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第一座文物博物馆的设计完成

该市第一座文物博物馆的设计完成

一、市区首个遗址博物馆设计敲定(论文文献综述)

罗伊[1](2021)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城是彰显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传统精神的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反应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的实物见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重视,明确指出保护长城的核心在于对长城价值的保护与展示。而2019年审议通过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要求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保护与利用,为长城保护展示工作开启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历史时代长城遗址存在的丰厚地区,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美誉,是长城遗址的典型代表之一。但宁夏长城遗址目前存在着保护展示工作尚不充分,缺乏统一展示体系串联整体长城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宁夏长城价值展示内容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本文从文化阐释与标识系统出发展开研究,力图构建与之相适宜的标识与阐释体系。基于叙事学理论和相关规划理论,分析宁夏长城遗址的资源构成要素与价值要素,找出核心文化价值,进行系统化的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设计。通过构建标识与阐释体系,建立完整的宁夏长城标识展示系统,提升公众对与宁夏长城的认知和了解,帮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更好地建设实施,也有助于带动宁夏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标识与阐释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响应国家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新事物建设与展示利用理论方法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可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进行解读与研究,明确相关概念,采用了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式,选取叙事学和符号学的主视角对标识与阐释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对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的历史解读与现状分析,对遗址保护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挖掘宁夏长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历史格局,提取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明确宁夏长城遗址目前保护展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着重构建相应的标识与阐释体系,从需求出发,针对展示目标、原则、策略提出相应要求,并根据提炼后的宁夏长城价值要素,构建阐释主题与各类标识的主题框架,并对不同类型的展示标识进行分类讨论;第四部分结合上文内容,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整体的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进行设计,初步构建具体空间格局与展示方式,划定不同层级的标识与阐释展示方式,参照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细分层级,开展重点长城段进行规划设计,布置游览线路,并对相关活动策划提出建议。

张琪[2](2020)在《“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研究 ——以延安抗大历史地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浪潮席卷整个中国,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使得全国各地在经济发展利益的驱使下,拆旧建新、抛弃旧城建设新城[1],承载城市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彰显独特性城市意象的老城区被新一轮建设侵蚀、破坏乃至消逝,“城市基因”被篡改。经济发展与存量土地矛盾冲突逐年家具、城市问题常年累积导致当下全国范围内普遍显现城市病症状,这使得当今中国面临着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向社会全面发展转变,走向“以人为本”[2]的发展思想与模式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国内诸多建筑师通过其建筑作品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智慧进行复兴,住建部更是在长期城市更新实践积累的前提下将三亚作为“城市双修”第一批试点城市,试图与全国范围内推行双修理念。作为双修第二批试点城市,延安市提出改善生态、疏解老城、加强交通联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彰显革命圣地特色、发展旅游服务产业等多项规划内容。笔者试图将“城市双修”理念同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现结合,以“城市双修”为研究视角,将城市置于大尺度山水形胜中进行审视,以革命旧址,尤其是国内大量存在的目前未受大众关注、遗存保护状况不佳甚至已无遗存但极具再利用价值的革命旧址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延安二大街抗大历史地段传承利用实践为例,在考虑山水格局延续、地域文脉传承、革命精神继承等方面的基础上,试图以革命旧址为载体、以视廊关系为媒介、以建筑风貌为立足点探寻生态与城市、传承与利用、文化传承与现实需求间的契合,研究能够平衡城市整体格局与革命旧址利用、旧址保护与公众需求的模式,实现延安山-水-城关系的恢复、二道街片区的集约化发展、抗大遗址的传承利用。本文对国内当下在非“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进行分类并选取典型案例,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案例优劣势并就案例所属类型特性初步探索同双修理念结合可能性。继而基于背景、理论、实例及目的提出“城市双修”这一新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目标、原则及策略,为革命旧址传承利用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策略理论提出的基础上,笔者以位于延安市核心区二道街片区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遗址再利用为例,二道街片区自北宋延安府城建成至今近千年来一直是延安的城市中心,其承载了延安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及山水格局特色,同时亦因历史问题遗留使得现存问题愈加繁杂、化解难度更大,具有典型性,故而以抗大历史地段为实践对象,在保留延安城市山水格局、历史真实性、地域文化特色及抗大旧址本身原真性的基础上,探索传承与利用结合的可能性、寻求平衡历史与发展的策略,从而结合目的与原则对前文总结的“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的策略进行实践验证、批判反思及总结,进而深化和落实二道街片区抗大历史地段的传承利用设计理念。通过理论与抗大历史地段实践的结合提升、完善策略理论,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及老城区范围内受重视度较低的革命旧址传承利用实践具有示范参考价值。

沈奕岚[3](2020)在《城市更新发展下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发展浪潮不断推进,文创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类型开始在城市中出现。文创产业在促进城市产业转型的同时为城市更新带来无限生机。我国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初期,由于相关经验、理论方面的缺乏,导致许多城市文脉遭到毁灭性破坏,随后我国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与理念,能动地结合文创产业发展规律,在城市亟待更新的空间中建设文创园。城市文创园的建立不但为文创工作者提供必要办公场所,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城市文脉与原有场所文脉,拓宽了城市更新发展新思路,充分体现了城市活力。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文创园的建设存在园区空间利用不充分、不恰当问题,存在文创园空间设计互相模仿、照搬照抄等现象,使得许多文创园缺乏自身的空间特色,城市文脉精神丧失,最终导致运营效果不佳等问题出现。面对这样的窘迫,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文创园空间提升道路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文创园是现代城市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文创园空间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平台,是城市文脉与自身场所文脉的显性体现。本文以国家级文创园区——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为例,探究城市更新发展下的文创园空间提升的理论与实践。明确解析城市文脉与文创园空间提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阐述文创园场所文脉的重要性;并通过交往空间理论,从人的三种社会交往活动出发,将文创园的空间具体细分,来分析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空间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文创园案例,提出杭州城市更新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空间问题;最后针对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中具体的空间提出相应提升对策,探讨城市更新发展下文创园空间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王雪[4](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王卅[5](2020)在《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遗址展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大遗址占地广,只有在俯瞰视角下才能真正完整领略遗址格局风貌,是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新课题;同时,随着我国加快发展低空旅游事业,使得公众观赏大遗址有了新机会。因此本论文结合毗邻空港的唐顺陵遗址公园的设计实践,探索大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在如何在基于遗址合理展示的基础上适应俯瞰观览的需要,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实践意义和创新性。目前针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设计研究主要面临如下两个难点:(1)我国遗址展示设计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相关学术成果未涉及俯瞰视角这一领域;(2)本研究涉及运用跨学科理论与知识较多:如交通运输学科下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飞行过程分析等。因此本研究丰富了我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为低空俯瞰遗址的相关展示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实现了突破。论文以唐顺陵遗址为研究对象,依托民航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机场景观设计理论和图-底理论等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作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归纳演绎、模型模拟、多方案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索总结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可行方法及其技术路线。论文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为理论与方法研究,对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与筛选,并对俯瞰视角下的的遗址展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与解读,明确本课题研究问题并深度剖析,得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的展示目标;第三部分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进行计算机模型模拟分析,选取不同肌理形式和不同色彩氛围进行遗址展示效果的模拟及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的技术路线研究;第五部分为多方案对比分析,旨在对前文结论进行实践验证。论文归纳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设计手法,确定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可行的遗址展示景观设计方法为借鉴大地艺术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运用景观要素对遗址进行展示设计;论文明确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的两个关键设计内容:色彩规划和肌理形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和规划设计方法;提出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丰富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张宸[6](2020)在《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史探究》文中提出考古遗址蕴含大量有效历史信息,并被视为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保护遗址并将其背后的重要价值转述给公众是当今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英国,尤其是英格兰地区在考古遗址博物馆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那里不仅有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有众多在遗址诠释方法与建筑设计等层面独树一帜的新建考古遗址博物馆案例。对英格兰地区此类博物馆的发展史进行系统性地探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是期望弥补学界对于世界考古遗址博物馆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借此能为中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以考古遗址与考古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系统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梳理了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的三个重要背景因素,并初步提出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历史阶段划分的理论预设分析框架。在对近15个博物馆案例进行整体分析归纳的同时,针对其若干显着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以验证和支撑前设的分析框架。随后,结合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考古遗址博物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成因。从十九世纪至今,英格兰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被大致被分为“原址呈现期”、“考古遗址博物馆形成期”、“考古遗址博物馆探索期”、“考古遗址博物馆成熟期”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下的博物馆案例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它们特征各异,并深刻地受到国家层面的变动、遗址管理部门职责的变迁、考古学观念的发展、建筑设计观念的发展、博物馆定位与参观者需求的变动等因素的巨大影响。最后,论文在中英同类博物馆优缺点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和归纳了一些符合未来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实用建议。

任小泉[7](2020)在《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济南市以泉城之名享誉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泉水资源之丰富世属罕见。泉水是济南的名片,是济南旅游的拳头产品,兼具科普与文化价值。面对游客日益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实现济南泉水旅游产品的差异化供给势在必行,开展对泉水产品供给的差异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济南作为核心之一进行了布局,要求重点发展医养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又把打造精品旅游产业作为了推动传统产业腾笼换鸟,改造形成新动能的重点工作。本文阅读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的现状。先对济南泉水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需求现状进行了需求问卷调查和分析,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影响因素评价模型,通过咨询专家和数据量化得出了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两部分调查,分析得出了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存在的问题和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的整体设计思路。最后按照多个层次进行了泉水产品的差异化供给设计,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对泉水产品差异化供给的保障实施给出了建议。根据上述文章思路,本文的结构按如下展开:(1)绪论,这部分主要陈述文章研究的初衷、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研究回顾与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产品差异化和泉水旅游的研究现状。(3)相关概念和理论,梳理了关于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的有关概念和理论。(4)现状分析,依次介绍了济南市概况、济南旅游资源开发概况和泉水旅游的开发现状,并对济南泉水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了济南泉水旅游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泉水旅游资源本身。(5)调查分析,设计、发放和回收了调查问卷,结合问卷数据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需求分析;构建模型,建立了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影响因素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得出了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据此分析了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存在的问题。(6)产品设计,结合济南泉水旅游现状分析和调查分析,得到了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设计的整体思路;从多个层次利用泉水旅游资源进行了差异化的设计,并对后续实施保障给出了建议。(7)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对今后济南泉水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济南泉水资源是济南旅游的拳头产品,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泉水深度游览和文化体验。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目前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企业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和政府保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实现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要在充分开发利用泉水资源的基础上,从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的角度在实施环节上给予保障。

贾敏达[8](2020)在《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现实选择。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是融合多种产业协调,充分利用和保护乡村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成为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机遇期。但其当前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也出现一些多元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乡村旅游治理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北省井陉县,该县拥有丰富的太行山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稳步推进,但面临着发展瓶颈。研究井陉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具有典型性和普遍适用性,本文从公共治理角度出发,对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查阅资料,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和理论,对本文应用到的公共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阐释。其次,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归纳总结井陉县乡村旅游资源概况和发展现状。再次,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分析总结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问题的成因。最后,结合井陉县实际,提出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发现,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政府履职越位和缺位、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服务接待水平不高、项目开发盲目无序、产品开发不足、宣传营销力度不大以及当地居民参与度低、权益维护不畅等问题。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利、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对此,本文针对性的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保障体系、创新招商引资和产品开发体制、拓展宣传营销方式等治理对策。本文通过对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以期突破井陉县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研究个案,也能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案例,更为乡村旅游产业下一步驶入迅猛发展快车道寻找优化路径。

刘方馨[9](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薄宏涛[10](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二、市区首个遗址博物馆设计敲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区首个遗址博物馆设计敲定(论文提纲范文)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新要求
        1.1.2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给出新任务
        1.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建设的迫切需求
        1.1.4 统一标识背景下特色标识与阐释体系亟需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标识
        1.3.2 阐释
        1.3.3 展示
        1.3.4 标识与阐释系统
        1.3.5 国家文化公园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标识与阐释相关理论
    2.1 叙事学相关理论
        2.1.1 叙事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2.1.2 叙事学基本要素
        2.1.3 叙事学理论相关应用
    2.2 符号学相关理论
        2.2.1 符号学理论概述
        2.2.2 符号的具体感知
        2.2.3 符号的叙事转译
    2.3 展示价值及其他相关理论
        2.3.1 展示价值理论
        2.3.2 场所精神理论
    2.4 文化感知相关理论
        2.4.1 认知心理学理论
        2.4.2 沉浸理论
    2.5 环境心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
        2.5.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5.2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宁夏长城遗址历史变迁及资源构成
    3.1 宁夏长城历史发展变迁
        3.1.1 战国秦长城
        3.1.2 秦、汉长城
        3.1.3 宋代长城
        3.1.4 明代长城
    3.2 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
        3.2.1 宁夏长城本体资源概况
        3.2.2 宁夏长城本体资源分布情况
        3.2.3 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要素
    3.3 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构成
        3.3.1 整体价值要素陈述
        3.3.2 宁夏长城各类遗址价值解析
        3.3.3 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分析
    4.1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现状概况
        4.1.1 宁夏自然背景概况
        4.1.2 宁夏长城遗址保存现状概况
        4.1.3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现状分析
        4.1.4 与周边环境关系现状分析
        4.1.5 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4.2 宁夏长城遗址展示利用现状概况
        4.2.1 宁夏长城遗址利用现状概况
        4.2.2 宁夏长城遗址展示与价值阐释现状分析
    4.3 现状问题总结
        4.3.1 长城保护与展示工作存在挑战
        4.3.2 保护利用与资源开发结合不足
        4.3.3 缺乏统一展示体系将宁夏长城进行串联
        4.3.4 没有突出各类型长城的不同展示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识与阐释体系研究框架
    5.1 标识体系构建需求
        5.1.1 相关规划与文件对标识展示的要求
        5.1.2 促进宁夏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5.1.3 各类利益主体对于宁夏长城标识展示的需求
    5.2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目标
        5.2.1 准确阐释长城信息,科学展示遗址文化
        5.2.2 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旅游系统建设
        5.2.3 构建标识展示系统,打造宁夏特色品牌
    5.3 标识与阐释体系构建原则
        5.3.1 保护优先,系统挖掘整体价值
        5.3.2 文化引领,合理阐释长城特色
        5.3.3 整体展示,重点打造主题叙事
    5.4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策略
        5.4.1 线型叙事,明晰整体空间布局组织
        5.4.2 主题明确,文化主导阐释当地特色
        5.4.3 形式灵活,多样呈现标识阐释方式
        5.4.4 多元共生,协同现有景区联合展示
    5.5 叙事视角下阐释主题框架构建
        5.5.1 主体展示对象划定
        5.5.2 宁夏长城阐释内容提炼
        5.5.3 宁夏长城主题阐释主题框架构建
    5.6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类别
        5.6.1 长城遗址格局标识展示
        5.6.2 长城遗址本体标识展示
        5.6.3 长城遗址价值阐释展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
    6.1 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6.1.1 确保长城遗址本体安全
        6.1.2 深入挖掘长城遗产价值
        6.1.3 弘扬长城遗址核心文化
        6.1.4 建立完整标识展示体系
        6.1.5 强化完善阐释叙事逻辑
        6.1.6 形成宁夏特色展示模板
    6.2 标识与阐释体系基本空间格局
        6.2.1 标识系统基本构建
        6.2.2 长城标识体系层级划定
        6.2.3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级划定
        6.2.4 构建标识与阐释体系空间格局
        6.2.5 标识阐释体系建设时序
    6.3 标识与阐释体系整体展示方式
        6.3.1 标识与阐释方式主要影响因素
        6.3.2 遗址展示方式与标识类型
        6.3.3 核心展示园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3.4 集中展示带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3.5 特色展示点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4 标识与阐释特色文化线路规划
        6.4.1 文化阐释线路规划思路
        6.4.2 特色文化阐释线路分类
        6.4.3 综合线路服务设施组织规划
    6.5 长城文化阐释相关活动策划
        6.5.1 参与模拟考古科普
        6.5.2 长城生活文化体验活动
        6.5.3 长城联合展出活动
        6.5.4 数字化展示与体验
    6.6 重点段落标识空间规划与设计
        6.6.1 整体空间结构规划
        6.6.2 主要标识展示内容
        6.6.3 相关展示活动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不足之处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研究 ——以延安抗大历史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实例研究法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7 论文框架
2 革命旧址传承利用实例分析
    2.1 王家坪革命旧址
        2.1.1 王家坪革命旧址实例分析
        2.1.2 王家坪革命旧址传承利用小结
        2.1.3 革命旧址原址保护类型分析
    2.2 延安革命纪念馆
        2.2.1 延安革命纪念馆实例分析
        2.2.2 延安革命纪念馆传承利用小结
        2.2.3 无遗存而原址纪念类型分析
    2.3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2.3.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实例分析
        2.3.2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传承利用小结
        2.3.3 革命旧址原址保护(增设纪念馆)类型分析
    2.4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旧址
        2.4.1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实例分析
        2.4.2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传承利用小结
        2.4.3 有遗存但异地保护类型分析
    2.5 总结
3 “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
    3.1 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目标
    3.2 革命旧址传承利用原则
        3.2.1 多学科交叉原则
        3.2.2 展示性原则
        3.2.3 整体性原则
        3.2.4 渐进式原则
        3.2.5 传承性原则
        3.2.6 综合性原则
        3.2.7 可持续发展原则
    3.3 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
        3.3.1 生态修复
        3.3.2 土地开发强度
        3.3.3 道路结构调整
        3.3.4 配置公共空间
        3.3.5 业态一体化
        3.3.6 重现历史记忆
    3.4 传统意义上与“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对比
4 抗大历史地段背景及现状
    4.1 延安市上位规划
    4.2 背景及机遇
        4.2.1 地理区位
        4.2.2 传统格局
        4.2.3 历史沿革
        4.2.4 城市记忆
        4.2.5 发展机遇
    4.3 现状问题
        4.3.1 城市独立于自然山-水-城相望格局迷失
        4.3.2 历史遗存不复地域特色消逝
        4.3.3 土地使用失衡缺乏业态整合
        4.3.4 交通拥堵停车困难
        4.3.5 街道界面混乱缺乏人性化
    4.4 小结
5 抗大历史地段传承利用设计实践
    5.1 生态修复
        5.1.1 山水本体修复
        5.1.2 城市绿网构建
        5.1.3 恢复山水城相望格局——生态与城市的契合点
    5.2 城市修补
        5.2.1 土地开发强度
        5.2.2 道路结构调整
        5.2.3 配置公共空间
        5.2.4 业态一体化
    5.3 重现历史记忆
        5.3.1 抗大纪念馆设计中的传承利用
        5.3.2 临街建筑的传承利用
        5.3.3 历史文化活态传承
        5.3.4 参与式设计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1.1 “城市双修”背景下学科交叉带来融贯整合
        6.1.2 抗大历史地段触媒片区发展
        6.1.3 因地制宜以实现与“境”共生
    6.2 研究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
    二、本人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3)城市更新发展下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概念解析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逻辑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更新与文创园空间提升相关理论
    2.1 城市更新与相关理论概述
        2.1.1 城市更新概述
        2.1.2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概述
    2.2 交往空间理论概述
        2.2.1 交往空间的概念
        2.2.2 交往空间理论的解析
        2.2.3 交往空间理论在文创园中的运用
    2.3 文创园提升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2.3.1 文创园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2.3.2 城市更新下的文创园类型
        2.3.3 文创园研究与城市文脉理论的关系
        2.3.4 文创园研究与场所文脉理论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形态及问题分析
    3.1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城市文脉环境分析
        3.1.1 自然环境概述
        3.1.2 经济环境概述
        3.1.3 社会环境概述
    3.2 城市更新对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的影响
        3.2.1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文脉空间分析
        3.2.2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公共交往空间分析
        3.2.3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非公共交往空间分析
    3.3 相关文创园案例分析
        3.3.1 国外相关文创园案例
        3.3.2 国内相关文创园案例
    3.4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现存问题分析
        3.4.1 杭州城市整体性问题与挑战
        3.4.2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环境空间问题
        3.4.3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文化空间问题
        3.4.4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产业空间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提升策略与设计
    4.1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发展提升原则
        4.1.1 整体统筹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兼具功能与艺术性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5 民众参与原则
    4.2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发展提升理念
        4.2.1 发展理念基本特征
        4.2.2 发展提升方式
    4.3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交往空间提升设计
        4.3.1 整体规划布局设计
        4.3.2 街巷道路空间设计
        4.3.3 主次广场空间设计
        4.3.4 建筑庭院空间设计
        4.3.5 绿地公园空间设计
        4.3.6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1.2 题目解析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3.3.2 研究过程设计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5.1 理论回顾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5.4“拆”与“留”的矛盾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5.5 讨论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7.3.1 价值观念转型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7.4 局限性与展望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1.3.2 遗址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1.3.3 俯瞰视角相关研究综述
        1.3.4 唐顺陵遗址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
    2.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必要支撑理论
        2.1.1 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运动过程分析
        2.1.2 基于人眼视觉理论的视线及可视范围分析
        2.1.3 不同高度人眼观察精度
    2.2 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总结与要素筛选
        2.2.1 机场景观设计及案例分析
        2.2.2 设计手法总结与设计要素筛选
        2.2.3 大地艺术手法在遗址展示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3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
        2.3.1 宪章解读及展示原则与方法
        2.3.2 俯瞰视角下运用建、构筑物展示遗址
        2.3.3 俯瞰视角下运用硬质铺装(道路广场)展示遗址
        2.3.4 俯瞰视角下运用植物展示遗址
    2.4 小结
3.唐顺陵概况及其遗址展示特征解析
    3.1 唐顺陵相关背景概述
        3.1.1 唐顺陵历史背景概述
        3.1.2 唐顺陵现状及其保存状态评估
        3.1.3 唐顺陵相关规划
    3.2 唐顺陵遗址观察方式特征分析
        3.2.1 观察方式特征分析必要性
        3.2.2 观察视角
        3.2.3 游赏速度
        3.2.4 游览时长
    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特征及其目标
        3.3.1 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研究
        3.3.2 考古遗址公园特点总结
        3.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目标
    3.4 小结
4.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模拟分析
    4.1 飞机不同运动过程下观察到的唐顺陵模拟
        4.1.1 起飞爬升阶段
        4.1.2 等候盘旋阶段
        4.1.3 可视展示内容总结
    4.2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肌理形式
        4.2.1 图-底理论
        4.2.2 边界
        4.2.3 轴线
        4.2.4 片区
    4.3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色彩氛围
        4.2.1 与遗址固有色彩相近
        4.2.2 与遗址固有色彩不同
    4.4 小结
5.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要素展示遗址本体的技术路线
    5.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5.1.1 色彩特征定量分析方法
        5.1.2 唐顺陵遗址色彩分析
        5.1.3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控制原则
        5.1.4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规划方法与建议
    5.2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5.2.1 唐顺陵格局及肌理形态
        5.2.2 唐顺陵遗址肌理图底分析
        5.2.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设计方法
    5.3 小结
6.唐顺陵遗址展示多方案对比分析及其遗址展示设计建议
    6.1 唐顺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样本方案选取
    6.2 唐顺陵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6.2.1 方案分析
        6.2.2 对比总结
    6.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6.3.1 方案分析
        6.3.2 对比总结
    6.4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方案模拟分析
    6.5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
        6.5.1 目标与导引
        6.5.2 核心设计要点
        6.5.3 设计举例
        6.5.4 其他相关策略
    6.6 小结
7.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表录
附录3:图录
附录4:唐顺陵遗址单体现状及基本展示策略汇总表
致谢

(6)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考古遗址的定义
        1.2.2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定义
        1.2.3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1.2.4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1.2.5 考古遗址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关系
    1.3 既有研究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论
    1.7 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二章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背景
    2.1 英国考古学发展简史
    2.2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
        2.2.1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历史背景
        2.2.2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分布
        2.2.3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保护原则与保护状况
        2.2.4 英国考古遗址管理机构变迁
    2.3 英格兰地区公共博物馆发展简史
    2.4 小结与理论预设分析框架
第三章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案例分析
    3.1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案例收集
    3.2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案例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3.3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案例主要特征发展历史归纳
    3.4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各时期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
        3.4.1 Corbridge Roman Town(第一阶段)
        3.4.2 Fishbourne Roman Palace Meseum(第二阶段)
        3.4.3 Jorvik Viking Centre(第三阶段)
        3.4.4 Novium Museum(第四阶段)
    3.5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案例分析小结
第四章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主要发展阶段
    4.1 “原址呈现期”
        4.1.1 特征
        4.1.2 成因
        4.1.3 Chedworth Roman Villa
    4.2 “考古遗址博物馆形成期”
        4.2.1 特征
        4.2.2 成因
        4.2.3 Welwyn Roman Baths Museum
    4.3 “考古遗址博物馆探索期”
        4.3.1 特征
        4.3.2 成因
        4.3.3 Segedunum Roman Fort Museum
    4.4 “考古遗址博物馆成熟期”
        4.4.1 特征
        4.4.2 成因
        4.4.3 Brading Roman Villa Museum
        4.4.4 巨石阵新游客中心
    4.5 小结
第五章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历史对中国的启示
    5.1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经验
        5.1.1 博物馆建筑让位于考古遗址
        5.1.2 包容的博物馆建筑定位
        5.1.3 相关专业人员的足够话语权
        5.1.4 多专业间的协同工作
        5.1.5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5.1.6 博物馆运作与市场接轨
    5.2 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历史教训
        5.2.1 博物馆商业化过度致使教育性降低
        5.2.2 遗址与博物馆私有化同政府总体管控冲突
        5.2.3 博物馆间的过度优胜劣汰
        5.2.4 遗址博物馆重实物保护而轻背景文化保护
    5.3 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历史概况
        5.3.1 “原址呈现期”
        5.3.2 “考古遗址博物馆形成期”
        5.3.3 “考古遗址博物馆探索期”
        5.3.4 “考古遗址博物馆急速发展期”
    5.4 现阶段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优点
        5.4.1 遗址国有制与政府监管力度大
        5.4.2 充足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5.4.3 文物、遗产保护与文化习俗保护并重
        5.4.4 博物馆面积与建筑体量大
    5.5 现阶段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缺点
        5.5.1 遗址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
        5.5.2 各专业间协作不足,建筑师话语权不足
        5.5.3 部分传统博物馆定位偏差
        5.5.4 博物馆建筑与遗址间的关系处理欠考虑
        5.5.5 博物馆建设急功近利且考古支撑不足
    5.6 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研究缺陷
    6.3 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7)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层次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2.1 产品差异化研究
    2.2 泉水旅游研究
3 相关概念和理论
    3.1 相关概念
        3.1.1 旅游开发
        3.1.2 旅游产品
        3.1.3 产品差异化
        3.1.4 定制旅游
        3.1.5 文旅融合
    3.2 相关理论
        3.2.1 STP理论
        3.2.2 长尾效应理论
        3.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2.4 差异化战略理论
        3.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理论
4 济南泉水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4.1 济南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4.1.1 济南市自然地理概况
        4.1.2 济南市社会经济概况
    4.2 济南旅游资源概况
    4.3 济南泉水旅游资源概况及产品开发现状
        4.3.1 济南泉水旅游资源概况
        4.3.2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4.4 济南泉水旅游发展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遇分析
        4.4.4 挑战分析
        4.4.5 SWOT分析结论
5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调查和分析
    5.1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需求调查
        5.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5.1.2 调查数据统计
    5.2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需求分析
    5.3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影响因素调查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5.3.3 专家问卷发放与评价结果分析
    5.4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问题分析
        5.4.1 泉水资源层面
        5.4.2 旅游企业层面
        5.4.3 当地政府层面
6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设计及保障实施建议
    6.1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整体设计思路
    6.2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设计
        6.2.1 观光游览型产品设计
        6.2.2 休闲康养型产品设计
        6.2.3 社交学习型产品设计
        6.2.4 文化哲理型产品设计
    6.3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保障实施建议
        6.3.1 增强旅游企业服务
        6.3.2 加大当地政府支撑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问卷调查
附录2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3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致谢

(8)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2.3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1.2 乡村旅游的特点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井陉县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3.1 井陉县基本情况
    3.2 井陉县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3.2.1 自然旅游资源
        3.2.2 人文旅游资源
        3.2.3 旅游资源分类分析
        3.2.4 井陉县乡村旅游开展情况
    3.3 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3.1 政府发挥宏观导向作用
        3.3.2 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3.3.3 县域旅游环境治理
        3.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3.5 政府主导,促进乡村旅游开发
        3.3.6 顺利承办旅发大会
4 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情况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1.3 调查问卷总结
    4.2 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履职越位和缺位
        4.2.2 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4.2.3 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弱
        4.2.4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无序,产品开发不足
        4.2.5 宣传营销力度不大
        4.2.6 当地居民参与度低,权益维护不畅
    4.3 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利
        4.3.2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
        4.3.3 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5 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治理对策
    5.1 加强顶层设计
        5.1.1 转变政府治理理念
        5.1.2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机制
        5.1.3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协调机制
    5.2 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5.2.1 充分认识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
        5.2.2 找准差异化发展定位
        5.2.3 制定上位发展规划
    5.3 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保障体系
        5.3.1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5.3.2 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智力保障
        5.3.3 强化乡村旅游发展用地保障
        5.3.4 强化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保障
    5.4 创新招商引资和产品开发体制
        5.4.1 改变招商引资理念
        5.4.2 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5.4.3 实行多元化的经营管理体制
        5.4.4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5.5 拓展营销手段,加强宣传推广
        5.5.1 打造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5.5.2 实施合作营销新模式
        5.5.3 创新宣传推广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致谢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10)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四、市区首个遗址博物馆设计敲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D]. 罗伊. 西北大学, 2021(12)
  • [2]“城市双修”背景下革命旧址传承利用策略研究 ——以延安抗大历史地段为例[D]. 张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市更新发展下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空间提升研究[D]. 沈奕岚.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5]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英格兰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史探究[D]. 张宸. 深圳大学, 2020(10)
  • [7]济南泉水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研究[D]. 任小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井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 贾敏达.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该市第一座文物博物馆的设计完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