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总线的DVB码流合成与传输系统的实现

基于PCI总线的DVB码流合成与传输系统的实现

一、基于PCI总线的DVB流合成及传输系统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康智玮[1](2015)在《基于FPGA的实时光OFDM系统发射机设计》文中认为光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新型的光传输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抗光纤传输链路中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大大提升了其传输能力。然而传统O-OFDM光纤传输系统的发射机数字信号处理大都是离线处理的,随着O-OFDM处理速度要求的提高和商业应用,离线处理方法不能够满足实时处理要求。同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具有极强的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并行处理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信号处理的时延。所以,基于FPGA的高速实时O-OFDM发射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实时系统都在向着高阶调制和高速率的方向发展。但是国内外O-OFDM实时系统很少使用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用于实时系统的光载波调制。而且相关的信道编码也没有被用于高速的实时O-OFDM发射机中。本文在基于FPGA的O-OFDM传输系统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第一,本文以基于FPGA的O-OFDM实时系统发射机为研究对象,在直接检测O-OFDM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256-QAM的调制方案。通过对实时发射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设计,并结合电吸收调制激光器搭建高阶调制的实时O-OFDM系统。通过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实现了高速率的OFDM信号的传输。并且通过实验分析了高阶调制的O-OFDM系统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的误码率性能和误差矢量幅度性能。实验数据表明,随着光接收功率的减少和光纤距离的增加,误码率性能不断降低。但是在短距离光纤传输时的系统性能和光背靠背传输时的系统性能相差无几。高阶调制的实时O-OFDM系统适合高速短距离的传输。第二,对实时O-OFDM发送端基带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进一步实验分析,加入高速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高阶调制实时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本文使用IEEE 802.11n标准的准循环双对角LDPC校验矩阵,改进了传统的双向递归编码算法,以适应实时O-OFDM系统的高吞吐量。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码率的系统和未编码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在不同传输距离的改善情况。实验数据表明,在不同光纤传输距离的情况下,加入编码模块后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提升明显。而且码率越大校验位数越多,系统改善效果越明显。同时距离越长,LDPC编码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改善越明显。

李铁柱[2](2014)在《基于LINUX的数字电视软件通用升级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软件的功能不断增加,软件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数字电视的升级系统不仅成为必要功能,同时也是运营商考量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相关市场并没有形成统一升级规范,导致不同厂家的升级软件实现方式差异较大,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实现针对已有的数字电视软件系统进行快速、稳定、高效的升级,已成为厂家以及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目的是针对使用Linux系统的数字电视,开发出通用的软件升级系统,并提供了整套的解决方案。在提升升级系统的稳定性和改进执行效率,降低升级系统维护成本的同时,实现包括空中升级、网络升级、USB升级等多渠道升级方式,进而大大减少升级软件所用周期。为实现上述功能,本论文在研究了相关的软件升级系统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实现了自描述式的升级。将升级描述文件打包到升级包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套自描述式的升级文件打包方法和终端解析方法。实现了软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灵活的升级,最小化升级文件体积,并可实现进一步扩展关键数据的保存和更新等功能。(2)使用Linux系统中的Ramdisk文件系统实现升级软件的镜像文件制作达到了方便高效的集成各种网络环境、USB相关协议和多种功能的目的。利用基于Linux的Http网络协议,并通过和服务器的协作,实现了双向可靠的网络升级。不仅完成数字电视软件的网络可控升级,还实现升级后信息的上报,有助于运营商了解升级情况,为后续的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鉴于Ramdisk文件系统的特点是内存运行,因此可以实现对升级软件自身的在线更新。(3)实现了升级软件的模块化分离,将其分离成基础部分和功能部分。基础部分作为升级软件写到数字电视的ROM中,功能部分打入升级包,并在接收升级包后加载部分功能软件执行。这种自加载式的两段分离管理方法,大大减小了写到ROM中的升级软件体积,很多针对升级功能自身的改动可以不必再更新ROM,从而达到减少自身升级的目的。本论文针对数字电视的数字信号在线升级功能,参照MPEG协议并综合和现有升级流打包方法,完成了一套私有的升级流TS打包格式,并基于此格式完成了一套升级流程,保证在线升级软件高效快速的接收升级文件,并可以作为数字电视产品在线升级方法的一种补充。综上所述,本论文实现了一种安全、灵活、高效、多样式的数字电视软件升级系统及解决方案,文中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测试结果,其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潘登[3](2014)在《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发播单元中高精度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的原理及实现。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以DVB-S标准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作为信号平台,在电视信号中插播授时电文进行授时服务。发播单元通过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获取高精度PCR时间戳,连同授时系统其它参数一起,编排进授时电文,插播进数字卫星电视信道发送。数字卫星电视码流自身数据速率较低,在认为溯源系统没有误差的情况下,直接利用速率较低的TS码流数据进行时码获取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从而使利用时码计算的卫星星历等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极端情况甚至出现星历模型选择性错误。数字卫星电视信号链路传播时延同样利用相同计数值PCR到达数字卫星电视定时接收机的前后时差来计算。在此过程中,TS码流的位同步时钟精度越高,测量传播时延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越小。因此,高精度的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能够提高总体授时精度,减少诸多误差,获取高精度PCR时间戳。获取的高精度PCR时间戳作为授时电文的一部分插播进入数字卫星电视信道进行编码调制并发送。授时信息的插入对原有数字电视音视频信号的影响应越小越好。在接收端通过测试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研究授时信息的插播对原有数字电视信道的影响。接收端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的测定与分析等能够有效的减少传播路径时延所造成的误差,提高授时精度。因此,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号体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数字卫星电视DVB-S标准下信源信道编码的特点,分析帧结构,研究高精度时间戳获取原理;(2)研究了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选择GS7025与EP3C16E144I7作为发播单元码流恢复与数据同步芯片,设计数据与时钟接口电路,FPGA软件模块,获取了PCR高精度时间戳;(3)实验测试了授时信息插播编码前后,信噪比、信号质量、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的变化,论证了授时信息插入前后不会对原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道参数产生干扰。本论文利用GS7025+FPGA芯片的实验平台实现了高精度码流同步与时间戳获取,并讨论了授时电文的插播对原数字电视信道参数的影响。这些问题在本论文中得到分析和解决。

龚垒[4](2014)在《基于FPGA的高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测控通信系统中,随着需要处理海量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器和空间飞行器所产生的数据量和数据传输带宽的不断增大,相应的对数据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研究与实现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是指数据源端与终端以光纤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除此以外,终端数据还可与计算机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由于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使得传统的PCI总线技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对高速I/O通信带宽的需求,因此选用第三代I/O总线标准—PCI Express(简称PCIe)作为终端数据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高速数据传输总线。论文首先利用Xilinx FPGA的GTX IP核实现光纤通信的接口设计,然后利用Xilinx FPGA的PCIe EndpointBlock IP核实现PCIe总线标准的接口设计,并通过总线DMA传输方式,完成终端数据与计算机的交互。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核心是高速数据传输卡中FPGA控制逻辑的设计,其中包括数据收发控制器和PCIe接口控制器。为了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论文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测试结果:光纤通信传输速率最大可达到4Gbps;PCIe同时读写速率高达8Gbps。该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具有高速、稳定、准确的特性,能够满足当前测控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屈超[5](2013)在《DVB-S信道解码及FPGA实现》文中指出DVB-S卫星广播系统在全世界应用广泛,为提高抗干扰能力,保证传输可靠性系统中采用了前向纠错编码的信道编码方式。这种信道编码是以RS码为外码,卷积码为内码相结合的级联编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因此,针对DVB-S信道编解码的研究在以DVB-S卫星广播为目标的通信侦察和干扰课题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DVB-S信道编码协议,在学习研究前向纠错编解码理论和交织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解码方案。在方案中,主要包括6个功能模块:解相位模糊、卷积解码、帧同步、解交织、RS解码、去随机化,详细描述了各模块工作原理。本论文以Xilinx公司Virtex-4系列FPGA为开发平台,使用ISE软件实现了解码器的FPGA程序设计,并通过Modelsim进行了功能仿真,最后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解码器工作稳定,性能良好。

陈杰[6](2012)在《基于FPGA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基带信号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具有高频谱效率和高抗多径能力的OFDM技术在有线和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通信速率不断提升,以及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致使高速数据传输距离问题日益严重,OFDM技术被应用到光纤传输系统来提高光传输信号的传输性能。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是一种新型的光传输技术,它融合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和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抗光纤传输链路中色度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大大提升了其传输能力。O-OFDM技术已成为下一代高速光通信系统的最具潜力的一项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传统O-OFDM光纤传输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大都是离线处理的,随着O-OFDM处理速度要求的提高和商业应用,离线处理方法不能够满足商用和实时处理要求。因此,高速O-OFDM实时处理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O-OFDM实时系统中发送、接收以及收发端的数字信号处理大多采用FPGA来进行的。FPGA以体系结构和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价格低以及适用范围宽等优点,可实现较大规模的电路,编程较灵活;同时它还具有极强的实时性和并行处理能力,可以降低信号处理的时延,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而使其对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因此,本文是在基于FPGA的O-OFDM传输系统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以基于FPGA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基带信号处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直接检测(?)OFDM系统(DDO-OFDM)和相干检测(?)OFDM系统(CO-OFDM)的结构、原理及基带方案的设计,深入研究了基于FPGA的O-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并结合XILINX公司的ISE软件开发平台对OFDM基带系统进行建模,设计了基于I-Q调制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基带信号处理的方案,实现了1Gbit/s速率OFDM信号的传输。本文利用ISim仿真软件对OFDM发送端基带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功能测试与仿真,同时针对OFDM信号的关键技术IFFT/FFT在不同量化比特数时的误差矢量幅度(EVM)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使用不同量化比特对信号进行适当放大而提高传输系统性能的IFFT-FFT转换精度的方法。

孙胜利[7](2012)在《基于COFDM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火灾的发生,因地理位置分散偏僻,发生之初通常很难发现,若能及时监测到林火的发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能将产生的破坏和损失大大降低。我国现阶段监测森林火灾一般是依靠人工了望、监测站、人工巡护预防和铺设视频监测网络发现火点等方式,这种方法发现火点实时性和准确性不高。所以我国急需一套能够对森林地区进行实时监测的科学监测系统,用以监测森林火灾发生。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无人机作为摄像载体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根据森林火灾现场环境的特殊性,选择COFDM为调制技术,用FPGA芯片为主要硬件电路模块,实现林场火灾现场实时图像传输。本文选择的FPGA是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EP4CE15F17C8N芯片,图像采集选择CMOS图像传感器MT9D111,图像存储选择ISSI公司的高速异步CMOS型IS61LV51216作为外部SRAM,选择HY57V64160HG作为外部SDRAM.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是通过FPGA来实现。其中本系统关键技术为图像的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的有效通信方式COFDM调制技术,所以本文重点介绍了COFDM技术,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并介绍了通过FPGA器件对COFDM关键技术的实现问题。本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对系统中图像采集模块、COFDM数据发送模块、中继放大器模块、COFDM数据接收模块、电源模块进行单独设计,各模块的程序设计无需过多地了解其它模块的内部结构和编程细节,进行修改时也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变动。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通信频率及信道数、视频质量、通信距离、高速移动等指标都能适合其在森林火灾中的监测应用。

陈星[8](2012)在《微格教学系统中视频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格教学广泛应用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师范教育等领域,它吸纳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校实现教学设备智能化、教育管理现代化以及教学手段多样化提供了发展机遇。本微格教学系统融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电路技术和音视频技术,为开展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学过程反馈和教学评价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本课题的设计以DirectShow流媒体处理平台和H.264/AVC视频编码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内部集成有H.264硬件编码器的多路视频编码芯片SC8919,设计了一款集多媒体课堂教学、多路视频的录制、存储、传输、回放功能于一体的微格教学视频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摄像头所采集的四路D1(720*576@25fps)格式的图像数据实时压缩成为标准的H.264码流,并上传至监控室(控制室和观摩室)的PC机进行存储和解码播放。并依靠院校已有的以太网平台进行传输,无需另外铺设专线。系统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通过实际的制作和调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在分析选题意义的基础上,规划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视频采集模块、PCI数据总线交互模块、视频服务器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之后对课题设计过程中涉及的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和DirectShow流媒体处理平台进行了描述。其次,介绍了以SC8919为核心的视频采集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同时讨论了该模块主要芯片的功能和应用。然后,介绍了视频服务器的设计,这部分设计是建立在充分研究和掌握SC8919芯片的内部资源使用基础上,并从多线程设计、系统初始化设计、DirectShow滤波器设计和系统界面设计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并描述了硬件和软件调试的过程。最后,介绍了网络传输模块的设计过程。

滕芝鹏[9](2011)在《基于CPCI的多同步数字转接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多同步数字转接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是将以太网、语音、TDM/E1、图像共四路业务数据通过光纤、MESH、E1、V.35这四路同步数字传输通道传输到远端。实现此功能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业务数据到以太网数据的转换,二是对融合后的以太网数据的统一处理,三是利用各种同步及准同步数字通道传输以太网数据。本论文的方案是采用带CPCI总线接口的工控机作为处理平台,在标准的内置CPCI板卡上设计实现各种协议转换器。转接系统采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下编写内核模块对同步数字通道进行监控,在数据链路层上完成数据转发。本文详细讨论了其中的一种基于CPCI的协议转换器的设计,即基于CPCI的Etherner-E1协议转换器的设计。该协议转换器采用专用的IPoverE1芯片RC6105来完成协议转换,用网卡芯片RTL8139实现与CPCI总线的连接。通过网关芯片KS8995MA及必要的隔离变压器连接RC6105与RTL8139。实现了一个基于CPCI的IPoverE1协议转换器。文章中详细论述了软件系统的实现。软件系统分为两层,一是工作在内核态下的转发模块,用于实时检测通路的通断忙闲状态,依据用户选择的策略转发数据。另一是工作在用户态下的应用程序,用于为远程访问提供TCP链接服务,并能沟通远程管理员和转发模块,实现远程控制转发模块的功能。文章就转发模块的通道状态检测、转发策略的实现以及内核态与用户态的通信协议的设置都做了详细论述。

黄自瑞[10](2011)在《基于PCI总线技术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卡设计》文中研究表明PCI总线作为一种局部总线,以其高速的吞吐率,为中央处理器及高速外围设备提供了一座桥梁。基于PCI总线技术的多媒体数据卡可以应用于各种大量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的场合,包括音视频、工业、军事等诸方面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本课题将其应用于数字化语言教学实验室的音视频数据采集与传输,完成与终端的语音、视频、文本数据的交互。其特点是结合PCI总线和FPGA可编程技术,通过自行设计的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协议,保证了大流量数据流的实时、恒速传输,不产生数据断裂,为提高外语和普通话教学的效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实际的制作与调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相关技术,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多媒体数据传输卡的框架和工作原理,在通信技术层面上对1-wire单总线、两线I2C和自定义的异步串行通信协议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介绍了基于PCI总线技术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卡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讨论了传输卡上核心芯片PCI9054桥芯片和可编程芯片FPGA的功能以及二者间的时序配合。在硬件电路设计上采用了Protel99SE作为设计平台,软件设计采用QuartusⅡ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平台。同时讨论了传输卡上主要的芯片的功能和应用,确定了以FPGA和PCI9054为核心的PCI接口卡的设计方案。第四部分介绍了传输系统平台中的网络交换机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网络交换机与多媒体数据传输卡,网络交换机和系统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构架,分析了以FPGA可编程芯片为核心的网络交换机的电路结构以及采用LVDS高速差分串行接口的通信方式。第五部分描述了多媒体数据传输卡及网络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调试的过程,并从调试的结果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给出了本课题设计难点。最后一个部分是文章的结论。

二、基于PCI总线的DVB流合成及传输系统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CI总线的DVB流合成及传输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实时光OFDM系统发射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O-OFDM系统
        1.2.2 实时O-OFDM发射机
        1.2.3 LDPC编码
    1.3 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第2章 O-OFDM系统原理及传输结构
    2.1 引言
    2.2 OFDM系统原理和特点
        2.2.1 OFDM系统原理
        2.2.2 OFDM系统特点
    2.3 OFDM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
    2.4 O-OFDM传输原理和特点
    2.5 O-OFDM传输系统结构
        2.5.1 DDO-OFDM传输系统
        2.5.2 CO-OFDM传输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EML的高阶调制O-OFDM实时发射机的总体设计和硬件实现
    3.1 引言
    3.2 FPGA系统开发平台和EML的简介
        3.2.1 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3.2.2 系统设计流程和开发平台
        3.2.3 电吸收直接调制激光器简介
    3.3 高阶调制实时O-OFDM发射机架构
    3.4 发射机功能模块设计
        3.4.1 星座图映射模块设计
        3.4.2 共轭和IFFT模块设计
    3.5 实验系统整体架构
    3.6 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LDPC编码的O-OFDM实时发射机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LDPC编码原理
        4.2.1 LDPC编码的基本概念
        4.2.2 QC-LDPC编码原理
    4.3 LDPC编码算法
        4.3.1 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
        4.3.2 双向递归的编码算法
    4.4 LDPC模块的设计
    4.5 DSP功能模块架构与实验系统框架
    4.6 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基于LINUX的数字电视软件通用升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现状分析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1.4 本论文组织
2.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
    2.1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
        2.1.1 数字电视概述
        2.1.2 数字电视接收部分
    2.2 数字电视软件升级的基本原理
3. Loader软件的实现形式
    3.1 LINUX内核及根文件系统的介绍
    3.2 RAMDISK文件系统的分析
    3.3 Loader镜像文件的生成方法
    3.4 升级软件的启动方法以及双备份实现
4. 升级方法的优化
    4.1 自描述式的升级文件组织方式
        4.1.1 自描述文件的内容
        4.1.2 升级文件的组织打包方式
        4.1.3 Loader软件解析升级文件的流程
    4.2 自加载式的升级软件方法
        4.2.1 自加载式的实现原理
        4.2.2 Loader自加载方式的实现
5. 网络升级方式的实现
    5.1 C/S结构网络升级功能的概述
    5.2 Loader部分网络升级功能的实现
    5.3 升级系统服务器的设计
6. 在线升级的实现
    6.1 升级文件的打包
    6.2 升级定位信息的描述
    6.3 数字电视检测升级信号的流程
7. 系统测试部分
8.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其他研究成果

(3)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国内外数字卫星电视授时发展与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安排与工作
        1.3.1 论文内容安排
        1.3.2 论文主要工作
2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技术原理
    2.1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号体制分析
        2.1.1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2.1.2 DVB-S标准信源编码MPEG-2
        2.1.3 DVB-S标准信道编码与调制
    2.2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
        2.2.1 整体结构
        2.2.2 各单元功能描述
    2.3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发播单元方案设计
        2.3.1 功能描述
        2.3.2 获取高精度时间戳
        2.3.3 授时信息编排插播
    2.4 本章小结
3 高精度时间戳获取原理及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分析
    3.1 数字卫星电视传输接口分析
        3.1.1 TS流与ASI接口
        3.1.2 数据传输层次
        3.1.3 数据编码
    3.2 选择时间标识获取时间戳
        3.2.1 授时标识的选择
        3.2.2 利用PCR获取时间戳
    3.3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原理
        3.3.1 过采样
        3.3.2 跳变沿检测
        3.3.3 最佳采样点选择
    3.4 提取PCR与确定授时信息
    3.5 本章小结
4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字卫星电视定时接收机硬件平台
        4.1.1 串行数据接收芯片GS7025的选择及其性能分析
        4.1.2 FPGA器件的选择及其性能分析
        4.1.3 总体设计
    4.2 GS7025电路设计与实现
        4.2.1 GS7025外围电路设计
        4.2.2 数据与时钟接口电路设计
    4.3 FPGA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FPGA开发软件Quartus II
        4.3.2 总体流程
        4.3.3 字节同步模块
        4.3.4 10B/8B解码与帧同步模块
        4.4.5 本地时间获取模块
        4.4.6 PCR时间戳获取模块
    4.4 I/O引脚分配
    4.5 FPGA配置下载
    4.6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测试结果
    4.7 精度分析
        4.7.1 码速率分析
        4.7.2 获得的授时信息
    4.8 本章小结
5 授时信息插播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参数
    5.2 测试平台
    5.3 测试过程
        5.3.1 设备连接
        5.3.2 参数设置
        5.3.3 信噪比、误码率、信号质量测试
    5.4 数据结果
    5.5 精度分析
        5.5.1 插播精度分析
        5.5.2 信道干扰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FPGA的高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据传输的发展现状
        1.2.1 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
        1.2.2 计算机总线的发展现状
        1.2.3 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章节以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2.1 光纤通信技术
        2.1.1 光纤通信系统
        2.1.2 光纤通信协议
        2.1.3 光收发一体模块
        2.1.4 光纤通信优势
    2.2 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技术
        2.2.1 基于 FPGA 的高速传输技术
        2.2.2 GTX 硬核模块简要介绍
    2.3 PCIe 总线技术
        2.3.1 PCIe 总线拓扑结构
        2.3.2 PCIe 总线协议分层
        2.3.3 PCIe 总线事务
    2.4 光纤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2.4.1 光纤通信平台的选择
        2.4.2 GTX IP 核支持光纤通信的传输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FPGA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光纤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3.2.1 光纤通信的设计
        3.2.2 光纤通信时钟的控制
    3.3 PCIe 总线的设计与实现
        3.3.1 PCIe 总线系统设计
        3.3.2 DMA 控制器
    3.4 高速存储设备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4.1 测试平台
    4.2 高速光纤通信性能测试
    4.3 数据存储设备性能测试
    4.4 PCIe 总线接口性能测试
        4.4.1 PCIe 总线接收(写)测试
        4.4.2 PCIe 总线发送(读)测试
        4.4.3 PCIe 总线数据收发(读写)同时测试
    4.5 光纤通信系统总体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A

(5)DVB-S信道解码及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DVB-S系统简介
        1.2.1 DVB标准
        1.2.2 DVB-S数字卫星电视系统概述
        1.2.3 DVB-S接收机研究现状
    1.3 信道编码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DVB-S信道编码调制理论基础
    2.1 DVB-S传输系统简介
    2.2 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
        2.2.1 复用适配
        2.2.2 能量扩散(随机化)
        2.2.2.1 伪随机序列
        2.2.2.2 DVB-S中的随机化过程
    2.3 外码纠错编码(RS编码)
        2.3.1 循环码
        2.3.1.1 循环码的概念
        2.3.1.2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2.3.1.3 循环码的编码方法
        2.3.2 BCH码
        2.3.3 RS码
    2.4 内码编码(卷积编码)
        2.4.1 卷积码简介
        2.4.2 卷积编码
        2.4.3 卷积编码的网格图表示
        2.4.4 删除卷积码
    2.5 卷积交织
        2.5.1 交织技术
        2.5.2 卷积交织的原理
    2.6 基带成形与调制
        2.6.1 基带成形
        2.6.2 QPSK调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VB-S信道解码原理与设计
    3.1 DVB-S信道解码整体设计
    3.2 解相位模糊
        3.2.1 相位模糊产生的原理
        3.2.2 解相位模糊设计
    3.3 内码解码(卷积解码)
        3.3.1 卷积码译码
        3.3.2 解删除
    3.4 帧同步
        3.4.1 帧同步原理
        3.4.2 帧同步设计
    3.5 解交织
        3.5.1 解交织原理
        3.5.2 解交织设计
    3.6 外码解码(RS解码)
        3.6.1 伴随式计算
        3.6.2 求解关键方程
        3.6.3 搜索错误位置
        3.6.4 错误值计算与纠错
    3.7 去随机化
        3.7.1 去随机化原理
        3.7.2 去随机化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VB-S信道解码的FPGA实现
    4.1 FPGA设计简介
        4.1.1 Xilinx FPGA芯片结构
        4.1.2 FPGA的开发流程
    4.2 信道解码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1 信道解码FPGA程序的顶层设计
        4.2.2 时钟变换模块的FPGA实现
        4.2.3 卷积解码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4 帧同步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5 解交织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6 RS解码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7 去随机化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2.8 同步脉冲处理模块的FPGA实现与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平台验证
    5.1 硬件平台架构
    5.2 验证与性能测试
        5.2.1 调试与验证
        5.2.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与项目与研究成果

(6)基于FPGA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基带信号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意义
    1.3 O-OFDM实时系统的研究意义及发展现状
        1.3.1 O-OFDM实时系统的研究
        1.3.2 O-OFDM实时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所做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第2章 O-OFDM系统原理及传输系统结构
    2.1 OFDM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2.1.1 OFDM技术的原理
        2.1.2 OFDM的关键技术
    2.2 O-OFDM传输系统的结构
        2.2.1 DDO-OFDM传输系统
        2.2.2 CO-OFDM传输系统
    2.3 O-OFDM信号处理技术
        2.3.1 OFDM基带信号处理
        2.3.2 光域调制解调技术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FPGA的系统总体设计和硬件实现
    3.1 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3.2 电路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3.3 系统开发平台
        3.3.1 硬件开发平台
        3.3.2 软件开发平台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的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基带信号处理
    4.1 发送端基带OFDM实时系统调制器整体架构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时钟管理模块的设计
        4.2.2 星座图映射模块的设计
        4.2.3 IFFT/FFT模块的设计
        4.2.4 高速I/O接口的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发送端FPGA基带信号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系统时钟单元仿真测试
    5.2 16QAM模块功能仿真
    5.3 IFFT模块测试与分析
        5.3.1 IFFT模块功能仿真
        5.3.2 不同量化值时IFFT-FFT的EVM曲线分析
    5.4 高速IO接口功能仿真
    5.5 系统整体测试仿真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COFDM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无人机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的整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2.1 视频采集压缩处理技术分析
        2.1.1 模拟视频制式
        2.1.2 数字视频图像压缩标准
        2.1.3 图像采集技术
        2.1.4 图像处理系统
    2.2 COFDM无线传输调制技术概述
        2.2.1 基本原理
        2.2.2 COFDM的MATLAB仿真
        2.2.3 COFDM的Simulink仿真
        2.2.4 主要优缺点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主控FPGA芯片选型
        2.3.2 图像传感器
        2.3.3 图像存储器件
        2.3.4 无线通信链路设计
        2.3.5 总体设计框图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模块设计
    3.1 图像采集模块
        3.1.1 图像传感器选型
        3.1.2 图像传感器描述
    3.2 COFDM模块
        3.2.1 COFDM发射模块
        3.2.2 COFDM接收模块
    3.3 中继放大器
    3.4 电源模块
    3.5 本章小结
4 机载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平台
        4.1.1 FPGA开发环境
        4.1.2 FPGA描述语言
    4.2 数据传输模块软件实现
    4.3 COFDM调制的FPGA实现
        4.3.1 系统参数设计
        4.3.2 传输数据率
        4.3.3 传输时钟的设计
        4.3.4 RS编码实现
        4.3.5 卷积交织器(外交织)
        4.3.6 卷积编码器(内码编码)
        4.3.7 OFDM频谱形成
        4.3.8 COFDM调制的核心技术FFT的实现
        4.3.9 IFFT原理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性能分析及测试
    5.1 系统性能分析
        5.1.1 移动速度保证
        5.1.2 非视距覆盖范围
    5.2 系统性能测试
        5.2.1 通信频率及信道数测试
        5.2.2 视频指标测试
        5.2.3 通信距离测试
        5.2.4 移动速度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微格教学系统中视频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相关产品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与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介绍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视频信号采集模块
        2.1.2 PCI 总线数据交互模块
        2.1.3 视频服务器设计
        2.1.4 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2.2 相关技术介绍
        2.2.1 H.264/AVC 视频编码标准
        2.2.2 DirectShow 技术
        2.2.3 PCI 总线标准
    2.3 ITU-R BT.656 标准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3.1 硬件设计平台
    3.2 系统硬件结构
        3.2.1 电源模块设计
        3.2.2 时钟和复位电路设计
        3.2.3 SDRAM 电路设计
        3.2.4 视频处理芯片 SC8113 模块设计
        3.2.5 多路视频编码芯片 SC8919 模块设计
        3.2.6 PCI 数据交互模块
    3.3 PCB 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视频服务器设计
    4.1 开发环境配置
    4.2 H.264 码流识别
        4.2.1 H.264 基本语法结构简介
        4.2.2 Nalu 简介
        4.2.3 IDR 帧识别方法
        4.2.4 解码视频通道切换
    4.3 软件设计方案
        4.3.1 系统初始化设置
        4.3.2 多线程设计
        4.3.3 SC8113 配置
        4.3.4 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4.3.5 滤波器注册
        4.3.6 滤波器链表构建
        4.3.7 系统主界面设计
    4.4 软硬件调试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网络传输模块
    5.1 C/S 结构
    5.2 Windows Sockets 实现
    5.3 网络传输应用程序编写
        5.3.1 CClint 类
        5.3.2 视频服务器端视频数据发送
        5.3.3 客户端视频数据接收播放
        5.3.4 接收端的滤波器链表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分析的代码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CPCI的多同步数字转接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方案选择
        1.2.1 系统功能要求
        1.2.2 系统方案选择
    1.3 本文的任务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IPOVERE1 转换原理
    2.1 以太网及E1 标准
    2.2 协议转换过程
    2.3 虚级联
    2.4 GFP 通用成帧规程介绍
    2.5 GFP 对以太网帧的封装与解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PCI 的IPOVERE1 板卡设计
    3.1 板卡设计方案
    3.2 ETHERNET-E1 转换电路设计
        3.2.1 RC6105 内部结构介绍
        3.2.2 RC6105 与网关芯片K58995MA 的接口设计
        3.2.3 RC6105 与SDRAM 的接口设计
        3.2.4 RC6105 的网管接口设计
    3.3 CPCI 接口电路
        3.3.1 PCI 总线信号定义
        3.3.2 CPCI 总线对PCI 的扩展
        3.3.3 RTL8139C 电路设计
    3.4 以太网收发器互连
    3.5 MCU 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LINUX 介绍
        4.1.1 Linux 的由来
        4.1.2 Linux 的特点
    4.2 开发环境准备
        4.2.1 网络安装LINUX 操作系统
        4.2.2 网络设备重配置
        4.2.3 裁剪、编译内核
        4.2.4 设置后门
    4.3 系统软件设计
        4.3.1 软件整体架构
        4.3.2 转发模块的设计
    4.4 监控软件设计
        4.4.1 Socket 介绍
        4.4.2 监控软件实现
        4.4.3 开机自启动设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结果
    5.1 基于CPCI 的IPOVERE1 板卡测试
        5.1.1 CPCI 网卡测试
        5.1.2 IPoverE1 转换器测试
    5.2 远程监控测试
        5.2.1 测试环境
        5.2.2 软件监控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PCI总线技术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相关产品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与安排
2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的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的介绍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多媒体数据传输卡设计
        2.1.2 多媒体数据传输卡工作原理
    2.2 相关技术
        2.2.1 PCI 局部总线标准
        2.2.2 可编程器件应用与开发
        2.2.3 安全散列算法SHA-1
    2.3 串行数据通信传输协议
        2.3.1 1-wire 单总线
        2.3.2 I2C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3.3 自定义的异步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4 本章小结
3 多媒体数据传输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3.1 硬件电路设计
        3.1.1 硬件电路设计平台
        3.1.2 硬件电路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3.2 软件电路设计
        3.2.1 软件电路设计平台
        3.2.2 FPGA 编程设计
        3.2.3 软件流程
    3.3 本章小结
4 网络交换机设计
    4.1 网络交换机电路结构
        4.1.1 网络交换机工作原理
        4.1.2 网络交换机电路组成
        4.1.3 网络交换机与多媒体数据传输卡间的LVDS 接口电路
        4.1.4 网络交换机与学生终端数据传输接口
    4.2 网络交换机软件编程设计
        4.2.1 数据下发转换通道设计
        4.2.2 数据上传转换通道设计电路
        4.2.3 软件流程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多媒体数据传输卡与子系统网络交换机的软件和硬件调试及总结
    5.1 多媒体数据传输卡与网络交换机的软件和硬件调试
        5.1.1 多媒体数据卡与网络交换机的硬件调试
        5.1.2 多媒体数据卡及网络交换机的软件调试
    5.2 电路设计的难点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基于PCI总线的DVB流合成及传输系统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实时光OFDM系统发射机设计[D]. 康智玮. 湖南大学, 2015(03)
  • [2]基于LINUX的数字电视软件通用升级系统[D]. 李铁柱.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8)
  • [3]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D]. 潘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4(01)
  • [4]基于FPGA的高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龚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DVB-S信道解码及FPGA实现[D]. 屈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2)
  • [6]基于FPGA的高速O-OFDM实时系统发送端基带信号处理[D]. 陈杰. 湖南大学, 2012(07)
  • [7]基于COFDM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D]. 孙胜利.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8]微格教学系统中视频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D]. 陈星. 宁波大学, 2012(03)
  • [9]基于CPCI的多同步数字转接系统的设计[D]. 滕芝鹏. 苏州大学, 2011(06)
  • [10]基于PCI总线技术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卡设计[D]. 黄自瑞. 宁波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基于PCI总线的DVB码流合成与传输系统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