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卫星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

军用卫星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

一、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宏博[1](2020)在《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延伸与发展,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成为军事和民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辅助功能,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导航定位在军事上的深入应用,“导航干扰战”已经成为电子对抗的重要分支。在民用方向,导航定位干扰系统的研制对保密单位避免泄密、驱逐无人机和导航信号接收机的性能测试等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导航定位及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之后,发现仅仅针对卫星导航信号干扰在某些设备上无法对其定位进行欺骗或者屏蔽。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对卫星导航信号和辅助定位两种定位方式结合进行干扰的方案策略,并针对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详细工作包括:(1)搭建了GPS欺骗式干扰系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后详细对GPS信号的组成和产生方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卫星导航定位原理设计搭建了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包括静态定位欺骗干扰、结合地图获取经纬度的动态欺骗和实时动态欺骗干扰,并在实时动态欺骗干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终端导航信号接收机模拟步行速度和汽车行驶速度的伪信号欺骗测试。除此之外,转发式欺骗干扰平台参考数字射频存储技术进行设计搭建并实现了对信号的接收与转发功能。(2)搭建了辅助定位干扰系统。本文先后对基站、Wi-Fi和蓝牙三种辅助定位方式的定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辅助定位原理搭建了相应的干扰平台。伪基站干扰平台基于Blade RF硬件实现了对周围基站的探测功能并真正搭建了一个小型基站,该小型基站可以实现对基站身份信息的自由设置并完成了基站下的短信和通话功能测试;Wi-Fi定位干扰平台可以对网络连接进行攻击并模拟大量伪Wi-Fi信号;蓝牙定位干扰平台利用树莓派完成了对普通蓝牙和i Beacon定位设备的伪造克隆。辅助定位干扰系统是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针对卫星信号和辅助定位攻击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干扰成功率。(3)搭建了压制式干扰系统。压制式干扰系统包括信号电平检测、全频段压制式干扰、频谱分析和针对式压制干扰四种平台。信号电平检测平台可以快速完成对频段内某一频点某一距离信号强度的侦测功能;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阻塞目标频段通信;频谱分析平台在USRP X310硬件的基础上实现200MS/s高采样率的信号探测;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通信频点,发射针对性梳状带压制干扰信号从而节省了功率损耗。经测试本文所搭建的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卫星信号和辅助定位的干扰工作。在现在反干扰手段逐步升级的情况下,单一的干扰方式可能不能完全阻碍导航定位的生效,本文所采用的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两种组合攻击方式为系统的成功干扰奠定了基础,并且该系统曾受陕西省公安厅邀请圆满完成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安保任务。

于心可[2](2019)在《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文中提出1957年,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自此,人类终于首次打造出可以无视国界的军用资产,进入太空新时代。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高度重视太空安全,将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太空安全与稳定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其太空安全。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是美国为保持其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维护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及确保太空安全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强调在太空领域以实力求和平,提出将与私营部门和美国盟友一起,筑牢弹性能力、威慑实战、基础设施以及国内外环境4大支柱,以确保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必胜态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快太空力量建设与发展,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并加快太空军的组建进程,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有鉴于此,本文以“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为研究对象,以该战略的目标、手段、实施为研究重点,聚焦战略特征,在梳理其起源动因的基础上,围绕特朗普太空战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几个主要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力求从中发现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弥补此前对该问题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并为后人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参考了大量官方文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文章从宏观视角通览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逻辑与特点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太空战略的规律性认知,这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框架设计上,本文主体包括四章,前三章分别对特朗普太空战略的起源动因、主要内容、特点趋势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在贯穿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吸收美国太空发展有益经验和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吴其华[3](2019)在《宽带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类先进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使得对波形的灵活调制成为可能,因而信号调制技术已经成为雷达博弈双方关注的重要领域。宽带成像雷达需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获取目标图像信息,成像雷达对抗设备则需要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图像特征控制,两者均极大地依赖于对雷达信号在时频空等域上的灵活调制,因此对雷达信号调制方法展开研究具有迫切需求。间歇采样调制通过对信号的低速率交替采样与处理,大大降低了对宽带雷达信号的高速采样要求,具有实现简单、设计灵活等优势,因此在雷达信号处理特别是成像雷达干扰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间歇采样调制技术为主线,以宽带成像雷达为应用背景,以目标图像获取与特征控制为具体问题,从理论方法与具体应用两个层面对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特性。在分析传统均匀间歇采样调制特性基础上,结合伪随机编码与周期循环编码两种典型编码方式,重点对雷达信号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研究了编码间歇采样调制脉冲特性;其次,详细分析了雷达信号特别是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经过编码间歇采样调制后的特性,给出了信号频谱与匹配滤波输出;最后对于不同编码方式下的间歇采样调制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给出了不同调制参数对调制效果的影响。这部分工作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研究了基于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雷达成像方法。利用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灵活的时域编码调控特性,提出了将编码间歇采样调制LFM信号用于实际雷达波形的思路。首先,从时域脉冲流密度、信号频谱、模糊函数、匹配滤波特性等角度将其与完整LFM信号进行比较,证明间歇调制信号在具备LFM信号大时宽带宽积、高多普勒容限等优势的同时,还可大大减少成像采样数据量并具备较好的抗干扰潜力;其次,针对传统脉冲压缩成像处理形成高水平距离旁瓣的问题,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重构,得到了目标的高分辨图像;最后,通过实测ISAR数据仿真以及微波暗室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随后,研究了基于正交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全极化成像雷达目标HRRP合成方法。针对同时全极化雷达对于不同极化通道信号严苛的正交性要求,利用间歇采样调制的脉内时域分集特性,通过对完整信号进行正交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的方式得到了在脉内时域上正交的全极化成像信号;为充分利用不同极化通道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行稀疏性的联合压缩感知全极化同时OMP算法(Fully Polarization-Simultaneous OMP,FP-SOMP)对目标全极化HRRP进行重构,提高了全极化HRRP重构概率以及精度;最后,通过数字仿真以及实测全极化无人机数据实验的方式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与有效性验证。最后,研究了基于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成像雷达目标图像特征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采样调制的成像雷达有源回波对消方法。该方法利用均匀与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的独特特性,针对由于时延偏移、相位估计偏差、能量误差等非理想因素带来的对消信号与雷达回波幅度失配进而使得对消失效的问题,分别通过生成多个逼真假目标或者压制式干扰条带的方式对残留雷达目标图像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回波对消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的ISAR目标压制式图像特征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直接对截获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快慢时间的联合编码间歇采样调制,形成了沿距离向与方位向扩展的二维压制式干扰条带,有效掩盖了所需保护目标的图像特征。相比于传统的ISAR图像特征控制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调制目标散射特性模板,因此提高了干扰信号产生的实时性与可实现性。

陈剑芳[4](2017)在《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独立运行,是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等世界其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目前,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由于卫星导航产业与通信产业的高度融合,能有效地渗透到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个重要经济增长点。论文围绕贵州省“北斗卫星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在可行性研究相关概念、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必要性与需求性阐述,从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规划布局、主要技术方案、资源配置等方面对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 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规划,详细列出了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与职责、任务分解与时间估算、进度计划、关键质量控制环节、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对GZDH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背景、现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贵州省政府更好的开展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及综合示范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进而为实现贵州省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北斗卫星导航综合应用及产业体系服务平台贡献力量。

许莹昌,刘轶[5](2016)在《卫星侦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感知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空间卫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进行工作,其主要侦察工作主要是依赖电磁波传播完成的。在这种情况空间侦察卫星的侦察准确性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干扰。以卫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工作为前提,论文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主要分析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空间侦察卫星在侦察感知时收到的影响以及卫星信号收到的影响。

张阳,刘湘伟,姜林[6](2016)在《反导防御星载光电侦察系统及光电对抗可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反导防御星载光电侦察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战术技术参数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针对星载光电侦察系统的薄弱环节,对实施光电对抗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周宇昌[7](2015)在《国外空间电子对抗技术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国外空间电子对抗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特别是对美国已上星、正在研制和未来计划设想的星载电子对抗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从星载微波告警技术、星载微波干扰和抗干扰技术、未来星载微波武器技术等方面提出空间电子对抗卫星有效载荷的一些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对发展我国空间电子对抗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卞涛[8](2013)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信干扰在通信对抗中属于一种积极的、进攻性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干扰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设计合适的干扰样式成为通信系统干扰的难题,而非线性理论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给通信干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依据非线性理论提出了新的混沌干扰技术,并分别针对通信系统的两个不同模块进行了干扰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包括:1、基于非线性理论提出了混沌干扰信号。按照产生方式的不同,混沌干扰信号分为混沌直接干扰信号和混沌迭代干扰信号。本文针对离散混沌映射和连续混沌系统,分别对混沌直接干扰信号和混沌迭代干扰信号的生成方式做了介绍,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对白噪声干扰、单音干扰、混沌直接干扰信号和混沌迭代干扰信号进行了仿真,并对干扰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沌干扰信号适合作为压制干扰波形。2、对通信系统同步模块的干扰研究。分析了利用锁相环实现载波同步的原理和方法,对QPSK调制系统的同步模块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白噪声干扰、单音干扰、混沌直接干扰和混沌迭代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分别对传统干扰和混沌干扰信号下锁相环的失锁时间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了几种对锁相环干扰效果较好的干扰样式。3、对透明转发器的干扰研究。首先针对透明转发器中的限幅器进行了非线性建模,重点推导了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经过限幅器后的功率变化,并对传统干扰及混沌干扰下的限幅器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某些混沌干扰信号在低干信比条件下,能够“掠夺”有用信号的功率。最后为了验证理论仿真结果,搭建了包含透明转发器的通信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干扰源直接干扰、混沌迭代干扰和转发干扰试验,通过分析干扰试验数据得到了各种干扰样式下系统的性能。

张泽[9](2012)在《外空安全战略研究 ——兼论中国外空安全战略框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外空安全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天权论”由来、定义和内涵,以及归纳外空安全主要理论流派的基础上,提出“外空安全区间分析体系”。综合运用不同理论流派的合理内核,结合对影响各国外空安全战略决策正向、负向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外空安全三种相对稳定、且最具现实可能的前景,并针对中国的外空安全战略提出设想和决策思考。本文在绪论部分开宗明义介绍选题目的与理论和现实意义,简要综述国内外与本文选题相关研究的现状,针对本文涉及的包括外空、外空武器、外空军事化等重要概念进行讨论与界定。然后,概括性地介绍本文研究思路,分析可行性并提出研究方法。绪论部分还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撰写难点,并介绍本文框架和章节设计思路,为展开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建构部分。第一章在回顾战略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基础上,系统介绍“天权论”的由来、定义和内涵,尝试着归纳性地介绍国际关系理论有关外空安全的四个主要理论流派,并定性探讨外空安全的定义、内涵及主要外空安全威胁。这一章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本文理论创新重点,对外空武器战略价值、影响外空战略的正向、负向因素做了深入、系统分析,从理论角度对外空安全前景做了分析,提出了“外空安全区间分析体系”,即:在不同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取向共同作用下,外空安全将呈现出在“全面毁灭性战争”与“确保外空永久和平法律秩序”两极之间的安全区间分布状态。从第三章起本文进入实证推理部分。第三章探讨外空大国的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涉及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及新兴空间国家等。第四章全面介绍外空多边安全论坛相关情况,并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联合国、裁谈会等外空安全多边论坛。第三、四章进一步印证第二章提出的“外空安全区间分析体系”。第五章论述中国的外空安全战略选择,重点围绕外空安全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途径等分析论证。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天权论”在人类进入外空时代后正成为主流的战略思想。外空安全受制于诸多因素,外空安全前景将是动态的区间体系。中国必须做好外空安全顶层设计,以维护本国“天权”和全球安全为总目标,相应地在战略能力、战略途径等方面做好设计。

崔积丰,田益明,张亮[10](2011)在《靶场电磁频谱安全分析与防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美日等国不断加大对我国重点军事目标的电子情报侦察力度,靶场电磁频谱安全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电子侦察威胁。以美日电子侦察飞机和电子侦察卫星为对象,分析了其对靶场雷达装备的电子情报侦察能力和靶场辐射电磁频谱的威胁程度,针对敌方电子侦察机的特点,就靶场如何进行辐射电磁频谱的防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卫星导航定位和辅助定位系统基本理论
    2.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2 GPS系统组成
        2.2.1 GPS系统的基本情况
        2.2.2 C/A码
        2.2.3 导航电文
    2.3 辅助定位系统组成
        2.3.1 基站定位
        2.3.2 Wi-Fi定位
        2.3.3 蓝牙定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欺骗式干扰系统设计
    3.1 系统方案设计
    3.2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的搭建
        3.2.1 卫星导航信号定位原理
        3.2.2 卫星导航信号生成式欺骗原理
        3.2.3 卫星导航信号生成式欺骗设计
    3.3 转发式欺骗干扰平台的搭建
    3.4 伪基站干扰平台的搭建
    3.5 Wi-Fi定位干扰平台的搭建
    3.6 蓝牙定位干扰平台的搭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制式干扰系统设计
    4.1 系统方案设计
    4.2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的搭建
        4.2.1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分析
        4.2.2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的设计
    4.3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的搭建
        4.3.1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分析
        4.3.2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的设计
    4.4 频谱分析平台的搭建
    4.5 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的搭建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实验测试
    5.1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测试
    5.2 伪基站干扰平台测试
    5.3 Wi-Fi定位干扰平台测试
    5.4 蓝牙定位干扰平台测试
    5.5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测试
    5.6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测试
    5.7 频谱分析、转发式欺骗干扰、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起源和动因
    第一节 美国太空战略形成的历史演进
        一、初步形成阶段
        二、全面发展阶段
        三、调整转型阶段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形成的现实动因
        一、太空环境本身的特殊性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中俄对美国太空霸权的挑战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目标
        一、经济目标: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繁荣
        二、科技目标:催生新的尖端技术,确保美国太空技术的绝对领先
        三、安全目标:以实力求和平,保障美国国家和人民安全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手段
        一、增强弹性能力
        二、注重威慑实战
        三、改善基础设施
        四、塑造国内外环境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实施
        一、太空力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太空力量组建的阶段演进
        三、太空作战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
        一、以“美国优先”为根本原则
        二、以“太空军事化”为发展方向
        三、以“太空弹性”为评价标准
        四、以“作战体系化”为建设目标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趋势
        一、太空开发从火星重返月球
        二、太空领域公私伙伴关系走向战略化
        三、“太空军”组建在波折中继续推进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影响及对我启示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影响
        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治领域:注重太空战略的顶层设计,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二、军事领域:抢占太空技术制高点,适当保持战略威慑
        三、外交领域:加强太空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影响力
        四、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推进太空科技的军民双向转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宽带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技术发展现状
        1.2.2 成像雷达技术发展现状
        1.2.3 成像雷达目标图像特征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2.4 间歇采样调制技术在成像雷达中应用的思路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特性
    2.1 引言
    2.2 雷达信号均匀间歇采样调制特性
        2.2.1 均匀间歇采样调制脉冲特性
        2.2.2 均匀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特性
        2.2.3 对LFM信号的调制结果
        2.2.4 仿真分析
    2.3 雷达信号编码间歇采样调制特性
        2.3.1 编码间歇采样调制内涵
        2.3.2 伪随机编码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特性
        2.3.3 周期循环编码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特性
        2.3.4 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雷达成像方法
    3.1 引言
    3.2 间歇采样调制LFM雷达信号
        3.2.1 信号组成原理
        3.2.2 与完整LFM信号的比较
    3.3 基于压缩感知的目标图像重构算法
        3.3.1 传统LFM体制雷达成像处理方法的问题
        3.3.2 压缩感知原理
        3.3.3 目标图像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3.3.4 图像重构处理流程
    3.4 仿真分析与微波暗室实验
        3.4.1 实测ISAR数据验证
        3.4.2 微波暗室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正交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全极化成像雷达目标HRRP合成方法
    4.1 引言
    4.2 同时全极化成像雷达正交间歇采样调制信号
        4.2.1 目标全极化测量
        4.2.2 正交间歇采样调制信号
    4.3 基于压缩感知的全极化HRRP重构方法
        4.3.1 正交编码间歇采样调制信号压缩感知重构模型
        4.3.2 单极化OMP重构算法(SP-OMP)
        4.3.3 全极化同时OMP算法(FP-SOMP)
        4.3.4 全极化HRRP重构流程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4.4.1 数字仿真验证
        4.4.2 实测全极化无人机数据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成像雷达目标图像特征控制方法
    5.1 引言
    5.2 基于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成像雷达有源回波对消方法
        5.2.1 成像雷达目标图像有源回波对消的挑战
        5.2.2 基于均匀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有源回波对消方法
        5.2.3 基于编码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有源回波对消方法
        5.2.4 均匀与编码间歇采样调制有源回波对消效果比较
    5.3 基于编码间歇采样调制信号的ISAR压制式图像特征控制方法
        5.3.1 图像特征控制原理
        5.3.2 性能评估
        5.3.3 调制参数设计
        5.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申请专利情况
    四、获得的成果与奖励
附录A 编码间歇采样调制LFM信号模糊函数推导

(4)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r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方向
        1.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的方向
    1.2 可行性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状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2 研究相关理论方法
    2.1 可行性研究相关概念
    2.2 可行性研究的层次和内容
    2.3 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3 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需求和必要性
    3.1 企业概况
    3.2 项目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要素分析
        3.2.2 经济环境要素分析
        3.2.3 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分析
        3.2.4 技术环境要素分析
    3.3 企业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和能力
        3.3.1 射频仿真实验室
        3.3.2 软件评测中心
        3.3.3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3.3.4 卫星导航设备
    3.4 项目相关技术和实验室发展状况
        3.4.1 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技术方面
        3.4.2 组合导航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
        3.4.3 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方面
    3.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5.1 国外发展现状
        3.5.2 国内发展现状
        3.5.3 项目投资产生的意义
4 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4.1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4.1.1 建设目标
        4.1.2 考核指标
    4.2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
    4.3 GZDH重点实验室功能布局规划
        4.3.1 实验室系统结构
        4.3.2 实验室组成
    4.4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主要技术方案
        4.4.1 卫星导航终端设备测试技术分析
        4.4.2 组合导航技术与应用分析
        4.4.3 卫星导航应用技术
    4.5 GZDH重点实验室主要资源配置
        4.5.1 依托单位科研队伍情况
        4.5.2 依托单位培养人才的能力
    4.6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预算
5 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规划
    5.1 GZDH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和职责
        5.1.1 完善实验室组织机构
        5.1.2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5.1.3 建立课题负责人制度
    5.2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任务分解和时间估算
    5.3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
    5.4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
        5.4.1 质量控制的概念
        5.4.2 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与对策
    5.5 GZDH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5.5.1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5.5.2 进度风险及应对措施
        5.5.3 人员风险及应对措施
        5.5.4 费用风险及应对措施
        5.5.5 产生的社会效用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卫星侦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感知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侦察卫星感知效果的影响
2 复杂电磁环境对卫星侦察信号的影响
3 结语

(6)反导防御星载光电侦察系统及光电对抗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星载光电侦察系统概述
    1.1 系统简介
    1.2 实战运用
2 星载光电侦察系统分析
    2.1 星载光电侦察系统主要战技术参数分析
        2.1.1 低轨导弹预警卫星主要战技术参数
        2.1.2 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战技术参数
    2.2 侦察过程分析
3 光电对抗星载光电侦察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1 星载光学成像系统的弱点分析
    3.2 光电对抗星载光电侦察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3.2.1“瞄得准”———卫星位置精确跟踪可行性研究
        3.2.2“够得着”———光电有源干扰可行性研究
        3.2.3“防得住”———光电无源干扰可行性研究
4 结束语

(7)国外空间电子对抗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卫星微波告警定位技术
2卫星微波抗干扰技术
    2.1美国DSCSⅢ卫星抗干扰技术
    2.2Milstar卫星抗干扰技术
    2.3GPSⅢ卫星抗干扰技术
3卫星微波干扰技术[8,9]
    3.1对卫星测控系统的电子干扰攻击技术[10]
    3.2对卫星通信系统的电子干扰攻击技术[11]
    3.3对导航卫星(GPS)的电子干扰攻击技术[12,13]
    3.4对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的电子干扰攻击技术
4空间电子对抗技术发展建议

(8)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通信对抗技术
    1.3 混沌科学及其发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混沌时间序列的基本理论
    2.1 混沌定义及特点
    2.2 相空间与相图
    2.3 Lyapunov 指数
    2.4 常见混沌系统
        2.4.1 离散混沌系统
        2.4.2 连续混沌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干扰样式分析
    3.1 干扰概述
    3.2 传统干扰信号分析
        3.2.1 白噪声干扰
        3.2.2 单音干扰
    3.3 混沌干扰信号分析
        3.3.1 混沌直接干扰
        3.3.2 混沌迭代干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载波同步干扰研究
    4.1 载波同步的实现
        4.1.1 基本锁相环结构
        4.1.2 QPSK 信号载波同步技术
        4.1.3 锁定指示
    4.2 白噪声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
        4.2.2 Matlab 仿真分析
    4.3 单音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
        4.3.2 Matlab 仿真分析
    4.4 混沌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4.4.1 Liu_y 混沌直接干扰仿真
        4.4.2 Tent 混沌迭代干扰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透明转发器干扰研究
    5.1 通信链路中的非线性
        5.1.1 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来源
        5.1.2 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
    5.2 限幅器的非线性建模
    5.3 Matlab 仿真分析
        5.3.1 仿真一
        5.3.2 仿真二
    5.4 干扰试验
        5.4.1 干扰源直接干扰试验
        5.4.2 混沌迭代干扰试验
        5.4.3 转发干扰试验
        5.4.4 试验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外空安全战略研究 ——兼论中国外空安全战略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三、 论文涉及的重要定义与概念界定
    四、 论文设计思路、可行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五、 论文创新之处和难点
    六、 论文框架和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外空安全理论概述
    第一节 外空安全战略研究——“天权论”的提出
    第二节 外空安全理论研究——四个主要流派
    第三节 外空安全定性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外空安全“区间分析体系”
    第一节 外空武器的战略作战价值
    第二节 影响外空安全战略的正向要素
    第三节 影响外空安全战略的负向要素
    第四节 外空安全“区间分析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空大国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
    第一节 美国外空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
    第二节 俄罗斯外空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
    第三节 欧盟外空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
    第四节 新兴空间国家外空安全战略与外空能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空多边安全论坛及现状
    第一节 联合国系统与外空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
    第二节 地区性空间合作组织
    第三节 外空安全领域重要非政府组织
    第四节 多边外空安全进程回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外空安全战略框架设计
    第一节 中国外空安全能力
    第二节 中国外空安全环境
    第三节 中国外空安全“区间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外空安全战略框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0)靶场电磁频谱安全分析与防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美日电子侦察飞机的威胁分析
2 美日电子侦察卫星的威胁分析
3 靶场电磁防护方法
    (1) 电子欺骗法
    (2) 噪声干扰法
    (3) 波束控制法
    (4) 电子反侦察法
    (5) 电磁频谱管控法
4 结束语

四、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D]. 魏宏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D]. 于心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3]宽带雷达信号间歇采样调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吴其华.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GZDH应用与测试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 陈剑芳.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5]卫星侦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感知影响分析[J]. 许莹昌,刘轶. 科技视界, 2016(23)
  • [6]反导防御星载光电侦察系统及光电对抗可行性分析[J]. 张阳,刘湘伟,姜林. 飞航导弹, 2016(06)
  • [7]国外空间电子对抗技术发展[J]. 周宇昌. 空间电子技术, 2015(01)
  • [8]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研究[D]. 卞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9]外空安全战略研究 ——兼论中国外空安全战略框架设计[D]. 张泽. 外交学院, 2012(12)
  • [10]靶场电磁频谱安全分析与防御方法研究[J]. 崔积丰,田益明,张亮. 舰船电子对抗, 2011(03)

标签:;  ;  ;  ;  ;  

军用卫星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