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防守概念分析

后排防守概念分析

一、后排防守理念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茂国[1](2021)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各对手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女排在老女排时期有过“五连冠”的辉煌历史,激励了一代人。随着中国女子排球队在里约奥运会中夺得金牌后,“女排精神”又一次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中国队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共出战11场,最终以全胜的成绩夺得世界杯冠军。本文将中国队与各对手交战的11场比赛作为研究内容,并利用视频观察法,观察在比赛中,中国队与各对手的技、战术运用情况,最后对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独体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归纳总结出中国队与各对手技、战术运用的情况,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从非技术因素指标上看,中国队的身高、年龄、拦网高度、扣球高度与参加本次世界杯的其余11支队伍相比,中国的非技术因素指标是较为出众的,各项指标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劣势,尤其是在拦网高度上。二、从技术层面上看,中国队的发球是本次世界杯所有参赛队伍中最出色的,尤其是在发球失误上的控制是最好的,而扣球方面中国队的得分率是也是最高的。中国队的拦网效果十分出众,拦网得分也是所有队伍中最高的。但在接发球方面,中国队的接发球效果仍不如一些世界强队。三、从战术的层面上看,中国队的战术运用合理,运用时机恰当,多以“高快结合”、“灵活多变”为战术核心。四、在与强队交战时,中国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根据自身优势条件来合理的安排战术组合。最后根据中国队在本次世界杯中技、战术运用的情况提出建议:中国队仍需加强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比如发球和防守应该相互促进提高,可以多学习日本队防守训练的方法;尽快培养一名或多名的全面发展的攻手,发掘新人为朱婷分担进攻压力;中国队员在大赛上的心理状态要及时调整和疏导,尽可能以赛代练来增加比赛经验。

崔琦[2](2020)在《2018-2019赛季CUVA24强赛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后排进攻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排球运动发展至今,大量技术飞速发展,后排进攻在排球运动中愈发受到各位研究人员的青睐,现如今已经成为各支球队极其重要的进攻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球队将后排进攻融入至自身的战术体系之中。大学生球队作为我国排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主流发展趋势是极其重要的。湖南师范大学男子排球队作为湖南省最高水平的排球队伍,不仅仅代表湖南省大学生排球最高水平,更是代表着湖南省排球的最高水平。2020年第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将在山东青岛举行,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将代表湖南省参加本次赛事。而在湖南省政协会议上关于以湖南师范大学男排为基础组建湖南师范大学青年男排的提案,更是赋予了湖南师范大学男子排球队全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湖南师范大学男排更应该顺应发展大趋势主动进行自我变革,将后排进攻完全融入至自身战术体系中。本文以2018-2019赛季CUVA24强赛湖南师范大学男排9场比赛中对于后排进攻的运用进行研究,以发现自身在后排进攻使用过程总的优劣势,得出以下结论:(1)从非技术因素方面来看湖南师范大学男排队员身高相对较矮,身体力量,扣球高度等因素尚可,具备较好完成后排进攻的基本条件。但部分球员体重指标略高,影响自身灵敏性,扣球高度指标也仍有上升空间。(2)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对于后排进攻的整体运用次数过低,且发起位置过于集中,绝大多数由二号位后排发起。过于集中的后排进攻发起点更容易被对手进行针对性的拦防,增加了受迫性失误的几率。(3)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对于后排进攻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后排进攻的运用方式过于单一,对于后排进攻的使用过于依赖后排二号位与后排三号位的调整攻与单点强攻。缺少对于四号位后排进攻的使用,且缺乏对于立体进攻的战术部署,未能将后排进攻融入到自身“快变”的战术体系中。(4)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在本次系列赛中,后排调整攻与前排调整攻相比扣球成功率更高,且被拦回和被拦死的比率更低。(5)湖南师范大学男排的后排进攻非受迫性失误率过高,非受迫性失误全部为扣球下网与扣球出界暴露出对于后排进攻使用不熟练、二传队员与攻手队员之间缺乏战术默契的问题,没有出现后排进攻违例,表明队员具备较好的空间意识。

张岩[3](2020)在《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与团队的互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球员间的传球互动关系为基础,从球员对团队表现的构建和团队对球员个人行为选择的约束2方面出发,讨论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与团队的互构特征问题。研究以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排球比赛中男女排冠军球队的全部32场比赛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以球员和比赛结果为节点,以传球为边,将球员的传球互动行为概念化为一个网络结构。运用Kinovea-0.8.27采集比赛的运动表现数据和击球坐标数据,运用Upato采集球员传球互动关系数据。研究共生成团队间对抗网络122个,团队内合作网络244个,形成互动总数31744次。利用UCINET6对球员互动结构的网络属性数据进行采集,利用Gaphi对球员互动结构进行网络映射。最后,采用统计描述、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在排球比赛本质特征的约束下,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一场比赛球员互动的实际时间非常短暂,场次活球时间仅占全部比赛时间的14.30%(男排)、18.84%(女排);空间维度上,一场比赛球员互动的空间位置分布不均匀,反映了排球比赛击球行为在空间维度上的组织性;行为维度上,一场比赛球员之间的互动资源非常有限,一场比赛平均击球数为男子769.7次±151.3次,女子为990.0次±254.5次,反映了排球比赛中互动行为的有限性。团队内合作的结构特征中,研究结果显示:球员互动的整体结构呈现幂律分布特征。团队内合作的主要互动结构为“星形”结构。通过二元Logit回归分析,显示团队内合作结构属性中度中心势、聚类系数和总连接3个变量与比赛结果存在影响关系。不同位置个人网络属性与团队表现之间29个变量均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团队间对抗的结构特征中,研究结果显示:团队间对抗结构中包括“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2部分。不同互动关系的数量分布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少数互动关系占据了大量的互动机会。不同结构属性与团队表现的相关分析中,核心结构中各变量之间的显着相关关系明显多于辅助结构。其中,核心结构中各结构属性变量对进攻总数、进攻得分和进攻失误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进攻得分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对于男排比赛,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中互动数量的增加都表现出对进攻总数的影响,而辅助结构中互动数量的增高,将影响团队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根据以上相关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7点结论:(1)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被证明是一种研究排球比赛团队结构的有效工具,它完善了传统比赛分析在讨论排球比赛团队结构问题时所具有的局限,拓展了排球比赛中对球员互动结构和互动过程的进一步理解。(2)在排球比赛多人隔网对抗、有限击球次数和短暂击球时间本质特征的约束下,高水平排球比赛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短暂性,在空间和行为2个维度上表现出组织性和有限性。(3)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对团队的构建,其互动结构具有无标度网络属性,球员互动呈幂律分布,表明了球员互动结构的非随机性特征。(4)球员互动结构中关键节点的存在,使得球队在面对随机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在面对针对核心节点的有目的的进攻时又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这种“星形”结构和“链形”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使得一支球队的竞技水平表现在中心节点受到约束后,对整个团队内合作造成影响的程度。(5)胜队随着球员互动数量的增加,团队内合作更加紧密,更多球员参与到互动中,而负队则表现的更加集中,互动倾向于个别球员。(6)球员个人网络属性的差异并不能对比赛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整体结构属性却与团队表现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负队往往具有更多的互动机会,胜队往往具有更高的互动效率,表明了不同球员形成团队过程中的非简单聚合。(7)团队间对抗中,球队的整体结构属性与对手团队表现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球员互动结构的整体属性表现的越集中,越会影响对手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但对于对手进攻成功率和进攻效率的影响,球队竞技水平的越高,影响越小。最后,排球比赛中团队的整体表现不只是在发球、防守、传球和进攻等显性维度上寻求最优,还需要在球员互动结构这个隐形维度上去寻求权衡。

李馨[4](2020)在《第二届青年运动会U15女排一攻与防反得分效果的定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女排运动员是中国女排的主要后备力量,对我国女子排球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们的培养和输送直接影响中国女排的发展,为了不断延续中国女排在世界的地位,积极发展排球后备人才力量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将研究目光投向青少年女排在技战术的运用效果对我国排球竞技人才的发展具有战略价值。本文以参加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女子排球俱乐部组15岁以下决赛中的八支球队在一攻和防反环节的得分效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对交叉赛,决赛中的八支球队在一攻和防反环节的得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青少年女排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八支球队中第一,第二群体在一攻与防反各技术的得分效果,从而为各球队在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从非技术指标上看,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年龄相当,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标没有显着差异;从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上看,第一群体队伍占据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网上的争夺实力明显。(2)在发球一传环节中,第一群体一传到位率和失误率表现均优于第二群体;发球形式上,正面上手飘球使用率高于跳飘球和大力跳发球,第一群体发球得分率与第二群体保持持平,第二群体发球失误率高于第一群体。(3)在反击环节中,第一群体强攻实力表现突出,扣球线路较第二群体变化多,得分率也高于第二群体;拦网使用双人拦网次数最多,第一群体拦网得分率与拦网有效率高于第二群体;第一群体防守到位率与有效率同样也高于第二群体。(4)在二传环节中,第一群体二传组织战术能力,传球稳定性和攻手配合较第二群体表现出色;第二群体二传队员较第一群体表现相对果断,同时失误率也高于第一群体二传队员。(5)在战术运用环节中,第一群体战术球成功率高于第二群体。

张思晗[5](2020)在《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防守效果与阵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排球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女排逐渐趋于男子化,朝着力量、速度、高度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行,进攻和防守作为两个不同方向的端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进攻端的不断加强,要求着防守端的水平也要随之提高,做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时刻秉持着攻防兼备、全攻全守的思想,中国女排在进攻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而防守却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排球防守的接发球、接扣球、接处理球和接拦回球四个方面入手,通过使用Kinovea软件对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和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的防守效果进行统计。并使用文献法,相关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统计地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接发球方面:中国女排能够较好的保证一传的质量,接跳发飘球和正面上手发球的到位率比较理想,接大力跳发球的到位率有待提高;中国女排采用的接发球技术主要是体侧双手垫球和正面双手垫球,运用这些接发球技术的防守效果质量较高;龚翔宇、王梦洁、张常宁和朱婷是主要接发球队员,张常宁的接发球效果有待提高;接发球防守队员能够高质量的防住落在落点集中区的球;通过分析发现,接发球的不同方面防守效果与接发球防守效果之间都不具有相关性。2.接扣球方面:中国女排在防四号位进攻时基本能够形成双人或三人拦网、后排防守有阵型;中国女排在防扣球时较多的使用单手垫球、体侧双手垫球,正面双手垫球等;在主要接扣球队员中,丁霞是一个防守较突出的二传手,王梦洁的整体接扣球防守效果比较令人满意,朱婷和龚翔宇的接扣球防守效果较为稳定;通过分析发现4、5、7、9号区的接扣球防守效果普遍不佳;接扣球技术及个人接扣球效果与接扣球防守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联。3.接处理球方面:在接处理球时正面双手垫球运用的最多,对于一次或二次过网的球接处理球防守效果不如三次过网的球;对方处理过网的球落点相对集中于场区中间部分;通过分析发现,接处理球球技术与接处理球防守效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4.接拦回球方面:在接拦回球时体侧双手垫球运用最多,运用这项接拦回球技术的防守效果相对较好,其次是单手垫球,但是单手垫球的接拦回球防守效果一般;中国女排防四号位拦回球的效果较好,防二、三号位拦回球的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分析发现,接拦回球技术与接拦回球防守效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统计比赛中中国女排各队员的防守站位,以及根据以上的不足和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以下的建议:1.提高多项接球技术;2.增强反应能力的训练;3.提高个人防守能力;4.采用专区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相结合的方法;5.加强团队之间的配合意识;6.优化接发球阵型、接扣球阵型、接处理球阵型以及接拦回球阵型。6.1优化接发球阵型根据不同性质的发球、不同发球的集中落点等对接发球阵型进行不同程度的微调。中国女排还要学会在比赛中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进攻方式和不同发球队员的特点及时进行站位阵型的调整。6.2优化接扣球阵型中国女排要有针对性的对我们的劲敌制定相应的防守策略,如美国的快攻为主的打法,意大利二号位、后排进攻为主的打法等。我们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来球、不同位置扣来的球以及不同扣球的集中落点等制定出不同的防守阵型,比赛中做到在不改变基本站位阵型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国家的打法风格进行站位的微调。学会自由调节,接扣球防守较好的队员,要主动扩大自己的接球范围,后排队员要比前排队员承担更多的接球任务。6.3优化接处理球阵型自由人要承担中间主要部分,后排另外两位队员保护前排队员,形成向中间靠拢的防守阵型,但也要注意两侧的边线球。6.4优化接拦回球阵型增加队员之间的保护意识,特别是二传队员,在传球以后要快速参与到接拦回球的阵型中,在训练中要求防守每一次的拦回球都要形成完整的接拦回球阵型。

付娆[6](2020)在《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文中认为现今我国大学生排球比赛日益激烈,比赛中多回合球的频繁出现使防守反击成为了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部分,国内对于专业队伍在防反战术上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于大学生队伍在防反战术上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大学生排球队伍代表着国内大学生排球的整体实力,并且会代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排球队伍切磋较量,将会直接展现出排球项目在大学阶段的发展程度。本文选取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十支队伍的十场比赛作为调查对象,将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防反战术的运用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探寻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队伍在防反战术运用上的特点,探索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队伍在防守反击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侩校侩水平女排队伍防反战术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为国内侩校女排队伍在防守反击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傼,促进国内大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各队防守反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找出队伍之间在防反战术上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更好的提升各队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防守在拦网方面,以双人拦网为主,单人拦网和无效拦网较多,拦起效果较好,拦回效果较差,拦网成功率低失误率侩。拦网配合趋于单一,主动拦网意识较差,拦网效果不稳定,对于战术球的拦截能力弱,缺少战术配合。在防守方面,整体失误多到位球少,对于拦起球、对方吊球和拦回球的防守意识和能力弱。攻手的防守能力有待加强,队员保护意识较差,坚持就近接球原则使防守战术配合效果不突出。2.反击进攻形式上过多的依赖于强攻尤其是四号位强功,进攻效果方面三号位的进攻效果最佳。组织进攻形式单一,进攻战术趋于简单化,缺乏自我掩护进攻的战术,队员间的配合能力和唈契程度需要提侩。3.整体来看防反各个部分的衔接较差,拦网队员与后排防守队员、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间的战术配合能力比较欠缺,队员整体意识较差,场上角色转换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较弱,防反过程中的整体战术形式不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

付英东[7](2020)在《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冠、亚军球队技战术运用分析》文中提出2019年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夺得了排球世界杯冠军,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令国人为之骄傲,中国女排精神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大力弘扬中国女排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我国女子排球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并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女排运动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是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为此,全面、准确掌握当前我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现状,明确技战术特点及优势,科学诊断现存问题及原因,为科学指导未来大学生女排运动员培养、训练重点和突破方向,加强针对性科学训练的实施和监控,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对提升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今世界女子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排球运动技、战术特征及运用情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综述;运用专家访谈法明确了“技战术指标”等一系列研究分析要素;运用录像分析法实地拍摄了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冠、亚军球队的比赛视频,并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冠、亚军球队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全面掌握我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优势及不足,为我国女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宝贵资料和建议。研究认为:(一)两球队非技战术指标总体特征呈现球员年龄合理、素质全面、阵容配备均衡、网上高度明显等特征。(二)两球队技术运用总体特征表现为技术全面、技术运用合理性和有效性较强。技术优势表现为二传组织到位有效,拦网意识和能力较为突出。技术不足表现为球员对来球的预判不足,移动被动;有球技术运用中接发球质量不高,拦网时起跳机把握不足。(三)两球队战术运用总体特征表现为战术意识强,进攻中强攻与快攻能有效结合,防守阵型立体均衡。战术优势表现为球队快攻灵活多变、战术打法全面。战术不足表现为前排强攻时机和位置的选择以及与其他战术掩护配合能力的不足;在防守战术运用上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队员间掩护,比赛中暂停和换人的时机运用得当,但效果不明显。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两球队在技术层面,应加强无球队员的脚下移动意识,提升球员临场经验和关键球处理方式,降低发球失误率,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和球队整体稳定性。(二)两球队在战术层面,应提高两队快攻和后排攻运用比例,促使与前排强攻形成立体、多元的进攻体系,形成快速多变的战术打法,坚决执行和贯彻教练部署,强化球员临场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暂停和换人的时机选择,提升教练员对比赛全局的观察、判断、阅读和把握的能力。(三)两球队在训练层面,应强化两队战术训练,组织战术打法演练,加强前排和后排进攻的有效衔接,构建灵活、多元的进攻体系,在二次攻战术训练中,加强队友之间的掩护、配合。

姜芳[8](2020)在《基于技战术效果统计的近3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中国男排参加过两次奥运会比赛。第一次是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男排因前苏联等国抵制而递补获得参赛资格并最终获得第八名。第二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作为东道主参赛,最后成绩是同保加利亚、波兰、塞尔维亚并列第五。由此看来,中国男排在奥运史上还没有真正凭实力参加过奥运会,进军奥运仍需努力,失利原因值得深讨。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技术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012年奥运会男排资格赛4负场比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排资格赛5负场比赛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排资格赛2负场比赛视频的技战术统计和观察分析,对中国男排技战术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失利原因,为中国男排在下一个奥运周期和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发球效果欠佳,“保发”为主,“拼发球”失误率高;发球速度、力量、攻击性不足;发球不注重找人找线,战术目的性不强。2、接发球绝对到位率低,主攻接一传再准备进攻的能力不足。3、扣球效果一般,因战术打法不够灵活,扣死率相对较低,被拦率偏高。4、拦网针对性不足,对阵高度占优的国家,中国男排拦前排攻炸手率高;预判能力较低,再次拦网能力不足;拦死率较低,针对性拦防后排攻效果不好。5、一攻防反效果:因接发球和防守起球绝对到位率较低,战术组成率不高,得分率相对较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发球攻击性,提高一传到位率,增强再攻能力,扣球手法更加灵活多变提高扣球得分率,同时要增强拦网意识,提高有效拦网率。2、进一步完善整体攻防战术体系。提高后排攻立体进攻战术配合质量,结合“前飞”、“背飞”、“交叉”、“加塞”等战术掩护形成“纵向梯次”后攻,从而提高得分率。在稳定“一攻”的同时,加强“防反”能力,特别是小球防反能力。3、补齐队员个人防守技战术水平参差不齐短板,提高全队的整体拦防配合能力,默契配合、相互协调,从而稳固整个防守体系。4、创新发展新技术。“快”、“变”、“活”是中国男排历史和经验的总结,应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推陈出新、灵活多变有特色。

刘旭东[9](2020)在《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排球运动发展的潮流中,女子排球的整体打法向男子化转变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接应二传的作用从原先辅助二传手传球逐渐演变为球队的攻防核心,每支球队对接应二传攻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接应二传在比赛中不仅要有进攻还要有防守,接应二传要在攻防两端帮助球队。论文通过对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分析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本次世锦赛上和世界优秀接应二传在攻防两端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攻防两端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技术统计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非技术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对其比赛攻防效果进行技术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非技术因素指标来看,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年龄和身高方面与外国女排接应二传相比差距不大。在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方面与外国女排接应二传相比差距明显,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身体强壮程度和外国女排相比劣势明显。2、发球效果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发球效果在6支球队中处于中等水平,发球稳定性较好,攻击性不足,发球直接得分环节上做的较差,发球失误环节控制较好。3、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整体进攻效果一般。其中一攻效果在6支球队中处于中等水平,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进攻实力有限,不能成为球队进攻的第一选择。防反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得分率低,进攻被拦死的概率高,防反效果差。4、进攻线路方面,博斯科维奇斜线进攻效果较好;埃格努前排直线进攻效果好,后排斜线进攻效果好;斯洛特耶斯直线、斜线进攻能力均衡,各个进攻点的进攻线路分散;普拉克直线进攻效果较好;洛维前排斜线进攻效果较好,后排直线进攻效果较好;墨菲、新锅里沙、长冈望悠没有明显的优势进攻线路。5、拦网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整体拦网效果较好,能有效限制对手主攻手的进攻,为防守反击奠定基础。6、防守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防守移动快、卡位准,防守到位率高,防守效果好,防守到位和防守可调环节做的较好;中国女排在防守保障环节对于接应二传的依赖程度是6支球队中最高的。

王京[10](2019)在《2015-2018年中国女排重大比赛单局技战术运用及胜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女排在郎平主教练率领下重新崛起,在顺应女子排球“高大化、男子化”发展特点的同时,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战术打法,完善自身技战术体系,对巴西、美国等欧美传统强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女排在2014-2018年国际大赛中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仍可以看出面对欧美强队时并不具有绝对的取胜实力,自身技战术打法方面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弱点与漏洞。运用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5-2018年间中国女排参加的34场国际重大比赛中,胜局与负局之间的技、战术指标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比赛常规局胜、负结果有显着性影响的核心指标,以此建立有关胜、负结果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主动得分技术中,扣球方面,胜局扣球技术运用效果优于负局,朱婷与副攻扣球效果较好;“主攻”、接应二传扣球得分率较低;拦网方面,胜局拦网技术运用效果优于负局,双人拦网在比赛中运用频率最高,人数是决定拦网效果的重要条件,参与人数越多,拦网效果越好;发球方面,胜局发球效果优于负局,主攻与接应二传发球效果较好,但接应二传胜、负局有效发球率差异较大,发球效果不稳定,副攻与二传发球效果不佳。2.进攻保障技术中,接发球方面,胜局接发球效果优于负局,负局整体接发球数量偏多,主攻与自由人接发球次数偏多,主攻接发球效果不理想;防守方面,胜局防守效果优于负局,副攻防守效果较差,主攻与自由人胜、负局间防守效果波动较大。3.接发球进攻系统中,接发球环节左、右两腰区域接球频率最高,心区域胜、负局接发球效果波动较大,前区、左腰及后区左、右两侧底角是接发球环节薄弱区域;进攻环节4号位强攻、快球进攻运用频率较高,后排进攻整体进攻效果不佳。4.防守反击系统中,拦网环节,2、4号位以双人拦网为主,3号位中单人拦网与双人拦网较多,4号位双人拦网、3号位单人拦网效果较差;防守环节,左腰、心、右腰防守频率较高,心与右腰胜、负局防守效果波动较大,左腰与左、中、右后区是防守环节薄弱区域;反击环节4号位强攻运用次数最多,相比之下快球进攻总体进攻效果最好,但胜、负局进攻效果差异较大。5.技术层面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整体预测效果非常理想,扣球得分数、扣球失误数、发球得分数、发球破攻数、发球一般数、拦网得分数、拦网失误数、接发球失误数8项指标,是技术层面影响比赛单局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扣球失误数、发球得分数、发球破攻数对比赛影响最大。6.战术层面回归模型拟合度一般,整体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左后区接发球总数、右腰接发球有效数、一攻4号位强攻总数、2号位双人拦网有效数、防反4号位强攻得分数、防反快球进攻得分数6项指标,是战术层面影响比赛单局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右腰接发球有效数、防反快球进攻得分数对比赛影响最大。

二、后排防守理念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排防守理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各对手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和说明
        2.1.1 排球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排球战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排球运动员身体基本情况的研究
        2.2.2 排球技术的研究
        2.2.3 中国女排与对手技、战术比较分析研究
        2.2.4 排球技、战术发展的研究
第3章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统计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各对手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4.1.1 年龄的对比分析
        4.1.2 身高的对比分析
        4.1.3 扣球高度的对比分析
        4.1.4 拦网高度的对比分析
    4.2 中国队与各对手在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全部比赛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4.2.1 发球效果的技术对比分析
        4.2.2 接发球效果的技术对比分析
        4.2.3 扣球效果的技术对比分析
        4.2.4 拦网效果的技术对比分析
        4.2.5 接对手进攻球防守效果的技术对比分析
    4.3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各对手进攻战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4.3.1 在4号位上战术球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4.3.2 在2号位战术球运动效果的对比分析
        4.3.3 在3号位快攻球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4.3.4 后排立体进攻战术球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4.3.5 二传队员二次球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4.4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 VS 巴西队进攻战术打法的案例分析
        4.4.1 中国队VS巴西队战术发球落点的对比分析
        4.4.2 中国队VS巴西队进攻位置的对比分析
        4.4.3 中国队VS巴西队进攻打法的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2018-2019赛季CUVA24强赛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后排进攻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进攻效果界定的相关文献依据
    2.3 关于后排进攻兴起的研究综述
    2.4 有关后排进攻运用现状的研究综述
    2.5 有关后排进攻的发展趋势的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资料法
        3.4.2 专家访谈法
        3.4.3 实地观察法
        3.4.4 数理统计法
        3.4.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后排进攻运用研究
        4.1.1 湖南师大男排非技术指标分析
        4.1.2 后排进攻整体运用研究
        4.1.3 不同发起位置的后排进攻在不同进攻系统的运用分析
        4.1.4 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后排进攻运用非受迫性失误研究
        4.1.5 后排进攻有无前排掩护进攻运用分析
        4.1.6 结合数据后相关专家访谈意见
    4.2 案例分析
        4.2.1 小组赛案例分析
        4.2.2 交叉赛案例分析
        4.2.3 案例总结
        4.2.4 案例分析专家访谈意见
    4.3 不同情境下后排进攻二传组织意向与攻手进攻习惯研究
        4.3.1 不同落点情境下二传发起后排进攻的传球意向调查
        4.3.2 不同情境下攻手后排进攻扣球习惯调查
        4.3.3 结合意向与习惯调查专家访谈意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二:二传队员后排进攻组织意向调查
附件三:攻手队员后排进攻习惯调查
致谢

(3)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与团队的互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团队运动互动结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2.2 国内外排球比赛分析的研究进展
        1.2.3 社会网络分析在排球运动表现中的应用
        1.2.4 社会网络分析在足球运动表现中的应用
        1.2.5 社会网络分析在其他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
        1.2.6 文献评述
        1.2.7 研究空间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思路
    2.2 研究主体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样本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社会网络分析
        2.3.3 运动标注分析
        2.3.4 数理统计法
3 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互动网络的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社会网络分析
        3.1.2 运动表现分析
    3.2 互构概念的界定
    3.3 球员互动网络的构建
        3.3.1 网络范围的界定
        3.3.2 节点与边的界定
        3.3.3 临近矩阵的生成
        3.3.4 互动网络的映射
4 高水平排球比赛的多维结构特征
    4.1 排球比赛的多维结构与团队互构
        4.1.1 排球比赛多维结构形成的历史根源
        4.1.2 排球比赛的本质特征及其系统结构
        4.1.3 排球比赛的多维结构与团队内合作
        4.1.4 排球比赛的多维结构与团队间对抗
    4.2 高水平排球比赛的系统结构特征
        4.2.1 比赛结果的分布特征
        4.2.2 回合内不同进攻系统的分布特征
    4.3 高水平排球比赛的多维结构特征
        4.3.1 时间结构特征
        4.3.2 空间结构特征
        4.3.3 击球结构特征
    4.4 球员互动网络中节点与边的分布特征
        4.4.1 节点的分布特征
        4.4.2 边的分布特征
5 高水平排球比赛中团队内合作的结构特征
    5.1 排球比赛中球员互动行为的无标度属性
        5.1.1 无标度网络
        5.1.2 排球比赛中球员互动行为无标度属性的验证
    5.2 排球比赛中团队内合作的结构形态
        5.2.1 团队内合作整体结构的映射
        5.2.2 团队内合作的“星形”结构
        5.2.3 团队内合作的“链形”结构
    5.3 排球比赛中团队内合作的结构属性
        5.3.1 团队内合作网络的密度特征
        5.3.2 团队内合作网络的聚集特征
        5.3.3 团队内合作的结构属性与团队表现的关系
    5.4 不同位置球员的个人网络特征
        5.4.1 不同位置球员的互动分布特征
        5.4.2 不同位置球员的个人网络属性
        5.4.3 个人网络属性与球员表现的关系
        5.4.4 二传个人网络属性与球员表现的关系
        5.4.5 个人网络属性与团队表现的关系
6 高水平排球比赛中团队间对抗的结构特征
    6.1 排球比赛中团队间对抗的结构形态
        6.1.1 团队间对抗的整体结构映射
        6.1.2 团队间对抗的基本结构模式
    6.2 排球比赛中团队间对抗的结构属性
        6.2.1 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的分布特征
        6.2.2 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的整体结构属性
        6.2.3 不同结构属性与团队表现的关系
    6.3 排球比赛中团队间对抗的互动关系
        6.3.1 互动关系的整体分布特征
        6.3.2 不同互动关系的分布特征
    6.4 团队间结构差异对团队表现的影响
        6.4.1 互动结构整体属性与对手团队表现的关系
        6.4.2 互动结构整体属性对对手团队表现的影响
7 球员与团队互构特征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案例
    7.1 案例一:中国男排VS巴西男排
        7.1.1 案例背景
        7.1.2 球员互动结构的网络映射
        7.1.3 球员互动结构的整体属性与团队表现
        7.1.4 球员互动结构的节点属性与球员表现
        7.1.5 案例小结
    7.2 案例二:中国女排VS意大利女排
        7.2.1 案例背景
        7.2.2 球员互动结构的网络映射
        7.2.3 球员互动结构的整体属性与团队表现
        7.2.4 球员互动结构的节点属性与球员表现
        7.2.5 案例小结
8 总的讨论
    8.1 社会网络分析对研究问题的解释能力
    8.2 本质特征约束下的排球比赛基本结构
    8.3 排球比赛中球员对团队表现的构建
    8.4 排球比赛中团队对球员行为选择的约束
    8.5 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第二届青年运动会U15女排一攻与防反得分效果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1 关于排球技战术的研究
    2.2 关于青少年排球的研究
    2.3 研究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技术统计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录像解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U15 女排决赛队伍基本情况分析
        4.1.1 年龄
        4.1.2 身高
        4.1.3 体重
        4.1.4 克托莱指数
        4.1.5 扣球高度
        4.1.6 拦网高度
        4.1.7 第一、第二群体非技术指标对比
    4.2 U15 女排决赛技术环节运用分析
        4.2.1 一传效果分析
        4.2.2 二传传球效果分析
        4.2.3 进攻扣球得分效果分析
        4.2.4 拦网得分效果分析
        4.2.5 防守得分效果分析
        4.2.6 发球得分效果分析
    4.3 U15 女排决赛一攻战术运用得分效果分析
        4.3.1 一攻强攻得分效果分析
        4.3.2 一攻快攻得分效果分析
        4.3.3 一攻战术球得分效果分析
        4.3.4 一攻后排攻得分效果分析
    4.4 U15 女排决赛防反战术运用得分效果分析
        4.4.1 防反强攻得分效果分析
        4.4.2 防反快攻得分效果分析
        4.4.3 防反战术攻得分效果分析
        4.4.4 防反后排攻得分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

(5)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防守效果与阵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2 关于中国女排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3.3 关于防守效果的研究
        3.4 小结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2.2 录像观察法
        2.3 数理统计法
        2.4 逻辑分析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中国女排接发球效果的分析
        1.1 接不同性质发球的效果
        1.2 不同接发球技术的防守效果
        1.3 个人接发球效果
        1.4 不同发球落点与防守效果
        1.5 接发球的不同方面防守效果与接发球防守效果的相关性
        1.6 小结
        第二节 中国女排接扣球效果的分析
        2.1 接扣球的总体防守效果
        2.2 接不同位置扣球的效果
        2.3 不同接扣球技术的防守效果
        2.4 个人接扣球效果
        2.5 不同位置扣球落点与防守效果
        2.6 接扣球的不同方面防守效果与接扣球防守效果的相关性
        2.7 小结
        第三节 中国女排接处理球效果的分析
        3.1 不同接处理球技术的防守效果
        3.2 不同处理球落点
        3.3 接处理球的不同方面防守效果与接处理球防守效果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节 中国女排接拦回球效果的分析
        4.1 不同接拦回球技术的防守效果
        4.2 不同拦回球落点与防守效果
        4.3 接拦回球的不同方面防守效果与接拦回球防守效果的相关性
        4.4 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1.1 接发球方面
        1.2 接扣球方面
        1.3 接处理球方面
        1.4 接拦回球方面
        第二节 建议
        2.1 提高多项接球技术
        2.2 增强反应能力的训练
        2.3 提高个人防守能力
        2.4 采用专区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相结合的方法
        2.5 加强团队之间的配合意识
        2.6 优化各环节的防守阵型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拦网
        2.1.2 防守
        2.1.3 进攻
    2.2 排球比赛中战术的相关研究
        2.2.1 排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相关研究
        2.2.2 排球比赛中防守战术的相关研究
    2.3 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2.3.1 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2.3.2 中外女排防反战术方面的相关研究
    2.4 中国大学生排球的相关研究
        2.4.1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相关研究
        2.4.2 大学生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本研究中防反概念界定
    4.2 防反与比赛关系的分析
    4.3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主要对手比赛总体局势分析
    4.4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反过程中防守效果的比较分析
        4.4.1 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主要对手在拦网方面的比较分析
        4.4.2 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守效果的比较分析
    4.5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反过程中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5.1 接扣球组织进攻
        4.5.2 接传垫球组织进攻
        4.5.3 接吊球组织进攻
        4.5.4 接拦回球组织进攻
        4.5.5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冠、亚军球队技战术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继承发扬我国女排精神的时代呼唤
        1.1.2 培养我国女子排球后备人才的迫切需求
        1.1.3 全面掌握我国高校女排技战术水平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排球技术
        1.4.2 排球战术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世界女子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研究
        1.5.2 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1.5.3 排球运动技、战术特征及运用情况分析研究
        1.5.4 现有研究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专家评价法
        2.2.4 录像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冠亚军球队非技战术情况分析
        3.1.1 阵容配备
        3.1.2 年龄
        3.1.3 身高
        3.1.4 体重
        3.1.5 网上高度
        3.1.6 非技战术指标的总体特征分析
    3.2 冠亚军球队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3.2.1 有球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3.2.2 无球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3.3 冠亚军球队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3.3.1 阵容配备运用情况分析
        3.3.2 防守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3.3.3 进攻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3.3.4 临场指挥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3.4 冠亚军球队技战术运用的优势及不足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不足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二 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技战术评价指标评价表
附录三 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冠、亚军球队技战术统计分析表
致谢

(8)基于技战术效果统计的近3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奥运会男排参赛资格如何获得
        1.1.2 近三届奥运会中国男排比赛历程回顾
    1.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排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2.1.1 国内研究情况
        2.1.2 国外研究情况
    2.2 关于排球比赛技战术效果的研究
        2.2.1 女排研究情况
        2.2.2 男排研究情况
    2.3 技战术效果因素的分析
    2.4 统计中的效果界定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技术统计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比较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男排技战术效果分析比较
        4.1.1 中国男排发球效果分析
        4.1.2 中国男排接发球效果分析
        4.1.3 中国男排进攻效果分析
        4.1.4 中国男排拦网效果分析
        4.1.5 中国男排一攻防反效果分析
        4.1.6 中国男排快攻效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

(9)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技术统计效果界定说明
        1.3.1 发球
        1.3.2 (一攻、防反)扣球
        1.3.3 拦网
        1.3.4 防守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接应二传非技术因素指标的研究
        2.1.2 关于接应二传作用的研究
        2.1.3 关于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研究
        2.1.4 关于接应二传防守效果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技术统计法
        3.2.5 数理统计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非技术因素指标比较分析
        4.1.1 年龄特征比较
        4.1.2 身高特征比较
        4.1.3 体重特征比较
        4.1.4 克托莱指数特征比较
    4.2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发球效果和发球线路比较分析
        4.2.1 发球得分环节比较分析
        4.2.2 发球破攻环节比较分析
        4.2.3 发球破战术环节比较分析
        4.2.4 发球一般环节比较分析
        4.2.5 发球失误环节比较分析
        4.2.6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发球线路比较分析
    4.3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一攻扣球效果及线路比较分析
        4.3.1 一攻得分环节比较分析
        4.3.2 一攻扣过环节比较分析
        4.3.3 一攻被拦回环节比较分析
        4.3.4 一攻被拦起环节比较分析
        4.3.5 一攻扣失环节比较分析
        4.3.6 一攻被拦死环节比较分析
        4.3.7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一攻扣球线路比较分析
    4.4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防反扣球效果及线路比较分析
        4.4.1 防反得分环节比较分析
        4.4.2 防反扣过环节比较分析
        4.4.3 防反被拦回环节比较分析
        4.4.4 防反被拦起环节比较分析
        4.4.5 防反扣失环节比较分析
        4.4.6 防反被拦死环节比较分析
        4.4.7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防反扣球线路比较分析
    4.5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拦网效果比较分析
        4.5.1 拦死环节比较分析
        4.5.2 拦起环节比较分析
        4.5.3 拦回环节比较分析
        4.5.4 拦网失误环节比较分析
    4.6 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防守效果比较分析
        4.6.1 防守到位环节比较分析
        4.6.2 防守可调环节比较分析
        4.6.3 防守不可调环节比较分析
        4.6.4 防守直接过网环节比较分析
        4.6.5 防守失误环节比较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非技术因素指标方面
        5.1.2 发球方面
        5.1.3 进攻方面
        5.1.4 进攻线路方面
        5.1.5 拦网方面
        5.1.6 防守方面
    5.2 建议
        5.2.1 技术方面
        5.2.2 人才选拔方面
        5.2.3 限制对手接应二传进攻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接应二传队员身体基本条件一览表
作者简历

(10)2015-2018年中国女排重大比赛单局技战术运用及胜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排球技术
        2.1.2 排球战术
        2.1.3 战术系统
    2.2 关于女排技术层面的研究
        2.2.1 发球技术的研究
        2.2.2 扣球技术的研究
        2.2.3 拦网技术的研究
        2.2.4 接发球技术的研究
        2.2.5 防守技术的研究
    2.3 关于女排战术层面的研究
        2.3.1 进攻战术的研究
        2.3.2 防守战术的研究
        2.3.3 战术系统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女排胜局与负局技术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1.1 扣球技术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1.2 发球技术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1.3 拦网技术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1.4 接发球技术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1.5 防守技术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2 中国女排胜局与负局战术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2.1 一攻攻防战术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2.1.1 接发球环节胜局与负局运用效果差异分析
        4.2.1.2 进攻环节胜局与负局运用及效果差异分析
        4.2.2 防守反击攻防战术运用及效果差异分析
        4.2.2.1 拦网环节胜局与负局运用及效果差异分析
        4.2.2.2 防守环节胜局与负局运用及效果差异分析
        4.2.2.3 反击环节胜局与负局运用及效果差异分析
    4.3 技术层面单局胜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
        4.3.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3.2 多重共线性诊断
        4.3.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3.4 回归模型的评价
    4.4 战术层面单局胜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
        4.4.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4.2 多重共线性诊断
        4.4.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4.4 回归模型的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
7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后排防守理念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各对手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D]. 杨茂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2018-2019赛季CUVA24强赛湖南师范大学男排后排进攻运用研究[D]. 崔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球员与团队的互构特征研究[D]. 张岩. 河南大学, 2020(05)
  • [4]第二届青年运动会U15女排一攻与防反得分效果的定量分析[D]. 李馨. 山西大学, 2020(01)
  • [5]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防守效果与阵型优化研究[D]. 张思晗.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D]. 付娆.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冠、亚军球队技战术运用分析[D]. 付英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于技战术效果统计的近3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原因分析[D]. 姜芳. 鲁东大学, 2020(01)
  • [9]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D]. 刘旭东. 鲁东大学, 2020(01)
  • [10]2015-2018年中国女排重大比赛单局技战术运用及胜负影响因素研究[D]. 王京.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后排防守概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