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软件 4 - 从零开始

远离软件 4 - 从零开始

一、远离软件之四——从头做起(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0)在《低维材料新型转移方法与HfTe5晶体的低温输运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单层石墨烯的发现打开了二维材料领域的大门,二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类别,在材料性能、拓扑能带等诸多领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发展至今,人们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种类的二维材料研究,而是更加注重各种材料间的相互合作,通过人为堆叠组成二维异质结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意图,比如光电材料、超导材料、铁电材料等等。本论文以拓扑材料HfTe5为基础,从实验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人们发明的各种制作二维异质结的转移方法,以及转移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自动化量产思路,希望之后可以与当今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相结合,创造出高效的量产化生产线,进一步为二维材料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厚度HfTe5的相关拓扑物性,从块材(微米)到厚层(百纳米)再到薄层(纳米),发现了许多新奇的物理性质。基于作者自身的科研经历与理解,论文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二维材料的研究历程、近期重大应用进展和常用的电输运实验分析手段。首先,回顾了二维材料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近期Nature上发表的关于二维材料的重大进展,了解了所做课题的时代背景与转移手段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电输运实验中非常常见的现象—SdH振荡效应,沿着当年各位物理学大师的研究脚步,L.D.Landau、W.J.de Haas、P.M.van Alphen、L.V.Shubnikov、R.E.Peierls、L.Onsager、I.M.Lifshitz,分别从物理原理与振荡模型两个方面出发,利用费米面学的分析描述了 Lifshitz-Kosevich公式,得到了关于振荡的一系列参数,介绍了通过振荡分析拟合重要物理参数的方法,如有效质量、丁格尔温度等等。(2)实验室的合理配置及凝聚态电输运实验的流程与方法。从样品生长、器件制备、线路连接、数据测量、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实验流程出发,详细介绍了各个步骤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借此论述了实验室的合理搭建方法,以达到最高的实验效率。随后,仔细总结了基于不同薄膜的各种转移手段与相应的转移方法,并提出了基于转移各个步骤的自动化量产的概念与构想,为今后二维异质结的实际应用添砖加瓦。(3)块材HfTe5的低温电输运实验研究与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块材样品中发现了霍尔电阻平台,通过对样品的三维特性、量子化平台、能带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材料中发生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且介绍了在HfTe5中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成因以及不足之处。(4)薄层HfTe5的低温电输运性质研究。利用微纳加工与转移的方法制备了从20nm到500nm的样品并进行了测量,在几十纳米的样品中发现了与温度、磁场相关联的各向异性磁阻、负磁阻、平面霍尔效应等诸多新奇的现象并对其产生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耿中耀[2](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计弘宇[3](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目标,这既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目标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凸显了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迅猛发展,劳动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好逸恶劳、拜金主义的思想,奢靡懒惰、追求不劳而获的风气在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存在。因此,现阶段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进行阐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章基于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硏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本论文硏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劳动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从理论角度展开分析,为后文的问卷调查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系统回顾建国以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及其历史经验。该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从1949年至今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出了相关的经验启示。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该部分以安徽省本科高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基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结果展开分析。第五部分针对上文中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二湘[4](2019)在《暗涌》文中提出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第一章吴贵林一行到达喀布尔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太阳如一颗没有温度的咸蛋黄,温软地挂在天际。从机场一开出来就是尘土飞扬,窗外灰蒙蒙的天,像是打底的薄薄的灰色秋衣,映衬着不远处一座座土黄的山,黄土崖上密密匝匝镶嵌着一个一个颜色斑驳的土房子,有几分像他小时候住过的土坯房。这让他对这个地方生出了一种模糊的熟悉感,像是回到他的老家,回到童年那

黄传荣[5](2019)在《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理念里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是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是越开越大。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因而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研究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的研究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在梳理国内外有关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关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说、抑制说和不确定说的研究现状。概括性地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在论文的理论基础里分析了自主创新、FDI溢出及协同理论。其中在自主创新理论中首先梳理了不同学者提出的创新的各种模式,如渐进创新与突变创新、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追赶式创新(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等;然后是对关于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的讨论的剖析,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但是基本观点是大同小异的,即模仿创新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期过程。自主创新是创新的最终目的,两者常常相辅相成;最后提出了创新系统,从地区角度来看创新系统,涉及国家创新系统和地区创新系统,从系统开放与否的角度来看,涉及开放式创新系统。在FDI溢出效应理论中,首先分析了FDI溢出效应的种类,即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生产率溢出、技术溢出、知识溢出、研发溢出;其次,分析了FDI溢出的影响因素:吸收能力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距离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FDI来源地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以及技术差距、产业集群、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对FDI的溢出效应的影响,其他因素如金融发展、经济转型、利用外资方式等;最后,剖析了关于FDI的溢出效应的评价的不确定性。在协同理论分析中,首先分析了协同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协同理论的应用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制。首先研究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相互影响,其中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了利用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从技术势差的角度分析了自主创新对利用FDI的影响;其次,研究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制,在协同机制研究中提出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相互协作模式,即产业协同、空间协同、研发协同。提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利用FDI的协同路径;再次,基于布鲁塞尔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演化;最后,提出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中,先运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及回归模型来研究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另外,本文采用协同度模型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中国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长三角地区中江苏、浙江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的变化趋势类似,都是呈现出波动态势,且2016年—2017年的协同度均为负数。上海复合系统协同度除了在2004年表现出不协同外,其他各年基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4年—2016年中国两个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但协同程度还不高,2017年呈现不协同。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系统的协同度的结果表明江苏、浙江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出既有不协同,也有协同,但协同度不高的波动起伏态势。2008年—2016年间上海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现的是不协同的态势。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包括加大高质量的外资引进;扩大外资企业的出口;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长三角地区内资公司与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促进长三角地区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等。

王珂[6](2019)在《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全国涌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伴随这一现象,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初步解决之后,这些儿童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应引起高度关注,这正是价值追求的根本。所以,关注流动儿童需要特别关注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少年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面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双面夹击,极易产生价值混乱,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便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为了解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论文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学习、生命、人生、人际、乡土九个维度,采用问卷和访谈法进行调查,并对回收数据运用SPSS25专业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存在价值观冲突昭彰,抉择迷茫、价值观偏颇,知行不一、价值观趋向现实与功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流动儿童个人处境的尴尬、家庭环境的羁绊、社会环境的驳杂的特殊性等方面出发,发现影响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有个人身心发展的迥异、同伴交往的陶染、家庭环境的桎梏、学校教育力量的薄弱、社区教育的缺失或不敷等。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和原因解析,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是本研究的落脚点。因此,最后本文从价值观教育理念、国家策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探索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原则、方法、路径,意在形成教育合力,为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帮助流动儿童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

刘阳[7](2019)在《《翻译研究论文》(第三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学位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翻译研究论文》(Pap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该书收录了翻译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的翻译研究有语言学,意识形态,语言计划和政策;第二部分研究了译者培训;第三部分分别研究了以语料库为基础的翻译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笔者选取该书的第三部分作为本次的翻译材料,同时以目的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学术论文是某个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也是该领域学者进行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料。学术论文的翻译是传播和交流科学信息和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术论文的翻译既要完整、准确地表达源文本的内容,又要体现学术文本的语言特点,还要兼顾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十分明显,在词汇层面,原文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名词化结构;在句法层面,原文常用被动句、长难句;在语篇层面,原文结构明晰,逻辑性强,内容叙述上具有很强的衔接性。报告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翻译任务进行描述。第二章介绍了翻译过程,其中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和修改等。第三章介绍了目的论,分析目的论对于学术论文翻译的指导意义。第四章笔者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性翻译问题和困难,并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专业词汇的翻译要借助工具词典和平行文本;名词化结构要采用词类转换、省译法等;被动句的翻译要采用语态转换和句式转换的方法译成主动句或无主语句等;长难句要采用顺译法、逆译法和综合法等翻译方法;在语篇层面,可以适当增补、删减一些连接词确保译文体现出原文的连贯与逻辑;此外图表的翻译则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第五章总结并反思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不足。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学术论文为案例,旨在归纳总结学术着作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为国内相关的翻译研究提供国外的学术资源和成果。

吴建清[8](2016)在《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文中指出“意象”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国内研究更多使用“形象”。论文关注“中国意象及其建构”这一学术热点,关注知识观念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实际上是运用等级隐喻的视角研究“中国意象”。其核心是“中国意象”的研究。通过学术回顾,本文发现“中国意象已被隐喻”而且和等级隐喻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提出问题“中国意象被等级隐喻了吗?”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离散者意象”这一中国意象研究的重要平台发现了和等级隐喻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然后通过综合性论述等级隐喻研究方法这一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对应。通过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察了中国意象的许多方面,重点研究“小轮廓”中国意象,即“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两种。确证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时间和局域的二维逻辑中,“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全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中国意象研究、等级隐喻研究和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研究被隐喻的中国意象,即中国意象问题的学术回顾。这部分首先梳理了被隐喻了的既有中国意象,包括黄祸、“中国制造”,美债问题、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然后在这些既有“大轮廓”中国意象语境下,解码隐喻中国意象的几个渠道和这些隐喻渠道建构中国意象的轨迹。这些渠道除互通与接触之外,还有诸多文本类数据,其中包括新闻话语、英国来华者、英美传教士、文学、教科书和学者研究等等。第二部分是等级隐喻研究部分。这部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被引入。二是导入中国离散者这个等级隐喻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等级隐喻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论述,从而可以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主要包括第二至五章。第二章是等级隐喻研究视角的引入。即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方法被引入。这一章首先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提出等级隐喻作为隐喻的新形式使得隐喻的语用边界延伸。第三章是等级隐喻研究的平台的引介,即中国离散者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加拿大为例进行的“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个案查考综述,结论是“华裔是永远的外国人”,是“他者”,难以融入。第四、五两章是等级隐喻的分类研究的综合性论述。分别是“行态”和“意态”的等级隐喻。“行态”等级隐喻是等级隐喻的低层级部分,即对外在象征物的研究。“意态”等级隐喻是较高层级部分,包括种族偏见、种族定性和种族贬抑。这是等级隐喻的终极表征,是等级隐喻色彩最重的部分。总之,等级隐喻是多种隐喻形式的集合体,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级别的等级隐喻,等级隐喻情感级别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等级隐喻表征。第三部分是语料库背景下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部分。这部分把前面两章所论述的不同层级的等级隐喻“对号入座”,使其在第三部分“各就各位”。该部分含六、七两章,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论文命题的科学佐证工作。具体地说,佐证工作从英文新闻话语和华文新闻话语两路进行。北美英文新闻话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这一路主要运用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评价理论。得出结论是:“英文新闻话语中几乎啥也没有,只是报道角度不同而已”。华文新闻话语这一路研究主要是做“陋习意象”考察,方法是先就陋习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后通过分析排序分出“陋习”等级,再用语义辨别量尺来比量词义距离数据分布。从比量结果得出结论:离散者的“陋习”导致了等级制定。论文最后是全文结论:在北美新闻话语建构中国意象中蕴含了等级隐喻元素,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本文通过话语建构论的视角,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立场,以社会建构论为哲学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解构中国意象的社会与境,追问中国意象中“等级隐喻”的“社会实在”。本文还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丰富了等级隐喻在中国意象研究中的功用。语料库语言学“根据文本材料大数据对语篇进行研究”,运用语词搭配理论和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判断和鉴定北美新闻话语考察中国时的等级隐喻语用状况。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首次对“等级隐喻”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本论文在第四、五两章对等级隐喻做了综述,这是对隐喻理论的创新。在新闻话语建构中提取了等级隐喻元素,并对此进行综合性论述,这是理论创新。二、论文运用等级隐喻新视角研究中国意象。这是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运用这一新视角发现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制定以及等级隐喻的存在。通过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语义的接近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三、概念的创新。本文提出“小轮廓““中国意象”的说法并进行了“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二维的中国意象的研究;在“评价理论”中增加了“迫发”和“触发”的两种概念;用“中国离散者”的统一概念代替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等。

张秀敏[9](2016)在《基督徒祷告的神经生理基础及个体心理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对祷告的心理学研究是宗教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内容。祷告是个体在与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联结过程中与这种力量的双向沟通与对话,它是双方关系维系的媒介。本研究对祷告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从生理基础和心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基督徒祷告的神经生理基础研究(实验研究)。(1)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采用2×2两因素混合设计进行实验室研究。被试内变量为文章类别,主要有祷告文和科普文两个水平。被试间变量为信仰状况,包含有信仰和无信仰两个水平。实验任务是让被试按照顺序出声阅读祷告文和科普文,两类文章的呈现顺序为ABABA(A代表科普文,B代表祷告文),以科普文作为基线水平。在被试依次出声阅读实验材料的过程中,通过Spirit NeXus生理记录仪器采集各项生理指标,主要有脑波(delta、theta、alpha、SMR、beta、gamma)振幅、肌电、皮温、呼吸波振幅、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RMSSD、SDNN)与频域指标(HRV-LF%),运用BioTrace+系统保存并离线分析实时记录的各项生理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信仰状况”、“文章类别”两个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若交互作用显着,则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研究结论。(2)实验研究结果。一方面,基督徒阅读祷告文和阅读科普文相比,阅读祷告文时 RMSSD、肌电、脑电波振幅(delta、theta、alpha、SMR、beta、gamma)显着高于阅读科普文时的相应值;HRV-LF%显着低于阅读科普文时的相应值。另一方面,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相比,在阅读祷告文时,基督徒的肌电及脑电波振幅(delta、alpha、SMR、beta、gamma)显着高于非基督徒。第二,基督徒祷告的个体心理功能研究(访谈研究)。(1)访谈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目的性抽样原则,运用强度抽样方式和综合式抽样策略,抽取14名访谈对象。研究者以“局外人”身份采用逐步暴露方式进入研究现场进行客位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初步分析、类属分析和理论建构。初步分析和类属分析采用Nvivo 10.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初步分析登录原始资料产生了 327个码号(即一级编码)。类属分析进行主轴编码(二级编码)和核心式编码(三级编码):二级编码建立了 24个意义单元;三级编码建立了 5个树状节点,形成3个核心类属(“祷告的果效”、“人神关系”、“祷告状况”)。理论建构是在类属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料做进一步分析概括,通过主题探索,自下而上逐步建构理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效度检验和伦理道德检验,形成研究结论。(2)访谈研究结果。①基督徒祷告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祷告水平由初级向高级渐进性提升。初级祷告是为自己的需求而祷告,对上帝的信靠偏理性,信靠度不稳定,与上帝的关系时密时疏。中级祷告既有为自己的祷告,也有为别人的需求而进行的祷告,对上帝的信靠兼有理性和非理性成分,信靠度较初级祷告有所增加,基督徒已通过祷告与上帝建立起亲密关系,能感受到上帝的回应,与上帝的亲密度增加。高级祷告以上帝赋予的使命为中心,为他人灵魂得救而祷告,对上帝的信靠是超越理性的、绝对的信靠,在圣经启示和圣灵带领下感受到平安、喜乐,感觉与神同工、联结融合。②基督徒祷告有两种心理功能:工具性功能和关系性功能。初级祷告具有工具性功能,是基督徒满足自己需求的手段,;高级祷告具有关系性功能,以增进基督徒与上帝的亲密关系为目的;中级祷告处在初级祷告和高级祷告的中间水平,两种功能兼而有之。随着祷告由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渐进发展,祷告的功能也随之由工具性功能向关系性功能转变。③随着祷告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基督徒的个体心理发生很多重要变化。在心理过程方面,基督徒对祷告的认知进行了解构和重构,由视祷告为满足自己需求的手段转变为将祷告作为其生活的重要内容;情绪体验上,由关注自我需求时产生的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的释放转变为积极情绪的维持、增强;意志上,由初期意志力的逐渐增强转变为后期意志的参与度逐渐降低;行为上,由非理性的盲目崇拜转变为超越理性的自主行动。在个性心理方面,在自我方面,由关注“旧自我”的需求,转变为以上帝为中心,将自我纳入到彰显上帝的工作和计划的框架中,建构“新自我”;性格上,由暴躁、易发怒、骄傲转变为平和、有爱心;兴趣、爱好上由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到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做与信仰有关的事。④基督徒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是祷告发挥心理功能的前提。祷告始于“信”,祷告的心理功能取决于基督徒与上帝关系的亲密度,基督徒与上帝关系的亲密度越低,祷告功能的工具性越强;亲密度越高,祷告功能的关系性越强。实验研究与访谈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互为解释和补充,共同加深了我们对基督徒祷告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的理解。首先,实验研究所揭示的基督徒祷告过程中神经生理反应与访谈研究发现的认知和情绪变化具有一致性。其次,实验研究中基督徒肌电值显着上升;RMSSD显着上升;HRV-LF%显着下降,他们在祷告过程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有良好的相互作用,产生情绪启动效应,可以解释访谈研究中个体在祷告过程中情绪的转变;实验研究所显示的基督徒读祷告文时delta、theta、alpha、gamma波振幅的显着上升又对访谈研究中基督徒祷告过程中的神秘体验做了解释。第三,访谈研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起到深化、补充作用。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基督徒祷告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和脑电反应具有特异性,表现为RMSSD、肌电值显着增高;HRV-LF%值显着降低;delta、theta、alpha、SMR、beta、gamma等脑电波的振幅显着上升。基督徒的祷告具有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水平,祷告水平由初级向高级渐次提升;基督徒祷告具有工具性功能和关系性功能;随着祷告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基督徒的意义系统和自我发生显着变化,表现为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上帝为中心”转变;祷告过程中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由不稳定到稳定,由时密时疏到日渐亲密,向着联结融合的理想状态发展。

文涛[10](2013)在《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作为大学赖于存在的根源,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这一物质实体。论文旨在解决大学精神的培育如何通过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作用与反作用得以实现和升华。论文运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例法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有三: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在对论文背景的梳理下,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而后,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本章在分析大学精神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辩证分析了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大学精神在大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文章分四个阶段分析了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分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对中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梳理之后,对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本章从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问卷入手,对问卷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场所精神这些和大学精神培育息息相关的学科入手,分析了不同学科视角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四章: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解析。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对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校园规划从宏观上解决了校园格局的问题,从中观上解决了肌理的问题,从微观上解决了质感的问题。三者之间从不同层面共同作用,影响了校园空间形态的构成。在三者的关系里,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是微观层面的前提和基础,微观层面是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具体化、细化和深化。本章进而分析了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五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本章从校园文化熏陶机制和空间形态熏陶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精神培育的机制;从建筑实体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两个层面对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而对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进行了凝练。在此基础上,文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改造方案,为相关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六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本章是论文的核心之一和落脚点。首先分析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的建立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其中,宏观层面8条,中观层面4条,微观层面14条。

二、远离软件之四——从头做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离软件之四——从头做起(论文提纲范文)

(1)低维材料新型转移方法与HfTe5晶体的低温输运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二维材料的发现与近期进展
    1.2 磁阻振荡理论
        1.2.1 电阻率ρ与电导率σ的关系
        1.2.2 朗道能级
        1.2.3 Lifshitz-Kosevich公式
    1.3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2章 常见的电输运实验方法和转移技术
    2.1 实验室的建设与输运实验流程
        2.1.1 样品生长
        2.1.2 器件制作
        2.1.3 电输运测量
        2.1.4 数据分析
    2.2 转移技术
第3章 HfTe_5块材的低温输运研究
    3.1 HfTe_5块材的研究背景
    3.2 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3.3 样品的制备与主要测量结果
    3.4 补充分析和讨论
        3.4.1 用经典方法拟合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
        3.4.2 双带模型拟合
        3.4.3 第一性原理计算参数
    3.5 本章的小结和展望
第4章 HfTe_5薄层的低温输运研究
    4.1 HfTe_5薄层的研究背景
    4.2 磁阻的各向异性
    4.3 样品制作及主要测量结果
        4.3.1 面内各向异性磁阻和平面霍尔效应
        4.3.2 负磁阻效应的角度依赖关系
        4.3.3 负磁阻效应的温度依赖关系
        4.3.4 可能的原理
    4.4 补充分析和讨论
        4.4.1 验证负磁阻本征来源
        4.4.2 通过霍尔电阻精确计算偏离面内角度α
        4.4.3 纵向电阻和霍尔电阻的温度依赖关系
        4.4.4 不同厚度样品中的电输运特性
    4.5 本章小结和展望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一、“桄榔”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二、生态系统与猪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一、当代的争论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一、丰裕与匮乏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二、驯化的起源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一、野生与栽培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一、采伐与收获
        二、加工与利用
        三、栽培与管护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一、水稻的资本化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三、作物的力量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一、主因认定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附录5:附图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劳动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劳动教育的相关概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大学生劳动教育
        2.1.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2.2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2.2.2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
第3章 建国以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3.1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
        3.1.1 建国初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
        3.1.2 文革时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劳动教育
        3.1.4 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劳动教育
    3.2 建国以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经验启示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2.2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3.2.3 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3.2.4 内化劳动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4.1 问卷的调查与编制
        4.1.1 问卷基本情况介绍
        4.1.2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有效性分析
        4.1.3 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分析
    4.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4.2.1 劳动观念淡漠,缺乏劳动意识
        4.2.2 劳动习惯较差,劳动主动性不强
        4.2.3 劳动态度不端正,参与度不高
        4.2.4 理论知识同实际问题结合不够
    4.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社会环境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4.3.2 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足
        4.3.3 家庭劳动教育理念有失偏颇
        4.3.4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第5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外部环境
        5.1.1 加强舆论引导,强化价值引领
        5.1.2 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5.1.3 树立榜样力量,筑牢劳模精神
    5.2 完善高校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5.2.1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管理机制
        5.2.2 落实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涵
        5.2.3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5.2.4 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督导评价
    5.3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良好家风
        5.3.1 完善教育理念,发挥榜样作用
        5.3.2 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
    5.4 提高创新意识,丰富劳动实践
        5.4.1 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
        5.4.2 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5.4.3 拓展实践形式,丰富实践途径
    5.5 借鉴国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宝贵经验
        5.5.1 国外高校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
        5.5.2 国外劳动教育的经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暗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卷硅谷墓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三卷深圳病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5)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关系研究现状
        1.3.1 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1.3.2 自主创新对FDI的作用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自主创新、FDI溢出及协同理论基础
    2.1 自主创新理论
        2.1.1 创新理论
        2.1.2 关于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的讨论
        2.1.3 创新系统
    2.2 FDI溢出理论
        2.2.1 FDI溢出效应的种类
        2.2.2 FDI溢出的影响因素
        2.2.3 关于FDI的溢出效应的评价的不确定性
    2.3 协同理论
        2.3.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2.3.2 协同理论的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制研究
    3.1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相互影响
        3.1.1 利用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3.1.2 自主创新对利用FDI的影响分析
    3.2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模式及实现途径
        3.2.1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相互关系
        3.2.2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模式
        3.2.3 实现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协同的途径
    3.3 基于布鲁塞尔模型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演化分析
        3.3.1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协同演化的布鲁塞尔模型
        3.3.2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演化剖析
    3.4 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关系的理论模型
        3.4.1 时间序列分析计量模型
        3.4.2 系统协同度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4.1.1 R&D经费内部支出
        4.1.2 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数
        4.1.3 专利授权量
        4.1.4 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4.2 长三角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分析
        4.2.1 实际利用FDI规模
        4.2.2 实际利用FDI方式
        4.2.3 实际利用FDI的产业分布
        4.2.4 外企出口额
    4.3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4.3.1 数据的来源及模型的构建
        4.3.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3.3 协整检验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研究
    5.1 自主创新子系统与利用FDI子系统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2 自主创新子系统与利用FDI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评价的对象及数据来源
    5.3 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5.4 长三角地区与中国整体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的对比分析
        5.4.1 中国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5.4.2 长三角地区与中国整体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的对比分析
    5.5 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 FDI 协同发展的对策
    6.1 加大高质量的外资引进
    6.2 扩大外资企业的出口
    6.3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6.3.1 教育政策制定者应促使教育系统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6.3.2 统筹利用国内外的高素质人才资源
    6.4 提升长三角地区内资公司与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
    6.5 促进长三角地区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
        6.5.1 韩国、印度与海外研究中心进行国际研发合作的经验
        6.5.2 继续加大引进跨国公司R&D机构
        6.5.3 鼓励长三角地区本地企业积极建立研发机构
        6.5.4 设立专业研发基地或研发园区
        6.5.5 鼓励跨国公司与当地研究机构、大学的联合研发工作
    6.6 加强长三角地区投资环境的建设
        6.6.1 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研发投资环境
        6.6.2 营造出优美的人居环境
    6.7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6.8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6)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关注流动儿童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需要
        1.1.2 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1.1.3 流动儿童教育的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
        1.1.4 关怀和爱护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2.1.1 流动儿童
        2.1.2 价值观教育
        2.1.3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
    2.2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调研分析
    3.1 调研工作的准备与实施
        3.1.1 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发放
        3.1.3 流动儿童基本情况
    3.2 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2.1 经济价值观理性与现实并存
        3.2.2 道德价值观出现偏差,知行不一
        3.2.3 人生价值观小我大我并存,小我居高
        3.2.4 生命价值观态势较为乐观
        3.2.5 学习价值观具有务实性
        3.2.6 文化价值观焕发新活力
        3.2.7 乡土价值观情感色彩浓厚
        3.2.8 人际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3.2.9 政治价值观主流认可度高
4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流动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4.1.1 个人处境的尴尬
        4.1.2 家庭环境的羁绊
        4.1.3 社会环境的驳杂
    4.2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4.2.1 价值观冲突昭彰,抉择迷茫
        4.2.2 价值观出现偏颇,知行不一
        4.2.3 价值观发展趋于现实和功利
    4.3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成因
        4.3.1 个人身心发展的迥异
        4.3.2 同伴群体交往的陶染
        4.3.3 家庭环境、经济、教育的桎梏
        4.3.4 学校教育力量的薄弱
        4.3.5 社区教育的缺位或不敷
5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5.1 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更新
        5.1.1 坚定不移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5.1.2 重视乡土价值观教育的效力
        5.1.3 多维价值观教育并力前行
        5.1.4 遵循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5.2 流动儿童国家策略的顶层设计
        5.2.1 追根溯源,肃清根本
        5.2.2 发挥政府的公信力
        5.2.3 利用政府的引导力
    5.3 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
        5.3.1 理念更新,执行到位
        5.3.2 注重自我提升,争做“四有”教师
        5.3.3 注重实践,符合实际
    5.4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全面提升
        5.4.1 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重家庭
        5.4.2 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核心重家教
        5.4.3 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重家风
    5.5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吐故纳新
        5.5.1 构建完备的社区环境
        5.5.2 社区教育的复位与施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翻译研究论文》(第三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Reading the Parallel Texts
        2.1.3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Tools
        2.1.4 Theoretical Framework
    2.2 Procedures of Translation
        2.2.1 Building the Glossary
        2.2.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2.2.3 Revising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Theory Adopted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3.1 Introduction of Skopos Theory
    3.2 Translation Rules of Skopos Theory
    3.3 Applicability of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ypical Problems
    4.1 Introduction of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Translation on Lexical Level
        4.2.1 Translation of Terms
        4.2.2 Translation of Polysemic Words
        4.2.3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s
        4.2.4 Addition of Category Words
    4.3 Translation on Syntactic Level
        4.3.1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3.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s
        4.3.3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 Other Languages
    4.4 Translation on Textual Level
    4.5 Translation of Figures and Tabl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Refle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Glossary
    Appendix Ⅳ The Translation of Relevant Figures and Tables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Master Degree's Acquirement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简析 第二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被隐喻的中国意象 第一节
    被隐喻中国意象的表征 第二节
    谁隐喻了中国意象 第三节
    中国意象被隐喻的辨析 第二章
    隐喻和等级隐喻 第一节
    隐喻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等级隐喻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 第三节
    被隐喻的北美中国离散者 第三章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以加拿大为例 第一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研究回顾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历史与人口地理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查考 第四节
    和北美主流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第四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行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语言和话语的等级隐喻 第二节
    饮食与食物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外貌与体质的等级隐喻 第四节
    就业和参政的等级隐喻 第五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意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种族偏见 第二节
    种族定性—电视广告新闻话语中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种族贬抑 第四节
    等级隐喻的概念确定 第六章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英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寻找“中国意象”研究节点 第二节
    创建“中国意象”新闻话语语料库 第三节
    新闻话语语料库背景下“中国意象”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节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结论 第七章
    “局域群体”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华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陋习意象”与华人“差在哪”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话语分析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的语义接近度分析 第四节
    “陋习意象”收罗等级隐喻 全文结论 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督徒祷告的神经生理基础及个体心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源起与研究背景
    1 研究源起
    2 中国基督教信仰状况
        2.1 信仰人数难以统计
        2.2 信仰群体的特殊性
        2.3 信仰动机的多样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祷告概念的心理学解析
    2 祷告的生理基础研究
        2.1 祷告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研究
        2.2 祷告的脑电反应研究
    3 祷告的功能研究
        3.1 祷告与身体健康
        3.2 祷告与心理健康
        3.2.1 祷告与情绪、情感
        3.2.2 祷告与压力应对
        3.2.3 祷告与夫妻关系
        3.2.4 祷告与生活满意度
        3.2.5 祷告与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 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总体思路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2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基督徒祷告的神经生理基础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假设
    3 实验方法
        3.1 被试
        3.2 实验设计
        3.2.1 自变量
        3.2.2 因变量
        3.2.3 无关变量的控制
        3.3 实验准备
        3.3.1 调查问卷
        3.3.2 被试
        3.3.3 实验材料
        3.3.4 实验仪器
        3.4 实验程序
        3.5 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4 结果
        4.1 读两类文章时间的差异
        4.2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结果
        4.3 脑电反应结果
    5 讨论
        5.1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5.2 脑电反应
        5.2.1 祷告过程中认知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异性
        5.2.2 祷告过程中放松体验的脑电反应特异性
        5.2.3 祷告过程中积极情绪体验的脑电反应特异性
        5.2.4 祷告过程中神秘体验的脑电反应特异性
    6 结论
第四部分 基督徒祷告的个体心理功能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3 研究准备
        3.1 抽样
        3.1.1 抽样标准
        3.1.2 抽样策略
        3.1.3 抽样方式
        3.2 研究者身份反思
        3.2.1 局外人
        3.2.2 性别
        3.2.3 个性特点与形象
        3.3 建立研究关系
        3.3.1 建立研究关系的方式
        3.3.2 填写受访者信息表及签订知情同意书
        3.4 进入研究现场
        3.4.1 进入研究现场前的准备
        3.4.2 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
        3.4.3 研究对象的反应及参与动机
    4 资料的收集
        4.1 开放式问卷
        4.2 深度访谈
        4.2.1 访谈过程
        4.2.2 访谈结束
        4.2.3 访谈资料的转录
    5 资料的分析
        5.1 资料的初步分析
        5.1.1 整理归档
        5.1.2 阅读原始资料
        5.1.3 登录(一级编码)
        5.2 类属分析
        5.2.1 主轴编码(二级编码)
        5.2.2 核心式编码(三级编码)
        5.3 类属分析的结果
        5.3.1 心理过程的改变
        5.3.2 个性心理的改变
    6 理论建构
        6.1 理论建构的方式
        6.2 理论建构的结果
        6.2.1 基督徒祷告的三种层次(初级、中级、高级)
        6.2.2 基督徒祷告的两种心理功能
        6.2.3 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变化
        6.2.4 基督徒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是祷告发挥心理功能的前提
    7 效度检验
        7.1 研究过程中效度风险的规避
        7.2 效度检验的方法
        7.2.1 非参与者检验法
        7.2.2 参与者检验法
        7.3 效度检验的结果
        7.4 对反馈意见的处理与反思
    8 伦理道德
        8.1 坦诚原则
        8.2 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
        8.3 公正合理原则
        8.4 公平回报原则
    9 结论
第五部分 总讨论
    1 宗教崇拜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精神体验
    2 科学对于解决宗教问题的局限性
    3 来自社会建构论的解释: 两种不同的意义系统
    4 祷告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4.1 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之间的一致性
        4.2 祷告的生理反应是其发挥心理功能的基础
        4.3 祷告的心理功能赋予生理反应以意义
第六部分 结论、意义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意义
        2.1 研究选题和结论对宗教心理学的意义
        2.2 量化和质化混合设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2.3 研究结论的社会实践意义
        2.3.1 对于研究对象的意义——促进参与者的成长
        2.3.2 对于群际交往的意义——促进群际沟通
        2.3.3 对于社会稳定的意义——促进社会心理健康
    3 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宗教态度刻度表
附录2 基督教正统性量表
附录3 祷告多维调查表
附录4 部分实验材料
附录5 实验用知情同意书与协议书
附录6 受访者信息表
附录7 深度访谈用知情同意书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大学精神
        1.2.2 校园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框架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4.4 论文创新点
    1.5 小结
2 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
    2.1 大学精神的演变
    2.2 大学精神的内涵
        2.2.1 自由
        2.2.2 平等
        2.2.3 独立
        2.2.4 批判
        2.2.5 创新
        2.2.6 服务
    2.3 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2.3.1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2.3.2 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2.4 西方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4.1 古代和中世纪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2.4.2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2.4.3 20 世纪初—70 年代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4.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4.5 当代西方国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5 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5.1 中国传统官学
        2.5.2 中国传统书院
        2.5.3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4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5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6 1999 年扩招后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6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精神轨迹——以北京大学为例
        2.6.1 1898-1949 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2 1952-1977 年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3 1978 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4 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进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2.7 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剖析
    2.8 小结
3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
    3.1 关于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制定及说明
        3.1.2 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3.1.3 问卷分析的结论
    3.2 社会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2.1 校园空间主体的特征
        3.2.2 人际交往理论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3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3.1 校园空间行为的特征
        3.3.2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4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4.1 校园场所精神的特质
        3.4.2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5 小结
4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
    4.1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分类
        4.1.1 宏观的意识形态
        4.1.2 中观的社会文化
        4.1.3 微观的校园文化
    4.2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4.2.1 宏观意识形态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2.2 中观社会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2.3 微观校园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3 小结
5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
    5.1 大学精神的培育机制分析
        5.1.1 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5.1.2 空间形态熏陶机制
    5.2 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
        5.2.1 建筑实体空间
        5.2.2 外部环境空间
    5.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
        5.3.1 消解与融合
        5.3.2 文化与生态
        5.3.3 集约与开放
        5.3.4 多元与互动
    5.4 小结
6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
    6.1 模式建立的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多样性原则
        6.1.3 弹性原则
        6.1.4 可持续原则
        6.1.5 以人为本原则
    6.2 不同层面的模式语言
        6.2.1 宏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2.2 中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2.3 微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案例分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馆为例
        6.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基本情况
        6.3.2 建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背景
        6.3.3 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建立的理念与原则
        6.3.4 建筑学院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内容
        6.3.5 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成果
    6.4 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结论
    7.2 研究中的体会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四、远离软件之四——从头做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维材料新型转移方法与HfTe5晶体的低温输运实验研究[D]. 王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 计弘宇.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7)
  • [4]暗涌[J]. 二湘.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3)
  • [5]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发展研究[D]. 黄传荣. 江苏大学, 2019(09)
  • [6]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D]. 王珂.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翻译研究论文》(第三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D]. 吴建清. 山东大学, 2016(11)
  • [9]基督徒祷告的神经生理基础及个体心理功能研究[D]. 张秀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10]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D]. 文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标签:;  ;  

远离软件 4 - 从零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