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出版板块构造视角的亚洲构造图

年内出版板块构造视角的亚洲构造图

一、一个用板块构造观点编制的亚洲大地构造图将于年内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姚华舟,张雄华,林启祥,季军良,骆满生,宋博文,于洋,韩凤禄,寇晓虎,王嘉轩,王丽君[2](2020)在《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文中指出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用,并提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定义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地质发展阶段(如新元古代,寒武纪等)内形成的地层,通过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沉积和气候环境、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记录的综合调查分析对比后,所进行的地层地理分布划分.根据新含义,本文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实例,拟定出构造-地层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洋陆重建分布、地层建造大类、基底和盖层地层序列和洋陆转化时间、地层序列完整性与接触关系、地层岩性岩相序列对比、造山带对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造山带叠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生物古地理区系、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分区、区划边界11条识别标志.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陆天启[4](2020)在《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是月球演化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任务目标之一。自Apollo时代人类登月至今,月球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目前对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还较为浅薄和零散,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体系。当今世界,月球的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日益突显。对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以及与地球的关系,而且对于太阳系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利用已有的月球遥感探测数据和成果资料深入挖掘月球地质构造信息、解释地质构造现象,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科学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为了确定月球存在的构造类型,基于前人对月球构造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月球构造名称。详细地分析了各类构造的定义、形态特征和成因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归类。针对构造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月球构造的成因和形态特征,确定了深部断裂、浅层断裂、月堑、皱脊、弯曲月溪、坑底断裂、叶状陡坎、撞击断裂、撞击坑链、火山口、穹窿、质量瘤、撞击坑和撞击盆地共14类构造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构造解译标志。通过利用多源月球遥感数据对各类构造进行解译,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皱脊、弯曲月溪、月堑、坑底断裂、火山口、穹窿和质量瘤的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而浅层断裂和叶状陡坎表现出全球性分布的特征。月球深部断裂是研究月球早期应力场演化和动力机制的一类重要构造。利用由GRAIL重力数据计算的月球布格重力梯度数据对月球深部断裂进行了全球绘制,共计识别226条。计算了深部断裂的长度和走向等基本参数,断裂总长度为37137 km,平均长度为164 km。统计月球深部断裂在不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表明多数断裂分布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且北半球的断裂多于南半球。此外,大型月海集中区所在的纬向带断裂分布最多,断裂经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风暴洋的西侧。绘制了全球尺度和不同经纬度带的深部断裂走向玫瑰花图,总体上月球全球尺度上的深部断裂表现出NE-SW和NW-SE的优势走向,不同经度带断裂的优势走向变化不明显,但在纬度带上有显着的变化。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带和高纬度带具有相同的优势走向,分别为NE-SW和NW-SE、E-W,在低纬度带的优势走向有所差异,分别是南半球的NE-SW和NW-SE以及北半球的N-S。为了建立基于动力学机制的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具体分析了月球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应力来源,以及在不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构造类型。月球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包括潮汐应力构造(深部断裂)、热应力构造(火山口、穹窿、质量瘤、弯曲月溪、坑底断裂、月堑、皱脊、叶状陡坎)和多应力综合作用构造(浅层断裂)。其中,热应力构造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热膨胀应力构造(火山口、穹窿、质量瘤、坑底断裂)、热侵蚀应力构造(弯曲月溪)、重力沉降应力构造(月堑)和热收缩应力构造(皱脊、叶状陡坎)。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仅有撞击应力构造(撞击坑、撞击盆地、撞击断裂、撞击坑链)。以月球构造的成因和形态为主导因素,兼顾构造的全面性以及构造体系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了基于动力学机制的月球构造分类体系。月陆、月海和南极-艾肯盆地的三元结构是目前对月球全球地质构造格架的认识。新近的多源月球遥感探测数据表明,在三元结构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构造单元。使用月球内部的地球物理场以及表面的地球化学成分、地形和主要构造地貌数据,综合反映月球表面和深部主要结构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月球的区域差异性,划分了月球的六大构造单元,分别是北部平原构造单元、巨型月海构造单元、月陆构造单元、月海-月陆过渡构造单元、南部山岭构造单元和南极-艾肯构造单元。不同数据划分的构造单元边界存在差异,表明不同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具有不同的倾向和倾角。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质构造和月球构造单元演化过程,将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分为五个阶段:(1)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月壳固化;(2)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大型盆地形成;(3)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月海玄武岩泛滥;(4)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全球收缩;(5)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的稳定期。不同地质演化阶段由于主导的动力地质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标志性地质事件且形成了独特的构造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月球构造的特征分析,明确了月球构造的类型。通过对月球深部断裂分布特征和早期应力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断潮汐力是月球地质演化早期阶段(45-42亿年前)的全球性应力来源。基于月球构造形成的动力地质作用,建立了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在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主导的动力地质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单元以及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本文构建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符合月球动力学的演化过程,使得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各阶段特征更加清晰。

谢卓娟[5](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王守帅[6](2020)在《北极圈及邻区战略新兴矿产成矿规律及投资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极圈指北纬66°33′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环绕的岛屿和部分欧亚大陆,整体面积约为2100万km2,其中陆地面积约占38%。环北极国家包括加拿大、丹麦(格陵兰)、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美国。通过对北极圈及邻区的战略新兴矿产的研究,为国内矿业公司“走出去”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强我国与北极圈及邻区各国的战略合作,也为国家“一带一路一道”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可行性参考,同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本文主要以北极圈及邻区的战略新兴矿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翻译、收集和整理前人的资料及数据,编制北极圈及邻区1:500万地质矿产图”及对应说明书,并核实和更新材料中的各项数据。通过整合收集的矿产资料,建立涵盖了时间及空间要素的北极战略新兴矿产的数据库。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次收集整理出北极圈及邻区的战略新兴矿产主要为:锡矿床4个;铬矿床7个;金矿床71个;镍矿床28个;钨矿床2个;锂矿床2个;钼矿床11个;锑矿床8个;锆矿床2个吨;钴矿床9个;稀土矿床3个;铀矿床6个。(2)北极圈及邻区各国家含有矿种不尽相同,统计出每一个国家的金属矿种,分布数量以及各矿种的储量。(3)将北极圈及邻区划分为2个一级成矿区段,即最西部的北美成矿区段和中东部的欧亚成矿区段。进一步将一级成矿区段划分为10个二级成矿区(带),并统计出每一个成矿区带的矿种,分布数量以及储量。总结出各成矿区内的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及生产现状;通过分析整理材料总结出北极圈及邻区的战略新兴矿产的时间和空间成矿及分布规律。通过统计总结出在北极圈及邻区相对于中国来说的战略新兴优势矿产,并整理出各国的矿产勘查政策及开发政策。我国企业在北极圈及邻区的矿产开发活动前,可以根据各国的政策,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和预防工作,为中国企业向北极“走出去”提供有力参考。

王永斌[7](2020)在《小江泥石流高频-中小型-低搬运能力的约束机制》文中认为泥石流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例如在素来被人们称为―自然博物馆‖的云南小江,泥石流频发,这些频发的泥石流造成了小江堰塞湖的形成且对该区域的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和农田房屋以及人员等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小江由于其典型的出露岩石、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和特殊的地貌形态,以及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存在的复杂相互反馈等特点,泥石流频发,且种类齐全,是观测和研究活泥石流的重要素材,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了泥石流研究者最为青睐工点之一。然而,目前既有关于小江泥石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其形成、运移和沉积等的某单一因素或边界条件,关于其形成的系统的,跨尺度的研究还较少。故本文通过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地貌形态、小江出露典型的特殊的岩石、我国整体地应力大分布方向和研究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宏观因素到室内重构泥石流密度和流变特性等试验的系统跨尺度的研究方法对小江泥石流进行了科学的认识。阐明了小江泥石流高频、中小型和低搬运能力等物理特性的约束机理。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小江泥石流发生机制的认识,并为同类泥石流的预警和防治等提一定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受到西南夏季风气候的影响,其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5到10月份且占全年降雨的80%左右,同时极端天气对研究区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小江在降雨、温度和湿度等方面为泥石流的发生等过程提供有利条件。(2)通过现场踏勘以及相关资料分析表明出露于小江的地层较为齐全,最早为寒武纪,最新为第四纪,典型的代表性岩石有板岩、千枚岩、页岩、白云岩、砂岩和泥岩其中主要为板岩、千枚岩和页岩的脆性岩石,其中板岩占比超过80%。通过XRD分析得出主要造岩矿物为伊利石、斜长石、石英和绿泥石,其均为黏土矿物且具有遇水膨胀的物理特性。同时研究区出露的岩石具有遇水软化且加速分化的特性,结合研究区干湿交替和降雨集中的气候条件。表明以上气候影响因子产生的结果与岩石软化和进一步分化等有着密切的反馈作用。从而佐证研究区出露岩石为泥石流发生、运移等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物质以及与其物理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3)基于资料文献分析和实地踏勘,我国范围内地应力的主应力轴迹线方向以东经106°为界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呈现出发射状且以偏离中心向右分布。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且受到历史时期构造活动的持续影响,控制整个研究区的构造活动小江断裂带呈现左旋运动的规律。通过野外实地勘察,局部范围内岩层产状大幅度变化和区域性产状明显的特性,例如近似水平和垂直广泛分布于该研究区。这也表明历史时期和现阶段仍在活动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成为研究区岩石破碎、斜坡体稳定性以及加快地貌形态进一步演化的控制因素,从而表征研究区复杂的构造运动与其泥石流相关物理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4)小江受到金沙江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因此小江下切作用一直在持续即对小江地貌形态演化的影响仍将持续。同时小江受到复杂的当前仍在活动的构造运动影响和控制,形成小江两岸其最高海拔约3800 m,最低处约1400 m。其高低海拔相差为2400 m即表明小江流域内海拔高差使得流域内形成坡度较大的斜坡体。这一地貌特性为重力势能的转化提供充分的条件,因此研究区地貌形态与其发生的泥石流有着显着的因果关系。(5)以我国典型高山远程非冰川怒江东月各泥石流为参考对象,来表征小江泥石流的相关物理特性。通过对比小江和怒江东月各重构泥石流最大上限粒径为2 mm时指数变化范围:小江泥石流最小密度为1.610 kg/cm3,最大为1.950 kg/cm3,怒江东月各泥石流最小为1.702kg/cm3,最大为2.045 kg/cm3。表明小江泥石流具有低密度的特性。在此约束条件下讨论分析超孔隙水压力峰值差异:其平均数分别为0.755、0.813。通过讨论分析小江和怒江东月各重构泥石流屈服应力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小江和怒江东月各泥石流屈服应力平均值分别为30.665 Pa和68.422 Pa,表征小江泥石流流变特性屈服应力的平均值小于怒江重构泥石流。表明小江泥石流具有低搬运能力这一重要的物理特性。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8](2020)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科学,构造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理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变特征的科学。地球表面的山川、流域与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受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联合控制。自然地理单元及其演变是内、外动力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是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活动论、演化论、阶段论与转换论观念下的自然延伸。整体、动态、综合分析是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属性、组成、结构与演变的"五定"原则是工作的具体步骤;搭建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古地理重建平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基于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的原型盆地分析,是对原型盆地进行复位、复原与复变,揭示原型盆地的时—空结构;而活动论的源-汇系统分析是在地球系统观指导下的深、浅部结合的全链条、全过程综合研究。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是研究地表过程和能源、资源矿产分布预测的重要基础。

万天丰[9](2019)在《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才可能进行扎实的研究,以便逐渐接近科学的真理.槽台假说是一种过时的认识.板块构造学说起源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它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中的大地构造学说,强调各个岩石圈板块是以水平运移为主的,但是其动力学机制则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仍在探索之中.

仇衍铭[10](2019)在《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战略分析》文中提出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较丰富,但国家经济建设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近年来,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对外依存度达到67%。天然气消费增量、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需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更多地利用境外油气资源。本文在导师完成的相关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战略分析,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以原油资源储量≥1亿吨、原气资源储量≥500亿立方米为下限值,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大油气田数据428组,包括油气田名称(中英文)、国家、洲、经度、纬度、储集岩、时代、构造背景、成矿域、含油气盆地等15个主要属性。编制了世界大型油气田分布图。2.对世界大型油气田在各大洲、国家和不同构造背景、成矿域、地质时代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大油气田的储集岩特征及圈闭类型,初步划分出波斯湾、西西伯利亚、美国西南-墨西哥湾、北海等12个大油气田集中分布区。3.总结了劳亚、冈瓦纳、特提斯、环太平洋4大成矿域大型油气田地质特征,对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波斯湾、北海、马拉开波5个含油气盆地及其产出的大油气田进行了解剖分析。4.在分析世界油气资源与大油气田勘查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和认识。

二、一个用板块构造观点编制的亚洲大地构造图将于年内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用板块构造观点编制的亚洲大地构造图将于年内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的地层研究简况与现状评述
2 构造-地层区划的目的与定义
3 构造-地层区划原则与方法概述
4 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实例——以中国寒武纪为例
    4.1 地层剖面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4.2 地层格架与序列对比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4.3 蛇绿岩等特殊岩石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4.4 全球洋陆重建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4.5 生物古地理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4.6 构造-岩相古地理分析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5 结论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月球探索历史回顾
        1.2.2 月球构造分类研究现状
        1.2.3 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
        1.2.4 月球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4 小结
第2章 月球遥感数据
    2.1 LRO数据
        2.1.1 LROC影像
        2.1.2 LOLA地形数据
    2.2 GRAIL数据
        2.2.1 月球布格重力异常数据
        2.2.2 月壳厚度数据
    2.3 Lunar Prospector数据
    2.4 小结
第3章 月球构造遥感识别与特征分析
    3.1 月球遥感图像处理
    3.2 构造类型特征分析
    3.3 月球构造解译标志
        3.3.1 线状构造
        3.3.2 环形构造
    3.4 月球构造分布特征
        3.4.1 线状构造
        3.4.2 环形构造
    3.5 小结
第4章 月球深部断裂重力提取及空间分布
    4.1 GRAIL重力数据处理
    4.2 深部断裂解译标志及其特征参数计算
    4.3 空间分布特征
        4.3.1 长度分布特征
        4.3.2 走向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月球构造应力分析与分类体系建立
    5.1 深部断裂应力源分析
        5.1.1 潮汐应力
        5.1.2 热膨胀应力
    5.2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
        5.2.1 潮汐应力作用构造
        5.2.2 热应力作用构造
        5.2.3 多应力综合作用构造
    5.3 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
    5.4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
        5.4.1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建立原则
        5.4.2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
    5.5 小结
第6章 月球构造单元划分
    6.1 镁指数计算与数据处理
        6.1.1 月球镁指数计算
        6.1.2 数据处理
    6.2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构造单元划分
        6.2.1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6.2.2 基于地球化学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6.2.3 基于地形和构造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6.2.4 基于融合图像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6.3 月球构造单元特征分析
        6.3.1 构造单元区域特征
        6.3.2 构造单元边界差异
    6.4 小结
第7章 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
    7.1 月壳固化(4.50-4.23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7.2 大型盆地形成(4.23-3.80 Ga)的外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7.3 玄武岩泛滥(3.80-3.60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7.4 全球收缩(3.60-3.16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7.5 全球稳定(3.16 Ga至今)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阶段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6)北极圈及邻区战略新兴矿产成矿规律及投资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依托项目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北极区域地质特征
    2.1 构造单元
        2.1.1 北冰洋及其周缘沉积盆地
        2.1.2 前新生代基底
    2.2 构造演化
    2.3 成矿区段划分
        2.3.1 北美区段
        2.3.2 欧亚区段
第3章 北极及邻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北极及邻区典型战略新兴矿床分布
    3.2 典型矿床特征
        3.2.1 格陵兰岛地区典型矿床
        3.2.2 加拿大北极区典型矿床
        3.2.3 美国北极区典型矿床
        3.2.4 欧洲北极区典型矿床
        3.2.5 俄罗斯北极区典型矿床
第4章 区域成矿规律
    4.1 矿床成因类型
        4.1.1 斑岩型矿床
        4.1.2 与侵入岩有关矿床
        4.1.3 与火山岩有关矿床
        4.1.4 IOCG型铜金矿床
        4.1.5 造山型金属矿床
    4.2 北极圈及邻区战略新兴矿产规律研究
        4.2.1 锡矿床
        4.2.2 铬矿床
        4.2.3 金矿床
        4.2.4 镍矿床
        4.2.5 钨矿床
        4.2.6 锂矿床
        4.2.7 钼矿床
        4.2.8 锑矿床
        4.2.9 锆矿床
        4.2.10 钴矿床
        4.2.11 稀土矿床
        4.2.12 铀矿床
    4.3 小结
第5章 北极圈及邻区投资环境评价
    5.1 北极圈及邻区区域经济概况
        5.1.1 区域经济状况
        5.1.2 区域经济特征
    5.2 矿产勘查及开发政策
        5.2.1 矿产勘查政策
        5.2.2 矿产开发政策
    5.3 优势潜力资源评价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小江泥石流高频-中小型-低搬运能力的约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泥石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形成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规模和搬运能力研究现状
    1.3 小江泥石流的基本特性
        1.3.1 小江泥石流的高频
        1.3.2 中小型小江泥石流
        1.3.3 小江泥石流的低搬运能力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2 研究方法和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水文条件
        2.1.3 极端天气
        2.1.4 小结
    2.2 地貌形态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及演化
        2.2.1 小江流域地貌形态
        2.2.2 小江流域的地貌演化
        2.2.3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性对小江泥石流的影响
    3.1 研究区出露岩石分布
    3.2 研究区出露岩石的矿物成分与结构和构造
        3.2.1 研究区出露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
        3.2.2 研究区出露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3.3 研究区出露岩石的宏观特征
        3.3.1 出露岩石的结构面
        3.3.2 出露岩石的破碎程度
    3.4 研究区出露岩石的物理特性
        3.4.1 出露岩石遇水软化
        3.4.2 出露岩石遇水膨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构造对小江泥石流的控制作用
    4.1 我国地应力
    4.2 小江流域的构造活动
        4.2.1 小江流域的区域大地构造
        4.2.2 小江流域的控制性次生构造
    4.3 小江断裂与地震
    4.4 小江的地质构造与泥石流
        4.4.1 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
        4.4.2 地质构造与松散泥石流物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江泥石流的低搬运能力实验室研究
    5.1 堆积体和泥石流沟道岩石碎屑特征
    5.2 小江泥石流密度特征
        5.2.1 重构泥石流样品颗粒级配
        5.2.2 不同最大上限粒径条件下密度分布特征
        5.2.3 小江泥石流重构浆体密度与其他非冰川高山远程泥石流的差异
    5.3 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5.3.1 小江泥石流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5.3.2 不同密度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5.4 云南小江泥石流的屈服应力特征
        5.4.1 屈服应力随密度的变化规律
        5.4.2 小江和怒江东月各泥石流屈服应力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8)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研究现状
    2.1 板块构造理论之前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2.2 板块构造理论诞生以来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2.2.1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2.2.1. 1 板块构造理论与板块重建
        2.2.1. 2 古地理重建
        2.2.1. 3 全球构造古地理重建
        2.2.1. 4 中国古地理重建
        2.2.1. 5 应用古地理研究
        2.2.2 地幔垂直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2.2.3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地幔柱垂直运动相结合的全球构造模型及构造古地理研究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3.1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3.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概念
    3.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内容
    3.4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3.4.1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
        3.4.2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属性
        3.4.3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组成
        3.4.4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结构状态
        3.4.5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演变过程
4 讨论
    4.1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原型盆地分析
    4.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源-汇系统分析
    4.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能源与资源分布预测
5 结论

(9)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学的兴起与发展
2 关于槽台假说
3 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发展
4 个人的体会

(10)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2.1 世界油气资源概况
    2.2 世界大型油气田数据采集
    2.3 世界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第3章 世界大型油气田地质特征
    3.1 劳亚成矿域大型油田地质特征
    3.2 冈瓦纳成矿域大型油气田地质特征
    3.3 特提斯成矿域大型油气田地质特征
    3.4 环太平洋成矿域大型油气田地质特征
第4章 中国油气资源战略分析
    4.1 世界油气资源与大油气田勘查潜力
    4.2 油气资源战略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一个用板块构造观点编制的亚洲大地构造图将于年内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J].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姚华舟,张雄华,林启祥,季军良,骆满生,宋博文,于洋,韩凤禄,寇晓虎,王嘉轩,王丽君. 地球科学, 2020(12)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D]. 陆天启.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北极圈及邻区战略新兴矿产成矿规律及投资环境研究[D]. 王守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小江泥石流高频-中小型-低搬运能力的约束机制[D]. 王永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8]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J].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 古地理学报, 2020(01)
  • [9]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J]. 万天丰. 地球科学, 2019(05)
  • [10]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战略分析[D]. 仇衍铭.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标签:;  ;  ;  ;  ;  

年内出版板块构造视角的亚洲构造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