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

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

一、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林[1](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蒋荣青[2](2021)在《血流感染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菌学鉴别的探究》文中认为目的脓毒症是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性血流感染极易导致脓毒症,早期识别、诊断及早期有效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革兰氏阳性菌(G+菌)、革兰氏阴性菌(G-菌)两种类型细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生物学指标及部分临床表现差异,探索利用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的临床表现、生物学指标寻找早期识别脓毒症病原菌种类的方法,以期达到早期精准有效使用抗生素,从而提高脓毒症患者治疗成功率,减少抗生素滥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住重症监护室(ICU)的血培养阳性的75名脓毒症患者。研究的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收取入住ICU后24小时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肌酐、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c 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根据患者入住ICU24小时内最差的数据评出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及休克指数、使用抗生素前留取血样本的培养结果。分析比较G-菌、G+菌血流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血乳酸、PCT、肌酐、c TNI、NT-pro BNP、SOFA评分、休克指数的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在G+菌、G-菌血流感染性脓毒症患者中的差别。结果G-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乳酸、休克指数水平高于G+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组(P<0.05),而两组间SOFA评分、c TNI、NT-pro BNP、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诊断G-菌与G+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5%CI 0.63~0.87),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82,休克指数>0.82考虑G-菌感染可能性大,其特异度为54.0%,灵敏度为84.0%,血清PCT水平AUC为0.72(95%CI 0.60~0.8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8.21 ng/ml,PCT>8.21 ng/ml G-菌感染可能性大,该值的特异度为64.0%,灵敏度为68.0%,血清乳酸水平的AUC为0.76(95%CI 0.64~0.88),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55 mmol/L,乳酸>1.55 mmol/L G-菌感染可能性大,该值的特异度为64.0%,灵敏度为86.0%。PCT、乳酸、休克指数对早期G-菌、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PCT、乳酸、休克指数的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79(95%CI 0.69~0.90)大于三个独立指标,其灵敏度与三个独立指标无明显差异,而特异度明显优于各个独立指标。以上指标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对脓毒症患者G+菌、G-菌血流感染的预测。结论本研究发现,G-菌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休克指数、PCT、乳酸水平高于G+菌所致脓毒症患者。休克指数、PCT、乳酸水平的高低对区分脓毒症患者G+菌、G-菌血流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联合检测PCT、乳酸、休克指数比单个指标更具特异性强的优点,用于早期区分G+菌、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具有较高价值。

王欢[3](2021)在《lsgB基因介导的脂寡糖α2,3-唾液酸化在副猪革拉瑟氏菌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副猪革拉瑟氏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属于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常在菌。在机体受到应激、免疫力低下或继发感染条件下,侵入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引发宿主的革拉瑟氏病。该病多发于断奶仔猪,或常见于与其他细菌和/或病毒混合感染的猪群,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原的研究主要是对病原毒力因子的挖掘,但对其在上呼吸道定殖以及突破呼吸道屏障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表明:能造成全身系统性感染的菌株都含有lsg B基因,其编码一个α2,3-唾液酸转移酶蛋白,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从构建lsg B基因缺失菌株出发,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证实了该基因缺失能显着降低GPS跨越单层细胞屏障的能力、降低GPS侵入细胞能力、降低GPS在健康猪血清中的存活能力,并发现lsg B基因介导LOS的α2,3-唾液酸化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结合唾液酸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Siglec1),促进TGF-β1的分泌。我们探究了TGF-β1对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TGF-β1调控GPS侵入上皮细胞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lsg B基因介导LOS发生α2,3-唾液酸化利用自然转化的方法,我们在5型临床分离的强毒株SH0165(以下称野生菌株)中成功获得lsg B基因缺失菌株,并通过穿梭质粒在缺失菌株中回补该基因成功构建其互补菌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证实:相较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缺失菌株表面的α2,3-唾液酸化水平显着降低,lsg B基因造成GPS菌株去唾液酸化。分别提取上述三株菌的LOS,PAGE银染实验进一步证实去唾液酸化降低LOS分子量,表明lsg B基因编码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是修饰GPS的LOS发生α2,3-唾液酸化。2.lsg B基因介导LOS的α2,3-唾液酸化影响GPS致病力为探究LOS唾液酸化对GPS致病力的影响,我们分别在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IEC)上进行了黏附侵入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对于上述两种细胞的侵入能力显着减弱,而黏附能力显着增强。分析LOS结构发现,LOS去唾液酸化后暴露了半乳糖残基,通过半乳糖预处理PK15细胞,再进行黏附实验发现缺失菌株黏附增强的现象被显着抑制。同时,我们探究了唾液酸化对GPS在血清中存活能力的影响,血清杀菌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在健康猪血清中的存活率显着降低。WB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表面结合的补体抑制因子f H显着低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流式细胞术结果进一步证实沉积在缺失菌株表面C3b和攻膜复合体(MAC)的量显着高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上述结果表明,GPS唾液酸化通过结合补体抑制因子f H降低菌体表面C3b的沉积和MAC的形成,促进GPS在健康猪血清中存活率。小鼠实验结果表明缺失lsg B基因影响GPS对小鼠的致死率。上述结果表明。lsg B基因在GPS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α2,3-唾液酸化促进肺泡巨噬细胞TGF-β1的产生在本研究中,通过细菌的Pull Down实验,我们证实了野生菌株能够与重组的Siglec1发生相互作用,而缺失菌株结合较弱。WB和LOS-ELISA证实LOS的α2,3-唾液酸化与重组的Siglec1发生相互作用。野生菌株和缺失菌株及它们的LOS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后,WB检测Siglec1蛋白水平表达,证实α2,3-唾液酸化诱导更高水平的Siglec1表达。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α2,3-唾液酸化诱导Siglec1在肺部的高表达。免疫共沉淀证实α2,3-唾液酸化激活的Siglec1能促进DAP12和Syk表达并形成三聚体激活下游级联反应。通过干扰RNA实验证实α2,3-唾液酸化激活的Siglec1/DAP12/Syk三聚体能促进上清中TGF-β1的分泌。WB证实去α2,3-唾液酸化的缺失菌株激活p38的磷酸化显着低于野生菌株,抑制p38通路后上清中TGF-β1的分泌显着减少。同时,通过抑制剂实验进一步证实Syk抑制剂显着抑制p38磷酸化和上清中TGF-β1的分泌。综上所述,α2,3-唾液酸化通过识别巨噬细胞表面受体Siglec1形成Siglec1/DAP12/Syk三聚体影响p38磷酸化调控TGF-β1的分泌。4.TGF-β1诱导GPS侵入上皮细胞及跨越上皮细胞屏障为证实分泌的TGF-β1对上皮屏障的影响。我们通过重组的TGF-β1蛋白对NPTr细胞进行了体外实验。ECIS结果证实TGF-β1能剂量依赖降低NPTr细胞形成的电阻屏障,TGF-β1受体抑制剂证实其降低NPTr电阻屏障依赖其受体发挥作用。WB结果进一步证实TGF-β1能降低NPTr细胞形成的电阻屏障是下调了NPTr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此外,我们还发现TGF-β1能通过依赖其受体的方式增加GPS对上皮细胞的侵入。通过WB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TGF-β1能增加GPS侵入NPTr细胞是通过下调Fn的表达来实现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Fn蛋白进行敲除,证实Fn能影响GPS对气管上皮细胞的侵入能力。以上结果表明,lsg B基因介导的α2,3-唾液酸化在GPS突破上皮细胞屏障过程中发挥作用,细菌通过α2,3-唾液酸化修饰利用宿主免疫细胞表面受体来调控上皮细胞屏障入侵深层组织。5.α2,3-唾液酸化修饰诱导宿主免疫细胞耐受通过构建体外耐受模型,我们发现去α2,3-唾液酸化显着降低LOS诱导的免疫细胞耐受水平,降低耐受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降低Siglec1的表达。在耐受细胞中,WB和co-IP结果表明α2,3-唾液酸化通过诱导Siglec1受体来上调其接头分子DAP12和炎症抑制因子SHIP,并形成复合物。共聚焦实验证实去α2,3-唾液酸化减弱Siglec1与SHIP的相互作用。WB证实耐受细胞中去α2,3-唾液酸化降低p65磷酸化并降低上清中TNF-α和NO的分泌量。干扰RNA实验进一步证实耐受细胞中SHIP的上调依赖于Siglec1的激活。小鼠耐受模型中,α2,3-唾液酸化显着上调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中Siglec1的表达。以上结果证实,α2,3-唾液酸化通过诱导Siglec1上调SHIP诱导内毒素耐受。本研究证实了lsg B基因介导的α2,3-唾液酸化在GPS致病力、突破上呼吸道屏障和逃避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探究了α2,3-唾液酸化在GPS在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突破屏障和逃避补体杀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理解GPS引发系统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周盈[4](2021)在《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文中指出背景:皮肤是人体第一大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犯的第一道屏障。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是一种皮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多样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很多病例中,轻度的SSTI无须药物治疗即可自愈,但严重的SSTI如坏死性筋膜炎病情可迅速恶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SSTI的常见致病菌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等,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所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然而近些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引起了病原菌的变迁,耐药菌株及耐药菌的多药耐药性增加,使得SSTI的治疗难度加大,治疗周期延长。作为一种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常被看作是一种天然酶的模拟物。与天然产物酶所不同的是,纳米酶的制备与提纯相对简单,价格相对较低,稳定性较好,可循环利用率相对较高,现已应用于诸如水质检测、疾病诊疗、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许多方面。纳米酶中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种类能够催化H2O2生成具有高毒性的·OH,而·OH可以有效杀伤病原微生物及细胞。由此得到启发,可将这类纳米酶应用于抗菌、抗炎及肿瘤的治疗。将纳米酶应用于皮肤创伤及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如制成伤口敷贴,一方面可以杀灭病原体,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皮损的愈合,有利于诸如烧伤等情况的大面积皮肤屏障缺失的患者的康复。由此可见纳米酶在皮肤感染及皮肤损伤方向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制备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比较并选取表面相对粗糙,比表面积大且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最终经过对比,选择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磷酸铜(Cu3(PO4)2·3H2O)为骨架的纳米花样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通过XRD、FTIR、size、zeta-potential、SEM、TEM等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测试,以确定其外观、粒径、元素组份、晶格等。2.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酶的活性测定。应用指示剂变色的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对指示剂变色程度进行测定,并用统计学方式进行分析,判定所得纳米粒子的酶样活性。3.选取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测定所得纳米粒子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细菌培养、抑菌环、平板涂布及测定OD600等方式对纳米粒子的抗菌效果进行测试。4.在应用于体内实验前先进行了纳米粒子的毒性测试。体内药物毒性测试中选取20只健康的ICR品系小鼠,一半皮下注射纳米粒子溶液,一半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观察。通过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测定、尿液相关指标测定、病理组织分析等得出纳米粒子毒理相关数据。而细胞层面毒性测试包括MTT、细胞迁移、活死染色等。5.纳米花在体内应用是否能表现出同样的抗菌效果,是否有应用于临床的前景需要通过体内应用进行实验。选取健康ICR小鼠,对其进行麻醉后脱毛,并通过剪去小鼠背部直径约6mm的皮肤制造伤口,随后向伤口处滴入适量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造感染性伤口模型。通过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程度评估纳米粒子的体内抗菌活性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结果:1.成功制备了以BSA为模板的磷酸铜纳米粒子及纳米粒子凝胶。经测试表征,该纳米粒子外观表现为纳米花样结构,直径大约在5μm左右,电势为负值。2.纳米花拥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在20-70℃的环境下均有活性。3.在体外抗菌实验中,纳米花凝胶联合应用过氧化氢体系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能力。4.毒性试验表明纳米花凝胶生物安全性较高,适于体内应用。5.纳米花在体内实验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1.以BSA为模板的磷酸铜纳米花尺寸较为均一,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具有酶样活性,组织相容性较好,适宜应用于活体研究。2.纳米花可将低毒性的过氧化氢分解为高活性的活性氧,从而杀灭病原菌。纳米花的酶样活性在50℃时最高,最适工作酸碱度为p H4,但在20-70℃的环境下均能表现出较强的活性。体外抗菌实验证实纳米花联合应用过氧化氢体系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能力,证明纳米花的抗菌作用广谱且有效。3.毒性实验如体重数据、血尿常规、血生化测试、溶血、凝血实验等证实,纳米花与阴性对照组未见明显区别,即纳米花对组织的毒性低,适合进一步应用于活体实验。纳米花凝胶可保持皮肤伤口湿润,为皮损愈合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同时,凝胶剂型可减少铜离子的外渗,进一步降低了毒性。4.通过对小鼠皮肤感染伤口的构建,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最后通过比较各组间伤口愈合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得出结论即纳米花凝胶对感染性皮肤伤口具有促进愈合及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齐家龙[5](2021)在《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文中认为败血症是病原菌感染导致全身性的急性器官功能损伤乃至危及生命的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死于败血症的病患达到30万人以上。败血症多为细菌感染,也有部分为真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抗生素在临床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耐药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不仅加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其严重影响了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研发有效的控制耐药菌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大多数的抗菌肽分子量小,结构相对简单,对细菌的杀伤能力强,是宿主抵抗病原菌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抗菌肽的抑菌功能主要是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和干扰细菌的繁殖。更加全面的了解抗菌肽的作用机理、新的作用靶点和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对开发新的耐药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筛选,尤其注重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以期获得新的抑菌作用位点和作用模式,为开发耐药菌抑菌药物研发奠定基础。本研究前期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作用进行筛选,发现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对多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毒性较低,在血清的稳定性好。1)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可以高效地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改变细菌的形态。低剂量的Tachyplesin Ⅲ可导致部分细菌死亡并主要结合在细菌胞内的遗传物质上。转录组结果显示,Tachyplesin Ⅲ处理后,耐药菌的非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发生显着的改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Tachyplesin Ⅲ可以竞争性的结合FabG与NADPH作用的酶活性中心,并抑制其对NADPH的消耗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体内实验显示,混合多重耐药菌感染比单一的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更差,炎症情况更加严重,小鼠死亡率更高。而Tachyplesin Ⅲ能有效地保护小鼠免受混合的耐药菌感染,提高小鼠生存率,此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2)抗菌肽Cathelicidin BF在1/4最小抑菌浓度的剂量处理下并不能完全导致细菌的死亡,但是可以穿过细胞膜结构并作用于细菌的内部位点。进一步的蛋白组学的结果表明其参与了 RNA转录的过程。而4 MIC的高剂量处理也可以破坏所有细菌的膜完整性从而达到杀伤细菌的作用。本研究更加侧重的分析了 Cathelicidin BF的免疫调节能力,尤其是其对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调控作用。Cathelicidin BF可以在体外刺激NETs的形成,呈现剂量依赖的趋势。体内的结果表明,Cathelicidin BF可以有效的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进入肺部组建免疫防线。耐药菌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形成网状结构捕获和杀伤细菌,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菌能力也被增强,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增强了小鼠抗耐药菌感染的能力,这整个的过程受到了细胞自噬的调控。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 NETs形成过程中关键通路RIPK3-MLKL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初次揭示了 Tachyplesin Ⅲ的全新作用位点及机制,以及以此为靶点开发新的抑菌药物的潜力。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动宿主的免疫系统抗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作用模式的抗菌肽的抑菌机制,提示以抗菌肽作用机理为基础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药物研发具有明显的潜力。

郭彩芬[6](2021)在《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来源的多肽对LPS的中和活性及对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脓毒血症的是继发于感染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脓毒血症是治疗最昂贵的疾病之一,尽管临床医生的认识不断提高,诊断方法日趋完善,治疗措施也不断更新,但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死亡率仍然很高。抗生素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使得脓毒血症的治疗成为一个难题。此外,大多数抗生素对细菌释放的LPS没有影响,有时,在使用抗生素后细菌的裂解会释放更多的LPS,这反过来加重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增加了死亡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由最保守的脂质A,核心多糖链和称为“O-抗原”的可变多糖链组成。天然免疫系统对LPS的监测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宿主监测的关键。细胞外空间的LPS是由质膜定位的TLR4-MD2复合物以及它们的辅助受体CD14共同感知的,CD14能特异性识别LPS的脂质A结构。由适配器MyD88和TRIF介导的TLR4信号转导激活NF-κB和IRF3介导的炎性分子(包括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转录。LPS对TLR4的过度激活和随之而来的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是导致脓毒血症以及脓毒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由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产生。已知的AMPs具有针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以及微生物生物膜的多种生物活性。一些AMPs通过杀死病原体,结合或中和LPS并调节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来参与机体的防御过程。AMPs由于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调节特性,已成为脓毒血症的替代疗法。LPS的中和或消除仍然是治疗脓毒血症的最有前景的方法。多粘菌素B是第一个通过与LPS结合而减少IL-1分泌和致死率的肽,但肾毒性限制了多粘菌素B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低毒性和较强生物活性的AMPs仍然是脓毒血症的潜在候选分子。但使用天然存在的AMPs作为治疗药物仍需克服一些困难。如在体内缺乏稳定性,对宿主细胞的潜在毒性等。本研究是从大蹼铃蟾的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出具有LPS中和活性的多肽峰,并通过多肽组学测出多肽序列,使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与LPS结合能力较强的7个多肽,再通过生物膜层干涉技术筛选出两条与LPS结合能力最强的多肽,命名为肽2、肽7。肽2是一条由3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序列为DLLGQAGCTLVIGEEAGKEIADLTNSVIEDVLRK,肽 7 是一条由 15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序列为NQPFTFTLGTGQVIK;肽2、肽7对临床常见的细菌没有直接的抑菌活性,但与LPS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05 ×10-9M,8.156 × 10-9M;肽2、肽7可显着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和分泌,包括TNF-α、IL-1β和IL-6;肽2、肽7阻断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JNK和p38)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发挥抗炎作用;体内实验表明肽2、肽7可降低LPS处理过的小鼠的死亡率,对脓毒血症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肽2、肽7与LPS的相互作用表明,肽2、肽7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部分中和LPS;肽2、肽7可阻断LPS与LPS结合蛋白的结合,从而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肽2、肽7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包括部分中和LPS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赵丹[7](2021)在《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毒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需氧、非发酵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泌尿道中,为条件致病菌,易引起抵抗力低下人群发生感染。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通常病原菌的毒力越大,其致病性就越强。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的细胞毒性因子,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AB菌株、标准株ATCC17978菌株及OmpA蛋白敲除的鲍曼不动杆菌突变株(omp A-/-AB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外膜蛋白OmpA的生物信息学特征、构成鲍曼不动杆菌侵袭及毒素、以及在诱导肺上皮细胞自噬及凋亡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鲍曼不动杆菌OmpA生物信息学特性本研究选取12株临床分离的AB菌株,提取其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OmpA基因,结果提示12株临床分离的AB菌株MLST分析分别属于6类ST型,均能检测到OmpA基因。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 DNA,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AB菌株的OmpA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分析,12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OmpA基因的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OmpA基因,测序结果有24个SNP位点。比对Pubmed上OmpA蛋白的三级空间结构及跨膜结构,OmpA蛋白质有6种三级结构,均由β-桶状结构组成保守结构域,是一种跨膜蛋白。结果说明,OmpA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具有高保守性,临床分离的12株菌株中的Omp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2.鲍曼不动杆菌OmpA敲除菌株的制备及形态观察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OmpA基因被Kn抗性基因取代的克隆菌株,命名为ATCC17978/Δomp A::Kn(omp A-/-AB)。将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分别接种于LB培养基上,提取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的总RNA,反转录为c DNA,利用RT-PCR检测OmpA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OmpA的相对表达水平野生型AB菌株明显高于omp A-/-AB菌株(P<0.05)。形态学观察可见,野生型AB菌落生长良好,呈圆形,乳白色,潮湿,表面光滑,不透明,略凸在中间。而omp A-/-AB菌落生长中等,形状比野生株小,颜色与野生型菌株相同,边缘整齐,表面湿润,中间微微隆起,野生型AB菌株菌落计数显着高于omp A-/-AB株。结果说明,OmpA基因在鲍曼不动杆菌维持生长活力中起到重要作用,OmpA蛋白是鲍曼不动杆菌重要的组成蛋白。3.OmpA对WTRL1细胞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野生型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可导致细胞收缩、溶解率增高,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而omp A-/-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时,WTRL1细胞收缩程度减轻,细胞溶解率低于野生型,细胞活力显着高于野生型AB菌株感染时(P<0.05)。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正常组WTRL1细胞自噬极少,野生型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可见大量细菌粘附、侵入细胞,细胞内可见较多的双膜空泡的自噬小体形成,并观察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脊破裂等典型的自噬表现,同时可见凋亡小体;omp A-/-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时,细菌粘附、侵入细胞减少,WTRL1细胞破坏程度降低,自噬小体形成较少(P<0.05)。结果说明,OmpA蛋白对细菌粘附及侵入宿主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OmpA蛋白可诱导宿主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发生,加重细胞的破坏。4.OmpA对SD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野生型AB菌株感染SD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可见大鼠肺泡结构明显受损,肺泡腔内可见炎性渗出物,肺泡隔明显增厚、破裂,血管扩张出血,各级支气管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纤毛黏连、倒伏。而omp A-/-AB菌株感染SD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可见大鼠肺泡结构受损减轻,肺泡隔轻度增厚、破裂,各级支气管周围可见少许炎性细胞,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野生型AB菌株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野生型AB菌株感染SD大鼠肺组织,大量细菌粘附、侵入大鼠肺组织细胞,细胞内可见双膜空泡的自噬小体,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脊断裂,线粒体空泡形成,同时可见凋亡的发生;而omp A-/-AB组细菌粘附、侵入肺组织细胞少,肺组织细胞破坏程度低,自噬小体形成较少(P<0.05)。结果说明,OmpA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宿主细胞时,对细菌粘附、侵入及诱导肺组织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5.OmpA对肺组织细胞P62及LC3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分别感染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时,野生型AB菌株可导致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的P62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omp A-/-AB菌株感染组(P<0.05),而LC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omp A-/-AB菌株组(P<0.05)。说明鲍曼不动杆菌在感染宿主时,OmpA可导致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降低,LC3表达升高,并表现出肺组织细胞自噬的发生。6.OmpA对肺组织细胞m TOR、pm TOR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分别使用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时,野生型AB菌株可引起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中的m TOR及pm TO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omp A-/-AB菌株感染组(P<0.05)。使用自噬通路中重要分子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干预后,m TOR及pm TOR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P62表达水平下降,LC3表达水平升高,自噬反应增强;使用m TOR促进剂氯喹(CQ)干预后,m TOR及pm TOR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62表达水平升高,LC3表达水平降低,自噬反应减弱,与omp A-/-AB菌株感染组趋势一致(P<0.05)。结果说明,OmpA通过m TOR通路诱导肺组织细胞自噬。7.OmpA对肺组织细胞p AMPK、AMPK的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时,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中的p AMPK蛋白及AMPK蛋白表达水平在野生型AB菌株感染组明显高于omp A-/-AB菌株感染组(P<0.05)。说明OmpA诱导肺组织细胞自噬,可能是通过提高m TOR信号通路上游的AMPK和p AMPK基因的表达而发挥作用。8.OmpA对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野生型AB感染WTRL1细胞,Flow cytometry检测不同时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对SD WTLRs细胞凋亡的水平。结果提示与正常组比较,第1h、3h WTLRs细胞凋亡逐渐增加,第3h凋亡及死亡率最高。而omp A-/-AB感染3h组、AB+CQ 3h组WTRL1细胞凋亡低于野生型AB感染组。9.OmpA对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感染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野生型AB菌株感染组的WTRL1细胞及SD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JKN1、Drp-1、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mp A-/-AB菌株感染组(P<0.05),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omp A-/-AB菌株感染组(P<0.05)。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在感染宿主时,OmpA蛋白可导致凋亡及自噬的关键相关蛋白Beclin-1升高,同时引起凋亡相关蛋白JNK1、Drp-1、caspase-3、caspase-9升高,Bcl-2水平下降,说明OmpA可导致肺组织细胞线粒体损伤,诱导凋亡的发生。10.OmpA对SD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感染SD大鼠肺组织,通过ELISA检测方法,可见野生型AB菌株感染组SD大鼠的血清中的IL-1β、GM-CSF、INF-γ和TNF-α表达水平较omp A-/-AB菌株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结果说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SD大鼠肺组织时,OmpA可导致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综上,本研究从OmpA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野生型AB菌株及omp A-/-AB菌株感染SD大鼠肺组织时,被感染细胞超微结构与诱导细胞自噬、凋亡分子调控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可见OmpA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是其毒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加重宿主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是诱导细胞自噬及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本研究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彭敏[8](2021)在《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高透氧化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半透光性成为前牙美学种植基台的理想材料,但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口腔环境中,基台材料表面易受微生物粘附形成生物膜,进而引发感染或种植体周围炎,甚至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透氧化锆表面进行改性,利用铝硅酸盐多孔结构的承载能力及银纳米粒子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能力,构建具有良好抗菌、抗炎和生物相容性的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促进种植体-软组织结合界面生物封闭形成,防止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和炎症发生,提髙种植成功率和延长种植体使用时间。首先在高透氧化锆表面分别构建光滑和多孔载银涂层,比较两种材料的抗菌性能,进一步对抗菌性能较好的载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能力及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氧化锆表面改性对其半透性能的影响,为种植美学基台材料选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1)采用铝硅酸盐真空及非真空烧结的方法,分别在高透氧化锆表面构建光滑和多孔涂层形貌,然后浸渍于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并二次烧结,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在铝硅酸盐涂层原位还原。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表面涂层的微观形貌特征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比较光滑和多孔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表面涂层的银离子释放能力;并通过抑菌圈、平板活菌计数、活/死菌荧光染色及SEM等技术观察不同改性涂层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的体外抑菌能力。(3)分别将成骨细胞(MC3T3-E1)和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与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共培养后,利用CCK-8、细胞粘附、ALP染色、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改性涂层对细胞增殖、粘附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并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PH-1)与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共培养,分别在加入和不加脂多糖(LPS)情况下,用RT-q 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IL-4、IL-10、TGF-β、IL-1β、IL-6、TNF-αm 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NF-κB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以分析改性涂层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4)以超透和传统氧化锆材料作为对照,对三种氧化锆材料表面制备改性涂层并比较不同氧化锆材料改性前后的半透明度及抗弯强度等性能变化,通过FE-SEM、EDS对三种材料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1)FE-SEM、EDS、XPS结果显示硝酸银溶液的浸渍浓度影响铝硅酸盐辅助沉积银粒子涂层的制备,高浓度硝酸银环境(5 mol/l)相对于低浓度(1mol/l)更利于银纳米粒子的沉积,获得的银纳米颗粒数量更多、尺寸更小,但其分布并不均匀。铝硅酸盐非真空烧结后在高透氧化锆表面能形成开放型微纳米多孔结构,与光滑铝硅酸盐涂层相比,多孔铝硅酸盐涂层获得数目更多、尺寸更小,形状更均匀的纳米银粒子,且能在涂层深部沉积。(2)ICP-AES结果显示光滑载银涂层与多孔载银涂层初期银离子释放均较明显,往后逐渐趋于平缓,且多孔载银涂层释放的银离子浓度高于光滑载银涂层的银离子释放浓度。光滑和多孔载银涂层对E.coli、S.aureus和L.acidophilus均有抗菌效果,且多孔载银涂层抗菌性能更显着。(3)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表面多孔结构的载银高透氧化锆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提高,并上调成骨分化基因Coll A1、BSP、OC和OPN的表达,也能促进HGFs增殖和粘附,表面载银对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无显着影响;载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粒子能够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分别抑制和促进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4)三种氧化锆材料改性前后的性能比较显示,经载银涂层改性后三种氧化锆的半透明度和强度不同程度下降,载银高透氧化锆与载银传统氧化锆材料的抗折裂强度与半透明度无差异,能满足临床需要。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铝硅酸盐烧结和硝酸银溶液浸渍法,在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表面成功构建银粒子涂层,发现非真空烧结多孔涂层能够获得数目更多、尺寸更小的纳米银粒子;表面多孔的高透氧化锆载银涂层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界面封闭形成,并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改性材料半透明度和强度性能良好。提示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不仅能够提高种植基台的成功率,也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

路瑞[9](2021)在《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人们有高达90%的时间在住宅或工作环境中度过,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而这些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暴露特性越来越被关注。微生物气溶胶是指含有微生物粒子的气溶胶,包括细菌、真菌、花粉孢子、病毒等微生物体。吸入含有微生物的大气颗粒物会引起一系列人体健康效应。长时间真菌气溶胶暴露可能导致人体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等。细菌气溶胶暴露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部分大颗粒细菌气溶胶随食道进入人体是引起部分肠道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摸清住宅环境或工作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暴露特性和探究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对保护人群健康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了普通住宅环境和养老院、污水处理厂和歌剧院等3个不同的工作环境为背景,利用可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鲎试验法(LAL)等技术手段探究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的组分、浓度分布、粒径分布和群落结构,明确上述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暴露特征;在应用多种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以细胞实验为基础的微生物暴露风险评价新方法。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住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GSP)和可入肺颗粒物(PM1)中均存在真菌碎片,但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物种多样性显着高于可入肺颗粒物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物种多样性(p<0.05)。真菌气溶胶浓度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p<0.05),但不同住宅中的真菌气溶胶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比较罕见的粒径小于1μm的花粉碎片也在住宅环境中被观察到。研究结果显示用q PCR法可以鉴定和定量PM1样品中的微生物片段,也增加了人们对普通住宅环境中PM1颗粒物和GSP颗粒物之间定量关系的深入了解。(2)在养老院工作环境中发现,清洁工在工作过程中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真菌气溶胶,青霉菌(Penicillium spp.)是在清洁工作中暴露的主要菌属。通过对菌落的分离培养和体外细胞实验可知,在分离的30个菌株中,亮白曲霉(A.candidus)和意大利青霉(P.italicum)具有最高炎症潜能,黑曲霉(A.niger)和烟曲霉菌(A.fumigatus)具有最大毒性效应。本章提出一种基于细胞实验进行风险评价的新方法,基于菌株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进行健康评价发现,清洁工暴露的风险组真菌的浓度(71 CFU/m3)高于室内固定样本(28 CFU/m3)和室外固定样本(15 CFU/m3)的风险组真菌浓度,清洁工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高暴露风险。(3)在污水处理厂的工作环境中发现,工人暴露的颗粒物中的嗜温细菌,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浓度受季节、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影响显着。接触污水相关工作人员的暴露值(GM=352 CFU/m3)显着高于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人员的暴露值(GM=158 CFU/m3,p=0.01)。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唯一一个在秋天人体样品和两个工作环境中检测到的致病菌。四种不同的风险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工人具有较高的暴露风险。(4)在歌剧院工作环境中,不同表演形式的工作人员释放的颗粒物浓度不尽相同,但均高于背景浓度(848 CFU/m3)。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细菌浓度最高(5484 CFU/m3),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号表演(3491 CFU/m3)、唱歌表演(2848 CFU/m3)和横笛表演(2403CFU/m3)。粒径较大的微生物(7-12μm)在传播过程中最先沉降。呼出气冷凝液结果显示呼吸道细菌不仅可以直接进入空气环境中,也可以随着气流通过乐器间接进入大气环境,例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近场表演的风险显着高于远场表演。

洪健超[10](2021)在《高血浆降钙素原水平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高血浆降钙素原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危重症评分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CCI评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肌酶谱以及血、尿、痰、导管等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等指标。将所有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分成高PCT组(PCT>100μg/L)和低PCT组(PCT=0.02~100μg/L),分别比较上述各指标在高PCT组和低PCT组中的差异;随后将高PCT组和低PCT组各分成28d存活组和28d死亡组,分别比较上述各指标在28d存活组和28d死亡组中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回归模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绘制各指标的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各个指标对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对高PCT组和低PCT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28d病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散点图,进行线性相关拟合及Lowess拟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96例患者,高PCT组103例,低PCT组193例。相较于低PCT组,高PCT组平均年龄更小;入院前7d及住院期间有大手术史比例更高;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更高,CCI评分更低;AKI1期比例更低;AKI2期、AKI3期、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HR、Lac、Pa CO2、HCO3-、Sa O2、IL-6、CRP、AST、LDH、BUN、CREA、PT、APTT、INR、D-D、c Tn I、Myo、CK-MB明显升高;PH、Plt、i Ca2+明显降低(均P<0.05)。2.低PCT组中,相较于28d存活组,28d死亡组男性比例更高、休克比例更高、基础疾病更多;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CCI评分更高;AKI3期比例更高、行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更高;血液感染率更高;HR、RR、Lac、BE、LY%、AST、LDH、BUN、CREA、PT、INR、c Tn I、Myo、CK-MB、K+、Glu明显升高;MAP、PH、PaO2、HCO3-、Sp O2、SaO2、Alb明显降低(均P<0.05)。28d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是SOFA评分、CCI评分、HCO3-、Sa O2、LDH,均对评估ICU低血浆PCT成人脓毒症患者28d预后有诊断意义(均AUC>0.5),SOFA评分的敏感度最高,为80.9%,HCO3-和SaO2的特异度最高,为90.9%。各28d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与28d病死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均P<0.0001)。3.高PCT组中,相较于28d存活组,28d死亡组休克比例更高;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更高;AKI 1期比例更低、AKI 3期比例更高;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显着升高;Lac、APTT、cTnI、Myo、Na+和Glu明显升高;HCO3-、SpO2、SaO2明显降低(均P<0.05)。APACHE Ⅱ评分为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ICU高血浆PCT成人脓毒症患者预后有诊断意义(AUC>0.5),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0.7%。28d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与28d病死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001)。结论:高血浆PCT水平ICU脓毒症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发生休克比例高,危重症评分包括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相较于ICU低血浆PCT成人脓毒症患者,ICU高血浆PCT成人脓毒症患者心脏功能、肺脏功能、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及凝血功能恶化程度更高。高PCT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与休克、GCS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AKI 3期、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电解质、葡萄糖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有关。APACHE Ⅱ评分为高血浆PCT水平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2)血流感染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菌学鉴别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临床资料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仪器方法
        2.2.3 评分方法
        2.2.4 细菌培养与鉴定
        2.2.5 观察指标
        2.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我院近3 年来ICU血流感染细菌学分布
    3.3 两组间PCT、cTNI水平比较
    3.4 乳酸、休克指数、SOFA评分、肌酐、NT-proBNP情况
    3.5 休克指数的ROC曲线
    3.6 乳酸的ROC曲线
    3.7 PCT的ROC曲线
    3.8 PCT、乳酸、休克指数联合ROC曲线
    3.9 各指标与G-菌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脓毒症发病机制及常见病原菌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3)lsgB基因介导的脂寡糖α2,3-唾液酸化在副猪革拉瑟氏菌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副猪革拉瑟氏菌研究进展
        1.1.1 副猪革拉瑟氏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1.1.2 副猪革拉瑟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1.3 副猪革拉瑟氏菌LOS及其修饰机制
        1.1.4 小结与展望
    1.2 唾液酸化研究进展
        1.2.1 唾液酸简述
        1.2.2 微生物唾液酸和类唾液酸分子合成机制的追溯
        1.2.3 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1.2.4 唾液酸化的生物学意义
        1.2.5 小结与展望
    1.3 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s
        1.3.1 Siglecs家族简述
        1.3.2 Siglec1简述
        1.3.3 Siglecs参与病原体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1.3.4 小结与展望
    1.4 呼吸道屏障简述
        1.4.1 呼吸道黏液屏障
        1.4.2 呼吸道上皮细胞屏障
        1.4.3 呼吸道病原菌的竞争及屏障破坏
        1.4.4 胞外基质与呼吸道屏障
        1.4.5 小结与展望
    1.5 转化生长因子研究进展简述
        1.5.1 转化生长因子简述
        1.5.2 TGF-β1信号转导
        1.5.3 转化生长因子的主要功能
        1.5.4 小结与展望
    1.6 内毒素耐受研究进展
        1.6.1 内毒素耐受简述
        1.6.2 内毒素耐受分子机制
        1.6.3 内毒素耐受对疾病的影响
        1.6.4 小结与展望
第2章 目的与意义
第3章 副猪革拉瑟氏菌lsgB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细胞
        3.1.2 相关质粒
        3.1.3 试剂和试剂盒
        3.1.4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制
        3.1.5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3.1.6 主要仪器
        3.1.7 引物
    3.2 实验方法
        3.2.1 副猪革拉瑟氏菌株的复苏和传代培养
        3.2.2 p KWHK自杀性质粒的构建
        3.2.3 lsgB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
        3.2.4 lsgB缺失菌株的RT-PCR鉴定
        3.2.5 p SWHG穿梭质粒的构建
        3.2.6 lsgB互补菌株的构建
        3.2.7 野生菌株、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生长曲线比较
        3.2.8 野生菌株、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的血清杀菌实验
        3.2.9 热酚-水法(hot phenol-water)提取细菌内毒素(大量制备)
        3.2.10 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测定内毒素活性
        3.2.11 脂多糖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
        3.2.12 野生菌株、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的自身凝集能力检测
        3.2.13 野生菌株、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对细胞黏附及侵入能力检测
        3.2.14 野生菌株、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与血清补体抑制因子f H结合实验
        3.2.15 流式细胞术
        3.2.16 黏附抑制实验
        3.2.17 毒力评估实验
        3.2.18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唾液酸含量
        3.2.19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缺失菌株缺失长度的选择
        3.3.2 pKWHK和pSWHG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3.3.3 lsgB基因缺失菌株及互补菌株的PCR鉴定
        3.3.4 lsgB基因缺失菌株RT-PCR和qPCR鉴定
        3.3.5 lsgB基因缺失不影响GPS菌株的生长
        3.3.6 lsgB基因缺失影响GPS菌株LOS末端的唾液酸化
        3.3.7 lsgB基因缺失影响GPS菌株抵抗血清杀伤的能力
        3.3.8 lsgB基因缺失影响GPS菌株对细胞的黏附和侵入
        3.3.9 lsgB基因缺失影响GPS菌株的自身凝集
        3.3.10 LOS唾液酸化影响补体fH因子在GPS菌株表面的沉积
        3.3.11 LOS唾液酸化影响GPS菌株的毒力
第4章 lsgB-介导的LOS唾液酸化在GPS突破气管上皮屏障中的作用探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和细胞
        4.1.2 相关质粒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菌侵入和Transwell实验
        4.2.2 ELISA试剂盒测定TGF-β1分泌量
        4.2.3 免疫组化
        4.2.4 细菌与重组蛋白pull-down实验
        4.2.5 Western Blot
        4.2.6 荧光定量PCR(qPCR)
        4.2.7 免疫共沉淀
        4.2.8 siRNA干扰
        4.2.9 细胞的转染及co-IP
        4.2.10 LOS-ELISA
        4.2.11 流式细胞术
        4.2.12 双荧光素酶实验
        4.2.13 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NPTr细胞中构建基因缺失细胞系
        4.2.14 ECIS测定细胞的跨细胞电阻值
        4.2.15 感染动物组织采样
        4.2.16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LOS唾液酸化诱导巨噬细胞Siglec1分子的高表达
        4.3.2 LOS唾液酸化诱导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GF-β1
        4.3.3 唾液酸化的LOS通过Siglec1/DAP12/Syk轴促进TGF-β1分泌
        4.3.4 猪源Siglec1胞内存在ITAM-like基序
        4.3.5 p38参与Siglec1/DAP12/Syk介导的TGF-β1产生
        4.3.6 TGF-β1影响气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4.3.7 LOS唾液酸化调控TGF-β1的产生来促进GPS的跨细胞迁移
        4.3.8 LOS唾液酸化调控TGF-β1的产生来促进GPS侵入细胞
第5章 LOS唾液酸化在诱导免疫细胞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和细胞
        5.1.2 相关质粒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GPS和HI的LOS提取及去唾液酸化
        5.2.2 内毒素耐受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
        5.2.3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5.2.4 脾脏单细胞表面的染色
        5.2.5 RAW264.7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
        5.2.6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去唾液酸化的LOS降低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能力
        5.3.2 去唾液酸化减弱耐受细胞Siglec1和SHIP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
        5.3.3 Siglec1是内毒素耐受潜在分子靶标
        5.3.4 DAP12对下游信号的特异性调控
第6章 讨论
    6.1 lsgB基因功能的初步探索
    6.2 Siglecs与细菌感染的“磋商”
    6.3 唾液酸在机会致病菌中的“变装”
    6.4 机会致病菌的“无声”入侵
    6.5 小结与展望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1 皮肤软组织感染概述
        1.1.1 SSTIs的分级
        1.1.2 SSTIs流行病学
        1.1.3 病原体
        1.1.4 发病机制
        1.1.5 临床表现
        1.1.6 诊断与治疗
        1.1.7 小结
    1.2 纳米酶概述
        1.2.1 纳米酶的辅助因子
        1.2.2 纳米酶催化机理
        1.2.3 纳米酶的催化与调节
        1.2.4 新型纳米酶的发展趋势
        1.2.5 纳米酶的应用与挑战
        1.2.6 小结
    1.3 纳米酶抗菌概述
        1.3.1 纳米酶抗菌的研究意义
        1.3.2 纳米酶抗菌的分类
        1.3.3 纳米酶抗菌的机制
        1.3.4 多效能纳米酶抗菌
        1.3.5 纳米酶抗生物被膜
        1.3.6 小结
第二章 花状纳米酶及纳米酶凝胶的表征及酶活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纳米花及纳米花凝胶的制备
    2.4 纳米花的表征测试
    2.5 纳米花的酶样活性测试
    2.6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花状纳米酶活体应用毒性的探索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活体毒性实验
    3.4 凝血实验
    3.5 溶血实验
    3.6 细胞培养
    3.7 MTT比色
    3.8 细胞划痕实验
    3.9 细胞活死染色
    3.10 铜离子逸出测定
    3.11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花状纳米酶抗菌作用的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培养基的制作
    4.4 细菌培养
    4.5 体外抗菌实验
    4.6 药物浓度依赖实验
    4.7 抑菌环实验
    4.8 动物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
    4.9 动物感染性伤口的建立
    4.10 伤口的观察与测量
    4.11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败血症(sepsis)的流行现状
        1.1 败血症全球流行状况
        1.2 败血症的生物标志物
        1.2.1 与感染相关的指标
        1.2.2 与天然免疫相关的指标
        1.2.3 其他成分
        1.3 败血症的危害
    2. 耐药菌的产生、进化和治疗
        2.1 耐药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
        2.1.1 先天性耐药
        2.1.2 适应性耐药
        2.1.3 获得性耐药
        2.2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新方法
    3. 抗菌肽的分类与作用
        3.1 Tachyplesin Ⅲ抗菌肽研究进展
        3.2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研究进展
    4.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结构、毒性及抑菌活性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多肽、菌株、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耐药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2.2 多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鉴定
        2.2.3 多肽的血清稳定性鉴定
        2.2.4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2.2.5 XTT测定多肽对细胞毒性
        2.2.6 多肽的溶血性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化学结构
        3.2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抑菌广谱性及最小杀菌浓度
        3.3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血清稳定性
        3.4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溶血性
        3.5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细胞毒性分析
    4 讨论
        4.1 抗菌肽是有效的抑制耐药菌手段之一
        4.2 不同化学结构对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4.3 纳米递送载体应用
    5 小结
第二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活性抵抗多重混合耐药菌感染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多肽合成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所用的抗体
        2.1.4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及耗材
        2.1.5 实验所需的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2.2.2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在细菌的定位情况
        2.2.3 PI染色鉴定细胞膜的完整性
        2.2.4 转录组测序分析
        2.2.5 RT-PCR鉴定多肽处理后基因表达情况
        2.2.6 siRNA电转敲低细菌的FabG表达
        2.2.7 Biacore3000检测多肽与FabG结合的亲和力
        2.2.8 NADPH消耗实验
        2.2.9 AutoDock分子对接模拟
        2.2.10 小鼠耐药菌肺炎感染模型
        2.2.11 肺泡灌洗液细菌载量测定
        2.2.12 肺泡灌洗液分离及细胞因子检测
        2.2.13 肺组织H&E染色
        2.2.14 中性红吞噬实验
        2.2.15 EL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Tachyplesin Ⅲ的破膜剂量及活死细菌染色
        3.2 Tachyplesin Ⅲ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3.3 Tachyplesin Ⅲ处理后对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3.4 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的表达及生物活性达到抑菌的作用
        3.5 Tachyplesin Ⅲ通过抑制FabG的生物学活性中心抑制其活性作用
        3.6 耐药菌混合感染肺炎模型显着降低了小鼠的生存率
        3.7 Tachyplesin Ⅲ提高小鼠的生存率,降低了肺部的感染情况
        3.8 Tachyplesin Ⅲ提高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4. 讨论
        4.1 Tachyplesin Ⅲ的抗菌作用机制分析
        4.2 FabG抑菌作用机制及应用潜力
        4.3 以Tachyplesin Ⅲ为模板开发抗菌涂层用以医疗器械
        4.4 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机制研究
    5. 小结
第三部分 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控NETs的形成产生抑菌的效果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中性粒细胞分离、鉴定及培养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乳酸脱氢酶释放(LDH)检测
        2.3.2 细胞凋亡检测
        2.3.3 免疫印记实验
        2.3.4 免疫荧光分析
        2.3.5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2.3.6 流式细胞术
        2.3.7 细菌蛋白提取
        2.3.8 细菌蛋白消化及iTRAQ标记
        2.3.9 蛋白多肽样品纯化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Cathelicidin BF的破膜剂量及PI染色
        3.2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3.3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靶点预测分析
        3.4 假单胞绿脓杆菌感染肺炎模型建立
        3.5 P.aeruginosa感染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形成
        3.6 Cathelicidin BF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影响NETs的形成过程
        3.7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依赖细胞自噬的发生
        3.8 Cathelicidin BF预处理招募并促进了巨噬细胞的死亡
        3.9 细胞坏死调控细菌感染引起过激的NETs导致的炎症性死亡
        3.10 Cathelicidin BF在体内的作用模式预测
    4. 讨论
        4.1 Cathelicidin BF的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1.1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的改造及应用
        4.1.2 CathelicidinBF及其家族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4.1.3 Cathelicidin BF及其家族的免疫调节作用
        4.2 先天免疫细胞在抗耐药菌的关键作用分析
        4.2.1 巨噬细胞在抗菌的作用
        4.2.2 中性粒细胞的抗菌作用
        4.3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特异性及诱导机制
        4.3.1 耐药菌感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的机制
        4.3.2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双面性
        4.3.3 细胞自噬在NET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4 细胞死亡“crosstalk”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4.4.1 PANoptosis研究进展
        4.4.2 细胞死亡的“crosstalk”与宿主抗耐药菌感染
        4.4.3 细胞坏死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及NETs过程中的作用
        4.5 喷雾鼻腔给药方式优势
    5. 小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来源的多肽对LPS的中和活性及对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脓毒血症
    1.2 LPS
    1.3 抗微生物肽
第2章 抗内毒素肽的筛选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3章 抗内毒素肽的体外活性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4章 抗内毒素肽体内治疗效果的评价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抗菌肽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免疫治疗的潜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毒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鲍曼不动杆菌的特征与分布
    1.2.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1.3.鲍曼不动杆菌OmpA的结构特点
    1.4.鲍曼不动杆菌OmpA毒力机制
    1.5.鲍曼不动杆菌OmpA免疫作用机制
    1.6.鲍曼不动杆菌OmpA耐药机制
    1.7.鲍曼不动杆菌OmpA与自噬的关系
    1.8.鲍曼不动杆菌OmpA对自噬及凋亡之间的影响
    1.9.小结与展望
    1.10.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鲍曼不动杆菌OmpA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2.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材料
        2.2.2.主要器材
        2.2.3.主要试剂
        2.2.4.主要试剂配置
        2.2.5.方法
    2.3.结果与分析
        2.3.1.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管家基因鉴定及 MLST 分型
        2.3.2.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OmpA基因扩增及 mRNA表达水平
        2.3.3. 鲍曼不动杆菌 OmpA 的三级结构及蛋白跨膜结构分析
        2.3.4. 同源重组构建 OmpA 基因敲除的 AB 菌株组
    2.4.讨论
第三章 外膜蛋白OmpA对肺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3.1.前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SD大鼠来源
        3.2.2.细胞来源
        3.2.3.菌株来源
        3.2.4.主要试剂
        3.2.5.主要抗体
        3.2.6.主要器材
        3.2.7.主要试剂配置
        3.2.8.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3.1.细菌培养及建立SD大鼠肺炎模型
        3.3.2.SD大鼠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大体形态学观察
        3.3.3. 野生型 AB 菌株与 ompA-/- AB 菌落形态学比较
        3.3.4.OmpA对 SD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
        3.3.5.OmpA对 WTRL1 细胞大体形态学表现的影响
        3.3.6.OmpA对 SD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3.3.7.OmpA对 WTRL1 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3.8.OmpA对自噬相关蛋白P62、LC3 表达水平的影响
        3.3.9.OmpA对自噬相关蛋白m TOR、pm TOR表达水平的影响
        3.3.10.OmpA对 m TOR通路上游p AMPK、AMPK表达水平的影响
        3.3.11.OmpA对 SD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4.讨论
第四章 外膜蛋白OmpA对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4.1.前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SD大鼠来源
        4.2.2.细胞来源
        4.2.3.菌株来源
        4.2.4.主要试剂
        4.2.5.主要抗体
        4.2.6.主要器材
        4.2.7.主要试剂配置
        4.2.8.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3.1.SD大鼠肺炎HE染色病理学观察
        4.3.2.AB感染WTRL1 细胞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4.3.3. AB 感染 WTRL1 细胞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观察
        4.3.4. OmpA 对自噬与凋亡关键蛋白 Beclin-1 表达水平的影响
        4.3.5. OmpA 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4.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1 结论
    2 创新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种植修复结构
    1.2 种植修复评价
    1.3 氧化锆基台材料简介
    1.4 氧化锆基台抗菌性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2.1 银离子释放检测
        3.2.2.2 菌种的活化和菌悬液制备
        3.2.2.3 抗菌性能实验
        3.2.2.4 样品表面荧光染色实验
        3.2.2.5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
        3.2.2.6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银释放检测
        3.3.2 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3.3.2.1 不同样品与细菌共培养的涂板结果
        3.3.2.2 不同样品与细菌共培养后的平板活菌计数结果
        3.3.2.3 活/死细菌荧光染色结果
        3.3.2.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2.2.1 细胞培养
        4.2.2.2 细胞增殖实验
        4.2.2.3 细胞粘附实验
        4.2.2.4 成骨细胞内ALP活性检测
        4.2.2.5 成骨细胞中LDH含量检测
        4.2.2.6 荧光定量RT-q PCR实验
        4.2.2.7 Western blot实验
        4.2.2.8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
        4.3.1 生物相容性评价
        4.3.1.1 材料对成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影响
        4.3.1.2 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4.3.1.3 材料对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
        4.3.1.4 材料对成骨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1.5 材料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4.3.1.6 材料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4.3.2 抗炎性评价
        4.3.2.1 材料对 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4.3.2.2 材料对 LPS 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 TLR4/NF-κB 通路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4.2 材料对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载银氧化锆基台材料的半透明性能比较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2.2.1 样件制备
        5.2.2.2 性能测试
        5.2.2.3 统计学方法
    5.3 结果
        5.3.1 性能分析
        5.3.2 裂纹分析
        5.3.3 SEM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述抗种植体周围炎的生物材料和抗生素应用研究
    6.1 种植体周围疾病
    6.2 临床和实验室策略
    6.3 局限和前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符号中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住宅及工作环境与人体健康
    1.2 微生物气溶胶成分及其健康效应
        1.2.1 真菌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2.2 细菌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2.3 花粉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3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培养及鉴定
        1.3.1 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
        1.3.2 微生物气溶胶的培养和鉴定
    1.4 微生物气溶胶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
        1.4.1 炎症因子
        1.4.2 微生物气溶胶暴露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
    1.5 微生物气溶胶暴露风险评价
        1.5.1 基于职业暴露限值的健康风险评价
        1.5.2 基于致病菌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价
        1.5.3 基于剂量-反应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价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住宅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选择和样品采集
        2.2.2 样本提取和培养
        2.2.3 qPCR对样本的检测
        2.2.4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M_1和GSP样本中真菌的鉴定
        2.3.2 PM_1/GSP及PM_1和GSP之间的相关关系
        2.3.3 真菌气溶胶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性
        2.3.4 PM_1和GSP样本中花粉浓度分布
        2.3.5 PM_1和GSP样本中链霉菌浓度分布
        2.3.6 住宅环境中微生物暴露健康风险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养老院中清洁工作人员真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真菌培养和计数
        3.2.3 使用MALDI-TOF MS鉴定真菌
        3.2.4 真菌总炎症潜能测定
        3.2.5 真菌毒性效应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清洁工真菌暴露水平
        3.3.2 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炎症潜能和剂量曲线
        3.3.3 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细胞毒性效应
        3.3.4 护理院清洁工健康风险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水处理场中工人细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污水处理厂信息
        4.2.2 参与者与采样流程
        4.2.3 微生物提取和培养
        4.2.4 嗜温细菌,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定量
        4.2.5 使用MALDI-TOF MS对细菌进行鉴别
        4.2.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实验
        4.2.7 可吸入细菌和内毒素日均累积暴露风险评价
        4.2.8 总炎症效应测量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工人样品的细菌和内毒素暴露水平
        4.3.2 不同工作单元中细菌浓度分布和粒径分布
        4.3.3 细菌和内毒素的暴露风险指数
        4.3.4 细菌群落
        4.3.5 工人样品总炎症潜能
        4.3.6 污水处理厂工人的健康风险评价
        4.3.7 工人暴露细菌气溶胶的源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歌剧院中音乐家细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和参与者
        5.2.2 气溶胶样品的采集
        5.2.3 呼出气冷凝液的采集和培养
        5.2.4 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演奏过程中室内的微生物浓度
        5.3.2 微生物的粒径分布
        5.3.3 微生物种属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血浆降钙素原水平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PCT的检测方法
    2.5 诊断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病原学分析
    3.3 生物学指标
    3.4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
    3.6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生物标记物在成人脓毒症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血流感染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菌学鉴别的探究[D]. 蒋荣青.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lsgB基因介导的脂寡糖α2,3-唾液酸化在副猪革拉瑟氏菌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D]. 周盈. 吉林大学, 2021(01)
  • [5]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D]. 齐家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来源的多肽对LPS的中和活性及对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郭彩芬.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7]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毒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赵丹. 贵州大学, 2021(01)
  • [8]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D]. 彭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 路瑞. 长安大学, 2021
  • [10]高血浆降钙素原水平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D]. 洪健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