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聂华苓小说自传

论聂华苓小说自传

一、试论聂华苓小说的自传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思萱[1](2021)在《流散者的“三生三世” ——聂华苓研究》文中指出

李春娜[2](2021)在《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文中指出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重启对鲁迅的传播,封杀30多年的鲁迅重新与读者见面。探讨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解严”后鲁迅在台湾传播的情况,对鲁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台湾的鲁迅传播助力。首先,论述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以陈映真为首的台湾左翼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弘扬鲁迅精神,民众们绕开官方的检查偷偷阅读鲁迅。这两股力量都挑战着国民党当局的统治权威,为台湾“解严”鲁迅蓄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解严”鲁迅。其次,探讨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报业对鲁迅的宣传到位且及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鲁迅。台湾读者对鲁迅的接受呈现出粗浅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在网络时代,如何扩大文学作品阅读的生存空间,引导读者回归文学本位阅读鲁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鲁迅作品在台湾的出版由单一走向了全面,日趋成熟且丰富,但鲁迅的研究着作的出版主要依靠外部资源,内部势力孱弱。再次,分析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台湾“解严”后对鲁迅的书写不再是以政治为导向,中小学教材和文学史都是从文学审美出发,客观地塑造鲁迅形象。由于台湾地区长期以来重古轻今的文学传统,导致鲁迅教学在高校中被淡化,而钱理群、陈漱渝等专家的赴台上课给广大台湾学子学习鲁迅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引领台湾学生走近鲁迅、学习鲁迅。最后,阐释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台湾的鲁迅研究呈现出多元视角的特点,主要有以陈芳明为代表的岛内“分离主义”影响下的鲁迅研究和徐秀慧引领的台湾左翼视野中的鲁迅研究,以及李欧梵代表的纯文学立场下的鲁迅研究几个方向。总体来说,在台湾从纯文学立场做鲁迅研究更受欢迎,簇拥者众多,不断开拓鲁迅研究面向。总之,通过对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进行研究,可以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国际关系中,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在当代台湾地区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起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对鲁迅的传播有更加深刻地了解。

田莉,李诠林[3](2021)在《聂华苓研究的历时性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聂华苓对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学的友好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大陆对聂华苓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集中于文学活动与艺术特色,90年代出现了研究专集,21世纪以来对离散书写、女性意识、地域文化等皆有论述。相较之下,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对聂华苓研究进行历时性考察发现,成果丰硕的同时亦存在研究视野相对狭窄、个人史与民族史关系研究缺失、思想探源有待深入等问题。在此现状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合理展望,希望推动研究的稳步发展。

邱毓贤[4](2021)在《自由·破碎·和解——论聂华苓长篇小说的主体精神嬗变》文中研究表明聂华苓的小说书写有较强的自传性。她将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融入笔下人物中,以此对抗个体漂泊的孤悲和历史变迁的虚无。从《失去的金铃子》中苓子与作者现实互涉的自由意志,到《桑青与桃红》中桑青精神破碎,再到《千山外,水长流》中莲儿在作者想象的异托邦内和解,主人公的主体精神发生了"自由—破碎—和解"的嬗变。通过探索这一过程,聂华苓真实的"三生影像"更清晰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杨美愿[5](2019)在《悼亡与悲悯—论白先勇、聂华苓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文中研究表明白先勇和聂华苓作为当代中国台湾文坛的中流砥柱,旅美华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他们特殊的家世背景和人生经历同样引人注目。两位都出生于传统的世家大族,童年时代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教家风让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为其从文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青年时代不幸遭遇“家道中落”的悲剧命运为其敏感的内心涂抹了一层哀凉的生命底色,也在其文学作品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郁达夫曾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在白先勇和聂华苓的文学世界中,也同样如此。本论文主要探析其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分析其“家世书写”的真正缘由,以求对这两位代表性的作家有一个系统和多面的认识。通过对这两位作家文本的解读分析,彰显他们的文学创作折射的历史光影并考察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独特影响是本论文的目的之一。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作家生平和创作概况的介绍、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状况、选题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和研究思路与方法这四个部分。论文将分为三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从“述祖”时的崇敬感来谈“家世书写”。这群有着祖先崇拜信仰的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对祖辈坚韧、奋斗的优良品质的赞扬和歌颂来砥砺自己不顾风雨路程而勇往前行。第二章从礼乐世家的文化熏陶来谈“家世书写”。这群受过良好家教、家风熏陶的翰墨书香之子,他们的童年时代是在大陆度过的。因此,他们一面追忆着昔日世家大族的天伦之乐,一面把钟鸣鼎食之家这种优良的家族基因渗透进自己的血液。第三章从“家道中落”的凋零感来谈“家世书写”。个体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传统家庭的内部瓦解,乱世的冲击与破坏都让白先勇和聂华苓耳闻目睹,深有感触。结语部分主要表现这两位作家的“家世书写”对当代中国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杨瑶[6](2019)在《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聂华苓不仅是台湾现代派作家的代表,还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成长于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聂华苓切身体验到作为“边缘人”的痛苦和挣扎,在聂华苓各个阶段的创作中,她创作的主题在不断变化,创作手法也在不断创新,但立足于边缘视角,关注她眼中的“边缘人”却始终如一。本论文以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为主,结合聂华的人生经历,对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形象类型、精神内涵、艺术手法和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第一章对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类型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本章分别分析了聂华苓笔下的三类“边缘人”形象,分别为异域文化冲突中的“边缘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人”和政治纷争中的“边缘人”。第二章探讨聂华苓笔下“边缘人”的精神内涵。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在两种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徘徊不定,面临着身份缺失的精神焦虑。他们不被群体所接纳,却被群体规则所束缚,处于不自由、身份缺失、社会价值缺失的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反抗精神,他们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对个体身份的探寻,对自身“边缘”地位的反抗,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章分析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形象塑造的艺术策略。在小说中,聂华苓借助物质生活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的刻画揭露“边缘人”的边缘处境,通过梦境刻画和细节描写呈现“边缘人”的精神世界,采用今昔并行的叙事结构和插叙手法强调“边缘人”命运的变迁。第四章探讨聂华苓所塑造的“边缘人”的现实意义。聂华苓立足于“边缘人”视角,再现了“边缘人”尴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肯定了“边缘人”的自由精神,呼唤社会对“边缘人”的关怀和接纳,具有人文意义。同时,聂华苓借助于对“边缘人”的书写再现了祖国历史,折射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岳寒飞[7](2018)在《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学术历程》文中认为海外华文女作家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亦是大陆研究者的关注对象,目前相关评论文章及着述专辑硕果可观。本论文旨在对大陆学者已经发表或出版的,与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文学活动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学术史性质的梳理与研究,并提出该学科理论创新与研究范式转型的问题。为研究的方便,我们暂且将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79—1989)、拓展阶段(1990—1999)和繁盛阶段(2000—)。主要对两大板块即东南亚华文女作家作品研究和欧美澳华文女作家作品研究进行综合观照,分析它们在每个阶段的不同面貌,以期勾勒出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学术历程。在梳理、归纳学科研究脉络的同时,重点探讨各阶段影响力较大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别从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崛起及其海内外影响、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由来及意义、本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区分等方面入手,交代研究背景及课题相关概念。其中相关概念界定及区分的章节集中论述了“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几组易混淆专用名词的具体内涵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之处,并由此明晰论文选题的研究范围。第二章从历时的角度评述了大陆学界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79—1989)、拓展阶段(1990—1999)和繁盛阶段(2000至今)。主要对两大板块即东南亚华文女作家作品研究和欧美澳华文女作家作品研究进行爬梳,以期勾勒出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学术历程。本章难点是收集大量资料文献并对其进行梳理与归类,以形成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学术史研究历程的雏形。第三章为多重视野管窥下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本章承接第二章文学史性质的梳理,通过归纳分析的方法将大陆学者在研究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时所集中批评的概念、关键词、核心理论,如“女性写作女性主体建构”、“他者话语与文化身份选择”、“东方想象与族裔历史重构”等进行概括,并结合相关论着进行例证。在分析研究诸关键词及核心概念的同时,探讨30余年来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焦点流变及视角转换等问题。第四章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群类划分及专题研究,包括“海外华文女作家的群类划分”和“海外华文女作家区划专题研究”两小节。其中,“海外华文女作家区划专题研究”又分为“欧美澳华文女作家研究——以聂华苓、於黎华、陈若曦研究为例”、“东南亚华文女作家研究——以梦莉、朵拉、黎紫书研究为例”、“新移民女作家研究——以严歌苓、张翎、虹影研究为例”三部分。重点研究大陆学者对在海外华文文坛上做出过杰出贡献或造成较大影响的华文女作家的研究,力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评述国内学者对海外各群类华文女作家作品的研究,在整合学界对诸位代表性女作家研究的同时,突出对不同群类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策略及侧重点上的差异,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第五章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发展评估,主要依据上述四章的论述及分析,对大陆学者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评估、反思及批评,并探讨其理论意义和问题价值。在概述中将中国学者的研究与海外批评界的研究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重点突出理论建构与方法论创新的重要性及可能性,难点是对学界在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范式转型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及前瞻性的批评及建议。近30多年来的中国大陆对海外华文女作家的研究,整体上呈现出研究对象不断扩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丰富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范式已由最初的印象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新形式主义批评向比较批评和文化批评转变,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如文化诗学、文化人类学、民俗社会学、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方法也得到应用,理论创新意识得以增强。本论文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面向未来,这要求我们站在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高度去梳理和总结30多年来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成就,建构一部较有理论深度的学术史,发掘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文艺活动的存在价值,并由此推进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

曾丽华,马财财[8](2017)在《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的美国形象——以《桑青与桃红》和《千山外,水长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女作家聂华苓的文学作品深具历史感,《桑青与桃红》和《千山外,水长流》是聂华苓移居美国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们真切地反映了作家对美国的注视及情感态度。结合形象学理论,分析聂华苓小说中的异国地理环境、异国肖像和异国人形象,探究美国形象从强横冷漠到包容温情转变的原因。小说中所构建的美国形象,其实是作家对国族身份认同的自我言说。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从憎恶走向亲善,体现出聂华苓对自己中国身份的认同和自信。

林曼曼[9](2017)在《互文性视域下聂华苓小说的文本生成与主体建构 ——以《桑青与桃红》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聂华苓的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以互文性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力图在传统的“国族寓言”批评模式之外,为小说《桑青与桃红》的研究提供新的批评视角与阐释空间。本文认为,小说《桑青与桃红》中诗、词、曲、文、图等多种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共同构筑了一个以“日记/书信+其他文本形态”为基本框架的“镶嵌式”互文结构,而这种特殊的文本构成参与了小说《桑青与桃红》基于三个层面的意义生成,分别是:个体议题、女性议题和美国议题。除此之外,本文还着重指出,在台期间聂华苓透过三重文化身份(编辑、译者与作家)之间的互涉关系,间接地接受文学场域与文艺思潮的滋养,并潜在地影响了小说《桑青与桃红》的文本生成。可以说,聂华苓透过《自由中国》与《文学杂志》所自觉建构出的自由主义文学理想,恰恰是其创作生态不能被“国族寓言”批评模式所涵盖的根本原因。而也正是得益于这诸多互文性关系的相互指涉与阐发,才共同生成了《桑青与桃红》这个超越于国族政治之外的,具有多元共生价值的小说文本。

胡华洋[10](2017)在《聂华苓小说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聂华苓在《剪辑的自传》中曾描述了自己“三辈子”的情感:大陆时期的“颠沛流离之情”;台湾时期的“虚无绝望的小我之情”以及爱荷华旅居时期的“爱人之情”。她所说的“情”,指的是人世间伟大,深沉的“爱”。根据这段自传,聂华苓的小说可以概括为三大主题:生命主题;寻根主题;女性主题。生命主题对应聂华苓所说的“颠沛流离”之情。聂华苓小说的生命意识从两个方面表现,其一是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其二是对生命尊严的扞卫。并且生命意识具有其独特性,体现为抗争性和审美性。聂华苓从自我生存经验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生命,探索出人类意识的升华。寻根主题对应聂华苓所说的“虚无绝望的小我”之情。聂华苓小说的寻根意向具体表现为家园情结和浓浓的家国意识。小说中的“失根”之人在文化碰撞中感到迷惘与彷徨,聂华苓并没有将这群“失根”之人描述得完美无缺,而赋予了他们时代意义。透过这群人,聂华苓表现出了他们迫切需要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建。从这群人中,我们看到了聂华苓在台湾时期的“归根”心境。女性主题则对应聂华苓所说的“爱人之情”。聂华苓的笔下描绘了一群生动的女性形象:有的抱残守缺、有的逆来顺受、还有的勇于抗争。但无论哪种女性,她们大都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霾之下,因而她们必须寻求女性的自我救赎。她们在深省自身缺陷的基础上展开“新女性”热烈的想象,寻求男女两性共同发展,营造美好未来。

二、试论聂华苓小说的自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聂华苓小说的自传性(论文提纲范文)

(2)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
    第一节 台湾左翼对“战士鲁迅”的弘扬
    第二节 鲁迅作品的阅读暗流
第二章 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
    第一节 丰富的新闻消息和专题文章
    第二节 粗浅化和功利化的读者接受
第三章 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
    第一节 鲁迅作品出版:由名篇到全部
    第二节 鲁迅研究着作出版:依赖外部资源
第四章 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
    第一节 教材中的鲁迅书写:以审美为导向
    第二节 教学中的鲁迅:重古轻今背景下的淡化
    第三节 大陆专家赴台授课:让青年和鲁迅相遇
第五章 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
    第一节 岛内“分离主义”影响下的鲁迅研究
    第二节 台湾左翼视野中的鲁迅研究
    第三节 纯文学立场下的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关于鲁迅作品在台湾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关于台湾中文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情况的调查问卷
    (三)自1990 年台湾地区鲁迅研究硕博论文一览表
    (四)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目录一览表
    (五)台湾康熙版高中国文教材目录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聂华苓研究的历时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聂华苓研究现状
    (一)大陆研究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发轫期
        2.20世纪90年代之发展期
        3.21世纪之成熟期
    (二)台湾地区研究
        1.综合研究
        2.离散书写、女性意识与国族认同
        3.时间研究
        4.其他研究
二、聂华苓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学界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更是屈指可数。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复率高,视野相对狭窄。
    (三)聂华苓与20世纪中国历史之关系研究较为缺乏。
    (四)文本细读法研究有待增强。
    (五)聂华苓文学思想的来源研究相对较少。
    (六)聂华苓文学自然观的研究有待开掘。
    (七)聂华苓文化身份与认同危机的研究有待寻找新的切入点。
    (八)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研究相对匮乏。
    (九)聂华苓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相对片面。
    (十)叙事基调有待探究。
    (十一)《自由中国》文艺栏研究尚待加强。
    (十二)聂华苓的比较研究视野有待开拓。
三、聂华苓研究的展望
    (一)加强重视程度,多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推动研究不断专业化、体系化。
    (二)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推动研究的多元、丰富发展。
    (三)开展聂华苓与20世纪中国历史之关系研究。
    (四)重视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
    (五)全面探析聂华苓文学思想的形成因素。
    (六)加大对聂华苓文学自然观的研究力度。
    (七)以聂华苓的整体创作为视域,寻找崭新切入点重新审视其文化身份与认同危机。
    (八)多方面搜集资料,与外语学者进行合作,推进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研究早日步入正轨。
    (九)多角度探讨聂华苓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十)着手研究叙事基调。
    (十一)大力开展对《自由中国》文艺栏的研究。
    (十二)寻找新的比较视角,丰富聂华苓文学的比较研究。

(4)自由·破碎·和解——论聂华苓长篇小说的主体精神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与文本互涉,自由意志的暗流
二、精神的破碎,美学的突围
三、异托邦内的文化和解
四、三生影像,颇费思量

(5)悼亡与悲悯—论白先勇、聂华苓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述祖”时的崇敬感
    第一节 薪火相传:建基立业的奋斗精神
    第二节 人性光辉:艰难时世的隐忍与反抗
    第三节 时间沉浮:退出时代舞台的无奈
第二章 书香之家的文化熏陶
    第一节 立人与启蒙:读书治学传统的熏陶和形塑
    第二节 和谐与温馨:童年天伦之乐的追忆和情合
    第三节 爱国与崇德:优良传统家风的辐射和影响
第三章 家道“中落”的凋零感
    第一节 家世崩离:时代的冲击与破坏
    第二节 死亡侵袭: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第三节 内部瓦解:家庭的冲突与纠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类型
    1.1 异域文化冲突中的“边缘人”
    1.2 社会转型中的“边缘人”
    1.3 政治纷争中的“边缘人”
2 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精神内涵
    2.1 对个体身份的探寻
    2.2 对“边缘”地位的反抗
    2.3 对自由之路的追寻
3 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叙事策略
    3.1 展现“边缘人”生存境遇的空间塑造
    3.2 突出“边缘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
    3.3 强调“边缘人”的命运变迁的叙事结构
4 聂华苓书写“边缘人”的价值意义
    4.1 人文意义:关注边缘
    4.2 历史意义:书写历史
    4.3 文化理想:和平共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学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崛起及其影响
    (二)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由来及意义
    (三)本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区分
        1.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
        2.海外华文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
        3.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 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概述
    (一)起步阶段(1979—1989)
    (二)拓展阶段(1990—1999)
    (三)繁盛阶段(2000至今)
三 多重视野管窥下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
    (一)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体建构
    (二)他者话语与文化身份选择
    (三)东方想象与族裔历史重构
四 海外华文女作家群类划分及专题研究
    (一)海外华文女作家的群类划分
    (二)海外华文女作家群类专题研究
        1.东南亚华文女作家研究——以梦莉、朵拉、黎紫书研究为例
        2.“留学生文学思潮”下的华文女作家研究——以聂华苓、於黎华、陈若曦研究为例
        3.新移民华文女作家研究——以严歌苓、张翎、虹影研究为例
五 中国海外华文女作研究的发展评估
    (一)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发展特点
    (二)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发展趋向
    (三)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不足与发展建议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8)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的美国形象——以《桑青与桃红》和《千山外,水长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异国地理环境的描述
二、异国肖像及异国人形象
三、美国形象的流变与注视者的自我思辨

(9)互文性视域下聂华苓小说的文本生成与主体建构 ——以《桑青与桃红》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遮蔽亦或缺失:“国族寓言”视域下的《桑青与桃红》
    第一节 现象的形成及其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反思“国族寓言”批评现象
    第三节 互文性理论与小说《桑青与桃红》研究
第二章 文本生成:互文性视野下重审《桑青与桃红》
    第一节 “文本”的会通与小说《桑青与桃红》的生成
    第二节 互文并置与个体意识的挖掘
    第三节 互文本与女性困境的表达
    第四节 互文性与美国空间叙事
第三章 主体建构:身份互文与新话语空间渐现
    第一节 编辑与作家的身份互文:自由主义思潮的滋养
    第二节 译者与作家的身份互文: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空间
余论
    一、“文本群”的互文张力
    二、“过程中的主体”
    三、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聂华苓小说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聂华苓小说主题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意义及依据
    (四)创新性及可能性
    (五)论文研究方法
一、生命意识
    (一)“生命”的艺术呈现
    (二)生命意识的独特性
    (三)从自我生存经验到人类意识升华
二、寻根意向
    (一)家园情结与家国意识
    (二)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建
三、女性主义立场
    (一)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二)女性的自我救赎
    (三)“新女性”热烈的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聂华苓小说的自传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流散者的“三生三世” ——聂华苓研究[D]. 杨思萱. 黑龙江大学, 2021
  • [2]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D]. 李春娜.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聂华苓研究的历时性考察[J]. 田莉,李诠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03)
  • [4]自由·破碎·和解——论聂华苓长篇小说的主体精神嬗变[J]. 邱毓贤.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1(01)
  • [5]悼亡与悲悯—论白先勇、聂华苓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D]. 杨美愿.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D]. 杨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国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的学术历程[D]. 岳寒飞. 绍兴文理学院, 2018(04)
  • [8]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的美国形象——以《桑青与桃红》和《千山外,水长流》为例[J]. 曾丽华,马财财.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7(03)
  • [9]互文性视域下聂华苓小说的文本生成与主体建构 ——以《桑青与桃红》为考察中心[D]. 林曼曼. 暨南大学, 2017(04)
  • [10]聂华苓小说的主题研究[D]. 胡华洋. 湖北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聂华苓小说自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