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一、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关学伟[1](2020)在《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KM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世界500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的下属企业,多年来在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连续十余年入选ENR“中国工程设计60强”。但是,随着国内水电市场的饱和及萎缩,KM勘测设计研究院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也越来越多。为此,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便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来适应新变化,从而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研究,以该研究院的发展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出如下成果:1、在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可知,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保持政治稳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保持与中国高层往来,促进多领域合作态势。三国的水电设计市场潜力都很大。另外,云南、贵州、四川的水电设计市场萎缩,但是水利、交通、市政等设计市场饱满。这就有利于KM勘测设计研究院立足云南,辐射贵州、四川、缅甸、老挝、柬埔寨发展。通过竞争对手分析可知,KM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国内勘测设计领域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市场竞争很激烈。2、在内部环境分析中,也发现KM勘测设计研究院好多优点和缺点。优点有:内部管理总体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综合资质能力强;以人为本的家文化;水电工程业绩辉煌。缺点有:综合管理人才不足;考核体系不太合理;转型业务业绩不多;投资融资能力偏弱;市场经营模式单一。3、通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SWOT分析,分析了设计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SWOT分析后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战略选择为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等四个战略和战略的实施措施,同时也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有绩效管理保障措施、战略联盟保障措施、市场经营保障措施等三个保障措施。本研究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其它同质的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同样具有参考的价值。

陈新明[2](2018)在《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及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将“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作为本次机构改革的着力点。“协同”、“绩效”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研究应结合治理实践予以回应。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各大流域、主要湖库以及功能区水质状况有所好转;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城市饮水问题由保证安全向提高品质转变。不过,我国具有“人口多、发展相对落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具有“水资源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时空部分不均”的基本水情,加之过往高耗能、粗放式的发展和管理方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各大流域水资源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时空分布不均使问题更加尖锐;水污染已经形成了从内陆水体向近海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的趋势,流域地下水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OECD流域治理研究项目指出,水危机实质上是治理危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的主要症结是政府协同治理能力亟需提高。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实践中,公众参与受政府力量主导,存在公众参与异化、公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市场力量也有待进一步发展,政府在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中处于主体地位。当前,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传统的行政区域分段节制与流域水资源地理整体性、生态系统性的矛盾日渐突出,各部门分割管理愈难满足流域水资源功能多重性、效用外溢性的要求,“九龙治水”难以扭转流域水资源治理的严峻形势,部门间治理协调性尚要提升;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流域与区域治理同步性亟待加强,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成为检验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试金石”。可见,提炼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并在理论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周全的理论框架用以描述、解释和预测,是当前我国流域治理研究的着力点。本研究的思路是:将流域水资源治理效果置于绩效的语境中,结合治理的制度环境,凝炼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核心问题:一是“什么是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即流域水资源治理效果如何;二是“怎样实现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即流域治理协同绩效的实现机制是什么。通过构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模型,从理论层面描述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效应机理和实现机制;通过构建包含流域水足迹和财政支出协同度等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组态视角的QCA方法,基于2001-2015年我国重点流域的相关数据,从实证层面对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进行评价、对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实现机制量化分析。根据实证结果,结合我国流域水资源战略环境的类型学划分,给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实现路径及优化建议。本研究认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是指,政府协同治理流域水资源的效果,是政府通过内部管理、优化结构、改进运作方式和流程等行为,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和协同联动,提升治理协调性和同步性,从而提高流域水资源治理能力的过程。基于分析框架和逻辑思路,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结论:理论层面:第一,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分析表明,目标嵌入、组织支撑、机制协调和监控合作是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实质是,将流域治理效果置于绩效的语境下,以协同治理为核心内容,探寻如何实现流域有效治理的问题。借鉴波特价值链的核心理念,将政府协同治理行为类比供应、生产、发运、销售等企业经营活动,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可视为政府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在环境推力、内生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协同治理动力场中,随着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延伸而不断“增值”。目标嵌入是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的“指挥棒”,引领“弦乐”“器乐”等治理主体的“琴瑟和鸣”。目标嵌入类似于“纵向嵌入式治理”行为,中央或省级政府不是流域水资源治理的“主宰者”,也不是流域与行政区域结合的“旁观者”,而是促使部门或地方政府间协同合作的“激活者”,通过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条例规章等依托层级权威整合价值碎片,政策法规制定同时也是部门协同联动的结果;组织支撑是流域水资源治理活动的“接棒员”,实现协同治理“接力赛”的环环相扣。组织支撑是目标嵌入的执行载体,通过流域管理机构、中心政策小组、专项任务小组等“跨部门、跨区域”的组织机构搭建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的“骨架”,架接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结合的桥梁;机制协调是流域水资源协同绩效的“催化剂”,通过协商决策、信息沟通、职能协调的机制性、程序性安排或技术手段,加速目标嵌入和组织支撑这些“反应物”的“化学反应”,从而更好地产生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这种“生成物”。监控合作是流域水资源治理节奏的“节拍器”,通过设计出“提档”、“踩油门”的激励措施,制定“降档”、“踩刹车”的约束监管制度,为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链前段环节提供保障,确保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能够落地、生效。第二,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揭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实现机制。围绕部门间的治理协调性和流域、区域间的治理同步性,基于Thomson&Perry(2006)、Bryson(2006)和Ansell(2008)的理论模型,结合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的制度背景,提炼出价值共识、沟通协商和激励约束三个维度,刻画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效应机理:目标嵌入通过作用价值共识,影响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组织支撑和组织性机制协调通过优化部门间的沟通协商,促进治理协调性从而影响治理协同绩效;市场性机制协调通过利益激励效用,监控合作通过约束控制效应,对治理同步性提供保障,从而影响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实证层面:第一,根据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评价指标。基于2001-2015年我国重点流域水资源相关数据的评价发现,专项法律法规、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时间与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波折点一定程度上存在吻合现象;较高治理协同绩效往往伴随较好的组织支撑、机制协调和监控合作;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地域差异性较明显,八大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较好的珠江流域(0.753)、太湖流域(0.747)、长江流域(0.714)等南方水系;中间层级的松花江流域(0.624)、黄河流域(0.618)、辽河流域(0.603)、淮河流域(0.599)等北方水系;流经人口密集京津冀地区的海河流域(0.477),尚待加快改善。第二,fsQCA的必要条件模糊集分析表明,目标嵌入、组织支撑、机制协调和监控合作均能提升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其中,目标嵌入和机制协调影响力较其他因素更强,组织支撑影响力弱于其他因素。根据fsQCA条件组态分析,基于影响因素的功能定位,得到4种有效条件组合:组合1,中央目标嵌入效力和组织性机制协调协力发挥效能,监控合作并力和组织支撑能力较高;组合2,地方目标嵌入效力和组织性机制协调协力发挥效能,组织支撑能力缺失、监控合作并力存在;组合3,目标嵌入效力和机制协调协力主导,组织支撑和监控合作均缺失;组合4,组织支撑存在,监控合作缺失。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存在四条实现路径:(1)四措并举型协同治理路径,目标嵌入、组织支撑、机制协调和监控合作同时具备;(2)“协调-激励”型协同治理路径,强调目标嵌入、组织支撑和机制协调的作用;(3)机制调节型协同治理路径,具备较强的目标嵌入效力和较高的机制协调协力;(4)“协调-约束”型协同治理路径,该路径更应突出地方自主性,加强监控合作。综上,我国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和优化建议应具备差异化特点:(1)大中型流域,处于流域水资源跨域性较高、流域管理机构掌控力较强的战略环境中,可选择四措并举型协同治理路径,并通过成立流域“河长制”协同治理委员会等措施加以优化;(2)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流域,处于流域水资源跨域性较低、流域管理机构掌控力较强的战略环境中,可选择“协同-激励”型协同治理路径,并通过推动流域市场化治理加以优化;(3)主要流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中小型流域,处于流域水资源跨域性较低、流域管理机构掌控力较低的战略环境中,可选择机制调节型协同治理路径,并通过建立“省-市-级”三级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加以优化;(4)西部地区的流域,往往处于流域水资源跨域性较高、流域管理机构掌控力较低的战略环境之中,可选择“协调-约束”型协同治理路径,并通过强化监控合作加以优化。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或贡献在于:第一,研究选题层面,尝试凝练核心问题。本研究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将流域水资源治理主要症结凝炼为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问题,并从绩效和实现机制为切入点,尝试对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进行评价、对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实现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实现路径和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理论研究层面,试图构建形式理论。本研究借助企业管理中价值链的思维,构建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分析框架,探讨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围绕目标嵌入、组织支撑、机制协调、监控合作等4个层面提出8个假设,并尝试予以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意义。第三,研究方法层面。目前流域水资源治理领域,理论论述文献较多,实证角度研究较少。本研究实证方法可能有的创新之处:一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运用水足迹、协同度等理论,构建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动态评价模型;二是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分析政府治理问题。QCA是从组态出发分析问题的新视角,是近十年来发展和应用较快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交叉方法。目前,国内的国际政治、企业战略管理等研究领域开始引入该方法。本研究尝试运用QCA方法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王程[3](2018)在《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EIA)是在战略层次对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及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以及措施,是实现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港口蓬勃发展,港口经济效益显着提高,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当前国内外对于港口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参照建设项目环评进行,因此对于港口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结合港口规划发展和港口区域环境特点,确定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法与工作程序;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港口规划环评典型特征的评价指标;利用DPSIR模型,构建了符合港口发展实际情况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模型。以《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综合评价了南通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以期为明确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及其环境可行性和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港口的特点,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港口可持续发展;准则层为生态环境质量、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层为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固体废物、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岸线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各要素层细分为46个适用于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2)港口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通过计算明确了各级指标权重值及标准值,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数,C);明确了C>0.9表明港口发展具有高持续性,C<0.6表明不具有可持续性,0.6<C<0.8,0.8<C<0.9分别表明具有低、中可持续性。(3)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南通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研究表明,南通港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861,属于中可持续范围;水资源、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制约南通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南通港规划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调整的合理化建议和规划建设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陈益佳[4](2018)在《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繁衍与生存的重要基础,是所有的经济活动必要的生产要素,同时它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利用规模、布局和结构的变化都将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他们在利用土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土地环境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使得土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作为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及“万开云”板块的核心区,其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重庆市的重点。万州区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人地矛盾尖锐,区内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城镇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对社会各业用地的合理分配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基于此,对此次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未来几年万州区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选取了重庆市万州区为实际调查研究对像,分别选取万州区2009和2014年2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结合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运用ArcGIS10.2将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分类,并统计其面积,计算得出生态承载力值;同时结合景观偏离度,对万州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此次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变化方向及其原因;最后分别选取PSR评价法、斑块密度分布法及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模块,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对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尽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的发生,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社会、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相关结论如下:(1)万州区位于秦巴山区,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2009年和2014年这两个时期的生态承载力和景观偏离度可知,万州区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偏好,但2009年到2014年略有下降,其值由2009年的90.3031×104hm2下降到2014年的90.2426×104hm2,下降了0.0605×104hm2;区内景观偏离度在2009年到2014年期间成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47.01%上升到2014年的47.63%,上升了0.62%,表明在该段时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加剧,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2)通过对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分析,从数据的显示表明:到2020年,全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仍然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居多,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9.13%;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耕地更加集中连片,主要分布于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坝区域;通过对2014年202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的分析可知,万州区总体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到2020年略有降低,即2014年2020年万州区处于土地利用调整期。(3)通过运用PSR评价模型,选取社会经济、土地覆盖及土地占用等共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万州区在规划期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总分值由2014年的0.9059上升到2020年的0.9425,环境质量在整体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压力指标的综合分值在2020年较2014年增长了0.0486,表明在规划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是产生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响应指标分值的略微下降,表明万州区在规划期内响应作用的削弱,因此,在后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加强土地的管理与监督,减少生态环境破坏。(4)通过斑块密度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的高密度集中范围主要是在面积075000m2范围内,而在75000m2以上面积中,则表现为农用地的斑块密度最高;通过规划调整,小面积农用地斑块受人类活动干预,斑块密度不再趋向于破碎化;到2020年,在调整后的规划指导下,其生态环境评价分值由88.45上升到89.36,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在整体保持优良的状态下,还进一步略微提高。(5)通过GIS技术和InVEST模型的结合运用,分区域掌握万州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特征。根据其结果可知:万州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以东南部梨树乡、普子乡、龙驹镇最为突出;局部地区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集中的中心城区及主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沿线,其中中心城区以高峰镇、天城镇较为明显,主要交通干线以南部的万忠高速、东南部万里高速及西北区达万铁路最为明显。虽然规划从整体上保障了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趋势,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同样不能忽视,因此,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也应该时刻加强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活动的有序进行,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郑俊鹏[5](2013)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规划作为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具有宏观导向作用,而土地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工作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针对重大政策、规划开展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主要课题。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并设立专门一篇为“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出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总体上看,我国提供工业品的能力迅速增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因此,必须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可见,我国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凸显出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大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献回顾入手,选择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学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EA系统理论,以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为评价对象,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开放复杂巨系统,把握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应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规划大纲和规划文本编制两个阶段,建立包括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的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分别为绪论、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4,5,6章,为本文构建的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第三部分即第7章为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即第8章为主要结论和展望。为了构建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进而提出了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结果。接下来后面两章是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详细介绍。第一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①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功能健全性评价;②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评价;③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评价;④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压力的关系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阶段,在分析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功能健全性、稳定性、协调性、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压力关系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通过这些评价,判断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开放复杂巨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判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是否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该目标不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第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规模合理性评价;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③土地利用布局合理性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编制阶段,在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方案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规模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土地利用布局合理性评价的评价理论、方法。通过这些评价,判断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开放复杂巨系统关键性局部的运行情况,判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方案是否合理,如果提出的规划方案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提出更合理的规划方案。接下来,运用上文建立的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对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如下:在第一层次评价中,运用模糊集对法对1996-2020年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在规划期间不断提高,在2020年达到很健全水平;运用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定性概念模型对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由2005年前的不稳定状态,逐步发展为2010年和2020年的稳定状态,且稳定性不断加强;运用以耗散结构理论和信息熵原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到规划目标年2020年,扬州市逐渐走出社会、经济、环境濒临失调的状态,达到良好协调的水平;运用环境承载力和压力概念模型对扬州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压力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赤字由2005年的7456156.1公顷扩大为2020年的11955048.4公顷,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在第二层次评价中,运用粮食需求法、单一用地极限假设法等方法对耕地、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划期内耕地规模可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其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在规划期内也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其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在区域环境容量范围内;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法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全市生态服务价值在2005-202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20年达到80.21亿元,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0.12亿元;通过计算规划期间扬州市碳排放量的变化,表明规划期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将逐年下降,扬州市的碳减排能够取得一定成效;运用GIS叠图法对土地利用布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规划方案中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仅有3.98%的建设用地分布在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部分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侵占重要生态功能区,应严格按照重要生态功能区管制要求进行调整或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为:①构建了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即以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巨系统为评价对象,从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两个层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②建立了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包括模糊集对法、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定性概念模型、以耗散结构理论和信息熵原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环境承载力和压力概念模型、粮食需求法、单一用地极限假设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碳排放、G1S叠图法等方法。不足之处为: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较少考虑到规划实施对土地资源以外其它资源的影响。②由于某些评价方法本身的缺陷,导致部分评价结果较为理想化。③由于扬州市规划图件比例尺较小,在评价精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肖红艳[6](2011)在《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面对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存环境恶化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人们已经开始积极主动的保护环境。我国于1997年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I/T19-1997),并已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含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港口码头)和海岸带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但由于生态影响评价定量难、大区域尺度上进行生态调查可行性差等方面的限制,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生态影响评价主要侧重于单一开发项目所产生的生态影响,在规划、战略、政策水平上并未广泛开展,且对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评价主要侧重于经济和环境影响,忽略了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如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安全是本区域发展与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环境的维护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进行评价对于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生态环境实际特点,建立和应用由景观生态学法、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遥感及GIS技术等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现状评价与预测相结合,对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并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提出产业发展策略,以期为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RS和GIS技术,对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以及重点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的初步分析,识别并筛选区域生态环境重大关键问题。评价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00年至2007年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均有所减少,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区域2000-2007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5个关键区域为大巴山地区、金佛山地区、四面山地区、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干支流湿地与河流生物多样性区域。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以轻、中度敏感性为主;渝东北、渝东南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土壤侵蚀敏感性较低。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石漠化敏感性以不敏感为主,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开县、石柱县和南川区。生境敏感性以不敏感为主,区域内不敏感区连片分布,中度以上生境敏感区呈零星斑块状分布在开县、云阳县、万州区、石柱县、南川区、万盛区、綦江县、江津区以及西南—东北方向的平行岭谷区。根据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构建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一级生态安全区占10.03%,二级生态安全区占25.86%,三级生态安全区占64.11%。一级生态安全区重点区域为武陵山区、渝南金佛山和四面山。二级生态安全区重点区域为重庆都市区“四山”地区、三峡库区库周山地区域。三级区主要分布在渝西方山丘陵区域。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有:三峡库区水生态安全、消落带生态环境、库区及周边山地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以及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制约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潜力较大,但分布不均;水环境容纳能力较高,但部分区县水环境已超载,对产业发展形成约束;大气环境处于轻度超载等级,用地适宜布局的一小时经济圈大多数区域大气环境已超载,对重点产业的发展约束较大;开县、云阳县、万盛区、南川区、石柱县对产业发展的生态限制较高。根据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情景设计,对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区域生态敏感性、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以及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将占用部分耕地和林草地;重点产业发展将导致部分区域水资源缺乏状况加剧;在提高资源环境效率的基础上,能达到增产不增污;产业集中的园区都避开了中度以上的生态敏感性区域;工业园区占地较小,不影响区域整体生态安全格局;但部分园区占地属于一级生态安全区,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求严格控制或予以调控;重点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在适宜开发用地和较适宜开发用地。对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区域生态环境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基本处于拮抗时期,且耦合度和协调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主城区大多处于中等耦合水平、高度协调状态,大足县、荣昌县、双桥区、云阳县处于低等耦合水平、低度协调状态,其它地区大多处于中等耦合水平、中度协调状态。产业效益指数高的区县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较高的区县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区域内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并没有在空间上达到良性协调。根据以上生态影响分析,本文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提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策略。一级生态安全区内严格禁止工业园区布局,以发展科考和生态旅游业为主;二级生态安全区内严格控制新的开发建设活动,发展山地特色农林产业。三级生态安全区内适宜农业发展和工业布局,但应确保基本农田保有量。综合考虑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构建了面向生态环境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指数、经济规模指数、产品市场指数、经济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以及行业关联效应指数,运用熵值法和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进行定量综合比选,并结合研究区域发展要求,确定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资源生产和供应业。建议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应尽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完善和延伸产业链。

张健[7](2011)在《城乡统筹下的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水平及人口数量的不断提高,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国家为了改善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保证经济高速健康增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土地整治。研究区域土地整治及土地整治模式,对丰富土地整治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为土地整治科学发展提供理性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城乡统筹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村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土地整治的实践已开展不少,但关于土地整治及土地整治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整治及土地整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人地关系理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城乡规划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了江苏省土地整治模式问题;并以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为例,对上述理论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土地整治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概述了土地整治和土地整治模式的概念和涵义,分析了土地整治模式分类方案设计的思路,对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进行了互动性分析,阐述了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的关系,最后详述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问题。主要介绍了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并对江苏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和现状作了初步描述,阐述了江苏省土地整治分区的现状。第四章为基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首先综述了江苏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江苏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变化情况,阐明了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综合考虑江苏省自然、经济和土地利用类型因素,将江苏省土地整治类型分为太湖平原土地整治区、沿江平原土地整治区、宁镇扬丘陵土地整治区、沿海平原土地整治区、里下河平原土地整治区、徐淮平原土地整治区等六大土地整治区域,对每一个土地整治区域提出相应的土地整治模式,并同时提出了各土地整治模式资金安排的优先次序。第五章为基于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模式。从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整治情况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波动。采用景观偏离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计算方法,对江苏省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效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江苏省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结合生态系统的类型、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各生态功能分区的土地整治模式。第六章为基于城乡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结合江苏省城乡发展评价的原则,对江苏省城乡发展进行评价,整个评价体系由一个目标层、两个系统层、六个控制层和三十个指标层构建,通过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来表征江苏省城乡协调度。根据研究结果,市域层面上,城乡发展协调度分为: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城乡协调度低值区;县域层面上,城乡发展协调度分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高值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中值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低值区。结合城乡发展协调度在江苏省空间上的差异性,提出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模式,包括:适应城镇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协调人地关系型土地整治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第七章为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综合评价。主要是针对苏州市高新区废弃地区域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研究,以反映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的综合效应。高新区的土地整治模式是环太湖河网城市带适应城镇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在构建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显示,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综合评价结果为“基本成功”,表明高新区土地整治项目大部分工作和任务已实现,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第八章为保障土地整治模式的对策建议。针对土地整治模式提出了保障管理措施,主要从法律保障、行政保障、资金保障等三个方面展开。政策建议包括实现区域统筹、优化土地整治模式的管理途径,并加大土地整治模式的公开性和动态性建设。第九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提出了展望。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①系统总结并发展了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国内外土地整治和土地整治模式概念的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土地整治和土地整治模式的概念,为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②基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发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区域土地整治模式,初步完善了土地整治模式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分类方案,为土地整治模式方法论建设提供借鉴:③构建了典型地区土地整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州市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以反映土地整治模式的综合效应,为土地整治模式的科学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李香云[8](2010)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解决水电发展生态问题的难点与对策》文中认为2009年10月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发展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具有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水电工程的发电功能能减少人类对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和具有重要的减排作用,而且在我国的能源价格体系中承担着相当的成本,但水电开发由于其具有的两重性,即产生了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巨大正效应,也产生了直接可见的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备受争议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我国各种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水利水电建设是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下解决水电开发生态问题的5大难点,认为尚难破解水电规划开发生态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解决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顾玉娇[9](2010)在《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文中提出为了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城市开发建设之前将环境因素切实纳入到城市发展相关战略决策中,尤其是城市战略决策中处于最高层次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SEA可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研究则是在技术方法层面上保证SEA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目前有关SEA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普遍存在定位不清、应用相对较弱等问题,本文旨在将SEA指标体系贯穿于整个战略环境评价的流程中,突出指标体系对其它专题研究的指导性和信息的整合性,为决策层提供综合性的评价结果。本文研究了SEA指标体系的功能、用户和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评价对象,基于DPSR模型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目标的ES-E-DPSR五层次结构模型,下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调控3个领域;依据SEA指标体系的功能界定,提出了SEA指标体系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流程、指标筛选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评价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SEA指标体系最终应用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评价,战略环境影响预测单因子和综合评价、情景方案综合预测评价和方案比选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浦东新区自2005年起进入了较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但工业布局的集中度、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水域面积的减少是影响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限制因子;“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总体上提升了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但根据单因子指数分析得出2010年CO2排放量将出现严重超标,单位GDP的CO2排放量、NOx排放量和7月份O3小时最大浓度超标率处于中度超标,氮氧化物和臭氧将成为新区未来的主要污染问题;通过对9组情景方案的综合预测评价,得出方案8为2015年新区发展最佳情景方案;依据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得出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但能源消耗、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仍是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此外,本文在对浦东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SEA指标体系的应用保障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SEA指标体系对于决策的辅助作用。

江平[10](2010)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是财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在人类的整个系统中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合理利用土地,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来确定或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它是实现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以及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重要依据。然而在传统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因缺乏整体概念而使得土地利用行为出现了诸如忽视环境影响、缺乏代际公平、难以实现区域资源协调等局限性。很多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因规划的局限性以及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等原因致使规划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减缓措施,以便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来有效的避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问题,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从而达到土地利用规划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的。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就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也都还未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同时,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以及不可逆转性等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将环境保护纳入土地利用活动中,因此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且迫切的。论文在综述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实践史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就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展开实例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综述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本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探讨了本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系统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协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着手,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结构,评价方法以及适用的评价标准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分别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源,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土地开发整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国家尺度指标体系、中科院可持续指标能力体系、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DPSIR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值物元模型建立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为本文的实证部分。以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例,通过对嘉鱼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嘉鱼县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目标对嘉鱼县土地利用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了嘉鱼县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地选取了适合嘉鱼现状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模型对嘉鱼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二、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评述
        1.2.1 国内勘测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1.2.2 国外勘测设计公司及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2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理论
    2.3 组织结构的含义
    2.4 市场营销理论
    2.5 勘测设计研究
第三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环境分析
    3.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
    3.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外部环境分析
        3.2.1 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2 老挝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3 柬埔寨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4 云南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5 贵州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6 四川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7 主要的竞争对手分析
        3.2.8 综上小结
    3.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内部环境分析
        3.3.1 内部管理分析
        3.3.2 核心技术分析
        3.3.3 资质能力分析
        3.3.4 企业文化分析
        3.3.5 主要业绩分析
        3.3.6 投资能力分析
        3.3.7 市场营销分析
        3.3.8 综上小结
    3.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会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战略评价
第四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制定
    4.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制定的问卷调查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1.2 对问卷的效度检验
        4.1.3 对问卷的信度检验
        4.1.4 对问卷的统计方法
        4.1.5 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的数据分析
        4.1.6 问卷调查小结
    4.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企业愿景的基本构思
    4.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的基本设定
    4.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原则宗旨
    4.5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选择
        4.5.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
        4.5.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
        4.5.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
        4.5.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
第五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5.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1.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5.1.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5.1.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5.1.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5.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2.1 绩效管理保障措施
        5.2.2 战略联盟保障措施
        5.2.3 市场经营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KM 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

(2)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流域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1.1.2 我国流域水资源的治理环境:体制与制度框架
        1.1.3 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的主要症结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流域水资源
        1.3.2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2.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述评
    2.1 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现状
        2.1.1 CiteSpace分析原理与数据来源
        2.1.2 文献总体特征分析
        2.1.3 知识生产特征分析
        2.1.4 研究脉络与结论
    2.2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述评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部门协同治理述评
    2.4 跨域治理理论述评
    2.5 本章小结
3.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1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理论基础
        3.1.1 绩效管理: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逻辑起点
        3.1.2 价值链: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主要理念
        3.1.3 公共价值: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核心使命
    3.2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治理链、动力层和效应机理
        3.2.1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内涵
        3.2.2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主要内容
        3.2.3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链的效应机理
    3.3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
        3.3.1 目标嵌入:协同治理的“指挥棒”
        3.3.2 组织支撑:协同活动的“接棒员”
        3.3.3 机制协同:协同绩效的“催化剂”
        3.3.4 监控合作:治理节奏的“节拍器”
    3.4 本章小结
4.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评价
    4.1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评价思路
        4.1.1 政府绩效评估
        4.1.2 流域水资源公共价值
    4.2 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2.1 评价标准与方法选择
        4.2.2 模型构建
    4.3 指标体系与变量描述
        4.3.1 评价指标体系与样本选择
        4.3.2 水足迹的测算
        4.3.3 绿色社会发展指数
        4.3.4 流域水利财政支出协同度
    4.4 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实现机制的量化分析:组态视角和fsQCA方法
    5.1 研究方法的原理、假设与适配性
        5.1.1 整体论与组态
        5.1.2 QCA原理、多重并发因果性与基本分析过程
        5.1.3 研究方法的适配性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筛选
        5.2.2 变量设置
    5.3 变量赋值与校准
        5.3.1 目标嵌入效力
        5.3.2 组织支撑能力
        5.3.3 机制协调协力
        5.3.4 监控合作并力
    5.4 实证分析
        5.4.1 必要条件的模糊集分析
        5.4.2 条件组态分析
    5.5 结果讨论
        5.5.1 影响因素的功能定位
        5.5.2 实现路径的差异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的路径选择
    6.1 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战略环境的类型学划分
    6.2 基于战略环境的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路径选择
        6.2.1 四措并举型协同治理路径
        6.2.2 “协调-激励”型协同治理路径
        6.2.3 机制调节型协同治理路径
        6.2.4 “协调-约束”型协同治理路径
    6.3 路径优化的政策建议
        6.3.1 成立流域“河长制”协同治理委员会,优化四措并举型路径
        6.3.2 推动流域市场化治理,优化“协调-激励”型路径
        6.3.3 建立“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平台,优化机制调节型路径
        6.3.4 强化监控合作,优化“协调-约束”型路径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2.1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学理论
        2.1.3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2.2.1 港口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内涵
        2.2.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2.3 指标体系构成
    2.3 指标体系的模型框架类型
    2.4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2.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
        2.4.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第三章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3.2 指标体系构成分析
        3.2.1 指标体系层次
        3.2.2 生态环境质量
        3.2.3 资源与能源利用
        3.2.4 社会经济发展
    3.3 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3.3.1 确定权重
        3.3.2 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值
        3.3.3 评价指数合成
        3.3.4 综合评价指数分级
第四章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研究
    4.1 规划背景
    4.2 规划概况及分析
    4.3 区域环境概况
    4.4 环境影响识别
    4.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6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7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4.8 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4.9 建议与减缓措施
        4.9.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9.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
        5.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外研究状况
    1.1.2 国内研究状况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
    1.4.1 土地利用规划
    1.4.2 环境影响评价
    1.4.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3 系统理论
    1.5.4 精明增长理论
1.6 数据来源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矿产与旅游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
    2.2.2 综合经济概况
2.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
    2.3.1 土地利用现状
    2.3.2 土地利用特点
    2.3.3 生态承载力
    2.3.4 景观偏离度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分析
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1.1 农用地结构调整
    3.1.2 建设用地结构
    3.1.3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3.2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3.2.1 耕地布局调整
    3.2.2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3.3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4.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3.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 第4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1 PSR评价模型的应用
    4.1.1 指标的选取
    4.1.2 指标值的确定
    4.1.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4.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1.5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斑块密度分布法的应用
    4.2.1 斑块密度的计算
    4.2.2 初始评价分值的计算
    4.2.3 权重的确定
    4.2.4 评价结果
    4.2.5 结果分析
4.3 InVEST模型的运用
    4.3.1 模型运行的数据处理及参数设置
    4.3.2 结果与分析
4.4 对策及建议
    4.4.1 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4.4.2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4.4.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创新之处
    5.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2.2.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体系
        2.2.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2.2.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2.2.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
    2.3 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1.2 可持续发展特征
    3.2 系统学理论
        3.2.1 系统的概念
        3.2.2 系统研究的要素
        3.2.3 系统的特征
        3.2.4 SEA研究对象的系统特性
    3.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3.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3.3.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
    3.4 SEA系统理论
        3.4.1 SEA系统结构分析
        3.4.2 SEA系统的分类
        3.4.3 SEA类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4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及框架
    4.1 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
        4.1.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2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分析
    4.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4.2.1 农用地和其他土地的环境影响识别
        4.2.2 建设用地的环境影响识别
        4.2.3 环境影响识别表的编制
    4.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4.4 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4.4.1 评价目的
        4.4.2 评价对象
        4.4.3 评价原则
        4.4.4 评价内容
        4.4.5 评价方法
        4.4.6 评价程序
        4.4.7 评价结果
第5章 第一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5.1 可持续发展与协调性、稳定性、系统功能健全性之间的关系
    5.2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
        5.2.1 确定健全性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5.2.2 确定健全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5.2.3 模糊集对法方法描述
        5.2.4 评价指标体系
    5.3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稳定性
        5.3.1 系统稳定性的原理
        5.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定性计算的要求
        5.3.3 计算模型
        5.3.4 稳定性评价指标选取
    5.4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5.4.1 子系统的划分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5.4.2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评价标准
        5.4.3 指标信息熵
        5.4.4 指标权重
        5.4.5 子系统发展水平
        5.4.6 协调性
    5.5 环境承载力与压力的关系
        5.5.1 改进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5.5.2 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思路
        5.5.3 环境压力的计算思路
        5.5.4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第6章 第二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6.1 土地利用规模合理性
        6.1.1 耕地规模合理性
        6.1.2 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性
    6.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合理性
        6.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环境影响评价
        6.2.2 基于碳排放量的土地利用结构环境影响评价
    6.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合理性
        6.3.1 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区
        6.3.2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6.3.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6.3.4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6.3.5 土地用途分区
        6.3.6 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6.3.7 生态用地格局
第7章 实证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7.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7.1.1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7.1.2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7.1.3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7.2 规划分析
        7.2.1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回顾分析
        7.2.2 新一轮规划概述
        7.2.3 规划协调性分析
    7.3 第一层次评价
        7.3.1 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评价
        7.3.2 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评价
        7.3.3 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评价
        7.3.4 环境承载力与压力的关系评价
    7.4 第二层次评价
        7.4.1 土地利用规模合理性评价
        7.4.2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
        7.4.3 土地利用布局合理性评价
    7.5 规划调整建议与减缓措施
        7.5.1 规划调整建议
        7.5.2 减缓措施与实施建议
        7.5.3 总体评价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2.3 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2.3.1 产业发展概况与重点产业筛选
        2.3.2 重点产业空间布局
3 区域生态现状评价
    3.1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3.1.1 研究方法
        3.1.2 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
        3.1.3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
    3.2 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
        3.2.1 生物多样性概况
        3.2.2 生物多样性评价
        3.2.3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识别
    3.3 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
        3.3.1 数据处理与方法
        3.3.2 土壤侵蚀敏感性
        3.3.3 石漠化敏感性
        3.3.4 生境敏感性
    3.4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3.4.1 构建方法
        3.4.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3.5 区域重大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
        3.5.1 重大生态问题识别
        3.5.2 重大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3.6 小结
4 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制约识别与分析
    4.1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性分析
        4.1.1 土地资源约束
        4.1.2 水资源承载力
        4.1.3 水环境承载力
        4.1.4 大气环境承载力
    4.2 产业发展的生态限制性分析
        4.2.1 生态敏感性限制分析
        4.2.2 生态安全格局限制性分析
    4.3 小结
5 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
    5.1 重点产业产业发展情景设计
    5.2 重点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分析
        5.2.1 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5.2.2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2.3 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5.2.4 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
    5.3 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4 对区域生态敏感性的影响
    5.5 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
    5.6 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
        5.6.1 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5.6.2 生态适宜性分析
        5.6.3 产业布局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5.7 小结
6 产业发展与生态空间耦合研究
    6.1 产业发展与生态空间耦合关系
        6.1.1 研究方法
        6.1.2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6.2 重点产业发展的生态空间管制
    6.3 小结
7 生态安全的重点产业发展策略
    7.1 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布局规划
        7.1.1 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布局规划原则
        7.1.2 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布局规划
    7.2 基于生态环境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7.2.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7.2.2 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主导产业
    7.3 区域生态产业发展引导
        7.3.1 生态农业
        7.3.2 生态工业
        7.3.3 生态旅游
    7.4 小结
8 总结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结论
        8.1.2 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

(7)城乡统筹下的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项目支撑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土地整治发展概况
        1.2.2 我国土地整治发展概况
        1.2.3 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
        1.2.4 土地整治的经济机理
        1.2.5 土地整治的生态机理
        1.2.6 土地整治的社会机理
        1.2.7 土地整治的综合评价
        1.2.8 土地整治的实施保障措施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土地整治及其理论基础
    2.1 土地整治概念
        2.1.1 土地整治概念辨析
        2.1.2 土地整治概念的提出
    2.2 土地整治模式概念
        2.2.1 土地整治模式概念的提出
        2.2.2 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
    2.3 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的互动性分析
        2.3.1 城乡统筹的内涵
        2.3.2 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的关系
        2.3.3 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的衔接点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人地关系理论
        2.4.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4.3 生态学理论
        2.4.4 经济学理论
        2.4.5 区域差异理论
        2.4.6 城乡规划理论
        2.4.7 可持续发展思想
    2.5 本章小节
3 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情况
    3.1 基本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资料来源
    3.3 土地利用特征
    3.4 土地利用现状
        3.4.1 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
        3.4.2 耕地资源变化
    3.5 土地整治分区
    3.6 本章小节
4 基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
    4.1 江苏省农业发展分析
        4.1.1 农业发展现状
        4.1.2 农业发展变化
        4.1.3 基于县市层面的农业发展地域差异
    4.2 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4.3 基于农业综合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
        4.3.1 土地整治模式分类
        4.3.2 土地整治目标的确定
        4.3.3 土地整治模式的划分
        4.3.4 土地整治模式的总结
    4.4 本章小节
5 基于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模式
    5.1 江苏省生态环境简况
        5.1.1 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概况
        5.1.2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5.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环境现状
    5.2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2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5.3 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1 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效应
        5.3.2 农用地整理与生态环境
        5.3.3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生态环境
        5.3.4 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
        5.3.5 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5.3.6 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评价
    5.4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模式
        5.4.1 江苏省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4.2 基于土地生态亚区的土地整治模式
    5.5 本章小节
6 基于城乡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
    6.1 江苏省城乡发展评价
        6.1.1 评价基本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1.3 评价结果分析
    6.2 基于城乡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
    6.3 本章小节
7 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综合评价
    7.1 研究区概况
    7.2 土地整治模式
        7.2.1 农业发展角度
        7.2.2 生态环境角度
        7.2.3 城乡发展角度
        7.2.4 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
    7.3 土地整治模式的综合评价
        7.3.1 综合评价的基本程序
        7.3.2 构建指标体系的作用
        7.3.3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和方法
        7.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7.3.5 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7.3.6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4 高新区土地整治模式综合评价
        7.4.1 高新区废弃地现状
        7.4.2 综合评价步骤
        7.4.3 综合评价结果
    7.5 本章小节
8 保障土地整治模式的对策建议
    8.1 土地整治的区域统筹
        8.1.1 不同地域的区域统筹
        8.1.2 不同规划的区域统筹
    8.2 优化土地整治模式的管理途径
        8.2.1 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8.2.2 严格土地整治资金管理
        8.2.3 引导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8.2.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8.2.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8.2.6 推进信息化建设
    8.3 土地整治模式的公开性与动态性
        8.3.1 建立公众社会参与制度
        8.3.2 完善整治模式公示制度
        8.3.3 完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考核制度
    8.4 土地整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8.4.1 法律保障
        8.4.2 行政保障
        8.4.3 资金保障
    8.5 本章小节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解决水电发展生态问题的难点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水利水电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3 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尚难破解水电发展难题
    3.1 水电的宏观生态效益和生态效应尚未被社会充分认识
    3.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模式化, 评价技术尚不能支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3 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受生态环境要素监测体系制约
    3.4 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水电发展要求, 决策较混乱
    3.5 专业技术的高要求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何改善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
    4.1 立足于国家层面认识水电的宏观生态效应
    4.2 开展水电开发利用回顾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4.3 加大应用基础性研究力度, 建立合作/协作平台
    4.4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电规划生态论证制度
    4.5 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决策和管理程序
    4.6 提高水电上网电价, 建立河流生态修复和补偿基金

(9)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EA的来源与内涵
    1.1.2 SEA的实践研究
    1.1.3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高层次战略环评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SEA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SEA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2.1.1 指标体系相关概念
    2.1.2 相关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辨析
    2.1.3 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
    2.1.4 指标筛选方法
    2.1.5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2.1.6 SEA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2.1.7 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2.2 SEA指标体系的内涵
    2.2.1 SEA指标体系的评价目标
    2.2.2 SEA指标体系的功能
    2.2.3 SEA指标体系的用户
2.3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3章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SEA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
3.1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ESDP)的生态环境影响
    3.1.1 规划纲要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3.1.2 规划纲要实施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
3.2 SEA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循环经济理论
    3.2.3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
3.3 SEA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构建
    3.3.1 指标体系的ES-E-DPSR概念模型
    3.3.2 指标体系的五层次结构 第4章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4.1 SEA指标体系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1.1 历史现状分析和评价
    4.1.2 战略影响预测评价及情景方案比选
    4.1.3 区域发展趋势分析
4.2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和方法
    4.1.1 备选指标库构建
    4.1.2 指标信息收集
    4.1.3 专家咨询
    4.1.4 确定评价标准
    4.1.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筛选
4.2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4.2.1 SEA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
    4.2.2 指标权重
    4.2.3 指标层处理
    4.2.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等级 第5章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SEA指标体系构建
5.1 浦东新区发展现状分析
    5.1.1 自然概况
    5.1.2 经济社会发展
    5.1.3 生态环境影响
    5.1.4 生态环境调控
    5.1.5 主要问题分析
5.2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简介
    5.2.1 规划编制背景
    5.2.2 规划主要内容
5.3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指标筛选
    5.3.2 体系构建
    5.3.3 目标值和标准值
5.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5.4.1 影响因子识别
    5.4.2 确定评价指标 第6章 浦东新区SEA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6.1 权重确定
6.2 战略环境评价
    6.2.1 2000-2007历史现状评价
    6.2.2 2010年战略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2.3 2015年情景方案预测评价
    6.2.4 2000-2020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
6.3 SEA指标体系的应用保障措施
    6.3.1 完善指标数据的监测系统
    6.3.2 建立指标统计体系
    6.3.3 构建指标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6.3.4 落实指标的应用和发布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小结
7.2 讨论
    7.2.1 SEA指标体系对战略环境评价的作用浅析
    7.2.2 SEA指标体系对环境统计的要求
7.3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技术
    2.1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1.1 环境影响评价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2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系统学理论
    2.3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3.1 土地利用规划SEA与EIA的关系
        2.3.2 土地利用规划SEA体系结构
        2.3.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2.3.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3.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源分析
        3.1.1 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识别
        3.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源分析
    3.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3.2.1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环境影响识别
        3.2.2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环境影响识别
        3.2.3 基础设施占用耕地环境影响识别
        3.2.4 生态退耕还林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3.2.5 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影响识别
        3.2.6 新农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
    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3.3.1 灰色关联系统
        3.3.2 灰色关联度的确立
        3.3.3 灰色模式识别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4.1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1.1 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
        4.1.2 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2.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方案
        4.2.2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4.2.3 实施后续监管评价
    4.3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综合
        4.3.1 可持续发展利用指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4.3.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熵值法物元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SEA模型研究
        4.4.1 物元基本理论及计算过程
        4.4.2 基于熵值物元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SEA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5.1.2 自然资源环境状况
        5.1.3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5.2 研究区现状环境分析
        5.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2.2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5.2.3 环境现状分析
    5.3 研究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3.1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3.2 资源与环境保护策略
    5.4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5.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识别
        5.4.2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5.5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5.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2 评价过程
        5.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全文总结
        6.1.2 创新与特色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四、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D]. 关学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我国流域水资源治理协同绩效及实现机制研究[D]. 陈新明.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3]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D]. 王程.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陈益佳. 西南大学, 2018(01)
  •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D]. 郑俊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6]成渝经济区重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肖红艳. 重庆大学, 2011(07)
  • [7]城乡统筹下的区域土地整治模式研究[D]. 张健. 南京大学, 2011(04)
  •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解决水电发展生态问题的难点与对策[J]. 李香云. 水利发展研究, 2010(10)
  • [9]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 顾玉娇. 复旦大学, 2010(03)
  • [10]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江平.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