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学习工具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学习工具的作用

一、如何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保骥[1](2021)在《小学数学课堂合理利用学具提升教学效率漫谈》文中指出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达到对相关知识和概念正确理解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加依赖于自身的形象思维,通过对抽象知识的形象加工,才能正确掌握知识。因此,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合理利用学具,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出了相关论述。

曾建玲[2](2021)在《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小学阶段的很多孩子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知识、内容等学习的开展,只能借助更为直观、形象的实物辅助方可有效落实。而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即时引入,则可以于无形之中改变这一困境,以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深度理解数学内涵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学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在动手制作学具、自主选择学具、有效使用学具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升动手能力,为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塑造而提供助力。同时,学生在学具的驱使下,其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实践意识也会得到切实激发与充分增强,更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朱晨菲[3](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提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田星[4](2021)在《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低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基于具体形象思维,数学符号、几何、空间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此时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新型的数学思维课堂,而“操作学习”成为了数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还不太容易理解,然而操作学习可以使抽象对象更加形象具体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带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究,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研究通过查看相关文献了解操作学习目前已有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方法对S小学一二年级进行操作学习现状调查分析,通过收集资料发现,教师能够意识到操作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学生也很喜欢动手操作,但是在操作环节的运用方面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校方面:学具配备不实用、学校对自制学具不重视;教师方面:学生动手操作并未经常开展;教师课堂指导不到位;教师不能有效把控课堂秩序;教师投入时间、精力不足;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方面:学生课堂秩序差;学生课后动手操作意识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学校方面包括鼓励教师和学生制作学具、鼓励教师使用学具、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方面包括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懂得合理选择学具、保证课堂良好秩序、合理分配操作时间、将学生操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学生方面包括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操作后及时反思等相关建议,希望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设置操作环节提供帮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卢婷[5](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学具的设计与应用 ——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渐增大,中等学校教学设备的改进促使多媒体教学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对能力发展的重视度不够。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与探究,往往需要以实验仪器或学具作为媒介来进行学习。所谓学具,就是供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手工组装或操作的材料或器具。本文从自制学具的前期培训、材料选择、设计来源、自制原则以及案例展示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如何开发初中生物自制学具。在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以及镜像神经元理论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和学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自制学具应用于生物教学的可行性。利用自制学具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以《血液循环途径》一课为例,展示了自制学具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流程。教学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再对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章节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实验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师生访谈记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从教学中的地位、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可推广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自制学具应用于生物教学的意义。本文的教学案例对一线教师利用自制学具应用于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作用。这些自制学具与传统学具相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演示效果较好,为后续自制学具提供设计灵感,有利于形成自制学具系列课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学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2)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3)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综上,自制学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可行性,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自制学具还能够促进生物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增强学科间的交流。

王凤莲,胥庆兰,孙凤霞[6](2021)在《“实验”助力课堂转型,“建模”撬动方式变革——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小学“实验数学”课程建设与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一、问题提出数学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具学科。数学素养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学科素养。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数学教育肩负着启迪思维、形成能力、培养素养的重任,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吴晓华[7](2020)在《智慧出在指尖上——借助学具教学 感悟操作体验 培养动手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师当前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困难而影响学习自信心,这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文章就借助学具教学,感悟操作体验加以分析,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终,充分地发挥学具的作用和价值。

陈海燕[8](2020)在《学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学具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具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数学符号、数学计算和学具的结合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易于幼儿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文章分析了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几条学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供有益参考。

冯培仔[9](2020)在《浅析学具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学具是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常规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在小学阶段,学具的使用符合现在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及思维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教学实例,本文就学具在小学教学中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其作用进行探讨。

王圆圆[10](2020)在《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动手实践学习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动手实践学习使得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重新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动手实践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也不禁产生以下疑惑:(1)一线教师对动手实践学习的应用现状如何(2)不同教学内容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如何(3)在进行动手实践学习时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重重疑问笔者在实习期间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以新课标为依据选定动手实践学习作为研究方向,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课堂观察及行动研究法。在查阅动手实践学习的相关文献获得一定理论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调查目前一线数学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以现状为依据进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以S市W小学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后,针对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作出教学计划的整改,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行动后会及时进行研讨、访谈,最后做出反思总结。最终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学习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使学习更有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六条可行性的操作建议:(1)精心计划动手实践教学(2)把握动手实践学习时机(3)组织动手实践学习管理(4)重视动手实践学习的语言表述(5)培养动手实践学习的操作习惯(6)总结反思评价相结合。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课堂合理利用学具提升教学效率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 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如何将学具合理利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1. 多样化收集学具,感受学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具体化演示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 灵活化运用学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4. 鼓励自制学具,在创新思维中学会应用。
    5. 利用学具操作,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6. 使用数学学具,发展学生主体意识。

(2)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具的必要性分析
    (1)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学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灵活选用学具,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指引学生有效使用学具,在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应用学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4.结束语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4)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1.1.2 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
        1.1.3 操作学习运用存在很多误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文献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课堂观察法
        1.5.4 访谈法
2 操作学习的基本内容分析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小学低段
        2.1.2 操作学习
    2.2 操作学习的特征
        2.2.1 亲身感知
        2.2.2 手脑并用
        2.2.3 实践探究
    2.3 操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价值
        2.3.1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2.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 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结构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 问卷结果分析
        3.2.1 师生对操作学习持肯定态度
        3.2.2 课堂操作活动流于形式
        3.2.3 学生课后动手操作意识不足
    3.3 课堂观察设计
        3.3.1 观察工具
        3.3.2 观察目的
    3.4 观察结果分析
        3.4.1 观察课堂教学方式
        3.4.2 观察操作活动环节
        3.4.3 观察教师课堂指导
        3.4.4 观察学生课堂反应
    3.5 访谈设计与实施
    3.6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6.1 学校方面的原因
        3.6.2 班级方面的原因
        3.6.3 教师自身的原因
    3.7 小结
4 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运用策略归纳
    4.1 充分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
        4.1.1 提高课堂学具实用性
        4.1.2 鼓励教师使用学具
        4.1.3 加强教师之间沟通交流
    4.2 教师提高自身使用学具的意识与水平
        4.2.1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4.2.2 合理选择学具
        4.2.3 保证课堂良好秩序
        4.2.4 合理分配操作时间
        4.2.5 全面指导学生操作
        4.2.6 将学生操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4.3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3.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4.3.2 引导学生操作后及时反思
    4.4 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1 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 A2 教师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 B1 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B2 学生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 C 课堂观察表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E 教师访谈记录表
致谢

(5)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学具的设计与应用 ——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
        1.1.3 新会考模式的推进
    1.2 研究现状
        1.2.1 自制学具地位认知不足
        1.2.2 自制学具应用缺乏指导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2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3.3 优化教学效果
        1.3.4 开发课程资源建设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访谈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以及研宄的理论依据
    2.1 学具的定义
        2.1.1 学具与教具的区别
        2.1.2 自制学具的定义
    2.2 理论依据
        2.2.1 “从做中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具身认知理论
        2.2.4 镜像神经元理论
第3章 自制学具的开发及成果展示
    3.1 自制学具的前期准备
        3.1.1 材料选取
        3.1.2 前期培训
        3.1.3 设计来源
    3.2 自制学具的基本原则
    3.3 自制学具案例展示
        3.3.1 鸟类的呼吸系统
        3.3.2 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改进
        3.3.3 探究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3.3.4 模拟植物气孔开闭原理
        3.3.5 模拟生男生女概率
        3.3.6 磁性自制学具的应用举例——合理膳食
        3.3.7 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
        3.3.8 自制简易呼吸运动模型
        3.3.9 自制气管模拟纤毛阻隔与清扫作用
        3.3.10 自制肘关节模型
第4章 自制学具在生物教学上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
    4.1 实施对象
    4.2 课前分析
        4.2.1 学情分析
        4.2.2 生物课程标准分析
        4.2.3 生物新教材分析
        4.2.4 课例分析—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
    4.3 课例实施——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
    4.4 自制学具在教学上的效果分析
        4.4.1 测试成绩分析
        4.4.2 学生对于自制学具的态度分析
        4.4.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4.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讨论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不足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生物学习情况问卷调查1
附录B: 学生生物学习情况问卷调查2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 学生前测与后测生物考试成绩单
致谢

(7)智慧出在指尖上——借助学具教学 感悟操作体验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
二、 借助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三、 借助学具发挥主体地位
四、 借助学具提高创新能力
五、 借助学具掌握数学规律
六、 借助学具形象化知识点
七、 借助学具实现知识迁移
八、 借助学具促进思维发展
九、 结语

(8)学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3.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学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巧妙设计学具,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有效应用学具,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3.配合学具操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10)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对动手实践的要求
        (二)学生自身发展所需
        (三)动手实践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动手实践学习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动手实践学习的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实践的概念
        (二)动手实践学习
第二章 行动研究前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的整理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理论部分的研究方法
        (二)实践部分的研究方法
    三、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访谈
        (二)课堂观察
    四、动手实践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流于形式
        (二)动手实践学习中师生定位不准确
        (三)动手实践学习的学具、形式单一
        (四)缺乏应有的动手实践学习评价
第三章 行动研究过程
    一、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行动研究前的教材分析
        (二)行动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三)行动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内容
        (五)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目标
        (六)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
    二、行动方案的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方案的实施
        (二)第二轮行动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 行动研究后
    一、研究结论
        (一)动手实践学习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操作演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动手实践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使学习更有效
    二、研究反思
    三、教学建议
        (一)精心计划动手实践教学
        (二)把握动手实践学习时机
        (三)组织动手实践学习管理
        (四)重视动手实践学习的语言表述
        (五)培养动手实践学习的操作习惯
        (六)总结反思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如何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课堂合理利用学具提升教学效率漫谈[J]. 保骥. 学苑教育, 2021(34)
  • [2]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J]. 曾建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33)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小学低段数学操作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D]. 田星. 成都大学, 2021(07)
  • [5]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学具的设计与应用 ——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D]. 卢婷. 扬州大学, 2021(09)
  • [6]“实验”助力课堂转型,“建模”撬动方式变革——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小学“实验数学”课程建设与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J]. 王凤莲,胥庆兰,孙凤霞.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Z1)
  • [7]智慧出在指尖上——借助学具教学 感悟操作体验 培养动手能力[J]. 吴晓华. 考试周刊, 2020(92)
  • [8]学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陈海燕. 教育界, 2020(31)
  • [9]浅析学具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A]. 冯培仔. 福广两省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座谈会论文集, 2020
  • [10]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D]. 王圆圆.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如何充分发挥学习工具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