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内存区的分配策略

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内存区的分配策略

一、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存储区的分配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钟晓东[1](2021)在《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是一种原理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其是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保密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QKD凭借其独有的安全性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保密通讯的最佳方案。我国在QKD领域耕耘多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墨子号”科学试验卫星一系列实验的圆满成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未来,我国将建设覆盖范围更广、性能更优的QKD网络。QK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民用化、组网的全球化和设备的小型化。设备的小型化是QKD网络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的重要基础,而设备小型化的关键是QKD关键部件的芯片化。论文针对QKD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技术设计一款 QKD 专用数据处理芯片(称为QKDSOC芯片),以替代原有QKD设备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QKD专用数据处理芯片集成了光源编码、探测器控制、QKD数据后处理、密钥分发、网络协商、流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将为QKD设备的集成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该款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且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我国在QKD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QKDSOC芯片的设计目标是用ASIC芯片替代原有QKD设备内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协调光源子系统和探测器子系统,实现量子密钥生成的功能。QKDSOC芯片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光源子系统的管理。芯片为光源子系统提供驱动编码信息,驱动其产生特定的光脉冲信号,并对光源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其次是探测器子系统的管理。芯片对探测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从探测器子系统获取探测到的光子的原始信息。最后是密钥生成流程的管理。密钥生成流程包括和密钥管理设备之间的协商、设备的校准、光源编码信息的生成、探测器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数据的后处理、密钥网络协商、密钥上传等。QKDSOC芯片采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架构,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其子系统实现QKD任务的调度和流程的管理,使用QKD协处理器实现高速QKD数据的后处理,使用TOE(TCP/IP Offload Engine,TOE)网络卸载引擎实现密钥的网络协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QKDSOC芯片达到了设计预期的目标,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100kbps速率的密钥生成。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QKDSOC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基于现有的成熟QKD架构设计,首次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 QKD系统的集成化、低功耗化。(2)实现了基于TOE技术的网络协商方案。这是首次将TOE技术引入QKD领域。对于提高QKD网络协商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了基于协处理器的密钥数据后处理方案。该协处理器集成了 QKD所需的所有数据后处理算法,包括基矢比对、信息融合、纠错、隐私放大、密钥分发、身份认证等。这对于提高密钥处理的速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谢珍真[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文中认为众包计算是一种面向共享经济的新型计算方式,它以众包作为主要手段,灵活调动资源用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存储与计算任务。它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众包计算带来了高覆盖的感知方式,其收集到的感知数据支撑着多种产业升级,促进应用向智能化的转变。其次,众包计算充分挖掘了参与者的移动性,携带设备的多样性,以及参与者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且实现了这些资源和众包任务的良好匹配。直至今天,众包计算仍然一直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期间涌现出多种实现方式,以面向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例如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群智感知,面向边缘智能应用的联邦学习等等。由此可见,众包计算灵活的实现方式与广泛的应用范围,正在为普罗大众带来从生产方式到服务方式的深层次革新。众包计算作为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其体系结构复杂,相关研究热点和科学问题众多。同时,众包计算实现方式丰富,因此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交错叠加。本文面向众包计算中的参与者异构性理解以及资源分配机制方面的需求,基于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相关挑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本文从众包计算的演化进程入手,以时间线和需求演变的角度论述了众包计算的发展过程,并对相关重点科学问题和现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较少针对众包计算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实现方式以及热点研究问题的变迁进行总结与分析,因此本文对众包计算的演化过程的梳理与总结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众包任务分配问题、众包参与者合作优化问题以及众包网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作为具体研究工作。其中,任务分配问题是各类众包计算应用的核心问题,高效的任务分发与参与者选择是提高众包任务响应率的关键;参与者合作优化是众包计算的新兴问题,如何理解参与者的群体异构性并加以合理运用是提高众包任务完成质量的重点;网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则是众包数据融合过程中常被忽略的基本问题,如何确定合理的网络资源优化方案是从传输层面加强众包计算数据处理效率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内容从上述三个问题出发,根据众包计算中的典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解决方案。旨在体现技术路线前瞻性的同时,验证强化学习和表征学习在众包计算不同层次的研究问题中是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方面:一、针对众包计算中的任务分配问题,联合使用表征学习方法中的图注意力模型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一种半机会感知任务分配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参与者出行计划的异构性以及参与者资源分配问题。最终实现了从参与者利益出发的高效任务分配机制和参与者资源的灵活调度;二、针对众包计算中的参与者合作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组织合作模型,具有识别高合作收益联盟的能力,同时将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探索过程与参与者贡献的聚合过程深度耦合,实现了参与者群体异构性的自动认知、参与者的利益保护以及参与者资源的合理运用;三、针对众包计算底层通信资源管理复杂、难以提供面向机器学习算法的统一表示的问题,利用基于表征学习中的随机游走图采样过程建立了网络拓扑表征模型。该模型能够输出结构信息损失较小的向量表征结果,辅助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在多种网络资源优化指标中得到更显着的改善水平。

李岩[3](2021)在《基于快响应用的宇航数字DC/DC变换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电源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整机系统,其中DC/DC(DC全称为direct current,代表直流电)变换器是星载电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由于恶劣的太空环境,现阶段的DC/DC变换器主要通过集成IC进行模拟控制,可靠性高、性能稳定。但是随着软件定义卫星的发展与变革,因其灵活的功能结构,导致以模拟控制为主的星载DC/DC变换器难以胜任,与软件定义卫星相配套的星载开关电源必将走向数字化控制的道路。主体设计主要分为硬件电路部分与数字控制平台两个模块。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主功率拓扑电路、保护电路、浪涌抑制电路等,其中主功率拓扑电路采用的是正激式拓扑电路,功率变压器采用的是平面型变压器,相较于传统的罐型、EE型、RM型等磁芯的变压器,散热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数字控制平台设计了一种以DSP+FPGA为核心的组合架构控制平台。DSP作为主控制器采用TMS320F28335芯片,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控制算法的运算,通过调控PWM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根据不同占空比实现整机的可调控宽范围输出;而FPGA作为接口控制器采用的是XC6SLX16芯片,其通过并行通信的方式与DSP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其主要通过外部通信负载的指令对DSP进行实时调控,以此达到可变输出电压的目的,同时也通过对DSP的调控降低开关电源的静态损耗、电磁干扰等。最后通过对原理样机的整机测试与功能验证,实现了DC/DC开关电源的可调宽范围输出,以及DSP与FPGA的快速数据通信等功能。本课题以DSP+FPGA为数字控制平台,以单端正激式拓扑电路为基础完成了快响应用的星载DC/DC变换器设计与原理样机搭建,对未来软件定卫星的配套DC/DC变换器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张恒[4](2021)在《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型业务层出不穷,对算力需求也日益提高。采用海量处理器资源构成超大规模计算中心并为多用户提供计算力的云计算模式以及采用不同体系架构计算单元构成异构计算系统的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算力瓶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解决方案。FPGA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是构建异构计算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但其隔离性差、用户独占的特性使其不能与目前虚拟化框架相兼容,因此难以融入云计算体系之中。本文作为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子内容,旨在开发适合FPGA的多用户、可裁剪、可扩展的虚拟化硬件架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虚拟化硬件架构方案。文中首先对研究的应用场景、硬件平台以及需求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根据需求对FPGA虚拟化硬件架构中动态可重构、片间可靠传输、片内互联总线的方案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本文虚拟化硬件架构方案。其次,对架构中所采用的RoCEv2协议进行了实现,为FPGA-FPGA、FPGACPU之间提供低延迟、可靠的数据通路。本文首先基于OMNe T++仿真环境开发了RoCEv2协议栈的行为级仿真模型,为协议栈的实现提供指导。在实现阶段,结合目标场景中低延迟要求以及短数据包密集的特性对RoCEv2协议栈进行了裁剪并设计了新的传输层处理流水线,相对于原有设计数据包吞吐率得到了较大提升。最后,提出了动态可重构技术在Xilinx器件上开发、运行方案,并在ZYNQ芯片上完成了部署。文中结合工程实际对Vivado环境下的动态可重构工程开发流程进行了总结,根据需求及器件特性提出了可行的布局方案。随后,本文提出了可重构模块的数据通路设计方案,并对通信流程及关键组件进行了介绍。本文设计的虚拟化硬件架构相对于目前已有框架增加了FPGA、CPU统一的可靠传输链路、可重构模块动态合并等特性,增强了FPGA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为后续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

许桂栋[5](2020)在《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出现在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上有着非凡的意义,但传统PLC的发展中存在着价格较高,结构体系开放度低,兼容扩展性差等问题,这就深深的制约了其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利用软件定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来解决传统PLC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嵌入式软PLC控制技术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的课题来源,对国内外的相关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总体的设计,通过分析传统PLC与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出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核心处理器选型上提出要求。从软件定义控制技术的模型设计到软件平台的整体实现工作,软件设计实现上包括基础软件平台的搭建工作,到智能控制系统中所用到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工作,再到智能控制系统的平台层与终端层的设计开发。平台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系统实现的相关功能,终端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系统实现相关功能。针对传统PLC控制技术中繁杂的开发配置软件,无法使用统一的软件进行灵活地控制,其PLC控制系统无法达到根据应用需求来实现灵活的软件定义,适应不同型号的硬件环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软件定义型的控制技术,来实现硬件型号的软件定义快速配置,以满足系统的不同应用环境需求;并提出多协议兼容的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终端上实现同一串口的不同应用兼容模式,实现通信串口的软件定义控制,以满足控制器串口的不同应用需求。在RTLinux系统上建立一个软件定义控制系统模型,并对RT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时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使PLC控制系统能够在RT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运行。利用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设计研究,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重组移植,快速组建不同种类CPU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最后,将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技术应用于安全控制系统中,并对其研究内容与控制技术进行应用,并对系统中的各项应用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通过实验结果显示,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各项应用设计都能满足要求,也验证了课题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范少波[6](2020)在《基于FLASH的多次触发炮口冲击波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炮口冲击波理论和常规测试方法广泛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测试需求,明确了当前炮口冲击波测试主要面临的三个难题,即测试系统通用性问题、连发测试问题、远程操作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常规炮口冲击波的时域、频域特性,结合相关国军标要求明确了系统设计指标。针对通用性问题,为系统设计了多参数可编程技术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测试需求;针对连发测试问题,设计了多重触发策略,使得系统可以连续记录多次炮口冲击波数据,待试验全部结束后再回读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试验现场难以远程监控系统工作状态的问题,设计了无线通信技术,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各个测点的系统工作正常、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双plane操作解决了负延时数据存储阶段数据写入速率过低的问题,将系统采样率提高到2MSPS;使用坏块保留区替换的方式解决了系统存储器因无效块而导致的存储逻辑地址不连续的问题;针对负延时数据在读取时容易与正向数据混淆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负延时数据写入、读取方案,实现了负延时长度的可编程。设计完成的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电源管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采集存储模块等各个模块进行了调试,完善并验证了各模块功能,最终通过某次实弹试验,验证了系统工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能稳定存储多次炮口冲击波数据并准确记录触发时间,可为炮口冲击波连发测试提供稳定、可靠的测试数据。

杨智飞[7](2020)在《面向智能生产车间的物流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美国和德国相继发布“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均为智能制造。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雷达电子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达电子装备结构复杂、定制化程度高,其制造过程具有多品种、变批量、变更频繁、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对生产物流的组织与管理提出挑战。因此,开展智能生产车间物流系统研究对于提升雷达装备制造水平、促进电子产品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车载雷达装配生产线为应用对象,基于雷达电子装备智能制造需求,开展智能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智能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基于雷达电子产品智能生产车间的特点,剖析现有车间物料管控模式存在的不足,分析车间智能物流系统的功能需求;基于制造车间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理念,提出于智能作业车间生产物流系统的框架体系。(2)物流过程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针对车间生产物流存在的实时数据获取难等问题,梳理智能生产车间的数据种类、感知方法和传输方式,分析生产物流系统信息流及其特征;构建车间生产物流信息实时感知和传输方案。(3)基于车间实时状态的物流智能调度算法研究。针对智能生产车间物流配送准确性和实时性需求,根据所获取的车间实时生产状态信息,以完工时间、车辆数量以及惩罚成本的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智能车间物料配送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一种集成自适应多目标遗传-差分进化算法完成模型求解,通过案例分析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智能生产物流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基于上述分析与研究,开发智能生产物流系统管理平台,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和运行环境,完成软件框架设计与功能实现;结合实例展示系统的界面和功能。本论文完成了车间智能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并完成系统体系架构设计、信息采集与传输方案和车间物流调度优化等关键问题研究,实现了车间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雷达电子装备智能制造做出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牛云鹏[8](2020)在《可重构多核系统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集成电路工业设计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处理器已经由最初的单核单线程过渡到多核多线程,同时为了满足诸如机器学习训练和图像处理等特定场景需求,集成专用IP可重构多核系统开始出现。可重构多核系统是多核处理器的可配置性功能延展,其极高的硬件设计和功能复杂度加大了系统验证难度和成本投入。针对这类问题,如何取得一种高效且通用的解决方案以覆盖全系统验证需求,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基于软件控制、硬件协同加速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可重构多核系统的软硬件协同的多线程仿真加速平台,在满足验证需求前提下构建出与硬件侧配套的软件系统框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平台采用分层设计和任务执行驱动策略,整合了硬件目标系统的多精度模型作为控制层负责任务配置下发、源数据生成、输出校验和误差分析。下游硬件原型作为计算型仿真任务的可重构硬件加速节点,根据模拟器控制层配置规则执行子任务并发,其输出通过SCE-MI流接口回传上游模拟器,由模拟器内部的输出校验和时序探针模块对硬件原型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对外反馈。其次,论文结合目标硬件系统任务并发优势,软件侧适配硬件侧PCIe接口驱动,系统模拟器设计多线程编程接口以支持任务并发编程。软件模拟器在全系统仿真时承担的数据计算将被并下发至多核系统加速执行。为了简化目标系统工作线程管理,模拟器内部采用了线程池模式的任务监控策略。接下来,本文为加快任务预处理速度,在系统混合精度模拟器基础上设计编译优化层,根据系统二级编程架构的硬件指令集规范,利用编译预处理以及热点代码本地化映射,对系统任务程序进行编译和执行优化。平台组件设计根据目标系统片上网络通信细节以及运算簇架构特点,以接口封装对路由节点和运算簇通信接口重新进行归一化设计,使系统组件对外呈现统一的编程规范,提高了扩展性和移植性。最后,本文对设计平台进行软硬件联调,评估多种算法运算场景下的仿真速度和精度和系统任务并发性能。

叶矗[9](2020)在《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通信技术带来了日益多样化的沟通方式,正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通信质量和需求。支持更多用户及更广泛的多媒体业务已然成为通信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高效设计和应用软硬平台来实现先进的通信技术以达到用户的需求是工程研发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论文分析了将形式化语言描述方法与软硬协同设计联合进行工程研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软硬平台实现通信过程的基本思路,重点研究了软硬协同系统的有限状态机建模方法和规范说明与描述语言(Spec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Language,SDL)的通信机制,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和“有限状态机”的软硬协同设计方法。其次,为了实现高实时性、低复杂度和低功耗等综合指标,通过研究软件和硬件相互转化的特点,论文构建了软硬共用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同时分析了SDL系统的通信机制,并结合通信系统中模块与模块的互联关系和处理顺序,完成了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和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的一体化设计和实现。软硬模块沟通对系统至关重要,通过研究软硬协同的系统架构,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方式的软硬互通架构来准确实现软硬模块的信号交互。为了衡量模块间通信的成本,论文提出了软硬件通信代价的概念,表明不同的软硬交互方式对通信传输时延的影响。最后,论文完成了对通信软硬协同架构在硬件平台上的测试,主要包括软核SDL模块架构,硬核SDL模块通信和软硬互通架构。测试结果验证了通信软硬协同架构的正确性,表明软件或硬件模块间可以通过相同的SDL机制进行相互调度通信,软硬模块可以通过中断的方式进行信号共享交互。同时,论文对不同软硬交互方式下的通信代价进行测试,得出了软硬协同架构通信代价的一般计算公式,对软硬协同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在实际工程研发过程中,每个模块可以任意在软件或硬件中实现,通过分析模块的复杂度和时长,统一规划软硬模块的分布和交互方式以达到最佳性能。

储佳佳[10](2020)在《面向新硬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硬件工艺的发展,多核处理器、GPU、RDMA、非易失性内存等新硬件不断涌现。这些新型硬件为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很多应用将传统的存储系统或数据库系统直接部署在新型的存储和网络设备上运行,旨在利用这些高性能的设备来突破现有的性能瓶颈。然而,直接将传统的软件技术迁移到新硬件上无法充分发挥硬件的潜能,因为传统的软件技术往往忽略了新硬件引入的新特性。因此,如何结合新硬件的特性,面向海量数据搭建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集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NVMe SSD和RDMA设备展开。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相较于传统的磁盘,不仅在吞吐量和延迟上有了较大的改善,还引入了支持多I/O队列的新特性。RDMA不仅减少了网络传输延迟,同时也减少了CPU开销。本文结合这些新硬件的特性,分析了分布式存储集群中的瓶颈问题,从本地存储栈的优化技术、基于LSM-tree索引结构的并行日志策略以及主备同步的改进方法三个方面来研究如何结合新硬件的新特性优化数据存储与管理,主要的工作和贡献如下:(1)本地存储栈的优化技术:在磁盘流行的时代,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依赖于复杂精细的、面向兼容性设计的存储软件栈。由于慢速存储设备的硬件I/O延迟较大,存储软件栈的开销几乎可以被忽略。然而,新型的NVMe存储设备已经达到了和软件相同的延迟级别,从而使存储软件栈成为影响数据存储效率的新瓶颈。为了充分发挥NVMe设备的硬件潜能,本文面向新硬件优化了本地存储软件栈,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存储软件的开销。优化后的存储软件栈直接在用户空间中访问NVMe设备,以减少单个I/O操作的延迟。同时,本文将多核和NVMe SSD的多I/O队列进行绑定,以提高数据存取操作的并行性。此外,本文还在异构存储之上记录撤销日志以进一步缓解写入放大的问题。(2)基于LSM-tree索引结构的并行日志策略:为了充分发挥NVMe SSD带来的并行性优势,本文改进了基于LSM-tree索引结构的日志操作,实现了日志的并行化写入。核心思路是将单阶段的日志写入改进为两阶段的日志提交。在第一阶段,本文结合NVMe SSD多I/O队列的并行特性进行日志持久化操作。在第二阶段,根据规则进行日志提交,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此外,本文分析了如何使现有的基于LSM-tree的存储系统支持更高的日志并行性,并讨论了日志提交协议、恢复协议、多I/O队列的调度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策略优化后的存储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3)主备同步的改进方法:传统的分布式集群无法充分发挥高性能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硬件潜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传统的主备同步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一方面,本文提供了轻量的分布式表存储管理的功能,支持行和列的混合存储以及动态的在线转换。另一方面,本文结合RDMA的单边操作原语改进了Raft协议,通过将主节点的主动同步改为备节点的主动拉取,以减少网络传输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相比,本文的优化方法可以将性能提高1.5-4.3倍。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新型NVMe SSD和RDMA设备,从本地存储栈的优化、基于LSM-tree索引结构的日志并行策略以及主备同步的改进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充分发掘新硬件的潜能来提高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效率。基于这些优化方法,本文实现了相应的存储引擎,该存储引擎充分利用了NVMe SSD的超低延迟以及高带宽的特性、多I/O队列的并行性和RDMA高效的读写原语,为面向新硬件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奠定基础,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存储区的分配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存储区的分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发展概述
        1.1.1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回顾
        1.1.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
        1.1.3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趋势
    1.2 量子密钥分发面临的挑战
        1.2.1 单光子探测技术
        1.2.2 量子中继
        1.2.3 技术标准化
        1.2.4 设备小型化
    1.3 本论文内容
第2章 QKD系统集成化方案
    2.1 40MHz-QKD设备
        2.1.1 量子密钥分发流程
        2.1.2 40MHz-QKD设备结构
        2.1.3 数据处理子系统需求
        2.1.4 40MHz-QKD设备面临的挑战
    2.2 基于ASIC技术的QKD方案
        2.2.1 系统架构
        2.2.2 关键技术
        2.2.3 可行性分析
第3章 QKD_SOC芯片设计
    3.1 QKD_SOC芯片总体结构
        3.1.1 设计指标
        3.1.2 结构及功能划分
        3.1.3 工作流程
    3.2 光源编码
        3.2.1 发光编码
        3.2.2 存储控制
        3.2.3 流量控制
    3.3 探测器模型
    3.4 探测器控制
    3.5 QKD协处理器
        3.5.1 QKD协处理器结构
        3.5.2 基矢比对
        3.5.3 密钥累积
        3.5.4 密钥纠错
        3.5.5 隐私放大
        3.5.6 密钥下发
        3.5.7 身份认证
        3.5.8 存储空间分配
        3.5.9 复分接
    3.6 TCP/IP卸载引擎
        3.6.1 TOE整体结构
        3.6.2 MAC模块
        3.6.3 ARP模块
        3.6.4 IP模块
        3.6.5 ICMP模块
        3.6.6 UDP模块
        3.6.7 TCP模块
    3.7 CPU及其子系统
        3.7.1 中央处理器
        3.7.2 互联总线
        3.7.3 低速外设
第4章 QKD_SOC验证
    4.1 验证目标
    4.2 TCP/IP卸载引擎验证
    4.3 CPU子系统验证
    4.4 QKD子系统验证
    4.5 QKD业务验证
    4.6 验证总结
第5章 芯片测试
    5.1 QKD_SOC芯片
    5.2 芯片测试大纲
    5.3 测试板
        5.3.1 测试板结构
        5.3.2 核心板功能
    5.4 芯片测试项目
        5.4.1 系统启动测试
        5.4.2 JTAG调试模式测试
        5.4.3 CPU子系统测试
        5.4.4 调试网口测试
        5.4.5 密钥协商网口测试
        5.4.6 QKD子系统测试
    5.5 测试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众包概念与深度学习蓬勃发展
        1.1.2 边缘感知能力与处理能力极大提高
        1.1.3 分配机制与终端行为理解能力面临挑战
    1.2 理论研究价值与应用研究价值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众包概念的发展与演化
        2.1.1 群智感知
        2.1.2 联邦学习
    2.2 众包任务分配机制的设计与优化
    2.3 众包任务参与者的异构性识别与理解
    2.4 众包计算中的网络资源瓶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众包计算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机会任务分配方法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3.2.1 系统模型
        3.2.2 工作过程
    3.3 半机会众包任务分配的实现方法
        3.3.1 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路线规划算法
        3.3.2 基于强化学习的参与者选择算法
    3.4 实验过程与结果
        3.4.1 实验设置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众包计算中面向群体异构性的参与者组织方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定义
    4.3 基于自组织思想的参数聚合方法
    4.4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组织参数聚合方法实现
    4.5 实验过程与结果
        4.5.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参数
        4.5.2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众包计算中基于图采样的传输网络表征方法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5.3 基于图采样的网络拓扑表征方法
    5.4 实验过程与结果
        5.4.1 实验场景
        5.4.2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
        5.4.3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快响应用的宇航数字DC/DC变换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星载DC/DC变换器发展概述
    1.3 数字电源的发展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卫星电源技术
    2.1 卫星电源系统概述
    2.2 常见的星载供电电源
        2.2.1 星外能源
        2.2.2 星上能源
    2.3 常见的星载电源控制器
    2.4 常见的星载电源变换器
        2.4.1 BUCK型拓扑电路
        2.4.2 BOOST型拓扑电路
        2.4.3 单端反激式拓扑电路
        2.4.4 单端正激式拓扑电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控制平台设计
    3.1 数字控制平台整体架构设计方案
        3.1.1 方案对比与选型
        3.1.2 整体结构设计
    3.2 控制器选型
        3.2.1 主控制器选型
        3.2.2 接口控制器选型
    3.3 控制算法设计
        3.3.1 PID控制算法
        3.3.2 模糊控制技术
        3.3.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3.4 软件控制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件电路设计
    4.1 主功率拓扑电路选型
    4.2 硬件电路各模块设计
        4.2.1 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4.2.2 输入浪涌抑制电路设计
        4.2.3 输入滤波器设计
        4.2.4 关键元器件的装配工艺要求
        4.2.5 关键元器件选型
    4.3 主功率变压器设计
        4.3.1 高频变压器工作原理
        4.3.2 功率变压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快响时序仿真测试与功能验证
    5.1 双处理器高速并行通信方案
        5.1.1 通信设计方案
        5.1.2 快响时序仿真测试
    5.2 原理样机功能验证
        5.2.1 原理样机结构设计
        5.2.2 原理样机功能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FPGA虚拟化架构
    2.1 应用场景及需求分析
        2.1.1 应用场景
        2.1.2 平台架构
        2.1.3 硬件平台
        2.1.4 FPGA侧需求分析
    2.2 FPGA虚拟化硬件架构设计
        2.2.1 主要技术方案分析
        2.2.1.1 动态可重构
        2.2.1.2 片间可靠传输
        2.2.1.3 片内互联总线
        2.2.2 硬件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oCEv2 协议栈实现
    3.1 InfiniBand协议分析
        3.1.1 基于QP的通信模型
        3.1.2 KEY机制
        3.1.3 数据包格式
        3.1.4 传输层协议
        3.1.4.1 服务类型
        3.1.4.2 操作类型
        3.1.4.3 可靠传输机制
    3.2 RoCEv2 协议分析
    3.3 RoCE协议栈行为仿真
        3.3.1 仿真平台介绍
        3.3.2 RoCE节点实现
        3.3.2.1 节点架构
        3.3.2.2 节点工作流程
        3.3.3 仿真系统测试
    3.4 RoCE硬件协议栈设计
        3.4.1 设计目标
        3.4.2 总线协议及参数
        3.4.2.1 总线协议
        3.4.2.2 总线参数
        3.4.3 协议栈架构
        3.4.3.1 顶层架构
        3.4.3.2 传输层架构
    3.5 关键模块设计
        3.5.1 传输层模块设计
        3.5.1.1 数据包格式
        3.5.1.2 输入数据缓冲区设计
        3.5.1.3 首部校验模块设计
        3.5.1.4 接收引擎设计
        3.5.1.5 调度器设计
        3.5.1.6 发送引擎设计
        3.5.2 网络层模块设计
        3.5.3 ICRC计算模块设计
    3.6 仿真与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化硬件框架实现
    4.1 设计模式选择
        4.1.1 工程模式
        4.1.2 非工程模式
    4.2 设计约束与布局
        4.2.1 器件约束
        4.2.2 业务约束
        4.2.2.1 可重构模块组合
        4.2.2.2 总线结构
        4.2.3 FPGA虚拟化框架布局
    4.3 可重构模块数据通路
        4.3.1 通信需求
        4.3.2 数据通路架构
        4.3.3 物理地址映射
        4.3.4 虚拟地址映射
    4.4 运行流程设计
    4.5 可重构模块控制器设计
        4.5.1 可重构模块数据接口
        4.5.2 控制器电路
    4.6 测试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

(5)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传统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传统PLC的结构部分
        2.1.2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2.2 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软PLC的结构系统
        2.2.2 软PLC工作原理
    2.3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3.1 系统硬件设计
        2.3.2 核心处理器选型
    2.4 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选型
    2.5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1 软件定义型控制技术分析
        3.1.1 软件定义模型设计
        3.1.2 软件定义模型实现
    3.2 多协议控制技术分析
        3.2.1 自定义串口协议设计
        3.2.2 多协议兼容机制研究
    3.3 RTLinux操作系统研究
        3.3.1 RTLinux操作系统概述
        3.3.2 RTLinux的工作原理
        3.3.3 RTLinux任务调度策略算法
        3.3.4 RTLinux实时程序开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4.1.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4.1.2 Bootloader引导程序实现
        4.1.3 RTLinux系统内核移植
    4.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2.1 系统指令集
        4.2.2 STL映像码
        4.2.3 系统文件结构
    4.3 平台层设计
        4.3.1 平台层总体框架设计
        4.3.2 硬件参数配置模块
        4.3.3 工程配置模块
        4.3.4 变量管理模块
        4.3.5 PLC用户程序编辑
    4.4 终端层程序设计
        4.4.1 终端层程序总体设计
        4.4.2 终端层程序总体工作流程
        4.4.3 主模块解析程序
        4.4.4 数据输入扫描子模块
        4.4.5 软件定义功能
        4.4.6 数据输出子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及实验验证
    5.1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5.2 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5.2.1 软件定义快速构建安全控制终端
        5.2.2 PLC用户程序设计及测试
        5.2.3 多协议机制测试
        5.2.4 CAN实时数据采集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成果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FLASH的多次触发炮口冲击波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炮口冲击波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内炮口冲击波理论研究现状
        1.2.3 炮口冲击波测试方法的发展历程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原理与总体方案
    2.1 炮口冲击波信号特征
        2.1.1 炮口冲击波的产生
        2.1.2 炮口冲击波时间特性
        2.1.3 炮口冲击波的频率特性
        2.1.4 炮口冲击波的测试标准
    2.2 系统技术指标
    2.3 总体设计方案
        2.3.1 传感器选型方案
        2.3.2 数据记录仪方案设计
        2.3.3 主控制台方案设计
    2.4 系统工作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传感器选型
    3.2 电源管理模块
        3.2.1 模拟部分电源管理模块
        3.2.2 数字部分电源管理模块
    3.3 信号调理模块
        3.3.1 直流偏置消除/基线抬升
        3.3.2 信号放大
        3.3.3 噪声滤除
    3.4 采集存储模块
        3.4.1 信号采集
        3.4.2 数据存储
        3.4.3 实时时钟
    3.5 数据传输模块
        3.5.1 USB通信模块
        3.5.2 无线通信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1 主控程序设计
    4.2 多参数可编程技术
        4.2.1 增益可编程
        4.2.2 触发电平可编程
        4.2.3 滤波带宽可编程
        4.2.4 触发次数可编程
        4.2.5 负延时长度可编程
    4.3 多重触发策略
        4.3.1 存储区域划分
        4.3.2 负延时读/写设计
    4.4 存储可靠性
        4.4.1 坏块管理策略
        4.4.2 ECC校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5.1 软件功能
    5.2 模块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与实测试验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功能模块测试
    6.3 实弹试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面向智能生产车间的物流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3.2 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现状
        1.3.3 生产物流系统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智能生产车间物流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模块设计
    2.1 引言
    2.2 车间智能物流系统需求分析
        2.2.1 应用对象
        2.2.2 传统物料供应模式分析
        2.2.3 车间智能物流系统需求分析
    2.3 车间生产物流系统模块设计
        2.3.1 车间智能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2.3.2 物流执行设备及其功能
        2.3.3 智能生产物流系统总体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制造物联技术
        3.2.1 制造物联网简介
        3.2.2 制造物联网体系架构
    3.3 制造物联系统关键技术
        3.3.1 实时信息采集技术
        3.3.2 数据传输技术
    3.4 基于制造物联技术的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3.4.1 生产物流系统信息流分析
        3.4.2 信息采集方案设计
        3.4.3 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智能生产车间的物流车辆调度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多目标遗传算法概述
        4.2.1 遗传算法
        4.2.2 多目标优化
    4.3 车间物流调度多目标数学模型构建
        4.3.1 优化目标
        4.3.2 约束条件
    4.4 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
        4.4.1 编码设计
        4.4.2 遗传操作
        4.4.3 精英策略
    4.5 算例研究及结果分析
        4.5.1 案例设计
        4.5.2 算法验证
        4.5.3 算法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间智能物流系统管理平台开发
    5.1 系统概述
    5.2 系统需求分析
        5.2.1 系统需求
        5.2.2 功能需求分析
        5.2.3 业务流程分析
    5.3 软件设计
        5.3.1 功能模块设计
        5.3.2 数据库设计
        5.3.3 系统总体架构
    5.4 系统实现
        5.4.1 开发工具
        5.4.2 软件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8)可重构多核系统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片上多核与多线程技术
        1.1.2 片上网络
        1.1.3 可重构多核系统
    1.2 多核SoC验证技术的发展
        1.2.1 SoC验证面临的挑战
        1.2.2 UVM验证技术
        1.2.3 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课题来源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SoC自动化验证概述
    2.1 系统级验证
    2.2 传统RMCS验证技术
        2.2.1 软件模拟器理论
        2.2.2 形式化验证
        2.2.3 硬件仿真器
    2.3 软硬件协同仿真加速
        2.3.1 平台编程架构
        2.3.2 多精度系统组件建模
        2.3.3 平台通信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重构多核系统验证平台设计
    3.1 目标系统RMCS
    3.2 系统建模关键技术实现
        3.2.1 整体架构
        3.2.2 数据网络组件建模
        3.2.3 状态及配置网组件建模
        3.2.4 指令模拟器建模
    3.3 指令执行优化
        3.3.1 前置编译优化
        3.3.2 执行期优化
    3.4 资源管理与输出校验层
        3.4.1 资源请求异步响应设计
        3.4.2 时钟探针设计
        3.4.3 通信管道接口设计
        3.4.4 基于SCE-MI通信协议的逻辑通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平台性能测试和误差统计
    4.1 实验目标与测试环境
    4.2 平台仿真性能测试与分析
        4.2.1 模式切换测试
        4.2.2 指令精确仿真
        4.2.3 时钟探针测试
    4.3 矩阵运算仿真并行度测试
    4.4 大点FFT任务加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难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相关理论技术分析
    2.1 通信系统基本概述
        2.1.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2.1.2 通信系统实现途径
    2.2 规范说明和描述语言
        2.2.1 SDL的基本概念
        2.2.2 SDL的系统结构
        2.2.3 SDL的通信机制
    2.3 软硬件协同设计
        2.3.1 基本思想
        2.3.2 状态机
        2.3.3 软硬协同架构
        2.3.4 软硬件通信代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需求和整体方案设计
    3.2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设计
        3.2.1 处理系统特点
        3.2.2 软件整体框架
        3.2.3 信号
        3.2.4 功能模块
        3.2.5 软SDL核
    3.3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设计
        3.3.1 处理逻辑特点
        3.3.2 硬件整体架构
        3.3.3 时钟电路
        3.3.4 信号
        3.3.5 信号接口电路
        3.3.6 功能模块
        3.3.7 硬SDL核电路
    3.4 软硬互通架构
        3.4.1 整体框架
        3.4.2 软件配置
        3.4.3 硬件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实现与测试
    4.1 系统平台概述
    4.2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实现
        4.2.1 软硬互通架构实现
        4.2.2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实现
        4.2.3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实现
    4.3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测试
        4.3.1 系统测试方案
        4.3.2 硬件平台测试
        4.3.3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测试
        4.3.4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测试
        4.3.5 软硬互通架构测试
        4.3.6 软硬件通信代价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面向新硬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面临的挑战
    1.4 主要贡献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新型硬件
        2.1.1 存储设备
        2.1.2 网络设备
        2.1.3 计算设备
    2.2 分布式存储系统
        2.2.1 基于传统设备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2.2 面向新硬件设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2.3 新硬件环境下的瓶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地存储栈的优化技术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传统存储栈的概述与分析
        3.2.2 写入放大问题
    3.3 总体设计
        3.3.1 轻量化存储栈
        3.3.2 单机存储引擎的架构
    3.4 系统实现
        3.4.1 多I/O队列的并行调度策略
        3.4.2 异构存储上的Undo日志机制
        3.4.3 其它实现
    3.5 实验分析
        3.5.1 实验配置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局限性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LSM-tree索引结构的并行日志策略
    4.1 引言
    4.2 问题定义
    4.3 支持日志并行的LSM-tree
        4.3.1 概要设计
        4.3.2 轻量的日志存储
        4.3.3 两阶段日志策略
        4.3.4 放松一致性的并行日志方法
        4.3.5 数据一致性的验证
    4.4 具体实现
        4.4.1 日志存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4.4.2 日志提交协议
        4.4.3 支持部分日志乱序的提交协议
        4.4.4 恢复协议
        4.4.5 基于多核的多队列管理
    4.5 实验分析
        4.5.1 实验配置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备同步的改进方法
    5.1 引言
    5.2 问题定义
    5.3 整体架构
    5.4 轻量的分布式表存储
        5.4.1 混合的数据结构
        5.4.2 行存储和列存储
        5.4.3 表存储的接口
    5.5 基于主动拉取的Raft协议的优化
        5.5.1 R-Raft协议的概要设计
        5.5.2 领导者选举
        5.5.3 部分乱序的日志复制
        5.5.4 R-Raft协议的系统实现
        5.5.5 一致性分析
    5.6 实验分析
        5.6.1 混合存储的效率
        5.6.2 Raft和 R-Raft
        5.6.3 与现有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四、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存储区的分配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钟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D]. 谢珍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快响应用的宇航数字DC/DC变换器设计[D]. 李岩.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4]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D]. 张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许桂栋.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FLASH的多次触发炮口冲击波测试系统研究[D]. 范少波. 中北大学, 2020(12)
  • [7]面向智能生产车间的物流系统设计与开发[D]. 杨智飞. 东南大学, 2020
  • [8]可重构多核系统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研究[D]. 牛云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D]. 叶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面向新硬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D]. 储佳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浅谈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共享内存区的分配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