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担心的读者的来信

我们担心的读者的来信

一、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秋[1](2014)在《方方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说明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因对市民生存本相的原生态呈现和叙事的独特,被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而方方也一度被文学批评界冠名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这往往导致了批评界对方方的误读,在误读中进一步遮蔽了方方的小说艺术世界中其他更靓丽的风景。鉴于此,本文将在详细阅读方方的小说作品的前提下,在充分吸纳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全面深入地阐释和解读方方及其小说世界,全景式地展现方方小说创作的全貌,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方方,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多面的、鲜活的、立体的小说艺术生命体。方方在小说创作中是一个有着独特价值取向的写作者。她始终以“我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以独立而自由的写作姿态,用生命、灵魂去体验和感受城市底层贫民、普通市民、知识分子、女性等不同人群的爱恨悲欢、生死歌哭;以冷静的态度去审视这些人们的生存境况和人性情态,表达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生命以及命运的独特认知和思考。方方在小说创作中更像是一个于悲观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思考者。她的绝大部分小说总负载着一种带有浓重悲伤意味的厚重感。这份厚重感既来源于她对底层市民生活本相的冷峻审视和对城市间恶劣人性风景的无情展示,又来源于她对不同时代知识分子命运和人格的沉重慨叹;既来源于她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真情演绎和深刻思考,又来源于她对世事荒诞命运无常的智性洞悉;既来源于她对武汉城市文化记忆的不懈书写又来源于她对生与死、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胜与败的独特解读。这份厚重感让我们看到了方方对社会、人性、生命和命运奥秘的探索和思考,更让我们读懂了方方在心灵深处对现实的一种悲观绝望。不过,在这种悲观绝望的心态背后,我们隐隐感受到方方小说中闪烁着微茫的希望和曙光。方方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表现出一种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的开放气度。方方能够通过灵活调度各类叙事视角、自由搭建叙事结构和巧妙地设置叙事玄机,凸显小说的主题意蕴,增强小说的阅读效果。方方能突破传统小说的文体局限,尝试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甚至是跨文体形式的创作,使小说获得独特的审美艺术效果。方方还能从容自如地驾驭现代汉语,形成小说雅俗共赏、庄谐并存的语言艺术风格,给读者以独特的阅读享受。

杨慧芳[2](2010)在《冲撞与演进:中国景颇社会百年探究》文中提出利奇的《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克钦社会结构之研究》(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一书使得景颇族/克钦族成为人类学界研究的经典民族,研究景颇社会的人类学、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代不乏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回望研究中国景颇社会历史的进程,不难发现研究着述多侧重于景颇社会简史、景颇族文化生活、景颇族风俗习惯以及类似于导游册子的景颇族简介,而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则较难寻觅,尤其是研究近现代景颇社会政治变迁、文化趋同、生存危机等方面的着述极少,有的也只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所做的有关吸毒、艾滋病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本论文在利奇、王筑生、何翠萍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的景颇族为例,探讨景颇族作为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在国家一体化格局下的社会变迁以及在外来文化和现代化冲击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思考,以期对学术界在景颇族社会现状研究方面的欠缺和疏漏有所补益。数年来研究的艰辛使我明白为什么这是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领域。为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却又势在必达的目标,我不懈地向前探索。这个目标就是在学术上有所创获的同时,也能从实际上帮助景颇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既能享受政治上的平等、社会上的民主,又能追求物质经济上的小康和精神文化上的愉悦。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1.本论文将百年来景颇社会历史分为“山官制度”(1950年以前)、“政治改革”(1950年至1980年)、“村民自治”(1980年至2010年)三个阶段。当然,“村民自治”也是“政治改革”,但是,它和1950年开始的政治改革的最大不同是,它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而是以“发展就是硬道理”为导向的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扶贫富民”工程。2.本论文对“山官制度”做了新的探讨。自从20世纪50年代在景颇社会的调查开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解放前景颇社会蓄奴现象已经产生和盛行,认为高黎贡山西南部地区发展成了奴隶占有制,所有的景颇“贡萨督”山官都成为了奴隶主山官。在文献研究、田野作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景颇“山官”并非奴隶主,而是参加劳动、自食其力、享有特权的部落酋长。酋长是部落的首领,其权利是部落全体成员赋予的。重大事务由集体讨论决定,其特权并非是强制的掠夺,而是其为公众服务而得到公众自觉自愿的犒赏。正因为如此,1950年以后在景颇族地区没有采取疾风暴雨的土地改革运动,而是实行和平协商的“直接过渡”政策。3.本论文对1950年至1980年间景颇地区开展的大跃进、两次人民公社化、政治边防等运动做了分析,指出其危害、探讨其根源,总结其教训。强调指出:党的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建立在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发展生产的基础之上,不能为着领导者的功利,不顾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顾民众意愿,强制民众做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各种政绩工程。4.论文着重论述中国景颇族社会实践村民自治的情况和效果以及在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解决的途径。这是对景颇族社会村民自治情况的首次学术考察和讨论。论文更多地注重村民自治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取向,尽管研究尚欠深入,讨论不够充分,但字里行间表达笔者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关怀。5.论文正视在外来文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景颇地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传统文化的断裂,贫富差距的扩大,道德水准的下滑等;本文特别注意景颇社会在毒品、艾滋病浸入后景颇民族面临的生存危机。论文针对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所提出的建议也许有些稚嫩,但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寻求全社会的帮助,这无疑是当前紧迫的举措。6.论文论述了景颇婚姻制度在近现代以来的变迁。景颇的姑舅表兄妹优先婚,姑爷种和丈人种的传统婚姻体系,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被冲刷殆尽,代之而起的是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境的婚姻。论文首次探讨景颇社会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境婚姻的形成与利弊。7.论文论述了60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内景颇族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一员,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走向开放与发展的途径,在6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与国家统一昌盛,更重要的是景颇民族在国家认同中得以和平安定、蒸蒸日上的现实和未来期待。

周昌义[3](2009)在《《警察和流氓》与《中国农民调查》——听老编辑说事(之六)》文中提出一、《警察和流氓》1、那人见人爱的人民警察,一个个都像老流氓老周:还从《国画》说起吧。《国画》是党代表成就之一。《当代》登了《国画》以后,机关小说来稿量突飞猛进。很多作者都自称是王跃文

王十月[4](2009)在《寻亲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简单朴素的文字,告诉大家一个许多人曾经经历,正在经历,但却没有人说出的真相——底层打工生活的真相,底层打工者命运漂泊的真相。打工者的挣扎与艰辛跃然纸上,"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全部/我只剩下衰老/回家。透过纸背的是无言的心酸。这篇散文感动过许多读者,在网络上,关于它的留言很多。它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作者写的不是一个人的遭遇,而是一个群体,一代人的遭遇。

周昌义,小王[5](2008)在《党代表之一:《警察与流氓》》文中认为小王:周老师,刚才听您说王跃文,我忽然有些难受。老周:用不着,他到底是轰轰烈烈了一回,多少作家求爹爹告奶奶也盼不来他这个下场。小王:小王不是替王跃文难受。以前我看《当代》编辑,哪儿是和尚?得道高僧也不是,根本就是菩萨。听周老师讲了这么些故事,我才

孙和林[6](2007)在《在荒原上追寻精神家园——周绍义及其小说创作印象》文中研究表明自鲁迅先生写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开始,中国的白话文小说(以下简称:小说)的创作迅速兴起,并繁荣着蒸蒸日上,其文学价值和阅读群体也在逐渐放大,乃至上升为中国现代文学直至当代文学的主体。由此也可以这样

孙和林[7](2006)在《在荒原上追寻精神家园——周绍义及其小说创作印象》文中研究指明自鲁迅先生写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开始,中国的白话文小说(以下简称:小说)的创作迅速兴起,并繁荣着蒸蒸日上,其文学价值和阅读群体也在逐渐放大,乃至上升为中国现代文学直至当代文学的主体。由此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地区文学的成就之大小、影响之远近,其重要标志就是这里小说创作的状况。

徐常[8](2001)在《孩子求学的遭遇》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我们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其中最牵挂我们心灵的是一些求援信、上诉书、申诉和建议。我们尽可能地帮助和回复,但真正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实在也是寥寥,顶多是一种安慰罢了。不过,这些来信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颇有普遍性,值得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认真思考和对待。为此,本刊特开辟《百姓声音》栏目,以供下情上达,关切民生。

程林杰[9](2000)在《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文中研究指明本刊1999年第11期发表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关于警察院校毕业生分配的调查》一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半年来,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也有读者不远千里来访,大家多对本刊关注公安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表示赞许,同时也都表达了一种迫切的心情,希望编辑部能够继续向各级党政、公安机关领导呼吁,尽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往届公安院校毕业生对口安置问题。 来信来访者都是公安院校毕业待分配的学生或他们的家长,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激动与迫切、不平和愤懑,颇令编辑部同仁揪心。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陆续摘编这方面的读者来信,欢迎广大读者参加讨论,直抒己见。各有关股、所、室、队: 遵照县委指示,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凡有98届公专,警校毕业生实习的单位,自即日起一律个实习生停止实习,并通知其于本月20日以前到县分配办报到。 不得有误。 洞口县公安局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二日

二、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论文提纲范文)

(1)方方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关于方方研究的文献综述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方方小说的创作历程
    2.1 青涩期(1982—1985)
    2.2 转型期(1986—1989)
    2.3 成熟期(1989—1999)
    2.4 开拓期(2000—2013)
3 独立而自由的写作者
    3.1 独立写作
    3.2 生命写作
    3.3 平民写作
    3.4 冷静写作
4 于绝望中捕捉希望的思考者
    4.1 冷峻描摹市民生活,直呈人性多面情态
    4.2 深刻反思知识分子命运和人格
    4.3 悲情演绎女性命运,探微女性心理
    4.4 智悉世事荒诞和命运无常
    4.5 死亡叙事强化悲剧意蕴
    4.6 深情抒写武汉情愫
5 开放而包容的叙述者
    5.1 灵活运用叙事视角
    5.2 苦心经营叙事结构
    5.3 巧妙设置叙事玄机
6 不同文体形式的尝试者
    6.1 诗化的小说
    6.2 散文化的小说
    6.3 跨文体的小说
7 从容自如的言说者
    7.1 诙谐幽默,暗藏机锋
    7.2 诗意文雅、优美精致
    7.3 俗白浅近、平实质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冲撞与演进:中国景颇社会百年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中国景颇社会百年巨变
    一、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民族史学工作者的良知
    三、不寻常的巨变
    四、前贤的成就
    五、研究旨趣
    六、理论与方法
前论 景颇族及其山官制度辨析
    第一章 景颇族族称、族源、分布变迁
        第一节 景颇族族称新解
        第二节 族源
        第三节 人口分布变迁
        一、史书上的记载
        二、当代的迁徙杂居
    第二章 山官制度辨析
        第一节 何谓"山官制度"
        第二节 山官制度研究误区
本论 从政治运动到村民自治
    第一章 繁复的政治运动
        第一节 "直接过渡":景颇山区的飞跃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化在景颇山寨
        第三节 大跃进:梦想与现实
        第四节 人民公社运动
        一、第一次人民公社运动
        二、第二次人民公社运动
        第五节 政治边防运动:一场浩劫
        第六节 历史的教训与反思
    第二章 "事实求是"的回归
        第一节 新土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
        第二节 迈向小康之路
        一、成就
        二、问题与原因
    第三章 村民自治时代的景颇族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实施和实践
        一、"村民自治"的提出
        二、"村民自治"在景颇山区的实施
        三、村民自治在景颇山区的效果
        第二节 村民自治揭示的问题
        一、为何不适应村民自治
        二、如何真正实行村民自治
        三、村官的见解
    第四章 晴空阴霾----毒品与艾滋病的浸入
        第一节 毒品的蔓延
        第二节 艾滋病的浸入
        第三节 毒品与艾滋病导致的生存危机
        第四节 应对毒品与艾滋病的策略
        一、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
        二、应对毒品与艾滋病的策略
    第五章 婚姻变迁
        第一节 传统的姑舅表婚姻
        一、姑舅表婚姻与称谓
        二、姑舅表婚姻的变迁
        第二节 跨地区、跨民族的婚姻
        第三节 跨国婚姻
后论 中国景颇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政治与认同
    二、语言与认同
    三、心理与认同
    四、民族与认同
    五、国家与认同
    六、认同:景颇民族团结、繁荣、现代化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3)《警察和流氓》与《中国农民调查》——听老编辑说事(之六)(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察和流氓》
    1、那人见人爱的人民警察, 一个个都像老流氓
    2、你要抓流氓, 要比流氓还要流氓
    3、抓流氓难, 抓好人还不小菜一碟
    4、刑警队长一个电话, 浑身汗毛就竖立起来
二、《中国农民调查》
    1、先说阎真《沧浪之水》
    2、再说董立勃《白豆》
    3、陈桂棣和春桃夫妻俩, 涉嫌控诉政府
    4、农民再苦, 也要表扬政府
    5、换一个角度, 可以皆大欢喜
    6、球员犯规, 裁判处罚, 都是比赛的组成部分

四、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方小说创作论[D]. 刘建秋.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2]冲撞与演进:中国景颇社会百年探究[D]. 杨慧芳. 云南大学, 2010(03)
  • [3]《警察和流氓》与《中国农民调查》——听老编辑说事(之六)[J]. 周昌义. 星火, 2009(05)
  • [4]寻亲记[J]. 王十月. 百花洲, 2009(02)
  • [5]党代表之一:《警察与流氓》[J]. 周昌义,小王. 西湖, 2008(06)
  • [6]在荒原上追寻精神家园——周绍义及其小说创作印象[J]. 孙和林. 地火, 2007(04)
  • [7]在荒原上追寻精神家园——周绍义及其小说创作印象[J]. 孙和林. 青海湖文学月刊, 2006(04)
  • [8]孩子求学的遭遇[J]. 徐常. 南风窗, 2001(13)
  • [9]让我们揪心的读者来信[J]. 程林杰. 人民公安, 2000(01)

标签:;  ;  ;  ;  ;  

我们担心的读者的来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