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调研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调研报告

问: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怎么填
  1. 答: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覆盖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能够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围绕重点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三)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完整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
    (四)规范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及信息要求编制内部控制报告,不得自行修改或删减报告及附表格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填写可以按照风险评估、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评价与监督、风险清单等不同方面内容,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报告还需要包括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要求、内部环境评价、控制活动评价、自我评价的实施、监督与改进模块。
    拓展资料: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参考资料:
  2. 答:在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中,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内控领导机构,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明确各个部门、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各部门各岗位要积极协调配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查找单位经济活动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同时由单位审计部门或纪 检监 察部门牵头定期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工作,形成《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全力按时推进。已经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修订整改,进一步健全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尚未建立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工作。
    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什么意义
    建议看看书,查查资料
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遵循的全面性原则包括哪些
  1. 答:内部控制报告遵循的全面性原则包括哪些: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综合上述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需要遵守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五种。
  2. 答: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3、制衡行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