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一、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芸[1](2019)在《水稻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旱涝急转事件频发,中国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遭受着严重威胁,特别是抗旱排涝标准相对较低的种植区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稻田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9%。水稻生长与土壤水分含量关系密切,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旱)或水分含量过多(涝)均会造成减产。旱涝急转胁迫不等于单一旱涝胁迫的简单加和,探索水稻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与机理,对于制定合理减灾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旱涝急转发生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51339004)”,以淮北平原水稻种植区为试验对象,于20162018年在淮委水科院新马桥农水试验站(117o22’E,33o09’N)开展了水稻旱涝急转胁迫试验,试验以常规灌溉条件为对照,设置了3种不同旱、涝胁迫处理。分析了不同程度、不同持续时间的单一干旱、单一洪涝、旱涝急转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探讨了旱涝急转不同旱涝组合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特征;构建了旱涝急转下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并基于试验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研究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的减产特征,揭示了水稻后期淹涝胁迫与前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影响的交互作用。水稻后期淹涝胁迫对前期干旱胁迫存在一定的协同减产作用,而前期干旱胁迫对后期淹涝胁迫存在一定的减灾拮抗作用。整体来说,前期干旱胁迫与后期淹涝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机制。趋势图预测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小的旱涝胁迫组合是前期干旱胁迫为持续时间不是太短的轻、中旱胁迫与后期淹涝时间不是太长的轻、中涝胁迫组合,不是单一旱、涝胁迫条件下对产量影响最小胁迫的简单叠加;与正常组对比,旱涝急转胁迫减少了水稻产量,2016年平均减产12.98%,2017年平均减产29.94%,2018年平均减产39.27%,其中重旱重涝胁迫对水稻产量最为不利,并且从产量构成来看每穗粒数和总粒数的减少是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与单一旱胁迫相比,后期涝胁迫削减了干旱胁迫条件下的产量,主要是总粒数的减少,表明了后期淹涝对前期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水稻产量存在一定的叠加损伤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与单一涝胁迫相比,前期旱胁迫通过提高每穗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补偿了后期淹涝期的产量损失,表明前期干旱对淹涝胁迫下的水稻产量存在一定的补偿效应,表现出拮抗作用。并且长期轻旱胁迫条件(DFAA3)每桶穗数、每穗粒数、总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均有提高。(2)探讨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总干物质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特征,揭示了水稻前期干旱和后期淹涝胁迫对干物质分配以及收获指数交互影响规律。与正常组相比,20162018年9个旱涝急转胁迫处理平均减少水稻总干物质量21.88%,减少范围为10.86%(DFAA2)37.78%(DFAA7),其中DFAA7在涝期结束至复水期结束阶段,减少率超过50%。与单一旱、涝组对比,旱、涝胁迫共同削减了总干物质量,与单旱组相比,后期持续时间长的重涝对前期受旱条件下的总干物质影响最大;与单涝组相比,前期重旱或前期旱+后期完全淹涝对总干物质影响最为严重。旱涝急转减少了植株根、茎、叶、穗各器官干物质量。与正常组相比,各组成部分平均损伤率:穗(43.58%)>茎(17.63%)>根(5.28%)>叶(1.31%)。与单旱组对比,后期淹涝主要减少了穗重(DFAA19平均减少率39.58%);与单涝组对比,前期受旱条件下茎重(DFAA19平均减少率21.46%)和穗重(DFAA19平均减少率19.61%)均有减少。从干物质分配的角度来看,旱涝急转胁迫下各器官竞争用水,植株在不同旱涝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用水策略。与正常组相比,旱涝急转组旱期总干物质更多的分配给根系,促进根毛的生长发育,保证矿物营养与水分供应;涝期除叶片分配指数略高于正常,其他器官的分配均呈下降趋势;复水期至收获期茎、叶开始补偿生长;穗分配指数在不同时期均小于正常组。旱涝急转组收获指数低于正常组,介于单旱组与单涝组之间,说明旱涝急转前期干旱可以提高干物质转化籽粒效率,同时减少受涝期间植株的冗余生长,据此推测前期干旱对后期淹涝具有产量补偿作用的可能机制。(3)建立了气孔导度斜率与CO2饱和点及边际水分利用效率商的关系模型,即光温效应系数k的表达式,以及旱涝急转前期干旱胁迫下相对边际水分利用率与受旱程度及时间的数值关系。将气孔调控最优化理论引入模型,由于气孔导度斜率g1在开花前、开花后对光热的反应不同,建立了气孔导度斜率与CO2饱和点和边际水分利用效率商之间的关系(即光温效应系数k的表达式)。模型中为了模拟旱涝胁迫对干物质量的影响,将旱、涝程度与持续时间分为四个维度,认为旱、涝程度具有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尝试建立旱涝急转前期干旱胁迫的相对边际水分利用率与受旱程度及时间二维变量的数值关系,以及后期淹涝胁迫的根系相对吸水量与受涝程度及时间二维变量的数值关系。据此建立了旱涝急转下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经验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各阶段模型相对误差均在10%15%之间)。(4)构建了旱涝急转胁迫条件的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分析了旱、涝胁迫对干物质积累的交互作用并进行产量预测。将旱涝急转下干物质生产过程分解为旱期、涝期、复水期,旱期基于气孔最优时的光合同化模型、涝期耦合根系吸水模型、复水期考虑旱涝后效应影响因子,建立了旱涝急转下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旱、涝胁迫交互作用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得到旱、涝当期削减了干物质量,并且涝期结束时总干物质量(130.44g)甚至低于旱期结束时的总干物质量(137.56g),复水期受到前期旱涝急转胁迫作用相比正常组减少率超过50%,说明前期干旱和后期淹涝共同削减了涝期、复水期总干物质。计算旱涝急转组收获期总干物质以及穗重,得到DFAA6穗重(包括实粒重、秕粒重、穗部小枝梗重)最大,DFAA3,4,7相对于正常组减少最多,其中DFAA7削减最为严重,与第二章产量(实粒重)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得到产量的形成与旱、涝交互作用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有关。

何海兵[2](2014)在《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淡水资源的减少以及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农业用水总量及其所占淡水资源比例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水稻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一现状使得水稻当前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淡水资源内生产出更多的谷物。特别对干旱区域而言,由于生育期内耗水量巨大(以中国新疆为例,水稻生育期内的蒸散量为1200mm,降雨量不足170mm,水稻的总耗水量高达3000mm,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20.3kg m-3),水稻生产将面临淡水资源亏缺带来的极大压力。因此,在干旱区开展水稻高产节水栽培研究,对缓解水资源危机、粮食安全危机以及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膜下滴灌水稻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其产量水平以及节水能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假设膜下滴灌水稻是当前生态区域较优越的水稻旱作栽培系统,通过开展为期3年的小区试验并结合大田调查,与当前主要的水稻旱作栽培系统(水分供应基于漫灌或喷灌技术)如覆膜旱作栽培系统以及裸地旱作栽培系统(aerobic rice)作对比研究。旨在探明膜下滴灌水稻在当前生态条件下的生产潜力以及旱作水稻(膜下滴灌、覆膜漫灌以及裸地漫灌)在干旱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适应机制;同时,设置了膜下滴灌水稻阶段性控制灌溉处理,旨在探明膜下滴灌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水分需求特性及群体结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2),1膜1管8行配置(R3)最差。R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的轻微降低。最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1差异不显着。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着低于R1和R2模式。综上所述,在沙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维持在4080cm为宜,即每条滴灌带在水平方向的湿润距离应控制在2040cm范围内。(2)膜下滴灌水稻(R2模式)开花期根系分布量在行位间存在差异,距滴灌带远行处的根系分布量明显低于近行位处,差异随灌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膜下滴灌水稻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显着低于淹灌处理,主要与020cm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受限有关。相关分析表明:促进020cm土层内以穴位为中心直径为10cm范围内的根系分布是提高膜下滴灌水稻产量的重要保障。(3)传统淹灌(CF)处理的产量水平较膜下(覆膜)滴灌(DI)、覆膜漫灌(FIM)及裸地漫灌(FIN)处理分别高出31.7652.19%、57.1661.02%、74.475.73%,旱作水稻产量的大幅降低主要受“源”限制的影响,特别是与花后光合生产能力降低所引起的地上部生物量累积受限有关。水分利用效率以DI处理最大,较FIM、CF及FIN处理依次高出1.351.89倍、1.522.12倍、2.373.78倍。在CF栽培条件下,分蘖穗对产量的贡献度为50.6568.57%,而旱作栽培处理仅为12.0720.62%,旱作水稻分蘖穗对产量较低的贡献度主要归因于分蘖成穗能力显着降低以及有效分蘖穗的收获指数大幅下降。在旱作栽培条件下,DI处理较FIM和FIN处理更有利于构建适宜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微生态环境(如地温、冠层温湿度),最终DI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水平及经济效益均显着高于FIM和FIN处理。(4)对于旱作水稻而言,花后(灌浆期)光合受限因叶片新陈代谢受阻(即非气孔因素限制)所致,其中叶片全氮含量降低是光合生产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在非饱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旱作水稻叶片在灌浆期间遭受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和光抑制,其中DI处理受胁迫程度较FIM和FIN处理轻,且DI处理发生光抑制现象时所对应的土壤水势明显低于FIM和FIN处理。复水到饱和土壤含水量后,DI和FIM处理水分胁迫因子和光抑制效应消除,而FIN处理则遭受永久性环境胁迫的威胁。在整个观测期间,DI处理的光合生产能力显着高于FIM和FIN处理。当旱作水稻遭受环境胁迫后,PSII光系统通过加强热耗散途径来缓解环境胁迫对叶片光合器官的损伤。(5)旱作水稻各器官生长发育自拔节后均受限,在各处理间,DI处理(特别是宁粳28品种)各器官生长发育受限程度最轻,而FIN处理受限程度最严重。对FIM和FIN处理,根长密度和叶干重较根干重和茎鞘干重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对DI处理,根长密度和茎鞘干重较根干重和叶干重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当旱作水稻生长发育受限时,增加根冠比和2040cm土壤的根系分布量以及降低020cm土层内根系的比根长是旱作水稻适应外界环境胁迫的重要机制。宁粳28品种较新稻17品种更适宜于旱作栽培环境。(6)在开花期前,旱作水稻的根长密度(RLD)决定着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而开花后,020cm土层内RLD(RLD20)直接影响着叶片的衰老进程及穗部的增重过程。从各农艺参数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来看,根系活力,分蘖期RLD20和RLD40;拔节期RLD20;开花期RLD20以及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叶干重均显着影响产量形成,其中根系活力,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叶干重及开花期RLD20是决定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表明旱作水稻RLD20及根系活力对地上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特别是开花期至成熟期RLD20及根系活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7)在旱作栽培条件下,结实率降低主要与空粒大量形成有关。灌浆期间光合生产能力降低和(或)开花后第15天起(特别是1521天)储存于茎鞘器官的物质朝籽粒的转运能力受限是导致旱作水稻灌浆势较CF处理降低的主要原因。旱作栽培强弱灌浆时间较CF处理延长,且灌浆速率不及CF处理。其中,强势粒灌浆时间的延迟以及灌浆速率的降低是引起旱作水稻籽粒重和结实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制约因子。在适宜的品种条件下(如宁粳28品种),膜下滴灌水稻在适宜的水分管理制度下通过促进茎鞘物质的转运能力弥补灌浆期光合生产力不足,从而灌浆势仅轻微的低于传统淹灌水稻。(8)为进一步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幼穗分化前,土壤水势降低到-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较-10KPa进行补充灌溉和CF处理皆有利于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分蘖及有效穗数的形成;而幼穗分化之后,当土壤水势降低到-1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较-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更有利于促进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形成,但各参数较CF处理轻微降低。最终膜下滴灌水稻(-30KPa-10KPa:幼穗分化前,土壤水势降低到-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幼穗分化后,土壤水势降低到-1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产量与传统淹灌处理持平或更高,水分利用效率是CF处理的2.5倍。在适宜的品种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在-30KPa-10KPa的水分管理制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以促进群体生产力来弥补个体性状(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不足。(9)对于膜下滴灌水稻而言,幼穗分化前对地温较土壤水分含量敏感,而幼穗分化后,膜下滴灌水稻对土壤水分较地温敏感。膜下滴灌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1、020cm土层内RLD大且根系活力强;2、较高的粒叶比(颖花数,实粒数与最大叶面积时期之比为0.9,粒重与最大叶面积时期之比为0.02);3、分蘖成穗能力强及分蘖穗较高的收获指数。上述结果表明:在当前生态条件下(干旱区),DI处理较FIM和FIN处理表现出更高的生产潜力及节水空间;其最高产量可达9000kg ha-1,较CF处理高出2%,且水分利用效率是CF处理的2.5倍。膜下滴灌水稻为干旱区水稻旱作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杨万新,吴向东,屈虎[3](2010)在《浅谈新疆水稻旱作节水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水稻旱作是一项节水、节能、产投比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措施,是水稻节水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水稻旱作技术是指采取旱直播,全年旱管理的一项节水技术。其特点是整地、播种、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操作,均在旱田条件下

王栋[4](2010)在《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双季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种植体系,其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目前这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季稻播种面积减少和作物生产力不稳定,这主要与季节性干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不合理的秸秆资源管理等因素有关。基于此,本课题组于2003年,在我国南方典型季节性干旱区(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的双季稻轮作系统上,依据该区降水量分布特征和双季稻种植特点,把水稻旱作、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等3种农业管理方式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水稻栽培措施,将其设置在该双季稻的晚稻季上,建立起田间定位试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稻田水量平衡、水稻生长特性和作物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区水稻生产筛选出合适的具有高效抗旱节水高产培肥的水稻栽培措施。2003~2006年的前期研究结果已表明,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是适合于我国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双季稻系统上发展具有抗旱节水和稳产高产的稻作栽培模式。为了阐明连续实施的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是否会引起稻田土壤肥力的明显变化,以及进一步探讨免耕覆草旱作水稻生产力的特征,本文借助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1)在2005~2007年,选取了以常规水作为对照,覆草旱作、裸地旱作、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5个处理,研究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2)在2007年,研究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3)在2005年,在常耕条件下,选取了常规水作、覆草旱作和裸地旱作3个处理,研究覆草旱作对晚稻主要生育期内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4)在2007年,选取了免耕水作、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3个处理,研究晚稻主要生育期内免耕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特性和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的稻田土壤肥力性状1.在2007年(第5年),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对耕层(0~15 cm)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不大;而裸地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降低5~1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显着提高该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在旱作条件下,与裸地旱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显着提高5~1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显着降低该层土壤总孔隙度;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较裸地旱作显着提高10~15 cm土层土壤容重,以及显着降低该层土壤总孔隙度。2.在2005年(第3年)和2006年(第4年),与常规水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4.54%~6.88%、4.58%~6.49%和16.34%~32.73%。在2006年,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3.90%和15.94%;而裸地旱作显着降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减幅分别为4.43%和13.41%。在旱作条件下,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2005年和2006年,免耕覆草旱作较免耕裸地旱作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2006年,覆草旱作较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3.在2005年和2006年,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幅为9.33%~7.02%;免耕覆草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基础呼吸,增幅分别为29.89%~11.36%和14.04%~15.96%。与常规水作相比,裸地旱作显着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减幅为12.62%~6.30%;在旱作条件下,与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商值(MBC/SOC)。免耕覆草旱作较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显着提高土壤基础呼吸。4.在2005年和2006年,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对于脲酶来说,增幅分别为32.77%~9.35%和31.09%~13.67%,对于蔗糖酶来说,增幅分别为4.58%~5.31%和9.17%~8.70%。而裸地旱作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与常规水作的差异不显着;与常规水作相比,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显着降低土壤蔗糖酶活性,减幅分别为5.89%~6.44%和4.75%~4.83%。在旱作条件下,与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二、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的稻田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1.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与常规水作、裸地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明显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2005年~2007年间,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3年平均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常规水作分别提高了3.55%和6.32%,较裸地旱作分别提高了7.26%和10.14%,较免耕裸地旱作分别提高了5.29%和8.11%。而裸地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降低3年平均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减少了3.47%。2.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都显着提高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热水提取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以及各组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其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87%和7.40%,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6.55%和32.15%热水提取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9.91%和41.12%,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0.11%和41.94%。而裸地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降低上述各组有机碳含量及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其中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热水提取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减幅分别为4.62%、13.95%、17.76%和19.04%。在旱作条件下,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显着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8.91%和12.61%。与裸地旱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覆草旱作和免耕裸地旱作均显着提高各组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三、常耕覆草旱作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特征1.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晚稻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裸地旱作显着降低晚稻移栽前和抽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幅分别为11.96%~23.44%和24.83%~30.50%,而显着提高晚稻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增幅分别为29.91%和28.86%。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裸地旱作显着提高晚稻移栽前、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分别为56.82%~115.75%和38.77%~83.85%。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显着提高晚稻移栽前和成熟期土壤矿质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5.67%和43.69%。在三个晚稻的时期,覆草旱作和裸地旱作稻田土壤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为主。2.覆草旱作较裸地旱作显着提高晚稻成熟期土壤可矿化氮含量,增幅为24.65%。覆草旱作较常规水作显着提高晚稻抽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幅为40.10%,较裸地旱作显着提高成熟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幅为28.69%。与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显着提高晚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为30.68%~30.72%和56.75%~32.94%。3.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土壤脲酶与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矿质氮和可矿化氮存在着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四、免耕覆草旱作水稻的生产力特征1.在晚稻分蘖期,免耕覆草旱作的水稻株高和分蘖数与免耕水作的差异不显着,而免耕裸地旱作的水稻株高较免耕水作显着降低。2.在晚稻抽穗期,免耕(覆草和裸地)旱作的水稻剑叶和倒2叶叶面积显着低于免耕水作,减幅分别为23.02%和19.13%。免耕裸地旱作的水稻倒3叶叶面积显着低于免耕水作,减幅为14.97%,而覆草旱作与免耕水作的差异不大。3.在晚稻灌浆期,免耕覆草旱作水稻的总根尖数显着高于免耕水作。免耕覆草旱作的根总长、总根尖数和根干重显着高于免耕裸地旱作。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水作的水稻根平均直径显着低于免耕裸地旱作。4.在晚稻拔节期至成熟期,免耕覆草旱作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与免耕水作的差异不大,但两者都显着高于免耕裸地旱作,增幅分别为9.21%~26.90%和16.70%~36.99%。5.免耕覆草旱作晚稻产量与免耕水作的差异不大,但两者都显着高于免耕裸地旱作,增幅分别为37.57%和34.38%。免耕覆草旱作和免耕水作的有效穗均显着高于免耕裸地旱作。

余灿[5](2009)在《杂交稻半期旱作节水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既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又是水稻生产大国,传统水稻栽培方式耗水量巨大,灌溉用水量占农业总灌溉用水量的65%以上。所以研究并推广水稻节水栽培,对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能量,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研究于2007年、200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利用4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作为供试材料,大田小区种植并采取常规水作和半期旱作2种水分供应方式。半期旱作方法是:插秧至分蘖盛期保持水层,分蘖后期排干田间水层,此后直至成熟采用类似旱作的灌溉方式。对两种不同水分处理方式的产量、品质进行相关、主成分、相对影响率和方差分析,初步探讨了半期旱作的节水效果,及其对水稻生长特性、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半期旱作节省大田总用水量13.38%,若在干旱年份且充分利用雨水的情况下其节水潜力会更大。籽粒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53 g.kg-1、2.81 g.kg-1,分别比常规水作提高35.4%和31.31%,达到极显着水平。半期旱作在节约灌溉用水的基础上,显着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2.半期旱作生育期比水作延迟1-4d,株高无显着差异,半期旱作宜选取生育期稍短的品种。半期旱作与对照处理水稻分蘖最高苗峰出现时期基本一致;半期旱作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分别比常规水作高35.0%及25.0%,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半期旱作后期SPAD值及单茎伤流量均高于水作,表明半期旱作有利于维持叶片光合能力和保持根系活力。3.半期旱作单茎总生物量净增加值为2.62 g,比常规水作高13.9%;茎、鞘及总秸秆输出率分别为19.01%、25.44%和19.87%,分别高于常规水作9.3%、13.9%和4.6%,但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半期旱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鞘中同化物的运转分配,利于籽粒产量形成。4.水稻半期旱作的产量对比常规水作平均增产1.7%,不同品种产量表现不尽一致,但增减产均未达显着水平。产量构成中每穗总粒数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幅为5.2%。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和0.8094,产量构成因素关系大小为:结实率>穗数>穗长>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数为产量构成的限制性因子。5.半期旱作水稻的平均整精米率、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增加,增幅分别为19.95%、0.49%和0.27%;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则有下降,降幅分别为1.34%、12.36%和14.95%,半期旱作可以改善部分稻米品质性状。6.半期旱作与常规水作条件下分蘖末期不同比例的断根处理,结果表明:断根导致常规水作减产的降幅区间为6.25%-32.03%,半期早作减产的降幅区间为11.36%-50.76%,可见断根对半期旱作产量影响更大,半期旱作较大的根系并非冗余生长。

张富国[6](2009)在《不同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氮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淡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耗水量巨大,占农业用水的80%,加剧了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开展水稻节水栽培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设在江苏省盐城农科院农场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覆盖薄膜旱作、覆盖秸秆旱作和裸地旱作4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稻-麦轮作系统中作物生物量,土壤生产力,土壤矿质氮动态,氮肥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区系,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水稻伤流强度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旨在阐明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供氮特征、微生物学特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水稻旱作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旱作处理水稻生物量平均比水作高4.4%,除裸露旱作较常规水作低外,覆膜和盖草旱作分别比水作高6.6%和13.3%。旱作水稻籽粒产量均超过常规水作稻,其中以盖草旱作产量最高,覆膜和裸露旱作分别比常规水作增产10.4%和8.7%。水稻后茬大麦生物量以盖草处理最大,达24554 kg·hm-2,该处理分别比覆膜、裸露和水作三个处理的后茬增产3424、6059、6961 kg·hm-2。旱作后季大麦籽粒产量较水作后茬增加2.8%-25%。在不施肥条件下水稻旱作不能明显提高土壤生产力,而施肥后土壤生产力有了显着提高。施肥条件下,与水作系统相比,盖草旱作系统土壤生产力水平显着提高(29.0%);覆膜系统略有提高(14.7%);而裸露系统则降低了土壤生产力水平。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只有盖草旱作稻超过传统水作稻,盖草比水作、覆膜、裸露处理分别高4.12%、12.19%和22.24%;而后茬大麦地上部氮素累积量三个旱作后茬均高于水作后茬。综合整个稻-麦轮作体系,旱作处理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其中盖草旱作处理累积最多。旱作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比水作高,且差异显着;氮肥生产率旱作与水作处理差异不显着。后茬大麦氮肥农学利用率以盖草处理最高,分别比覆膜、裸露、水作高0.88、2.19和7.97 kg·kg-1;氮肥生产率的高低顺序与氮肥农学利用率相似,盖草分别比覆膜、裸露、水作高2.79、6.97和13.34kg·kg-1。比较大麦季和水稻两季,水稻季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产率较大麦季平均降低了12.46kg·kg-1和10.58kg·kg-1。水稻旱作后,不仅当季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及微生物量C、N增加,后季大麦也是如此,其中盖草旱作较覆膜和裸露增幅明显。从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来看,覆膜、盖草和裸露旱作分别是常规水作的1.61、1.9和1.49倍。覆膜、盖草和裸露旱作后茬大麦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总数分别是水作后茬的1.21、1.85和0.96倍。水稻季旱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以盖草处理最高,裸露处理最低,盖草分别比覆膜和裸露高14.2%和30.0%;三个旱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平均值也以盖草处理最高,裸露处理最低,盖草分别比覆膜和裸露高27.8%和52.3%。旱作后茬大麦土壤微生物量C以盖草处理最高,裸露处理最低,盖草分别比覆膜和裸露高19.94%和25.56%;土壤微生物量也以盖草处理最高,裸露处理最低,盖草分别比覆膜和裸露高16.95%和25.35%。长期进行秸秆覆盖,大大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数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水分与氮素供应水平是影响伤流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分是决定伤流强度的首要因素。水稻全生育期基部结节伤流强度为水作>旱作,旱作处理中以盖草最大,裸露处理最低,表明盖草在保持土壤含水量和增强旱作稻根系活力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水分与氮素供应水平也是影响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旱作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水作;水稻生长后期,旱作处理下降明显,平均比水作低0.14 mg/g。表明旱作处理生长后期叶绿素分解加快,这与后期旱作处理受到的水分胁迫严重有关。总之,长期水稻覆盖秸秆旱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氮素存在形态和含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作物对氮肥的吸收累积,提高了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增加了稻麦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刘立军,薛亚光,孙小淋,王志琴,杨建昌[7](2009)在《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认为以杂交籼稻汕优63和丰优香占及粳稻武育粳3号和9516为材料,研究了中期搁田、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以及旱作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层灌溉相比,搁田处理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施氮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常规施氮量(240 kg/hm2)下,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无显着影响,而在高氮(300 kg/hm2)条件下,干湿交替灌溉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旱作与常规水作产量无明显差异。除武育粳3号外,中期搁田处理显着提高了汕优63和丰优香占的氮肥利用率;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高施氮量处理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水稻旱作有利于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

武美燕[8](2008)在《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评价连续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的影响,从2001年起在浙江省兰溪市墩头镇(盆地地区)和海宁市丁桥镇(平原地区)2点进行水稻覆膜旱作长期定位试验。墩头点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设:(1)覆膜旱作,不施氮;(2)覆膜旱作,施纯氮45 kg·hm-2;(3)覆膜旱作,施纯氮90 kg·hm-2;(4)覆膜旱作,施纯氮135 kg·hm-2;(5)覆膜旱作,施纯氮180 kg·hm-2;(6)裸地旱作,施纯氮135 kg·hm-2;(7)常规水作,施纯氮135 kg·hm-2。裂区设秸秆还田和不还田,重复3次。丁桥点试验也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覆膜旱作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1)不施氮;(2)施纯氮45 kg·hm-2;(3)施纯氮90 kg·hm-2;(4)施纯氮135 kg·hm-2;(5)施纯氮180 kg·hm-2,裂区设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另外设常规水作(施纯氮135 kg·hm-2)和裸地旱作(施纯氮135 kg·hm-2)为对照,重复3次。采用常规分析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连续6年覆膜旱作稻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及水稻营养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连续覆膜旱作改变了稻田土壤团粒结构和pH值。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利于土壤微团粒结构(小于5 mm)的形成,土壤pH值有升高趋势。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降低了大于5 mm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了2-5 mm土壤团粒结构,土壤pH值有降低趋势。2.连续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有明显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墩头点,覆膜旱作6年后土壤有机质比试验前降低了36.7%,丁桥点降低了51.4%。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同。与水作相比,墩头点,覆膜旱作稻田在全生育期(播前、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降低了5.3%-14.8%和13.2%-20.8%,土壤有效磷增加了5.1%-21.6%,有效硅增加了2.5%-9.1%;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了2.4%-11.1%,有效磷降低了7.0%-12.7%,速效钾降低了1.6%-25.9%,有效硅差别不大。丁桥点,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着降低了8.7%-25.1%,有效磷显着增加了23.4%-114.4%,速效钾含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一致,而有效硅在灌浆期和成熟期显着降低了11.7%和7.6%。与裸地旱作相比,在播前和拔节期覆膜旱作土壤碱解氮含量显着低于裸地旱作,有效磷在全生育期降低了13.7%-47.3%,速效钾含量降低了5.0%-22.4%,有效硅显着降低了1.9%-7.6%。施氮肥对覆膜旱作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影响,墩头点,施纯氮135 kg·hm-2和180 kg·hm-2处理分别比不施氮肥有机质含量显着增加了11.8%和11.3%,在施纯氮45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条件下碱解氮含量分别比不施氮肥显着增加了7.7%-22.5%,有效磷含量显着增加了6.6%-45.1%,速效钾含量差别不大。丁桥点,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对土壤有机质影响不大,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碱解氮含量逐渐增高,增加幅度为12.2%-29.2%,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27.1%-59.8%和6.3%-19.6%。3.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全量及有效Fe、Mn、Cu、Zn含量有一定影响。从全量来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全量Fe、Mn、Cu、Zn含量影响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2005年成熟期和2006年拔节期土壤全Fe含量显着增加了11.8%和7.7%,使2005年成熟期土壤全Mn含量增加了17.4%,但对全量Cu、Zn含量影响不大。从有效含量来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有效Fe、Mn含量分别显着降低了11.4%-15.1%和10.8%-33.5%,使有效Cu含量增加了1.6%-15.0%,而有效Zn含量在各生育期及年际间变化不一致。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Fe、Mn、Cu的含量,有效Zn含量在年际间变化不一致。4.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使2006年灌浆期和成熟期脲酶活性显着增加了28.7%和45.6%,整个生育期蔗糖酶活性增加了14.2%-372.7%,使2005年成熟期、2006年灌浆期和成熟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0.0%、43.8%和51.1%;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影响不大,脲酶活性降低了14.1%-45.6%,蔗糖酶活性在2006年拔节和灌浆期显着增加了95.3%和57.7%,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5年成熟期、2006年灌浆期、成熟期分别增加了26.3%、31.3%和17.5%。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显着提高了覆膜旱作水稻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各种酶活性最高。5.覆膜旱作明显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与水作相比,在播前和成熟期,覆膜旱作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幅度为12.2%和8.2%;微生物量氮在播前有所降低,但在拔节和灌浆期显着增加,增加幅度为45.0%和35.4%;微生物量磷在全生育期显着增加了8.7%-186.8%;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趋势。施氮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43.2 mg·kg-1、37.5 mg·kg-1和15.0 mg·kg-1。6.由于覆膜旱作改变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群落水平生理剖面(CLPP)分析表明,平均孔的颜色变化(AWCD)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S型曲线变化;与水作相比,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覆膜旱作处理AWCD值在72 h培养后均显着高于水作(P<0.05*),细菌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两个生育时期,覆膜旱作和水作处理在主成分1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且覆膜旱作处理后Shannon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水作处理(P<0.05*),表明覆膜旱作较水作处理有更加多样的可培养的土壤细菌。与裸地旱作处理相比,拔节期,AWCD值在培养72 h后覆膜旱作显着高于裸地旱作,而且在主成分1上有显着差异,Shannon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裸地旱作;灌浆期,两处理间各指标差别不显着,说明覆膜旱作和裸地旱作在拔节期可培养的细菌多样性差别较大,后期差别较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表明,与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显着增加了土壤细菌微生物区系基因总条带数;DGGE指纹图谱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旱作与水作处理聚类距离较远,而与裸地旱作处理距离较近。因此,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利于稻田总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形成,与裸地旱作相比,两个处理间稻田土壤总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相似。7.由于连续覆膜旱作降低了稻田土壤肥力,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维持其地力。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墩头点分别增加了5.0%、9.9%、12.3%、61.5%,其中,覆膜旱作条件下施纯氮135 kg·hm-2配合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与水作不还田相比差别不大,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水作不还田显着提高了33.9%和48.6%;丁桥点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着增加了5.4%、15.3%、17.8%、12.9%,其中,覆膜旱作条件下施纯氮135 kg·hm-2配合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与水作不还田相比差别不大,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水作不还田显着提高了44.1%和14.5%;秸秆还田也显着增加了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2005年分别增加了12.3%、35.3%、24.1%、25.0%,2006年分别增加了11.8%、28.3%、11.6%、50.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8.由于连续覆膜旱作明显改变了稻田土壤肥力,从而影响了水稻产量及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连续7年覆膜旱作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水稻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2003年产量最高,2004年开始下滑,到2007年又略有回升。以2006年为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了6.6%和2.5%,因此,水稻产量比水作处理降低了5.0%。覆膜旱作使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含量提高了6.O%,磷含量降低了9.6%,而钾含量差别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由于覆膜旱作主要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穗粒数,使得产量较裸地旱作显着增加了6.1%。覆膜旱作使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含量比裸地旱作分别增加了24.8%、18.3%和4.3%;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显着增加了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均以施纯氮18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286 g·株-1、0.227 g·株-1、1.810 g·株-1;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磷、钾总量逐渐增加,但是施纯氮135 kg·hm-2和180 kg·hm-2处理间差别不显着;施氮肥也显着增加了覆膜旱作稻平均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了水稻产量,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配合秸秆还田水稻产量最高,为7104 kg·hm-2;水稻产量(Y)与氮肥用量(X)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可拟合为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方程为:(?)=5390.2+20.216 X-0.0613 X2 (R2=0.9869*),不还田条件下方程为:(?)=5212.2+15.287 X-0.0306 X2 (R2=0.9869*)。施氮肥也增加了水稻氮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着下降,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配合秸秆还田氮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氮肥农学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0.626、49.6%、12.6 kggrain·kg-1。秸秆还田有利于覆膜旱作稻地上部养分含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全面提高。9.覆膜旱作明显影响了水稻地上部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降低了水稻茎、穗轴、壳、糙米及地上部总铁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9.1%、29.1%、46.2%、25.0%和9.5%,达到显着水平;覆膜旱作使茎、壳、糙米及地上部总锰含量显着降低了6.5%、74.2%、32.9%和10.3%,使茎中铜含量和地上部总铜含量增加了100.1%和15.0%,使穗轴和糙米中铜含量降低了25.8%和20.8%,使壳和糙米中锌含量降低了59.5%和7.9%,但地上部总锌含量差别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对水稻不同器官Fe、Mn、Cu、Zn含量影响不同,但是显着提高了水稻地上部Fe、Mn、Cu、Zn总吸收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8.0%、35.0%、35.2%和15.8%,而糙米中铁、锰、铜、锌含量差别不大。综上所述,连续覆膜旱作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生产上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如施用氮肥、钾肥以及稻草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此外,覆膜旱作稻也应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保证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品质。

吴磊[9](2008)在《旱稻与水稻旱作生理适应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旱作条件下,对13个旱稻品种、水稻品种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净光合速率的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和分析,并与产量做了相关性分析,期望找出旱作条件下影响品种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为水稻旱作及培育高产、抗旱的旱稻品种提供参考。试验于2006~2007年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把13个品种分成三种类型:旱稻品种、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和抗旱性较弱的水稻品种。我们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1)产量是旱稻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旱作条件下,由于品种抗旱性不同,水稻品种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都都比抗旱型水稻和旱稻品种低,进而产量低于旱稻品种。旱作条件下,旱稻品种的平均产量5458kg·hm-2,抗旱性强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4400kg·hm-2,抗旱性弱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3355kg·hm-2。2)在旱作过程中,三种类型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苗期到开花期逐渐升高,开花期达到最高,随后下降。由于抗旱性不同,在各个生育期旱稻品种都高于水稻品种,并且净光合速率与产量间的相关达到了极显着正相关。3)在旱作条件下,三种类型品种脱落酸含量从苗期逐渐升高,成熟期达到最高。在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旱稻品种高于水稻品种,在成熟期,水稻品种高于旱稻品种。4)旱作条件下,三种类型品种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从苗期到成熟期呈逐渐升高,在成熟期叶片内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最高;同一时期水稻品种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较高,而旱稻品种较低,旱稻品种和抗旱性较弱水稻品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SOD、CAT、POD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在不同生育期旱稻品种叶片SOD、CAT、POD活性均比水稻品种高,旱稻品种和抗旱性较弱水稻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5)旱作条件下,脯氨酸含量三种类型品种均为从苗期开始线下降再上升,到灌浆期达到最大,再有所下降。旱稻、水稻品种在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旱稻品种脯氨酸含量高,旱稻品种和水稻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脯氨酸含量与品种的抗旱性关系显着。6)通过相关生理指标以及对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适合旱作,也可以作为旱稻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以此,来节省水资源,改善我国水稻种植现状。7)本实验说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脱落酸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用来说明品种间生理适应性的差异,并可作为旱稻与水稻旱作条件下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薛琳[10](2008)在《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淡水资源的不足和大量耗竭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对消耗我国农业用水80%左右的传统水稻栽培提出了挑战,其中水稻旱作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节水途径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膜覆盖旱种水稻和利用半腐解秸秆替代地膜的覆盖旱种水稻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实行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度。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在水稻栽培方式上,而关于水稻栽培方式对后茬作物的影响报道鲜见。本试验通过在盐城农科院实验场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栽培、覆盖薄膜旱作栽培、覆盖秸秆旱作栽培和裸地旱作等不同栽培方式下,稻麦轮作系统中作物生物学特征,土壤生产力差异,氮肥利用率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矿质氮动态变化。试验旨在阐明水稻栽培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机制,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增加土壤肥力提供解决方法,并为水稻旱作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作相比,覆盖秸秆旱作水稻能够达到或超过常规淹水栽培水稻的产量,2006年水稻生物量常规水作处理、覆膜旱作处理和覆秸秆旱作处理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覆膜旱作处理,分别比裸露旱作处理高了16.7%、12.7%和10.8%;而2007年覆秸秆旱作处理生物量则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并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以裸露旱作处理的水稻生物量为最低。覆秸秆旱作处理分别比常规水作处理、覆膜旱作处理和裸露旱作处理处理高了1.6%、10.0%和17.6%。2006年和2007年均以覆秸秆旱作处理产量最高。以常规水作处理为对照,在整个生育期内,覆秸秆旱作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始终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而覆膜旱作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则始终高于其他处理;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与常规水作处理水稻的产量无明显差异,但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的总生物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旱作处理水稻。其中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的籽粒产量比覆膜旱作处理和裸露旱作处理水稻的产量分别高8.57%和28.94%。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前期,覆秸秆旱作水稻处理后茬大麦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比其他水稻旱作后茬处理高;其大麦生物量、产量和经济系数也均最高。其中前茬为覆秸秆旱作水稻处理大麦的籽粒产量比前茬为水作水稻和裸露旱作水稻处理的大麦分别高16.9%和16.4%。覆盖秸秆可以促进旱作水稻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向籽粒的转移:扬花前,覆盖秸秆处理的水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比淹水处理、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的高37%,12%,和5%,氮素转移量则高出19%,19%和24%。从氮素表观平衡角度来看,旱作处理更能促进氮素盈余;覆盖秸秆处理能增加土壤无机氮残留,提高氮素有效性。覆盖秸秆比常规淹水处理增产13.3%,氮肥利用率达33.5%。因此,旱作水稻覆盖秸秆不仅能取得较高产量,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在旱作条件下,覆秸秆处理微生物量碳分别比水作、覆膜和覆秸秆处理高出50.7%,18.1%,和31.9%,微生物量氮高出55.4%,11.83%和48.9%。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种稻方式下,铵态氮呈现为:水作处理>覆秸秆处理>覆膜处理>裸露处理,而硝态氮表现为:覆秸秆处理>覆膜处理>裸露处理>水作处理,因此,以覆秸秆处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最高。此外,与水作处理不同,3个旱作处理土壤的无机氮与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存在着显着线性相关性;同时,尽管覆秸秆处理的无机氮残留最高,分别比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高出13.7%和32.8%;但其氮肥利用率也最高,为33.5%,分别比水作处理、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高出4.6%,27.2%和39.6%。由此可见,覆盖秸秆旱作水稻不但能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还提高氮肥利用率,是一种良好的种稻方式。

二、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涝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2 旱、涝胁迫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特征
        1.2.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1.2.4 光合同化模型
        1.2.5 作物奢侈蒸腾与最优气孔行为理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材料
    2.2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2.2.1 控水方式
        2.2.2 生理指标测定
        2.2.3 生长指标测定
        2.2.4 破坏实验测定根、茎、叶、穗干物质量
        2.2.5 收获期测产
        2.2.6 气象数据
    2.3 数据处理
        2.3.1 旱、涝交互作用的计算
        2.3.2 模型评价指标
        2.3.3 统计分析
第3章 旱涝急转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1 与正常组相比时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的减产规律
    3.2 后期涝胁迫对前期受旱水稻减产规律的影响
    3.3 前期旱胁迫对后期淹涝水稻减产规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旱涝急转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特征
    4.1 旱涝急转下总干物质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特征
    4.2 前期干旱和后期淹涝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1 后期涝胁迫对前期受旱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 前期旱胁迫对水稻后期淹涝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旱涝急转下干物质分配的变化特征分析
    4.4 旱涝急转下收获指数的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旱涝急转下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
    5.1 正常条件下基于气孔行为最优的光合同化模型
        5.1.1 最优气孔导度机理模型
        5.1.2 气孔行为最优时的光合同化模型
        5.1.3 干物质量的计算
    5.2 旱涝急转下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型
        5.2.1 受旱阶段光合同化模型
        5.2.2 受涝阶段干物质积累模型
        5.2.3 复水阶段干物质积累模型
        5.2.4 收获期穗重模拟模型
    5.3 模型参数的率定
        5.3.1 正常条件下光温效应系数的率定与分析
        5.3.2 受旱阶段f_1(θ,t)的变化特征及模拟
        5.3.3 受涝阶段f_2(h,t)的变化规律分析及模拟
        5.3.4 复水阶段前期干旱、后期淹涝胁迫对干物质的影响及参数率定
        5.3.5 收获期前期干旱、后期淹涝胁迫对穗分配指数的影响及参数率定
    5.4 模型的验证
        5.4.1 正常条件下光温效应系数、光合同化速率以及干物质量的验证
        5.4.2 受旱阶段λD及干物质量的验证
        5.4.3 受涝阶段干物质量的验证
        5.4.4 复水阶段f_3(θ,t)、f_3(h,t)及干物质量的验证
        5.4.5 收获期穗重的验证
    5.5 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常见的几种节水栽培模式
    2 节水栽培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 节水栽培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 水分调控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5 研究的意义
    6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毛管配置模式及灌溉强度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膜下滴灌水稻花期根系空间分布及光合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水稻光合生产力及 PSII 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根系动态变化、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阶段控制性灌溉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旱作栽培水稻籽粒构成及灌浆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浅谈新疆水稻旱作节水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1.1 旱作种植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品种选择要注重综合性状的表现
2 科学水肥管理
    2.1 水稻旱作种植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因素
    2.2 合理的水肥管理和调控措施
3 杂草防除
    3.1 杂草防除的原则
    3.2 彻底防除杂草, 注重实效
4 病虫害防治
5 科学推广应用水稻旱作节水

(4)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节水型稻作模式及我国南方稻区节水稻作栽培的概况
        1.1.1 我国发展节水型稻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1.1.2 我国南方稻区发展节水型稻作模式的重要性
    1.2 水稻覆盖旱作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旱作的概念
        1.2.2 水稻覆盖旱作的国内外发展历史概述
        1.2.3 不同覆盖旱作水稻栽培的节水效应
        1.2.4 不同覆盖旱作水稻的生物学特征
        1.2.5 不同覆盖旱作水稻的作物生产力
        1.2.6 不同覆盖旱作稻田生态环境
        1.2.7 不同覆盖旱作稻田土壤肥力的研究进展
        1.2.8 覆盖秸秆旱作替代覆盖地膜旱作水稻栽培的优点
    1.3 关于覆盖旱作水稻栽培的技术体系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3.2.2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基础呼吸的影响
        4.2.2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3 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基础呼吸的影响
        4.3.2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2005年~2007年不同栽培模式下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
        5.2.2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2.3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影响
        5.2.4 常耕和免耕条件下覆草旱作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5.2.5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相关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常耕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6.2.2 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可矿化氮、微生物量氮和脲酶的影响
        6.2.3 不同氮素形态间的相关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免耕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产力特征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水稻生育期气象状况
        7.1.3 2003~2006年晚稻产量情况
        7.1.4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7.1.5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株高和分蘖数
        7.2.2 抽穗期叶片形态和叶面积
        7.2.3 灌浆期根系性状
        7.2.4 地上部干物质量
        7.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今后研究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8.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8.2.1 本研究的特色
        8.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杂交稻半期旱作节水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水稻节水栽培的必要性
    1.2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
        1.2.1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生理基础
        1.2.2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生态基础
    1.3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节水机理与产量效应
    1.4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稻米品质
    1.5 水稻旱作节水栽培的节水效果及水分利用效率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考察
        2.4.2 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产量及其构成性状
        2.4.4 稻米品质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半期旱作节水效应分析
    3.2 半期旱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半期旱作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3.2.2 半期旱作对株高的影响
        3.2.3 半期旱作的茎蘖消长动态
        3.2.4 半期旱作对叶色值的影响
        3.2.5 半期旱作对单茎伤流量的影响
        3.2.6 半期旱作稻株地上部生物量变化
        3.2.7 半期旱作的水分利用效率
    3.3 半期旱作对产量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3.3.1 半期旱作对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半期旱作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3.4 半期旱作的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品质效应分析
        3.4.1 半期旱作对不同品种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4.2 断根对半期旱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3.4.3 断根对半期旱作水稻品质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4.1 半期旱作节水效果及水分利用率
    4.2 半期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
    4.3 半期旱作对生理性状、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4.4 半期旱作水稻的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品质效应的关系
    4.5 发展水稻半期旱作技术展望
    4.6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部分实验图片及数据表

(6)不同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氮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发展旱作水稻的必要性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传统水稻氮肥利用率低
        1.3 传统水稻对环境的污染较重
        1.4 发展旱作水稻的意义
    2 国内外旱作水稻研究进展
        2.1 国际旱作水稻的种植情况
        2.2 国内旱作水稻的种植情况
        2.3 水稻旱作模式及研究近况
        2.4 旱作水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微生物量研究进展
    3 旱作水稻生长发育特性
        3.1 旱作水稻的生理基础
        3.2 旱作水稻的形态变化
        3.3 水稻旱作的氮素营养特征
        3.4 旱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3.5 旱作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4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
        4.1 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及危害
        4.2 影响氮肥利用率的因素
        4.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土壤与作物
        1.1 试验地点自然状况
        1.2 供试作物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处理和小区设计
        2.2 水肥管理
        2.3 样品的采集
        2.4 分析方法
第一章 不同种稻方式对麦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稻方式下麦稻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种稻方式下的麦稻产量
        2.3 不同种稻方式对作物年生产力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种稻方式下麦稻生育期内的氮素效应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稻方式下麦稻地上部吸氮量及阶段吸氮量
        2.2 不同种稻方式下麦稻生长期间土壤矿质态氮动态变化
        2.3 不同种稻方式对作物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产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种稻方式下地上部植株的吸氮量
        3.2 不同种稻方式下土壤矿质态氮的变化
        3.3 不同种稻方式下麦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产率
    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种稻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季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种稻方式对水稻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2.3 不同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4 不同种稻方式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覆盖方式下水稻及其后茬大麦土壤微生物量C、N的差异
        3.2 不同覆盖方式下水稻及其后茬大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差异
        3.3 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水稻在生育期内伤流强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对水稻伤流强度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对水稻叶绿素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对水稻伤流强度的影响
        3.2 影响植株伤流强度的因素
        3.3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1.1.1 中期搁田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1.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1.3 水稻旱作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水稻产量
        1.2.2 含氮率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中期搁田
        2.1.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
        2.1.3 水稻旱作
    2.2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2.1 中期搁田
        2.2.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
        2.2.3 水稻旱作
3 讨论
    3.1 中期搁田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 水稻旱作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8)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需水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1.2 覆膜旱作对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1.2.1 覆膜旱作对稻田相对湿度和气温的影响
        1.2.2 覆膜旱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2.3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1.2.4 覆膜旱作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1.2.5 覆膜旱作对稻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2.6 覆膜旱作对水稻病、虫、草害的影响
    1.3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1.4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 覆膜旱作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1.5.1 覆膜旱作对水稻地上部分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1.5.2 覆膜旱作对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1.5.3 覆膜旱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5.4 覆膜旱作对水稻营养特性的影响
    1.6 覆膜旱作对水稻水分利用的影响
    1.7 覆盖旱作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1.8 覆膜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9 存在问题
2 连续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点和供试土壤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2.2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2.2.1 土壤pH值
        2.2.2.2 土壤有机质
        2.2.2.2.1 土壤有机质年际变化
        2.2.2.2.2 土壤有机质生育期变化
        2.2.2.3 土壤碱解氮
        2.2.2.4 土壤有效磷
        2.2.2.5 土壤速效钾
        2.2.2.6 土壤有效硅
        2.2.3 施氮量和秸秆还田对成熟期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2.2.3.1 有机质和碱解氮
        2.2.3.2 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2.2.3.3 土壤有效硅
    2.3 讨论与结论
3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Fe、Mn、Cu、Zn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取样及样品处理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全量Fe、Mn、Cu、Zn的影响
        3.2.1.1 土壤全Fe含量
        3.2.1.2 土壤全Mn含量
        3.2.1.3 土壤全Cu含量
        3.2.1.4 土壤全Zn含量
        3.2.2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有效Fe、Mn、Cu、Zn的影响
        3.2.2.1 土壤有效Fe含量
        3.2.2.2 土壤有效Mn含量
        3.2.2.3 土壤有效Cu含量
        3.2.2.4 土壤有效Zn含量
    3.3 讨论与结论
4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土样采集
        4.1.3 酶活性的测定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覆膜旱作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4.2.1.1 过氧化氢酶活性
        4.2.1.2 脲酶活性
        4.2.1.3 蔗糖酶活性
        4.2.1.4 碱性磷酸酶活性
        4.2.2 不同施氮量和秸秆还田对覆膜旱作稻田土壤酶活性影响
        4.2.2.1 过氧化氢酶活性
        4.2.2.2 脲酶活性
        4.2.2.3 蔗糖酶活性
        4.2.2.4 碱性磷酸酶活性
    4.3 讨论和结论
5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取样
        5.1.3 测定方法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5.2.1.1 土壤微生物量碳
        5.2.1.2 土壤微生物量氮
        5.2.1.3 土壤微生物量磷
        5.2.2 不同施氮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5.3 讨论和结论
6 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土样采集
        6.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6.1.3.1 CLPP分析
        6.1.3.2 PCR-DGGE分析
        6.1.3.2.1 DNA提取
        6.1.3.2.2 PCR扩增
        6.1.3.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6.1.3.2.4 染色及成像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覆膜旱作、水作、裸地旱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生理剖面(CLPP)的影响
        6.2.1.1 细菌生理代谢剖面AWCD值的变化
        6.2.1.2 细菌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6.2.1.3 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6.2.2 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DGGE指纹图谱分析
        6.2.2.1 土壤总DNA提取和16S rDNA片断的扩增
        6.2.2.2 土壤总DNA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
    6.3 讨论与结论
7 覆膜旱作稻氮、磷、钾养分利用特性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取样及测定
        7.1.3 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连续覆膜旱作及秸秆还田水稻产量的年际变化
        7.2.2 覆膜旱作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2.3 覆膜旱作对水稻氮、磷、钾营养利用特性的影响
        7.2.3.1 水稻植株氮含量及氮素阶段吸收量
        7.2.3.2 水稻氮含量在各器官中分配比例
        7.2.3.3 水稻植株磷含量及磷素阶段吸收量
        7.2.3.4 水稻磷含量在各器官中分配比例
        7.2.3.5 水稻植株钾含量及钾素阶段吸收量
        7.2.3.6 水稻钾含量在各器官中分配比例
        7.2.4 不同施氮量及秸秆还田对覆膜旱作水稻氮、磷、钾营养特性的影响
        7.2.4.1 水稻植株氮含量及氮素阶段吸收量
        7.2.4.2 水稻植株磷含量及磷素阶段吸收量
        7.2.4.3 水稻植株钾含量及钾素阶段吸收量
        7.2.4.4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7.2.4.5 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7.3 讨论与结论
8 覆膜旱作对水稻Fe、Mn、Cu、Zn含量的影响
    8.1 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设计
        8.1.2 取样及测定
        8.1.3 统计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覆膜旱作对水稻植株铁浓度和含量的影响
        8.2.2 覆膜旱作对稻植株锰浓度和含量的影响
        8.2.3 覆膜旱作对水稻植株铜浓度和含量的影响
        8.2.4 覆膜旱作对水稻植株锌浓度和含量的影响
        8.2.5 覆膜旱作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微量元素吸收总量的影响
    8.3 讨论与结论
9 结论
论文创新点
论文不足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整理的论文

(9)旱稻与水稻旱作生理适应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研究早稻栽培的重要性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1.3 植物光合生理特性与作物的抗旱性
        1.3.1 叶片叶绿素含量
        1.3.2 叶片光合速率
    1.4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1.5 抗氧化保护性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1.6 脱落酸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光合速率(Pn)的测定
        2.3.2 分光光度法测定光合色素含量
        2.3.3 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活性
        2.3.4 茚三酮法测定脯氨酸含量
        2.3.5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
        2.3.6 DDG-11A型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
        2.3.7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BA含量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旱作条件下三种类型品种产量及构成因数的比较
    3.2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比较
        3.2.1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丙三醛含量比较
        3.2.2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细胞膜透性比较
    3.3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保护酶活性比较
        3.3.1 POD活性比较
        3.3.2 CAT活性比较
        3.3.3 SOD活性比较
    3.4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脯氨酸含量比较
    3.5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比较
        3.5.1 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3.5.2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3.6 三种类型品种不同生育期脱落酸(ABA)含量的比较
    3.7 旱作条件下产量与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旱作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4.2 旱作对渗透调节的影响
    4.3 旱作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4 旱作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4.5 旱作对脱落酸含量的影响
    4.6 旱作对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发展节水农业和水稻旱作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2 水稻旱作的意义
        2.1 水稻旱作的意义
        2.2 旱作水稻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概况
    3 水稻旱作的生理学基础
        3.1 水稻具有水陆两栖的特征
        3.2 旱作水稻的生理特征
        3.3 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
    4 旱作水稻的栽培方式
        4.1 覆膜旱作水稻
        4.2 覆秸秆旱作水稻
    5 旱作水稻的营养特征
        5.1 旱作水稻栽培后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状况
        5.2 旱作水稻的营养状况
    6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的合理施用
        6.1 水分胁迫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6.2 水分胁迫对氮素分配的影响
        6.3 不同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6.4 氮肥施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土壤与作物
        1.1 试验地点自然状况
        1.2 供试作物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处理和小区设计
        2.2 水肥管理
        2.3 样品的采集
    3 分析方法
        3.1 植株吸氮量的测定
        3.2 植株吸磷量的测定
        3.3 植株吸钾量的测定
        3.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3.5 土壤矿质氮的测定
        3.8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
        3.9 氮肥利用率计算公式
第1章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作物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和产量效应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不同旱作栽培处理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变化特征
        2.2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的影响
        2.3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年内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2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水稻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早作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
        2.3 不同地表覆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3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大麦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
        2.3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长期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供应容量与强度
        3.2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4 小结
第4章 早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氮素和干物质转移利用的影响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作方式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旱作方式对水稻吸氮强度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水稻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素转移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铵态氮、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2.7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
        3.2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水稻经济利用效率的差异
        3.3 旱作水稻生育期间的氮肥损失与氮肥运筹
    4 小结
第5章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无机氮动态变化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与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
        2.5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D]. 高芸. 武汉大学, 2019(08)
  • [2]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何海兵.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3]浅谈新疆水稻旱作节水技术的应用[J]. 杨万新,吴向东,屈虎. 新疆农业科技, 2010(03)
  • [4]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D]. 王栋.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5]杂交稻半期旱作节水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 余灿.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不同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氮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D]. 张富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7]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刘立军,薛亚光,孙小淋,王志琴,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2009(03)
  • [8]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D]. 武美燕. 浙江大学, 2008(11)
  • [9]旱稻与水稻旱作生理适应性的比较研究[D]. 吴磊.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10]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D]. 薛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水稻旱作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