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梦想三部曲

陈建华梦想三部曲

一、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论文文献综述)

王登林[1](2019)在《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青年观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习近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为历代青年所做出的定位、教育、评价、引导等观点、学说,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理论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观,即青年地位观、青年教育观、青年成才观和青年修养观等内容。习近平将中国的未来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于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寄托于当代大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青年的一贯传统,多次在“五四”青年节及其他重大活动中,以及在一些针对青年人的信件批复中,频繁表达了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和热切期盼,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创新观点和接地气表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青年观逐步走向成熟,除了他忠实地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外,与他个人的实践条件也密不可分:他有过梁家河插队时期的生活经历,有着担任地方领导人时期的经历,更有着党十八大以来的领导人经历。尤其值得一提的有两点,第一,习近平执政后,不仅重视、教育、关心、引导青年,而且身先士卒,以无限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勤奋精神和态度,没日没夜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苦心操劳,这就为中国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和标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言行就是示范,是推动我国青年教育工作的强大引擎。第二,习近平还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不仅关心中国青年,而且还十分关心世界青年,希望通过中外青年彼此访学、留学、联谊等活动加深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借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求得世界的永久和平与安宁。习近平的青年观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为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发展创新方向、为指引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实践价值。习近平青年观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随着不同发展阶段的进展,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探索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距离党和国家的目标架构和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这就需要全党通过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落地手段等措施加以改进,这是必须的,更是必要的,因为青年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国家根本利益。革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故真理的认识不能束之高阁。既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习近平青年观是科学理论,作为思政工作者就必须忠实、认真地遵循:首先,要做到坚定信仰,铸魂青年;其次,要做到立鸿鹄之志,激励青年;再次,要做到知行合一,造就青年;最后,还要推进国际联谊,指导青年。只有这样,我们的一代代青年才能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苏盈盈[2](2017)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认为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三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三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杨海涛[3](2017)在《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又译蒲宁,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Бунин,1870-1953)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着名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在本论文中,笔者探讨了布宁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宗教哲学观:包括多神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东方的儒释道哲学。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笔者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课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指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等。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第一章是布宁的宗教哲学观,论及作家宗教哲学观的成因,重点是父母和托尔斯泰的影响;第二章是是布宁创作中的多神教观念及双重信仰;第三章是布宁创作中的东正教思想;第四章是布宁创作中的道教思想;第五章是布宁创作中的佛教思想;第六章是布宁在作品中表达的跨宗教文化思想;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涉及的一些参考文献。

吴晓东[4](2016)在《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文中指出论文主要从传播学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莫言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作家与媒介统一在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之中,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是一种动态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的过程。莫言作为当代文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透过对他与媒介关系的系统考查,可以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梳理清楚,并且看到当前文学与作家在媒介中更为完整、现实的生存状态。本文尝试系统地运用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问题,希望论文在拓展中国当代文学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等实践层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从传播学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角度,对文学传播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媒介理论与文学社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与当前诸多作家的对比,本文明确了以莫言作为中心探讨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原因与价值。首先,我们认为文学媒介并不单纯指向“物”的层面,还包括组织以及多种与文学传播相关的社会要素,并且文学活动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文学的创作、生产、流通、消费都具有其特殊规律。作家在文学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必然要与不同媒介为主体的社会现实发生关联,而被媒介包围的社会现实对作家与文学本身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家的成功与文学的突围依赖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调整与运用。与当代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家如余华、贾平凹等相比,莫言的成功除了他在创作上的特殊性外,还由于其在传播方面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与突破。我们从媒介角度审视时会发现:莫言在处理与媒介的关系时充满技巧与智慧,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多媒介传播格局;媒介对莫言而言,无论在其成长、创作还是形象塑造方面都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期,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出现后,作家与媒介就构建起了复杂的关系类型,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社会与时代发展要求作家与媒介建立密切联系。一方面,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大量的科学知识与思想文化都是通过现代传播媒介进入中国的,近、现代知识分子大多是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接触到这些思想源流。因此在进行文学启蒙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之时,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实现这种理想就成为了自觉行为。作家们对大众传媒的兴起表现出极大兴趣,接触媒介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在大众传媒表达自己,也自然成为理所应当的文学行为。另一方面,以启民智、开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启蒙运动要求面向更广泛意义上的平民大众,因此与大众接触最为紧密的渠道——“大众传媒”就成为必然选择。其次,中国职业作家是在近代出现的,这些职业文人多以稿费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近代传媒业的发展催生出稿费制度,近代报纸、杂志的繁荣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也为作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按照需求理论,当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作家便可以在媒介中实现“自我”的确立。通过带有主动传播意识的广告、论战等形式与手段,作家可以确立自己的在文学与社会中的位置。现代作家还具有更加崇高的社会理想与使命感,这种理想与使命不仅限于文学层面,作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深切介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于是作为文学媒介承载内容的主导者或直接作为媒介刊物编辑的“把关人”,是实现这种理想与责任的最佳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传播进入到一个相对整合的时期,传播制度的改变使媒介环境变得更加纯粹,政治宣传成为媒介的首要功能。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变成为简单、直接的从属关系。“文革”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更具时代特征的媒介形态,放大了媒介的政治宣传功能。但该时期文学传播的“潜在”渠道,如手抄本、朗诵沙龙等使作家与媒介形成了另一种关系。“文革”结束后,短暂的“文学热”将作家与媒介再次平等化及精英化。但随着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型”关系开始变异,不断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上世纪80代中期起,走上文坛的莫言便开始参与并构成了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全过程,直至今日。本文在论述梳理过程中以时代与媒介类型为依据,突破了以往多从内容角度分析的局限,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做了综合性总结。莫言等当代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具有“五四”时期的部分特点,这表明了二十世纪文学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却也暴露出当代文学与当代作家在适应新媒介环境方面由于过多墨守成规而出现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探讨了莫言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印刷媒介对莫言的影响。首先,当代文学存在的媒介土壤依然是以纸媒为主,文学报刊占据主阵地,图书出版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文学批评确立了莫言的作家身份,通过对莫言各个时期的整理可以看到评论声音里不同的莫言形象。从“怪才”作家,到叛逆作家,到时常刺激人们感观的“争议”作家,再到成熟稳重的知识分子作家。文学评论在参与莫言制造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发现者与引导者,慢慢变成并行者与追随者。这种媒介方式代表文学所拥有的权威与特殊“场域”,作家也在由这种媒介构成的环境中实现了自我确立。其次,大众传媒参与到作家形象的构建之中,大众传媒根据自身与市场的要求,塑造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作家类型。莫言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渐渐清晰,并被不断重塑着,形成了不同意义的文化符码:从作为文学大师与文化符码的莫言,到作为公共话题的莫言;从作为娱乐焦点的莫言,再到获奖后作为有权威的明星与品牌的莫言。这些形象与文学期刊所塑造的莫言形象具有相同之处,也有更多不同之处。文学事件、不同奖项、个人故事、书展活动等,都是进入大众媒介视野的话题。大众传媒制造出的“莫言”,因时因势之需而不断改变,对作家的关注大于对作品的关注,对作品外围的关注大于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是个狂欢的领地,通过监测我们发现,集合了不同声音的网络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莫言。第三章主要从作家角度,分析了莫言的主动传播方式,以及在多媒体时代莫言进行积极互动的传播姿态。莫言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是演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良好的互动,莫言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作家形象,很好的传播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与作品。莫言还接受多种访谈,采访中所呈现的主体姿态是谦虚谨慎、宽厚温和,沿袭了他演讲的风格。但访谈的内容重心与塑造形象的方向却发生变化,更多侧重于表现他的真实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可以看出,莫言在大众传播中有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确立与坚持自己的形象。文学写作的乡土姿态、谦虚睿智的长者风范、勇于反思历史与批判现实的名士气节,都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彰显出来。在各种媒体面前,莫言从不沉默,积极参与各种媒体互动。对专业的文学批评既不背离又不苟同,接受批判又特立独行。他对新媒介保持兴趣,通过开设微博、参与网络访谈与互动等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开放心态,但传统作家对新媒体的介入往往不能持久,回归纸质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第四章我们主要从文本角度出发,对莫言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家传记进行了深入考查,尝试发现当前媒介对作家创作的辐射与衍生影响。莫言在文学上的成功离不开编辑与出版人的影响与帮助,他与这些文学“把关人”的关系,承袭了“五四”以来的文人传统,又颇具个人色彩。深入的媒介接触体验与记者从业经历对莫言的创作有较大影响。在作品中莫言对媒介的态度不尽相同,对大众传媒带有更多的批判色彩,而对于传统的口头传播等传播方式却保有相当浓厚的依恋之情。不仅如此,让莫言成为世界瞩目作家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艺谋改编的电影作品《红高粱》莫言靠近与远离影视媒介,是当前文学与影视既对抗又依赖关系的生动写照。对莫言与媒介关系的细致研究,可以看到作家在当前文学传播范畴内的共性与特殊性,也透视出当代作家在面对媒介时的复杂心态,而文学媒介与大众媒介对作家产生影响的指向是不同的,两者又都具有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第五章对莫言与媒介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媒介环境的变化是莫言自身成长与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作家的媒介接触行为与满足状态,甚至决定了作家的发展路径与创作风格指向。我们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总结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一方面,媒介作为构成环境的重要元素,对作家具有外在层面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阶层,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更具有知识精英与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对民众的观念进行引导与教育,从而影响媒介传播的内容与方法。作家代表的是较为宏大的“文学场域”,与媒介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阶层或者经济形态阶层都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与权力,甚至可以对媒介产生直接或间接性的干预,从而实现双方的动态平衡。作家的传播意识具有本能性,但在传播中却由于媒介的局限与自身非理性的原因,会受到多重阻碍与束缚。成功的作家都具备优秀的传播意识,莫言以其素朴及略带狡黠的传播意识建立起自己的传播原则和体系。当代作家需要提升对媒介的理解,形成开放的多媒介传播意识。文学传播的过程,需要多种特殊媒介与手段的参与,教育是其中经常被忽略、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文学因教育的工具性而受到制约,于是作家的集体性突围显得很有必要。在多媒体的世界里,影视虽然是极好的传播方式,却也在当前受到多种现实瓶颈的困扰,作家与影视像两只刺猬,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显得焦急而痛苦。不仅如此,时政生活类杂志以其独特的文学审美指向在当前受到诸多人的关注,而纯文学作家与文学在其中的缺失不仅有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受到杂志主编等“把关人”的复杂心态影响。莫言成功的的启示还在于,莫言及其作品成功的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但如何在当前语境成功实现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应该是全社会与整个文学体系的责任,而不单单只是局限在作家的个体行为里。本文通过对作家与媒介关系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规律与模式。由于作家作为特殊的行为主体,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媒介的发展又是千变万化,则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透过对两者关系的理性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传播的系统性要求。作家与文学整体在当前的突围与繁荣不能仅依靠某一种传播方式与媒介,更不能仅通过某一方面的文学活动而实现,而应是全部与文学相关的媒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莫言将作家与媒介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这种关系合乎现实的媒介环境与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当代作家如何进行有效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陈建华,符杰祥,陈心湛[5](2014)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历史叙事》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个经典研究课题,本文从关键词角度追踪"革命"词义起源与变化的历史脉络,对这一开展过程作一提纲挈领式的描述。在二十世纪初经由孙中山、梁启超的话语实践,"革命"与英语revolution和日语kakumei的意义相融合,既含"汤武革命"的传统,又含渐进改良之意。从五四"文学革命"和二十年代初"新"、"旧"文学之争,到二十年代末"革命文学"的形成,贯穿着一根建立民族国家与整体改造社会的红线,而通过新的史料——如周瘦鹃、张春帆的小说理论与创作,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日常改良实践及其"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另以"革命加恋爱"小说为例,旨在突破关键词的局限而使"革命"更具文学感性的书写,而对于"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文学记忆的挖掘,则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面认识。

邓红[6](2011)在《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民族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农村民族基础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但是已有研究对少数民族儿童学校生活的微观层面关注较少,相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是关于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现状的一项田野民族志。研究以甘肃省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义务教育学校为研究场域,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描述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现代学校中的生活状况,分析现代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文化意义,探讨西部农村民族教育的问题。作为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省是西部一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多民族文化共存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现在定居在甘肃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尤以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为主,这两种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核心位置。这一民族文化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成长为一个“小宗教徒”。随着国家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乡村适龄儿童进入现代学校接受教育。一方面,现代学校通过空间的区隔,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学校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学校空间中国家化的表征符号使少数民族儿童走进学校仿若走进少数民族乡村里的“国家”,学校空间的搭设实际上是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纳入国家公民体制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现代学校精确的时间设置,使乡村儿童在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中体会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儿童这种由“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时空置换实质是在进行文化的置换,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来说现代学校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规范的现代化场域,这种体现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个体身上的教育空间转换历程,也折射出乡土社会向所谓的现代社会转变的历程。学校作为一种地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的国家设置,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存在,而是传递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文化的场所。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中,学校在主流文化的传承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通过贯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统一的国家规范、统一的国家仪式、统一的课程大纲来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目标。这种统一的现代国家教育模式为少数民族儿童创造了一种现代社会的规训场景和国家在场的空间,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等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少数民族儿童,使他们体会着作为国家一员的身份认同,享有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共同面对国家的机会。学校空间中国家规范的落实、国家化仪式的执行其实质是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与乡村以外广阔的社会生活、抽象的国家联系起来,也使儿童在单一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体会“中华民族”的内涵。这种作用是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成长为现代国家合格公民的文化意义。学习课本知识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从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习生活现状来看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质量有待提高。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式使学校成为一部分儿童寄希望于改变农民身份,实现社会流动的场所。这一精英化、外向型、城市导向的教育目标在实现一部分儿童及家长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体制下依然存在大量儿童辍学的现象。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辍学现象不仅发生在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女童身上,也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群体的普遍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导向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传统的经济方式与外向型的教育导向之间的矛盾是女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大批学不好、考不出去儿童离开学校的原因。这一问题体现出现代学校与地方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博弈。从国家均衡发展,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乡村儿童辍学率高,受教育水平低,对西部少数民族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更大。虽然当前学界关于民族教育的策略有两种声音:“离民”和“为民”,但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描述的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文化认同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因此,研究的日常生活视角应该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策略。

郭天新[7](2001)在《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境和追求。湖北枝江市江口养殖场(邮码443200)的养鱼承包户陈建华,就是一个心系魂梦、执着追求的强者。他靠养鱼圆了万元梦。1985年,20岁的陈建华高中毕业后,恰逢毛湖埫千亩鱼池大开发,他向蔡场长承包了0.67公顷鱼池0.27公顷饲料地,精心管理和喂养,并购买10多种养鱼技术资料,经常向场里技术员请教。当年他成鱼每667平方米产400公斤,总产4000公斤,产值过万元,

郭天新[8](2000)在《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文中指出

郭天新[9](2000)在《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文中研究说明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境,美好的理想,美好的追求。枝江市江口养殖场的养鱼承包户陈建华,就是一个心系魂梦,不改初衷,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强者。 靠养鱼——圆万元梦 那是1985年,年方20岁的陈建华高中毕业后,恰逢毛湖埫千亩鱼池大开发,他软磨硬缠蔡场长,承包了10亩鱼池4亩饲料地,从鱼种投下池后,他认真观察,细心记录,精心管理和喂

蒙星宇[10](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研究表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二、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2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过程
    2.1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青年观
        2.1.2 毛泽东的青年观
        2.1.3 邓小平的青年观
        2.1.4 江泽民的青年观
        2.1.5 胡锦涛的青年观
    2.2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过程
        2.2.1 梁家河插队期间:青年观的萌芽
        2.2.2 担任地方领导干部期间:青年观的形成
        2.2.3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青年观日趋成熟
3 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 将青年看作祖国的希望与未来
        3.1.1 推进创新的生力军
        3.1.2 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3.1.3 加强国际友谊的生力军
    3.2 加强对青年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
        3.2.1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2.2 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2.3 重视党史、国史和军史教育
    3.3 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3.3.1 注重人才引进
        3.3.2 强化人才培养
        3.3.3 重视人才使用
    3.4 把青年的道德修养放到突出地位
        3.4.1 道德修养极其重要
        3.4.2 将大德、公德同私德修养相结合
        3.4.3 在学习、实践和反省中提高道德情操
    3.5 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特征
        3.5.1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3.5.2 宏观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3.5.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3.5.4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4 习近平青年观的重要价值
    4.1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4.1.1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理论宝库
        4.1.2 进一步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2 习近平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4.2.1 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4.2.2 为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发展方向
        4.2.3 为中国青年成长发展明确了践行路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消失与登场
第一节 离开上海
    一、1945年前后的张爱玲
    二、1950年前后的张爱玲
第二节 登陆台湾
    一、《秧歌》与《赤地之恋》
    二、张爱玲与1950年代台湾文学
第三节 1960年代台湾“张爱玲热”
    一、张爱玲与台湾现代派
    二、张爱玲造访台湾 第二章 热议与接纳
第一节 197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张爱玲的几场争论
    一、林柏燕与水晶关于张爱玲历史定位的争论
    二、唐文标与朱西宁等关于张爱玲评价标准的争论
    三、《色,戒》与“汉奸”风波
第二节 1980年代大陆文化界重新接受张爱玲
    一、重新发现张爱玲及其作品
    二、新时期的张爱玲研究
第三节 两岸“张派”作家举隅
    一、朱天文与萧丽红
    二、王安忆与苏童 第三章 趋同与差异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趋同:学位论文里的张爱玲
第三节 差异:文学史里的张爱玲 结语 附录 台湾张爱玲研究资料
附录1 作类
附录2 刊类
附录3 纸类
附录4 位论文
附录5 爱玲学术研讨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对布宁及其创作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布宁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现状
    四、国内布宁宗教哲学研究现状
    五、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新意
第一章 布宁的宗教哲学观
    第一节 布宁多元宗教哲学观的形成
        一、人生经历的作用
        二、托尔斯泰的影响
    第二节 布宁宗教哲学观概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布宁创作中的多神教观念及双重信仰
    第一节 《乡村》中的双重信仰
    第二节 《牺牲品》的多神教渊源
    第三节 《传奇诗》中的动物崇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宁创作中的东正教思想
    第一节 《圆环耳朵》中的原罪观
    第二节 《犹地亚的春光》对圣经故事的模仿
    第三节 《圣山》中的东正教情结
    第四节 《祭文》中的圣母崇拜
    第五节 《耶利哥的玫瑰》中“复活”的象征
    第六节 《约翰·雷达列茨》中的圣愚形象
    第七节 《净罪的礼拜一》的赎罪观念
    第八节 《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中的东正教思想
        一、小说的地位
        二、小说中传统的东正教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宁创作中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浮生若梦》中“道”之体现
    第二节 《阿强的梦》中对“道”的探索
    第三节 《米佳的爱情》中“甚爱必大费”思想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布宁创作中的佛教思想
    第一节 《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解脱思想
    第二节 《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的生命无常的佛教观
    第三节 《骑兵少尉叶拉金案件》的佛教死亡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布宁创作中的跨宗教文化思想
    第一节 《鸟影》中对东方文化的沉思
        一、《鸟影》中的基督教思想
        二、《鸟影》中的多神教思想
        三、《鸟影》中的伊斯兰教思想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解脱》中的跨宗教精神阐释
        一、“解脱”的含义
        二、布宁对《托尔斯泰的解脱》的解析和所持的宗教哲学观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4)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与传播研究综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莫言的典型性解析
第一章 作家与媒介的关系概述
    第一节 文学与思想启蒙的土壤
    第二节 作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
    第三节 作家“自我”塑造的舞台
        一、“自我”塑造的主动意识
        二、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
    第四节 实现作家崇高理想的契机
        一、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文学理想的坚持与探索
        三、办刊实践与理念的施行
    第五节 政治宣传与管理作家的工具
        一、媒介整合与作家关系的转变
        二、作家与媒介关系的特殊形态
第二章 印刷媒介与莫言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中的“莫言形象”
        一、1985—1986:新鲜的文坛“怪才”
        二、1987—1988:文学探索的“叛逆”者
        三、1989—1998:语出惊人的作家
        四、2001—2009:宽厚批判的知识分子
        五、时间之外:《当代作家评论》与莫言
    第二节 大众传媒制造的“莫言幻象”
        一、作为文化符码的莫言
        二、作为话题焦点的莫言
        三、被“娱乐”化的莫言
        四、明星莫言与品牌效应
        五、网络中的“多彩”莫言
第三章 莫言与媒介的博弈
    第一节 演讲:最具人文气质的自我传播
        一、演讲的传播优势与运用方略
        二、莫言的演讲与自我塑造
        三、风格多变的话语策略
    第二节 访谈:严肃又活泼的互动传播
        一、访谈传播的媒介特质
        二、报刊访谈中莫言的角色
        三、电视访谈的多元视角
        四、媒体访谈中莫言的自我定位
    第三节 互动:多领域的双向传播
        一、对文学评论的回应与辩驳
        二、包容与开放的新媒体意识
第四章 媒介与莫言的创作
    第一节 莫言作品中的媒介
        一、叙事发生与发展的动力
        二、人物与故事的时代背景
        三、社会与文化批判的承载
    第二节 文学编辑、出版人与莫言的关系
        一、“伯乐”与“千里马”:作家作品的发现与引导
        二、伙伴与挚友:精神世界的碰撞与交流
        三、内容与媒介:作家作品的传播与推广
    第三节 坚守与突围:莫言与影视的关系
        一、文学与影视互动发展的历程
        二、莫言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三、莫言对影视媒介的矛盾情结
        四、莫言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第五章 莫言与媒介: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媒介环境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节 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功能剖析
        一、作家在文学及媒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作家与媒介关系的模式与结构
    第三节 作家多媒介传播的反思
        一、从自发到自觉:作家的传播意识与智慧
        二、从书斋到课堂:教育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三、从现实到想象:作家影像传播的犹疑心态
        四、从神坛到生活:作家在时政生活杂志中的缺席
        五、从本土到海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瓶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革命”的翻译
五四“文学革命”
“革命文学”之争
“革命加恋爱”小说
“革命”的变调
尾声: 文化大革命及之后

(6)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走进民族地区乡村儿童学校生活
        一、研究的理念——解释主义研究范式
        二、研究方式——民族志
        三、研究关系与过程——传译与启蒙
        四、研究视角——主位与客位
        五、写作方式——"研究者"和"我"的叙事与描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儿童、学生
        二、学校生活
        三、农村、农民
        四、民族教育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
        一、文献基本情况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经验与不足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一、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革新实验
        二、杰克逊的参与观察
        三、古得莱得的八年调查
        四、彼得·麦克拉伦对贫民窟学校校园生活的批判反思
第三章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概况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节 甘肃民族文化图景
        一、甘肃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
        二、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
        三、甘肃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现状与受教育程度
        四、甘肃少数民族婚姻与家庭状况
        五、甘肃少数民族语言与宗教状况
        六、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突出特点
    第二节 民族传统文化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一、家庭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二、社区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四章 学校生活的空间与时间
    第一节 空间安排
        一、校园、围墙与大门
        二、国旗、校服、标语
        三、教室与座位
    第二节 时间设置
        一、精密的作息时间表
        二、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
    第三节 时空置换中的初步体验:一个回族村庄的田野发现
        一、初入学校的新鲜人
        二、喜欢与不喜欢
        三、友爱与欺负
第五章 学校规范与仪式
    第一节 学校规范
        一、学校规范的制度化文本
        二、学校规范的落实
        三、学校规范的内化——好孩子与坏孩子
    第二节 学校仪式
        一、学校仪式的种类
        二、学校生活中的国家仪式
第六章 学习生活
    第一节 村小支教志愿者的故事
        一、四个老师和七十五个孩子
        二、菠萝和荔枝--陌生的学习内容
        三、二十里的求学路和念不好的书
        四、圆珠笔和留级生
    第二节 中心小学教师的一天
        一、早自习里的一巴掌
        二、雷同的课堂学习
        三、背不会乘法口诀的惩罚
        四、好上的副科
    第三节 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
        一、"我"为分狂
        二、"光阴"的故事
        三、"逃学"事件
    第四节 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动力
        一、为老师而学
        二、为城市的梦想而学
第七章 性别图景
    第一节 越来越少的女孩子:女童教育追踪研究的发现
        一、故事:4个县和400名少数民族女童
        二、数字:123名少数民族女童的离开
        三、疑惑:经济资助能改变女童教育吗?
    第二节 性别关系与女童教育
        一、学校生活中的性别关系
        二、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
        三、女童教育问题的症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一、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两种生活
    二、学校生活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文化意义
    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博弈
    四、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登林. 西南大学, 2019(05)
  • [2]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D]. 杨海涛.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4]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D]. 吴晓东. 山东大学, 2016(10)
  • [5]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历史叙事[J]. 陈建华,符杰祥,陈心湛. 东岳论丛, 2014(06)
  • [6]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 邓红. 兰州大学, 2011(10)
  • [7]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J]. 郭天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1(01)
  • [8]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J]. 郭天新. 农村新技术, 2000(08)
  • [9]陈建华的圆梦三部曲[J]. 郭天新. 渔业致富指南, 2000(07)
  •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陈建华梦想三部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