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和钙镁磷肥对酸性甘蔗土壤的影响

石灰和钙镁磷肥对酸性甘蔗土壤的影响

一、石灰、钙镁磷肥对酸性蔗作土的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江周,李宝深[1](2021)在《提升集约化香蕉园土壤健康水平的根层调控策略与途径》文中研究指明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际水果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世界高产国家相比,我国香蕉生产单产存在较大的产量差,因此,如何消减土壤障碍因子,培育健康土壤,成为香蕉集约化生产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提出了蕉园集约化生产根层土壤健康调控的策略:(1)明确香蕉生产中土壤障碍因子,(2)通过根层调控消减土壤障碍因子,(3)提高蕉园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集约化生产蕉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障碍因子,主要有土壤耕性差、pH低和有机质含量不高、养分有效性低、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枯萎病菌等土传病害和香蕉根结线虫为害加剧等。应采用相应的调控策略有增施石灰提高根层土壤pH、改善养分有效性;施用有机改良剂和其他调控措施相结合,在调酸的基础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有效性;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轻土传病害。总之,对根层进行综合调控可以提升集约化生产蕉园土壤健康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香蕉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郭文杰[2](2019)在《热解制备牛骨生物质炭并应用于提升蔬菜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加的肉品消费,畜禽养殖废弃物兽骨总量逐年增加,动物骨骼含有大量的养分元素如钙、磷、钾等,每年有大量的兽骨被弃置填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实现兽骨的循环利用是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置中重要一环。生物质热裂解工艺技术在保留生物质有益组分的前提下,可以消除病原菌、破坏有机污染物结构,是一种安全、低碳和绿色的工程技术,这种技术的兴起为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持续的途径。本文以餐厨废弃物牛骨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质热裂解工艺分别在500℃、600℃和700℃产出牛骨炭,分析评价其理化性质及可能改善土壤磷素循环的应用意义;选取了南方典型菜地土壤,通过模拟淋溶试验研究相同磷素投入水平下牛骨炭与化学肥料中磷素淋溶状况,验证牛骨炭替代化学磷肥对高磷土壤中磷素淋失的影响,为土壤磷素保留,降低土壤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一种有效方式;将牛骨炭用于小白菜的盆栽试验,研究牛骨炭与不同种类化学磷肥对典型菜地土壤中作物磷素吸收、磷素形态含量变化的影响,验证骨炭农用的可行性,为畜禽骨骼循环利用提供科学性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热解炭化得到的黑褐色牛骨炭,产率在50%以上,比表面积平均为111m2/g,远高于牛骨原料(1.44m2/g),骨炭中孔隙主要为介孔(2~20nm)分布,可以起到纳米材料的作用。热解温度升高,所得的炭化产物芳香化程度更高、更稳定。供试生物质炭为弱碱性物质,CEC在50cmol/kg水平,有机碳含量在6.5%~8.1%,全氮在0.7~1.4%,且两者均随炭化温度升高而降低。全磷含量高达14.5~16%,甲酸浸提态磷在7%~10%。生物质炭的养分含量明显具有改良土壤并改善土壤肥力的潜力,特别是高量的磷素,对酸性低磷土壤可以是潜在的磷肥源。(2)随着淋溶时间的变化,在等量磷投入下,淋出液总磷浓度变化表现为磷酸氢二铵(DHP)>过磷酸钙(CSP)>牛骨炭(BC)≈对照处理(CK)。不同处理下土壤总磷淋出量变化为DHP>CSP>BC≈CK,变化范围在43~320mg/kg,其中不施磷处理CK淋出量最低为43mg/kg,磷酸氢二铵处理淋出总量最高,为320mg/kg,其次为过磷酸钙处理淋出量为156mg/kg,牛骨炭与CK处理淋出量无显着差异,淋出量为46mg/kg。经45天淋溶后,施磷处理显着增加总磷含量,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和牛骨炭处理增幅分别为16%、35%和48%;各施磷处理下Olsen-P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过磷酸钙与牛骨炭处理下Olsen-P含量比CK处理高约20%,磷酸氢二铵处理比CK高11%;对淋溶后土壤的磷素连续提取结果显示,化学磷肥处理提高了活性和中活性磷组分,对土壤稳定性磷组分无显着影响,牛骨炭处理下土壤活性、中活性和稳定性磷组分均显着提高。(3)牛骨炭施用增加土壤磷素的生物有效性,并随温度的增加而提高。与化学磷肥相比,施用骨炭土壤pH提高了 0.5单位、阳离子交换量提高约10%,土壤全氮增加4%;施用骨炭,小白菜不同程度增产(介于5~30%),品质均显着提升,同时施炭小白菜根冠比大幅度降低(>45%),提高磷肥利用率达20%,这些效果以700℃热解牛骨炭为佳。同时,施炭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幅达37%,土壤活性磷组分和酸溶性磷组分分别提高了 20%和25%。因此,生活废弃物中的动物牛骨热解制炭可以用于磷肥替代化学磷肥,且有助于蔬菜的高产优质生产,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得到有效性更高的生物质炭。

陆慧琳[3](2019)在《钝化剂对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应》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石(LS)、蒙脱石(MM)、钙镁磷肥(Pcm)、牛粪堆肥(CMC)、生物炭(BC)等钝化剂对广东省清远两种耕地利用方式下重金属Cd、Cu、Pb、Zn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并采用pH、CEC、SOM、A-P、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植物重金属含量等一系列变量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钝化剂的施用对旱作、水作耕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土壤经钝化修复后作物对重金属的迁移程度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在钝化剂的施用下,两种酸性土壤的pH值均显着提高,水作土壤的pH明显高于旱作土壤。LS、Pcm提高了土壤的CEC,但同时显着降低SOM,在水作土壤中SOM的降幅进一步扩大,Pcm的施用显着提高了 土壤的A-P。CMC、BC的施用不仅能提高土壤的CEC、A-P,同时使SOM含量维持在稳定水平。(2)本试验的钝化剂均有良好的重金属钝化效果,LS的钝化效率在52.85-99.85%之间,Pcm的钝化效率在61.11-99.18%之间,两者对有效态Zn、Cd、Cu的钝化率突出,对Pb的钝化率相对较差;MM、CMC和BC的钝化效率分别为 4.34-29.61%、13.89-76.77%和 6.96-63.51%,呈现出 Cu、Pb>Cd、Zn的趋势。在水作土壤中,MM对Pb的钝化效率、CMC对Cd、Zn的钝化效率、BC对四种重金属的钝化效率均显着提高,而施用Pcm的水作土壤A-P含量相对较低,钝化效率较低。说明两种耕地类型的土壤中,钝化剂对重金属的钝化效率差异较大,可视重金属的污染类型或污染程度选择钝化剂或转变耕地利用方式以提高同步钝化修复的效率。(3)生物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钝化剂对提高土壤的H2O2酶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水作土壤更为显着,LS、MM、CMC、BC处理均达显着水平。脲酶活性的提高以LS、MM的处理最为显着,两种土壤的脲酶活性分别在LS的处理下提高了 98.21%、62.27%,在MM的处理下提高了 22.99%、40.11%。根据高通量测序的结果,两种土壤中,除旱作LS、Pcm处理的优势菌群以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为主导之外,其它处理均以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主导。Chao1的提升在LS、Pcm、CMC的处理下达显着水平,在旱作土壤中的提升更为显着。钝化剂对细菌Shannon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相比之下,旱作土壤有较高的Chao1、Shannon。本试验发现在水作土壤中,五种钝化剂对细菌群落结构均未产生太大影响,各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但以两种土壤相比,细菌群落结构、丰度、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说明钝化过程中土壤旱作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的RDA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CEC、SOM是导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在LS和Pcm的处理下,作物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的降低最为显着,油麦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得到极大提高,而由于pH过高等原因,两者均不利于水稻的生长。CMC和BC处理降低作物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对水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作物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在钝化剂的处理下,两种作物各部位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均有所降低,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表现出Cd、Zn>Cu、Pb的趋势,水稻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小于油麦菜。此外,在经钝化处理的土壤中,作物对Cd、Cu、Zn的转运系数有所提高,说明钝化剂处理能促进重金属在作物体内向上迁移。

贡振财[4](2019)在《鸡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环素类抗生素(TCs)是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TCs并不能完全被动物体吸收,大部分随禽畜粪便和尿液排出。含有大量抗生素的禽畜粪便施用到农田中,使土壤中TCs不断累积,不仅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TCs还会被作物吸收,最终进入人体内。长期食用此类作物会提高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利于人体健康。本文对禽畜粪便中TCs进行去除研究,通过遴选出几种降解剂,在堆肥过程中对TCs进行去除,主要的研究如下:(1)在堆肥过程中添加木屑和高锰酸钾会提高TCs降解率,在堆肥初期加入高锰酸钾会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不利于对TCs的降解。在添加400g木屑的情况下,在发酵降温期(第20天)向10kg鸡粪中加入50g高锰酸钾,堆肥结束后TCs的降解率为89%。(2)加入糠醛渣会提高堆体的酸性,使堆肥最高温度滞后,但其富含的有机质则会提高堆肥温度。因此加入糠醛渣不仅有利于提高堆肥腐熟效果,还降低堆体的pH,促进TCs的降解。在10kg鸡粪中加入6kg糠醛渣,于发酵降温期加入50g高锰酸钾得到TCs最大降解率为98%。堆肥完成后,鸡粪中有机质增加41%,N、P、K总养分增加2.8%。(3)生物质灰渣呈碱性,堆肥初期加入生物质灰渣使鸡粪pH升高,降低堆肥温度,不利于去除TCs。选择在发酵降温期加入生物质灰渣使TCs降解率提高。本实验条件下向10kg鸡粪中同时在发酵降温期加入4kg生物质灰渣和50g高锰酸钾,TCs降解率最高为93%。堆肥完成后鸡粪中总K从3.4%提高至13.1%。(4)钙镁磷肥与生物质灰渣在鸡粪中作用规律相似,加入钙镁磷肥会使pH升高,降低堆肥温度。因此选择在堆肥的降温期加入钙镁磷肥,将50g高锰酸钾与3kg钙镁磷肥同时在发酵降温期加入10kg鸡粪中对TCs的降解率最大为94%。堆肥完成后,鸡粪中的总P增加3.5%。本文选择的高锰酸钾、糠醛渣、生物质灰渣和钙镁磷肥都对TCs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高锰酸钾可分别与酸性或碱性的降解剂配合使用。堆肥完成后,鸡粪中的养分都有增加,同时得到的酸性或碱性的有机肥可应用于土壤改良。

廖萍[5](2017)在《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长期集约化种植下,稻田土壤质量下降,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出现停滞,甚至是下降趋势。另外,南方稻田土壤酸化严重,日益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稻草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持续提升至关重要,但在改良土壤酸化方面作用有限,然而施用石灰是一种缓解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的互作效应对实现双季水稻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稻田土壤肥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本研究通过两年田间试验,设置石灰(L)和稻草原位还田(RS)两因素试验,早、晚稻分别以常规稻‘中嘉早17’和杂交稻‘五优308’为供试材料,研究石灰和稻草还田及其互作效应对双季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养分吸收,各关键生育期土壤肥力动态变化、试验两年后土壤物理性状、阳离子交换性能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石灰(L)和稻草还田(RS)处理都显着提高两年早、晚稻产量,二者仅在晚稻具有显着互作效应。与CK处理相比,在2015年早稻各处理增产幅度为2.84%13.27%,在2015年晚稻L和L+RS处理分别增产21.19%和31.07%,而RS处理出现减产的趋势(-0.85%)。在2016年早稻各处理增产幅度为9.60%35.03%;在2016年晚稻L和L+RS处理分别增产21.94%和32.17%,RS处理也增产1.21%。从产量构成来看,L处理显着提高两年早、晚稻有效穗数;RS处理仅在早稻显着提高有效穗数,在晚稻无显着影响;二者在晚稻具有显着互作效应。与CK处理相比,在2015年早稻各处理有效穗数增幅为2.38%11.90%;在2015年晚稻L和L+RS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5.30%和19.79%,而RS处理有效穗数减少5.65%。在2016年早稻各处理有效穗数增幅为5.34%20.28%;在2016年晚稻L和L+RS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4.95%和14.49%,而RS处理有效穗数减少4.59%。相关分析表明,两年早、晚稻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着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和0.877。L处理显着提高两年早、晚稻地上部氮素吸收,并且显着增加晚稻磷素吸收,但对早、晚稻钾素吸收无显着影响。RS处理显着提高早、晚稻地上部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二者仅对晚稻氮素吸收具有协同促进效应。在2015年,L处理显着提高土壤p H值和早、晚稻前中期土壤碱解氮含量,但会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影响。除晚稻分蘖盛期,在水稻其它生育期,RS处理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RS处理显着提高早、晚稻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p H无显着影响。二者在晚稻分蘖期对土壤碱解氮具有显着互作效应,并且在早、晚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对土壤有效磷也具有显着互作效应。在2016年晚稻收获后,L处理显着提高土壤p H、碱解氮、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交换性钙、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含量,但会显着降低土壤有效磷、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的含量。RS处理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交换性镁、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含量,但对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交换性Al3+含量显着降低。二者对土壤肥力性状无显着互作效应。

唐晓东,陈燕霞[6](2015)在《浅谈石灰改良酸化土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简述了石灰改良酸化土壤效果和危害,建议石灰施用应1-2年为宜,同时注重与其他碱性改良剂配合施用。

卢颖林,曾巧英,周文灵,陈迪文,黄莹,敖俊华,黄振瑞,李奇伟,江永[7](2014)在《生石灰、镁肥及硅肥不同施用量对甘蔗幼苗生长及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酸性土壤施用不同量的生石灰(750、1500和3000 kg/hm2)、镁肥(150、300和600 kg/hm2)及硅肥(60、120和240 kg/hm2)对甘蔗幼苗生长和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生石灰、镁肥及硅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甘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甘蔗叶片光合作用能力,进而促进了甘蔗幼苗的生长。然而,过量施用生石灰(3000 kg/hm2)、镁肥(600 kg/hm2)及硅肥(240kg/hm2)会对甘蔗幼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其中,过量施用生石灰主要是抑制了甘蔗根系活力,过量施用镁肥主要是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过量施用硅肥主要是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因此,在施用生石灰、镁肥、硅肥时,应注意其施用量。

刘慧军,刘景辉,徐胜涛,李倩,张娜,侯冠男[8](2012)在《沙地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于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县研究了沙地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改良剂能够明显提高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以12000kg/hm2施用量效果最佳;施用量6000kg/hm2、12000kg/hm2、18 000 kg/hm2和24 000 kg/hm2沙地改良剂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显着提高了14.50%、25.70%、13.28%和5.86%;不同用量沙地改良剂处理较对照增产显着,当施用量为12 000 kg/hm2时,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达4 884.4 kg/hm2和13 001.3 kg/hm2,施用量为18 000 kg/hm2时次之;沙地改良剂对燕麦籽粒粗蛋白、赖氨酸和β-葡聚糖含量影响显着,均以12 000 kg/hm2施用量时效果较佳,施用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燕麦品质的提高。

刘慧军[9](2012)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燕麦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大田试验,针对内蒙古旱作地区燕麦土壤贫瘠、干旱、低产等问题,开展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及其复配对燕麦生长及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性状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期为改善旱作燕麦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性状、提高单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改良剂及复配处理均能提高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指标分别比对照增加8.24%-30.22%、7.60%-19.29%、5.15%-29.45%和27.86%-68.86%,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2.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钾处理均能提高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各处理依次较对照提高12.95%、7.96%、7.89%、5.11%和2.78%,对60-100cm土层含水量影响不明显;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降低0-10cm、10-20cm、20-40cm和40-60cm四个土层的土壤容重,四个土层容重依次较对照降低1.38%-4.2%、1.34%-5.37%、1.32%-5.26%和0.65%-1.99%,以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处理降低幅度最大,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对60-100cm各土层容重影响不明显;不同改良剂处理均能降低0-10cm、10-20cm和20-40cm各土层土壤紧实度,三个土层土壤紧实度依次较对照降低81.22-437.54kPa、318.86-828.19kPa和169.89-696.53kPa,各处理土壤紧实度大小均表现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对照,10-20cm土层表现较明显;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显着提高0-10cm、10-20cm和20-40cm土层>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其中>2mm和2-1mm土壤团粒结构增幅较大,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复配处理显着高于单施处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3.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均能显着提高燕麦全生育期0-10cm、1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复配处理较单施效果显着,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均呈逐层递减的趋势,全生育期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氮、磷全生育期趋势均为苗期到成熟期先升后降,抽穗期达最大值: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表现相同,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和土层差异不同,二者活性随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处理间的差值范围也随之减小,抽穗期达到最高值,但对于脲酶,繁殖酸钾及其复配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在苗期明显低于对照,抽穗期和成熟期高于对照。4.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株高具有显着的提高作用,各生育时期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和腐殖酸钾处理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1%-7.09%、1.48%-5.65%、1.51%-6.38%、2.72%-5.60%和3.29%-5.60%,复配处理株高优于其它改良剂;对于干物质积累具有同样的作用,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积累量最高,较对照高15.06%;其次为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较对照高12.08%;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次之,腐殖酸钾最低。5.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及其复配对燕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着影响,各处理籽粒产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处理籽粒产量较其它单施处理高,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010.7kg/hm2、2915.6kg/hm2,较对照增产25.92%和21.94%,各处理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对照;各土壤改良剂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其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钾两年平均依次较对照提高了40.17%、30.83%、26.22%、16.56%和9.94%,土壤贮水量依次较对照增加了11.47mm、5.81mm、3.96mm、7.87mm和0.53mm,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贮水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6.土壤中各指标与产量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有机质(0.996)>蔗糖酶(0.994)>过氧化氢酶(0.993)>微生物量碳(0.992)>微生物量磷(0.990)>土壤含水量(0.980)>速效磷(0.964)>碱解氮(0.962)>微生物量氮(0.913)>脲酶(0.746)>速效钾(0.720)。其中,有机质、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碱解氮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微生物量氮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可以用土壤有机质、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土壤含水量、速效磷、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等土壤指标可以作为判断当地燕麦产量的有效指标。7.综合所有研究内容,从燕麦应用土壤改良剂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应看,两种土壤改良剂复配更适合用于当地燕麦种植和生产,其中聚丙烯酸钾和腐殖酸复配效果更佳。

毛佳[10](2009)在《茶树根系质子的分泌及茶园酸化土壤的调控》文中认为由于茶树的自身代谢作用、人为管理措施不当以及环境恶化等原因,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土壤pH值小于4.0的茶园却越来越多,并已成为茶叶生产中的世界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不同铝浓度和不同氮形态比例下,测定茶苗根系分泌有机酸和H+的多少以及阳离子的吸收率,以探讨茶苗根系分泌物对茶园土壤酸化的影响。本文还针对目前茶园土壤严重的酸化现象,设计了土壤酸化的有机改良措施,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植物物料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100、250、500μmol/L Al3+浓度水平下,茶苗水培营养液pH值均较初始pH值有所降低,说明培养期间茶树根系释放了一定量的有机酸和H+,铝的吸收率以250μmol/L最高。设定五个比例,NH4+:N03-=0:4、1:1、2:1、3:1、4:0,茶苗吸收铵态氮,释放H+;吸收硝态氮,释放OH-,pH也随之波动。当NH4+:NO3-=3:1时,氮的吸收率较高。恒pH条件下比非恒pH条件下质子释放量大。设定两个pH值,pH:5.0与pH:4.5相比,0、100、250μmol/L Al3+浓度处理下,铝的吸收率均显着增加(P<0.05)。在有机改良实验中设计了七个处理,紫云英、紫云英+双氰胺、刺槐叶、刺槐叶+双氰胺、豌豆秸秆、豌豆秸秆+双氰胺,同时设不加植物物料和双氰胺的茶园红壤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均不同程度提高酸性茶园土壤的pH,培养实验结束时土壤pH的增幅与植物物料灰化碱的含量和氮含量有关。加入双氰胺的处理保持了更高的pH。豆科植物物料中有机氮的矿化导致土壤pH增加,而矿化形成的铵态氮的硝化反应释放质子,抵消了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的部分改良效果,双氰胺抑制硝化反应,维持了改良效果。添加植物物料或植物物料和双氰胺使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的含量显着增加,使土壤交换性铝显着减小(P<0.05)。继续设定相似的六个处理,同时设不加植物物料和双氰胺的茶园黄棕壤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均不同程度提高酸性茶园黄棕壤的pH,加入双氰胺的处理保持了较高的pH,并略有升高。添加植物物料或植物物料和双氰胺使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的含量显着增加,使土壤交换性铝显着减小(P<0.05)。

二、石灰、钙镁磷肥对酸性蔗作土的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钙镁磷肥对酸性蔗作土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热解制备牛骨生物质炭并应用于提升蔬菜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地球磷素循环
        1.1.1 重要的生命元素-磷
        1.1.2 国内外磷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
    1.2 生物质炭研究进展
        1.2.1 生物质炭性质
        1.2.2 生物质炭应用现状
    1.3 动物骨炭性质及其磷素的循环利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牛骨生物质炭制备及性质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炭化方式
        2.2.3 分析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牛骨炭物理性质分析
        2.3.2 牛骨及生物质炭有机碳组成和表面官能团分布
        2.3.4 生物质炭产率及养分含量分析
    2.4 讨论
        2.4.1 牛骨生物质炭性质与应用
        2.4.2 牛骨生物质炭磷肥应用潜力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牛骨生物质炭对土壤中磷素淋溶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材料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淋出液中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动态变化
        3.3.2 不同处理淋出液pH及EC动态变化
        3.3.3 不同形态磷素淋出量及磷素淋出率变化
        3.3.4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磷素形态含量的影响
        3.3.5 淋溶后土壤中磷素形态含量变化
    3.4 讨论
        3.4.1 牛骨炭对土壤磷素淋溶的影响
        3.4.2 土壤中残留的磷素形态含量变化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牛骨生物质炭对菜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分析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牛骨炭添加对土壤养分、总磷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4.3.2 牛骨炭添加对土壤磷组成形态含量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下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
        4.3.4 不同处理下土壤、植株磷含量及磷素利用率
    4.4 讨论
        4.4.1 各磷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4.4.2 影响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可能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不足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钝化剂对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1.2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及应用现状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钝化剂修复技术
    1.4 钝化剂修复后土壤质量评估方法
        1.4.1 化学评价方法
        1.4.2 植物学评价方法
        1.4.3 土壤生态学评价方法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钝化剂对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供试材料
        2.2.1 供试土壤
        2.2.2 供试钝化剂
        2.2.3 供试作物
    2.3 盆栽试验设计
        2.3.1 钝化试验设计
        2.3.2 试验过程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测定项目
        2.4.2 测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钝化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2.6.2 钝化剂对土壤CEC的影响
        2.6.3 钝化剂对土壤SOM含量的影响
        2.6.4 钝化剂对土壤A-P含量的影响
        2.6.5 钝化剂对土壤Cd、Cu、Pb、Zn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2.6.6 钝化剂修复对土壤H_2O_2酶活性的影响
        2.6.7 钝化剂修复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2.6.8 钝化剂修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2.6.9 相关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钝化剂对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迁移的影响
    3.1 引言
    3.2 供试植物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测定项目
        3.3.2 测定的方法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钝化剂修复对土壤作物生物量及株高的影响
        3.5.2 钝化剂修复对作物吸收及分布重金属的影响
        3.5.3 钝化剂修复对作物富集转运Cd、Cu、Pb、Zn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结论
    4.2 特色与创新
    4.3 不足之处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鸡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简介
        1.1.1 抗生素的应用
        1.1.2 兽用抗生素的应用与现状
        1.1.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1.4 TCs的降解方法
    1.2 禽畜粪便中TCs的研究现状
        1.2.1 禽畜粪便排放量
        1.2.2 禽畜粪便中TCs的残留
        1.2.3 禽畜粪便中TCs的降解
    1.3 有机肥料的生产发展
        1.3.1 禽畜粪便的资源化
        1.3.2 肥料中抗生素含量的要求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高锰酸钾对鸡粪中TCs的降解
    2.1 前言
    2.2 实验设计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缓冲溶液和标准溶液配制
        2.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2.2.4 实验设计
        2.2.5 色谱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Cs在鸡粪中的降解
        2.3.2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3.3 最高温度与降解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糠醛渣对鸡粪中TCs的降解
    3.1 前言
    3.2 实验设计
        3.2.1 仪器与溶液配制
        3.2.2 糠醛渣添加量
        3.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3.2.4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Cs在添加糠醛渣的鸡粪中的降解率
        3.3.2 添加糠醛渣的鸡粪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
        3.3.3 添加糠醛渣后鸡粪的养分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灰对鸡粪中TCs的降解
    4.1 前言
    4.2 实验设计
        4.2.1 仪器与溶液配制
        4.2.2 生物质灰渣添加量
        4.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4.2.4 色谱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Cs在添加生物质灰渣的鸡粪中的降解率
        4.3.2 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
        4.3.3 添加生物质灰渣后鸡粪的养分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钙镁磷肥对鸡粪中TCs的降解
    5.1 前言
    5.2 实验设计
        5.2.1 仪器与溶液配制
        5.2.2 钙镁磷肥添加量
        5.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5.2.4 色谱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Cs在添加钙镁磷肥的鸡粪中的降解率
        5.3.2 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
        5.3.3 添加钙镁磷肥后鸡粪的养分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
致谢

(5)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稻草还田对水稻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2 土壤酸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 石灰和稻草还田的互作效应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介绍
    2.2 试验设计
    2.3 中和稻田土壤酸石灰需要量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考种及测产
        2.4.2 干物质
        2.4.3 叶面积指数
        2.4.4 叶绿素值含量
        2.4.5 植株全量 N、P、K 养分测定
        2.4.6 土壤物理性状
        2.4.7 土壤肥力性状
        2.4.8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
        2.4.9 土壤酶活性
        2.4.10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产量及其构成
        3.1.2 叶面积指数
        3.1.3 叶片 SPAD 值
    3.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
    3.3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性状的影响
        3.3.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3.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4 讨论
    4.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1.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
    4.3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性状的影响
        4.3.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3.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5.1.2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5.1.3 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土壤性状的影响
    5.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浅谈石灰改良酸化土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石灰改良效果
2石灰改良危害
    2.1危害土壤
    2.2危害作物
3建议

(7)生石灰、镁肥及硅肥不同施用量对甘蔗幼苗生长及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供试土壤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株高
        1.3.2 生物量
        1.3.3 光合参数测定
        1.3.4 生理指标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不同量的生石灰、镁肥及硅肥对甘蔗幼苗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
    2.2 施用不同量的生石灰、镁肥及硅肥对甘蔗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施用不同量的生石灰、镁肥、硅肥对甘蔗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2.4 施用不同量的生石灰、镁肥及硅肥对甘蔗幼苗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8)沙地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地改良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 沙地改良剂对燕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沙地改良剂对燕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沙地改良剂对燕麦品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9)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燕麦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改良剂的概述
        1.2.2 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1.2.3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4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1.2.5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1.2.6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7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酶的影响
        1.2.8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2.9 土壤改良剂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1.2.10 土壤改良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11 土壤改良剂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3 土壤改良剂在燕麦上的应用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4.1 土壤含水量
        3.4.2 土壤容重
        3.4.3 土壤紧实度
        3.4.4 土壤水分利用率
        3.4.5 土壤粒级
        3.4.6 土壤养分
        3.4.7 土壤酶
        3.4.8 土壤微生物量
        3.4.9 株高
        3.4.10 干物质积累量
        3.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2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3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4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4.5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4.6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7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8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4.9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0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11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2 土壤性质与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5 结论与讨论
    5.1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3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4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5.5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5.6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5.7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8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株高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9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10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1 土壤性质与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茶树根系质子的分泌及茶园酸化土壤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中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
        1.1 土壤酸化机理
        1.2 茶园土壤酸化原因
        1.3 茶园土壤酸化现状
    2 茶园土壤酸化的危害
        2.1 茶园土壤酸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2 茶园土壤酸化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2.3 茶园土壤酸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 茶园酸性土壤的防治
        3.1 酸雨的控制
        3.2 改良剂的应用
        3.3 茶园土壤的管理
    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茶树根系质子释放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培实验
        1.2 测定项目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茶苗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2.2 不同铝浓度下对茶苗分泌质子的影响
        2.3 不同氮形态比例下对茶苗分泌质子的影响
        2.4 恒pH条件下对茶苗分泌质子的影响
        2.5 不同pH条件下对茶苗分泌质子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酸性茶园红壤的调控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和植物物料
        1.2 培养实验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红壤pH的影响
        2.2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红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2.3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红壤交换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酸性茶园黄棕壤的调控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和植物物料
        1.2 培养实验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黄棕壤pH的影响
        2.2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黄棕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2.3 植物物料和双氰胺对茶园黄棕壤交换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及参与专利
致谢

四、石灰、钙镁磷肥对酸性蔗作土的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集约化香蕉园土壤健康水平的根层调控策略与途径[J]. 张江周,李宝深. 土壤通报, 2021(02)
  • [2]热解制备牛骨生物质炭并应用于提升蔬菜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D]. 郭文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3]钝化剂对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应[D]. 陆慧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鸡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研究[D]. 贡振财. 郑州大学, 2019(07)
  • [5]石灰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D]. 廖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6]浅谈石灰改良酸化土壤研究进展[J]. 唐晓东,陈燕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8)
  • [7]生石灰、镁肥及硅肥不同施用量对甘蔗幼苗生长及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J]. 卢颖林,曾巧英,周文灵,陈迪文,黄莹,敖俊华,黄振瑞,李奇伟,江永. 甘蔗糖业, 2014(06)
  • [8]沙地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刘慧军,刘景辉,徐胜涛,李倩,张娜,侯冠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6)
  • [9]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燕麦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 刘慧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茶树根系质子的分泌及茶园酸化土壤的调控[D]. 毛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石灰和钙镁磷肥对酸性甘蔗土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