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感应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

负载感应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

一、负荷传感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邱家发[1](2016)在《电动叉车节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电动叉车以其无污染、易操作、噪音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车间、仓库、食品、制药、微电子及仪器仪表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电动叉车分为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动叉车销量剧增,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但由于电动叉车本身体积和重量限制,使用的蓄电池容量有限等缺点,导致其不适应中大功率工况,同时单班续航时间不足也是电动叉车的普遍问题,它们严重影响了电动叉车的普及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电动叉车进行节能研究,减少电能消耗,在不增加蓄电池容量的情况下提升单班续航能力。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完成以下几点:1、针对使用广泛的四支点平衡重2.5t电动叉车,以中力CPD25FT为例,计算了其液压系统管路损失,完成了液压多路换向阀各位置压力损失测试,找出了影响其液压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设计了该电动叉车能耗分布试验系统,完成了试验系统元器件的选型,结合机械行业标准JB/T 3300-2010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进行了能耗分布试验,得到了试验数据,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电动叉车相关特性,并根据数据得出行走机构和举升机构占据绝大部分能耗。2、根据能耗分布试验数据,结合现有节能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蓄电池的举升机构势能回收系统,并对回收系统的关键元器件进行选型计算,为整车建模仿真提供相应的参数支持。3、利用AMESim软件对所提出的配备举升机构势能回收系统的叉车进行建模仿真,通过仿真曲线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并仿真了1t和2t工况下的势能回收方案节能效果,仿真结果得出1t和2t工况下,节能系统能对整车续航时间提升23.8%和23.3%。对以后的节能试验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马永志[2](2015)在《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液压传动功率损失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液压系统能效分析、节能率分析、效率曲线高效区提出了恒压、流量耦联两类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进行了系统工作机理、结构方案设计、工况分析研究、系统建模;基于高效区及其界定原则建立了液压系统能效等级评价体系;完成了负载(单负载、双负载)系统能效流程分析及其优化研究,分析了冲次、行程和负载变化等对系统的影响;以挖掘机为例,通过系统能效流程分析进行了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应用研究。研究分析表明,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实现了参数调节、功率调节(具有内部功率调节和外部功率调节)、剩余液压功率回收、制动能回收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11种稳定运行工况,系统动力源能以系统平均有效功率工作在最佳工况点,有效降低了系统实际安装功率,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能根据实际工况随时对冲程、冲次以及负载变化等进行无级调节;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挖掘机能源利用率达33.67%。针对液压系统易发生泄漏问题,设计了一种泄漏实时自闭系统,进行了AMESim建模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可通过自定义许可泄漏量来实时切断泄漏源,满足了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的泄漏实时自闭功能需求。

陈明东[3](2013)在《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挖掘机是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工程机械。随着各国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多,液压挖掘机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研究液压挖掘机的节能技术对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各机械臂的升降都比较频繁,而机械臂的下降速度主要是靠调节主阀节流口开度来控制,如果能将机械臂的下降势能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可进一步提高液压挖掘机的整机节能效果。目前,液压挖掘机机械臂势能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液压开式回路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其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节流损失和旁通损失。本文结合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新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根据液压挖掘机动臂的实际作业工况,对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挖掘机动臂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采用模糊PI自整定控制算法控制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实现液压动力系统的变转速容积调速控制,使系统的输入功率与负载所需功率完全匹配,无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提高了能量回收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2.基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对系统各构成环节运动规律的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提出了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研究,对挖掘机动臂变负载(铲斗盛装不同重量负载)运行各工况下动臂液压缸活塞的运行速度、蓄能器压力及液压缸大小腔压力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3.通过自主开发的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并对其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系统节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运行稳定,与原车阀控动臂液压系统相比,运行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着。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液压挖掘机各执行机构的可回收能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某公司8吨级液压挖掘机为对象建立了各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及系统能量损耗模型,采用仿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各执行机构的能量消耗情况和可回收能量所占比重进行了研究,为发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和找到能量回收研究的主攻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节能机理,对系统在不同工况运行时各动力元件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进行了分析,以8吨级液压挖掘机为设计对象,对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了参数匹配。3.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对电机的调速性能及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控制品质,比较适用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变转速容积调速控制。

李百儒[4](2013)在《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摘要:以蓄能器为储能元件回收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是当前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的热点课题。针对目前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难以被有效回收再利用而造成能量损失的难题,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能研究:(1)首先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蓄能器能量回收技术在回收动能与势能方面的节能应用及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课题及主要内容。(2)根据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总体设计目标,从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液压系统入手,比较分析不同方案的节能性、经济性、操作性等,确定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液压原理图,分析其工作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3)基于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性,建立整机ADAMS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AMESim平台中建立元件的仿真模型;鉴于两软件的各自优势,建立新型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4)以系统的正常工作及各部件性能的充分发挥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主要元件进行了选型和参数匹配;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系统的工作特性,得到系统节能率及动作时间,验证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及控制的有效性,并得到了关键参数对系统节能性及操作性的影响规律。(5)设计实验平台及测试方案,通过对比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对比原系统与新型系统的油耗、动作时间等实测数据,从实践中验证了新型系统的节能性及操作的可靠性。

杨敬[5](2013)在《具有可停缸动力系统的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及节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主要体现在:提高柴油发动机、液压元件性能,改进液压系统和改善柴油发动机-液压系统-执行器的功率匹配,以上措施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由于液压挖掘机负载变化频繁、波动较大,柴油发动机常常工作在高速小负荷工况,燃油消耗较高,所以为了改善小负荷时柴油发动机的经济性,减少液压挖掘机整机燃油消耗,提出在液压挖掘机中采用柴油发动机停缸控制的能量管理思想。论文分析了液压挖掘机的基本组成和工况特点,概述了试验样机YC60型挖掘机的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样机采用的恒功率泵的工作原理。由于试验样机液压系统采用LUDV系统,其压力补偿阀在多路阀后端,当系统流量饱和时,液压泵的供油量不能满足多执行元件需要时,各节流孔前后压差相应减小,使得压差仍然相等,各执行元件的流量仍取决于阀开口面积的大小,故结合样机多路阀、液压泵、液压执行元件的相关参数,建立了YC60挖掘机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柴油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调速特性,明确了柴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以及克服外负载的能力。由于采用微分方程建立的柴油发动机数学模型,仿真精度较高,但工作量大,结果分析困难,所以在本课题巾利用AMESim软件进行了建模,利用IFP-Engine元件库,建立准确的柴油发动机模型,通过设置系统参数,对柴油发动机的相关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得各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和状态辨识是挖掘机工作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辨识判断整机的工作状态与负载,是实现液压挖掘机的柴油发动机停缸优化柴油发动机工作区域的重要前提,因此本课题的任务之一是完成液压挖掘机工作状态的辨识。目前液压挖掘机工况及负载的判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辨识挖掘机开挖工况的外形及特征,另一种是对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压力值处理来判断负载。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缺少了挖掘机铲斗与工作介质之间的作用关系的有效判断,而采用液压系统压力值缺少了工作装置位姿的有效数据。在挖掘机同样的位姿状态下,由于挖掘对象的不同甚至可能是空载,液压系统的压力值是不同的。因此本课题将液压挖掘机的各工作装置的位姿与液压系统的压力相结合,对挖掘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辨识,即通过挖掘机回转马达、铲斗油缸、斗杆油缸、动臂油缸各腔安装压力传感器,检测挖掘时各腔压力来判断挖掘机的负载大小,同时在三个油缸处安装位移传感器,检测各油缸活塞位移实现对工作装置运动轨迹跟踪。对于目前在液压挖掘机上液压泵—柴油发动机匹配的节能方案所存在的在挖掘机小负荷时柴油发动机处于高转速、小负荷工况远离其最佳经济区域,所造成的油耗较高的问题,本课题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停缸节油技术,通过对挖掘机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能量消耗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柴油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和柴油发动机1缸断油停缸工作时的万有特性曲线,明确了在液压挖掘机上采用柴油发动机停缸技术的节油机理,根据柴油发动机停缸节油机理和挖掘机工作循环的能量消耗、动力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整机状态辨识的柴油发动机停缸节油控制策略。在挖掘机停缸动力系统具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挖掘机动臂下降、空载回转等工况,对挖掘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对比试验和分析。液压挖掘机在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挖掘机短时停止工作但柴油发动机不停车的状态,为降低此种状态时整机的燃油消耗,采用液压挖掘机自动怠速技术,但怠速工作时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不向外做功,所以尽量减少怠速时燃油消耗,所以在研究内容中针对液压挖掘机柴油发动机怠速工作时燃油消耗的问题,进行了怠速停缸经济性试验。针对挖掘机回转过程工作循环时间长、能量消耗大的特点,以回转机构转动惯量为出发点对挖掘机回转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在挖掘机满载、小转动惯量回转时,柴油发动机采用停缸技术后,进行整机经济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柴油发动机停缸节油技术,有利于使柴油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时接近高效率区,在满足整机动力性的前提下,燃油消耗量下降。

叶小华,岑豫皖,颜志国,王爱国[6](2011)在《绿色液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绿色液压技术产生的背景,指出了"节能"和"环保"是绿色液压技术的本质特征,系统地综述了节能型液压元件、节能型液压系统、绿色工作介质和纯水液压等4个方面绿色液压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绿色液压技术存在的问题,且重点分析了多路阀、二次调节系统、负荷传感系统和纯水液压,最后对绿色液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王凯[7](2011)在《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文中指出液压系统是装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系统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装载机的工作效率与节能特性。液压系统效率过低常导致液压系统温度过高,进而影响装载机的正常工作。国内现有的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多为定量系统,能耗较为严重,对装载机液压系统能耗的分析也不够完善。由于装载机工作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对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及能耗的分析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细致的系统。本文利用PRO/E软件建立工作装置以及转向机构三维模型,并导入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建立工作装置和转向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生成相应的联合仿真状态变量。运用软件AMEsim建立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模型,并通过AMEsim与ADAMS之间的数据接口将装载机的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联合起来。针对装载机工作中常见的插入、收斗举升、卸载、动臂下降等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动态特征,并对每一个工况进行了能耗分析,统计出能耗损失严重的环节。经分析得知,能耗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转向泵和工作泵工作时有高压溢流现象,且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中位低压大流量也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通过分析转向液压系统中优先阀以及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根据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建立转向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运用转向液压系统与转向机构联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装载机处于不同工况下转向液压系统中压力、流量等特性参数的变化。并对上述每一个工况进行能耗分析,找出转向液压系统效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了行驶工况下转向液压系统的工作特性,并对复合工况下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进行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同时分析了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效率与装载机作业方法的关系。在分析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基础上,以节能为出发点,提出两种改进方案以提高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效率,并对改进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在特定的工况下进行仿真与能耗分析,验证了改进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可行性,能有效提高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对装载机进行转向试验,得出转向液压系统转向时压力、流量动态特征,验证转向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尚效周[8](2011)在《WY60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文中认为小型全回转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以它所独具的小巧、灵活、多功能、高效率以及低价格、维修方便等特点备受愈来愈多的小型化上方施工单位的喜爱。液压系统作为液压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降低能量损失,是单斗液压挖掘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对液压系统进行仿真,不但可以预测机器的性能、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而且还可以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本文采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对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分析其工作状态下的各项性能,优化液压系统配置,改进整机性能,并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本文分析了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回路工作原理,对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根据整机性能要求,在对’原液压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并进行了如下创新性的技术改进:(1)为了减小液压冲击,在设计行走马达时,增加了无冲击的安全阀,并对改进后的液压元件的特点做了分析;(2)本机所采用的全功率控制系统,分析了不二越全功率控制液压系统的特点与特性分析,对挖掘机的液压泵的功率匹配进行了计算与验证,满足全功率控制的目的;(3)对工作装置在各种工况下的循环时间、闭锁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和液压缸的强度与稳定性进行了验算;(4)根据设计好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建立了小挖的阀控液压缸、负载敏感泵、回转系统、行走系统与整机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设计系统之前,根据整机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整体的优化。为了达到全功率控制的目的,实现各种工况下的动作切换,增加了主泵的功率切换功能,为了安装的方便,减小了主泵的长度,缩短了7-11mm,泵的最大排量增加了6m1/r,保证了性能的稳定性。为了使行走马达的回转体积减小,将液压马达、液压阀和减速机设置成一体,提高减速机的材料强度以用来增强液压马达的承受力。为了能使回转马达安装在驾驶室底下,改变了零部件的装配,降低高度为20%。通过对改进后的液压系统进行AMESIM仿真,可得到行走马达的输出轴转速更稳定、进出口压力曲线在出现瞬时峰值后,保持稳定,即可保证了挖掘机行走的直线性;通过仿真看到传统回转系统的缺点与不二越回转系统的优点,表明后者的效率提高了、马达进出口压力稳定了。在对整个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液压系统的功率曲线与发动机的功率曲线基本吻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全功率控制的目的。从而验证了利用AMESIM软件创建系统的正确性、合理性与参数设置的正确性。

张宏利[9](2011)在《DP80-3型三缸单作用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料浆输送设备的迅速发展,隔膜泵在矿山、电站、冶金、石油及化工等各个行业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目前传统隔膜泵的驱动形式大多为传统的机械式曲柄滑块机构,使得泵的流量脉动、震动和噪声较大,体积大以及制造成本高。因此,一种性价比高的新型动力端来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动力端已成为未来隔膜泵发展的趋势。本课题在研究当前传统隔膜泵的基础上,针对DP80-3型隔膜泵动力端开展分析和设计,探讨解决传统隔膜泵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缸单作用液压动力端,可为液压隔膜泵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课题在分析当前常用的液压缸速度控制回路的基础上,设计了负载传感液压动力端,主要由三个单杆液压缸和一个主变量泵组成。具有节流损失小,结构简单,一次性制造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同时,还选择了所需液压元件的规格和尺寸,建立了电液比例方向阀控液压缸和电液伺服换向阀控变量泵的线性数学模型,并在课题最后对系统液压缸的速度控制和变量泵的泵压控制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MATLAB/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和预期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本课题还深入研究了隔膜泵工作过程中液压缸的运行速度曲线,研究表明三个液压缸只有保持120度的相位角并按规定的速度曲线工作才能有效减轻隔膜泵的流量脉动、震动和噪声。同时,对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在控制过程中所需的PLC和相应的硬件模块,并对液压缸运行速度曲线在PLC控制器内的存储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最终确定速度曲线按定时20ms变地址存储的原则,存储到PLC的用户存储器中。液压缸运行速度、位置的测量采用旋转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具有精度高、分辨力高、可靠性好、不需要A/D转换等特点,并可实现单个传感器测量多种变量的功能。

张树忠[10](2011)在《基于液压式能量回收的挖掘机动臂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液压挖掘机由于其用量大、耗油高、排放差,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日本神钢公司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效率仅为30%左右,表明对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具有较大的潜力,是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液压挖掘机前端工作装置质量重、惯性大,在下放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绝大部分在主阀的节流口转化为热能;上车的回转质量大,工作频繁,用于回转的能量最后几乎全部变成热能。上述两种情况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浪费,而且使液压系统温度升高,为了降低油温进行散热,又将引起附加能量消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开展能量回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某公司7吨和20吨级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液压系统的可回收能量分布,分别建立执行机构、液压系统模型以及系统能量损耗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开展7吨级液压挖掘机动臂和斗杆快速下放以及20吨级挖掘机典型挖掘循环工况的可回收能量实验研究,得出液压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系统各部分的能量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挖掘液压系统的节能潜力,找出当前条件下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法。基于传统动臂液压系统能量损耗分析以及液压式能量回收与及电力式能量回收系统的比较,根据进出口独立节流调节、流量再生和能量回收三种提高液压系统效率的方法,提出了变压利用和直接利用两种新型动臂节能系统,阐述了其运行机理和技术优势;通过静态分析,阐明了新系统的节能方法和所节约能量的源头,对所提出的两种动臂节能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选取直接利用方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出了新型动臂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7吨级液压挖掘机为设计对象,通过动臂快速升降实验进行对象分析,制定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主要元件参数匹配,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开展动态特性分析,得出影响其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以7000kg的质量块作为负载,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恒定负载下运行良好。根据动臂系统负载变化频繁且幅度大的特点,建立了执行机构模型,对液压系统进行比例化改造,采用PID控制器对各执行元件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将能量回收系统应用于比例控制的挖掘机上,通过动臂快速升降,典型挖掘循环(包括空载和带载)工况下的仿真研究,来分析系统的节能性和控制性,结果表明,新型动臂节能系统运行良好,节能效果显着。通过能量回收系统试验,测试系统能量回收效果和控制性能,验证其运行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对动臂节能系统提出了分阶段控制,在动臂下放加速阶段采用节流控制,而后采用调节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变量泵排量进行控制,提高马达—变量泵运行的平稳性。

二、负荷传感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荷传感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叉车节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行业发展
    1.2 国内外电动叉车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2.1 叉车能耗分析现状
        1.2.2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1.2.3 交流驱动技术
        1.2.4 负载敏感技术
        1.2.5 能量回收技术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整车能耗分布试验
    2.1 能量损失分析
        2.1.1 液压管路损失计算
        2.1.2 换向多路阀压力损失试验
    2.2 能耗分布试验系统
        2.2.1 测量系统原理
        2.2.2 元件选型
    2.3 能耗分布试验
        2.3.1 试验原理
        2.3.2 试验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耗分布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试验数据处理
        3.1.1 数据转换
        3.1.2 功耗计算
    3.2 试验数据分析
        3.2.1 标准工况
        3.2.2 变载工况
        3.2.3 实时流量变化
    3.3 能耗占比分析
        3.3.1 标准工况
        3.3.2 变载工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系统节能方案及其仿真研究
    4.1 势能回收方案
        4.1.1 建立方案模型
        4.1.2 势能回收方案工作原理
        4.1.3 回收系统关键元器件选型计算
        4.1.4 回收方案特性
    4.2 势能回收方案系统建模
        4.2.1 AMESim软件介绍
        4.2.2 蓄电池回收势能节能系统的仿真模型
        4.2.3 模型中重要子模型介绍
        4.2.4 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仿真正确性验证
        4.3.2 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节能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的研究现状
        0.2.1 阀控耦合匹配系统
        0.2.2 泵控耦合匹配系统
    0.3 液压泄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0.3.1 内泄漏与外泄漏
        0.3.2 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及治理
    0.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0.4.1 课题的提出
        0.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1章 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的机理研究
    1.1 液压系统能效分析与节能率研究
        1.1.1 液压系统能效分析
        1.1.2 液压系统节能率研究
        1.1.3 液压系统工作区域边界分析
    1.2 液压传动系统效率曲线
        1.2.1 电路效率特性曲线
        1.2.2 液压系统效率曲线
        1.2.3 液压元件效率曲线
    1.3 液压传动系统高效区及其界定原则
        1.3.1 经济能耗点
        1.3.2 绝对高效区和相对高效区
        1.3.3 液压系统高效区
    1.4 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方案设计
        1.4.1 参数调节、功率调节实现方案
        1.4.2 能量回收实现方案
        1.4.3 泄漏实时自闭实现方案
第2章 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结构研究及工况分析
    2.1 系统结构研究
    2.2 系统工况分析
        2.2.1 无蓄能工况分析
        2.2.2 无输入功率工况分析
        2.2.3 无负载功率工况分析
        2.2.4 同供、双供工况分析
        2.2.5 制动能回收工况分析
        2.2.6 与二次调节系统的区别
    2.3 系统建模
        2.3.1 液压泵/马达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2.3.2 液压缸数学模型的建立
        2.3.3 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2.4 流量耦联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
        2.4.1 二次调节液压系统
        2.4.2 流量耦联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
第3章 基于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集总液压系统研究
    3.1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3.1.1 系统工作原理
        3.1.2 系统结构分析
        3.1.3 系统上冲程分析
        3.1.4 系统下冲程分析
    3.2 液压系统设计
        3.2.1 系统设计流程
        3.2.2 设计要求
        3.2.3 液压缸参数的确定
        3.2.4 蓄能器的选型及相关计算
        3.2.5 液压泵/马达的选型及计算
        3.2.6 电动机的选型及计算
    3.3 单负载液压系统设计分析
        3.3.1 单负载液压系统
        3.3.2 理想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3.3.3 实际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3.3.4 系统分析与评价
        3.3.5 系统动力源优化调整
    3.4 双负载液压系统设计分析
        3.4.1 双负载液压系统设计
        3.4.2 实际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3.4.3 系统分析与评价
第4章 基于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液压系统优化研究
    4.1 液压系统优化分析
        4.1.1 系统设备选择的局限性分析
        4.1.2 单负载理想液压系统优化设计
        4.1.3 双负载理想液压系统优化设计
        4.1.4 双负载理想液压系统优化分析
    4.2 双等负载交错行程液压系统设计
        4.2.1 系统分析
        4.2.2 设计要求
        4.2.3 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4.2.4 系统设计及分析
    4.3 双等负载交错行程液压系统分析与评价
        4.3.1 冲次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4.3.2 行程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4.3.3 负载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4.3.4 系统评价
第5章 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应用研究
    5.1 基于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挖掘机液压系统
    5.2 液压挖掘机工况及其能耗分析
        5.2.1 液压挖掘机工况分析
        5.2.2 液压挖掘机能耗分析
    5.3 挖掘机典型工况周期能效流程分析
        5.3.1 动臂下降阶段能效流程分析
        5.3.2 挖掘作业阶段能效流程分析
        5.3.3 带载提升阶段能效流程分析
        5.3.4 带载回转阶段能效流程分析
        5.3.5 卸载回转阶段能效流程分析
        5.3.6 系统分析与评价
第6章 基于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的泄漏实时自闭系统研究
    6.1 液压泄漏实时自闭技术背景
    6.2 液压泄漏实时自闭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6.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6.3.1 控制功能模块
        6.3.2 寿命判断模块
    6.4 泄漏实时自闭系统AMESim模型
        6.4.1 泄漏实时自闭系统AMESim模型
        6.4.2 模型参数设置
        6.4.3 模型仿真运行及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总结
        7.1.1 论文的工作总结
        7.1.2 论文的创新性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发展概况
        1.2.1 液压系统改进的节能研究
        1.2.2 发动机-液压系统-负载的功率匹配研究
        1.2.3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技术
    1.3 液压挖掘机能量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电力式能量回收系统
        1.3.2 液压式能量回收系统
        1.3.3 现有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分析
    2.1 液压挖掘机系统组成
    2.2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仿真分析
        2.2.1 液压挖掘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2.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2.3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实验分析
        2.3.1 实验综述
        2.3.2 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节能对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挖掘机动臂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
    3.1 动臂工作过程能量损耗分析
    3.2 液压挖掘机闭式回路系统应用
    3.3 动臂闭式回路能量回收系统的提出
        3.3.1 系统结构及原理
        3.3.2 与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液压系统比较
    3.4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设计
        3.4.1 设计对象分析
        3.4.2 液压系统参数选择
        3.4.3 电气动力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4.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
        4.1.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4.1.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控制方法
    4.2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数学模型
        4.2.1 蓄能器数学模型
        4.2.2 主控制阀——液压泵环节数学模型
        4.2.3 液压管路流量连续性方程
        4.2.4 动臂液压缸环节的数学模型
    4.3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4.4 系统控制策略
    4.5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4.5.1 仿真参数设定
        4.5.2 闭式回路动臂变负载上升/下降仿真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试验研究
    5.1 试验综述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台构成及各部件功能
        5.1.3 试验台控制系统介绍
        5.1.4 系统软件介绍
        5.1.5 试验台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
    5.2 试验方案
    5.3 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动臂速度控制性能试验
    5.4 动臂变负载上升/下降时系统的压力和速度特性
    5.5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功率特性试验
        5.5.1 试验测试及计算方法
        5.5.2 功率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5.6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5.6.1 原车动臂上升/下降试验综述
        5.6.2 原车阀控动臂液压系统上升/下降功率特性
        5.6.3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节能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创新工作与研究成果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现状
        1.2.1 基于提高液压元件性能的节能研究
        1.2.2 基于改进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
        1.2.3 基于能量回收的节能研究
    1.3 蓄能器能量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蓄能器在回收制动能量方面的研究现状
        1.3.2 蓄能器在回收势能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
2 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方案设计
    2.1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设计目标
    2.2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原理方案设计
        2.2.1 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液压系统原理
        2.2.2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原理方案的提出
        2.2.3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原理方案选择
    2.3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液压方案设计
        2.3.1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液压方案的提出
        2.3.2 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液压方案选择
    2.4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原理与实现
        2.4.1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
        2.4.2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建模
    3.1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工作装置负载模型
        3.1.1 工作装置负载的数学模型
        3.1.2 工作装置负载的仿真模型
    3.2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元件模型
        3.2.1 液压泵模型
        3.2.2 主液压阀模型
        3.2.3 液压缸模型
        3.2.4 蓄能器模型
    3.3 新型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参数匹配与仿真研究
    4.1 系统元件选型与参数匹配
        4.1.1 基本部件选型
        4.1.2 新型系统元件参数匹配
    4.2 系统仿真研究
        4.2.1 原型机动臂回路系统工作特性分析
        4.2.2 新型系统工作特性分析
        4.2.3 新型系统能量回收再利用特性分析
        4.2.4 新型系统参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
    5.1 原型机原始数据实验研究
        5.1.1 实验目的与内容
        5.1.2 实验平台与仪器
        5.1.3 实验方案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实验研究
        5.2.1 实验目的与内容
        5.2.2 实验平台与仪器
        5.2.3 实验方案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具有可停缸动力系统的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及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部分常量/变量含义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及意义
    1.2 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进展
        1.2.1 挖掘机液压系统节能技术
        1.2.2 整机能量管理及动力匹配
        1.2.3 液压挖掘机节能产品的应用
        1.2.4 工程机械混合动力技术
    1.3 发动机停缸技术研究现状
        1.3.1 停缸技术简介
        1.3.2 停缸技术应用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液压挖掘机停缸动力系统设计目标
第2章 液压挖掘机特性分析及系统建模
    2.1 引言
    2.2 小型液压挖掘机组成及工况特点
    2.3 YC60小型液压挖掘机简述
    2.4 液压挖掘机系统建模
        2.4.1 液压泵的建模
        2.4.2 LUDV系统分析
        2.4.3 整机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4.4 柴油发动机特性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挖掘机工作过程状态辨识
    3.1 引言
    3.2 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3.2.1 连杆坐标系
        3.2.2 挖掘机坐标系的建立
        3.2.3 动臂机构的运动分析
        3.2.4 斗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3.2.5 铲斗及铲斗连杆的运动分析
    3.3 动力学方程及简化
    3.4 状态辨识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停缸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液压挖掘机挖掘工作能量消耗研究
        4.2.1 液压泵功率计算
        4.2.2 执行元件参数计算
        4.2.3 挖掘机工作时能量损失分析
    4.3 可停缸动力系统设计方案
    4.4 挖掘机停缸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压挖掘机可停缸动力系统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停缸动力系统综合试验系统
        5.2.1 试验目的和内容
        5.2.2 试验平台设计
    5.3 可停缸系统的动力性试验
    5.4 可停缸动力系统的经济性试验
    5.5 液压挖掘机柴油发动机怠速停缸节油研究
        5.5.1 怠速停油试验方案设计
        5.5.2 试验结果
    5.6 液压挖掘机回转过程能量消耗分析及节能试验研究
        5.6.1 挖掘机回转机构概述
        5.6.2 挖掘机回转机构运动学分析
        5.6.3 转动惯量研究
        5.6.4 回转过程能量损失仿真与试验
        5.6.5 挖掘机回转过程节能研究
        5.6.6 挖掘机回转柴油发动机停缸的经济性试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

(6)绿色液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节能型液压元件的研究现状
    1.1 液压泵
    1.2 液压控制阀
        1.2.1 电流变液 (ERF) 和磁流变液 (MRF) 控制阀
        1.2.2 多路阀
2 节能型液压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二次调节系统
    2.2 变频液压系统
    2.3 负流量控制系统
    2.4 正流量控制系统
    2.5 负荷传感控制系统
3 绿色环保型液压油的研究现状
4 纯水液压传动的研究现状
5 绿色液压技术的展望
6 结论

(7)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装载机液压系统概述
    1.3 国内外液压技术发展概况
        1.3.1 国外液压技术发展概况
        1.3.2 国内液压技术发展概况
    1.4 装载机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2.1 装载机工作装置动力学模型
        2.1.1 工作装置概述
        2.1.2 软件简介
        2.1.3 虚拟样机模型
        2.1.4 联合仿真原理
        2.1.5 状态变量
    2.2 液压系统建模过程
    2.3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2.4 插入工况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2.4.1 受力分析
        2.4.2 特性分析
        2.4.3 能耗分析
    2.5 收斗举升工况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2.5.1 受力分析
        2.5.2 特性分析
        2.5.3 能耗分析
    2.6 卸载工况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2.6.1 受力分析
        2.6.2 卸载工况—特性分析
        2.6.3 卸载工况二特性分析
        2.6.4 能耗分析
    2.7 动臂下降工况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2.7.1 发动机怠速特性分析
        2.7.2 发动机高速特性分析
        2.7.3 能耗分析
    2.8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能耗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向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3.1 转向机构动力学模型
        3.1.1 转向机构概述
        3.1.2 虚拟样机模型
        3.1.3 状态变量
    3.2 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及转向液压系统子模块
        3.2.1 优先阀原理及仿真模型
        3.2.2 转向器原理及仿真模型
    3.3 转向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3.4 原地转向液压系统联合仿真分析
        3.4.1 原地转向参数确定
        3.4.2 原地转向工况一仿真分析
        3.4.3 原地转向工况二仿真分析
        3.4.4 原地转向工况三仿真分析
        3.4.5 原地转向工况四仿真分析
        3.4.6 原地转向各工况能耗分析
    3.5 行驶转向液压系统联合仿真分析
        3.5.1 行驶转向工况一仿真分析
        3.5.2 行驶转向工况二仿真分析
    3.6 复合工况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3.6.1 复合工况与装载机作业方法关系
        3.6.2 复合工况仿真分析
        3.6.3 复合工况能耗分析
    3.7 液压系统效率与装载机作业方法关系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系统改进及转向试验研究
    4.1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改进及能耗分析
        4.1.1 卸荷阀原理及仿真模型
        4.1.2 收斗举升工况
        4.1.3 卸载工况
        4.1.4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能耗分析
    4.2 工作装置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
        4.2.1 工作装置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原理
        4.2.2 工作装置负荷传感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4.2.3 插入工况
        4.2.4 收斗举升工况
        4.2.5 卸载工况
        4.2.6 动臂下降工况
        4.2.7 工作装置负荷传感液压系统能耗分析
    4.3 原地转向试验
        4.3.1 试验目的与内容
        4.3.2 试验样机与设备
        4.3.3 试验原理与工况
        4.3.4 试验数据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WY60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
    2.1 液压系统组成及要求
    2.2 液压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分析
    2.3 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WY60挖掘机液压系统分析与计算
    3.1 不二越液压系统介绍
    3.2 液压元件的选型与计算
    3.3 挖掘机全功率控制
    3.4 工作装置的驱动计算
    3.5 动臂、斗杆、铲斗、推土油缸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AMESim软件对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仿真
    4.1 AMESIM软件概述
    4.2 阀控液压缸的仿真模型
    4.3 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
    4.4 WY60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9)DP80-3型三缸单作用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隔膜泵的发展概况
        1.1.1 隔膜泵的起源
        1.1.2 隔膜泵的发展与现状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隔膜泵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隔膜泵研究现状
    1.3 液压驱动隔膜泵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现代液压伺服元件的发展概况
        1.3.2 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状况
        1.3.3 近代控制策略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状况
    1.4 本研究课题概况
        1.4.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DP80-3 型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液压系统设计
    2.1 液压驱动隔膜泵的组成
    2.2 电液比例方向速度控制回路概述
        2.2.1 电液比例容积调速液压系统
        2.2.2 电液比例节流调速液压系统
        2.2.3 电液比例容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
    2.3 隔膜泵动力端负载传感液压系统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隔膜泵动力端主要元件的选择与计算
    3.1 DP80-3 型液压隔膜泵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3.2 液压动力端的运动规律研究
    3.3 组合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3.3.1 组合液压缸行程的确定
        3.3.2 组合液压缸内径的计算
    3.4 动力端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3.4.1 动力端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初步选择
        3.4.2 动力端液压缸内径的计算
        3.4.3 动力端液压缸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3.5 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3.5.1 液压泵的选择
        3.5.2 计算液压泵电机功率
        3.5.3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选择
        3.5.5 检测元件及其所采用的传动机构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4.1 隔膜泵理想运动速度曲线的数学模型
    4.2 隔膜泵理想运行速度曲线的软件实现
        4.2.1 理想运行曲线的程序设计
    4.3 隔膜泵动力端速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3.1 动力端液压缸控制系统的分析
        4.3.2 动力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3.3 动力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隔膜泵动力端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分析
    5.1 阀控缸环节传递函数的建立
        5.1.1 面积梯度
        5.1.2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负载流量方程
        5.1.3 建立非对称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
        5.1.4 非对称动力机构传递函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参数的计算
        5.1.5 阀控缸的线性数学模型分析
    5.2 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速度传感器环节传递函数的建立
        5.2.2 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变量泵泵压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5.3.1 斜盘位置控制环节
        5.3.2 压力反馈环节
        5.3.3 泵流量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6.1 动力端液压缸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的响应分析
        6.1.1 液压缸速度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6.1.2 液压缸速度控制策略研究
    6.2 变量泵泵压闭环控制系统的响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于液压式能量回收的挖掘机动臂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挖掘机节能研究概况
    1.3 液压式能量回收技术
        1.3.1 基本原理
        1.3.2 技术优势
        1.3.3 应用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研究
    2.1 引言
    2.2 7吨级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分析
        2.2.1 仿真分析
        2.2.2 实验分析
    2.3 20吨级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分析
        2.3.1 实验分析
        2.3.2 仿真分析
    2.4 节能对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与静态分析
    3.1 引言
    3.2 动臂能量损耗分析
    3.3 液压式能量回收系统与电力式的比较
    3.4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的提出
        3.4.1 结构原理
        3.4.2 与传统动臂液压系统的比较
    3.5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静态分析
        3.5.1 动臂提升节能分析
        3.5.2 动臂下降节能分析
    3.6 两种方案的综合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建模
    4.1 引言
    4.2 设计目标和步骤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步骤
    4.3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设计
        4.3.1 设计对象分析
        4.3.2 系统控制策略
        4.3.3 系统参数匹配
    4.4 数学模型
    4.5 动态特性分析
    4.6 恒定负载仿真
        4.6.1 模型结构和负载选取
        4.6.2 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节能研究
    5.1 引言
    5.2 挖掘机动臂节能系统
        5.2.1 执行结构
        5.2.2 液压系统
        5.2.3 控制方法
    5.3 仿真分析
        5.3.1 动臂快速升降
        5.3.2 复合动作
        5.3.3 整机节能分析
    5.4 系统集成与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能量回收系统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目的
    6.3 实验原理
    6.4 实验方案
    6.5 实验方法
    6.6 实验结果
    6.7 动臂能量回收系统的改进
    6.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负荷传感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叉车节能关键技术研究[D]. 邱家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2)
  • [2]多路液压功率流耦合匹配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马永志. 青岛大学, 2015(12)
  • [3]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D]. 陈明东. 吉林大学, 2013(08)
  • [4]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研究[D]. 李百儒. 中南大学, 2013(05)
  • [5]具有可停缸动力系统的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及节能研究[D]. 杨敬.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
  • [6]绿色液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叶小华,岑豫皖,颜志国,王爱国. 机床与液压, 2011(18)
  • [7]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特性与能耗分析[D]. 王凯. 吉林大学, 2011(09)
  • [8]WY60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D]. 尚效周.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9]DP80-3型三缸单作用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研究[D]. 张宏利.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10]基于液压式能量回收的挖掘机动臂节能研究[D]. 张树忠.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负载感应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