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

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

一、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怡[1](2021)在《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评价与产品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羊毛产品逐渐向轻薄化四季皆宜的方向发展,轻薄型针织类毛织物在贴身服用面料的应用逐渐增多。毛纺企业通常会采用羊毛与不同纤维原料混纺的方法,实现各纤维原料的性能互补,改善羊毛针织服装的贴身穿着舒适性。但目前企业多凭经验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存在产品开发随意性较大,理论依据不足,产品性能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本课题将对具有不同羊毛混纺纱线的轻薄型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轻薄型毛衫成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为毛纺织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首先,本课题通过选取轻薄贴身穿针织服装常用的4种羊毛混纺纱线,及3种集圈比例不同的单面针织结构,制备出12种织物样品,并制备同规格的3种纯羊毛织物样品作为对照组,保证纱线线密度、纱线原料混纺比例以及织物上机密度等规格参数均相同。本实验通过测试纱线的毛羽及捻度两项结构参数和织物的线圈密度、面密度、厚度等基本参数,对比分析了各试样的基本性能,用于后续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羊毛混纺纱线的有害毛羽值高于纯羊毛纱线,其中羊毛/莱赛尔混纺纱的有害毛羽值和捻度最大,其针织物可能会对人体皮肤产生较明显的刺痒感;羊毛/coolmax涤纶混纺纱和羊毛/尼龙混纺纱的有害毛羽值和捻度较小,二者针织物对人体皮肤的刺激较为柔和;所有织物样品均为轻薄型针织面料,其中羊毛/莱赛尔针织物的厚度最大,羊毛/coolmax涤纶针织物的厚度最薄。其次,本课题测试了织物的散热性、透气性、吸湿性、散湿性、导湿性等热湿舒适性能,并探究了轻薄型羊毛混纺针织面料的纱线原料及针织结构两个因素对其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穿着场景下,人体对贴身穿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合理优选出适用于贴身穿着的轻薄型羊毛混纺针织面料,本课题根据轻度和中度两种强度的运动特点对实验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客观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纱线原料对织物的散热性、透气性、吸湿性、导湿性及散湿性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原料为羊毛/莱赛尔、羊毛/coolmax涤纶、羊毛/丙纶、羊毛/锦纶的轻薄针织物均适用于在轻度运动场景下贴身穿着,原料为羊毛/莱赛尔、羊毛/coolmax涤纶、羊毛/丙纶的轻薄型针织面料均适合用于在中度运动场景下贴身穿着;针织结构对织物的散热性、导湿性及散湿性具有显着影响,其中集圈比例越高,轻薄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的客观综合评价结果越好。最后,本课题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开发了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衫,并通过分析人体穿着实验结果,优选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最适用于贴身穿着的羊毛混纺纱线类型。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探究了在轻、中两种运动强度的贴身穿着场景下人体的生理热湿参数以及主观感受评价的变化差异,并进行了织物样品热湿舒适性能的主、客观综合评价的匹配度检验,从而得到了羊毛混纺纱线用于贴身针织服装的总体舒适性结果。结果显示:羊毛/锦纶混纺纱制成的针织衫最适合在进行轻度运动时贴身穿着时,其总体舒适性最佳,且闷感、热感及刺痒感最不明显;羊毛/coolmax涤纶混纺纱与羊毛/丙纶混纺纱制成的针织衫最适合在进行中度运动时贴身穿着,二者的总体舒适性最佳,在运动结束后平均皮表温度及衣内湿度最快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且闷感、热感及湿感最不明显,刺痒感适中;羊毛/莱赛尔混纺纱制成的针织衫最不适合贴身穿着,其刺痒感最为明显,接触舒适性最差。

禹晴[2](2021)在《全棉吸湿快干T恤面料的研究》文中提出纯棉织物具有自然、舒适、环保的特点,近年来,采用以纯棉纤维为主的天然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服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对于服装的关注重点更多的集中在舒适性方面。纯棉织物吸湿性能良好,当人体出汗时,纯棉织物虽然能够吸收大量汗液,但汗液会储存在织物内难以排出,大大降低穿着舒适感,因此,研究亲肤天然同时又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纯棉针织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外对全棉吸湿快干面料的研究较少,且市面上的吸湿速干服装产品的不合格率问题十分突出。本课题从织物工艺流程的前处理方式、后整理方法、针织面料三个方面对纯棉针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现有的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评定标准,从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个方面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纯棉针织物坯布分别进行煮炼、碱缩、丝光三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测试了经过这三种前处理工艺的纯棉针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对比煮炼后的织物,碱缩后织物的润湿性、导湿性增大,由于碱缩后织物产生收缩,织物的克重和线圈密度增大,导致织物的透湿性降低,因此在织造织物时可适当减小织物的克重和线圈密度,可以提高碱缩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丝光后织物的厚度大大减小,织物表面平滑,导致织物的润湿性、吸水性减小,导湿性、散湿性增大,丝光工艺有利于提高织物的快干性能。(2)用硅油、亲水硅油、吸湿快干整理剂三种不同后整理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后整理,对后整理前以及这三种后整理的织物进行吸湿快干性能的测试,得出硅油、亲水硅油会降低织物的润湿能力和导湿能力,不适合作为纯棉织物吸湿快干后整理剂,经过吸湿速干剂后整理的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得到改善,在选用的三种试剂中,选定吸湿快干整理剂作为最佳的后整理剂。(3)制备了6种不同的纯棉针织物,这六种织物的纱线捻度有高、中、低三种不同的捻度,其中高、中捻度的纱线的纺纱方式为普通环锭纺,低捻度的纱线采用了紧密纺,以及单面纬平针和双面罗纹两种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再用选定的整理剂对准备好的6种织物进行后整理,然后对这些织物按照标准进行吸湿快干性能的测试,可以得出织物的克重、厚度、线圈密度越小,织物越轻薄,组织结构越疏松,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越好。织物的线圈密度对织物的排汗性影响大,织物的线圈密度越小,织物结构越疏松,织物的排汗性越好。织物的吸湿快干性受所用纱线捻度的影响较小,捻度低的纱线可以通过紧密纺降低纱线毛羽,提高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

颜奥林[3](2020)在《纺织品热湿舒适性能测试及综合评价》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创新的纺织技术和多样化的生活水平改变了织物的需求。如今,纺织品的舒适性,尤其是热湿舒适性已经成为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主题。但是对于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揭示纤维—纱线—织物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并且由于针织面料的可延展性和柔软性,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较好,人们的研究重心在于针织面料,对于机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纤维性状、纺纱参数、织物参数三个方面出发,采取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上机织造了13种纬平针针织试样和13种2/2左斜的机织试样。通过对试样的各项基础性能指标和热湿舒适性指标的测试,采用SAS软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织物的热湿舒适性优劣。以纤维异形度为影响因素,分别选择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扁平形、三角形、十字形、哑铃形的5种涤纶纤维,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横、纵形态的观察。同时将这5种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以80:20的混纺比进行混纺,得到5种线密度均为19.4tex的混纺涤纶纱。通过上机织造,织成组织结构分别为纬平针的针织面料和2/2左斜的机织面料,这十种试样的纱线线密度、纺纱方式、纤维种类均相同。测试面料的透气性、透湿性等热湿舒适性能,结果表明:对两种组织结构的面料而言,随着纤维异形度的增大,织物的透气性增加、透湿性增加、芯吸高度增加、保温率降低。由于机织试样的面密度大于针织试样,针织试样的透气性远大于机织试样,透湿性大于机织面料,保温性小于机织面料,芯吸高度两种面料相差不大。哑铃形纱线织得的面料热湿舒适综合性能最佳。以纤维种类为影响因素,选择纱线线密度均为14.8tex的纯棉纤维、竹浆纤维、纯莫代尔纤维、棉/竹纤维(50/50)、棉/莫代尔纤维(50/50),制成组织结构分别为纬平针的针织面料和2/2左斜的机织面料,这十种试样的纱线线密度、纺纱方式均相同。分别测试了试样的热阻、湿阻、透气、透湿和保温性等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综合评价公式。结果表明纤维种类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影响显着,对于相同组织结构不同原料的试样,莫代尔纤维织得的面料透气性、保暖性和导湿性最好,棉纤维面料的透湿性最好;而对于相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大于机织面料,保温率和导湿性小于机织面料。在织物相同结构参数下,莫代尔纤维的热湿舒适性明显优于其他纤维种类。以纺纱方式为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了环锭纺、涡流纺和赛络纺的成纱原理和纱线内部结构,选择使用环锭纺、涡流纺和赛络纺纺制的线密度均为19.4tex的涤纶纱线,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三种纱线进行表面形态观察,并将这三种纱线织成组织结构分别为纬平针的针织面料和2/2左斜的机织面料,这六种试样的纱线线密度、纤维种类均相同。测试了试样的透气透湿、垂直芯吸和保温性等热湿舒适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组织结构不同纺纱方式的试样,涡流纺试样的透气率分别高于赛络纺试样和涡流纺试样的35.22%、21.79%;透湿量分别高于这两种试样的5.93%、4.73%;30 min时的芯吸高度分别高于这两种试样的22.79%、15.44%;湿阻最小。环锭纺试样的保温率分别高于涡流纺试样和赛络纺试样的10.70%、16.87%,热阻最大。对于相同纺纱方式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大于机织面料,保温率和导湿性小于机织面料。涡流纺织物的热湿舒适综合性能最好。

翟倩[4](2021)在《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家居服作为现代人日常休闲生活中所必备的服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服面料的天然、舒适、环保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家居服市场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面料、风格等方面较为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对于家居服研究关注较少。同时,木棉纤维具有天然、超细、高中空、吸湿导湿、防菌防螨等特性,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可以将木棉纤维用于家居服的面料设计中,为家居服的设计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本课题围绕含木棉家居服面料的开发和性能评价为主题,从市场调研、家居服面料的试织、面料热湿舒适性、织物风格以及家居服的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国内女性消费者的家居服市场调研。聚焦国内女性消费者,设计调研问卷,从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对于家居服的认知情况、购买行为以及家居服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等4个方面进行调研,发放回收403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受访者中有97%在生活中会穿着家居服;近一半女性受访者每年会购买1-3套家居服。在家居服品牌方面,受访者所了解和购买过的家居服品牌以国外品牌为主,对于国内品牌了解及购买行为较少。面料舒适度是在购买家居服时最重要的指标,消费者更倾向于天然纤维面料。对于休闲运动风、成熟优雅风、简约风的认可度较高。建立了消费者基本信息与购买行为之间的统计模型,年龄会影响消费者选择家居服的价格、面料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品牌。消费者的职业会影响款式的选择。国内女性家居服市场主要存两个问题,其一是家居服面料舒适性欠佳,其二是面料同质化显现严重。(2)含木棉纤维的家居服织物试织。评价了4种不同规格的混纺比为20/80的木棉/棉混纺纱线及其对比样的纱线形态、条干均匀度、毛羽、强伸性等4个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混纺比为20/80木棉/棉混纺纱线中,木棉纤维浮在纱线表面;木棉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随着纱线线密度的增大,纱线条干不均率表现越明显;木棉/棉混纺纱线的毛羽数量大于纯棉纱线;木棉/棉混纺纱线的粗细节较多,不均率略高于纯棉纱线;紧密纺20/80木棉/棉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在170.23c N-294.37c N之间,断裂伸长率在5.33%-6.46%之间。设计了4种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针织面料的试织方案,通过织造、前处理、染色等工序,制备了4种织物,测试了织物表面形态结构,评价了织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木棉纤维分布在织物的表面,并且能够保持较好的中空结构。双罗纹织物组织织物的整体力学性能好于线密度大的其他纬平针织物。相同条件下,在力学性能方面含木棉混纺织物的力学性能略优于纯棉织物,并且拥有更好的断裂伸长。罗纹的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顶破强力最大;相同织物组织的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顶破强力大于纯棉面料。(3)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评价。测试了织物的透气、热阻、透湿性、芯吸、湿阻。结果表明:含木棉织物的透气率在230.64-705.48mm/s之间;热阻在0.0341-0.0364W/(m2·℃)之间;透湿量在6415.9-6783.6g/(24h·m2)之间;纵向芯吸高度在38-132mm,横向芯吸高度在30-132mm之间;湿阻在3.21-3.56 m2·Pa/W之间。线密度相同的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略差于纯棉织物;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保暖性比纯棉织物好;纯棉织物的湿阻更小,阻碍湿气传递的能力更弱;木棉混纺织物的透湿量更大、芯吸能力优于纯棉织物,人体在穿着舒适感更高。相同混纺比,纱线线密度不同的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与织物组织结构相关。(4)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织物风格评价。基于KES-F织物风格测试系统,评价前处理对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织物风格的影响,并对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基本织物风格与纯棉织物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织物的拉伸回复率在27.70%-41.40%之间,织物前处理后,木棉混纺针织物的拉伸回复率明显下降,拉伸回复性能力变差;剪切刚度在0.54-0.61 c N·cm-1之间,经过前处理后,剪切刚度大幅下降,织物活络性变好;弯曲刚度在0.009-0.021 c N·cm2·cm-1之间,弯曲刚度减小,柔软度变好;压缩比功在1.36-1.76 c N·cm·cm-2之间,压缩比功变小,影响织物的蓬松感;表面粗糙度在2.967-6.724μm之间,前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减小,大部分木棉混纺针织物材料光滑度提高,仅木棉/棉罗纹织物的光滑度会降低。染色过程后,织物的拉伸、剪切、弯曲性能均无明显变化,但织物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织物光滑度有所提高,同时,压缩比功也有一定程度减小,影响了织物的蓬松感,进而降低织物的压缩性能。对含木棉家居服面料进行了织物风格评价,结果表明:木棉混纺家居服织物的丰满度在7.28-7.59之间,纯棉织物丰满度为6.98。木棉混纺家居服织物硬挺度在2.39-2.74之间,滑糯度在5.79-6.18之间,清爽度在3.65-4.29之间。含木棉家居服织物更具备舒适性和保暖性。(5)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织物的设计实现及主观评价。基于前期织造的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织物,对18-30岁年龄段女性家居服进行了设计,并制作实现。设计家居服热湿舒适性及织物风格的主观评价评分表,该年龄段内的15名女性对木棉混纺家居服及纯棉家居服的热湿舒适性及织物风格进行了主观评价。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评分表设计7个评分指标,分数范围-3~3分。平均分最高的是14.2tex木棉/棉纬平针木棉混纺家居服。织物风格主观评价表中设计了4个指标,分数范围0~5分。含木棉纤维家居服的丰满度和滑糯度评分相对较高。综合家居服热湿舒适性及织物风格主观评价,得出结论:含木棉纤维家居服具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

王欣[5](2020)在《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夏季高档轻薄毛织物,除了要保证织物的手感风格、抗静电、弹性优良、抗皱、染色性好等性能以外,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当前对于织物的热湿综合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织物的热湿舒适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保持单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变化相对较小的原则,从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选取16种针织混纺织物和24种机织混纺织物;测试了16种针织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面密度、横纵密度、厚度等基本参数,并由纱线线密度和横纵密度,计算出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测试了24种机织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面密度、经纬密度、厚度等基本参数,由纱线线密度和经纬密度计算出机织物的经向、纬向紧度和总紧度;并对织物的密度、面密度、厚度、未充满系数、紧度系数等各项基本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织物的面密度相同时,羊毛含量越高,37.5涤纶含量越少,织物的厚度越大;16种针织物的厚度范围为0.3280.883mm,未充满系数范围为8.2228.25,面密度范围为53248 g/m2;24种针织物的厚度范围为0.2290.482mm,紧度范围为65.71%95.70%,面密度的范围为133218g/m2,平纹织物的面密度较小。测试了16种针织混纺织物和24种机织混纺织物的热阻和传热系数、瞬间接触凉感Q-max等热传递性能和回潮率、吸水率、芯吸高度、干燥速率等湿传递性能以及干-湿态升温性能和透气性等客观性能,探讨了针织混纺织物和机织混纺织物的羊毛含量、37.5涤纶含量、组织结构、面密度等因素对其各项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当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羊毛含量一定时,含有37.5涤纶的混纺织物的吸湿凉爽性优于含有普通涤纶的混纺织物;混纺织物中37.5涤纶的含量在30%35%时,织物的吸湿凉爽性最佳;在混纺织物的组成成分、组织结构等参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厚度越小,其吸湿、凉感的综合性能越好;水分的存在有助于提高服装的吸湿散热功能;纬平针织物的吸湿、凉爽性优于其他组织结构的针织物;平纹织物的吸湿凉爽等热湿综合性能优于二上一下破斜纹、两上一下斜纹、两上两下纬重平、方格组织及透孔组织等组织的机织物;透气率与混纺织物的未充满系数和紧度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选取了8种机织物作为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试样,测试了经吸湿排汗整理后相应织物的传热系数、Q-max、干-湿态升温性能、回潮率、吸水率、干燥速率、透气性等性能,并对整理前后相应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显示:吸湿排汗整理使得机织混纺织物的传热系数和透气率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增大了机织混纺织物的吸湿、吸水性能。经吸湿排汗整理后的混纺机织物的总体吸湿、散湿、散热、凉感的性能增强。对16种针织混纺织物和24种机织混纺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进行了主观触摸实验评分,并选用3种针织物和5种机织物进行着装实验,并对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热感、湿感、闷感、粘感、凉感等主观感觉评分,最后选择运动30min后的各项主观感觉评分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主、客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通过主、客观评价的共同分析,能够对混纺织物的热湿综合性能进一步判断与验证。

江奇佳[6](2019)在《单向导湿针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人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向导湿织物由于其对水分的单向传导效果能够显着提高织物热湿舒适性,大量对单向导湿机织物与针织物的研究随之出现,但是在单向导湿非织造布上的研究依然较少。本课题聚焦单向导湿针刺复合非织造布,以粘胶纤维、细旦涤纶纤维、十字截面涤纶纤维、高吸水性涤纶纤维为原料制备了四种单层针刺纤维网,然后以针刺加工方式分别制备了不同克重的十字截面涤纶/高吸水性涤纶针刺复合纤维网与不同叠合方式下的涤/粘针刺复合纤维网两组具有单向导湿性能的复合纤维网。通过对比单层纤维网吸湿性能与复合纤维网吸湿时的含水量变化、纤维网浸湿时间、液态水分扩散速率、吸水速率,研究水分在复合纤维网中的基本传递情况。通过分析M290液态水分测试仪测得的水分在涤纶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水平方向上的扩散情况与手动向涤/粘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滴墨肉眼观测水分扩散情况两种方式,分析了水分在复合纤维网中的传输机理。最后通过在服用领域内的应用,具体解释了水分在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中的两种传输路径,证明了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在服用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的两侧因针刺加工配置了两种存在润湿梯度的纤维,在复合纤维网吸水时,无论先从哪一面开始吸水,最终吸湿性好的纤维层的含水量总是大于吸湿性差的纤维层的含水量,即水分在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中总是倾向于向高吸湿性纤维层传递,水分传递具有明显的方向性。(2)制备复合纤维网的单层纤维网克重对复合纤维网的单向导湿效果影响较小,只影响试样两侧的最大含水量,不改变水分传递方向。对比涤纶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随着十字截面涤纶单层纤维网的克重从70g/m2增加到100g/m2,其两侧的最大含水量均有所下降,降幅与测试时的滴水方向有关。(3)水分在涤/粘针刺复合纤维网中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水分仅在粘胶纤维层或由粘胶纤维构成的导湿通道扩散,由于两种纤维存在明显吸湿性能差异,粘胶纤维层与涤纶纤维层吸水边界明显。(4)采用针刺工艺复合两种吸水性能存在差异的单层纤维网时,针刺的方向会引起纤维的层间转移,最终对复合纤维网的单向导湿性能有较大影响。以吸湿性较差的纤维层叠合在吸湿性较好的纤维层之上的方式送入主刺机构制备而成的复合纤维网具有更好的单向导湿性能。文中所制备的涤/粘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在不改变其他工艺参数,仅改变叠合方向的情况下,其水分单向传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36.42与311.25,单向导湿性能差异较大。(5)纤维原料的选择对复合纤维网最终的单向导湿效果影响较大。当采用吸湿性好的纤维网在上,吸湿性差的纤维网在下主刺叠合顺序时,涤/粘针刺复合纤维网的涤纶层一侧含水量、液态水分扩散速率、吸水速率均为0,具有理想的单向导湿性能,而以十字截面涤纶纤维与高吸水性涤纶纤维为原料的涤纶复合纤维网两侧纤维在吸湿性能上的差异不足以通过结构设计法实现理想的单向导湿效果,吸湿性较差的十字截面涤纶层一侧水分的水平扩散速率有0.40-1.88,吸水速率有6.66-13.72,即十字截面涤纶层依旧有水分扩散,单向导湿效果不理想。(6)在将单向导湿针刺非织造布应用于贴身服用面料时,通过以高吸湿的粘胶纤维层为近外界环境一侧,低吸湿的涤纶纤维网为近人体一侧,采用针刺工艺将两种吸湿性能差异大的纤维网复合而成的非织造布,能够实现将人体汗液向外排出,并一定程度上将外界水分与人体隔绝的功能,具有较好的单向导湿能力。当针刺方向为内侧的涤纶纤维层方向向外侧粘胶纤维层方向进行针刺时,能进一步提高复合纤维网的单向导湿能力。

孟沙沙[7](2019)在《凉爽型羊毛针织产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毛是由蛋白质组成,且具有独特的蛋白质结构,使得其吸湿性和保暖性良好,服用领域较广。但是,一方面羊毛导热系数小、具有刺痒感,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羊毛服用性能方面认识的不足,造成羊毛大多应用于秋冬季服装。随着羊毛改性技术的发展,以及羊毛吸湿凉爽性能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逐步认识到改性羊毛织物好的吸湿凉爽性能。在炎热的夏季,人体温度升高,同时皮肤表面会产生大量的汗液,如何快速导热导湿,降低体表温度,保持人体凉爽,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研究和开发凉爽型夏季服装用高档羊毛针织面料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面料具有吸湿吸汗、导湿快干和手感干爽的性能,本课题采用改性羊毛纱线包括丝光羊毛纱线和防缩羊毛纱线,分别与具有凉感功能的锦纶长丝进行交织,经针织结构设计及针织、染整制备工艺处理,探讨了不同组织结构、羊毛纱线种类等方面对织物基本服用性能和凉爽舒适性能的影响。首先,本课题对丝光羊毛纤维和防缩羊毛纤维的表观性能、亲水性和吸、放湿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普通羊毛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防缩羊毛纤维和丝光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的剥离程度依次加重,纤维表面类脂物逐渐减少,亲水基团增加,使纤维更具有亲水性;同时丝光羊毛纤维和防缩羊毛纤维的吸、放湿平衡回潮率都较普通羊毛纤维高,且3种羊毛纤维的吸、放湿速率均呈指数形式衰减。其次,对改性羊毛纱线和凉感锦纶长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分别与普通羊毛纱线和常规锦纶长丝进行了对比。测试内容包括:羊毛纱线的捻度和毛羽指数等结构参数,吸、放湿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以及锦纶长丝的回潮率和拉伸断裂性能。发现丝光羊毛纱线和防缩羊毛纱线捻度均较普通羊毛纱线小,纱线毛羽多;丝光羊毛纱线和防缩羊毛纱线吸、放湿平衡回潮率均小于普通羊毛纱线,但防缩羊毛纱线断裂强力最高,弹性稍差,丝光羊毛纱线断裂强力最低,弹性变化不明显。凉感锦纶长丝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且含有凉感功能颗粒,纵向蓬松;与常规锦纶长丝性能相比较,凉感锦纶长丝具有较高的回潮率,且断裂强力减小,断裂伸长率增加。第三,基于针织圆机纬编产品,设计开发了共9种使用丝光羊毛纱线/异截面凉感锦纶长丝、防缩羊毛纱线/异截面凉感锦纶长丝交织的罗纹排针配置的集圈、双罗纹织物,给出了织物的针织工艺和染整工艺;测试分析了织物的力学性能、吸湿排汗性能等基本服用性能。结果表明:罗纹排针配置的集圈织物和双罗纹织物在力学性能方面变化不明显,在外观保持性能、织物风格和吸湿排汗性能方面,集圈织物总体稍好于双罗纹织物,都满足针织服装基本服用性能的要求。第四,对织物的干、湿态升温性能、热传递性能、导湿性能以及接触凉感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织物的凉爽舒适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判,得出罗纹排针配置的集圈织物的凉爽舒适性能整体比双罗纹类织物好的结果;同时表明利用芯吸效应原理设计得到的单向导湿织物具有较好的凉爽功能。

韩浩,丛洪莲[8](2019)在《纬编针织吸湿排汗面料设计原理与开发实践》文中指出通过国内外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的开发动态概述吸湿排汗纤维、吸湿排汗后整理技术及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和灯芯点芯吸原理开发出的导湿快干针织物结构。同时选用CoolMax纤维纱线和涤纶为原料,通过一定的编织工艺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出一款表面具有凹凸效果的吸湿快干针织面料,并对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今后吸湿排汗针织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郑呈祥[9](2019)在《女性跆拳道服结构与热湿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跆拳道正式成为奥运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当中,而道服是最直观体现该运动的标志。跆拳道服装的结构与面料是影响跆拳道运动的主要因素。服装结构直接响训练者身体运动的舒适性及美观性,而面料的选择影响服装的热湿舒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训练者的运动舒适度。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跆拳道服装男女版型相同,结构简单,并且面料选用梭织面料,没有弹性,道服整体较为宽大,美观性及运动机能性较差,文章通过实验,对其结构与面料进行改善,以提高道服穿着的运动舒适性及热湿舒适性。本论文所涉及的实验包括以下几部分:(1)版型设计:当前市售道服男女版型相同,结构简单,且面料均为梭织面料,面料没有弹性,导致美观性与运动过程中运动舒适性差。通过调研,了解到大部分运动服装均采用针织面料,因此新型道服采用针织面料,不同于传统梭织面料道服的版型,对道服版型重新设计,使道服穿着运动更加舒适;(2)面料基本性能测试:当前市售道服主要采用45%涤/55%棉混纺梭织面料以及纯棉梭织面料制作,部分道服有里衬,里衬选用纯涤纶梭织面料,梭织面料没有弹性,而由于针织面料的弹性较好,通过大量文献查找以及市场调研,了解到大部分运动服装均采用针织面料,因此选取相对应的针织面料进行实验对比。实验选用纯棉针织面料1#、45%涤/55%棉混纺针织面料2#、涤纶针织面料3#、45%涤/55%棉混纺梭织面料4#、纯棉梭织面料5#、涤纶梭织面料6#等6种面料,分别进行吸湿性、透湿性、导湿性、散湿性、透气性、耐撕扯性等基本性能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更适用于做道服的最佳面料;(3)人体穿着实验:本实验进行样衣穿着实验之前,受试者穿着内衣运动十分钟后,先用红外热像仪在距离受试者1m处拍摄全身皮肤表面温度的热像图,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拍摄运动前上身温度的区域分布图,选取颜色最亮、温度最高的区域前胸部、腹部、腋下、背中、大腿内侧五个部位,从而确定身体的测量部位,并且结合人体汗腺分布特点,在人体的前胸部T1、腹部T2、腋下T3、背中T4、大腿内侧T5设置测量点固定温、湿度传感器,测量身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具体的温、湿度数据;全程需两次人体穿着实验。1)选取3名跆拳道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穿着原道服样衣1(以纯棉梭织面料道服为例)和新版型的道服样衣2(面料仍为纯棉梭织面料)分别进行人体穿着实验,通过热红外成像技术拍摄的人体体表温度热像图,确定测量部位,将温湿度传感器固定于人体前胸部T1、腹部T2、腋下T3、背中T4、大腿内侧T5五个部位,进行实验,在训练10分钟后脱下样衣,用红外热像仪拍摄各部位运动后脱去样衣瞬间的热像图,并对温湿度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得到结论:控制面料相同,得到版型对于宽松的跆拳道服的热湿舒适性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2)测试完面料基本性能实验后,选取更适合作为跆拳道运动服装的面料,结合新的版型制作新型道服样衣3,穿着样衣2与样衣3两套版型相同、面料不同的服装,重复上述人体穿着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拍摄各部位运动后脱去样衣瞬间的热像图,然后对温湿度传感器在训练十分钟内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控制版型相同,得到面料对宽松的跆拳道服的热湿舒适性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4)主观实验:在原道服样衣1基础上改变服装版型与面料得到新型道服样衣3,对3名实验对象穿着样衣1与样衣3进行主观实验,通过站立、跑步、举手、抬腿、横叉等跆拳道基本动作,感受优化前后道服结构及面料的穿着运动舒适性,进行主观实验对比,并填写主观实验问卷。主观实验问卷选取3种主观感觉进行评价,具体包括8个指标,依次为外观感觉评价(美观性,适体性),穿着感觉评价(牵扯感、刺痒感、触感),热湿舒适性评价(透气性、闷热感、粘体感)。最后收集主观实验问卷结果,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得到结论:优化后的道服样衣3比样衣1在结构和面料热湿舒适性方面是否均有所提高。通过以上各项实验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新型道服样衣3在结构舒适性和热湿舒适性方面,均比原道服样衣1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吴梦琪[10](2018)在《紧身跑步服面料的设计及舒适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健康运动逐渐成为一个受大众喜欢的一项运动。为了使人们在运动中获得良好的运动机能以及满足对服装舒适性的需求,本文进行了紧身跑步服面料的设计开发与舒适性研究。本课题选取7种纱线为原料织成40种针织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和拉伸性能测试分析。本文选择7种功能性纱线原料为吸湿速干纱线:coolmax包纱(83dtex/36f+22dtex莱卡、83dtex/36f+44dtex莱卡)、cleancool纱线(83.25dtex/75f),咖啡炭纱线(83.25dtex/75f,深灰、浅灰),设计5种组织结构,并在无缝针织设备上完成40种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针织面料的开发。然后针对40种下机整理后的针织面料进行接触冷暖感、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等热湿舒适性能测试.。以及其拉伸性能(塑性变形率、弹性回复率、急弹性回复率以及缓弹性回复率)的测试。综合各实验测试结果,利用模糊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40种针织面料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在非延伸状态下,当原料组合相同时,组织结构对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影响不大,相对比较,纬平针组织、网眼组织结构织成的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较好,1+2罗纹组织、2+3罗纹组织以及2×2抽条组织织成的织物热湿舒适性无明显差异;当织物组织结构相同时,cleancool纱线、咖啡炭纱线为原料织成的织物热湿舒适性好;综合分析得到,平针组织、网眼组织织成的,以cleancool纱线、咖啡炭纱线为原料织成的织物热湿舒适性好。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40种针织面料的拉伸性能分析得到:随着拉伸次数的增加,织物的延伸性能,回复性能,产生的塑形变形均发生变化;织物的塑性变形率升高,弹性回复率降低,急弹性变形率升高,缓弹性变形率降低。最后基于跑步运动的动作姿态分析,选取几种动作结合跑步运动时人体关键部位尺寸变化的情况,分析得到运动中身体各区域对面料各性能的需求,并对紧身跑步服的设计开发提出建议。论文研究为功能性运动服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二、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评价与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羊毛混纺纱线及织物的研究进展
        1.2.1 羊毛混纺纱线的开发现状
        1.2.2 羊毛混纺织物舒适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服装的概述
        1.3.1 羊毛针织服装的发展趋势
        1.3.2 贴身穿羊毛针织服装的开发现状
        1.3.3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服装的性能需求
        1.3.4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服装的常用混纺纤维
        1.3.5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服装的开发问题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羊毛混纺针织物的制备
    2.1 混纺纱线的选取与结构参数
        2.1.1 纱线的选取
        2.1.2 纱线的规格
        2.1.3 纱线的结构参数
    2.2 混纺针织物的制备与结构参数
        2.2.1 针织结构的选择
        2.2.2 实验针织物的制备
        2.2.3 实验针织物的规格及结构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羊毛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
    3.1 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客观测试
        3.1.1 测试指标与测试环境
        3.1.2 测试方法
    3.2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
        3.2.1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透气性的影响
        3.2.2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散热性的影响
        3.2.3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吸湿性的影响
        3.2.4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导湿性的影响
        3.2.5 原料及针织结构对散湿性的影响
    3.3 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客观综合评价
        3.3.1 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3.3.2 热湿舒适性能的客观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衫的开发与穿着实验
    4.1 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衫的开发
        4.1.1 针织结构的确定
        4.1.2 规格及款式的确定
    4.2 主观穿着实验
        4.2.1 实验目的
        4.2.2 受试者
        4.2.3 测试方法
        4.2.4 实验过程
    4.3 主观实验结果分析
        4.3.1 进行轻度运动的贴身穿着场景
        4.3.2 进行中度运动的贴身穿着场景
        4.3.3 穿着舒适性能的主观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2)全棉吸湿快干T恤面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吸湿快干织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
    2.1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
    2.2 织物的润湿和导湿机理
    2.3 织物吸湿快干原理
    2.4 织物规格参数的测试
    2.5 吸湿快干性能静态指标测试
    2.6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实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处理对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影响
    3.1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
    3.2 织物规格参数的测试
    3.3 静态指标测试结果和分析
    3.4 动态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整理剂对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影响
    4.1 织物后整理
    4.2 吸湿快干性能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4.3 吸湿快干整理前后织物各项性能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规格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研究
    5.1 纯棉针织面料的选择和制备
    5.2 织物规格参数测试
    5.3 静态指标测试结果分析与评定
    5.4 动态指标测试结果分析与评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洗后织物的动态指标测试结果
附录2 检测机构吸湿速干检测报告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纺织品热湿舒适性能测试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织物热湿舒适性
        1.2.1 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概念
        1.2.2 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研究发展
    1.3 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1.3.1 微观层
        1.3.2 介观层
        1.3.3 宏观层
    1.4 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体系
        1.4.1 客观评价体系
        1.4.2 主观评价体系
        1.4.3 综合评价体系
    1.5 湿传递机理研究
        1.5.1 纱线湿传递机理研究
        1.5.2 织物湿传递机理研究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试样的上机织造
        2.2.1 针织面料
        2.2.2 机织面料
    2.3 纱线性能测试
        2.3.1 拉伸性能测试
        2.3.2 纱线毛羽测试
    2.4 面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2.4.1 平方米克重测试
        2.4.2 厚度测试
        2.4.3 密度测试
    2.5 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测试
        2.5.1 透气性测试
        2.5.2 透湿性测试
        2.5.3 保温性测试
        2.5.4 芯吸高度测试
        2.5.5 热阻、湿阻测试
第三章 纤维异形度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3.1 纤维异形度的选择
        3.1.1 纤维形态观察
        3.1.2 纤维异形度的计算
    3.2 纤维异形度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3.3 纤维异形度对面料性能的影响
        3.3.1 透气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3.2 透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3.3 保温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3.4 导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3.5 热、湿阻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综合评价
        3.4.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4.3 主成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素纤维种类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4.1 纤维原料的选择
        4.1.1 棉纤维
        4.1.2 竹纤维
        4.1.3 莫代尔纤维
    4.2 纤维种类对面料性能的影响
        4.2.1 透气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4.2.2 透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4.2.3 保温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4.2.4 导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4.2.5 热、湿阻测试结果与分析
    4.3 综合评价
        4.3.1 单因素方差分析
        4.3.2 主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纺纱方式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5.1 纺纱方式的选择
        5.1.1 环锭纺
        5.1.2 涡流纺
        5.1.3 赛络纺
    5.2 纺纱方式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5.2.1 纱线表面形态观察
        5.2.2 纱线性能分析
    5.3 纺纱方式对面料性能的影响
        5.3.1 透气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5.3.2 透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5.3.3 保温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5.3.4 导湿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5.3.5 热、湿阻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综合评价
        5.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5.4.2 主成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家居服概述
        1.2.2 木棉纤维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国内女性消费者的家居服调研问卷
    2.1 调研目的
    2.2 问卷设计及调研
        2.2.1 问卷设计
        2.2.2 确定调研对象
        2.2.3 确定样本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受访者基本信息
        2.3.2 受访者对家居服认知情况
        2.3.3 受访者的购买行为
        2.3.4 国内家居服市场存在的问题
    2.4 受访者基本信息与家居服消费行为相关性分析
        2.4.1 Logistic模型分析
        2.4.2 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木棉纤维的家居服织物试织
    3.1 木棉/棉混纺纱线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3.1.1 试样
        3.1.2 试验
        3.1.3 结果与讨论
    3.2 含木棉家居服织物试织
        3.2.1 织物试织
        3.2.2 织造工艺
        3.2.3 织物染整工艺
    3.3 织物表面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评价
        3.3.1 木棉混纺家居服织物表面形态结构
        3.3.2 织物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热湿舒适性评价
    4.1 试验
        4.1.1 试样
        4.1.2 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透气性
        4.2.2 热阻
        4.2.3 透湿性
        4.2.4 芯吸高度
        4.2.5 湿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织物风格评价
    5.1 试验
        5.1.1 试样
        5.1.2 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拉伸性能
        5.2.2 剪切性能
        5.2.3 弯曲性能
        5.2.4 压缩性能
        5.2.5 表面摩擦性能
        5.2.6 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织物风格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居服设计实现与主观评价
    6.1 青年女性家居服设计
        6.1.1 设计目的
        6.1.2 设计定位
        6.1.3 面料选择
        6.1.4 款式设计
        6.1.5 青年女性家居服制备实现
    6.2 主观评价
        6.2.1 家居服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
        6.2.2 木棉混纺家居服织物风格主观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内女性家居服市场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羊毛及凉爽纤维的简介
    1.3 吸湿凉爽精纺羊毛织物的研究概述
    1.4 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基本理论与评价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2 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织物的选取与参数测试
    2.1 混纺织物的选取
    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针织混纺织物热湿舒适客观性能测试与评价
    3.1 测试指标与方法
    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模糊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机织混纺织物热湿舒适客观性能测试与评价
    4.1 测试指标与方法
    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4.3 模糊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机织混纺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及性能测试与分析
    5.1 混纺织物的选取与性能测试
    5.2 吸湿排汗整理工艺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混纺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主观实验与评价
    6.1 主观触摸实验与评价
    6.2 主观着装实验与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单向导湿针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单向导湿织物研究进展
        1.2.1 单向导湿织物设计原理
        1.2.2 纤维改性
        1.2.3 纱线
        1.2.4 结构设计
        1.2.5 化学整理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针刺单层纤维网制备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单层纤维网针刺工艺与制备
        2.2.1 工艺路线
        2.2.2 针刺加工工艺
    2.3 针刺单层纤维网性能测试
        2.3.1 单层纤维网克重测试
        2.3.2 单层纤维网厚度测试
        2.3.3 单层纤维网芯吸性能测试
        2.3.4 单层纤维网红外光谱测试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2.4.1 针刺单层纤维网克重与厚度
        2.4.2 针刺单层纤维网吸湿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的制备、测试及吸湿性能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试样制备
        3.1.3 复合纤维网基础性能测试
        3.1.4 复合纤维网动态水分传递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主刺复合加工工艺对复合纤维网基础性能影响
        3.2.2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含水量变化
        3.2.3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浸湿时间与纤维网吸湿
        3.2.4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液态水分扩散速率与吸水速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单向导湿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涤/粘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表面滴水扩散观察
        4.1.2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水分单向传递指数计算
    4.2 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单向导湿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
        4.2.1 涤纶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水平方向水分扩散情况
        4.2.2 涤/粘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吸水扩散情况
        4.2.3 涤/粘双层针刺复合纤维网在服用领域的水分传输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凉爽型羊毛针织产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凉爽型织物的开发现状
    1.2 针织产品凉爽舒适性能研究状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羊毛纤维的性能研究
    2.1 羊毛纤维规格及仪器
    2.2 羊毛纤维的表观性能
    2.3 亲水性能
    2.4 吸、放湿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羊毛纱线和凉感锦纶长丝的性能研究
    3.1 纱线规格及仪器
    3.2 羊毛纱线的结构特征参数
    3.3 羊毛纱线的吸、放湿性能
    3.4 羊毛纱线的拉伸性能
    3.5 凉感锦纶长丝形态结构
    3.6 凉感锦纶长丝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织物结构设计与制备
    4.1 织物设计
    4.2 织物制备
    4.3 织物结构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
    5.1 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表征
    5.2 织物的力学性能
    5.3 织物的外观保持性能
    5.4 织物的风格
    5.5 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织物的凉爽舒适性能
    6.1 织物的凉爽舒适性能表征
    6.2 干、湿态升温性能
    6.3 织物热传递性能
    6.4 织物导湿性能
    6.5 接触凉感q-max值
    6.6 织物凉爽舒适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纬编针织吸湿排汗面料设计原理与开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吸湿排汗纬编针织面料设计原理
    1.1 应用新型纤维设计吸湿排汗面料
    1.2 应用新型结构设计吸湿排汗面料
    1.3 应用新型整理设计吸湿排汗面料
2 吸湿排汗纬编针织面料生产实践
    (1) 设备
    (2) 原料选择
    (3) 织物上机图和线圈图如图6、图7所示:
    (4) 染整工艺流程:
3 吸湿排汗纬编针织面料发展趋势
    3.1 多功能发展
    3.2 时尚化发展
    3.3 多元化发展

(9)女性跆拳道服结构与热湿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运动服结构舒适性研究
        1.2.2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4.2 解决方案
第二章 道服结构舒适性研究
    2.1 原道服结构分析
        2.1.1 领子
        2.1.2 袖子
        2.1.3 上衣大身
        2.1.4 裤子
    2.2 道服结构优化
        2.2.1 领子的优化
        2.2.2 衣袖的优化
        2.2.3 上衣整体优化
        2.2.4 裤装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面料热湿舒适性研究
    3.1 实验面料
    3.2 面料基本性能实验
        3.2.1 吸湿性
        3.2.2 透湿性
        3.2.3 导湿性
        3.2.4 散湿性
        3.2.5 透气性
        3.2.6 耐撕扯性
    3.3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人体穿着实验
    4.1 第一次人体穿着实验
        4.1.1 实验准备
        4.1.2 实验数据采集
        4.1.3 数据分析与结论
    4.2 第二次人体穿着实验
        4.2.1 实验准备
        4.2.2 实验数据采集
        4.2.3 数据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新型道服与原道服主观实验对比
    5.1 主观实验设计
    5.2 主观实验
    5.3 主观感觉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紧身跑步服面料的设计及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运动针织纤维材料的发展
        1.1.2 运动针织面料发展现状
        1.1.3 无缝针织技术
        1.1.4 无缝针织运动服国内外研究现状
        1.1.5 无缝针织运动服材料的研究现状
        1.1.6 无缝运动服组织结构的探究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2章 紧身跑步服面料的设计研究
    2.1 纱线选择方案
        2.1.1 纤维形态结构的分析
        2.1.2 纱线拉伸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2.2 针织面料的结构设计
    2.3 针织面料基本规格测试与分析
        2.3.1 针织物的下机整理
        2.3.2 针织物的结构参数测试
        2.3.3 针织物的结构参数结果分析
        2.3.3.1 厚度
        2.3.3.2 密度
        2.3.3.3 克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分析
    3.1 面料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3.1.1 接触冷暖感
        3.1.2 透湿性
        3.1.3 透气性
        3.1.4 吸湿速干性
    3.2 模糊综合性评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针织面料的拉伸性能研究分析
    4.1 针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针织面料拉伸单次拉伸分析
        4.2.2 针织面料10次拉伸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性紧身无缝针织跑步服的开发
    5.1 跑步运动动态分析
    5.2 紧身无缝针织跑步服的设计开发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贴身穿羊毛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评价与产品开发[D]. 范小怡. 东华大学, 2021(09)
  • [2]全棉吸湿快干T恤面料的研究[D]. 禹晴. 东华大学, 2021(09)
  • [3]纺织品热湿舒适性能测试及综合评价[D]. 颜奥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4]含木棉纤维家居服面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 翟倩. 东华大学, 2021(09)
  • [5]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综合评价[D]. 王欣. 东华大学, 2020(01)
  • [6]单向导湿针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江奇佳.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4)
  • [7]凉爽型羊毛针织产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孟沙沙. 东华大学, 2019(01)
  • [8]纬编针织吸湿排汗面料设计原理与开发实践[J]. 韩浩,丛洪莲.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2)
  • [9]女性跆拳道服结构与热湿舒适性研究[D]. 郑呈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5)
  • [10]紧身跑步服面料的设计及舒适性研究[D]. 吴梦琪.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保暖导湿针织面料开发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