        2.2.2 制种和棉田管理
        2.2.3 调查记载
        2.2.4 室内考种
        2.2.5 结果与分析
    2.3 密度和播种方式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试验
        2.3.1 试验设置
        2.3.2 田间管理
        2.3.3 试验期间的天气状况
        2.3.4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4.1 生态条件与杂交制种
        2.4.2 农艺措施与杂交种生产
        2.4.3 不同生态区的制种技术运筹
第三章 杂交棉种植布局研究
    3.1 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分析
        3.1.1 鲁西南棉区
        3.1.2 鲁西北棉区
        3.1.3 鲁北棉区
        3.1.4 鲁南棉区
        3.1.5 鲁东棉区
    3.2 棉田布局变化分析
    3.3 杂交棉种植布局研究
        3.3.1 种植杂交棉的基本条件分析
        3.3.2 各区适宜种植杂交棉的满足程度研究
第四章 抗虫杂交棉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杂交棉的生育进程和种子特性
        4.2.2 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构成
        4.2.3 杂交棉光合日变化和光合能力
    4.3 讨论
        4.3.1 光合能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4.3.2 杂种与亲本间光合能力差异的原因
        4.3.3 光合午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抗虫杂交棉简化整枝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处理
        5.1.3 调查记载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棉花产量形成期间的气象状况
        5.2.2 留营养枝对棉花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5.2.3 留营养枝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2.4 营养枝对产量的贡献率
        5.2.5 留营养枝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
        5.2.6 留营养枝的其它效应
    5.3 讨论
        5.3.1 保留营养枝的效应
        5.3.2 保留营养枝的作用机理
        5.3.3 营养枝的成铃规律和产量贡献
        5.3.4 营养枝保留利用的技术
第六章 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技术
    6.1 鲁棉研15不同密度和整枝方式试验
        6.1.1 试验设计
        6.1.2 试验结果
    6.2 鲁棉研15不同密度与整枝方式互作效应试验
        6.2.1 试验设计
        6.2.2 试验结果
    6.3 讨论
        6.3.1 减少播种量是抗虫杂交棉推广的保证
        6.3.2 精播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
        6.3.3 精播栽培的增产机理
        6.3.4 精播栽培技术要点
第七章 结论
    7.1 选用适于山东生态条件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7.2 抗虫杂交棉生育特性
    7.3 抗虫杂交棉的光合效率
    7.4 抗虫杂交棉的营养枝利用
    7.5 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
    7.6 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布局
    7.7 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运筹
    7.8 抗虫杂交棉种植区域布局
    7.9 抗虫杂交棉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7.9.1 选用适于山东生态条件的高光效抗虫杂交种
        7.9.2 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体系
        7.9.3 抗虫杂交棉生产田推行以合理利用营养枝为核心的精播简化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8)中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发达国家种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
    2.1 种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2.2 发达国家产业化理论
    2.3 发达国外种业产业化实践
    2.4 发达国外种子产业化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棉花产业化现状
    3.1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现状
    3.2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组织类型
    3.3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3.4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第四章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模式
    4.1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模式概述
    4.2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4.3 “棉种协会主导型”经营模式
    4.4 “科研育种单位主导型”经营模式
    4.5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模式评价
第五章 棉花种业产业化实证分析
    5.1 棉花种业产业化实证分析的基本理论
    5.2 棉花种业产业化实例分析
第六章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对策
    6.1 我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6.2 一体型棉种公司的构建和运作
    6.3 发展一体型棉种专业集团公司的政策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2.3 面临的新挑战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2.5 存在的问题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3.2.1 相关概念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3.3.1 研究开发现状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3.3.3 主要发展趋势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3.5.1 生物资源丰富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3.6.5 创新经费不足
        3.6.6 经费投入分散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4.3.2 生物合理设计
        4.3.3 类同合成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4.3.5 组合化学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4.4.1 复配制剂
        4.4.2 剂型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4.6.2 存在问题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4.8.1 发展方向
        4.8.2 近期发展目标
        4.8.3 研究重点
    4.9 讨论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4.9.2 其他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5.1.1 问题的背景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国际发展趋势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5.3.1 危险入侵杂草
        5.3.2 危险入侵昆虫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5.5.1 总体研究思路
        5.5.2 重点研究方向
        5.5.3 预期目标
    5.6 主要研究内容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6.1.1 国际背景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6.6.1 研究任务
        6.6.2 重点发展方向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6.7 主要研究内容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7.7.2 发展目标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8.3 产业政策
    8.4 贸易政策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8.4.4 增强服务意识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后记
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适宜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系中2553(论文参考文献)

  • [1]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9934[J]. 许庆华,王宁,周红,石建斌,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0(01)
  • [2]高密度重化控技术对小麦后直播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调控[J]. 韦陈华,邓国强,颜超,董振杰,耿吉嘉,宋美珍,张西岭,陈德华,张祥,陈源.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5)
  • [3]陆地棉与海岛棉、毛棉、达尔文氏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线性关系比较[D]. 刘方. 西南大学, 2016(04)
  • [4]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J]. 王宁,苏桂兰,许庆华,周红,杨杰,黄群,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15(08)
  • [5]双季玉米在河北平原适应性的系统研究[D]. 吴丹.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6]中国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范术丽,喻树迅,宋美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6)
  • [7]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D]. 曲辉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8]中国棉花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杨晓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9]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 [10]经济作物新品种(系)简介(十四)[J]. 木子. 致富天地, 2002(05)

标签:;  ;  ;  ;  

中2553适合小麦和棉花间作的棉花新品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