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

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

一、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嫣,蒋天宇,余涛,杨忠芳,侯青叶,王凌霄[1](2021)在《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氟的来源广泛,目前全球超过2.6亿人受氟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因此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危害指数(Hazard Index),概率方法也常运用于风险分析中,目前还出现应用多途径暴露评估法对氟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和灵敏度的研究对于评估模型尤为关键。本文比较了传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认为确定氟富集的途径,完善复合暴露评估的模式,考虑氟摄入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氟的健康风险评估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趋向于使用模型对氟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氟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途径以及含量影响因素等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王新宇[2](2021)在《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由于其低声子能量和优异的发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通讯、遥感、测距等领域,自发现以来,一直是激光晶体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这些晶体材料获得典型的波段输出,如2.0μm、2.9μm等,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主要有提拉法(Cz)、下降法(B-S法)和温度梯度法(TGT)等,对于结构对称性低、性能优异的晶体,获得尺寸大、质量高、具有多波段发射的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Ho3+离子丰富的能级结构以及在红外波长范围具有多波段发射的潜力,再引入敏化离子和退敏化离子来调节晶体发射波长,优化光学性能。一方面,研究晶体生长参数、晶体结构和晶体密度等性能;另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不同离子掺杂晶体的物相结构、光谱参数以预测晶体的激光性能,具体的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共沉淀法和气氛烧结炉等设备成功制备了高纯度Re,Ho:BaY2F8晶体生长料,最佳烧结温度为650℃,烧结时间为2.5 h。结合界面理论,相变驱动力理论和固液界面形状的理论分析,优化了下降炉温场的温度梯度参数以及晶体生长参数。利用自主设计的坩埚下降炉成功培育了氟化钇钡籽晶,并以0.2-0.5 mm/h的坩埚下降速度制备了不同系列的Re,Ho:BaY2F8晶体。2)基于889 nm激光源与Ho3+离子5I5能级相匹配的特点,直接泵浦3.9μm(5I5→5I6)辐射跃迁的上能级,分别获得了2.0μm和3.9μm有效光输出。这一方案避免了光参量激光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泵浦源的能量损耗。3.9μm波长的发射截面经计算为7.759×10-20 cm2,吸收截面为3.563×10-20 cm2。并且通过自搭建的激光测试系统,获得了3.9μm的有效激光输出,最高能量输出为5.6 m J。3)虽然Ho:BaY2F8晶体在2.0μm附近获得了光输出,但泵浦能量优先用于3.9μm发射,导致Ho: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并不高。针对这一点,引入了敏化剂Yb3+离子来提高晶体对泵浦源能量的吸收,以改善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光谱性能。依据吸收光谱的结果采用980 nm激光源泵浦晶体,并研究了Ho,Yb:BaY2F8晶体在1.2μm和2.0μm处的红外辐射特性和荧光衰减曲线。通过Yb3+离子的敏化作用,显着增强了Ho3+离子对应2.0μm辐射的上能级,即5I7能级。结合光谱和能级寿命数据详细计算了Ho,Yb:BaY2F8晶体包括吸收与发射截面、增益截面等光谱参数,证实了Ho,Yb:BaY2F8晶体在2.0μm波段优异的光学性能。4)Ho:BaY2F8和Ho,Yb:BaY2F8晶体均通过增强辐射跃迁上能级来实现光输出,但很难找到有效的光源或敏化剂用于实现Ho3+离子在2.9μm(5I6→5I7)波段发射。基于激光四能级结构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引入退敏化剂Pr3+离子来削弱Ho3+:5I7能级,从而实现5I6→5I7辐射跃迁的粒子数反转。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制备了1%Ho,%Pr:BaY2F8(=0,0.2,0.5,0.8,1.2)晶体,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了掺杂Pr3+离子减弱了晶体在2.0μm处的发射峰强度,并增强了晶体在2.9μm处的发射峰强度。随着Pr3+离子的掺杂浓度增加,Ho3+离子的5I7能级寿命从2.03 ms降低到0.23 ms,从而促进了Ho3+离子在2.9μm处粒子数反转。通过计算增益截面得到2.9μm的粒子反转百分比为36.8%。对于Ho,Pr:BaY2F8晶体,从Ho:5I7能级到Pr:3F2能级的能量转移效率经计算为88.7%。这一理念可以推广到更多难以实现粒子数反转的辐射跃迁中,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更多波段的激光输出。5)为更好的开发Ho3+离子在2.0μm波段的发射潜力,通过引入Nd3+离子来进一步优化2.0μm波段的光谱参数。这一方案避免了Yb3+离子敏化方案中泵浦能量用于上转换发射的情况,提高了红外波段发射的效率。采用坩埚下降方法生长并研究了1%Ho,%Nd:BaY2F8晶体的性能(=1,1.5,2,2.5,3)。对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Ho,Nd:BaY2F8晶体属单斜晶相,空间群为C2/m。通过分析荧光光谱,获得了1.3μm和2.0μm的红外波段发射,表明Nd3+离子是有效的敏化剂,能量传递效率最高达73.7%。结合Ho,Nd:BaY2F8晶体在2.0μm的辐射光谱以及2.0μm的荧光寿命,计算了晶体的光谱参数,其中最强发射截面高达11.52×10-20 cm2,这要比Yb3+离子作为敏化剂在2.0μm处获得的发射截面高出一个数量级,这对于获得高效的2.0μm激光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段生朝[3](2021)在《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Inconel 718是一种典型的析出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在923 K以上仍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电力能源和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Inconel 718合金中增加Al和Ti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增加强化相γ’相Ni3(Al,Ti,Nb)和γ"相Ni3(Nb,Al,Ti)的体积分数,进而提高镍基合金高温下的机械性能。电渣重熔是一种重要的二次精炼技术,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金属纯净度、改善铸锭致密度和结晶组织,从而满足日益增加的对高性能合金的需求。然而,电渣重熔含有易氧化元素的合金时仍有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渣-金反应界面上,镍基合金中易氧化元素如Al和Ti会与渣中不稳定氧化物如FeO、SiO2和TiO2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不可避免地导致电渣锭中Al和Ti含量沿着铸锭高度方向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同时Inconel 718合金中硫元素的存在会在基体中形成硫碳化物M2SC和晶界位置形成低熔点Ni-Ni3S2化合物,因而恶化镍基合金高温机械性能。电渣重熔作为制备大型镍基合金的终端冶炼工艺,应当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铸锭中Al和Ti元素的均匀分布和有害气体杂质的含量。本论文为解决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过程中Al和Ti元素均匀化和合金纯净度控制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理论计算镍基合金中组元Al和Ti以及含氟炉渣中各个组元的活度,为找到控制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Al和Ti元素氧化的热力学条件奠定基础;(2)通过热力学和实验分析,开发了适合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的渣系;(3)通过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 Inconel 718合金脱氧和脱硫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电渣重熔镍基合金脱氧和脱硫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工艺参考。首先,本文参考合金相图和利用原子-分子共存理论(Atom and 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AMCT)计算了不同温度下 Ni-Al、Ni-Ti 和 Al-Ti三个二元系全浓度范围内热力学活度,并与文献报道的实测值吻合较好。在忽略Ni-Al-Ti合金熔体中形成的三元复杂分子NixAlyTiz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 1873 K下该合金熔体组元Al和Ti在富镍区域(xNi>0.9)的等活度线。基于Ni-Al、Ni-Ti 和 Al-Ti二元系混合焓△mixHm的 Redlich-Kister(R-K)参数,通过GSM、Toop、Kohler 和 Muggianu 模型得到1873K下Ni-Al-Ti 三元系富镍区域的混合焓△mixHm,Ni-Al-Ti与Ni的摩尔分数xNi的关系。结果表明:1873 K下当Ni的摩尔分数一定时,△mixHm,Ni-Al-Ti随Al/Ti比的增加而降低;当Al/Ti比值一定时,混合焓△mixHm,Ni-Al-Ti随合金中Ni的摩尔分数xNi的增加而增加。当xNi>0.9时,GSM模型与Toop、Kohler和Muggianu模型计算的结果吻合度很好,而xNi<0.9时,GSM模型计算的结果要略高于其它模型,这主要是由于Ni-Al-Ti合金熔体不满足正规溶液的性质所导致的。Ni-Al-Ti三元熔体热物理性质(粘度和表面张力)预报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金熔体混合热力学数据(混合焓和过剩吉布斯自由能)的准确性。基于优化后的Ni-Al、Ni-Ti和Al-Ti的混合热力学性质,首先计算了 Ni-Al、Ni-Ti和Al-Ti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Hirai模型适合计算Ni-Al系统的粘度,而Kaptay模型适合预报Ni-Ti和Al-Ti合金熔体的粘度;Butler模型适合预报Ni-Al、Ni-Ti和Al-Ti熔体的表面张力。Ni-Al和Ni-Ti熔体粘度分别在xAl=0.5和xTi=0.3出现了最大值。这是由于Ni-Al和Ni-Ti二元系分别在xAl=0.5和xTi=0.3处形成稳定金属间化合物NiAl和Ni3Ti,导致合金熔体分别在在xAl=0.5和xTi=0.3处发生短程有序现象引起的。Ni-Al-Ti三元熔体粘度ηNi-Al-Ti和表面张力σNi-Al-Ti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当Al/Ni比一定时,ηNi-Al-Ti和σNi-Al-Ti随着Ni-Al-Ti中组元T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合金中组元Ti的含量一定,ηNi-Al-Ti和σNi-Al-Ti随着Al/Ni的增加而降低。其次,热力学分析了1773 K至1973 K在给定Inconel 718合金中初始Ti含量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合金中平衡的Al含量与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关系,并用渣-金平衡实验进行验证。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改变TiO2含量对于控制合金中Al和Ti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Al2O3、CaO、CaF2和MgO。当温度为1773 K时,渣中TiO2含量为2.2%时,合金中的Ti元素发生氧化;渣中TiO2含量为10%时,合金中的Al元素发生氧化;渣中TiO2含量为4.26%时,合金中的Al和Ti元素均不发生氧化。渣中FeO和SiO2很容易与合金中Al和Ti元素发生反应,且当冶炼温度降低对于渣中FeO和SiO2含量要求越苛刻。在满足合金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将合金中的Al和Ti成分设置为其规定成分的上限,有利于电渣重熔过程Al和Ti元素的控制。温度是影响合金中Al和Ti元素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当冶炼温度升高时,合金中Ti元素要比Al元素更容易氧化,因此需要向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额外添加TiO2以减少Ti元素的损失;在不同的TiO2含量范围内采用的冶炼温度也应当不同,即当渣中TiO2含量为0~4%时,应当采用低渣温;当渣中TiO2含量为13.5%~15%时,应当采用高渣温。最后,基于多相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 Inconel 718合金Al和Ti元素氧化以及脱氧和脱硫反应的动力学模型。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Al2O3和TiO2传质速率要远远小于合金中Al和Ti的传质速率,意味着渣中Al2O3或/和TiO2传质为限制性环节。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各个组元对合金脱氧和脱硫的影响可以排序为CaO>CaF2>MgO>TiO2。渣中CaO含量的增加不仅可以降低炉渣的粘度和增加浓度梯度有利于合金中氧化物夹杂(MgO·Al2O3)上浮,还可以降低渣-金界面氧的活度有利于脱硫反应,而渣中TiO2起相反的作用。冶炼温度升高,导致渣-金界面氧活度的增加,不利于合金脱硫。

王瑞芳[4](2020)在《环境监测中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分析》文中提出氟化物以气态或者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极强的危害性。因此,监测氟化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及时提示人们环境中氟化物含量是否超标,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李文瀚[5](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李渊[6](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陈凡[7](2019)在《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对水中氟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分散-悬浮-固化法制备了矿渣基地聚物微球,考察了水玻璃模数和水量对矿渣基地聚物微球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条件,初步研究其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选取氟离子吸附效果较好的氧化铁和氧化铈对矿渣基地聚物微球进行改性,确定了最佳负载浓度,对改性后微球的性能和氟离子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利用固体废弃物矿渣为原料制备吸附剂以及利用铁、铈为负载元素,提高了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大大降低了吸附剂的制备成本,整个制备过程绿色环保。该吸附剂为球状颗粒(微米级别),解决了工业上块状、粉状、不规则形状吸附剂存在的吸附容量小、固液分离困难、吸附柱压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在除氟领域的应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激光粒度仪(PS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Zeta电位仪等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对吸附剂除氟性能进行了批量实验,研究了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等,为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散-悬浮-固化法制备了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比水玻璃模数和水量对制备矿渣基地聚物微球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制备配比:矿渣30 g、1.7 M水玻璃12.86 g、水8 g。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的粒径集中在75300μm,在该制备条件下,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比表面积为63.76 m2/g。吸附实验表明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对氟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2)通过分散-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铁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最佳铁离子浓度为0.2 mol/L,其比表面积为125.15 m2/g;吸附剂对氟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2,吸附剂剂量为0.15 g/100mL,吸附时间为90 min;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剂最大饱和吸附量为57.50 mg/g;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该吸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共存离子实验表明影响氟离子吸附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PO43-?SO42-?NO3-?Cl-;真实水体实验表明水体环境对氟离子吸附影响的强弱顺序依次为:地表水?自来水?海水;通过固化实验表明氧化铁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氟离子具有很好的固化效果。(3)通过分散-沉淀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铈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最佳铈离子浓度为0.02 mol/L,其比表面积为109.47 m2/g;吸附剂对氟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2,吸附剂剂量为0.10 g/100mL,吸附时间为90 min;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剂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5.79 mg/g;吸附热力学数据拟合表明该吸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共存离子实验表明影响氟离子吸附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PO43-?SO42-?NO3-?Cl-;真实水体实验表明水体环境对氟离子吸附影响的强弱顺序依次为:地表水?自来水?海水;通过固化实验表明氧化铈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氟离子具有很好的固化效果。(4)动态吸附动力学数据显示,两种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氟离子的动态曲线均呈“S”型,符合动态吸附行为,吸附规律与吸附行为吻合;通过Zeta、EDS、FT-IR、XPS等分析手段对两种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吸附氟离子行为进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机理均由离子交换和静电作用共同完成。

董鹏[8](2019)在《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工业大国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和稀土成品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稀土行业的粗狂式发展,导致稀土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进入新世纪,我国提出了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要求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因此,本研究针对稀土工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氟污染物的去除净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江西省某稀土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含氟废气产生的来源以及成分特征。然后,分析原有废气处理系统在废气的处理净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最后,按改造方案施工后,进行现场运行调试,分析改造效果。针对该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设计,得出如下结论:(1)稀土电解冶炼产生的含氟废气排放具有排放速率低,温度高的特点,由于稀土电解生产中工艺的需求,采用侧向吸风罩的设计比上引式提高高度的吸风罩,更能有效的提升废气的吸收效率。采用侧引式吸风罩设计后,生产车间内粉尘和含氟废气大幅减少,废气的收集率达到了 99%。车间和厂区内粉尘和含氟化合物浓度均在《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标准值以内。(2)对于稀土电解冶炼产生的废气,采用加长的下引式重力沉降巷道的方式比采用布袋式除尘的方式更为经济。下引式重力沉降巷道既能够达到一定的除尘效果,还能大大降低运行的成本。(3)原一级水洗喷淋塔排放废气中的粉尘和氟化物统计值为56.02 mg/m3和4.65 mg/m3,达标率分别为31.43%和57.14%,废气净化效果不理想。通过重新设计,将喷淋塔设计为二级喷淋淋洗,一级为5L/s的水淋洗,二级为5L/s的石灰水淋洗;通过施工后的现场调试监测,采用二级喷淋的方式,排放废气中粉尘浓度为30.02 mg/m3和3.16 mg/m3,达标率均为100%。该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电解废气中含氟污染物的净化效果。(4)原喷淋废水处理存在处理效果差,废水量多的问题;通过设计改造增加中和沉淀池,向废水中额外添加石灰粉,增加废水中污染的沉淀效果,废水在沉淀池经过沉淀分层后,上清液循环到喷淋塔使用,沉积物离心脱水。(5)对整体废气处理系统调试监测,计算得到该次改造能够每年减排氟化物0.21吨,粉尘4.62吨,减排率分别提升18.52%和35.81%,污染物减排效果显着。(6)本次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以及环境效益,车间和厂区内含氟化合物明显降低,废气粉尘的收集通过回收利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设计上的优化使废气处理系统的电能消耗每天能够节约2953.28元。

王琪琪[9](2019)在《天津市雨水水质特性及屋面雨水制备饮用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雨水收集和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天津大学校园内采集的天然雨水和屋面雨水径流进行水质分析,并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屋面雨水径流,以期为雨水制备饮用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开发出一种自动降雨量监测记录及雨水采样装置,用于天然雨水样品的分时段采集。对雨水进行水质分析发现雨水水质受到多种气象因素(季节、雨前干期、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的综合影响。天然雨水水质明显优于屋面雨水径流。天然雨水和屋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均存在初期冲刷现象,可采取初期弃流措施提高收集雨水的整体水质。铅是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当降雨量达2~3 mm时,天然雨水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此外,天然雨水水质可以间接反映大气污染状况。本研究中监测到两场酸雨事件,可归因于工业企业排放的SO2、NOx。研究中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屋面雨水径流。通过实验,选择氯化铁作为混凝剂,投加量(以Fe3+计)为6 mg/L。烧杯实验适宜的水力条件为混合阶段G值为200 s-1,絮凝阶段G值为20 s-1。先后对春季屋面雨水径流、夏季的两次屋面雨水径流进行了小试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进水UV254与高锰酸盐指数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2),处理出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以及委托第三方检测的28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三批小试试验的膜污染速率σ分别为7.52×10-3(h·m)-1、22×10-3(h·m)-1、3.92×10-3(h·m)-1。对微滤膜进行物理清洗、酸洗后,膜比通量恢复率较高。滤饼层阻力对膜污染贡献率小于膜内部阻力。本文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屋面雨水径流出水水质良好,膜污染可控,可以将其作为雨水制备饮用水的储备技术进行规模化推广,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洪秀萍[10](2018)在《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氟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环境中过量的氟化物不仅对动植物产生危害,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煤炭分布非常广泛,在煤炭分布区常出现氟污染,汞污染及砷污染共存现象。从区域上来说,中国西南不仅是酸雨的重灾区,而且该区的氟污染和酸污染与煤炭分布存在重叠。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选取贵川交界区域、宁夏贺兰山及内蒙古乌达这三个中国典型富煤区,以该区域煤炭、地表土、植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不同形式氟污染与酸污染现状,探讨了氟污染与酸污染成因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龙潭组煤总硫含量较高,氟含量正常;但煤样总体偏酸,pH均值5.74,其中天然露头煤普遍呈强酸性,pH均值达到3.86;相比之下,矿井煤趋于中性或微碱性,pH均值7.26;相应地,天然露头煤富集硫酸盐,总均值高达12136μg/g,矿井煤则相对贫硫酸根,总均值限于2739μg/g。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天然出露风化黏土偏酸具有普遍性,pH总均值5.84;硫酸盐含量也显着高于对照区,总均值1778μg/g;氟含量较高,总均值751μg/g;风化土中酸的存在形式可能为酸性硫酸盐如KHSO4或NaHSO4。典型煤系地层出露山谷及燃煤型地氟病严重流行村—贵州织金县荷花村测定结果与云贵川基本一致,譬如地表土和日常拌煤黏土呈显着酸化,pH均值低至4.90;硫酸盐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非病区地表土,总均值达到4465μg/g,且与酸度呈正相关,暗示了荷花村土样中的酸很可能以酸性硫酸盐形式存在;氟含量也偏高,总均值达到1284μg/g。同期采集的荷花村煤系地层出露煤也呈显着酸性,黏土层黏土也呈现高氟高酸。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地表土中氟含量总均值为707μg/g,显着高于当地氟背景值;牧草氟含量为218μg/g,表明羊氟中毒可能与地表土及牧草高氟息息相关。地表土中硫酸根均值是1771μg/g,而p H均值为5.92,与当地背景值相比,该区硫酸根含量显着偏高,酸性明显较强。表明:贺兰山北段地表土存在酸污染及硫酸根污染,并伴随氟污染。3.内蒙古乌达煤火及其附属高耗煤工业园引起270km2范围内的乌达行政区及外围地表尘和地表土总氟,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相对当地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1)地表尘中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高于区域背景值,以煤矿区和工业园最为严重,扩散区城区和农场也受到一定影响。(2)地表土受污染也较为严重,同地表尘中浓度类似,其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均显着高于区域地表土背景值,且重污染区集中在工业园和矿区污染。(3)进一步分析发现受酸污染影响,乌达区及工业园地表土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原生态的碳酸钙型转变为硫酸钙型;城区和农场受污染较小,土质未发生明显改变。4.分析发现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周边环境及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1)云贵川交界以典型高氟区织金县荷花村为例,分析发现荷花村采集的树叶,树皮及蘑菇中氟含量高于参照区雷屯村,其氟来源可能为高氟地表土。(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牧草样品中氟含量超过我国含氟量标准及前人报道的羊氟中毒区牧草氟含量数据;羊粪样品中氟明显高于典型氟污染区包头的羊粪氟值,说明该区存在氟污染。(3)乌达煤火区火点附近雾冰藜的叶氟含量总均值达到687μg/g,茎氟516μg/g;远离火点的煤田公路沿线雾冰藜的叶氟为146μg/g,茎氟108μg/g,表明乌达煤田可能存在空气氟污染与土壤氟污染,污染源是区内地下煤层自燃及地表矸石山自燃。5.在获得以上三个区域实际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扫面电镜(SEM/EDS)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紧密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得出了相关重要结论:(1)扫描电镜观察到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露头煤中确实富含黄铁矿;扫描电镜也观察到煤系地层相关黏土中有大量黄铁矿,TOF-SIMS分析进一步证实黏土中确实富含黄铁矿,且黄铁矿存在普遍风化,如在黏土样DF2T-1中检测到酸性风化产酸式硫酸盐(HSO4-)。(2)对煤样在400℃下加热,均检测到HF,且以天然露头煤释放HF浓度最强,且发现HF释放浓度与煤的酸度显着正相关,表明酸性可能促进了HF释放;进一步选取部分煤样进行室内模拟燃烧实验,实验条件接近西南农村燃煤环境,结果发现硫酸雾释放。6.根据前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氟污染与酸污染协同机制,此机制可以归纳为煤中硫如黄铁矿经过不同途径部分风化氧化成硫酸或酸性硫酸盐,一定条件下,此物会分解煤中氟化物而优先以HF形式释放。因此,氟污染与酸污染伴随出现,酸污染引发氟污染,而酸污染在化学形式上主要为硫酸型污染,酸的主要来源为煤中硫风化氧化,其反应模式为S(1)H2SO4(1)H+(1)HF,即硫氧化协同氟释放。7.不同区域酸的来源不一样,因而氟与酸污染模式也不一致:云贵川地表氟污染主要是晚二叠世煤系地层广泛自然出露,导致煤层及其黏土层中硫长期风化成酸,酸加剧地层中氟释放,导致大区域水系沉积物高氟,进而引起区域氟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为自然成因;而中国西南燃煤造成的地氟病则是这种自然成因与人为利用相叠加的结果,譬如当地村民常敞炉燃烧高酸露头煤并掺拌高氟高酸黏土一起燃烧,如此燃料体系在燃烧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气态和气溶胶态HF形式,加剧氟释放从而加剧当地农村居室氟污染及人体氟暴露;在宁夏贺兰山主要是长期的煤炭开发,煤炭利用及煤层自燃引起的,主要是人为成因;而内蒙古乌达地表高氟高酸则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可能是由此加剧的煤火与高耗煤工业园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开发煤炭活动的结果。

二、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要点:
1 氟的自然来源
    1.1 大气中的氟
    1.2 岩石中的氟
    1.3 土壤中的氟
    1.4 水体中的氟
    1.5 植物中的氟
2 全球范围氟化物分布带
3 环境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
    3.1 土壤母质
    3.2 土壤酸碱度(pH值)
    3.3 土壤有机质
    3.4 土壤质地
    3.5 地形、雨水淋溶及土壤地球化学分区
4 氟的健康风险评估
    4.1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4.2 暴露评估
    4.3 氟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4.3.1 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
        4.3.2 概率法
        4.3.3 多途径暴露评估法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HIGHLIGHTS

(2)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红外波段激光研究意义
    1.2 红外波段激光实现方式
    1.3 Re~(3+)掺杂激光晶体中典型的稀土离子
    1.4 激光晶体的分类与选择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本文研究目的
        1.6.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 章 多晶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高温固相法制备多晶料
    2.2 共沉淀法制备多晶料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前驱体的制备过程
        2.2.3 原料的纯化与相图分析
    2.3 多晶料的性能表征
        2.3.1 热重差热分析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样品中的化学键及形貌分析
    2.4 晶体中Ho~(3+)离子的浓度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 章 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
    3.1 晶体生长理论
        3.1.1 成核理论
        3.1.2 晶体生长相变驱动力
        3.1.3 熔体中的生长动力学
        3.1.4 固体-熔体界面形状的影响及控制
        3.1.5 生长炉温区的设计
    3.2 晶体生长工艺
        3.2.1 晶体生长装置
        3.2.2 坩埚的设计及制作
        3.2.3 晶体生长实验
        3.2.4 晶体生长及加工
    3.3 晶体性能测试
        3.3.1 X射线衍射(XRD)
        3.3.2 激光显微拉曼测试
        3.3.3 晶体密度测试
        3.3.4 热导率测试
        3.3.5 吸收光谱测试
        3.3.6 发射光谱测试
        3.3.7 衰减曲线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o: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4.1 晶体结构与热性能
        4.1.1 X射线衍射分析
        4.1.2 晶体密度分析
        4.1.3 晶体导热性能研究
    4.2 200-22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4.3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及3.9μm光谱参数分析
    4.4 能量传递分析
    4.5 荧光寿命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o,Yb: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5.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5.1.1 X射线衍射分析
        5.1.2 拉曼光谱分析
    5.2 晶体密度分析
    5.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5.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5.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5.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5.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Ho,Pr: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6.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6.1.1 X射线衍射分析
        6.1.2 拉曼光谱分析
    6.2 晶体密度分析
    6.3 3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6.4 1-3μm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6.5 2.9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6.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6.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Ho,Nd:BaY_2F_8晶体的性能表征
    7.1 晶体物相与结构表征
        7.1.1 X射线衍射分析
        7.1.2 拉曼光谱分析
    7.2 晶体密度分析
    7.3 700-1300 nm波段吸收光谱分析
    7.4 红外波段发射光谱分析
    7.5 2.0μm波段光谱参数计算
    7.6 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7.7 荧光寿命计算及能量传递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Ho:BaY_2F_8晶体激光性能表征
    8.1 激光
    8.2 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
    8.3 粒子数反转分布
    8.4 激光产生原理及特点
    8.5 Ho:BaY_2F_8晶体的激光性能测试与分析
        8.5.1 3.9μm激光发射谱分析
        8.5.2 晶体输出能量测试与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 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镍基高温合金的冶炼工艺
        2.1.1 真空感应熔炼
        2.1.2 真空自耗熔炼
        2.1.3 电渣重熔
    2.2 电渣重熔冶炼镍基合金需要解决的问题
        2.2.1 镍基合金易氧化元素烧损控制
        2.2.2 电渣重熔镍基合金气体杂质元素控制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电渣重熔过程易氧化元素烧损的研究进展
        2.3.2 电渣重熔镍基合金过程脱硫的研究进展
        2.3.3 电渣重熔渣系设计的研究进展
        2.3.4 电渣重熔新技术的发展
    2.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5 研究内容
    2.6 创新点
3 Ni-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1 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1.1 热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3.1.2 Al-Ti二元熔体中结构单元的质量作用浓度
        3.1.3 Al-Ti二元系熔体中各分子的平衡常数计算
        3.1.4 Al-Ti二元熔体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和过剩性质的确定
    3.2 Ni-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3 Ni-Al熔体热力学性质
    3.4 Ni-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5 本章小结
4 Ni-Al-Ti熔体热物理性质
    4.1 合金熔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预报模型
        4.1.1 粘度预报模型
        4.1.2 表面张力预报模型
    4.2 Ni-Al、Ni-Ti、Al-Ti和Ni-Al-Ti三元熔体的粘度
    4.3 Ni-Al、Ni-Ti、Al-Ti和Ni-Al-Ti三元熔体的表面张力
    4.4 本章小结
5 Inconel 718合金Al、Ti元素氧化热力学分析
    5.1 CaF_2-CaO-Al_2O_3-MgO-TiO_2渣系
        5.1.1 不同温度下炉渣组成对平衡Al含量的影响
        5.1.2 不同温度下炉渣组成对平衡Ti含量的影响
        5.1.3 不同温度下合金中Ti含量对平衡Al含量的影响
        5.1.4 不同温度下合金中Al含量对平衡Ti含量的影响
    5.2 CaO-SiO_2-MgO-FeO-Al_2O_3-TiO_2-CaF_2渣系
        5.2.1 渣系中各结构单元或离子对质量作用浓度的热力学模型
        5.2.2 Inconel 718合金中Al和Ti的氧化顺序
        5.2.3 渣系中各组元活度与成分的关系
        5.2.4 渣系中各组元活度比与成分的关系
        5.2.5 合金中平衡Al含量与炉渣成分与温度的关系
        5.2.6 合金中Ti的氧化反应与炉渣成分与温度的关系
    5.3 温度对合金元素氧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Inconel 718合金Al、Ti元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6.1 实验方案设计
    6.2 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6.2.1 合金与炉渣的均匀性
        6.2.2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的流动性
        6.2.3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融化时间的确定
        6.2.4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碳容量
    6.3 动力学模型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Inconel 718合金气体杂质脱除
    7.1
        7.1.1 实验样品制备
        7.1.2 实验过程
    7.2 脱硫质量传输模型建立
    7.3 渣中CaO、CaF_2和MgO含量变化对合金中氧含量的影响
    7.4 渣中CaO、CaF_2和MgO含量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5 渣中TiO_2含量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6 合金中Al和Ti含量变化对脱氧和脱硫的影响
    7.7 温度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环境监测中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化物
2 对氟化物进行监测的重要性
3 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监测方法
    3.1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检测氟化物
    3.2 氟试剂分光光度检测法检测氟化物
    3.3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氟化物
        3.3.1 大气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
        3.3.2 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
    3.4 离子色谱检测氟化物
4 结语

(5)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飞灰粒径分析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飞灰粒径分布
        5.3.2 表面特征
        5.3.3 飞灰矿物特性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5.3.5 飞灰浸出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8.2.2 实验材料
        8.2.3 实验方法
    8.3 结论与讨论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6)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1.4 生态风险评价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1.5 健康风险评价
        1.5.1 健康风险评价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样品分析
        2.1.4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2.3 讨论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3.2.4 健康风险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1.3 数据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4.2.3 健康风险评价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5.1.3 数据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概况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1.3 样品分析
        6.1.4 数据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6.3 讨论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对水中氟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氟的性质及分布
    1.2 氟的用途及危害
    1.3 氟的处理与方法
        1.3.1 膜技术法
        1.3.2 化学沉淀法
        1.3.3 离子交换法
        1.3.4 吸附法
    1.4 地聚物在吸附领域的研究
    1.5 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5.2 选题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测试设备及简介
第三章 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制备的工艺路线
    3.2 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
        3.2.1 pH的实验研究方法
        3.2.2 液固比的实验研究方法
    3.3 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表征分析
        3.3.1 OM和 SEM分析
        3.3.2 PSD分析
        3.3.3 BET及 BJH分析
        3.3.4 XRD和 TG/DSC分析
    3.4 吸附性能结果分析
        3.4.1 pH值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3.4.2 液固比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氧化铁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Fe2O3@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4.1 Fe_2O_3@SBGMS的工艺路线
    4.2 Fe_2O_3@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
        4.2.1 静态实验的研究方法
        4.2.2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4.2.3 吸附等温线实验的研究方法
        4.2.4 吸附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4.2.5 动态柱穿透实验的研究方法
        4.2.6 固化实验的研究方法
    4.3 Fe_2O_3@SBGMS的表征分析
        4.3.1 氧化铁负载浓度的确定
        4.3.2 OM和 SEM分析
        4.3.3 BET及 BJH分析
        4.3.4 负载浓度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4.3.5 XRD、TG/DSC、EDS分析
    4.4 Fe_2O_3@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结果分析
        4.4.1 静态吸附实验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4.4.2 动态柱穿透实验分析
        4.4.3 固化实验分析
        4.4.4 吸附机理的初步探讨
    4.5 小结
第五章 氧化铈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Ce O2@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5.1 CeO_2@SBGMS的工艺路线
    5.2 CeO_2@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
    5.3 CeO_2@SBGMS的制备及表征
        5.3.1 氧化铈负载浓度的确定
        5.3.2 OM和 SEM分析
        5.3.3 BET及 BJH分析
        5.3.4 负载浓度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5.3.5 XRD、TG/DSC、EDS分析
    5.4 CeO_2@SBGMS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结果分析
        5.4.1 静态吸附实验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5.4.2 动态柱穿透实验分析
        5.4.3 固化实验分析
        5.4.4 吸附机理的初步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8)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稀土生产中废气的来源和特点
        1.1.1 有害废气的来源
        1.1.2 稀土生产中有害废气的特点和成分
    1.2 稀土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危害与治理
    1.3 国内外稀土生产中含氟废气的治理现状
    1.4 选题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某稀土生产公司废气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稀土金属冶炼生产工艺介绍
    2.2 含氟废气来源分析
    2.3 废气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废气收集系统存在的问题
        2.3.2 布袋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2.3.3 喷淋塔系统存在的问题
        2.3.4 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3.5 管道布局存在的问题
    2.4 存在问题的总结
第三章 含氟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及设计
    3.1 改造方案的提出
    3.2 各环节改造设计与分析
        3.2.1 改造设计要求
        3.2.2 废气收集系统的改造设计
        3.2.3 废气除尘系统的重新设计
        3.2.4 喷淋塔的改造设计
        3.2.5 喷淋废水处理的重新设计
        3.2.6 废气引导管道的布局优化设计
        3.2.7 改造后的含氟废气处理新工艺
    3.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3.3.1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3.3.2 主要设备参数及建(构)筑物规模
第四章 运行调试与改造后废气减排和经济效益
    4.1 运行调试
        4.1.1 无组织废气收集的调试和收集效果
        4.1.2 重力沉降巷道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1.3 喷淋塔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1.4 废水处理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2 改造前后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
        4.2.1 改造前含氟废气排放量
        4.2.2 改造后含氟废气排放量
        4.2.3 改造前后减排量对比分析
        4.2.4 改造前后废气处理系统年运行成本对比
        4.2.5 改造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天津市雨水水质特性及屋面雨水制备饮用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资源现状
        1.1.1 淡水资源缺乏
        1.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1.1.3 雨水资源宝贵
    1.2 雨水收集利用现状
        1.2.1 国外雨水收集利用现状
        1.2.2 国内雨水收集利用现状
    1.3 降雨径流水质特性
        1.3.1 天然雨水
        1.3.2 屋面雨水径流
        1.3.3 绿地雨水径流
        1.3.4 道路雨水径流
    1.4 雨水净化工艺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装置、材料及方法
    2.1 雨水样品的采集
        2.1.1 雨水采样地点
        2.1.2 雨水采样方法
    2.2 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屋面雨水径流试验装置
        2.2.1 混凝烧杯实验
        2.2.2 小试试验
    2.3 实验材料、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2.4 主要评价指标
第3章 自动降雨量监测记录及雨水采样装置的开发与调试
    3.1 采样装置及设计依据
        3.1.1 采样装置及设备
        3.1.2 降雨量监测系统设计依据
        3.1.3 采样斗内径设计依据
    3.2 采样装置的调试
        3.2.1 采样装置的标定
        3.2.2 采样装置的校准
    3.3 装置的使用与采样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然雨水及屋面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分析
    4.1 降雨基本特征及降雨事件平均浓度
        4.1.1 降雨基本特征
        4.1.2 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
    4.2 天然雨水水质特性分析
        4.2.1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规律
        4.2.2 浊度的变化规律
        4.2.3 pH值的变化规律
        4.2.4 重金属
        4.2.5 阴离子
    4.3 屋面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分析
        4.3.1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的变化规律
        4.3.2 pH的变化规律
        4.3.3 钙、镁
        4.3.4 重金属
        4.3.5 阴离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沉淀-微滤工艺处理屋面雨水径流
    5.1 烧杯实验
        5.1.1 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的确定
        5.1.2 静沉时间的影响
        5.1.3 水力条件的影响
        5.1.4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微滤效果对比
    5.2 小试试验
        5.2.1 工艺参数和试验条件
        5.2.2 原水水质
        5.2.3 浊度的去除效果
        5.2.4 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5.2.5 UV254的变化
        5.2.6 pH值的变化
        5.2.7 其他水质指标分析
        5.2.8 膜污染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自然界中的氟
        1.1.1 氟的地球化学特性
        1.1.2 自然界中氟的来源与循环
        1.1.3 氟的生物效应
    1.2 氟污染研究现状
    1.3 煤中氟的研究现状
        1.3.1 煤燃烧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1.3.2 燃煤型氟中毒研究现状
    1.4 酸污染与硫酸盐污染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1.4.1 酸沉降及其危害
        1.4.2 土壤酸化现状
        1.4.3 硫酸盐污染研究概况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技术路线、完成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2 工作量
        1.6.3 创新点
2 样品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云贵川交界区域
        2.1.2 乌达矿区
        2.1.3 贺兰山北段
    2.2 样品采集与分布
        2.2.1 云贵川交界处样品采集
        2.2.2 乌达样品采集
        2.2.3 贺兰山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与实验
        2.3.1 样品处理
        2.3.2 样品测试
3 中国西南出露煤系地层氟与酸
    3.1 云贵川交界出露煤系
        3.1.1 煤中硫含量与灰分产率
        3.1.2 煤中氟含量
        3.1.3 煤的酸度
        3.1.4 煤中硫酸盐
        3.1.5 煤中酸与硫酸盐
        3.1.6 露头煤中汞异常
    3.2 云贵川交界出露风化黏土
        3.2.1 总氟含量
        3.2.2 水溶氟含量
        3.2.3 风化土中的硫酸根
        3.2.4 风化土的pH
        3.2.5 风化土中酸的可能赋存形态
        3.2.6 酸性水动态溶出土中氟的实验研究
    3.3 中国西南区域地表高氟特性
        3.3.1 荷花村地表高氟特性
        3.3.2 西南高氟背景及地氟病可能流行成因
    3.4 本章小结
4 贺兰山北段羊氟中毒区氟地球化学背景
    4.1 地表土与煤中氟含量
    4.2 地表土中硫酸根含量
    4.3 酸度
    4.4 酸的可能赋存形态及来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乌海市乌达区地表氟与酸分布
    5.1 乌达地表尘中氟与酸
        5.1.1 地表尘中氟分布
        5.1.2 地表尘中pH
        5.1.3 地表尘中SO_4~(2-)分布特征
        5.1.4 地表尘中pH与SO_4~(2-)的关系
        5.1.5 地表尘其他无机可溶离子
    5.2 乌达地表土中氟与酸
        5.2.1 地表土中氟分布
        5.2.2 地表土中pH分布
        5.2.3 地表土中SO_4~(2-)分布
        5.2.4 地表土中无机水溶离子
    5.3 地表尘与地表土的相关性
    5.4 酸污染对地表土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植物的影响
    6.1 荷花村植物中氟含量
    6.2 贺兰山北段高氟背景
        6.2.1 贺兰山牧草中氟
        6.2.2 羊氟中毒
    6.3 乌达植物中氟含量
    6.4 本章小结
7 氟与酸污染协同机制
    7.1 燃煤过程中氟与酸释放
        7.1.1 煤酸化成因
        7.1.2 氟化氢释放
        7.1.3 硫酸雾释放
    7.2 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煤系地层风化土酸化成因
        7.2.1 风化土酸化的TOF-SIMS初步证据
        7.2.2 氟化氢释放
        7.2.3 煤系地层风化土酸性成因
    7.3 氟与酸释放协同机制
    7.4 中国西南燃煤型氟中毒成因机制探讨
        7.4.1 煤中酸对氟释放的影响
        7.4.2 煤系地层风化土对地氟病的可能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李凤嫣,蒋天宇,余涛,杨忠芳,侯青叶,王凌霄. 岩矿测试, 2021
  • [2]稀土掺杂氟化钇钡激光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D]. 王新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3]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D]. 段生朝.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环境监测中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分析[J]. 王瑞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15)
  • [5]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 [6]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7]改性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对水中氟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D]. 陈凡. 广西大学, 2019(06)
  • [8]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D]. 董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2)
  • [9]天津市雨水水质特性及屋面雨水制备饮用水技术研究[D]. 王琪琪. 天津大学, 2019(06)
  • [10]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D]. 洪秀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标签:;  ;  ;  ;  ;  

分析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