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

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

一、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白光[2](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提出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曹雷[3](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许诗睿[4](2020)在《多元价值导向下的地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合肥新桥空港新城为例》文中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在城市周围的一种城市过渡形态。它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双重属性,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变化最明显、最剧烈的地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很多特大型城市已经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或者城市后郊区化阶段,在此阶段,城市发展造成的城市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对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从单一的角度对于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对于城市边缘区这个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带进行研究,需要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式,多元价值综合分析,才能使城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这是本研究的宏观研究背景。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居于全国前列,且合肥的发展目标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性的特大城市。因此,合肥的城市边缘区建设,相比其他中小城市而言,更加紧迫且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合肥的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形态,是在多元利益导向现状下,探究新型发展要求下城市边缘区的发展道路,并针对此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发展优化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辨析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于城市边缘区进行理论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探讨城市结构与城市规模的关系,明确划分城市边界的重要性,探究多元利益导向对于城市边缘区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多元价值关系,从区域、城市和边缘区的角度提出城市边缘区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刘李红[5](2019)在《轨道通勤系统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特大城市城市化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尤其是交通病,国外特大城市政府部门与研究学者将城市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归结为居民职住空间不平衡,并主张通过建设职住空间平衡的新城来缓解职住分离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职住平衡政策并未充分发挥出预期作用。随后,发达大城市的发展思路又转向通过轨道交通引导新城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居民通勤距离增加,通勤时间趋于稳定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也在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系统,但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效率仍有待改善,居民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都在增加,交通拥堵仍较为严重,这些问题与轨道通勤系统供需关系密切。构建有效的轨道通勤系统,缓解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特大城市职住空间有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经济学问题是:在居民职住空间平衡实现困难,通勤时间压缩问题突出背景下,基于居民通勤时间预算,如何把通勤轨道交通系统与传统职住空间平衡理论有机整合,构建职住时空平衡概念?如何构建有效的轨道通勤系统以满足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需求?有效轨道通勤系统影响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机理及传导路径是什么?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对职住平衡的影响研究文献大多以职住空间平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GIS等分析方法,研究轨道交通带来的可达性改善对职住空间关系的影响,而关于影响轨道交通可达性变化的物理、组织、制度要素特征及其对时间层面的职住平衡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本文将运用运输经济学、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区位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国际国内轨道交通要素特征演变规律和轨道交通供需时空特征,深入研究轨道交通功能有效发挥的要素特征以及这些要素特征对时间层面职住平衡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然后分别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和案例对比方法论证该理论框架并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概念审视再界定:基于职住空间平衡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大都市区居民通勤时间规律,对原有职住空间平衡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居民通勤时间预算约束下的职住时空平衡概念。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是指通过构建线网直达就业中心、站点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轨道通勤系统,使得职住空间分离下大部分通勤者能够在其可接受的最大通勤时间范围内完成通勤出行。(2)理论研究结论:由轨道交通空间独立、时间可靠、时空规模经济性、时空外部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决定的强时空转换能力和强耦合能力能够缓解特大城市居民长通勤距离与时间约束和强时间价值之间的矛盾,适应特大城市居民通勤时间预算和职住时空平衡的内在要求。基于轨道交通的供给特征以及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需求特征,深入到轨道通勤系统的要素层面,构建了轨道通勤系统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作用机理与传导路径。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是对轨道完整运输产品时空可达特性的需求,在组织和制度连续保障下,具有线网直达就业中心、站点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融合发展等特征的物理连续轨道通勤系统能够通过其强时空转化能力和强耦合能力满足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的时间可达、空间可达需求。供需耦合后,轨道通勤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流通效应与场效应,吸引人口和产业沿轨道轴线分散并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实现职、住在特大城市通勤圈内的再分布,进而促进宏观层面大都市区职住时空形态的优化。轨道系统物理连续的实现需要由组织连续和制度连续作为保障。(3)实证研究结论:1)GIS空间分析法验证了物理连续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轨道线路直达就业中心且高时间可达性轨道站点较多的郊区,其人口和就业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特征非常显着,这是由于线路直达就业中心和数量较多的高时间可达性轨道站点强化了轨道交通的时空转化能力,提高其对人口、产业的吸引力。此外,发现法人单位和法人单位就业人口在郊区呈现沿轨道轴线分布特征,且郊区轨道站点到各就业中心的时间可达性越高,集聚在该站点的法人单位和就业人数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高时间可达性的站点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能力,有助于促进站点周边用地的多功能开发,实现居民职、住空间可达。2)计量分析分别从供、需层面验证了物理连续对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以及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形态优化的影响。采用Binary Logistic(BL)模型从需求侧分析居民通勤特征对职住平衡的影响研究,得出居民轨道通勤特征对特大城市居民职住时空平衡具有显着影响,居民实际通勤时间越小、换乘次数越少、居住地与就业地步行合理范围内的轨道站点越多,居民实现职住时空平衡的概率越大。采用动态面板(DP)模型分析轨道线网和站点特征对北京市各区人口、就业规模和职住空间平衡度的影响,得出轨道线网和站点特征对各区人口和就业规模具有显着影响,服务于郊区的轨道交通直达就业中心、运行时间控制在60分钟范围内的有效轨道站点数越多、轨道站点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居住小区数量越多,郊区居民实现职住时空平衡的概率越高,该郊区对中心区和周边地区人口和就业吸引力越强。此外,轨道要素特征对职住空间平衡影响呈现正U型分布,也即随着轨道带来的时间和空间可达性提高,职住空间关系经历由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失衡向企业、就业增加带来的相对平衡转变。(4)案例分析结论:案例对比分析验证了物理、组织和制度连续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东京、香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物理连续、组织连续、制度连续在内的轨道通勤系统,节约了居民通勤时间,促进了大部分居民职住时空平衡,并实现了人口、产业沿轨道交通线的分散化集中式发展。深圳市目前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连续轨道通勤系统的构建。案例对比分析表明,形成包括融合发展的多层次轨道通勤系统、与周边用地高度融合发展的轨道站点、有效合作的城市轨道利益相关者、完善的政策法规等在内的连续轨道通勤系统是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特大城市促进居民职住时空平衡和优化职住空间关系的关键。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立足现有职住平衡概念,基于居民通勤时间预算与时空转换理论,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供需特征的职住时空平衡概念。职住时空平衡是指城市主导交通方式的时空转换能力能够使得职住空间分离下绝大多数居民在通勤时间预算约束内完成通勤出行,若城市现有主导通勤系统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通勤时间预算要求,则需要完善或者寻找新的主导交通系统。(2)基于国内外轨道通勤系统的发展规律以及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的供需特征,提出了连续轨道通勤系统的概念。连续轨道通勤系统是指在乘客全链条通勤出行中,能够为乘客提供不间断运营服务,最小化乘客通勤出行中的不确定性和无效通勤时间,满足居民通勤出行时空可达需求的轨道通勤系统。连续轨道通勤系统包括物理连续、组织连续和制度连续三个层次内容。(3)构建了“连续轨道通勤系统——时空转换能力/空间耦合能力提高——微观层面特大城市居民时间/空间可达性改善——通勤时间节约/交通区位强化——流通效应/场效应发挥——人随线走/产业升级——宏观层面特大城市与大都市区职住时空形态优化”的传导路径。

王超深[6](2019)在《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大都市区是主要的人口承载地,也是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引擎。对中国特大城市而言,机动化运输模式正由道路交通主导向轨道交通主导转变,空间组织机理正发生重大改变,在轨道交通支撑下,大都市区化特征日趋明显,与此同时,日渐扩大的城市规模使得长距离通勤交通不断增长、出行时耗不断延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完善和土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高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与交通的匹配效率,是提升大都市区空间功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即在上述理论与现实背景下展开,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在大都市区概念不够清晰的背景下,研究了基于通勤率指标的范围界定问题,认为当轨道交通主导时,其空间范围在3500km21.2万km2左右。基于上述空间规模展开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研究进展的追踪,认为大都市区作为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地域形式,其本质仍具有城市属性特征。其次,在梳理国外大都市区发展历程和总结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评价中国问题的标杆,对我国大都市空间演化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辨识。发现在同一时期内,国内近似规模城市轨网规划建设呈现的问题具有高度趋同的特征,并从空间发展规划、轨网规划及两者协同发展层面进行了致因剖析。第三,深入研究了东京都市圈、首尔大都市区和巴黎大区的空间演化规律,着重研究了人口规模增长历程与分布特征、就业岗位及中心体系的规模与分布特征等内容。认为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增长具有明显的“顽固性”特征,在轨道交通等快捷交通工具的支撑下,职住分离是普遍规律,大都市区能级较高的中心均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与都市快轨和轨道环线的关系密切。对三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建构,着重从时代背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模型,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起重要的支撑力作用。最后,分别从土地空间和轨道交通两个层面研究了三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借鉴。第四,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共性和差异特征,研究了其形成机理,认为可达性是重要的空间影响因子,都市区中心与轨道环线、都市快轨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网络结构效能机理、网络布局结构机理、轨道出行行为机理和都市快轨组织机理;分析了核心致因,认为空间结构趋同和存在差异与都市所在的地理环境、发展历程、行政管理等紧密相关。第五,研判了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发展趋势和典型特征,认为我国特大城市建立轨道交通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是必然选择。以空间组织功效提升为具体目标,综合考虑外部约束条件,提出我国大都市区构建34级中心体系的设想。根据中央活动区(CAZ)与新兴CBD的空间距离关系,将大都市区划分为相邻型和分离型两类,分别建构了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空间结构模式更加关注都市快轨在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强调都市快轨对CAZ、CBD和大型对外枢纽的支撑作用。第六,以空间结构特征与案例城市相似,且空间效能较低、研究紧迫性较强、空间可塑性较大的典型团状大都市区——西安为例,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大都市区目标定位、发展基础等约束条件,同时考虑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提出了西安大都市区土地空间和轨道交通优化策略。利用ArcGIS评价了优化前后轨网的出行时耗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特征,发现新增的都市快轨系统有力地支撑了大都市区空间拓展和地铁2号线所在的南北主轴线的定位和发展,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可达性明显提高,整个大都市区轨道网络的可达性是优化前的1.12倍。最后,从土地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建议。

汤顶华[7](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马佐澎[8](2019)在《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以来,新市镇疏解大城市功能、振兴乡村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市镇已经成为新时期统筹解决我国“大城市病”、“小城镇病”、“乡村病”问题的关键节点。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新市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乡村地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或大城市的功能组团,它们所扮演的统筹解决“城市—乡村”问题空间载体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致使新市镇的规划实践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区位选择不合理、产城空间不融合、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这既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理论的创新。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形成了“中心城市发达、乡镇经济落后”的发展格局,小城镇普遍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特征,这决定了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支撑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与乡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显着不同,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表现出显着的地域性。东北地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东部沿海新市镇的开发模式,因此,厘清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机制与开发模式,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也是优化东北地区城镇体系职能与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基于上述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本研究在阐释新市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新市镇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功能类型、地域差异特征、形成机制与开发模式,并实证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城市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过程,评价了新市镇发育程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功能类型,探讨了新市镇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大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与调控措施。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从产业、居住、生态方面论述了新市镇发展的理论内涵,并以此构建了新市镇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填补了当前我国新市镇研究缺乏评价方法的研究空白,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基于长春市的地域发展特色,提出了构建“垂直+平行化”的新市镇空间体系发展模式及其调控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经济结构不尽完善的老工业城市的新市镇建设提供参考案例与实践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部分。该章总结了新市镇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本研究对新市镇概念的理解;介绍了新市镇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市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部分。从大城市病问题、乡村地域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状况3个方面总结了新市镇的形成背景;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市镇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功能类型;从产业类型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第三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部分。从大城市功能扩散、乡村地域功能转型以及城乡规划调控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是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部分。利用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从产业系统、居住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三者的耦合关系的角度,评价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育程度;采用行业产值“平均值+标准差”的方法,划分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圈层与轴带分布格局。第五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部分。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大事件、郊区化与城乡规划的角度,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选取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交通可达性等7个指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各功能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作用机理。第六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问题与调控措施。该章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区域重构的组织模式与空间格局;从城市行政管理模式、交通体系建设、乡镇撤并以及城镇规划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空间重构的调控措施。

过利超[9](2019)在《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城市群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区作为城乡发展品质基本均等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是建设城市群的重要载体。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需要高效的客运服务体系进行支撑与引导,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对都市区空间、产业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尤为显着。因此,论文开展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主要发展轴上公共交通与用地布局的适应性、优化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都市区空间结构与交通体系的关系,剖析了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总结了客运走廊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供需特征。基于“客流场”的空间效应、“大道”定理与“自组织”理论揭示了客运走廊的形成机理。结合国外典型都市区的不同主导交通方式演变过程分析,确定了主导交通方式演变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客运走廊演化与公共交通设施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时空服务目标划分了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结合都市区公共交通的功能需求层次,综合考虑线路空间从属度与线路等级,提出了客运走廊公共交通“三级七类”的功能层次,以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构建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客流需求预测模型框架。考虑沿线各城镇节点的职住关系,建立了基于个人原单位法的客流生成模型;将出行费用与感知出行时间组成的广义费用代表效用,采用MNL模型进行方式分担预测;基于沿线城镇节点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建立了客流分布预测模型,提出了客运走廊单向公交客流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最优战略选择法的客流分配模型。分析了政府、企业与乘客等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采用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用代表参与主体的公共利益。构建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两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客运走廊公共交通的供需关系与多方决策主体的综合需求,是一种适应于TOD模式为主导的都市区客运走廊骨架公共交通方式决策方法。第一阶段引入供需匹配指数,对公共交通方式组合配置方案进行供需校核;第二阶段综合考虑乘客盈余、企业利润、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社会效用最大化的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比选模型,考量了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战略选择与公共客运线路运营参数设计问题,可以兼顾关键运营参数与社会效用的最优解。分析了公交客流衔接需求与公交换乘枢纽功能,依据枢纽服务范围与公交衔接需求层次,划分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换乘枢纽的等级。为了更好地满足都市区客运走廊内向心通勤客流的衔接转换需求,面向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的功能与特征,提出了枢纽的双层规划选址模型。该模型在确定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将站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客流换乘需求量以及腹地的平均容积率作为特征参数,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服务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划分服务片区,生成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备选点集合。综合考虑了枢纽可达性、决策部门固定成本、乘客出行成本与客流量等多维度的影响因素,上层规划以政府通过更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多的客流量为目标,下层规划以乘客总支出费用最低为目标,在决策部门总预算投资金额、乘客出行需求满足程度和枢纽集散能力等方面进行约束,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步骤。提出了一种结合起终点选择与控制点搜索的市郊轨道线路生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都市区空间范围内多模式轨道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市郊轨道线路在郊区的引导性价值与沿线客流集散点等因素,能够兼顾市郊轨道线路发挥客流服务与城市引导双重功能,实现资金约束条件下线路布局的科学决策。分析了客运走廊市郊轨道与中心城区轨道之间的四种衔接方式,从衔接点选择的角度确定市郊轨道线路的起点;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市郊轨道线路延伸段投资价值评估模型,从企业项目建设投资的角度确定市郊轨道线路的终点;建立了客运走廊客流集散点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客流集散点重要度进行评估,提出了基于重要度评估的市郊轨道初始线路生成方法,并给出了线路调整优化技术。

郭磊贤[10](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二、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1.3.3 特大城市
        1.3.4 职住空间结构
        1.3.5 演化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1.5.1 逻辑主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2.1.3 职住平衡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3.4.1 自主逻辑性
        3.4.2 路径依赖性
        3.4.3 演化性
        3.4.4 可持续性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6 政策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6.4 本章小结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多元价值导向下的地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合肥新桥空港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基本概念
        1.1.1 城市边缘区及其界定
        1.1.2 城市边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经典理论研究
        1.3.1 核心边缘理论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功能分区
    本章小结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主要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3 城市规模控制与城市扩张边界空间形态分析
    3.1 城市的无序扩张与城市规模控制
        3.1.1 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与城市复兴
        3.1.2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与城市集约利用
    3.2 三种城市发展边界划定代表方案及其空间形态
        3.2.1 绿带政策——清晰的边界形态
        3.2.2 精明增长政策管控——刚性边界线
        3.2.3 分区控制——弹性边界区域
    3.3 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
        3.3.1 城市开发刚性边界
        3.3.2 城市开发弹性边界
        3.3.3 城市边缘区——刚性和弹性的过渡地段
    本章小结
4 多元价值导向下的城市边缘空间形态分析
    4.1 城市边缘区不同时期价值导向主导分析
    4.2 不同价值导向下城市边缘空间形态分析对比
        4.2.1 政治与制度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
        4.2.2 经济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
        4.2.3 社会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
        4.2.4 生态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
        4.2.5 文化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
    4.3 多元价值导向现状与城市边缘区发展新要求
    本章小结
5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策略
    5.1 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5.1.1 城市群与城市边缘区
        5.1.2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要求
        5.1.3 中小城市边缘区发展要求
    5.2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5.2.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5.2.2 城市边界划定
    5.3 城市边缘区形态结构优化
        5.3.1 空间结构规划
        5.3.2 规划管理措施
    本章小结
6 合肥新桥空港新城优化发展策略
    6.1 研究背景
    6.2 现状分析
    6.3 优化发展策略
        6.3.1 新城发展定位
        6.3.2 确定城市发展边界
        6.3.3 新城功能结构优化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及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轨道通勤系统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职住平衡政策演化与职住空间分离的矛盾
        1.1.2 通勤空间范围扩大与通勤时间稳定的矛盾
        1.1.3 大都市区与轨道交通主导通勤方式的发展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逻辑主线与研究方法
        1.4.1 逻辑主线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2.1.2 职住空间平衡理论
        2.1.3 职住区位选择理论
        2.1.4 运输经济基础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轨道交通对特大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
        2.2.2 轨道交通对特大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2.2.3 特大城市职住关系对通勤特征的影响
        2.2.4 影响特大城市职住平衡的相关因素综述
    2.3 文献述评与研究空间
        2.3.1 已有文献述评
        2.3.2 继续研究空间
3 职住时空平衡的理论解释
    3.1 职住平衡概念及相关概念一般解析
        3.1.1 一般概念
        3.1.2 测度指标
    3.2 居民通勤时间预算与职住时空平衡
        3.2.1 低时空弹性下通勤出行特征与偏好
        3.2.2 通勤时间预算与时空转换能力
        3.2.3 基于时间预算的职住时空平衡概念
    3.3 基于物信可达的职住时空关系演变
        3.3.1 物理可达性作用下职住时空平衡演变
        3.3.2 不同规模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特征差异
        3.3.3 信息时代下特大城市物理可达的重要性
    3.4 本章小结
4 轨道通勤影响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理论分析
    4.1 轨道通勤要素的演化规律与功能特征
        4.1.1 国际国内轨道通勤要素演变规律
        4.1.2 轨道交通的时空特征与时空效应
        4.1.3 轨道交通系统要素的一般性功能
        4.1.4 通勤铁路与地铁要素的特性差异
    4.2 特大城市居民职住平衡的时空可达需求
        4.2.1 特大城市居民的职住时空矛盾特征
        4.2.2 轨道完整运输产品的时空可达特性
        4.2.3 职住平衡对轨道时空可达特性要求
    4.3 轨道通勤影响职住时空平衡的机理分析
        4.3.1 轨道通勤影响职住平衡的传导路径
        4.3.2 物理连续促进职住时空平衡
        4.3.3 组织连续促进职住时空平衡
        4.3.4 制度连续保障职住时空平衡
        4.3.5 供需匹配作用结果的理论阐释
    4.4 本章小结
5 轨道通勤影响北京职住时空平衡的计量分析
    5.1 北京轨道通勤系统对居民职住平衡影响的现状
        5.1.1 北京大都市区与通勤系统发展概况
        5.1.2 物理连续对居民职住平衡的影响
        5.1.3 组织和制度连续对居民职住平衡的影响
    5.2 轨道交通影响北京郊区职住平衡的描述性分析
        5.2.1 轨道交通对昌平区职住平衡影响
        5.2.2 轨道交通对房山区职住平衡影响
        5.2.3 轨道交通对两区职住影响的对比分析
    5.3 基于GIS的北京职住随轨道要素特征空间演变规律
        5.3.1 北京各区人口数量随轨道要素特征演变图
        5.3.2 北京各区就业人口随轨道要素特征演变图
        5.3.3 北京各区产业结构随轨道要素特征演变图
        5.3.4 北京市昌平区和大兴区企业空间布局形态
    5.4 需求侧轨道特征影响北京职住平衡的计量分析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5.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4 实证结果分析
    5.5 供给侧轨道特征影响北京职住平衡的计量分析
        5.5.1 计量模型构建
        5.5.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5.3 回归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轨道通勤影响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案例分析
    6.1 东京轨道通勤影响职住平衡的案例分析
        6.1.1 物理连续对职住平衡的促进作用
        6.1.2 组织连续对职住平衡的促进作用
        6.1.3 制度连续对职住平衡的保障作用
    6.2 国内轨道通勤影响职住平衡的案例分析
        6.2.1 香港铁路组织和制度连续对职住平衡的保障
        6.2.2 深圳轨道组织和制度连续对职住平衡的保障
    6.3 轨道通勤影响特大城市职住平衡的案例对比
        6.3.1 典型案例与北京职住平衡的对比分析
        6.3.2 典型案例与北京轨道系统的对比分析
        6.3.3 轨道通勤促进北京职住平衡的发展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问题
        1.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1.1.2 特大城市进入大都市区阶段
        1.1.3 相关协同发展理论亟待完善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大都市区
        1.4.2 空间结构
        1.4.3 其他概念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相关概念与典型特征
        1.5.2 空间结构及演进机理
        1.5.3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互动关系
        1.5.4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协同发展
    1.6 研究体系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1.6.4 研究特点
        1.6.5 创新层级与关系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城市及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理论
        2.1.1 城乡规划学视角
        2.1.2 城市社会学视角
        2.1.3 相关理论的思考
    2.2 城市及大都市区空间演化理论
        2.2.1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2.2.2 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2.2.3 相关理论的思考
    2.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关系
        2.3.1 交通运输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
        2.3.2 交通运输与土地空间互馈机制
        2.3.3 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中心体系
    2.4 本章小结
3 大都市区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中的问题辨识
    3.1 典型案例选择
        3.1.1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3.1.2 明显网络化的案例
        3.1.3 初步网络化的案例
        3.1.4 尚未网络化的案例
        3.1.5 规划趋同现象
    3.2 主要问题研判
        3.2.1 “问题”的认识与界定
        3.2.2 “终极问题”的研判
    3.3 主要致因分析
        3.3.1 空间发展规划层面
        3.3.2 轨道交通规划层面
        3.3.3 两者协同发展层面
    3.4 本章小结
4 国外典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规律与模式解析
    4.1 类似大都市区案例的选择
        4.1.1 案例的典型性
        4.1.2 人口规模特征
    4.2 大都市区职住空间演进规律
        4.2.1 居住人口
        4.2.2 就业岗位
        4.2.3 中心体系
    4.3 三个都市空间结构模式解析
        4.3.1 东京模式
        4.3.2 首尔模式
        4.3.3 巴黎模式
    4.4 大都市区空间演进机制分析
        4.4.1 总体机制
        4.4.2 交通视角
    4.5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4.5.1 土地空间
        4.5.2 轨道交通
    4.6 本章小结
5 国内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的系统比较
    5.1 空间结构的共性特征
        5.1.1 极化发展
        5.1.2 圈层集聚
        5.1.3 势能级差
        5.1.4 环线耦合
        5.1.5 快轨支撑
    5.2 空间结构趋同的机理
        5.2.1 核心因子
        5.2.2 效能机理
        5.2.3 结构机理
        5.2.4 行为机理
        5.2.5 组织机理
        5.2.6 可达性机理
    5.3 空间结构的差异特征
        5.3.1 职住分布与密度梯度
        5.3.2 大都市区空间形态
        5.3.3 快捷交通支撑系统
        5.3.4 轨道交通发展背景
    5.4 空间演化的核心致因
        5.4.1 地形地貌条件
        5.4.2 都市发展历程
        5.4.3 行政管理体制
        5.4.4 规划管理实践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团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建构与解析
    6.1 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与研判
        6.1.1 土地开发的显着特征
        6.1.2 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6.1.3 交通组织的必然选择
    6.2 空间结构模式建构与解析
        6.2.1 建构法则与目标
        6.2.2 地域划分与特征
        6.2.3 模式类型与划分
        6.2.4 模式建构与解析
        6.2.5 组织层次与选择
    6.3 空间结构模式差异性分析
        6.3.1 组织模式差异
        6.3.2 地铁线网差异
        6.3.3 都市快轨差异
    6.4 空间组织绩效的评价指标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西安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7.1 空间范围与问题辨识
        7.1.1 研究缘由
        7.1.2 范围思考
        7.1.3 主要问题
    7.2 互动历程与趋势研判
        7.2.1 互动历程分析
        7.2.2 演化趋势研判
        7.2.3 空间联系预测
    7.3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7.3.1 中心体系的传承
        7.3.2 中心体系的重构
        7.3.3 土地空间优化策略
        7.3.4 轨道交通优化策略
    7.4 空间组织绩效评价
        7.4.1 评价思路
        7.4.2 模型建立
        7.4.3 评价结论
    7.5 土地空间规划建议
        7.5.1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7.5.2 管控土地开发强度
        7.5.3 调整土地规划性质
        7.5.4 预留都市快轨路由
        7.5.5 谋划枢纽地下空间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
        8.1.1 研究结论
        8.1.2 主要创新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博士研究生阶段取得学术成果

(7)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述主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2.1 新城概述
        2.1.1 新城的概念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2.2 保障房概述
        2.2.1 保障房的概念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新市镇概念的辨析
        一、新市镇概念的起源
        二、新市镇概念的引申
        三、论文对新市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市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田园城市理论
        二、卫星城理论
        三、集聚与扩散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五、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新市镇研究进展
        一、国外新市镇的研究内容
        二、国内新市镇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与论文的切入点
第二章 我国新市镇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
    第一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背景透视
        一、大城市扩散与城市病问题的解决
        二、发达地区自下而上的快速城镇化
        三、许多地区新市镇呈现盲目发展的状态
    第二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过程分析
        一、卫星城发展阶段
        二、飞地型开发区发展阶段
        三、大城市外围组团发展阶段
        四、郊区与发达地区新市镇快速发展
    第三节 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承担大城市功能的新市镇
        二、承担区域性功能的新市镇
        三、资源开发型新市镇
        四、混合功能型新市镇
    第四节 我国新市镇的地域差异特征
        一、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
        二、东部沿海地区
        三、中部地区
        四、西部地区
第三章 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集聚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增长极的形成
        三、区域差异与区域中心地
    第二节 我国大城市的功能与空间扩散
        一、大城市要素、产业与功能的集聚
        二、大城市空间集聚转向扩散发展
        三、大城市空间扩散过程与格局
        四、大城市扩散的新市镇发展响应
    第三节 我国乡村功能的转型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与乡村功能转型
        二、乡村功能专业化与城镇化
        三、乡村区域新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我国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都市区发展规划
        三、城市总体规划
        四、特色小镇规划
    第五节 我国新市镇的发展模式
        一、工业主导的发展模式
        二、市场与工业驱动发展模式
        三、飞地开发区建设模式
        四、房地产开发带动模式
        五、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模式
第四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
        一、城市边缘区组团发展阶段
        二、近郊新市镇快速发展阶段
        三、远郊与县域新市镇的形成
    第二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评价
        一、新市镇发展标准的诠释
        二、新市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三、新市镇发展的客观评价
    第三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新市镇功能类型划分的依据
        二、不同类型新市镇的发展特征
    第四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格局
        一、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
        二、新市镇的空间圈层格局
        三、新市镇的空间轴带格局
第五章 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二、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
        三、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四、人口与产业的郊区化
        五、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第二节 不同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机理
        一、数学模型构建
        二、影响因子甄选
        三、模型结果分析
第六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的问题与调控
    第一节 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新市镇发展的区域性功能不突出
        二、新市镇与中心城市不整合发展
        三、新市镇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四、新市镇功能体系不尽完善
    第二节 新市镇的区域空间重构
        一、新市镇重构的驱动力
        二、新市镇发展模式选择
        三、长春市区域重构格局
    第三节 新市镇重构的调控措施
        一、调整城市行政管理模式
        二、完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三、引导小城镇组团式发展
        四、创新新市镇规划理念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都市区客运走廊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
        1.2.2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1.2.3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
        1.2.4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1.2.5 既有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
    2.1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与分类
        2.1.1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交通体系
        2.1.2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内涵与类型
    2.2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交通特征
        2.2.1 圈层差别化的居民出行特征
        2.2.2 客运走廊交通需求特征
        2.2.3 客运走廊交通供给特征
    2.3 都市区客运走廊的形成机理
        2.3.1 ―客流场‖的空间效应决定了客运走廊的基本走向
        2.3.2 ―大道‖效应促进了客运走廊的形成
        2.3.3 ―自组织‖效应推动了客运走廊的发展
    2.4 都市区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选择
        2.4.1 主导交通方式对客运走廊的影响分析
        2.4.2 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成因分析
        2.4.3 客运走廊主导交通方式选择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
    3.1 都市区客运走廊演变与公共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
        3.1.1 客运走廊演变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要求
        3.1.2 公共交通设施对客运走廊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3.1.3 公共交通设施与客运走廊演变的互动关系
    3.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的功能层次研究
        3.2.1 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研究
        3.2.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功能层次划分
    3.3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设计目标与要求
        3.3.1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目标设计
        3.3.2 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客流需求分析
    4.1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框架
    4.2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客流生成模型
        4.2.2 方式分担模型
        4.2.3 客流分布模型
        4.2.4 客流分配模型
    4.3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模型的校核
    4.4 示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模型
    5.1 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的多方博弈分析
        5.1.1 博弈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分析
        5.1.2 参与主体的多方博弈平衡
    5.2 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模型
        5.2.1 决策模型框架
        5.2.2 公共交通方式组合方案供需校核
        5.2.3 主导公共交通方式比选模型
    5.3 示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公交换乘枢纽布局与选址模型
    6.1 公交换乘枢纽的衔接客流与功能
        6.1.1 公交客流衔接需求分析
        6.1.2 公交换乘枢纽主要功能
    6.2 公交换乘枢纽分级与布局
        6.2.1 公交换乘枢纽分级研究
        6.2.2 公交换乘枢纽宏观布局
    6.3 郊区级公交换乘枢纽选址模型
        6.3.1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6.3.2 枢纽备选点的确定
        6.3.3 双层规划选址模型
    6.4 示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都市区客运走廊市郊轨道线路生成方法
    7.1 基于衔接方式的市郊轨道线路起点选择
        7.1.1 中心城区边缘衔接方式
        7.1.2 中心城区核心区衔接方式
    7.2 基于投资价值的市郊轨道线路终点选择
        7.2.1 市郊轨道线路基础段确定
        7.2.2 市郊轨道线路延伸段终点确定
    7.3 市郊轨道交通线路生成
        7.3.1 客流集散点重要度分析
        7.3.2 市郊轨道初始线路生成与优化
    7.4 示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10)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多元价值导向下的地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合肥新桥空港新城为例[D]. 许诗睿.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5]轨道通勤系统对特大城市职住时空平衡的影响研究[D]. 刘李红.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6]轨道交通线网影响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 王超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8]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D]. 马佐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都市区客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方法研究[D]. 过利超.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