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临床病理观察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临床病理观察

一、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刚,赵之明,胡明根,谭向龙,张煊,周志鹏,姜楠,贾育泽[1](2021)在《吲哚菁绿在机器人肝脏FNH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在机器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切除术中荧光显影定位导航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行ICG荧光显影术中导航机器人肝脏FNH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将患者分为肿瘤<5 cm组和肿瘤≥5 cm组。术前48 h,患者经肘正中静脉注射ICG,剂量0.25 mg/kg。术中在机器人荧光模式下实时定位肿瘤边界并联合应用术中超声完成FNH切除术。结果 36例患者中,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28.7岁。35例完成机器人肿瘤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肿瘤平均直径(5.9±4.4)cm, 13例患者肿瘤<5 cm、23例患者肿瘤≥5 cm。机器人手术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12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 d。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荧光显影术中可实时显示肝脏FNH肿瘤边界,引导外科医师机器人下完整切除肿瘤。

吕娴娟[2](2021)在《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是一组发生在肺外周细支气管上皮来源的肿瘤,2018年由Chang提出,Chang是在2002年Ishikawa提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CMPT)的基础上提出BA,并认为BA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由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构成的双层结构。Chang依据肿瘤组织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与近端细支气管到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相似性,将BA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两型,CMPT是细支气管腺瘤近端型中的一种亚型。2020年学者张杰又提出了“经典细支气管腺瘤”和“非经典细支气管腺瘤”(单层细支气管腺瘤和单层细支气管腺瘤样病变)的描述。关于“非经典细支气管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学者邵晋晨和张杰等通过对26例细支气管腺瘤病例的研究,认为经典细支气管腺瘤、单层细支气管腺瘤及单层细支气管腺瘤样病变可能反映了细支气管上皮良性腺瘤恶性转化的连续过程。关于细支气管腺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病变性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MUC5B和MUC5AC是正常人气道中黏蛋白的主要成分,MUC5AC主要表达在气道表面上皮杯状细胞中,MUC5B主要在黏膜下腺粘液细胞中表达。学者Kenichi Okuda的研究表明,粘膜下腺体粘液细胞表达MUC5B,而不表达MUC5AC,然而除了末端细支气管外,MUC5B在整个气道浅表上皮中广泛表达,且MUC5B主要在细支气管中表达。克拉拉细胞10 kD蛋白(Clara cell 10 kD protein,CC10)是呼吸道分泌物中表达最丰富的蛋白之一,最初发现CC10主要由位于细支气管的克拉拉细胞分泌,克拉拉细胞是一种柱状/立方状分泌性上皮细胞。后来研究发现,CC10广泛表达于所有与外界相通的黏膜上皮中,主要由非纤毛柱状上皮的黏液性细胞分泌。学者Kenichi Okuda对正常细支气管的研究表明通过CC10、MUC5B、MUC5AC三者结合可以鉴定出气道中不同区域特异性的优势细胞类型。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组织形态、细胞构成并结合免疫组化来进一步研究细支气管腺瘤的病理特征,并探讨Chang关于细支气管腺瘤近端型与远端型的分法是否合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HRP法检测组织中CK5/6、P63、P40、CK7、TTF-1、Napsin-A、KI-67、CC10、OCT4、MUC1、MUC2、MUC4、MUC5AC、MUC5B、MUC6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并结合组织形态来深入认识细支气管腺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1.病例资料:收集39例(共41个病灶),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44岁-77岁),肿瘤生长部位:右肺下叶21/41例、上叶2/41、中叶4/41例;左肺下叶9/41例、上叶5/41例。2.CK5/6、P63、P40的表达:CK5/6、P63、P40在37/41例肿瘤的基底细胞中均呈连续表达。在3/41例肿瘤中CK5/6在基底细胞不明显区域呈阴性,在基底细胞不明显区域P63和P40不同程度表达,其中1/41例P40在基底细胞不明显区域呈阴性、P63散在阳性。1/41例肿瘤中CK5/6和P40呈阴性,P63局部较连续局部散在阳性。3.CC10/MUC5AC/MUC5B组合的表达:组合1(CC10+/MUC5AC+/MUC5B+)的阳性表达率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差异性显着(P值为0.008<0.05,Pearson R值为-0.446);组合2(CC10+/MUC5AC-/MUC5B+)的阳性表达率在A组、B组、C组、D组间差异性不显着。组合3(CC10+/MUC5AC-/MUC5B-)的阳性表达率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差异性显着(P值为0.023<0.05,Pearson R值为+0.445)。4.细支气管腺瘤的分组:A组(肿瘤以乳头状腺管样结构为主,乳头表面及腔缘主要由纤毛细胞和粘液细胞构成,其下存在连续基底细胞层);B组(肿瘤以腺管样结构为主,腔缘由纤毛细胞和粘液细胞构成,腔缘下存在连续的基底细胞层);C组(肿瘤以腺管样或贴壁样生长为主,腔缘细胞以纤毛细胞和立方/柱状细胞为主,其下存在基底细胞层);D组(肿瘤以贴壁样生长为主伴有腺样结构,腔缘以柱状/立方细胞为主,腔缘下存在基底细胞可不连续)。结论:1.细支气管腺瘤的发病男女性别无差异,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右肺多于左肺,下叶更易发生。2.有基底细胞存在的双层结构是诊断细支气管腺瘤的重要依据,使用单一基底细胞标记物标记基底细胞不可靠,需多种基底细胞标记物联合检测。3.单层腔面细胞的细支气管腺瘤罕见,病变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病理诊断要严格慎重对待。4.我们探讨性提出细支气管腺瘤可分为A型、B型、C型、D型四型。

刘秋雨[3](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丁莉利,杨丞,陈建娜[4](2018)在《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分布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硬化、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切除且诊断明确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 Vision法)对27例高分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硬化组织、10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其病灶旁正常肝组织行CD34抗体标记,分析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硬化、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呈弥漫而均匀分布,在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呈"地图样"分布,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肝窦内皮细胞CD34染色均呈阴性;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高分化肝细胞癌均>50%、且85.2%(23/27)的高分化肝细胞癌>75%,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均>25%、且70%(7/10)的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在26%50%,肝硬化结节和正常肝组织均≤25%,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分布范围分别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结节、正常肝组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34可作为鉴别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结节及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有用指标,但CD34染色阳性的微血管在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的分布有一定交叉性,因此在肝穿刺活检诊断时应审慎判读CD34染色结果。

杨晓辉[5](2018)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8例的临床资料。18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中,7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CT平扫11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7例伴有脂肪肝者表现为稍高密度影或等密度影,其中15例密度均较均匀,仅3例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影;MR平扫T1加权成像(T1WI)上呈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上呈稍高信号,中央瘢痕T2WI上呈高信号;肝病灶周边均未发现包膜。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中度或轻度强化。中央瘢痕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呈中度强化。结论 CT及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白瑞珍,何玉洁,徐莉,浦勇[6](2017)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该病变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典型的FNH大体有特征性的中央瘢痕,镜下见肿块由结节状增生的肝细胞构成,结节内肝细胞呈12层排列,结节间由杂乱的纤维分隔,肝细胞无明显异型。不典型FNH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鉴别。结论 FN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临床切除后,预后良好。

廖兰[7](2017)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一步探讨FNH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为本病的诊断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8例FNH住院患者病历。结合患者病理切片,总结FNH的病理特征,包括大体观察、病理类型、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并对48例FNH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使用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48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1.3: 1。年龄7~60岁,中位年龄27.5岁。男性27例,共发现30个病灶,平均直径4.2±1.7cm;女性21例,共发现22个病灶,平均直径5.0±2.0cm;男女患者间病灶的大小无显着性差异(P>0.05)。男性年龄范围18~60岁,平均33.8±10.3岁;女性年龄范围7~56岁,平均26.8±11.4岁;男性平均患病年龄高于女性,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该研究中21例女性患者均否认长期服用避孕药。48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的病例为36例,占75% (36/48),其病灶直径范围为1~9cm,中位数4cm;有症状的病例12例,占25% (12/48),病灶直径范围1.5~8cm,中位数4cm,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病灶大小无显着性差异(P>0.05)。2、本研究中超声诊断FNH 一致率为7.1% (3/42),增加超声造影检查后诊断一致率为100% (2/2) ; CT诊断一致率为51.4% (19/37) ; MRI诊断一致率为52.6% (10/19);细针穿刺诊断一致率为0% (0/2)。3例患者HBsAg呈阳性,占6.3% (3/48) ; 2例肿瘤标记物检查异常,占4.2 % (3/48) ; 26例患者存在肝功能检查异常,占54.2% (26/48);其余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均正常。3、48例患者中病灶单发者44例(91.7%),另4例为2个病灶(8.3%)。28例病灶位于肝右叶(53.8%),2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42.3%),位于肝左叶和肝右叶病灶平均直径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灶直径最小者1.0cm,最大者9.0cm。40个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境界清楚(76.9%)。病灶切面呈灰白灰黄色、灰褐色、灰红色;14个病灶切面呈结节状(26.9%);大部分切面质软、质韧、质中。36个病灶未见包膜(69.2%) ; 5个病灶切面可见坏死及出血(9.6%);21个病灶切面可见中央瘢痕(40.4%),统计分析显示有中央瘢痕病灶的平均直径大于无中央瘢痕病灶的平均直径,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病灶直径大小与中央瘢痕的出现显着相关(r=0.457, P<0.05),病灶直径越大,中央瘢痕出现率越高。4、术后诊断中,47例为经典型FNH (98.0%) , 1例为非经典型中混合性及腺瘤样亚型(2.0%)。在经典型中既往诊断FNH合并肝癌的2例病例,再次诊断后,1例归入结节性肝细胞性肝癌,另1例判断为肝癌的肝硬化背景。免疫组织化学:经典型FNH:纤维间隔内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细胞CK7/CK19强阳性表达(34/40);纤维间隔内畸形血管内皮细胞CD34/CD31阳性表达(40/40);肝细胞CK8/CK18表达阳性(40/40) ; 1例肝细胞AFP表达阳性(1/3) ; 37例Ki67增殖指数≤5%, 2例≤10%, 1例>10%。非经典型FNH:少量小胆管上皮细胞CK7/CK19弱阳性表达;肝细胞CK8/CK18表达阳性;肝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34/CD31强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5%。5、48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17例行腹腔镜手术(35.4%),31例行开腹手术(64.6%)。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4.6%),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1、云南FNH以中青年发病为主,男女发病率无明显的差异,与服用避孕药无直接联系,一般无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2、入组FNH病例影像学检查显示MRI、CT检查的敏感性高于超声,超声增加肝脏造影检查可提高FNH的检出率。3、FNH病灶主要是单发,总体发病部位以肝右叶多见,病灶常≤5.Ocm;与周围的肝脏组织分界清楚,大部分无包膜,较少出现出血,部分病灶切面可见中央瘢痕。所有切面呈现中央瘢痕的病灶直径常常>3cm,中央瘢痕出现的概率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性。4、FNH病理以经典型FNH为主,可见特征性的中央瘢痕,镜下见病灶区的肝细胞被纤维间隔分割,呈结节状改变;间隔内见厚壁或畸形的血管及扩张增生的小胆管。非经典型FNH少见。5、非经典型FNH需与肝腺瘤、肝细胞性肝癌、肝血管瘤等鉴别。6、合并肝癌的FNH,诊断尤需慎重,常常可能是再生性FNH样结节或FNH样的肝细胞性肝癌。部分肝癌、肝硬化可呈现出纤维瘢痕样结构和小胆管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这可能会造成与FNH诊断混淆,其诊断需结合病史、年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综合判断。

李红旗,席广利[8](2014)在《22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特点,为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这2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有4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有6例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有3例患者可能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结论: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可并发门静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对此病患者进行肝部组织细胞活检可确诊其病情。临床上常使用药物疗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薛凤麟,金树,张林,付红梅,王春艳,边莉[9](2013)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报道》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并结合特染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3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26.3岁.镜下所有肿块均呈FNH典型形态:纤维间隔围绕无明显异形的肝细胞形成硬化样结节,中央见星形疤痕,结节周围见大量增生的小胆管及不规则的扭曲厚壁血管.纤维间隔内见淋巴细胞散在浸润.Ag+染色显示结节内肝细胞1~2层排列,Masson染色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并包绕形成肝细胞结节.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肝炎病原学标记阴性;CD34未见肝窦内皮细胞血管化;CEA阴性;Ki-67<2%.结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肝脏瘤样增生,预后好,组织学上应与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腺瘤、肝硬化和肝腺瘤样增生结节进行鉴别.

范乘龙,韩奇,许敬尧[10](2011)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病的HE染色形态特点。结果 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6~55岁(平均34岁)。6例有特征性的中央瘢痕,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扭曲的血管组成,并向外放射状形成纤维间隔。纤维间隔围绕无明显异型的肝细胞形成结节,结节周边肝细胞与纤维间隔内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相互移行,周围肝组织未见结节性肝硬化。随访1~5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学上应与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肝细胞腺瘤、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进行鉴别。

二、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吲哚菁绿在机器人肝脏FNH切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二、方法
        1.术前评估:
        2.资料采集:
        3.手术方法:
        4.随访: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二、术中及术后情况
    三、不同大小肿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比较
讨 论

(2)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D34的表达模式
    2.2 CD34的表达范围
3 讨论

(5)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CT检查技术
        1.2.2 MR检查技术
2 结果
    2.1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
    2.2 MR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
3 讨论
    3.1 肝FNH与肝恶性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3.1.1 肝FNH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3.1.2 肝FNH与肝脏转移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3.2 肝FNH与肝良性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3.2.1 肝FNH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3.2.2 肝FNH与肝腺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3.3 肝FNH在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难点分析
        3.3.1 纤维瘢痕型肝FNH与具有纤维成分肝细胞癌的鉴别难点分析
        3.3.2 不具备中央纤维瘢痕的肝FNH与肝腺瘤的鉴别难点分析

(6)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1
        1.1.2 病例2
        1.1.3 病例3
        1.1.4 病例4
        1.1.5 病例5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影像学检查
    2.3 巨检结果分析
    2.4 镜下病变检查
    2.5 免疫组化
    2.6 诊断
3 讨论

(7)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4 影像学检查
    5 病理资料分析
    6 治疗及预后
讨论
    1 发病及发展机制
    2 FNH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3 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4 FNH的病理特点
    5 鉴别诊断
    6 FNH手术与术后情况追踪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1 FNH历史背景
    2 FNH病因
    3 FNH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4 实验室、影像学诊断
    5 病理特点
    6 鉴别诊断
    7 治疗与预后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22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判读Ag+染色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2.2 显微镜下观察
    2.3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
3 讨论
    3.1 临床组织学特征
    3.2 鉴别诊断
    3.3 病因、治疗与预后

(10)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病理检查
3 讨论

四、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吲哚菁绿在机器人肝脏FNH切除术中的应用[J]. 李成刚,赵之明,胡明根,谭向龙,张煊,周志鹏,姜楠,贾育泽.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01)
  • [2]细支气管腺瘤临床病理学研究[D]. 吕娴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4]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J]. 丁莉利,杨丞,陈建娜. 海南医学, 2018(11)
  • [5]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分析[J]. 杨晓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07)
  • [6]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J]. 白瑞珍,何玉洁,徐莉,浦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17(36)
  • [7]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病理分析[D]. 廖兰.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8]22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J]. 李红旗,席广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9)
  • [9]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报道[J]. 薛凤麟,金树,张林,付红梅,王春艳,边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01)
  • [10]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 范乘龙,韩奇,许敬尧. 中国现代医生, 2011(18)

标签:;  ;  ;  ;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临床病理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