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

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

一、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芳[1](2019)在《A连锁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餐饮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弘扬传统文化、解决就业、抵御经济周期影响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作用。如何积极响应政府各项政策,以及如何面对新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战略转型、整体性布局,是当前国内餐饮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对当下餐饮企业经营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之症结,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此类企业实现快速发展。A连锁餐饮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已经有300多家直营门店,该公司是一家经营西北菜系为主的大型餐饮企业,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面对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怎样在竞争中保持实力,利用新技术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是本论文所研究的重点。本文综合运用了企业战略理论,结合当前战略管理前沿理论成果,深入的分析了该公司战略发展方面的问题,运用了 PEST方法和SWOT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对该公司的战略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得出了该公司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差异化战略为核心,走纵向一体化、品牌多元化的协同战略发展之路。该公司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实现自身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包括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外部支持等方面的优化,从而保障A餐饮连锁企业的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谢红雨[2](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孙冬喆[3](2014)在《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与普及,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期待建立一个“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愿景亦越来越明晰。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加大力度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并对已有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大突破与创新,从而打破学校与学校外教育之间互相割裂的壁垒,以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统一认证,并予以积累和转换的机制,也即目前国际社会十分流行的所谓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目前政府正在推行的重大政策举措之一。再就学分银行的功能而言,其一是可以将学校与学校外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通过统一认证而获得认可;其二是通过学习成果的认证而把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予以有机衔接;其三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推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作用。简言之,学分银行存储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分(学习成果的代表形式),汇兑的也不是货币而是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基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贯通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因此,研究学分银行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解读其本身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的问题,而且更是对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拓展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的重大举措。其次,学分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以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作为研究选题,属于基础性、应用型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项正在推动的实践活动,其又亟需得到理论的指导,因而又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将探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同时就架构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可能性做出有益的探索。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国别比较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复合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文献综述、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以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具体案例。而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度访谈验证研究观点准确性的基础上,最终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理性判断,并就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问题提出现实而有益的建议则是本论文期待达成的最终目标。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一个国际社会正在流行并已在我国得以实施,但无论理论探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在初始阶段的新生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与研究,则其本身在论文选题与内容的切入方面就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创新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一、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厘清概念→提出论点;二、文献梳理:历史视角→现实轨迹→问题聚焦;三、比较借鉴:了解他国经验→梳理本国实践;四、实证调查:明晰问题;五、要素分析;六、对策建议。经研究,影响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传统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的固有割裂与断层;二是学分银行制度缺乏外部的保障机制;三是迄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框架体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出了如下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学分银行立法进程;二是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基准;三是建立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学分银行进行管理的操作平台。有关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当下的学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学分银行在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保障公民学习权、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日益显现,这一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创想与实践课题终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瞩目。

安锦[4](2011)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富有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肩负着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任,肩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就每年以60-70万的速度增加,10年问增长6倍,增速空前。2003年高校毕业生迎来第一个就业高峰,突发的非典疫情进一步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1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就业难将长期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取代农民工、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而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核心问题。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重大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一直以来,笔者都在从事就业问题研究,但有些疑问久久难以释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是什么?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什么始于1999年而不是其他年份?与其他群体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如果难,到底有多难,是总量问题呢还是结构问题?如果是总量问题,为什么不减少招生规模呢?蚁族是不是弱势群体?目前的就业促进政策效果究竟如何?笔者读博的三年(2008-2011年)正是金融危机之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大量出台和不断完善的重要时间段,笔者有幸参与了人社部及教育部的“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查”等重大调查及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以上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选择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来做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以便深入系统研究。首先,笔者一改过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而选择了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所以笔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就业促进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并对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就业促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研究奠定理论上的分析基础。其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对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以2010年教育部、人社部对湖北省的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而且指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种种表现: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就业质量下降、被就业和就业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等。然后从扩招、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就业市场公平性、毕业生期望值、社会人才观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进行了梳理,并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然后以湖北省为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政策等。第四,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体系,从制定、执行、效果三个方面对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最后指出政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依据不足,认知度不高,监督反馈较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可持续性较差,违背就业一般规律,没有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忽视人才开发等。第五,以美英、日本、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为目标对象,分别对这些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他们的就业促进模式分别归纳为高校主导型、全员参与型、公共服务型、自由放任型、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型、政府导向型,最后归纳了各国就业促进的共同经验启示:政策主要体现在需求、供给、供求匹配三个方面;市场化就业方向相同,政府促进就业的程度不同;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培训;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行业就业,改善就业的地区不均衡;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供需匹配;积极推行大学生就业计划和就业援助;促进机制不可缺;各国就业促进效果需要评估借鉴等十个方面。第六,在对我国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除了就业促进政策需要改进和完善外,更需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高校、社会媒介、毕业生“五位一体”的就业促进机制。毕竟,长远来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调整和机制的构建。政策改进策略包括:(1)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论证政策方案可行性。这部分对公益性岗位、创业、蚁族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理论研究;(2)加强政策宣传,注重监督反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3)科学构建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政策力度;(4)实施人才梯度转移战略。这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梯度转移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树立人才梯度转移思想、实施人才创业扶持差异化战略、创办有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和创业型大学、建立学科—专业—产业链四个方面论证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包括:(1)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2)构建高校的市场化声誉机制;(3)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4)规范社会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5)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

徐涛[5](2010)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研究 ——基于1998年-2009年间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根据笔者对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的了解,运用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和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试探性的提出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1998—2009年出台的房地产政策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最后,得出结论。政策是在一定行动情景下政策舞台内不同的行动者通过互动而产出的。笔者认为,政策舞台受到五个变量的影响,分别是政府的制度结构、意识形态、政策物质客体的特性、经济形势和以前的政策结构。这些变量共同作用于政策制定舞台,制约着政策产出,是“政策制定的一般模型”。同时,当代中国政策制定是在两个层次(分别是中央政策制定层和部委政策制定层)三个舞台(中央政策制定舞台、部委政策制定舞台前台和部委政策制定舞台后台)内完成的,三个舞台的政策内容不同,影响三个政策制定舞台的变量也各不相同,三个舞台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互动共同完成政策制定。笔者将其称为“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层次模型”。运用1998-2009年间房地产政策产出案例,作者深入分析了影响三个舞台的五个变量及其影响政策制定的形式,舞台内的行动者及其互动方式。最后,作者选取了影响房地产领域三个最重要的文件(23号文、18号文、24号文),对其政策制定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中央政策制定层和部委政策制定层内的三个舞台是如何互动并最终产出公共政策的。本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是在两个层次三个舞台间互动产出的。笔者将其称为“两层三舞台政策制定模式”。该模式认为:中央层政策制定舞台互动的指向是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具体实现政策目标的选择上政治权威有两种偏好:经济偏好和社会偏好;在政策制定部委层互动的指向是政策方案的制定。正式的政策方案的制定是在前台内各相关部委和体制内的政策咨询机构内进行的。但是,因为技术官员参与到政策制定舞台后台,寻求各种信息和政策方案的支持,所以,后台深深的影响到了前台政策方案的制定;部委层政策舞台前台在正式的政策方案起草中,受到了中央层政策制定舞台和部委层政策制定舞台后台的双重影响,有四类政策方案的可供选择;部委层政策制定舞台前台处于政策制定的中心位置。本文最后运用两层三舞台政策制定模式解释了房地产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两层三舞台政策制定模式”,是政策过程理论本土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的不足在于“两层三舞台政策制定模式”仅仅经受了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的检验,是否能有效的适用于其他领域的政策还有待检验。

陈弘[6](2009)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等。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1、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选择。论文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指出新形势下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培育与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详细论述现阶段我国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产业集群、中药产业与中药现代化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我国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义;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建立逻辑分析框架。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方式与过程以及形成的内在动力等;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并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集群产生、成长的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中药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成模式;根据产业组织结构的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几种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征。4、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根据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和基础运行平台:综合考虑信息流、物流、人力资源流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一套高效、敏捷、完整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技术学习与交流等内部机制,改善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集群竞争力。5、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健全的外部支持体系是提高并发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为依据,研究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政府支持体系。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各阶段最适宜的发展模式。界定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理论依据及目标定位;以“竞争力模型”为框架,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战略、营销整合战略、创新整合战略、产业整合战略等方面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7、案例研究。运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深入剖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雏形,总结其成功经验,探寻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于促进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关结论。关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论文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初步构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逻辑分析框架,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贺行强[7](2008)在《杭州家教市场行为与绩效 ——基于非对称信息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的分配与个人收入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的根本。产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加剧了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大量需求,这一切必将导致家庭对其子女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人为本”的生存发展观及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等理论的确立,推动国民教育的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特点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催生了一个新的教育市场——家教市场。家教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个热点话题。在家教市场中,由于各个参与主体的目的和期望不同,所占有的信息呈现非对称状态,加上市场很多法律、法规、制度很不健全,致使家教市场呈现一片“混乱”的格局。在理论构思上,本文以杭州家教市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家教市场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运行机理。家教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各参与主体所占有的信息极端的非对称,同时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依赖其所获得的信息,而交易结果取决于各主体占有信息的多寡与质量,这样可以推出:主体选择行为=F(非对称信息)。另一方面,市场效率或绩效是经济主体以其理性人的原则和受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驱使条件下的经济行为结果,信息优势方必然会利用其自身信息优势进行着损害信息劣势方的交易。基于此,于是笔者构造一个这样的研究逻辑框架:非对称信息(?)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从家教市场的非对称信息特征角度切入,研究其各参与主体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特定行为选择,进而研究这种市场行为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其市场效率,来解开家教市场“混乱”之谜。通过此研究,目的在于能促进家教市场良性的发展,使市场各参与主体均能实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提高该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特别以杭州家教市场为实证分析对象,首先分析了杭州家教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从家教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特征出发,研究家教市场各参与者各自所占有信息资源的状况,以及它们如何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在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时所选取的满足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市场行为。由于市场信息的非对称,必然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主体行为选择的过程并找到其相关对策。利用信号传递模型解决家教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利用激励机制设计来解决家教市场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然后在研究家教市场绩效时,选取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来量化家教市场的市场绩效,通过量化家教公司品牌建设与管理,家教公司教员的资质结构与努力程度,家长投资观念及其本身素质,以及政府的支持与管制等几个变量来描述消费者的满意度。在实证分析上,分别从家教市场主体之间博弈均衡分析和市场消费者满意度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杭州家教市场绩效。由于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都起源于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优劣程度,本文的研究表明,倘若在家教市场中科学地整合各方信息的生产链来实现信息对称最大化,优化信息供求渠道,节约信息交易的成本,定会实现家教市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从而改善家教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

彭勃[8](2008)在《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近60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本世纪初进入大众化阶段。然而,在我们为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兴奋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这一现实困难。本文以高等教育学、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认为出现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并以苏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思路。首先,在对资源的概念、特征和配置理论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概念,阐述了其涵义和特征。通过对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种类及分类方法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把高等教育资源分为人才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三类。从生态的视角提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和调控观是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从阐释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分别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前提、物力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文化资源是高等教育进步的灵魂。其次,以高等教育资源理论和高等教育生态观为理论依据,对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物力资源配置和文化资源培植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培植受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过分影响,没有遵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要求,认为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出现短缺和浪费并存问题的根源。复次,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问题,提出根据高等教育本质与内在发展逻辑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生态观、以生态化方式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即一方面对高等教育系统内的高校进行分层,依据生态学的分层规律和生态位原理为各层高校配置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同时在精英层次高校和大众层次高校分别着力培植精英型高等教育文化资源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文化资源。最后,根据提出的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与培植思路,以苏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苏北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进而提出从调整苏北不同科类高校设置、调整招生规模、控制过高的生师比以及扭转比较严重的“学者从政”现象几方面调整苏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培植的建议。

李立[9](2007)在《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交通现代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保障,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先要使交通现代化提前一个阶段实现。公路是交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研究交通现代化要从研究公路现代化开始。研究公路现代化的发展,首先要对公路现状和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与评价,这是公路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工作。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够使公路规划和建设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并适度超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大系统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必要立足社会大系统的现代化进程,对公路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进行科学、系统、完整地评价,从而有效地把握公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制定公路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因此,建立一套立足于社会大系统现代化的,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严格、合理的评价方法成为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首先将系统论与现代化理论结合起来,依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现代化理论从不同角度逐层分解分析,建立系统、科学、完善的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框架。利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对天津市公路网的现状做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天津市目前公路网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且有一定的超前性;纠正了长期以来,由于许多人为因素以及根据零散的数据推断出的公路网现状;根据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框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搭建天津市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选取体系中的各级指标,得到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型。运用灰色预测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天津社会经济现代化对公路现代化的需求。利用类比法、Logit模型等确定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基层指标的测度模型并得到相应年度的数值及标准值,将其代入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型,得到完整的天津市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技术方法建立天津市公路现代化规模有效性评价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方法建立天津市公路现代化技术有效性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综合评价模型。据此对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水平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为社会经济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提供参考。

雷俊峰[10](2006)在《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陕西省招生考试考籍档案管理的现状,针对目前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MIS的应用实践出发而设计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陕西省招生考试考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与本系统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以及Visual Studio.net开发工具中ASP.net技术和ADO数据引擎的使用,再详细讨论了基于B/S结构的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包括需求分析、开发方案、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集成等。最后着重阐述了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关于海量数据查询和大容量笔迹卡图像查询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考籍档案的数据挖掘技术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系统已经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投入使用,使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陕西省招生考试考籍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对实现陕西省招生考试考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A连锁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战略的层次与分类
        2.1.1 公司层战略
        2.1.2 业务层战略
        2.1.3 职能层战略
    2.2 餐饮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2.2.1 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2.2.2 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2.2.3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2.2.4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3 A连锁餐饮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3.1.1 公司业务概况
        3.1.2 公司组织结构及营运管理模式
        3.1.3 公司员工结构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价值链分析
        3.2.2 主要资源分析
        3.2.3 主要能力分析
        3.2.4 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4 A连锁餐饮公司发展的PEST环境分析
    4.1 政策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4.1.1 餐饮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机构
        4.1.2 餐饮行业促进政策
    4.2 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4.2.1 2019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4.2.2 2019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4.3 餐饮行业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4.3.1 人口结构的变化
        4.3.2 收入分配的变化
        4.3.3 生活品味、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4.3.4 消费习惯的变化
    4.4 餐饮行业技术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4.4.1 科技助推新餐饮兴起
        4.4.2 信息技术助力发展
        4.4.3 餐饮技术未来
5 A连锁餐饮公司战略定位及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机会
        5.1.2 威胁
        5.1.3 优势
        5.1.4 劣势
    5.2 A连锁餐饮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5.3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5.4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及举措
        5.4.1 差异化战略
        5.4.2 协同战略:纵向一体化与品牌多元化
6 A连锁餐饮公司战略实施及保障体系
    6.1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6.1.1 公司人才理念
        6.1.2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目标
    6.2 标准化建设
        6.2.1 开发筹建和工程建设
        6.2.2 集中采购
        6.2.3 中央工厂和中央仓库的建立
        6.2.4 餐厅服务模式
    6.3 内控体系优化
    6.4 外部支持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区划
        2.1.2 民族文化区
        2.1.3 民族文化传承
        2.1.4 区域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6.1.1 学校教育现状
        6.1.2 家庭教育现状
        6.1.3 社区教育现状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致谢

(3)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框架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与界定
    第一节 制度与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分制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制度
    第四节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学分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导入与发展
    第一节 学分银行探索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创建在我国的“繁盛”与“混乱”
第三章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框架与模式
    第二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保障机制
    第三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评价与借鉴
第四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调查与访谈
第五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融合与重建
    第二节 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三节 框架标准与组织机构的构建与规范
    第四节 立法制度的建设与完备
第六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学分银行立法的进程
    第二节 推动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促进独立机构与平台的建设
结语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
    二、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校毕业生
        二、就业促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
        二、对公益性岗位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论证
        三、提出了政策改进策略和促进机制构想
        四、提出了人才梯度转移思想
第二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就业促进解析
    第一节 就业促进的公共政策解析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和程序
        三、就业促进的公共政策理论解析
    第二节 就业促进的相关理论
        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总量就业理论
        二、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就业理论
        三、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就业理论
        四、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结构性失业理论
        五、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六、20世纪90年代失业回滞理论
        七、其他学派的就业理论
第三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情况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
        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基于两部委湖北省调研数据
        一、就业人数及就业率
        二、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
        三、已就业毕业生分布情况
        四、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情况
    第三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表现
        一、无业可就
        二、有业不就
        三、有业难就
        四、就业质量呈下降趋势
        五、被就业现象严重
        六、就业弱势群体大量存在
    第四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扩招的急剧性、就业环境的突变性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
        四、就业市场不公平,歧视现象较为严重
        五、毕业生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
        六、社会、用人单位片面的人才观和用人观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
        一、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时期(1949-1984年)
        二、过渡时代"双向选择"时期(1985-1992年)
        三、市场经济时代"自主择业"时期(1993年-至今)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以湖北省为例
        一、基层就业政策实施情况
        二、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政策实施情况
        三、自主创业政策实施情况
        四、参与重大项目政策实施情况
        五、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政策实施情况
        六、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基于湖北省调研数据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基本方法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设计的SMART原则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综合方法——层次分析法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
        一、政策制定的指标评估
        二、政策执行的指标评估
        三、政策效果的指标评估
        四、政策整体积极效果评价
    第四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的理论依据不足,目标群体不清晰
        二、政策的认知度不高,政策监督反馈较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三、过于偏重岗位创造,政策可持续性较差
        四、逆城镇化、工业化、三产化的促进政策违背就业一般规律
        五、没有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忽视人才开发
        六、政策促进作用有限,就业促进机制缺乏
第六章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及启示
    第一节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
        一、美英模式——高校主导型
        二、日本模式——全员参与型
        三、德国模式——公共服务型
        四、俄罗斯模式——自由放任型
        五、印度模式——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型
        六、韩国模式——政府导向型
    第二节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启示
        一、就业促进政策主要体现在需求、供给、供求匹配三个方面
        二、市场化就业方向相同,政府促进就业的程度不同
        三、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
        四、发展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培训
        五、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行业就业
        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七、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八、积极推行大学生就业计划和就业援助
        九、促进机制不可或缺
        十、各国就业促进效果需要评估借鉴
第七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政策改进与机制构想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改进策略
        一、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论证政策方案可行性
        二、加强政策宣传,注重监督反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三、科学构建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政策力度
        四、实施人才梯度转移战略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基本构想
        一、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
        二、构建高校的市场化声誉机制
        三、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
        四、规范社会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
        五、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内容的简单回顾
    第二节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一、未来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要放在首位
        二、"保基本政策落实"是就业促进的主要内容
        三、"强城镇化、工业化、三产化"是就业促进的努力方向
        四、"建促进机制"是就业促进的关键
        五、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扶持公益性创业
        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灵活就业制度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内容
    附录二: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研内容
    附录三: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调研内容
    附录四: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调研内容
    附录五:2009年湖北省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电话访谈提纲
攻博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研究 ——基于1998年-2009年间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图
2 分析途径与框架
    2.1 制度分析途径
    2.2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3 理论模型
    3.1 政策制定一般模型
    3.2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层次模型
4 实证研究
    4.1 1998-2009 年房地产政策梳理
    4.2 房地产政策制定中央层
    4.3 房地产政策制定部委层
    4.4 房地产政策舞台的参与者
    4.5 房地产政策制定的综合分析
5 理论发现及启示
    5.1 理论发现
    5.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1.1.2 集群化:培育与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1.3 中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产业集群内涵与分类相关研究
        1.3.2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
        1.3.3 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相关研究
        1.3.4 产业集群战略相关研究
        1.3.5 中药产业及中药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中药产业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2.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理论支撑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2.2.4 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2.3 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2.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
        2.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2.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外在支持体系
        2.3.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要素的关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
    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方式与动力
        3.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3.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与过程
        3.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
    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3.2.1 资源因素主导型
        3.2.2 传统文化因素主导型
        3.2.3 本土大企业主导型
        3.2.4 园区优势主导型
    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
        3.3.1 “中卫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2 依托产业集群的“小巨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3 “网络式”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3.3.4 空间聚集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4.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行平台
        4.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构成
        4.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设计
        4.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平台分析
    4.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的构建
        4.2.1 集群信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2.2 集群技术联盟的建立与运作方式
        4.2.3 集群物流运作中心的设立
        4.2.4 契约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
        4.2.5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4.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与技术学习机制的建立
        4.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合作机制
        4.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构建
    5.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5.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培育
        5.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5.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系统的建立
    5.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
        5.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5.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及选择
        5.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载体——中药产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5.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建立
        5.2.5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5.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5.3.1 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中政府支持的理论依据
        5.3.2 政府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原则
        5.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6.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6.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
        6.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6.1.3 基于生命周期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6.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6.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界定及目标定位
        6.2.2 基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集群发展战略选择
        6.2.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的构建
        6.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
    7.1 运用“竞争力模型”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
        7.1.1 要素条件
        7.1.2 需求条件
        7.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7.1.4 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
        7.1.5 人文环境与机遇
        7.1.6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7.2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7.2.1 湖南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7.2.2 生物医药园: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
        7.2.3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7.2.4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提升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战略选择
        7.3.1 优化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7.3.2 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基地,构建中药营销“大网络”
        7.3.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7.3.4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7.3.5 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7.3.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7.3.7 加强领导与政策支持,保障发展中医药战略的实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杭州家教市场行为与绩效 ——基于非对称信息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五节 写作框架与内容设计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理论综述
    第二节 市场绩效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节 家庭教育投资与教育消费理论
    第四节 文献综述总评
第三章 家教市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家教市场的市场行为理论分析
    第二节 家教市场的市场绩效理论分析
第四章 杭州家教市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杭州家教市场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杭州家教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杭州家教市场绩效的满意度计量模型分析
    第四节 杭州家教市场绩效评价
第五章 政策建议及未来的继续研究
    第一节 政策建议与思考
    第二节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杭州家教市场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2 杭州家教市场绩效的整理数据
致谢

(8)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生态: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1.1 问题的缘起(Origin of the Issues)
    1.2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1.2.1 高等教育大众化(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1.2.2 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Promotion of Economic Reform to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1.2.3 生态思潮的兴起和生态研究方法的广泛运用(Rising of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the Widespre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Methods)
    1.3 相关研究动态(Relavent Research Dynamic)
        1.3.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Overseas Relavent Research Dynamic)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Domestic Relevant Research Dynamic)
        1.3.3 教育生态研究动态(Education Ecology Research Dynamic)
    1.4 研究目标(Research Objectives)
        1.4.1 丰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Enrich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rea)
        1.4.2 促进苏北高等教育和谐发展(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Jiang Su Higher Education)
    1.5 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
        1.5.1 文献研究法(Literature Method)
        1.5.2 生态学方法(Ecological Method)
        1.5.3 实证分析法(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1.6 研究技术路线(Research Technical Route)
    1.7 研究意义(Research Significance)
        1.7.1 理论意义(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7.2 实践意义(Practical Significance)
2 高等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生态
    2.1 资源及其配置理论(Resources and Its Allocation Theory)
        2.1.1 资源概念和特征(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2.1.2 资源配置理论(Theory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2.2 高等教育资源概念(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2.2.1 高等教育资源概念的涵义(Impl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Concept)
        2.2.2 高等教育资源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2.3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2.3.1 人才资源(Talent Resources)
        2.3.2 物力资源(Material Resources)
        2.3.3 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
    2.4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Ecology and Education Ecology)
        2.4.1 生态学及其发展(Ec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2.4.2 生态学规律与原理(Ecology Laws and Principles)
        2.4.3 教育生态学研究及其进展(Educational Ecology Research and Its Progress)
    2.5 高等教育生态观(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Views)
        2.5.1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观(Higher Education Ecosystem View)
        2.5.2 高等教育生态整体观(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Total Perspective)
        2.5.3 高等教育生态平衡观(Higher Education Ecological Equilibrium View)
        2.5.4 高等教育生态调控观(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Regulation View)
    2.6 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观照(Ecological Contempl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2.6.1 人才资源与高等教育生态(Talent Resources and 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2.6.2 物力资源与高等教育生态(Material Resources and 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2.6.3 文化资源与高等教育生态(Cultural Resources and Higher Education Ecology)
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与分析
    3.1 建国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Way of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3.1.1 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from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o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1.2 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from Reform and Opening up till Present)
    3.2 对计划和市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分析(Analysis to Plan-oriented Allocation and Market-orineted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3.2.1 计划配置方式分析(Analysis to Plan-oriented Allocation)
        3.2.2 市场配置方式分析(Analysis to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3.3 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下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Plan-oriented Allocation and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3.3.1 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Plan-oriented System)
        3.3.2 市场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Market-oriented System)
4 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
    4.1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与培植的依据与特点(The Ba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Ecological Allocation and Cultivation)
        4.1.1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与培植的依据(The Basi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Ecological Allocation)
        4.1.2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与培植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Ecological Allocation and Cultivation)
    4.2 人才资源的生态化配置(Ecological Allocation of Talent Resources)
        4.2.1 教师资源的生态位分层配置(Allocate Teacher Resources Based on Niche)
        4.2.2 学生资源的生态位分层配置(Allocate Student Resources Based on Niche)
    4.3 物力资源的生态化配置(Ecological Allocation of Material Resources)
        4.3.1 纵向生态位分层配置(Allocate Material Resources Based on Longitudinal Niche Hierarchy)
        4.3.2 横向生态多样化竞争配置(Allocate Material Resources Based on Lateral Ecological Diversified Competition)
    4.4 文化资源的生态化培植(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4.4.1 精英高等教育文化资源的培植(Cultivation of Elite Highe Higher Education Cultural Resources)
        4.4.2 大众高等教育文化资源的培植(Cultivation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Cultural Resources)
5 苏北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研究
    5.1 苏北地区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概况(Survey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Jiang Su)
    5.2 基于DEA的苏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Alloca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of Northern Jiang Su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DEA)
        5.2.1 评价对象的选取(Appraisal Object Selection)
        5.2.2 DEA 简介(DEA Synopsis)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5.3 苏北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Allo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from an Ecology-oriented Perspective in Northern Jiang Su)
6 结语
    6.1 结论(Conclusions)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Innovation of Thesis)
    6.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Research Forecast)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录

(9)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2 公路现代化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2 公路现代化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流程图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体系
    2.1 系统论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1.1 系统与系统论
        2.1.2 系统论对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2.2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体系的建立
    2.3 现代化及天津市社会经济现代化
        2.3.1 现代化的概述
        2.3.2 天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和道路
    2.4 交通现代化及公路现代化
        2.4.1 交通现代化的内涵
        2.4.2 公路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章 天津市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3.1 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的区位优势
        3.1.1 港口优势
        3.1.2 铁路优势
        3.1.3 公路优势
    3.2 天津市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3.2.1 天津市综合运输方式现状分析
        3.2.2 公路交通运输的地位
        3.2.3 公路与其他综合交通的协调性分析
    3.3 天津市公路运输现状分析
        3.3.1 天津市公路规模与标准现状分析
        3.3.2 天津市高速公路网交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3.3.3 天津市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能力及现状分析
        3.3.4 农村公路网交通适应能力及现状分析
    3.4 重要区域内的主要相关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3.4.1 塘沽地区主要相关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3.4.2 环城四区主要相关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3.4.3 天津市城区公路射线交通适应性分析
        3.4.4 重要通道主要相关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3.5 公路网出入境交通量情况评价分析
        3.5.1 出入境交通量总规模与构成
        3.5.2 东北方向出入境交通量的规模与构成
        3.5.3 西北方向出入境交通量的规模与构成
        3.5.4 西南方向出入境交通量的规模与构成
        3.5.5 东南方向出入境交通量的规模与构成
    3.6 天津市公路网交通变化情况综合分析
        3.6.1 近年公路网交通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3.6.2 近年公路网交通行驶量的变化情况
    3.7 天津市公路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3.7.1 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车增长不相匹配
        3.7.2 交通量分布不均匀
        3.7.3 等级结构配置不合理且平均技术等级较低
        3.7.4 中心城区与各区县之间以及部分区县之间的快速通道尚未形成
        3.7.5 部分公路货车超载情况严重
        3.7.6 货车空载率
第四章 天津社会经济现代化对公路现代化的要求
    4.1 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公路率先实现现代化
    4.2 天津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现代化的需求
        4.2.1 天津市公路交通量的预测
        4.2.2 天津市汽车保有量预测
    4.3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4.3.1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
        4.3.2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确定过程
第五章 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5.1 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和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5.3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选取
        5.3.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5.3.2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5.3.3 指标的确定
    5.4 各基础指标的说明及测度模型
        5.4.1 人口素质现代化指数a_1
        5.4.2 公路建设法规完善指数a_2
        5.4.3 公路建设投资指数a_3
        5.4.4 公路总里程指数a_4
        5.4.5 二级以上公路里程指数a_5
        5.4.6 公路运能现代化指标a_6
        5.4.7 高速公路网节点通达指数a_7
        5.4.8 管理现代化指数a_8
        5.4.9 公路网饱和度a_9
        5.4.10 干线公路高级次高级公路铺装指数a_(10)
        5.4.11 公路基本现代化适应度指数a_(11)
        5.4.12 公路事故发生指数a_(12)
        5.4.13 天津市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预测值
第六章 天津公路网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价
    6.1 基于DEA方法的天津公路网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6.1.1 DEA的C~2R模型的建立
        6.1.2 技术有效性分析
        6.1.3 C~2 R 模型与规模收益分析
        6.1.4 公路网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6.1.5 各指标数据输入DEA模型
        6.1.6 技术有效性结果分析
        6.1.7 有效性结果分析
    6.2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天津公路网现代化发展评价研究
        6.2.1 公路网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及指标属性值的量化
        6.2.2 公路网综合评价指标属性值的无量纲化研究
        6.2.3 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
        6.2.4 公路网神经网络综合评价实现过程概述
        6.2.5 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神经网络方法实现的步骤
        6.2.6 评价结果分析
    6.3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天津公路网现代化发展
        6.3.1 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6.3.2 公路现代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6.3.3 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模型
        6.3.4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程度进程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招生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1.3 系统开发的意义
    1.4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讨论
    2.1 管理信息系统
        2.1.1 MIS系统概述
        2.1.2 MIS系统结构
        2.1.3 MIS开发模式
        2.1.4 MIS开发关键因素
    2.2 MS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2.2.1 MS SQL Server数据库的对象
        2.2.2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的完整性
        2.2.3 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应用
    2.3 开发工具的选择
        2.3.1 ASP.NET技术
        2.3.2 Visual Basic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第三章 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综述
    3.2 系统的需求分析
        3.2.1 系统需求概述
        3.2.2 系统需求分析
        3.2.3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原则
    3.3 系统的功能性分析及设计
        3.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3.4.1 系统技术方案
        3.4.2 系统网络结构
第四章 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4.1 海量数据查询分页算法优化
        4.1.1 几种流行的数据库分页技术
        4.1.2 流行方法的缺陷和新方法的提出
        4.1.3 算法测试及结果分析
    4.2 大容量图像检索技术
        4.2.1 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及比较
        4.2.2 关键字检索和分类目录部署算法
        4.2.3 自考笔迹卡图像检索子系统的组成结构
    4.3 数据挖掘技术分析
        4.3.1 数据挖掘的任务和流程
        4.3.2 数据挖掘的方法
        4.3.3 招生考试数据挖掘的应用
        4.3.4 考籍档案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实施概况
    5.2 系统运行环境
    5.3 系统模块的实现
        5.3.1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5.3.2 查询模块的实现
        5.3.3 打印模块的实现
        5.3.4 日志管理的实现
        5.3.5 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评价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A连锁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孙慧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3]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孙冬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4]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安锦. 武汉大学, 2011(04)
  • [5]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研究 ——基于1998年-2009年间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D]. 徐涛. 广东海洋大学, 2010(05)
  • [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 陈弘. 中南大学, 2009(02)
  • [7]杭州家教市场行为与绩效 ——基于非对称信息视角的分析[D]. 贺行强. 浙江工商大学, 2008(03)
  • [8]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 彭勃.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1)
  • [9]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评价研究[D]. 李立. 天津大学, 2007(04)
  • [10]考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雷俊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7)

标签:;  ;  ;  ;  ;  

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