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

“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

一、“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薛玉红[1](2022)在《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化学绿色教学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改深入开展以来,初中化学学科进行了改革,但化学教学仍然属于应试教育范畴,在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形成环保理念,授课中存在着一定缺陷。近些年来,"绿色化学"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学科发展的方向,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理念内容,结合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授课中融入绿色思想,以期为初中化学融入绿色化学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化学观念。

袁秋香[2](2021)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对于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逐渐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提升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从而为日后进行深入的学习夯实基础。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期望为广大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李梦[3](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2017版高中化学新课标提出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新教材在内容编写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地位尤为突出,因此,深入理解教材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变动对理论和现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以下简称新教材)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必修2)(以下简称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两版教材存在的差异,以期方便一线教师更好地领会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为高效的开展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综述进行梳理,通过比较研究法对高中化学新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对核心素养、表层内容、深层内容等概念进行界定。重点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表层内容和具体实验进行深层比较,并对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铁及其化合物”涉及实验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比较研究发现,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内容的设计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1)高中化学新教材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特别重视对学生实验和实验安全操作的编写;实验内容的选择更具实用探究价值及趣味性;实验内容的安排符合2017版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明确界定了学生实验,落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较为丰富,根据实验任务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探究思维途径呈现;同时教材改革促进了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改革,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明显深化,化学实验教育功能更加突出。(2)高中化学新教材较旧教材在实验“质量”上明显提升了:旧教材侧重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实验结论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新教材侧重于实验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实验结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比较研究结论,对高中化学实验有效落实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出相关实验教学建议:(1)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提升实验评价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发展;(4)增强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5)提高驾驭教材中实验的能力。

吕彬[4](2021)在《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中植物与微生物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对该内容进行相应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内有很多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的研究,这些改进和创新让生物学实验变得更为多样化,更加能够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探究能力。科技创新大赛中,对于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视,部分学校也成为了参赛的主力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外科技创新实验也同样被很多仁人志士予以重视,并推出了相应的科创实验的网站,在网站上有部分大赛成果展示,以及相应的指导方案。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与现有必修教材相切合的实验指导手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教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编写,期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道路上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悟。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科学核心素养。本次研究为开发应用性研究,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首先,对高中生物学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文献梳理。其次,对高中生物学中常见的一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探究技巧,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最后对于国外的科学探究实验的相应的理论和指导性资料进行了整合和翻译。第二部分为调查分析,对我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及相应的我能联系到的学校进行了生物学创新实验的开展过程的研究分析。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对于他们如何开展生物学实验,怎样进行生物学实验,以及生物学实验中哪些因素对于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成长最为重要,进行问卷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指导手册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调整。第三部分是将编制好的实验指导手册的部分章节提供给相应的授课老师使用,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收集相应的老师的使用指导意见。进一步对手册进行完善。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及方法,能够对学生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的问题引导假设等科学实验流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三、本手册运用于实践教学以及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都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实验的多维度思考,多角度分析以及实验设计分析能力等。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为将来有致力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李红[5](2021)在《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科技、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笔者长期进行初二初三的循环教学,发现学生在对物理新鲜好奇之后会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枯燥,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害怕上物理课,成绩也不理想。究其原因: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仍然实行“以教为中心”,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遏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就无从谈起。活动教学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的行动研究,以期解决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不持久、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纠正教师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本论文中笔者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进行了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研究。在研究中笔者应用杨莉娟教授提出的活动教学三种典型模式:“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活动—交往型”教学模式,“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对苏科版八年级和九年级适合运用活动教学的课题进行了教学设计,运用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课堂实践研究。并对应用活动教学三种典型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研究发现: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等方面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一节课中也可以将不同的活动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使用,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2、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活动教学的这三种典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应用。3、并不是课堂活动进行的越多越好,要注意恰当的选择、组织活动,注意活动的可控性、层次性、有效性。4、需要采取适当的活动教学策略:通过设置学生当小老师的活动环节、建立新的提问策略、搭建QQ问题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技巧、多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机会等教学策略。5、为了顺利实施活动教学,需要提高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把控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陈苗苗[6](2021)在《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强调生物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教学模式,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透,初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将是大势所趋,是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未能根据新课改理念对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或创新,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也未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传统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已无法适应生物学教学的新发展和新方向,使得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基本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理念。生物科学史记录了生物学家解决问题时的思想及思想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落实生物学新课改理念以及改善这种教学现状,本文探讨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对PBL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思考将生物科学史教学融入PBL教学中,构建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并将所构建的H-PBL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探讨该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首先对PBL教学模式和科学史教学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方向、目的及意义,论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H-PBL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依据初中生物学学科特点构建了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提出了H-PBL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具体程序、基本要素,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内容选择标准以及部分环节的实施策略。(1)构建原则:整合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2)具体环节: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成员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导向问题→学习科学史实,分析科学思路→利用科学启示,合作解决问题→组间成果展示,汇报交流结果→实施教学评价,进行教学反思。(3)基本要素:教师、学生、问题、生物科学史。(4)教学内容选择标准:教学内容与科学史关联紧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第三部分,通过教育实验法将所构建的H-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七年级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实验班按照所构建的H-PBL教学模式开展生物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笔试测验来检验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结果显示,一学期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后测生物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班。依据教育实验结果说明了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H-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其可行性与实效性具体表现如下:(1)可行性: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初中生物学实施H-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实效性:H-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科学史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杨秀兰[7](2021)在《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提出物理是自然学科的一类,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可脱离物理探究性实验,科学素养目标的培养和落实离不开物理探究性实验,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无法替代物理探究性实验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大,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更是有益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法、K-means聚类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以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调研了新疆伊犁州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并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形成教学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根据现状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相对应的对策:学校层面是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对探究性实验实验进行宣传,提升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与实验专员及时多层次的沟通;教师层面,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注重师生平等,师师间互相学习,探究性实验课开展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尽力克服,教师在教学观念中需要紧紧关注国家新课改,认真对待每次教研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要勇于创新及应用,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备好探究性实验课;学生层面,学生在学习态度中要增强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及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的重视程度,对于知识要温故知新,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课的学习习惯中要主动在课前充分预习,将课堂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课下主动将知识复习及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课的学习能力中要积极阅读有关书籍,提升自身的知识的储备量,探究性实验中,能够有承担错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新疆伊犁州地区7所普通高中(5所市级普通高中和2所县级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市区和县城的教师和学生在回答相同问卷时具有不同的差异性,有些问题差异性明显,有些问题差异性不明显;K-means聚类分析时,聚类数为2或4时,市区A和B类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会被聚为一类,说明回答问卷具有高度相似性,市区C和县城D类学校学生和教师会被聚为一类,回答问卷的相似性并不高;现状分析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设计教学案例,最终形成《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案例。

吴杨峰[8](2021)在《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文中提出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提问的主动性,通过设计物理实验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物理结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构建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并编制教学设计案例。期望研究应用于一线教学时,对解决学生核心素养薄弱的问题有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工作:(1)通过文献调研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阐述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4)构建了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5)选择了高中物理的“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得力的合力合成规律”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等三个力学探究性实验,分别做了教学设计案例。(6)结合笔者自评和评价者对照评价表评价和分析了这三个教学设计案例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7)进行了研究的总结、反思及展望。对教学设计的评价表明: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吴程程[9](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研究的方法和案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一线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深度学习研讨的深度有待提高。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采用课堂志研究方法,深入到课堂中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及课后访谈,帮助教师发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困难的因素,对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对深度学习和课堂志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基于深度学习的本质、内涵、特征,编制调查问卷、深度学习评价量表以及教师访谈提纲,对高中生深度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方式单一,多为简单记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在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方面存在学习困难;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思维、迁移和反思能力亟待提高。根据上述深度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采用课堂志研究方法,对教师进行访谈并深入课堂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基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的课堂志案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建构数学模型的引导不足,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不够深入。基于“免疫调节”教学的课堂志案例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真实情境缺乏一定的连贯性,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不足。基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的课堂志案例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模拟实验教学的渗透不充分。上述课堂志案例研究,明晰了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因素,提出教师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实施建议:第一教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迁移能力;第二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建构数学、概念和物理模型的学习方式,创设主动、自主的学习氛围;第三教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课堂志的研究方法能客观反映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各项表征,直观呈现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困难的不利因素,进而指导教师根据不利因素提出生物学教学改进策略,引导学生达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张立平[10](202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对比与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贯彻实施,自2019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对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数目,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的比重,精选了大量包括DIS实验在内的实验参考案例。DIS实验是数字化信息实验的简称,指在物理实验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来测量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器以数字的形式实时输送到计算机软件上,最终由实验软件完成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实时显示、记录、监控、绘制图线、数据处理的实验方式。由此,DIS实验不仅在一线城市被广泛应用,也开始进入了进入更多城市的中学物理课堂,被更多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人们不禁要问,相比于传统实验,DIS实验拥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传统实验是否应该就此被淘汰?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发生了显着变化。现行教材在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部分所提供的参考案例无论是在实验思路、测量原理方面,还是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另一个重大变化是自制教具在教学中开始有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广大师生有意识根据教材内容,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积极开发并使用自制教具,为传统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实验条件匮乏地区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实验教学仍然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并不能完全被数字化信息实验所取代,而应该谋求一条传统实验与DIS实验更好的整合之路,寻求物理实验教学中传统实验方式和数字化实验方式优势互补的平衡点,构建出切实有效的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整合模式。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对目前上海地区和其他一些城市的部分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以了解当前的实验教学情况和教师、学生对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看法;2、通过调查和研究定性评述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和DIS实验在实验设备及误差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两个方面的优势与不足;3、对比分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21个学生实验课题在传统实验和DIS实验两种模式下的实验过程及其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4、鉴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传统实验和DIS实验整合应用的三种方案,并设计了多个教学案例;5、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直接证明了所提整合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以传统实验过程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并能够使用数字化信息实验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定量研究、探究验证及拓展实验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以便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研究态度,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化学绿色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绿色化学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二)优化课堂内容
    (三)课堂教学培养价值观
    (四)实验渗透绿色观念
    (五)化学作业绿色化
    (六)校内生活培养绿色素质
    (七)课后实践树立绿色观念

(2)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结合实验
二、在生活中组织学生进行化学观察
三、以实验目的为出发点,强化教学情景
四、端正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
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
七、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思考环境
八、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九、结束语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化学实验改革的需要
        1.1.2 贯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1.1.3 新课改后化学实验在教材中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化学实验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比较研究
        2.1.4 表层内容
        2.1.5 深层内容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发现学习理论
        2.2.3 比较教育学原理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2.3.2 国内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第3章 表层内容的比较
    3.1 化学课标对实验要求的比较
    3.2 基于化学实验内容选择的比较
    3.3 基于化学实验内容编排的比较
    3.4 基于化学实验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3.5 基于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功能的比较
第4章 深层内容的比较
    4.1 “钠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2 “铁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3 “氯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4 “硫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5 “氮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6 实验教学设计建议
        4.6.1 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4.6.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6.3 提升实验评价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4.6.4 增强化学实验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4.6.5 提高把控教材中实验的能力
第5章 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铁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设计
    5.1 “铁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5.2 “铁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5.3 “铁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设计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表层内容比较结论
        6.1.2 深层内容比较结论
        6.1.3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1.1.1 新课程改革对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1.1.2 生物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性
        1.1.3 生物学实验创新改进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设计
2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高中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生物学实验探究的文献综述
        2.2.1 “生物学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2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3 “研究性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4 “创新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3 理论综述
        2.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文献研究
        2.3.2 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研究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文献研究
        2.3.4 多元智能理论的文献研究
        2.3.5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文献研究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行动研究法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访谈法
        3.1.5 统计分析法
    3.2 研究过程
4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编写步骤
    4.1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设计理念
    4.2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4.2.1 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4.2.2 背景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4.2.3 作出假设的原则
        4.2.4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4.2.5 实验笔记记录的原则和方法
        4.2.6 科技创新实验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5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1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应用现状调查
        5.1.1 调查的目的
        5.1.2 调查的对象
        5.1.3 调查的结果分析
    5.2 前期测评
        5.2.1 测评的目的
        5.2.2 测评的对象
        5.2.3 测评的结果分析
    5.3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3.1 实践研究的目的
        5.3.2 实践研究的对象
        5.3.3 实践研究的过程
        5.3.4 实践研究的结果分析
    5.4 后期测评
        5.4.1 测评的目的
        5.4.2 测评的对象
        5.4.3 测评的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7 实施建议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1: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学生科研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设计思维测评
    附录4:科研能力小问卷:
    附录5:高中生物植物与微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
10 致谢

(5)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培养科学素养人的需要
        1.1.2 物理课堂教学现实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利于纠正教师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
        1.4.2 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1.4.3 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活动教学
        2.1.2 初中物理活动教学
        2.1.3 行动研究法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实践观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
    3.1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依据
        3.1.1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
        3.1.2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3.1.3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3.2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
        3.2.1 主体性原则
        3.2.2 明确化原则
        3.2.3 发展性原则
        3.2.4 多样化原则
        3.2.5 反馈补偿原则
    3.3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案例
        3.3.1 “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下的《压强》教学设计
        3.3.2 “活动—交往型”教学模式下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3.3.3 “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第4章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1 计划与设计
        4.1.2 行动与观察
        4.1.3 反思与再设计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2.1 计划与设计
        4.2.2 行动与观察
        4.2.3 总结与反思
    4.3 实践效果
        4.3.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4.3.2 学生学习成绩提升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物理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自主检测
致谢

(6)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1.1.2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内在驱动
        1.2.2 生物学新课改关于科学史教学的要求
        1.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1.2.4 PBL教学模式带来新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PBL教学模式综述
        2.1.1 PBL教学概述
        2.1.2 PBL教学模式内涵
        2.1.3 PBL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1.4 PBL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科学史教学综述
        2.2.1 科学史教学概述
        2.2.2 科学史教学研究现状
        2.2.3 科学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思路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研究法
        3.4.2 课堂观察法
        3.4.3 教育实验法
        3.4.4 问卷调查法
第四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1 概念界定
        4.1.1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4.1.2 生物科学史
        4.1.3 PBL教学模式
        4.1.4 H- PBL教学模式
    4.2 H-PBL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4.2.1 建构主义理论
        4.2.2 发现学习理论
        4.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五章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5.1 H- PBL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5.1.1 整合性原则
        5.1.2 指向性原则
        5.1.3 可操作性原则
        5.1.4 灵活性原则
    5.2 H-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5.2.1 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成员任务
        5.2.2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导向问题
        5.2.3 学习科学史实,分析科学思路
        5.2.4 利用科学启示,合作解决问题
        5.2.5 组间成果展示,汇报交流结果
        5.2.6 实施教学评价,进行教学反思
    5.3 H-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5.3.1 教师
        5.3.2 学生
        5.3.3 问题
        5.3.4 生物科学史
    5.4 适用于H-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选择标准
        5.4.1 教学内容与科学史关联紧密
        5.4.2 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5.4.3 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
    5.5 H-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5.5.1 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5.5.2 科学史组织与呈现策略
第六章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6.1 实验设计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对象
        6.1.3 实验方法
        6.1.4 实验过程
    6.2 基于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设计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6.3.2 学生学业成绩前测结果及分析
        6.3.3 学生学业成绩后测结果及分析
        6.3.4 学生生物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6.3.5 H- PBL教学模式应用调查结果及分析
    6.4 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3.2 国内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探究
        2.1.2 探究性实验
        2.1.3 科学探究能力
        2.1.4 探究性实验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3 探究性教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实施现状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3.3 问卷设计
        3.3.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3.4 问卷处理
    3.5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5.1 问卷的信度
        3.5.2 问卷的效度
    3.6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实施现状调查数据的分析
        3.6.1 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
        3.6.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第四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学校层面
        4.1.2 教师层面
        4.1.3 学生层面
    4.2 对策
        4.2.1 学校层面
        4.2.2 教师层面
        4.2.3 学生层面
第五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案例
    5.1 设计理念
    5.2 教材分析
    5.3 学情分析
    5.4 教学目标
    5.5 教学重难点
    5.6 教学流程
    5.7 教学案例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教师)
附录二: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学生)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新时代背景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改和高考的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现状
        三、 “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四、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物理实验
        一、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教学
    第三节 发现学习理论
        一、发现学习理论含义
        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一、教师对象的选取
        二、学生对象的选取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三、问题分析总结
第四章 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及评价的研究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二、问题情境化原则
        三、以问题为基础原则
        四、以“探究”为中心原则
        五、生生、师生合作原则
        六、精确性原则
        七、安全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环节
        一、确定课程内容
        二、分析教学背景
        三、确定教学目标
        四、选择教学方法
        五、制定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评价及修改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二、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三、教学设计评价者的选择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二、 “探究弹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评析
    第二节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第三节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第六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反思及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 B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教师访谈计划大纲
附录 C 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附录 D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E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F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研究的方法和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志研究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元认知理论
        四、情境认知理论
    第四节 深度学习和课堂志的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深度学习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课堂志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五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课堂深度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四、调查问卷的实施
        五、调查问卷的结果
        六、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深度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结论
    第二节 基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深度学习现状的教师访谈分析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计划
        四、访谈的结果和分析
        五、基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现状的教师访谈结论
第三章 基于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的课堂志案例实践研究
    第一节 文化环境分析
        一、研究学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分析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昆明市第八中学高中生物学课堂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评价研究
        一、深度学习评价量表设计
        二、深度学习量表评价实施
        三、深度学习量表评价结果与分析
        四、深度学习量表评价结论
    第三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案例分析
        一、基于“免疫调节”课堂教学的渗透情境创设分析
        二、基于“免疫调节”的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三、基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堂教学的建构数学模型分析
        四、基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分析
        五、基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堂教学的模拟实验教学分析
        六、基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堂教学的知识整合性教学分析
        七、基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分析
        八、基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课堂教学活动分析
        九、基于“免疫调节”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堂板书设计分析
        十、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案例研究结论
    第四节 促进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实施建议
        一、创设有利于开展深度学习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环境
        二、促进深度学习的前提:提升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
        三、促进深度学习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四、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方法
        五、促进深度学习的保障: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学生生物学深度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师引导学生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三、外界学习环境影响深度学习的开展
    第二节 研究反思和展望
        一、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高中生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教师深度学习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 C 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对比与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DIS实验教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1.1.3 传统实验教学的新面貌
    1.2 课题的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3 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1.3.2 国内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1.3.3 国内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及水平
第2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新课改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2.2 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布鲁纳的表征系统理论和“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
        2.2.3 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2.2.4 元认知理论
第3章 传统实验和DIS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1.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3.1.2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3.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3.2.1 问卷的编制
        3.2.2 调查的实施
        3.2.3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第4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和DIS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4.1 实验设备及误差的比较研究
        4.1.1 实验设备的比较
        4.1.2 误差分析的比较
    4.2 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比较研究
        4.2.1 对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难易度的比较
        4.2.2 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培养的比较
        4.2.3 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的比较
    4.3 新课标中的学生实验在两种模式下的比较研究
        4.3.1 必修1
        4.3.2 必修2
        4.3.3 必修3
        4.3.4 选择性必修1
        4.3.5 选择性必修2
        4.3.6 选择性必修3
第5章 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优化整合
    5.1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研究
        5.1.1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意义
        5.1.2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原则
    5.2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三种方式
        5.2.1 实验设备的整合
        5.2.2 实验方式的整合
        5.2.3 与探究性教学的整合
    5.3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案例设计
        5.3.1 实验设备的整合案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5.3.2 实验方式的整合案例: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5.3.3 与探究性教学的整合案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5.4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优化整合的有效性验证
        5.4.1 促进学习成绩验证
        5.4.2 培养创新能力验证
        5.4.3 提高学习兴趣验证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6.4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附录B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附录C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化学绿色教学策略探讨[J]. 薛玉红. 学周刊, 2022(08)
  • [2]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 袁秋香. 学苑教育, 2021(28)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D]. 李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吕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红. 扬州大学, 2021(09)
  • [6]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H-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陈苗苗. 延安大学, 2021(11)
  • [7]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D]. 杨秀兰.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8]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D]. 吴杨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志研究的方法和案例[D]. 吴程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对比与整合研究[D]. 张立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