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评价

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评价

一、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米伟伟,王腾,李娜,郭晓丹,谢小飞[1](2021)在《风化校正作用在烃源岩有机地化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通过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试、干酪根分析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室内样品测试,在与前人分析数据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风化校正作用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露头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有机质成熟度、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哈密拗陷下二叠统烃源岩属于好—很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Ⅱ2)为主,少部分腐殖型(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成熟阶段低—中期;烃源岩正构烷烃分布变化较大,呈前低后高的双峰特征,与很低的轻重烃比值相映,反映出有机质受陆源生物影响较大。低Pr/Ph比值显示出强烈的植烷优势,沉积环境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盐度较高,应属于半封闭水体。

付健[2](2019)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白云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II凹陷内部,是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的主力区带。近年来,一系列油藏的发现打破了白云凹陷以找气为主的传统观念。尽管前人针对白云凹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白云凹陷含油气系统的认识仍然有限。本研究主要针对白云凹陷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对于白云凹陷这种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在缺少样品情况下,实现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准确且高效地评价。本研究基于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一种利用电阻率求取总有机碳含量的测井评价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导电岩石骨架、导电的泥质、有机组分(干酪根和油气)和孔隙水四个组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测TOC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14%。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型与经典的△log R法和神经网络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考虑了岩性变化对岩石测井响应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的TOC评价模型不仅适用于岩性稳定的大段泥岩段,还适用于岩性变化较大的砂泥岩剖面。其次,通过对白云凹陷原油及烃源岩开展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热演化研究等,明确了白云凹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生烃机制等,厘清了白云凹陷不同区域原油的来源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白云凹陷典型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了讨论。根据白云凹陷烃源岩沉积演化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文昌组的浅湖相泥岩,恩平组湖相泥岩和三角洲/煤系泥岩,以及珠海组陆棚泥岩和海相三角洲泥岩等五种类型。其中文昌和恩平组的烃源岩是白云凹陷油气的主力烃源岩。白云凹陷原油则可划分为三个族群,其中族群I原油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构造带,其来源主要为恩平组的煤系烃源岩。族群II原油主要分布在白云东区到白云东北部,其母源为文昌/恩平组的浅湖/三角洲泥岩。本次研究在白云西南发现了一个新的湖相油族群,证实了白云凹陷的湖相油的勘探潜力。有机质生烃机制研究显示,地温背景和有机质类型是控制白云凹陷有机质生烃的主控因素。其中白云主洼主要受高地温梯度背景控制,这导致其生油窗整体提前,且油窗范较低地温情况被压缩。而西洼和东洼则受低地温背景控制,相应的生油期也被拉伸。其中白云东区原油成藏过程存在两种模式,在W3-2构造至H29A构造带的“上气下油”的分布模式主要受蒸发分馏作用控制,而W3-1构造则是以高成熟原油在高角度断裂控制下的运移分馏作用形成的油气藏。白云西南珠海组地层是湖相油的有利勘探区,而主洼内部更有利于凝析气藏的聚集。

李悠悠[3](2019)在《渤中西次洼及其周缘原油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文中认为渤中西次洼位于渤中凹陷的西北部,其中发育的陡坡带和中央走滑带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场所。本文依据岩屑、岩芯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钻井、地震等资料来研究该地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分布规律、原油的有机地化特征与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原油类型,探明油气田成藏的地质控制因素。通过干酪根元素组成、烃源岩热解参数、显微组分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对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地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结果表明渤中西次洼三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成熟演化阶段。其中东三段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广,沙三段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小,但其厚度最大。通过饱和烃与芳烃两方面的生标参数来讨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特征和有机质的输入贡献情况,基于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整体分析,包括物性、族组成、饱和烃气相色谱、碳同位素组成和生标化合物特征,结果表明原油母质类型为混合型(Ⅱ型)有机质,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生标散点图对烃源岩和原油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油源来自沙河街组烃源岩和东营组烃源岩。通过油源对比将原油划分为三种类型,既有单源原油,也有混源原油。最后,从烃源岩的发育分布、油源对比以及运移与聚集方面来研究CFD6-2油藏原油来源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油田的烃源岩属于好烃源岩,能够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长时间持续活动的油源断裂能贯穿到基底且向上伸展到浅部新近系,作为油气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晚期次级断层在浅部会形成断裂,可以将油气输导分配到明化镇组。

孔祥赫[4](2019)在《临南洼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排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临南洼陷构造复杂,油气分布范围广,油气藏成因复杂,随着勘探程度增加油气藏的隐蔽性变强。沙三段是临南洼陷主要的油气来源,长期以来前人对该层源岩评价较为粗糙,对烃源岩特征及油气生成认识不够。通过对沙三各亚段的烃源岩精细化研究,刻画各亚段有效烃源岩的展布并确定其生排烃特征,有利于提高临南洼陷地区油气勘探成功率。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泥岩有机质丰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主要烃源岩的岩性特征;观察烃源岩展布发现其厚度由洼陷中心向南北逐渐变薄。对沙三段各亚段不同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地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沙三中、下亚段源岩整体质量较高,其中洼陷带沙三下亚段属优质烃源岩。通过线性回归等方法反演TOC基础上,通过生烃潜力等方法综合确定沙三段排烃的TOC下限,进而分析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发现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洼陷中心及隆起带地区;沙三下亚段有效源岩分布广厚度大。应用盆地模拟软件(Basin Mod1D)分析典型单井埋藏史、生排烃特征,通过排烃门限法建立生排烃剖面研究沙三段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结果表明洼陷带沙三下亚段整体生排烃强度最高,是主力生排烃区;沙三上、中、下亚段历史排烃量分别为5.8×108t、6.2×108t和10.2×108t。

侯庆杰[5](2018)在《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有效烃源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东湾坳陷是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探区,通过40多年的勘探,相继发现了20多个油气田,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勘探的深入、尤其是全区3维地震连片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包括烃源岩和油气基础地质等方面的全面认识,其中如何认识深层(沙三段下部-孔店组)烃源岩、边缘凹陷烃源岩的成藏能力、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与沉积模式、以及有效烃源岩生排烃定量评价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油气资源量的预测精度,也制约了勘探目标选取。为此,本文利用地球化学、测井及地震大连片资料,结合辽东湾坳陷的构造与沉积背景,开展了有效烃源岩精细评价工作。首先,开展了不同洼陷不同层位烃源岩岩心观察及基础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开展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进行了油源分析,确定了不同油气聚集带油气源及有效烃源岩发育层位。然后,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提出了一套测井烃源岩评价方法,对研究区206口探井进行了测井烃源岩评价。又针对深层少井或无井层位和区域,开展了测井-地震联合信息提取和反演研究,提出了烃源岩TOC和厚度预测方法,预测了过去无法评价的烃源岩。最后,综合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利用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裂伸展量与走滑量、水下扇体面积/次洼面积、水体咸化程度等参数,提出构造沉降与沉积速率、断裂伸展活动、水下扇体充填以及水体分层程度是有效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且分别建立了分隔式深水温度分层烃源岩沉积模式与咸化湖盆盐度分层水体烃源岩两种分层水体模式。通过恢复各套烃源岩原始TOC,然后利用油气生成模拟实验和烃源岩评价成果得到了油气生成强度;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生成和孔隙度减小与油气饱和度计算油气排出率得到了油气排出强度,发现主力烃源岩生油强度在200×104t/km2以上(排油强度>125×104t/km2),邻近区域可以形成5000×104t以上储量的油田,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15×104t/km2)时,邻近区域没有发现规模油气储量。根据油气生排强度建立了有效烃源岩的综合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油气多聚集在有效烃源岩类型较好的区域。应当对辽中北洼和辽中中洼、辽西北-中洼的北部地区富烃洼陷有利区/圈闭群进行深入勘探,尽量避免在辽西北-中洼的南部区块、辽西南洼的南次洼处进行布井。因此,对辽东湾坳陷的有效烃源岩进行评价,对下一步指导油气勘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聪,石砥石,张子亚,陈科,苑坤,乔计花,彭芳苹[6](2018)在《云南楚雄盆地西部高精度重磁电特征及基底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楚雄盆地是滇黔桂地区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进展缓慢,关键问题是基底和沉积盖层展布不清。重磁电是认识和了解盆地基底展布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楚雄盆地西部实施2条区域重磁电测线,并对其进行基底结构的综合解译。结果表明:楚雄盆地西部上三叠统底界的最大埋藏深度为7km,盆地总体走向北西,结晶基底在平川、云南驿、红河断裂以东,猛虎、舍资一线以西地区深度最大为9km;在大姚县和南华县之间形成楚雄盆地最大的磁基底凹陷区,面积达到1 200km2。

董林[7](2017)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地质、钻井资料对云龙凹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凹陷内存在多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泥盆系和和上三叠统烃源岩是区内的主力烃源岩。烃源岩以泥质为主,具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面地质资料对区内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完善工作。凹陷内储集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舍资组,其次为侏罗系、白垩系及古生界储层。储集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碳酸盐岩。区内发育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区域盖层为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上白垩统-古近系地层,该盖层具有厚度大、密封性较好。直接盖层发育在古生界地层。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开展云龙凹陷地震资料解释,对区内地震资料品质进行了评估。资料品质评估结果从层系上看,奥陶系地震反射层资料品质最好,横向上较稳定,整体品质要好于三叠系和寒武系地震反射层,三叠系最差。从平面上看,构造复杂区地震资料品质较构造简单区的要差,地表砂泥岩出露区要好于灰岩出露区。在同一地段上下层的地震资料品质变化也很大,既有浅层好深层差的情况由于深层好浅层差的情况,这可能与该区构造、地层发育较为复杂有较大关系。依据地震解释成果,对云龙凹陷构造、断裂进行了研究。云龙凹陷平面上呈南北向展布,具有南北浅中间深的特点,整体向西倾斜的不对称凹陷。根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区内圈闭条件好,自西向东发育4个局部构造:大西邑背斜、发窝背斜、通爱东构造和小团山背斜,以地震T∈反射层构造图统计,圈闭面积390km2。云龙凹陷断裂发育,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性强,主要呈近南北、北东向展布,少量的为北东东走向,相同走向的断层发育时期又不尽相同。就断裂的形成时期而言,区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长期发育的断裂,从古生代发育至今,如普渡河断裂;一种是主要发育于晚燕山期的断裂,区内大部分的断裂;再一种是主要发育于喜山期的断裂。对区内断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大多数断裂在晚燕山期形成,这期断裂对构造不起破坏作用。而长期活动的断裂和喜山期走滑活动期形成的断裂,对构造有破坏作用。就断层性质而言,本区主要以逆冲断层为主,兼有走滑断层及先正后逆的反转断层。根据断层的规模、所起的作用,将区内的断层分为3级。对区内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晚燕山期是区内构造的主要形成期,喜山期的走滑断裂对圈闭的保存起破坏作用。从盖层条件、水文地质和岩浆断裂活动等方面并结合云参1井钻探失利原因对区内的保存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筛选出对保存条件有影响的要素定量评价和划分了云龙凹陷的有效保存单元,将云龙凹陷划分为3个不同的保存单元。其中中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较好地区,东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中等地区,西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较差地区。以有效保存单元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成油气地质条件、圈闭条件等评价出云龙凹陷的中北部和东北部是油气的勘探前景区。经过艰辛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1、云龙凹陷是受两条边界断层控制的南北向不对称凹陷云龙凹陷的西部边界为易门断裂,东部边界为普渡河断裂带,北部边界是震旦系出露区,南部边界是奥陶、泥盆系出露区,为一个受两侧断裂控制的、凹陷呈南北向展布、东南高西北低的不对称向斜。2、云龙凹陷构造形变受晚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晚燕山期东西向的构造运动是区内构造和断裂的主要发育期,形成南北向的逆冲断裂和背斜构造。早喜山期继承了燕山期构造格局,并对燕山期形成的构造进行强化和改造。中晚喜山期沿南北向断裂的左行走滑挤压运动,如发窝-中干河南北向走滑—逆冲断裂此时活动较为明显,对圈闭有破坏作用。3、云龙凹陷寒武系为浅海陆棚相沉积根据云龙1井单井相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元素分析,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云龙凹陷寒武系沉积相的修编工作,认为云龙凹陷寒武系为浅海陆棚相沉积。4、良好的保存条件是该区油气的成藏的重要条件云龙凹陷位于普渡河断裂、易门断裂地震强烈活动带之间,断裂活动造成地层裂缝发育,易与区内构造运动形成的剥蚀面、深大断裂相接通,导致油藏的封闭性受到破坏。因此,保存条件好的地区是区内油气勘探的有利区。5、定量的评价与划分了凹陷内有利保存单元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筛选11项影响保存单元的评价要素,通过综合评价,定量地划分了凹陷内的保存单元3个,即西南部保存单元、中北部保存单元和东北部保存单元。6、综合研究认为区内中部是油气有利的聚集场所云龙凹陷中北-东北部保存条件较好,构造发育,已发现和落实大西邑背斜、通爱乐构造和小团山背斜3个局部构造。区内基础石油地质条件较好,发育下寒武统、中下泥盆统和上三叠统3套主力烃源岩,发育上三叠统舍资组、侏罗系、白垩系及古生界多套储层,发育由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上白垩统-古近系地层组成的两套区域盖层。因此,综合评价云龙凹陷中北-东北部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吴志远[8](2017)在《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十三间房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区域,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对该地区烃源岩发育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分析,烃源岩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不确定。研究区生储盖条件分析较为粗浅,油气与源岩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足,对油气藏成藏条件及规律研究缺乏研究。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十三间房地区油气勘探的进程。本文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结合测井技术、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对十三间房地区层序地层特征、煤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运移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成藏、运移机制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十三间房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及成果:(1)十三间房及周缘地区烃源岩条件较好,研究区TOC值发育层段主要集中在SQ2层序内。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较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侏罗系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少。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煤样综合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炭质泥岩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暗色泥岩评价为差-中等生油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III型为主。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确定了研究区TOC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区主要生烃地层分布在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主要为SQ2,SQ2层序内源岩厚度分布在0-350m之间,平均为124m,源岩厚度最大区域位于山前带和南斜坡西北角,源岩TOC值最大约为3.6%,分布在南斜坡西北部,源岩TOC值大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斜坡内和了墩隆起中间部位。十三间房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三间房和七克台组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等,但以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最为普遍。在垂直方向上,600m以上地层孔隙主要为受压实作用控制的压余原生孔隙,600-1500m地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残留的原生孔隙,1500-2200m溶蚀作用加强,主要发育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残留的原生孔隙组成的混合孔隙,2200m以下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十三间房地区主要存在两套盖层,第一套盖层为七克台组中上部大段泥岩,连同上覆齐古组大套泥岩,这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封盖性能较好。第二套盖层为三间房组下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这套盖层具有一种厚度稍薄,但横向变化小,成岩性好,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研究区发育山前大步断褶构造带和十三间房构造带。山前带圈闭以断背斜为主。南斜坡圈闭相对分散,成带性差,但多数仍是断背斜和背斜。研究区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具备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研究区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均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与烃源岩的埋藏深度有较大关系。研究区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研究区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对研究区一维、二维及三维埋藏史、热史及成熟度史进行了分析。埋藏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总共有两个地层沉降时期,分别为中、上侏罗统时期及三叠系中后期,这两个地层沉积时期内研究区地层快速沉积,地层沉降速率普遍较大。温度史模拟显示研究区地层温度从侏罗系开始不断降低,地层埋深越大,温度越高。西山窑组地层温度分布在70℃-150℃之间,地层温度较小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南北向地层约在1750m处温度达到90℃,东西向剖面约在1800m处达到90℃。研究区地层温度整体上呈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中温度最高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镜质组反射率范围分布在0.2%-1.5%之间。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约侏罗系晚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大约为1500m,温度大约为90°C。二维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相同层位,北部地区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源岩成熟度大于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山窑组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其下部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高峰;整体上,除了研究区南半部和东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之外,其他地区地层单元均已成熟,成熟度总体上也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研究区油气生成均从侏罗系中晚期开始,油气生成后迅速进入排烃阶段,并在白垩系早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生气量大于生油量,两者比值介于2-5之间,埋深越大,生烃量越高。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油气资源类型及油气资源量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样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源岩演化程度较低,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研究区油气成两期成藏,成藏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研究区主要存在天然气和石油2种油气资源,石油总量约为194.2Mm3,天然气总量约为557.29Mm3。(3)十三间房地区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具备一定生烃规模。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预测研究区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油气运移显示层位主要集中在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各个地层内含油气层较多,其中气显示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气藏。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145Ma)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136Ma)具备一定生烃规模,油气开始进行二次运移。地层沉积与断层活动和盖层发育形成相互作用,断裂的形成和开启促进了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运移至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侏罗系中-晚期沉积时期是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在侧向上,油气延砂体沿两侧运聚,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在垂向上,II类断裂是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从油气运聚成藏演化过程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成藏与构造特征相匹配,也即油气藏形成于构造发育及定性时期。三维油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在侏罗系中期西山窑组(J2x)源岩基本没有油气生成。进入侏罗系晚期(154Ma),源岩油气逐渐生成,此时油气运聚特点运移距离较短,且就近运聚。在146Ma,西山窑组油气大量生成并开始运聚,油气运移路径主要指向构造高部位,油气主要聚集分布在山前带和研究区的南部。随着构造运动的进行,研究区进入大量生烃及排烃阶段,在白垩世早期(136Ma),油气大量运移聚集,此时油气形成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聚方向主要为低势区。从油气现今运聚情况可以看出,油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低洼区,油气运聚主要受研究区构造特征控制。预测研究区主要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3个类型的油气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断层及岩性三个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对十三间房地区源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克服了研究区钻井稀少难以对源岩进行评价的困难,对源岩的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同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源岩特征、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及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董林[9](2017)在《宁蒗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云南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远景盆地——宁蒗盆地的情况,对泥盆系页岩样品进行实测,认为泥页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通过开展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构造特征和勘探有利区分析,认为宁蒗盆地是一个较好的含油气盆地,盆地内宁东断坳带、宁中断阶带是进行常规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宁东南断阶带是进行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金兴学[10](2016)在《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文中提出本文以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为主要内容。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和勘探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解释区内34条二维地震剖面并辅以野外地质调查,对楚雄盆地页岩气从地质背景、构造特征、沉积特征、以及页岩的厚度、热演化以及伽马能谱特征等内容综合研究认为,楚雄盆地晚三叠世地层具备页岩气存在的条件,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楚雄盆地仅有有限的地质资料,页岩气的研发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楚雄盆地历经多期次构造运动,是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类型复合的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解释表明,研究区内断裂发育且褶皱强烈。构造的形变强度对页岩气有一定影响,在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研究过程中,构造运动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裂缝的发育,向斜和背斜的窄陡都会促使页岩气的消失,特别是在断裂经过多次反转的复杂地方对页岩气的聚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2.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晚三叠世地层中灰黑色泥页岩,劣质煤段或煤线在楚雄盆地西南部较为发育。室内样品测试表明,晚三叠世页岩有机质比较丰富,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具备页岩气存在的良好物质条件。3.楚雄盆地晚三叠世页岩形成于还原环境,页岩中主要粘土矿物类型为伊蒙混层,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适中,综合评价好。4.构造成图表明,晚三叠世地层的沉降中心在大姚—姚安一带,最深处在姚安县超过3000m。舍资组、干海资组、云南驿组对楚雄盆地页岩气资源有主要贡献,作为区内页岩气勘探的目标层段,其在盆地西部有较厚的沉积,均超过100m。在页岩厚度上,满足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5.楚雄盆地多个地方发育有优质页岩,页岩气勘探可划分为二个勘探有利远景区,最有利区位于双柏县西南部一带,次有利区位于姚安—南华一带西南部,建议在此加大对岩页气的勘探投入。页岩气在楚雄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战略中具有广阔的远景。作为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性。随着对楚雄盆地页岩气资源的不断研究,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将实现质的突破。

二、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测井方法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研究现状
        1.3.2 烃源岩生烃机制研究现状
        1.3.3 白云凹陷原油成因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5.1 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白云凹陷油气地质特征
第3章 测井评价TOC电阻率模型研究
    3.1 有效介质导电理论
    3.2 四组分烃源岩有效介质对称导电模型建立
    3.3 模型理论研究
    3.4 模型参数确定、求解及应用效果评价
        3.4.1 参数确定与模型求解方法
        3.4.2 应用效果评价
第4章 白云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烃源岩样品分布及类型划分
        4.1.1 样品情况及实验分析
        4.1.2 基于沉积相的烃源岩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4.2.1 文昌组烃源岩
        4.2.2 恩平组烃源岩
        4.2.3 珠海组烃源岩
    4.3 代表性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3.1 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3.2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3 不同类型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第5章 白云凹陷原油成因分析
    5.1 原油样品分布及情况
        5.1.1 样品分布
        5.1.2 原油物性特征
    5.2 原油样品地球化学性质
        5.2.1 全油气相色谱特征
        5.2.2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2.3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
    5.3 原油成熟度评价
    5.4 原油成因分析
        5.4.1 原油族群划分
        5.4.2 原油油源分析
第6章 白云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机制
    6.1 单井热史模型建立
        6.1.1 单井热史模拟与参数设定
        6.1.2 白云凹陷不同区域单井热史模型
    6.2 烃源岩热演化史
        6.2.1 热演化史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二维模拟
        6.2.3 烃源岩热演化平面特征
    6.3 代表性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机制
        6.3.1 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特征
        6.3.2 不同地温背景对烃源岩生、排油特征的影响
    6.4 典型烃源岩生排油特征
第7章 白云凹陷典型油藏成藏特征分析
    7.1 成藏期次确定
        7.1.1 流体包裹体分析
        7.1.2 白云凹陷成藏期和时间
    7.2 白云东区油藏成藏特征综合分析
        7.2.1 原油高压物性特征
        7.2.2 次生改造作用
        7.2.3 油气聚集模式
    7.3 白云东北油藏成藏特征综合分析
        7.3.1 油气分布特征
        7.3.2 原油轻烃组成特征
    7.4 白云西南成藏特征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渤中西次洼及其周缘原油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因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阶段
    2.2 地层分布与沉积相特征
第3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分布
    3.1 有机质丰度
    3.2 有机质类型
        3.2.1 干酪根元素组成
        3.2.2 烃源岩热解参数
        3.2.3 显微组分特征
    3.3 有机质成熟度
    3.4 生物标志物特征
        3.4.1 饱和烃气相色谱
        3.4.2 饱和烃化合物及组成特征
        3.4.3 芳烃化合物及组成特征
    3.5 烃源岩发育层段与厚度分布
        3.5.1 单井烃源岩综合评价
        3.5.2 烃源岩厚度展布
第4章 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物性
    4.2 原油族组成
    4.3 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
    4.4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
    4.5 原油饱和烃化合物组成
        4.5.1 甾烷组成特征
        4.5.2 萜烷组成特征
    4.6 原油芳烃化合物组成
        4.6.1 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
        4.6.2 原油三芴系列化合物
第5章 油源对比与原油类型划分
    5.1 基于饱和烃的油源分析
    5.2 基于芳烃的油源分析
    5.3 基于碳同位素的油源分析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
第6章 CFD6-2油藏地质概况与成藏控制因素
    6.1 CFD6-2油藏地质概况
    6.2 运移与聚集的控制因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临南洼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排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烃源岩研究现状
    1.4 现存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和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
    2.3 沉积与地层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临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
    3.1 烃源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3.2 沙三段暗色泥岩特征分析
        3.2.1 烃源岩岩性界定
        3.2.2 不同层段烃源岩分布特征
    3.3 临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3.1 有机质丰度特征
        3.3.2 有机质类型特征
        3.3.3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3.4 测井计算有机碳含量
        3.4.1 测井计算有机碳含量方法原理
        3.4.2 测井计算临南洼陷有机碳含量模型建立
        3.4.3 有机碳含量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临南洼陷沙三各亚段有效烃源岩特征
    4.1 有效源岩的判定标准
    4.2 临南洼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
        4.2.1 临南洼陷沙三上亚段有效烃源岩分布
        4.2.2 临南洼陷沙三中亚段有效烃源岩分布
        4.2.3 临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有效烃源岩分布
第5章 临南洼陷沙三段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
    5.1 盆地模拟预测生排烃特征
        5.1.1 单井模拟参数
        5.1.2 单井埋藏史研究
        5.1.3 单井烃源岩生排烃史
        5.1.4 剖面生烃史研究
    5.2 生烃潜力法探究沙三段生排烃特征
        5.2.1 生烃潜力法基本原理
        5.2.2 生排烃模式建立
        5.2.3 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强度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有效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辽东湾坳陷烃源岩评价现状
        1.2.2 烃源岩的评价方法
        1.2.3 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与沉积模式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研究基础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前人研究成果及资料基础
    2.3 古近系烃源岩岩心特征
    2.4 古近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4.1 有机质丰度
        2.4.2 有机质类型
        2.4.3 有机质成熟度
    2.5 油源特征
        2.5.1 辽东湾北部典型油田的油源分析
        2.5.2 辽东湾中部典型油田的油源分析
第三章 烃源岩综合评价方法与分布特征
    3.1 烃源岩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3.1.1 TOC测井预测方法
        3.1.2 有机质类型测井预测方法
    3.2 烃源岩的地震识别与评价
        3.2.1 烃源岩的地震相特征
        3.2.2 烃源岩的波阻抗反演特征
        3.2.3 烃源岩的地震属性预测模型
    3.3 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
        3.3.1 有机质丰度平面分布特征
        3.3.2 有机质类型平面分布特征
        3.3.3 烃源岩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3.3.4 有机质成熟度平面分布特征
    3.4 烃源岩的有机相评价
        3.4.1 有机相划分方案
        3.4.2 有机相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伸展断裂背景下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与模式
    4.1 构造活动对生烃凹陷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4.1.1 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与烃源岩发育
        4.1.2 断裂伸展量与烃源岩发育
        4.1.3 断层走滑量与烃源岩发育
    4.2 水下扇体充填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4.3 水体分层程度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4.4 伸展背景下有效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第五章 有效烃源岩的生排烃潜力分析
    5.1 生烃量计算
        5.1.1 原始TOC恢复
        5.1.2 生烃模拟实验确定生烃率
        5.1.3 生烃强度平面分布特征
        5.1.4 生烃量计算
    5.2 排烃量计算
        5.2.1 排烃率确定
        5.2.2 排烃强度特征
        5.2.3 排烃量计算
第六章 有效烃源岩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及综合评价
    6.1 有效烃源岩的源控油气作用
        6.1.1 源控油气作用的定性表征
        6.1.2 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6.2 辽东湾有效烃源岩综合评价
    6.3 辽东湾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云南楚雄盆地西部高精度重磁电特征及基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重、磁、电测线部署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测线部署与采集
    2.2 重磁剖面特征及反演
    2.3 电性剖面及反演特征
3 基底结构探讨
    3.1 基底深度剖面变化特征
    3.2 西部基底结构特征
4 结论

(7)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勘探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沉积地层特征
    2.3 沉积演化
第3章 构造研究
    3.1 地震资料解释
    3.2 构造样式
    3.3 构造特征
    3.4 断裂特征
    3.5 构造演化史
第4章 油气基础地质条件
    4.1 烃源岩
    4.2 储集层
    4.3 盖层
第5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5.1 生储盖组合
    5.2 保存条件分析
    5.3 油气成藏规律
第6章 油气勘探前景评价
    6.1 油气有利成藏条件
    6.2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第7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3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1.2.4 论文研究领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吐哈盆地构造及油气发育特征
        2.1.2 吐哈盆地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2.1.3 台北凹陷地层特征
    2.2 十三间房地区地层特征
    2.3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格架
    2.4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2.5 十三间房地区沉积相特征
        2.5.1 层序地层格架
        2.5.2 沉积相特征
    2.6 煤岩有机相
    2.7 小结
3 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3.1 烃源岩单井发育特征
    3.2 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显微组分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类型
        3.2.4 有机质成熟度
    3.3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1 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
        3.3.3 测井预测TOC结果
        3.3.4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分布特征
        3.3.5 烃源岩TOC平面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4.1 储集层特征
        4.1.1 储集层发育特征
        4.1.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成因
    4.2 盖层特征
    4.3 生储盖条件
    4.4 输导体系
        4.4.1 断层
        4.4.2 砂体
        4.4.3 输导体系组合
    4.5 圈闭及保存条件
        4.5.1 圈闭特征
        4.5.2 油气保存条件
    4.6 小结
5 油气成藏机制
    5.1 烃源岩埋藏史模拟
        5.1.1 地史模拟参数及剥蚀厚度恢复
        5.1.2 研究区地层埋藏史模拟结果
    5.2 烃源岩热史模拟
        5.2.1 热史模拟参数选取
        5.2.2 研究区热史模拟结果
    5.3 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5.3.1 成熟度史模拟原理及参数确定
        5.3.2 研究区成熟度史模拟结果
    5.4 烃源岩生、排烃史特征
        5.4.1 生排烃模拟参数确定及模型选取
        5.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
    5.5 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气源对比
        5.5.1 原油性质
        5.5.2 天然气性质
        5.5.3 油源对比分析
        5.5.4 气源对比分析
    5.6 油气成藏期
    5.7 油气资源评价
        5.7.1 油气资源类型
        5.7.2 油气资源量
    5.8 小结
6 油气运聚机制
    6.1 油气运移显示
    6.2 油气运聚模拟分析
        6.2.1 运移模拟方法选取
        6.2.2 二维剖面油气运移模拟
        6.2.3 油气三维运聚演化史
    6.3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6.3.1 盆地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6.3.2 油气成藏过程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6.4.1 十三间房油气藏类型
        6.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宁蒗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 构造特征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盆地构造特征
3 成藏条件
    3.1 烃源岩条件
    3.2 储层条件
4 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
5 结论

(10)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页岩气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楚雄盆地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2 盆地构造特征
    2.3 盆地断裂期次及构造样式
第3章 地层岩性特征
    3.1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
    3.2 地层岩性调查成果
第4章 页岩气成藏条件评价
    4.1 页岩分布
    4.2 有机质
    4.3 脆性
第5章 页岩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5.1 楚雄盆地页岩成气特征
    5.2 页岩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第6章 认识与建议
    6.1 认识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风化校正作用在烃源岩有机地化研究中的应用[J]. 米伟伟,王腾,李娜,郭晓丹,谢小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2]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D]. 付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3]渤中西次洼及其周缘原油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D]. 李悠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临南洼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排烃特征研究[D]. 孔祥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有效烃源岩评价[D]. 侯庆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6]云南楚雄盆地西部高精度重磁电特征及基底特征[J]. 张聪,石砥石,张子亚,陈科,苑坤,乔计花,彭芳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 [7]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D]. 董林. 长江大学, 2017(11)
  • [8]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D]. 吴志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9]宁蒗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J]. 董林. 能源与环保, 2017(02)
  • [10]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D]. 金兴学. 长江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楚雄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