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市要开展的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践活动

2002年北京市要开展的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践活动

一、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论文文献综述)

孙超[1](2019)在《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其工作重心也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要建设新中国就需要有大量政治觉悟高、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而当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团结、改造旧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本文以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为考察对象,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求其历史经验与启示。第一章,主要论述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渊源。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以“教育救国”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最终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逐渐转变为以改造社会,进行政治启蒙为目的的工农教育运动。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农村,带有速成性质的工农教育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起到了动员、组织、教育广大工农革命的重要作用。苏区工农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既有速成性、为革命战争服务等工农教育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各个时期工农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一定程度上是革命根据地时期工农速成教育的延续并加以正规化的过程。第二章,主要分析工农速成中学创办的社会背景。创办工农速成中学是教育向工农开门,教育为工农服务的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农阶级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激发了工农阶层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而当时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上;再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学习苏联,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办学模式深刻影响中国教育,工农速成中学也是学习苏联教育的产物。第三章,主要从纵向上历史地考察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沿革历程。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发展轨迹基本上与整个国家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演变相似,大概经历了试办、定型、推广、附设、停办等几个发展阶段。所不同的是,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与国家有关工农速成中学政策调整之间并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被动执行,而是存在着更加紧密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双向的共同演进机制。无论从附设于高等院校还是分类教学计划的实施,都可以看出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实践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北京市各个工农速成中学又都在相对统一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从而为世人展现丰富多元的办学景象。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深入工农速成中学内部分析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和组织管理情况。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改革实验既不能脱离普通中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又要在升学任务的驱动下实施有利于“速成”的教学计划,这种两难选择使得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一方面需要在总体上进行课程、教材、教法的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上又要保持各个学科的教学特色。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上,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由于承担着实验的任务,因此在招生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待遇、毕业生等办学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许多具有新意的探索和尝试,为中央教育部制定全国性的工农速成中学组织管理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在招生上,依据国家规定的招生条件严格加以执行落实;在学生管理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妥善解决学生入学待遇以及学生退学问题,解决工农学员的后顾之忧;在师资管理上,优先保障工农速成中学教师的待遇和编制,为工农速成中学的成功举办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这些举措为工农速成中学最终取得办学成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第六章,主要对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办学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教育对象是带有浓厚政治底色的工农成人青年;二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学员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三是,教育的方式强调“速成”,用3-4年的时间完成中学6年的课程任务。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办学基本经验是:加强党对工农速成中学的领导;认真贯彻“试验先行,稳步推进”的办学思路;建设一支热爱工农教育事业、又红又专的教职工队伍;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激励学生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上。在历史上,北京市及其他地区的工农速成中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农阶层受教育的权利,巩固和维护了新生的国家政权;提高了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其历史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工农速成中学自身也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制约因素。首先,工农速成中学是苏联“学术性”教育模式和延安“革命性”教育模式的简单糅合下产生的,但这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形成合力;其次,将革命“速胜”的思维简单地转变为教育“速成”,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虽然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较高,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学业负担过重,使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学质量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温跃强[2](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3](2017)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政发[2017]1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国发[2015]68号、国发[2016]38号)精神,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维护政府文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市政府对2000年至2013年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段佳丽,滕立新,胡欢欢,崔永强,付慧英,王会,焦欣然[4](2011)在《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状分析》文中认为前言照明是影响学生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发生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和防病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视力保护工作,尤其重视对教室照明环境的改善。2004年残国又发布的国标准《建筑照明设标准GB50034-2004》,将教室桌面照度要求提高到300Lx黑板面照度要求提高到500 Lx。北京市政府也在不断加强中小学教室环境的改善工作。北京市政府在《2006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就包括了中小学校全部更换高效照明光源的计划,2006年底完成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灯具的更换工作。然而更换后的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调查结果。为了解北京市的中小学教室照明现状,便于卫生防病与监督部门、教育部门有的放矢地指导学校进行照明环境改善,达到新国标要求,以促进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我们于2007年3月1日-4月联合崇文、丰台、昌平、门头沟4个区县CDC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校照明现状调查。1对象与方法

闫丽红,周婧[5](2010)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中研究指明【课前调查】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父母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希望哪些问题得到解决?【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学生调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一方面培养学生调查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开题之初埋下伏笔,人民关注的问题是否是政府关注并要为群众解决的,为问题的展开奠定基础。)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6](2009)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京政办发[2009]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印发给你们。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落实。市、区县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拟办重要实事如期完成。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2008)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200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印发给你们。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落实。市、区县行政督查部门要加强对重要实事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全部完成,取信于民。

林育栋[8](2008)在《诺办实事五十九 源自民意百分百》文中提出2008年1月15日,《北京市200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通过《北京日报》等首都媒体正式公布了。细心的市民拿着报纸仔细瞧,件件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1986年以来,北京市坚持每年集中力量办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实事,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此举实实在在地造福于千家万户,成为凝聚人心的"惠民工程"。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9](2007)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7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2007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印发给你们。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办实事工作,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落实。市、区县行政督查部门要加强对重要实事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全部完成,取信于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06)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6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2006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印发给你们。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办实事工作,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落实,市、区县行政督查部门要加强对重要实事的督促检查工作,务求按时限要求全部完成,取信于民。

二、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一)文献概述
        (二)研究内容的分析
        (三)对目前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工农速成教育的思想源流
        一、五四运动前后平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中国共产党对平民教育运动的改造
        三、建党初期工农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工农教育实践
        一、苏区时期的工农教育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
第二章 工农速成中学创办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文化翻身:教育为工农服务,向工农开门
        一、体现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二、满足工农阶级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
        三、对知识分子的成分和结构进行改造
    第二节 建设国家: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
        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二、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
    第三节 以俄为师:苏联工农速成模式对工农教育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苏联的创造性发展
        二、工农速成中学在苏联的实践
        三、“以俄为师”教育思潮在中国
第三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
        一、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工农速成中学号召
        二、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三、配备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和师资力量
        四、多方协调解决校舍问题
    第二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
        一、推广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经验
        二、进一步规范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行为
        三、为工农速成中学确定制度依据
        四、附设于高等学校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终结
        一、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的过程
        三、工农速成中学的善后工作
        四、工农速成中学的短暂恢复
第四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实验
    第一节 课程、教材、教法上的探索
        一、以精简为主要导向的课程设置调整
        二、工农速成中学教材的设计和编排
        三、工农速成中学教法上的改革和探索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在各学科教学改革上的探索
        一、语文教学中采取文学、语言分科教学策略
        二、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策略
        三、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四、历史教学中取消抄写笔记,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
第五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工作
        一、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条件
        二、工农速成中学招生办法
        三、工农速成中学的生源状况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师资管理
        一、工农速成中学的师资状况
        二、工农速成中学教师的待遇及管理
    第三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管理
        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充分保障学生生活待遇
        三、妥善处理学生退学问题
    第四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升学工作
        一、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升学政策的演变
        二、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状况
        三、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升学后的教育
第六章 工农速成中学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性质、特点及办学经验
        一、工农速成中学办学的性质及特点
        二、工农速成中学基本办学经验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一、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的人才
        三、为教育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第三节 工农速成中学办学模式的反思
        一、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的“泛政治化”问题
        二、没有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在办学实践中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2)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第一节 求学时期
    第二节 留法归国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一、办学缘起
        二、办学目标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四、教师和学生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第六节 音乐创作
    小结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第五节 音乐创作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小结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一、选题考究
        二、信达雅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第四节 音乐创作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小结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
        二、中庸之道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一、坚持师范性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结论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D]. 孙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J].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15)
  • [4]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状分析[A]. 段佳丽,滕立新,胡欢欢,崔永强,付慧英,王会,焦欣然.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
  • [5]“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设计及反思[J]. 闫丽红,周婧.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11)
  • [6]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9(04)
  • [7]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8(07)
  • [8]诺办实事五十九 源自民意百分百[J]. 林育栋. 北京支部生活, 2008(03)
  • [9]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7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7(04)
  • [10]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6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04)

标签:;  ;  

2002年北京市要开展的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践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