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装原型分析与研究

老年女装原型分析与研究

一、老年女性服装原型的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绮雯[1](2021)在《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适应性功能服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群体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其行动较正常老年人更加不便,应当被给予特殊的照顾。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在医学上的研究有很多,却甚少有专门针对这类人群研发的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服装。本课题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中期老年患者,以女性秋冬款式为例,设计与制作了功能服装,并获得了用户及其密切相关人员对该功能服的看法与评价。课题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功能需求调研与分析本课题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主要总结为以下四方面:(1)AD患者在日常穿衣中普遍存在不会系纽扣或系错纽扣、分不清衣服正反、拉链拉不上、行动缓慢等情况;(2)由于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对所处空间和对外界物体的认知可能发生偏差,导致跌倒概率比一般同龄老人高,且容易走失;(3)对服装的功能需求:防走失功能>跌倒防护>健康监测>保暖发热>其他。(4)早中期患者仍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和行动能力,重度患者则完全依赖家属和护理人员的照顾,针对AD患者设计的功能服应当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阶段设计的。(2)功能服装设计与制作根据早中期患者的需求,利用FEA模型和服装工作场景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功能服装设计要素,并针对各要素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设计制作出集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度为一体的外套和裤子。其中该服装的功能性体现在穿脱方便、跌倒防护、防走失三个方面。(3)服装功效评价在服装评价部分,采用了主观评价法,包括主观穿着评价和问卷评价,对穿脱方便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主观穿着评价,通过邀请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人员参与试穿,根据评价表填写穿着感受;问卷评价,制作功能服的讲解视频,利用调查问卷形式回访AD患者、家属及相关医护人员,获得他们对该功能服的看法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装造型、穿脱方便性、跌倒防护功能、防走失功能和整体效果;从问卷结果来看,受访人群对功能服的满意度较高;根据他们的评价与建议,该功能服后期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选用防水耐脏面料;(2)跌倒防护护具优选性能更好、重量更轻的材质;(3)增加头部保暖设计;(4)根据不同季节、场合等,开发不同款式的功能服。

李泽辉[2](2021)在《基于结构分析的中年女裤造型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人的身体随着年龄增长,体型与青年体型相比会有差异,而服装市场上没有统一的适合中年女性体型特征的裤子版型和造型。本文主要对50-59岁中年女性下肢体数据进行分析,对体型进行分类并分析体型特征,依据体型特征进行造型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利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人体测量仪对华中地区50-59岁的中年女性进行人体测量,收集整理测量数据。把测量项目从高度和围度两个方面进行划分,提取23个重要测量项目,剔除不重要测量项目。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23个测量项目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奇异值并剔除。第二,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偏度、峰度等,并与青年体型数据做对比,研究变化规律。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高度和围度和测量项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用方程式进行表达。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体型分为五类,并对五类体型进行特征分析,依据特征将体型分为瘦体、偏瘦体、正常、偏胖体和胖体。利用CLO3D软件建立五种虚拟体型,与三维扫描真实体型截图做比较检验可靠性。第三、通过立裁的方法,设计裤装原型版结构线,基于裤子与下肢体的关系,结合线性回归方程式设计裤装原型版。在CLO3D软件中利用虚拟体型对基本造型裤子虚拟试穿,检验造型和版型的合理性,从多种角度观察,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对原型版进行修改,再次设计并对基本造型裤子进行虚拟试穿,再次检验。对目前流行裤装廓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五类体型的特征,选取各体型适合的裤子廓形。第四、根据各体型适合的廓形基础和体型特征要点,利用面料拼接、视觉转移、线条分割等设计手法,以一种款式可适合多种体型的人穿着为目的进行系列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加入宫廷服饰纹样纹样、交领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形”上表达中年女性的柔美,在“意”上传递中华文化魅力。本文设计的中年女性裤装原型版丰富了服装市场裤子原型版理论,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慧[3](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族阿哲服饰无论从是从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上看,两者都包含了彝族阿哲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也促使了阿哲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按照方言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种类型,弥勒阿哲服饰是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滇东南型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设计艺术研究为主。结合文献调研,对彝族阿哲服饰进行整理与归纳,为文章理论知识做补充;通过实地调研,对五山乡、巡检司镇以及江边乡等地区的彝族阿哲服饰进行详实的记录,为日后研究彝族阿哲服饰提供参考。从服饰本体上,分析彝族阿哲服饰面料、工具等工艺特征。从服饰色彩上,分析服饰色彩中彝族五色观与装饰色彩特征,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服饰图案上,分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与与自然环境、民族信仰等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上,通过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探究,探索其艺术特征的设计实践。结合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对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服饰起源、服饰文化概述;第二,对服饰所处的环境进行概述。主要以村落文化、环境、调查参与者等方面进行撰写;第三,针对服饰本体进行展开描写。主要以服饰工艺的载体、工艺特征以及服饰结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分析彝族阿哲服饰艺术特征。主要从服饰色彩、图案、配件等方面展开描写。第五,探讨彝族阿哲服饰元素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艺术创作实践设计。笔者以弥勒市彝族阿哲人所居住的巡检司镇、五山乡以及江边乡等作为考察地,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对彝族阿哲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点,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进行详实的记录;以服饰艺术特征为核心,围腰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运用特征展开叙述,进而探讨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高月美[4](2020)在《60-75岁老年女性的胸部形态与文胸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针对老年女性文胸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老年人体乳房形态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成年女性乳房的生理性特征,因此,老年女性乳房形态分类与文胸版型设计优化及文胸版型模型的自动化生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老年人体测量与数据预处理。通过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获得115个老年女性胸部有关数据信息后,借助SPSS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分析研究,如对人体数据的初步处理,包含奇异值清除和正态性检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二,老年女性胸部形态特征和分类。分别分析乳房相对人体高度、乳房相对胸下围度、乳房相对人体大小与乳房相对人体收拢度等参数,发现老年女性低乳房占比最高为78.95%,超过个案数的3/4以上,大多数老年女性乳房可能存在下垂现象;胸围和下胸围平均尺寸较大,分别为96.7cm和84.23cm,远高于普通成年女性胸围和下胸围值,老年女性胸差均值为12.47cm,稍高于普通成年女性胸差值,但整体相差不大。在乳房下垂程度上,与符合美学标准的乳点位置相比,老年女性乳房下垂比例达100%,其中中度下垂的人数最多占被抽取老年女性数量的43.48%。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再进一步以乳房形态特征相关指标为参数对老年女性胸部形态进行分类。第三,设计老年文胸原型版型。针对老年女性胸部细部尺寸进行分析,提取老年女性乳房关键参数,建立老年乳房细部尺寸与相关指标的线性回归方程12条。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进一步研究分析老年女性乳房三维立体形态与二维平面展开之间的变化关系,结合胸部细部尺寸的线性回归关系,对老年文胸原型版进行设计。第四,对老年文胸版型原型进一步优化,并完成文胸版型的自动化生成技术。由于老年女性乳房普遍存在乳房下垂外扩等问题,根据相关乳房美学标准,对老年女性乳房进行美学标准化调整,并研究出调整前乳房与调整后乳房细部尺寸的变化特点,如调整后轻度下垂乳房下乳杯弧线增加量均值近似为2cm,中度下垂下乳杯弧线增加量近似为3cm,重度下垂下乳杯弧线增加量均值近似为4cm,优化老年人的文胸结构版型。最后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对文胸版型进行模型构建,完成了文胸版型的自动化生成技术。

舒伟伟[5](2020)在《60-75岁老年女性肩臂部形态分析及衣袖版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体型是服装结构设计的依据,服装结构直接影响服装穿着的合体性与舒适性。本文主要针对老年女性肩臂部形态、形态分类、衣袖版型设计及构建衣袖版型的自动化生成系统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运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160名武汉地区60~75岁老年女性的人体测量数据,根据老年女性肩臂部特点选取能影响衣袖结构关键部位的22个测量项目。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臂根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及全臂长、上臂长这5项变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大,说明老年女性肩臂部围度尺寸值变化范围大,同时老年女性的臂长也存在明显差异。第二,通过聚类分析得出6类老年女性肩臂部,分别以A、B、C、D、E、F表示,采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扫描获取的老年女性肩臂部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建立6个相对应的老年女性肩臂部模型,直观全面地表征老年女性的肩臂部形态:老年女性肩臂部在臂部长度、围度及臂根部截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三,选取全臂长和上臂围两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其他肩臂部细部尺寸变量作为因变量,再结合前述分析结果进行衣袖参数的回归分析。结合6个肩臂部形态类型,根据所得回归方程绘制老年女性的衣袖结构图。借助CLO3D虚拟试衣软件将每类体型的衣袖版型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试穿,其试穿效果表明课题的衣袖结构设计是合理的。第四,基于线性回归分析与衣袖结构设计,运用MATLAB编程软件对老年女性衣袖版型自动生成进行GUI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在界面中仅输入全臂长和上臂围两个参数即可自动绘制相对应的衣袖版型,从而构建出老年女性衣袖板型自动生成的程序。课题建立的衣袖版型符合老年女性肩臂部的形态特征,满足老年女性衣袖的穿着合体性与舒适性要求。研究结论为针对60~75岁老年女性的服装企业提供了人体体型的数据参考,对于老年女性服装的大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吴雨曦[6](2020)在《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龄问题将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新技术必将带领养老产业走向下一个“风口”,以满足高龄人群对产品多样化且快速增长的需求。作为一种“贴身空调机”,电加热服装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有效调节服装温差,为人体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衣内微气候环境,并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本课题在考虑老年人躯干部位不同的冷暖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各个躯干部位的舒适温度阈值,研制一种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装。局部皮肤冷热感的敏感程度为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研究老年女性的皮肤温度生理状况。通过对老年女性的躯干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大腿前、大腿后等位置进行冷暴露实验,分析了老年人受到冷刺激下人体躯干不同部位的皮温变化规律和敏感度秩位。在平均皮温最大变化量中,老年人左腹部与左前臂部位在人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最显着,老年人躯干左后背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量最小。老年组躯干各个部位对冷刺激的感觉从最敏感到最不敏感的秩位为:左腹部、左左后背、左后腰、右上臂、左胸部、右大腿前、左小腿、左大腿后、左前臂。本文随后结合皮温动态变化的规律,将躯干各部位进行组合加热分区研究。在暖体假人上设置躯干各组加热分区,设置实验环境温度为0℃、5℃、10℃、15℃、20℃,测试暖体假人在不同加热分区下的服装热阻值,暖体假人热损耗功率,衣内微气候的热平衡时长等指标。通过对TOPSIS模型下的实验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可最终推导出各个躯干部位在各环境温度下的加热值,其中腹部加热温度为38℃,背部加热温度为36℃,上臂内侧、胸腰部加热温度为34℃,大腿前部与小腿的加热温度为32℃,大腿后部的加热温度为30℃。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体型结构特征,利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模型建立调温加热服的智能温控模块系统。通过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发现,当参数值Kp=1.33,Ki=0.025,Kd=3.48时,仿真结果验证了对碳纤维加热片所提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PID模型控制下加热的上升速度比开关控制器更快,温度控制变化更稳定。最后设计制作智能调温加热服,依据老年人体型结构改进服装结构样板,并通过合理设置加热元件,优化加热位置,使得服装的智能热调节系统可以控制服装间距区域的热量分布,提高穿着的热舒适性。研究最后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舒适性评价。为了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更全面系统的着装评价,研究利用了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模型来对不同层间搭配的日常着装,进行了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在通电与不通电的情况下测试打底长袖衫+毛衣+智能调温外套+毛呢外套的组合搭配,并设置智能调温加热服与毛衣开衫的组合顺序穿着对比实验。总体上智能调温加热服的综合优异性能显着,其中智能调温加热服在5-20℃时工作性能优异,但其不适合0℃的低温环境。在着装搭配中,在人体所穿衣服热阻一定的情况下,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越靠近人体皮肤,加热效率越高,产生效果越明显,服装起到的保暖效果越好。本文通过老年人的生理客观实验、暖体假人实验研究开发了智能加热调温服,并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真人舒适性穿着评估,最终提出了其改善的设计方案。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智能可穿戴领域,智能热调节服装的开发不仅可满足老年人在冷环境下的热需求,也可为今后老年人的智能服装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为企业电加热服装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

刘宝宝[7](2019)在《基于大胸中老年体型特征合体衣身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为后天的各种因素,例如,生活习惯、职业的不同等,很大一部分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变异而呈现出现在经常见到的驼背、凸肚、大胸等特殊体型,在我们日常生活,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体型。女性在不同年龄段体型特征有明显差异,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堆积的脂肪越来越多,导致中老年人体型千差万别并且覆盖很广。正所谓适合的才是完美的,衣服合体与否穿着的人最明白。从市场和消费者那里调查发现随着经济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饰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但是发现中老年人对服饰的合体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存在很多不满意。为了让各年龄段、不同体型的消费者都选购到合体的服装,目前各个服装企业逐渐将服装号型进行细分。本文在对中外女性合体女装研究情况进行查阅研究分析后,最终把中老年大胸体胸体衣身基础样板建立与分析当作本次研究的课题。锁定研究对象后,通过对人体测量及数据预处理、中老年大胸体体型特征分析及分类、中老年大胸体特殊体型人台构建、中老年大胸体衣身基础样板建立与分析这四个部分展开试验、检测、研究和比对。主要内容如下:(1)从110个中老年人群中通过大胸体的筛选和异常值的剔除得到74个有效样板。通过对12个测量项目,16个派生变量的测量数据作相关、单因素方差、聚类等分析,得到了离散程度比较大的胸横矢径比及腰型两个体型分类指标。(2)以某一个标准做为体型划分依据,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尽合理,很难准确体现中老年女性的各体形特征。故本论文以将离散程度比较大的胸横矢径比及腰型两个人体特征指标结合侧面形态对中老年大胸体进行整体识别,最终将中老年大胸体细分为12种体型,其中8种主要体型。(3)为了准确有效的进行人台构建,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得到8种特体的胸部、腹部抬高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进行人台补正实验,通过多次胸部、腹部抬高数据的确定得到8种补正的特体人台。(4)在新构建的8种特体人台的基础上立裁得到8种特体基础衣身样板,通过人台试穿、修正、分析,最终得到样板中的主要关键点的位移变化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老年大胸体体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为后续大胸体结构划分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同时为类似课题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时提供思路找到研究方法。通过相关研究伴随着结构体型划分标准的不断细化和深入;这也为下游服装开发设计、制版、生产及营销诸多环节提供了支持。图21幅,表42个,参考文献63篇。

徐晨[8](2019)在《基于新行为模式的老年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形势已成为当下话题,老年群体对服装的需求与老年服装设计整体相对滞后产生了矛盾。因此改变老年服装市场现状,设计出真正符合新行为模式下的老年群体真正需求的老年服装变的尤为迫切。老年人的新行为模式对老年服装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互联网的影响下,老年人群观察事物的视角引发他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发生重大的转变,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一套属于他们的情感需求,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并且对服装有自己新的审美,这样的转变导致了老年群体对服装的需求与老年服装市场形成巨大的反差。本文以老年群体新行为模式为线索,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老年人群新行为模式作出了深入分析与梳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定量定性相结合分析对老年装市场现状及品牌和消费者痛点进行了对比从而提出基于新的行为模式新老年装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践的设计手法,整合廓形、色彩、图案、细节工艺等新老年的需求点进行设计尝试与实践,以期对新时代老年服装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黄茜[9](2019)在《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域色彩原型是特定族群的集体潜意识之一,它由生物性色彩本能开始,经历社会性和文化性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色彩观念和审美。它既是显性的,又是隐形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集体的,又是个人的......色彩作为视觉感受的关键要素,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特征识别,信息沟通,象征联想,主观表达等重要意义。色彩从来都不只是色度值,它更是观念之色。从色彩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族群能量的密码。在每个民族所经历的自然或者人为的各种考验中,是集体潜意识把族群凝聚在一起,虽难不止,遇伐不息,才使族群得以延续至今日。集体潜意识的色彩信息在地域性物质构建中无处不在,同时也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族群共同世界构建了精神伊甸园。地域色彩原型的归纳与研究,不仅是要在实体视觉上建立不同于他地的色彩特征,更是在用色彩告诉古老族群的后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处可以安栖?论文以凤凰县域色彩原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询,色彩数据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色彩原型进行挖掘与梳理。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心理学,色彩民俗学、色彩地理学、城市色彩设计学、苗学等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利用NCD色彩体系的架构与分析方法,对土壤色彩、植被色彩、传统建筑色彩、服饰色彩、工艺美术色彩等等进行色彩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色彩原型研究方法和初步成果。该研究将会对凤凰古城的色彩保护和凤凰县整体色彩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按逻辑顺序分别为: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课题背景研究。阐述了论文主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阐述技术路线和建立研究框架。第二章为课题基础理论研究,对文中将要涉及的主要理论进行理解性概述。其中,对四大表色体系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形成独立结论。色彩民俗学和色彩地理学对本论文色彩样本的分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城市色彩景观学是在城市和建筑色彩活化部分的直接参考;中国传统色彩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的色彩集体潜意识,是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文化大背景,两者密不可分。第二部分:对象分析研究,内容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对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形成因素进行理论性阐述。该部分运用文献收集法,对凤凰历史文献、文学文献、苗学论着、政府资料等得到相关历史记载和详实数据;运用田野调查法,对该地区的泥土、植物、石材、木材等进行了大量色彩样本采集,通过NCD单色分析方法,得出各个自然元素的地域色彩特征,为色彩原型提供数据佐证;运用色彩印象分析法,分析楚文化留存文物的色义与语义的对应关系。以上研究为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解释。第四章以实证归纳凤凰县域的色彩原型。一手色彩样本数量庞大,样本分析采用数据量化,图示分析其色彩比例,色相关系,色调关系,图底关系等,为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此章节中,关于祭祀服饰色彩的研究结论,揭示了色义与文化含义的对应关系,得到了苗学家的认可。此部分对凤凰县域当代居民色彩喜好的调查结果,成为色彩原型活化运用中的数据支撑。第三部分:实践应用研究,内容为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为色彩原型活化观点与技术思路,该章节奠定了色彩原型活化运用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国外案例,为实际操作提供历史经验。第六章为凤凰县域活化运用。本章节重点讨论了凤凰古城的色彩现状,提出保护建议。同时提出凤凰原型的参考色谱,为各个领域的色彩运用提供直接参考。最后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郑盈盈,钟安华[10](2018)在《老年女性服装号型研究与上装原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次实验随机抽取115名6075岁老年女性,使用三维测量仪得出143项人体各部位数据。数据分析显示:92%被测者胸围在86110cm之间,95%被测者腰围在71105cm之间,91%被测者臀围在86105cm之间。以胸腹差值和臀腹差值为标准对老年人体型及服装号型归类,根据所属体型形态依次描述为瘦型体、偏瘦体、正常体、偏胖体、胖型体,上装分别以LSY、LSA、LSB、LSC、LSD表示;下装以LXY、LXA、LXB、LXC、LXD表示。参考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中绘制的女上装标准纸样,设计纺大老年上装原型并与标准原型进行对比分析。

二、老年女性服装原型的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女性服装原型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适应性功能服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
        2.1.1 发病进程
        2.1.2 病症分析
    2.2 老年功能服研究现状
        2.2.1 跌倒防护
        2.2.2 防走失
    2.3 适应性服装研究
        2.3.1 概念
        2.3.2 应用案例
        2.3.3 研究现状
        2.3.4 品牌分析
    2.4 功能产品开发常用模型
        2.4.1 FEA模型
        2.4.2 Clothing Taskscape模型
        2.4.3 Google Design Sprint设计方法
        2.4.4 GUCDR模型
        2.4.5 双钻模型
3 产品调研和用户需求探索
    3.1 市场调研
        3.1.1 防摔产品
        3.1.2 防走失产品
        3.1.3 保暖发热产品
        3.1.4 健康监测产品
    3.2 AD患者与同龄老人的区别
        3.2.1 摔倒风险更高
        3.2.2 极易走失
        3.2.3 穿衣更困难
    3.3 问卷调查
        3.3.1 调查对象
        3.3.2 调查目的
        3.3.3 样本数量
        3.3.4 问卷设置与实施
        3.3.5 问卷数据分析
        3.3.6 针对医护人员的线上深度访谈
        3.3.7 小结
4 老年适应性功能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4.1 设计思路分析
        4.1.1 功能产品设计模型应用
        4.1.2 设计思路
        4.1.3 号型确定
        4.1.4 颜色确定
    4.2 款式结构分析
        4.2.1 外套设计分析
        4.2.2 裤子设计分析
    4.3 开发准备
        4.3.1 材料选择
    4.4 产品制作
        4.4.1 制版
        4.4.2 样衣制作与修正
        4.4.3 成品制作与展示
5 功能服主观性能评价
    5.1 密切相关人员问卷评价
    5.2 主观穿着评价
    5.3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AD患者对服装需求的探索(医护人员版)
附录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服装功能的需求
附录3 对AD适应性功能服的评价与建议
附录4 对AD适应性功能服的评价与建议
致谢

(2)基于结构分析的中年女裤造型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2 测量实验与体型确定
    2.1 测量实验
        2.1.1 测量对象
        2.1.2 测量仪器
        2.1.3 测量方案
        2.1.4 测量项目设定
    2.2 数据分析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数据分析
    2.3 体型分类
    2.4 体型3D建模
    2.5 体型确定
    2.6 体型特征
3 原型版建立与裤子造型分析
    3.1 原型版设计
        3.1.1 结构线确定
        3.1.2 原型版设计
    3.2 裤子基本造型检验与版型调整
        3.2.1 第一次造型检验与版型调整
        3.2.2 第一次基础造型版型调整
        3.2.3 第二次造型检验
    3.3 基础版样衣制作及试穿效果展示
    3.4 裤子造型分析研究
    3.5 各体型造型选择
4 基于原型版的女装系列产品设计实践
    4.1 设计灵感来源
    4.2 颜色及面料选取
    4.3 系列产品设计
    4.4 样衣制作及版型修改
    4.5 成衣效果展示
    4.6 成衣真人试穿检验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相关概念界定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一、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概述
    (一)调查区域地理文化简述
        1.区域地理环境
        2.区域文化背景
    (二)彝族阿哲服饰起源
        1.神话传说与史诗记载中的服饰
        2.古代造型艺术中的服饰
    本章小结
二、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调查
    (一)村落的选定
        1.自然地理环境
        2.交通环境
    (二)村落文化
        1.巡检司镇与彝族阿哲祭龙仪式的由来
        2.五山乡与“爱佐爱莎”的缘起
        3.木叶传情的恋爱观
    (三)村落调查参与者
        1.局内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2.局外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本章小结
三、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分类研究
    (一)彝族阿哲服饰结构设计
        1.女性款式
        2.男性款式
        3.童帽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物质载体
        1.彝族阿哲服饰面料
        2.彝族阿哲服饰金属材料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工艺
    (四)服饰着装设计
    本章小结
四、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特征分析
    (一)彝族阿哲服饰的色彩特征
        1.彝族阿哲服饰底色运用规律
        2.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色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图案特征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配件特征
        1.头饰
        2.耳饰
        3.胸饰
        4.手饰
    (四)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语言分析
        1.结构之美
        2.图案之美
        3.色彩之美
        4.族群审美情感
        5.艺术表现的形式法则
    本章小结
五、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一)彝族阿哲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二)彝族阿哲服饰与民族信仰崇拜
        1.彝族阿哲服饰与图腾崇拜
        2.彝族阿哲服饰与母性崇拜
        3.彝族阿哲服饰与自然崇拜
        4.彝族阿哲服饰与竹(树)崇拜
    (三)彝族阿哲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
        1.阿哲服饰与汉族的影响
        2.彝族阿哲服饰与彝族阿细服饰
        3.阿细与阿哲服饰艺术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探析彝族阿哲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
    1.彝族阿哲服饰在图案题材表现方面
    2.彝族阿哲服饰在色彩运用方面
附录2 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1.遵守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再设计的原则
    2.彝族阿哲服饰元素设计流程
    3.彝族阿哲服饰本体图案
    4.彝族阿哲服饰图案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5.彝族阿哲服饰色彩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6.彝族阿哲服饰结构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7.彝族阿哲服饰综合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附录3 课题名称的推敲及文献调研工作
附录4 田野调查工作
附录5 田野资料分析
附录6 表录
附录7 图录
附录8 学术成果统计

(4)60-75岁老年女性的胸部形态与文胸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方案与路线
2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2.1 测量方法和技术
        2.1.1 人体测量方法
        2.1.2 人体测量技术
    2.2 测量设备的选择
    2.3 测量环境及要求设计
    2.4 测量方案和样本容量
        2.4.1 人体测量方案
        2.4.2 人体测量样本量
    2.5 测量参数确定
    2.6 本章小结
3 乳房特征与文胸要素分析
    3.1 女性乳房特征分析
        3.1.1 乳房的生理结构
        3.1.2 老年女性乳房下垂的原因
        3.1.3 乳房美学标准
    3.2 文胸的构成要素分析
        3.2.1 文胸的种类
        3.2.2 文胸的结构
        3.2.3 文胸的常用材料
    3.3 本章小结
4 老年女性胸部形态分类研究
    4.1 内衣人体工学
        4.1.1 内衣尺寸来源
        4.1.2 人体工学应用
    4.2 数据预处理
        4.2.1 奇异值检验
        4.2.2 正态性检验
        4.2.3 基础指标分析
    4.3 老年胸部形态分析
        4.3.1 胸部/人体特征形态分析
        4.3.2 胸部形态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老年胸部参数关联分析
    5.1 老年胸部参数相关性分析
    5.2 老年胸部主要参数提取
    5.3 老年胸部参数回归方程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老年文胸结构设计与模型自动化生成
    6.1 老年文胸原型结构设计
        6.1.1 乳根围间距分析
        6.1.2 文胸罩杯省量分析
    6.2 老年文胸结构的优化调整
        6.2.1 乳房自身形态比例的调整
        6.2.2 调整后老年文胸结构设计
    6.3 文胸版型模型自动生成建立
        6.3.1 确定老年文胸版型的基准点
        6.3.2 文胸版型模型自动生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60-75岁老年女性肩臂部形态分析及衣袖版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概况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1.6 课题的研究创新点
2 老年女性人体测量实验
    2.1 测量对象
    2.2 测量仪器
    2.3 测量方法
    2.4 测量项目
    2.5 样本容量
    2.6 本章小结
3 老年女性肩臂部数据分析
    3.1 数据预处理
        3.1.1 数据文件建立
        3.1.2 数据缺失值分析
        3.1.3 对称部位数据处理
        3.1.4 数据奇异值分析
    3.2 数据正态性检验
    3.3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数据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老年女性肩臂部形态分类及特征研究
    4.1 肩臂部的生理构造
    4.2 肩臂部的形态分类
        4.2.1 肩臂部关键参数提取
        4.2.2 肩臂形态分类
    4.3 肩臂部的仿真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老年女性衣袖版型设计
    5.1 衣袖基本立体形态
    5.2 衣袖参数回归分析
    5.3 衣袖版型的设计
    5.4 衣袖版型的虚拟试穿
    5.5 本章小结
6 老年女性衣袖版型自动生成
    6.1 衣袖版型的自动构建
        6.1.1 坐标轴定点设置
        6.1.2 坐标点参数建立
    6.2 衣袖版型的自动化生成
        6.2.1 衣袖版型的绘制
        6.2.2 衣袖版型自动生成效果展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龄人群的生理状况
        1.2.1 体温调节能力
        1.2.2 躯干皮表温度及敏感性
        1.2.3 老年人对环境与服装的热需求
    1.3 智能调温纺织品研究现状
        1.3.1 调温纺织品概述
        1.3.2 电温控纺织品服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调温加热服的市场状况
        1.3.4 电调温织物的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研究意义
        1.4.5 研究创新点
2 高龄人群皮肤冷暴露实验
    2.1 实验方案设计
        2.1.1 实验人员选定
        2.1.2 实验研究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2.2.1 冷暴露中躯干皮温变化量的多重对比分析
        2.2.2 冷暴露后躯干皮温动态变化比较分析
        2.2.3 躯干皮肤冷刺激的敏感性配对比较分析
    2.3 老年人与青年群组的分析比较
        2.3.1 暴露阶段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2.3.2 躯干皮肤舒适温度值
        2.3.3 主观感受对比变化
    2.4 小结
3 人体躯干分区的加热研究
    3.1 躯干加热分区研究
        3.1.1 实验准备与方案设计
        3.1.2 实验仪器与测试指标
        3.1.3 加热片及加热温度的设置
    3.2 实验数据分析模型
        3.2.1 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分析
        3.2.2 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
        3.2.3 模型分析的MATLAB实现
    3.3 躯干加热温度结果
        3.3.1 腹部
        3.3.2 胸部/腰部
        3.3.3 后背
        3.3.4 手臂
        3.3.5 大腿前/大腿后/小腿
    3.4 小结
4 高龄女性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
    4.1 PID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4.1.1 PID控制原理
        4.1.2 PID模型构建
    4.2 调温控制模型
        4.2.1智能加热控制器预实验
        4.2.2 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
    4.3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硬件构成
        4.3.2 系统软件构成与实现
        4.3.3 PID智能调温系统的检验
    4.4 智能加热调温服的设计
        4.4.1 服装面料与结构
        4.4.2 加热位置
        4.4.3 收纳设计
    4.5 小结
5 基于灰色聚类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评价
    5.1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指标与测试
        5.1.1 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法原理
        5.1.2 调温加热服的测试条件与过程
        5.1.3 调温加热服的评价指标
    5.2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模型
        5.2.1 模型评价样本及评价标准
        5.2.2 建立三角白化权函数
        5.2.3 灰色聚类主客观权重
        5.2.4 白化权数值与聚类系数
    5.3 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分析
        5.3.1 在0-20℃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分析
        5.3.2 在0-20℃的主客观感受分析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8名受试者冷暴露皮温变化
    附件2:SPSS多重比较之SNK-Q检验
    附件3:躯干各部位皮肤温度在暴露时第20-60min变化量表
    附件4:SPP Kruskal-Wallis检验的两两对比结果
    附件5:层间搭配实验测试数据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大胸中老年体型特征合体衣身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体型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衣身结构方面相关研究
        1.2.3 中老年服装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
2 人体测量及数据预处理
    2.1 人体上体尺寸的测量
        2.1.1 测量对象
        2.1.2 测量方法
        2.1.3 测量项目的确定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派生变量
        2.2.2 大胸体的筛选
        2.2.3 异常数据筛选
    2.3 测量数据深入分析
        2.3.1 各变量分布情况检验
        2.3.2 基本统计量分析
        2.3.3 相关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中老年大胸体体型特征分析
    3.1 中老年女性体型特征分类标准
    3.2 中老年大胸体型分类
        3.2.1 围度差
        3.2.2 特征指数
        3.2.3 “体模”分类
    3.3 侧面形态
    3.4 体型划分综合分析
        3.4.1 特征选择的意义
        3.4.2 体型特征指标的选取
    3.5 本章小结
4 中老年大胸体特殊体型人台构建
    4.1 人台补正
    4.2 特殊体型人台构建实验
        4.2.1 实验的用具和设备
        4.2.2 实验设计方案
        4.2.3 实验人台的标注
        4.2.4 干扰因素排除
    4.3 特殊体型局部变异数据的确定
        4.3.1 大胸凸肚体人台数据确定
        4.3.2 大胸凸肚体人台补正
        4.3.3 大胸非凸肚体人台数据确定
        4.3.4 大胸非凸肚体人台补正
    4.4 本章小结
5 中老年大胸体衣身基础样板建立与分析
    5.1 日本新文化式原型
    5.2 实验的用具和设备
    5.3 特殊体衣身基础样板建立与分析
        5.3.1 大胸凸肚体衣身样板建立
        5.3.2 大胸凸肚体衣身样板分析
        5.3.3 大胸非凸肚体衣身样板建立
        5.3.4 大胸非凸肚体衣身样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课题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测量项目的探索箱式图
附录2 :主要测量项目的Q-Q概率图和Q-Q趋势图
附录3 :相关性分析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新行为模式的老年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重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新行为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新老年群体与新行为模式
    2.2 “新老年”群体的行为模式特征
第三章 老年服装品牌及其设计现状
    3.1 老年服装品牌现状
        3.1.1 老年服装品牌现状调研与分析
    3.2 老年服装消费者行为模式调研与需求分析
        3.2.1 老年服装消费者行为模式调研
        3.2.2 新老年群体的着装新需求
    3.3 老年服装品牌设计与市场供需错配
        3.3.1 老年服装品牌建设不顺应新行为模式的变化
        3.3.2 老年服装设计方法陈旧
第四章 基于新行为模式的老年服装的设计原则
    4.1 更新设计理念适应老年群体的新行为模式
        4.1.1 新行为模式下老年服装的情感化设计
        4.1.2 新行为模式下老年服装的时尚化设计
        4.1.3 新行为模式下老年服装的个性化设计
    4.2 创新设计方法满足老年群体的新需求
        4.2.1 老年服装款式设计创新
        4.2.2 老年服装面料设计创新
        4.2.3 老年服装色彩设计创新
    4.3 改良品牌形象迎合老年群体的新消费观
        4.3.1 品牌文化的定位
        4.3.2 有效的传播媒介
第五章 设计实践
    5.1 设计灵感
    5.2 设计主题
    5.3 设计说明和工艺制作
    5.4 设计小节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凤凰县域的界定
        1.3.2 色彩原型的研究基础与范畴
        1.3.3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及活化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询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比较分析法
        1.5.5 色彩采样工具
        1.5.6 NCD色彩体系分析法
    1.6 研究逻辑框架
第2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研究基础
    2.1 色彩学的理论基础
        2.1.1 色彩的产生
        2.1.2 色彩的三属性
        2.1.3 色彩的心理效应
        2.1.4 色彩表色体系
    2.2 色彩民俗学
    2.3 色彩地理学
    2.4 城市色彩设计学
    2.5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
        2.5.1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色彩的认知
        2.5.2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
        2.5.3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分支演绎
第3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3.1 色彩原型形成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气象特征影响色彩原型
        3.1.2 地质资源影响色彩原型
        3.1.3 植物景观影响色彩原型
    3.2 色彩原型形成的人文因素
        3.2.1 民族构成
        3.2.2 历史沿革
        3.2.3 宗教信仰
        3.2.4 民俗风情
        3.2.5 人文精神
第4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
    4.1 色彩原始意象
    4.2 传统色彩符号的生态、地理特征
        4.2.1 民族服饰色彩
        4.2.2 传统建筑色彩
        4.2.3 工艺美术色彩
    4.3 当代凤凰县域居民色彩喜好调查色彩调查及分析
        4.3.1 样本与问卷构成
        4.3.2 性别影响因子
        4.3.3 居住地影响因子
        4.3.4 年龄影响因子
        4.3.5 文化程度影响因子
        4.3.6 民族影响因子
第5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活化的理论探源与案例研究
    5.1 色彩原型活化的理论架构
        5.1.1 原真性保护理论发展
        5.1.2 色彩活化的理论思路
    5.2 色彩原型活化的意义
        5.2.1 色彩力的影响作用
        5.2.2 空间可识别性的建立
        5.2.3 集体潜意识的延续与统一
    5.3 色彩原型活化的案例及分析
        5.3.1 印度斋浦尔的“斋浦尔粉”
        5.3.2 意大利都灵的“都灵黄”
第6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活化运用研究
    6.1 凤凰古城的色彩原真性保护
        6.1.1“原真性”色彩意象
        6.1.2 建筑材料色彩原真性调查
        6.1.3 色彩原真性保护的实现路径组合
    6.2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活化运用
        6.2.1 宏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2.2 中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2.3 微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3 色彩原型方法论在地域设计中的运用
        6.3.1 色彩原型要素的调查和提取
        6.3.2 色彩原型色彩语汇与规则的分析与归纳
        6.3.3 色彩原型在地域色彩设计中的活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和艺术作品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工程项目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附录D 《凤凰县当代居民色彩喜好调查问卷》
致谢

(10)老年女性服装号型研究与上装原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年人体型基本指标分析
二、体型分析及服装号型分类
    (一) 胸腹差值、臀腹差值分析
    (二) 体型分类及比例
三、纺大老年上装原型设计
    (一) 纺大老年上装 (简称FD) 原型参数的确立
    (二) 原型绘制
    (三) FD原型与标准原型的比较
四、结论

四、老年女性服装原型的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适应性功能服装设计研究[D]. 何绮雯. 东华大学, 2021(01)
  • [2]基于结构分析的中年女裤造型设计与应用[D]. 李泽辉.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3]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D]. 李慧.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4]60-75岁老年女性的胸部形态与文胸结构研究[D]. 高月美.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5]60-75岁老年女性肩臂部形态分析及衣袖版型研究[D]. 舒伟伟.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6]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D]. 吴雨曦. 东华大学, 2020(01)
  • [7]基于大胸中老年体型特征合体衣身结构研究[D]. 刘宝宝.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8]基于新行为模式的老年装设计研究[D]. 徐晨.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9]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D]. 黄茜. 湖南大学, 2019(01)
  • [10]老年女性服装号型研究与上装原型设计[J]. 郑盈盈,钟安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老年女装原型分析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