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

一、西部地区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蔡绍洪,谷城,张再杰[1](2022)在《时空演化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构建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子系统发展指数及系统耦合协调度,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ArcGIS软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协调度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指数稳定提升,资源发展指数有较大波动。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部分地区濒临失调衰退,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级与中级耦合协调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是制约其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全局Moran’s I体现出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高—高集聚主要位于陕西、四川与云南一带,低—低集聚位于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任保平,李梦欣[2](2021)在《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现状、约束与路径》文中研究说明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韦福雷[3](2021)在《论“双碳”下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文中研究表明"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推动高耗能产业向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是兼顾"双碳"目标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面临能耗"双控"制约、营商环境较差和产业配套体系滞后等问题掣肘。应转变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动高耗能产业有序向西部地区转移集聚,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马朝良[4](2021)在《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文中研究指明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是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模式,部分城市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创新竞争力。但在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升级等方面,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短板。"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增强创新能力、坚持特色创新、提高开放程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多方面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能。

郝辑[5](2021)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集聚,全球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联合国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应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2021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再次将生态问题引入,把生态问题放在了衡量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大研究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和生态过度消耗等问题,人类发展水平畸轻畸重。其中,生态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质量的短板。对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面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建设发展、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治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为突破口,收入、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为我们开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样本。研究表明,人类发展水平不仅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有关,忽视空间地理区位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空间分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省际、相近省际、相邻省际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规律和收敛性,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意见建议。本文首先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发展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反复筛选,确定生态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AHP方法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权威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指数,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弥补原有人类发展指数对于生态指标衡量测定的缺陷与不足,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了包含“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中国省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对人类发展指数只关注健康、教育、收入的局限性进行了优化。从基于HDI的中国人类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发突显。从基于HSDI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生态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省份内和省份间的生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省份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评价中国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态因素是影响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α收敛、绝对β收敛、PS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对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在空间上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各个省际不存在较明显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从PS收敛的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26.1366,小于临界值,这说明HSD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生态指数(E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10.7075,小于临界值,这说明E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俱乐部收敛结果来看,中国HSDI只存在3个类型的俱乐部收敛,EI存在8个俱乐部收敛。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的高低情况不匹配,产生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和生态指数的收敛特征提高了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程度。然后,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研究发现,Moran’s I均为正且显着,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果下,中国约四分之三的省份落在了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其中,高高集聚区(H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云南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发生了空间格局变化,向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这些省份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传统高地”。低高集聚区(L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福建、广西、四川等中部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向新疆、浙江等省份发展。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少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是省份最多的集聚区,大约在15个省份左右。髙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地区。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存。整体来看,全国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格局,中国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东北高、西北低,具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现象。局部来看,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非均衡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长期存在。最后,利用Stata软件对新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剔除不显着和不相关的指标,发现: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整体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本文找到了影响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即: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并对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研究方法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生态指标选择上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数据分析上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地图分类法、空间效应格局研究法、面板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运用技术手段研究经济问题,宏观上站在可持续发展视角,微观上聚焦到我国各个省份,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原有的HDI、HPI等概念集成,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即生态影响因子,构建了新的指数体系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研究了由三维到四维的转变。集合了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生态学和地理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现阶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及理论价值。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有对HDI算法的基础上,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第三,运用上述产生的新算法,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探寻中国各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分异规律。第四,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原因,利用Stata软件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因子,结合地域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以往研究评价的盲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加入生态因素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借助指数评价体系来做分析,但之前的体系有所不足——即无生态指标要素。一个地区的生态指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缺乏这一因素会导致评价的精准度和客观性不够。在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判断时,需要将生态因素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客观合理的反应发展程度。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并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构建的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经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赋值赋权后,发现结果依然是客观的、公正的,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科学性。第三,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分为低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6.45%)、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51.61%)、下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9.35%)、上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2.90%)、极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9.68%)五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分布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同层次的内部各省中,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小于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而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又小于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这一表现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距。收入指数以及教育指数在各区间内有很明显的地理位置规律,但是教育指数的地理位置规律并不明显。在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健康指数差距较小,收入指数差距较大;但是在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而教育指数的差距很明显。根据指数对不同区域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与地理空间区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第四,通过空间分异格局来看,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不近相同。Moran’s I为正且显着,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省份集聚在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位于第二象限(LH)和第四象限(HL)的省份较少,位于第三象限(LL)的省份多于第一象限(HH)。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经过本文面板回归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生态指数具有正相关性。我们使用面板回归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生态指数(EI)、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的影响因素,由分析过程可知,模型回归的效果较好,R2均大于0.600,说明拟合度很好,其中,人均GDP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HSDI提高0.0222;GDP增速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速每提高1%,HSDI提高0.0006;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016;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825;ln就业人数及ln医疗卫生机构数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这说明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HSDI就越高。从整体来看,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六,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公共政策系统的社会价值,分析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能够及时的对各区域政府公共政策的整体效果做出判断,这样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便有了参考依据。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各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地方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从而算得精准的生态指数,进而科学的指导地方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

杨文杰,李延平[6](2021)在《价值追求、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审思》文中研究说明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7](2021)在《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对加快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背景、战略意义、总体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实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刘岩岩[8](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经济互动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两地区分属不同的经济系统,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技术所限,二者之间的经济联系虽然一直存在,但在传统农耕时代并不突出。全面抗战时期,西部大后方成为支撑抗战的根基,尤其是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能忽视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北大后方的作用。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西南大后方和西北大后方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外部力量推动和政府政策调控等合力作用下,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新型市场网络逐步构建,并通过川陕之间的企业传导、资源互补、金融互助等形式多样的经济互动,迎来了西部地区战时发展的新格局。

徐晓光,樊华,苏应生,郑尊信[9](2021)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并研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研究方法:在运用熵思想对构建的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后,结合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确定全局因素及局部因素,并对局部因素回归系数显着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而言呈上升态势。影响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在不同年份作用范围不同,同一年份相同局部因素对各省份的影响显着性也不相同。研究创新:构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揭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趋势,探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其影响的显着性。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持续深入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苗思佳[10](2021)在《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但是受地势、气候、资源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一直存在自然灾害严重、资源依赖强、生态脆弱、修复治理难度高等问题,不仅阻碍西部各省(区、市)传统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同时也限制了全国向高水平绿色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分区域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政策。本文将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现状与我国其他地区进行比对,并结合对西部地区居民绿色生活理念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归纳总结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根据已有研究和西部地区现状分析结果,梳理出“环境—经济—生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绿色经济增长、绿色环境资源、绿色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建立起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9—2018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测算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得分差异的基础上,从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两方面对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历史进程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剖析,以便能够针对阻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提升的症结,提出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资源约束程度较强,经济发展以资源主导为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础设施水平较弱;绿色技术创新落后,科研投入不足;公众绿色意识薄弱,未真正践行绿色理念。(2)2009—2018年期间,西部地区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治理工作显现成效;生活质量上升趋势明显,但区域间差距明显。(3)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南北方向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型趋势,东西方向区域间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区域内绿色发展不均衡。(4)为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完善绿色政策体系、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强化绿色创新引领。

二、西部地区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地区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时空演化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理分析、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1.1 PSEE系统耦合协调机理分析
    1.2 指标体系构建
    1.3 研究方法
        1.3.1 综合发展评价模型
        (1)标准化处理。
        (2)指标权重确定。
        (3)系统综合水平测算。
        1.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1.3.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
2 实证结果分析
    2.1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发展的时空特征
    2.2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2.3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分析
        (1)高—高集聚。
        (2)低—高集聚。
        (3)低—低集聚。
        (4)高—低集聚。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2)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现状、约束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五大维度与评价指标体系
三、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评价与比较分析
    1.西部各省区市现代化建设各维度指数比较
    2.西部各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综合指数比较
    3.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数比较
四、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比较
    1.经济现代化相关指标比较
    2.城乡现代化相关指标比较
    3.社会现代化相关指标比较
    4.生态文明相关指标比较
    5.政治文明相关指标比较
五、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1.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2.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
    3.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力资源优势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
    4.污染排放水平较高,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5.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六、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2.实施平衡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
    3.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
    5.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3)论“双碳”下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碳”目标下我国减排面临严峻挑战
    1.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制约碳减排的根源
    2.以重化产业为主的体系是碳减排的巨大挑战
二、以新能源利用驱动高耗能产业转移是减排的重要路径
    1.东西部地区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
    2.西部地区具备承接高耗能产业转移的新能源基础
    3.高耗能产业转移有利于实现全国碳减排与产业空间优化
三、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能耗“双控”制度下的发展困境
    (二)东、西部地区营商环境存在较大差距
    (三)西部地区产业配套体系相对滞后
四、推动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建议
    (一)由控能向控碳转变,破除西部地区承接高耗能产业用能指标障碍
    (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进程
    (三)打造综合性新能源基地,强化西部地区承接高耗能产业的电力保障能力

(4)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创新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及突出特点
    (一)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主要模式
    (二)西部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
三、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1.省会城市创新资源过度集聚
    2.企业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严重不足
    3.人才和技术流出问题严重
    4.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进程缓慢
    5.产业结构短板突出
四、以科技创新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二)增强创新主体创新能力
    (三)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创新
    (四)提高西部地区开放程度
    (五)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5)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类发展指数概述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概述
        2.1.3 空间效应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人类发展理论
        2.2.5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回顾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现有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
    3.1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3.1.1 人类发展指数编制原则
        3.1.2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3.1.2.1 1990 年至2009 年的人类发展指数
        3.1.2.2 2010 年至今的人类发展指数
    3.2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及最新发展情况
        3.2.1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3.2.2 人类发展指数最新发展情况
    3.3 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比较
        3.3.1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横向对比分析
        3.3.2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纵向对比分析
        3.3.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国际对比分析
        3.3.4 中国东三省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3.3.4.1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3.3.4.2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3.3.4.3 收入维度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4.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4.2.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指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3 指数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4.2.3.1 德尔菲法
        4.2.3.2 熵值法
        4.2.3.3 层次分析法(AHP)
        4.2.3.4 改进的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
        4.2.4 指数体系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4.2.4.1 AHP专家评分结果
        4.2.4.2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评价结果
    4.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省际排名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5.1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检验方法
        5.1.1 α收敛
        5.1.2 绝对β收敛
        5.1.3 PS收敛模型
        5.1.4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5.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实证分析
        5.2.1 整体收敛检验
        5.2.2 俱乐部收敛检验
        5.2.3 俱乐部合并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6.1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6.1.1 全局Moran’s I指数
        6.1.2 Moran散点图
        6.1.3 LISA集聚图
    6.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整体态势
        6.2.3 发展现状
        6.2.4 空间依赖性分析
        6.2.5 类型评定
    6.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3.1 基于全局Moran’sI指数的空间分异
        6.3.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6.3.3 基于LISA集聚图的空间分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7.1 数据来源
    7.2 数据处理
        7.2.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7.2.2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1 全国范围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2.2.2 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 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7.3.1 HSDI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2 生态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3 健康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4 教育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3.5 收入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7.4 提升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7.4.1 建立跨区合作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7.4.2 提高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社会均衡化发展
        7.4.3 着眼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7.4.4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7.4.5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保险普惠度
        7.4.6 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
    8.4 展望
        8.4.1 基于新算法的实证研究
        8.4.2 HSDI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8.4.3 人类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8.4.4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模型改进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价值追求、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追求:实现内涵式转变,助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育人价值:培养本土化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经济价值:服务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政治价值:助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
    (四)民生价值:锚定助力扶贫攻坚战略
二、现实困境:身处教育公平的劣势方,竞争实力孱弱
    (一)西部高职教育发展资源供给长期受限
    (二)西部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相对欠缺
    (三)西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
    (四)西部各省份间高职教育发展差距明显
三、破解策略:立足于西部发展实际,深耕区域独特资源
    (一)加强东西协作弥合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差距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实力
    (三)挖掘区域资源彰显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特色
    (四)利用地缘优势协调西部高职教育发展资源

(7)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背景
    (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 经济时代之变。
        2. 世界格局之变。
        3. 全球治理之变。
        4. 疫情冲击之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2. 从工业化到信息化。
        3.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阶段
        1. 从低收入地区跨入中等偏下收入地区。
        2. 从工业化中前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3. 从经济大省加快迈向经济强省。
    (四)川渝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1. 整体发展水平差距。
        2. 工业领域各具优势。
        3. 基础设施各有所长。
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一)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1.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2. 带动高质量发展。
        3.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4. 保护长江和西部生态环境。
    (二)凸显四川的战略地位
        1. 国家战略大后方。
        2. 西部大开发火车头。
        3. 内陆开放前沿。
        4.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三)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1. 重塑经济布局的机遇。
        2. 重构产业体系的机遇。
        3. 改变开放格局的机遇。
        4. 改善发展环境的机遇。
三、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战略定位
        1. 客观要求。
        2. 基本条件。
        3. 现实可能。
    (二)战略目标
        1.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2.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3.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4.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三)战略合作
        1. 设施联通的重大突破。
        2. 经济合作的重大突破。
        3. 科技合作的重大突破。
        4. 生态保护的重大突破。
        5. 空间布局的重大突破。

(9)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与影响机制分析
    1.绿色经济内涵与外延
        (1)绿色经济内涵。
        (2)绿色经济外延。
    2.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1)绿色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2)绿色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率。
        (3)绿色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
        (4)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
        (5)绿色经济发展与惠民公平。
三、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分析
    1.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2.绿色经济发展指数测算及分析
四、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1.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确定
    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简介及估计结果分析
        (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简介。
        (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10)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绿色经济
        2.1.3 低碳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4 新发展理念
3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现状
        3.1.1 经济发展现状
        3.1.2 生态环境现状
        3.1.3 社会发展现状
    3.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资源约束程度较强
        3.2.2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3.2.3 基础设施水平较弱
        3.2.4 绿色技术创新落后
        3.2.5 公众绿色意识薄弱
    3.3 本章小结
4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1.3 指标选取与建立
    4.2 水平测度模型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权重计算
        4.2.3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5.1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时间演变分析
        5.1.1 绿色经济增长
        5.1.2 绿色环境资源
        5.1.3 绿色生活质量
    5.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5.2.1 西部地区总体概况
        5.2.2 西北及内蒙古区域
        5.2.3 西南及广西区域
    5.3 本章小结
6 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6.1 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6.1.1 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6.1.2 夯实环保基础建设
    6.2 完善绿色政策体系
        6.2.1 提升绿色监管水平
        6.2.2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6.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6.3.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3.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4 强化绿色创新引领
        6.4.1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6.4.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西部地区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演化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蔡绍洪,谷城,张再杰. 生态经济, 2022
  • [2]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现状、约束与路径[J]. 任保平,李梦欣. 西部论坛, 2021(05)
  • [3]论“双碳”下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J]. 韦福雷. 开放导报, 2021(05)
  • [4]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略[J]. 马朝良. 开放导报, 2021(05)
  • [5]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郝辑. 吉林大学, 2021
  • [6]价值追求、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审思[J]. 杨文杰,李延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5)
  • [7]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战略研究[J].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决策咨询, 2021(04)
  • [8]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经济互动探析[J]. 刘岩岩. 中华文化论坛, 2021(04)
  • [9]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徐晓光,樊华,苏应生,郑尊信.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07)
  • [10]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D]. 苗思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