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纪元第29届国际水力学会议

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纪元第29届国际水力学会议

一、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时代第二十九届国际水力学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琴键堰泄流水力特性与体型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上下游倒悬设计的琴键堰(PKW)可以直接放在坝顶上,极大提高了传统折线型堰的适用范围,且数倍于直线堰的泄流能力使其成为应对大坝泄洪能力不足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无论对于新建水库还是已有水库的提升改造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琴键堰几何参数众多,体型结构复杂,再加上发展历史较短,其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堰流理论也很不成熟,也缺乏通用的设计准则与方法,制约了琴键堰的工程设计及推广应用。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力学试验大厅长16米,宽0.5米,高0.75米的水槽中对不同琴键堰体型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工况下进行了400余组次的试验,并基于VOF技术和RNG k-ε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 280多个工况下的琴键堰三维流场。综合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数据,系统研究和分析了琴键堰过流的水力特性,体型参数影响以及泄流能力三方面的内容,明确了影响琴键堰泄流能力的水力学机制,给出了优化的琴键堰体型参数范围,提出了基于多影响因素和基于叠加原理的琴键堰高精度水力设计公式并对琴键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初步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和成果有:(1)琴键堰基本水力特性及泄流机理在自由出流条件下,综合本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不同水头条件下琴键堰泄流系数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确认了琴键堰泄流系数呈低水头下较大,随水头增加泄流系数先小幅增加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的结果分割得出了琴键堰进口、出口及侧面三个溢流前沿上的泄流量,分析了他们随水头的变化规律。细致分析了泄流流态、水面线、流线、压强、流速、紊动能、进口宫室沿程断面弗劳德数等水力学特性随水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侧堰效率的降低,有效溢流前缘长度的减少和进口有效过流断面的减小是堰上水头影响琴键堰流量系数的主要因素。(2)四种基本体型琴键堰自由及淹没出流水力特性上下游皆有对称倒悬(Type A)、下游无倒悬(Type B)、上游无倒悬(Type C)和上、下游皆无倒悬(Type D)是琴键堰的四个基种体型(其中后三者为极限体型)。首先在自由出流的工况下,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四种琴键堰的泄流系数的大小顺序始终为B型>A型>C型>D型,B型琴键堰泄流效率比A型高约13%,而比D型高约30%。数值模拟分析四种琴键堰体型进口断面弗劳德数和堰进口、出口和侧面溢流前缘的泄流量,单宽泄流量,泄流量百分比及泄流效率随堰上水头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型琴键堰在中低水头下侧面溢流前缘泄流效率最高,且高水头时进口溢流前缘的泄流也显着高于其他体型,因此B型在四种琴键堰中展现出最优的水力效率。而C型琴键堰,尽管向下的倒悬使其在水头增大的过程中损失了最多的有效溢流前缘长度,但其出口宫室的泄流效率较高,因此其总泄流量大于D型琴键堰。基于无量纲水头法和泄流量折减系数法分析四种琴键堰对淹没的敏感性发现,在来流量相同情况下B型琴键堰对淹没最敏感,其次是A型,再次为C型最后为D型琴键堰。通过拟合琴键堰的淹没流量系数,进一步比较四个体型琴键堰在淹没条件下的泄流能力和水力效率发现:当淹没系数S较小时,C型和D型琴键堰的泄流效率分别低于A型,而B型的效率最高。而当S>0.7时,各类型琴键堰泄流效率出现反向规律,此时淹没泄流效率取决于“对淹没的敏感性”和自由出流泄流效率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3)琴键堰关键几何参数及辅助体型参数对泄流能力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利用物理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数据,分析了不同进出口宽度比、上下游倒悬比及堰高等主要体型参数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并从水力性能的角度提出了最佳的参数比范围。结果表明,在全水头范围内考虑,琴键堰主要几何参数进出口宽度比Wi/Wo在1.25至1.63,堰高取其倒悬角正切值Si在0.375-0.75之间以及上下游倒悬比参数Bo/Bi取2.5时琴键堰可提供最高的泄流效率。以标准对称A型琴键堰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加设堰鼻和女儿墙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头较低时增设堰鼻琴键堰泄流量高出约8.5%,而堰鼻的形状(三角形或圆形)对琴键堰的流态和泄流效率影响不大;对于具有固定堰高的琴键堰,增设25mm女儿墙的琴键堰泄流效率高出14%;同时具有堰鼻和25mm高女儿墙的琴键堰,其泄流效率最大比标准体型高约16%。(4)琴键堰水力设计及工程应用方法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影响琴键堰的关键无量纲参数,并利用正交化试验和模拟数据,分别提出基于多影响因素和基于入口、侧堰及出口断面叠加得到的琴键堰水力计算方法。与其他实验室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测量结果比较表明本文两种琴键堰水力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多影响因素的琴键堰泄流系数计算公式精度在±6%范围内的概率为97%,而基于叠加得到的琴键堰泄流量计算公式,其精度在10%的范围内的概率为95%以上。提出了琴键堰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合理的体型参数范围,结合已建工程升级改造和新建工程项目,给出应用琴键堰泄流能力计算公式进行琴键堰体型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及最终设计方案水力性能优化的建议。

谭龙[2](2021)在《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裂隙岩体结构面对围岩稳定性及水封条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能源战略需要,需大量建设水封洞库。探究水封洞库的相关技术成为了国家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开展水封洞库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研究亦成为了新时代的热门课题。而在水封洞库的预可研阶段,由于缺乏充足的钻孔数据,往往对工程的研究工作停留于勘察和理论分析阶段。鉴于此,论文以山东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在预可研阶段结合野外踏勘、地质调查、现场原位试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水封洞库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以山东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例,在预可研阶段,由于钻孔信息较少,在场区进行了野外踏勘工作,并结合少量的钻孔信息进行了岩体结构面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然后通过分析钻孔内结构面信息特征,建立了基于结构面参数的水力学参数综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结构面统计结果分析了围岩整体稳定性和局部块体稳定性。利用FEFLOW软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水封洞库的水封条件。该方法可成为预可研阶段的乃至后续阶段的通用研究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野外踏勘和室内钻孔图像解译法,统计了场区的露头、防空洞和钻孔内的结构面,并对采集的结构面样本数据进行了筛选和分组。针对野外露头、防空洞和钻孔内部裂隙采样精度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控制线密度,删除了钻孔内过于细小的裂隙。根据不同采样点的结构面统计结果筛选出相应的优势结构面,并根据三维结构面网络模型建模需要进行了分组。之后通过AUTOCAD,利用随机函数建立了结构面三维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轴线选择方式——应该回避结构面密度的最低值区和最高值区,即排除30°~50°,120°~150°两个轴线走向区间。利用三维网络模型纵截面的虚拟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得到本区大型结构面极不发育,岩体完整,质量很好,是大型水封洞库的理想选址区的结论。最后通过传统BQ法对围岩进行分类,并与三维网络模型中给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岩体质量评价的结论一致。该方法可以通过统计裂隙结构面建立三维网络模型,在前期钻孔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对场区的结构面分布特征形成初步的认知,有利于后续围岩稳定性和水封条件分析的工作展开。(2)通过分析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理论,筛选出了适合建立综合模型的结构面参数——粗糙度、隙宽、倾角,并通过钻孔录像提取钻孔内裂隙的相关信息,结合Barton的经验公式,建立了基于结构面参数的水力学参数综合模型。通过对比渗透系数与埋深关系曲线的模型计算趋势、室内试验趋势和原位试验趋势,得出模型计算趋势可以较好地反映原位试验的结果,二者与室内裂隙渗流曲线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和试验条件。当钻孔某段不易做压水试验时,可用该模型计算结果代替压水试验,或用其减少压水试验数量,节约成本,并有助于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3)通过ANSYS软件建立水封洞库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了有无裂隙经过洞室区域两种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根据洞室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洞室围岩周边塑性区主要集中于洞室两侧,因此需针对该情况进行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洞室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模拟结果的数值变化量较少,认为其稳定性较好。含裂隙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变化主要反映在应力方面,并且由于裂隙倾向的特殊性,导致x方向的变化相对明显,而其总应力变化量却不大,因此认为其和无裂隙情况一样,洞室稳定性较好。利用UNWEDGE软件分析了洞室围岩的局部块体稳定性,利用之前的结构面统计结果确定了关键块体,基于关键块体的分析得到:(1)N区的2,3,4结构面组合的左拱顶处的关键块体体积较大,其脱落对施工有一定的威胁;(2)S区的2,3,5结构面的左边墙处的关键块体体积最大,足有4m3,会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器械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4)根据之前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基于结构面参数的水力学参数综合模型确定洞室围岩渗透系数分层情况,利用FEFLOW软件建立水封洞库水文地质模型,分析了有无裂隙经过洞室区域、有无水幕布置以及开挖还是运营不同工况的不同前提下的水封条件。得出:(1)洞室开挖前布置水幕系统,以保证洞室围岩周边的水封条件,运营过程中也必须布置水幕系统,以维持安全的水封条件;(2)较大裂隙经过洞库区域会极大影响水封性,需要及时对较大裂隙进行封堵。

罗斌[3](2021)在《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2020年我国共发生煤矿水害事故1079次,死亡4391人,其中老空水害事故次数527次,死亡2936人。在全国发生的煤矿水害事故中,山西的老空水害最为典型。针对山西省20年来发生的煤矿老空水害事故,以煤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为基础,从顶板型、同层型、底板型和隔离型老空水害事故类型中筛选了最为严重的同层型老空水害事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微观结构表征技术、水质检测、浸泡试验、渗流试验、物理模型开挖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理论分析、综合物探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阐明了煤柱弱化规律及裂隙渗流特征,揭示了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基于采空区冒裂范围影响的含水层以及构造的特征,对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进行分类分析,给出点状、线条状和面状充水通道的水量补给关系式。(2)在突水模拟试验中,引入微震监测技术对试验过程中煤体裂隙扩展位置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微震最密集的区域与模型的破裂突水位置较为吻合,微震监测技术可较好的表征应力和水压耦合作用下导水通道形成过程中的微裂隙扩展演化规律。(3)采用了瞬变电磁和直流电法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从掘进迎头到前方水体之间煤柱的电阻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可以判断,该区域经历了原始状态阶段、产生裂隙阶段、裂隙扩展直至连通水体的阶段。在产生裂隙阶段由于不富水所以电阻率反而增大;当裂隙中充满水时,电阻率迅速减小,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用来对导水通道演化的实时动态监测,在裂隙发展过程中制定并实施水害预防措施。(4)不同酸度水溶液中煤块、煤粉的浸泡试验表明,煤样被浸泡前后的表面变化特征明显,2000倍下扫描电镜观测到煤样表面出现蜂窝状的小孔洞。通过对浸泡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得到了7组水样的水化学组分,绘制了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图,分析总结了酸性水浸泡煤中溶出离子的成因以及变化规律。(5)裂隙煤样的渗流特征试验研究发现:渗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透率突增,加压使煤样裂隙“闭合”而出现渗透性降低阶段。在围压相同条件下,部分煤样也出现了渗透率不同程度的降低的现象,而且波动较大,从试验渗流出的水中可以观测到细小煤颗粒,基本可以判断该阶段发生了细小的颗粒流,煤样的细微颗粒通过渗流通道进行运移,在堵塞的过程中出现渗透性总体降低的特点,同时也为渗透性突增蓄势。(6)导水通道中裂隙尺度对渗流特征具有控制作用,裂隙尺度0.09mm时所引起的压力消减强度可达1.33MPa,裂隙尺度0.2mm时消压强度为0.2MPa。结合速度分布特征可以得知,当裂隙通道中具有一处或者多处小于0.2mm的裂隙时,对应的透水征兆表现为煤体变湿,煤壁上不足以形成明显涌水现象。(7)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推导了防隔水煤柱的临界破坏厚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室内大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优化了模型计算结果。裂隙发育尺度对渗流具有控制效应、当裂隙中存在小于0.2mm宽度的裂隙时,认为煤柱受到渗漏作用影响小,表现在整体破坏;当裂隙宽度最小处大于等于0.2mm时,煤柱失稳破坏为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模型结果在突水事故案例中得到有效检验。积水采空区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的研究补充和扩展了煤矿突水理论,对煤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论文有图108幅,表27个,参考文献274篇。

娄雅宁[4](2019)在《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命脉。在人水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社会,河流生态修复对于推进河流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凸显人类对河流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促进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河流生态修复,进而构建系统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体系十分必要。河流生态修复是利用河流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原理辅以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手段来改善、改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治理方式,具有长期实践性、科学系统性、因地制宜性和景观审美性的特点,在促进人河关系改善、推动人与自然相和谐,以及弘扬“真善美”上具有积极的伦理价值。河流生态修复作为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包括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利奥波德大地共同体的思考、“自然价值”的探寻以及深生态学的理念。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思想,对于河流的尊重表征着古代生态道德中崇尚水敬畏水的思想内涵,顺应河流自然规律的治理手段彰显着道家“自然无为”的实践观。在确证河流生态修复是中西伦理思想资源的多元并融后,河流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生态伦理的科学治理手段,必然存在伦理依据作为其理论支撑。河流生态修复以河流的生命论、价值论以及权利论为伦理理论依据,以尊重保护、整体统筹、公平正义、共治共享等标准为伦理实践原则,从伦理层面显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环境友好性和生态合理性。对于伦理基础的理论性探索延伸至现实层面,必然寻求完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的伦理路径。从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四个角度探寻河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路径。政府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者和主导者,必须具备生态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企业要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生产的观念,推动生态修复效果的实现,公众应自觉内化人与河流的道德关系,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媒体因其广泛的传播效力,是引导全民关注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

陈相威[5](2019)在《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中国对生态环境愈发重视,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渐增多。河道整治工作是进行洪涝灾害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城市内的河道治理存在着两大典型难题:一是城市河流洪水期暴雨多,洪水发生突然,来去迅速;二是城市河流枯水期径流量过少,导致河道水位过低,水生态与水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以深圳市河流水环境整治工程为背景,基于生态景观要求对内河整治方案分析,以修复内河的生态景观功能。利用MIKE11软件模拟分析了河道的不同整治方案,并校核了不同洪水级别的河流行洪安全。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深圳市内河需水现状分析,生态水力学法算得该河流的适合生态需水量范围0.53m3/s~1.89 m3/s。根据深圳市内河的景观需求设置景观堰,算出河道的景观需水量为0.125 m3/s。因此,当深圳市内河流量满足生态要求时,必然满足景观要求;根据该河流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级别的设计洪水,总结了河流的洪水特性。2)采用MIKE11软件,构建了长坑水河道的模型,包括确定边界条件、制作河网和断面文件、选取糙率。利用2014-2015年高峰水库雨量站实测洪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验证,确定河道综合糙率为0.025。构建模型模拟了河流满足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时的水面线。3)针对深圳市内河枯水期河道内严重缺乏径流量问题,提出了五种设计方案,分为外源补水方案2种、河道拦蓄水方案1种、以及综合整治方案2种。利用生态景观需水位的数据,构建河道模型对五种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优选出最佳治理方案为方案四。4)对深圳市内河不同级别洪水的行洪安全进行校核,确保整治方案安全可行性。针对特大洪水淹没情况,分别从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以及工程成本出发,对整治方案四的景观水闸的结构进行了两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最后,计算了景观闸的稳定性,确保河道洪水期的行洪安全。本文基于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中的生态景观需求分析,开展了方案设计、模型计算及理论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圳市后续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其它河流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赵哲旻[6](2018)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同时由于企业、政府等经济活动参与主体有意或无意中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心存以环境换发展的侥幸,我国经济发展被胁迫着走上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污染致病、污染致癌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与执政当局的关注与反思,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改善生态环境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湿地,被人们赞誉为“地球之肾”,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我国境内亦是星罗密布。长期落后的环保观念与牺牲自然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国内城市周边湿地系统饱受摧残。如何修复与保护城市周边残存的湿地资源成为一道新课题摆上了研究人员的桌面。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湿地研究的发展历史与近年进展,梳理了湿地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常见的湿地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文章的展开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本文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作为案例划定了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的研究范围。对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现状与上位规划进行了调研与分析。通过对现状的研究,梳理出了下小河湿地规划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针对相关矛盾与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与思路。在上述策略与思路的指导下,文章接下来对下小河湿地进行了针对性的修复措施与景观设置规划,提出了“一河、两支、四段、五节点”景观结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若干以恢复与保持为目的的专项规划对湿地公园目前存在问题与矛盾进行了解决或一定程度的缓解。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适宜的规划手段推进与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修复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冀为将来类似的湿地重建恢复项目提供相应参考,也希望能给后人相关研究提供踏脚石。

钟旭[7](2018)在《浅析城市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营建研究 ——以永和县芝河城区段为例》文中认为从古至今,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水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河流不仅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生态功能,也具有排洪泄洪的实用性功能。而城市防洪河道的主要包括泄洪、供水、灌溉等功能,其大多时间是城市地下水源的重要补给之一,为沿河两岸滨水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洪水暴发时,亦具有排涝泄洪保障城市生产损失、降低居民生命安全风险的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当前社会城市规划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景观营建发展理念存在不平衡,导致在城市防洪河道改造提升研究设计过程中,重视景观营建弱化防洪功能设置。从而致使防洪河道产生功能弱化、堤岸破损、河道淤积、泄洪困难等实质性问题。在河道滨水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快速提升的当下,防洪河道功能性缺失为城市沿河安全生产、快速发展埋下重大的隐患。因此从城市长远发展出发,我们研究将城市防洪河道功能性缺失的补充、水环境的彻底治理与河道生态景观营建全面结合发展的方法,形成具有防洪功能完备、滨水景观特色、地域文化表达的城市河流形象。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永和县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治理与景观研究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阐述防洪河道整治与景观设计研究的新理念和新方向。按照城市水体功能完善、滨水生境改良、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文化挖掘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永和县芝河城区段进行滨水景观营建研究,最终形成既具有防洪排涝功能,又使人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系统空间。本文拟通过城市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营建研究的结合,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功能完善、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空间,进而成为变不利为有利的城市新名片。

卫筱筱[8](2018)在《林秉南与长江治理论探》文中指出林秉南是我国着名的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水利工程学研究及治水工程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林秉南在长江治理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为学习先进水工技术而留美深造,1956年1月冲破重重阻碍回国,积极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他提出明渠不恒定流的解法与计算,首创宽尾墩新型消能技术,为长江治理作出重要的理论创新。在泥沙治理方面,林秉南在长江三峡工程重新论证阶段临危受命,担任泥沙论证专家组组长,主持与协调三峡工程泥沙研究与论证工作。林秉南的治水实践与理论创新始于长江治理,且长期应用于治理长江。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由概述林秉南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水事业的历史进程切入,着重论述林秉南在长江治理中的理论与实践成就,总结林秉南在长江治理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长江波澜壮阔的历史及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施瑛[9](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提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张选军[10](2007)在《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新工艺及数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厌氧工艺是一种低能耗、投资省、污泥产量低、占地面积少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一些气候适合的地区,利用厌氧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将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技术。本课题针对城镇污水的特点开发出了低能耗的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OCAR),通过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和OCAR处理模拟城镇污水的稳定运行和冲击,重点考察了上升流速、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等因素对OCAR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以中试装置进一步研究了EGSB和OCAR处理实际城镇污水的性能,详细分析了进水悬浮物(SS)、溶解氧和温度对OCAR处理城市污水的影响及微生物的变化,并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模型、弥散模型和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对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OCAR的数学模型。在小试实验中,对比研究了厌氧反应器在低温和中温启动的两种方式。出水中的COD、碱度、VFA、辅酶F420和胞外多聚物ECPs等表明,反应器启动的快慢顺序为OCAR>EGSB>UASB。随着上升流速的提高,OCAR反应器的出水SS明显低于EGSB反应器,当上升流速为9.0 m/h时最大相差值达到58mg/L,表明OCAR通过将出水与回流水在沉淀区进行分离,成功地降低了出水SS的流失;随着停留时间的降低,OCAR、EGSB去除污染物的有机负荷量增加,当停留时间为2.08 hr时,有机负荷达到3.14 kg COD/(m3·d),此时出水COD稳定达到城市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停留时间与有机负荷去除量的关系式为:OCAR反应器Y=0.26 Ln(x)+2.13。UASB、EGSB、OCAR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的基质降解规律可以用Monod模型来拟合。通过中试反应器,具体研究了常温下OCAR处理实际城镇污水的效果。由于城市污水的波动性大,OCAR反应器在采用穿孔管布水系统时处理效率不稳定,出水COD波动明显;通过改造采用了高位脉冲布水系统代替了穿孔管布水系统进水,不仅有效的降低了进水波动对反应器运行稳定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果;随着回流比的增加,EGSB和OCAR出水中SS也逐渐加大,但是OCAR出水SS比EGSB的明显要低(最大相差了66.3mg/L),即使在回流比增大到30时,出水COD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城市污水中的悬浮物较多,但能够有效地在OCAR反应器中被降解,不会在反应器中积累。OCAR采用了出水回流,较高的上升流速提供最佳混合条件,强化了基质的扩散、传递,同时能够保持足够的污泥量在反应器内,可以补偿温度波动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另外由于城市污水的COD较低,抵消了低温对厌氧降解的不利影响。因此OCAR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时,温度的波动基本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溶解氧与厌氧颗粒污泥的SMA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常温下其线性关系式为:Y=-2.9885X+90.162;但是厌氧颗粒污泥由于兼性菌多包围在颗粒的外围,能够及时消耗完进水中的溶解氧,对颗粒内的产甲烷菌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对反应器污泥量平衡控制的研究表明,当反应器容积负荷Y与出水TSS(X)满足以下关系式时,才能保持反应器里污泥量平衡以维持正常的运行:Y≥X×0.8/HRT×y×η×0.7式中η为COD去除率平均值,y产率系数为,HRT为停留时间。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在中温处理高负荷柠檬酸废水IC的颗粒污泥粒径平均为1.337mm,而接种到OCAR中后,由于有机负荷和温度的降低,污泥的平均粒径30天后下降到1.106mm。颗粒污泥接种后驯化时间越长,颗粒污泥SMA值越高、产甲烷菌的活性越强;随着容积负荷的增加,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的量也随着增加。从中温处理柠檬酸废水的IC厌氧反应器取得接种污泥微生物种属为15个,经过在常温处理城市污水的外循环反应器驯化后,有9个种属被淘汰,并新生出6个种属。在10℃、20℃、30℃的不同温度下运行,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的演替过程,其PCR-DGGE图谱相似性系数Cs在53.5%~74.5%,温度相差越大,Cs越小。采用RTD模型对比分析了EGSB和OCAR的水力学特性,离散数D和死区百分率表明,在高的上升流速时,EGSB存在沟流现象,死区百分率升高;而OCAR由于采用了中部水回流、改进了布水系统,因此上升流速越高,离散数D越大,返混效果越好,当上升流速为9.00m/h,死区百分率减少到0.87%。采用弥散模型对不同上升流速下OCAR污泥浓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模拟过程中,通过纳入三相分离器分离效率(SE)的概念实现了模型对出水SS的模拟,模拟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在参考ADM1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OCAR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对OCAR反应器的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以下,与实际运行结果基本吻合,并能真实的反映反应器的运行情况。

二、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时代第二十九届国际水力学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时代第二十九届国际水力学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琴键堰泄流水力特性与体型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琴键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1.2.1 自由溢流非线性堰的发展
        1.2.2 琴键堰泄流特性及体型参数研究进展
        1.2.3 琴键堰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琴键堰模型试验设置与数值模拟方法
    2.1 模型试验设置
        2.1.1 试验水槽
        2.1.2 琴键堰模型设计与制作
        2.1.3 测量工具和方法
    2.2 数值模拟方法
        2.2.1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2.2.2 计算域建立与网格划分
        2.2.3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设置
    2.3 数值模拟不确定性分析及湍流模型选取
        2.3.1 网格无关性分析
        2.3.2 时间步长与计算时间
        2.3.3 湍流模型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琴键堰自由出流基本水力特性及泄流能力
    3.1 引言
    3.2 模型几何尺寸与试验工况
    3.3 泄流量及泄流系数
        3.3.1 总泄流量及泄流系数
        3.3.2 各溢流前缘泄流量
    3.4 基本水力特性及泄流内在机理
        3.4.1 整体流态及水面线对比
        3.4.2 流线分布
        3.4.3 流速分布
        3.4.4 进口断面弗劳德数
        3.4.5 压强分布
        3.4.6 湍动能分布
    3.5 本章小结
4 四种基本体型琴键堰自由及淹没出流特性对比
    4.1 引言
    4.2 四种基本体型琴键堰自由出流水力特性及泄流能力比较分析
        4.2.1 几何尺寸与试验工况
        4.2.2 泄流流态及水面线
        4.2.3 泄流能力分析比较
    4.3 不同类型琴键堰淹没出流条件下泄流特性分析
        4.3.1 不同琴键堰淹没流态划分
        4.3.2 不同琴键堰的淹没敏感性分析
        4.3.3 淹没条件下不同琴键堰水力性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琴键堰体型参数对其泄流能力的影响
    5.1 引言
    5.2 进出口宽度比的影响
        5.2.1 几何尺寸及计算工况
        5.2.2 进出口宽度比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
        5.2.3 宽度比影响琴键堰泄流的内在机理
    5.3 堰高的影响
        5.3.1 几何尺寸及试验工况
        5.3.2 不同堰高琴键堰模型泄流能力对比
        5.3.3 堰高影响琴键堰泄流的内在机理
        5.3.4 不同琴键堰泄流能力评价方法比较
    5.4 上下游倒悬比的影响
        5.4.1 几何尺寸及试验工况
        5.4.2 不同上下游倒悬比琴键堰泄流能力分析
    5.5 堰鼻形式和女儿墙高度的影响
        5.5.1 几何尺寸及试验工况
        5.5.2 泄流能力分析
        5.5.3 堰鼻形式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
        5.5.4 女儿墙高度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
        5.5.5 堰鼻和女儿墙的综合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琴键堰水力设计计算方法
    6.1 引言
    6.2 量纲分析及正交化数据配置
        6.2.1 量纲分析
        6.2.2 正交化数据配置
    6.3 基于多影响因素的琴键堰泄流系数计算方法
    6.4 基于叠加原理的琴键堰泄流量计算方法
        6.4.1 上游出口宫室泄流量计算
        6.4.2 下游进口宫室泄流量计算
        6.4.3 侧面泄流量计算
        6.4.4 三部分叠加的总泄流量
    6.5 计算结果准确性验证
        6.5.1 数据来源及参数配置
        6.5.2 多因素泄流系数计算公式准确性验证
        6.5.3 进口,出口,侧面溢流前缘叠加泄流量计算公式准确性验证
    6.6 本章小结
7 琴键堰工程应用初步设计及优化建议
    7.1 总体设计准则
    7.2 琴键堰工程应用初步设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
        7.2.1 已建工程升级改造项目初步设计---以越南 Dakmi4B大坝项目为例
        7.2.2 新建工程初步设计---以雅鲁藏布江上某水电站背景为例
    7.3 最终水力优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琴键堰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裂隙岩体结构面对围岩稳定性及水封条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封洞库发展
        1.2.2 裂隙渗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4 水封洞库围岩水封条件研究现状
        1.2.5 小结
    1.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区域概况
    2.1 地理及交通状况
    2.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岩体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地震及不良地质作用
        2.2.5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基于少量钻孔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1 结构面采样基本原理
        3.1.1 结构面采样的对象选择
        3.1.2 岩体结构面采样方法
        3.1.3 岩体结构面采样方法改进
    3.2 结构面样本数据筛选及分组
        3.2.1 样本筛选
        3.2.2 结构面分组
    3.3 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
        3.3.1 结构面三维网络模型建立
        3.3.2 结构面三维网络模型分析
    3.4 岩体质量分级
        3.4.1 初步判断
        3.4.2 BQ法岩体质量分级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面参数的水力学参数综合模型研究
    4.1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理论基础
    4.2 结构面参数选取
    4.3 模型建立
        4.3.1 粗糙度获取
        4.3.2 隙宽获取
        4.3.3 倾角获取
    4.4 裂隙渗流室内试验模型
    4.5 钻孔压水试验及其模型建立
        4.5.1 钻孔压水试验
        4.5.2 钻孔压水试验结果分析
    4.6 数据分析
        4.6.1 计算渗透系数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4.6.2 渗透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水封洞库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5.1 水封洞库洞室建模特征剖面选择
    5.2 水封洞库整体稳定性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模型边界条件
        5.2.3 模型参数选取
        5.2.4 水封洞库整体稳定性分析
    5.3 含裂隙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
        5.3.1 地下水封洞库区域潜在危险裂隙选取
        5.3.2 含裂隙情况下围岩稳定性分析
        5.3.3 含裂隙与无裂隙情况下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
    5.4 基于优势结构面地下洞库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
        5.4.1 块体稳定性计算的基本理论
        5.4.2 优势结构面及参数选取
        5.4.3 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情况下的水封洞库水封条件研究
    6.1 地下水封洞库水封条件评价指标
    6.2 评价指标的估算
    6.3 地下水封洞库水文地质模型
        6.3.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6.3.2 模型基本设置
        6.3.3 模型边界条件
        6.3.4 模型参数选取
    6.4 地下水封洞库水封条件评价
        6.4.1 运营中水头分布
        6.4.2 开挖中水头分布
    6.5 含裂隙情况下地下洞库水封条件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九目山库址区工程地质图
附录2 九目山库址区水文地质图
附录3 物理力学试验结果汇总表

(3)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老空水特征及隔水煤柱失稳分析
    2.1 采空区分布特征
    2.2 老空水类型及蓄水特征
    2.3 老空突水的流态演化描述
    2.4 隔水煤岩住临界厚度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煤体开挖渗流破坏试验研究
    3.1 试验装置及材料
    3.2 试验方案
    3.3 微震监测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老空水对煤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煤体带压浸泡设备及方法
    4.2 煤体微观结构实验系统及观测
    4.3 浸水条件下煤-水交互化学作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含细观裂隙煤样的渗流试验研究
    5.1 构建的渗流试验系统的目的与意义
    5.2 渗流试验系统的技术指标与组成
    5.3 开采扰动后裂隙发育煤岩渗流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煤矿采空区围岩(煤)渗流突水特征数值模拟
    6.1 有限元软件简介
    6.2 裂隙渗流模型及模拟研究
    6.3 裂隙局部渗流模拟研究
    6.4 围岩(煤)临界厚度计算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与伦理意义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
        一、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特点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意义
        一、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河关系的改善
        二、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真善美的弘扬
第二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思想资源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可能性
        一、伦理道德关系的拓展
        二、从机械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的转变
        三、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一、“瓦尔登湖”的启示——人水道德情感萌发
        二、“大地伦理”的思考——河流生态整体思维发端
        三、“寂静春天”的警示——尊重保护河流意识萌发
        四、“自然价值”的发问——河流价值意识逐步形成
        五、“深生态学”的智慧——启发河流治理理念改变
    第三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基础——天人合一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价值观基础——水德论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观基础——顺应自然
第三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与伦理原则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
        一、河流生态修复中的生命论
        二、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价值论
        三、河流生态修复中的权利论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原则
        一、尊重保护
        二、整体统筹
        三、公平正义
        四、共治共享
        五、可持续发展
        六、人水和谐
第四章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对策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
        一、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缺失
        二、企业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三、公众生态参与意识淡薄
        四、媒体忽视生态实践引导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问题的伦理对策
        一、政府——河流生态修复的主导者
        二、企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
        三、公众——河流生态修复的参与者
        四、媒体——河流生态修复的引导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河流区域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气候及工程地质条件
    2.3 河流水资源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河道基本模型的构建
    3.1 河道模拟软件选取
    3.2 MIKE11软件简介及原理
    3.3 河道模型构建
    3.4 河道糙率率定和模型验证
    3.5 生态景观补水量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枯水期河流水环境整治分析
    4.1 河流外源补水方案比选
    4.2 河道拦蓄水方案设计分析
    4.3 河流综合整治方案比选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期河道行洪校核及方案优化
    5.1 河流行洪校核工况制定
    5.2 河流行洪安全校核
    5.3 特大洪水整治方案的优化
    5.4 景观闸安全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位论着
致谢

(6)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苍海城市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区位分析
        2.1.2 历史沿革
        2.1.3 自然地理概况
        2.1.4 道路分析
        2.1.5 水系水文条件
        2.1.6 地质情况
        2.1.7 社会经济条件
        2.1.8 旅游现状
        2.1.9 基础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
    2.2 上位规划研究
        2.2.1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2.2.2 《梧州市苍海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2.2.3 《梧州市苍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
        2.2.4 《梧州市苍海片区水系规划》
        2.2.5 《梧州市苍海水系污染控制和水质保障规划》
3 下小河湿地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规划策略
    3.1 主要问题与矛盾
        3.1.1 城市发展与湿地建设之间的矛盾
        3.1.2 城市用地与农村土地之间的矛盾
        3.1.3 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3.1.4 湿地建设与农村产业之间的矛盾
        3.1.5 苍海核心区与周边其他片区之间的矛盾
        3.1.6 下小河污染源与苍海湖之间的矛盾
        3.1.7 下小河与苍海湖的防洪系统之间的矛盾
    3.2 规划策略
        3.2.1 运用先进水利规划理念,营造科学合理的水系系统
        3.2.2 运用先进的湿地科学和环境科学理念,营造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系统
        3.2.3 引入多元经济理念、合理转变原有农村产业,积极推行地方经济政策
        3.2.4 在文化政治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地方性知识、文化记忆理论,通过聚落建设,形成具有吸引力和梧州地方文化气息的聚落人文景观
        3.2.5 结合时代审美文化、回归自然,营造原生态湿地植物景观
        3.2.6 开发启动和重点保护的建设开发模式
4 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总体规划
    4.1 规划范围
    4.2 规划目标
    4.3 规划依据
    4.4 规划原则
        4.4.1 因地制宜原则
        4.4.2 工程目标为前提,以人为本,统一协调原则
    4.5 规划构思
    4.6 规划结构
    4.7 主要景观节点规划
        4.7.1 下小河主河流段
        4.7.2 双桥迎宾
        4.7.3 竹林野渡
        4.7.4 曲水稻香
        4.7.5 下小河支流段
        4.7.6 水竹湾
        4.7.7 香蒲泽
        4.7.8 芦花泽
        4.7.9 芳草甸
        4.7.10 百草塘
    4.8 专项规划
        4.8.1 下小河湿地水系恢复与建设规划
        4.8.2 下小河湿地恢复与建设规划
        4.8.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
        4.8.4 植物景观规划
        4.8.5 生物多样性规划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下小河湿地规划图纸
致谢

(7)浅析城市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营建研究 ——以永和县芝河城区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防洪河道治理的发展阶段
    2.1 防洪河道治理的阶段性发展
    2.2 防洪河道治理需要面对的问题
    2.3 防洪河道的生态治理与传统防洪河道的治理的区别
第3章 防洪河道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防洪河道治理的原则
    3.2 防洪河道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4章 防洪河道的生态恢复
    4.1 水生态系统的价值
    4.2 生态修复内容
    4.3 河流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
第5章 永和县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营建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芝河城区段现状难题
    5.3 区位分析
    5.4 愿景目标
    5.5 研究主题及思路
    5.6 防洪河道治理研究
    5.7 景观营建设计研究
    5.8 景观营建元素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林秉南与长江治理论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林秉南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治水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全面抗战年代与水利结缘(1938—1946年)
    第二节 留美深造学习先进水工技术(1947—1955年)
    第三节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建设事业(1956—1978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大显身手(1978—2014年)
第二章 林秉南在长江治理中的独创性理论成就
    第一节 明渠不恒定流计算方法的发明与创新
    第二节 首创当代中国水工新型消能技术——宽尾墩
第三章 林秉南在三峡工程溃坝问题与泥沙研究上的卓越贡献
    第一节 率先开展三峡工程溃坝问题研究
    第二节 主持与协调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与论证
余论 林秉南在治江事业中取得成就的因由与启示
附录 林秉南水利生涯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新工艺及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城镇污水厌氧处理应用研究
    1.3 厌氧处理出水的后处理
    1.4 厌氧反应器数学模型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反应装置、试验手段及分析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 实验测试项目
第三章 OCAR小试及与其它厌氧反应器比较的试验研究
    3.1 启动的对比研究
    3.2 工况对比研究
    3.3 抗冲击的对比研究
    3.4 OCAR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分析
    3.5 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动力学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OCAR中试运行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反应器低温接种启动与运行研究
    4.2 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分析
    4.3 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OCAR中厌氧颗粒污泥生物特征研究
    5.1 颗粒污泥粒径变化研究
    5.2 反应器污泥量的变化研究
    5.3 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变化研究
    5.4 颗粒污泥中辅酶活性的研究
    5.5 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
    5.6 颗粒污泥种群结构的研究
    5.7 小结
第六章 OCAR数学模型研究
    6.1 RTD模型在反应器水力学特性研究的应用
    6.2 弥散模型对OCAR污泥沉降的模拟计算
    6.3 OCAR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时代第二十九届国际水力学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琴键堰泄流水力特性与体型参数研究[D]. 李珊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裂隙岩体结构面对围岩稳定性及水封条件影响研究[D]. 谭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积水采空区围岩(煤)导水通道形成机理研究[D]. 罗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D]. 娄雅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D]. 陈相威. 三峡大学, 2019(06)
  • [6]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下小河湿地为例[D]. 赵哲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7]浅析城市防洪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营建研究 ——以永和县芝河城区段为例[D]. 钟旭.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8]林秉南与长江治理论探[D]. 卫筱筱.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新工艺及数学模型研究[D]. 张选军. 同济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21世纪:水力学研究的新纪元第29届国际水力学会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