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地区地壳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

羌塘地区地壳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

一、羌塘地区壳内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连海[1](2021)在《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西北部,全长约400km,北起四川甘孜东谷附近,经炉霍、道孚、康定向南延伸,消亡在石棉县公益海附近。总体呈NW-SE向、向NE凸出的弧形展布,和东侧的龙门山断裂带、南侧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一起组成的巨大的“Y”字型断裂系统共同影响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为明确断裂带深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及深浅构造响应关系,本文以国家项目《巴颜喀拉地块北缘与东缘大型断裂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开展了两条测线共计194.5km的数据采集工作,经数据精细化处理分析,阻抗张量GB分解、相位张量分析,获得了研究区的构造维性特征及电性主轴方向,对不同反演模式及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10、TM模式下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揭示出研究区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其深部呈现复杂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得到成果如下:1、根据MT反演结果,显示上地壳呈现高阻异常、中下地壳以发育较大规模低阻异常为特征,基本呈横向分块、纵向分层展布。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上地壳均以发育中高阻体为主要特征,在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的中下地壳广泛发育规模较大的壳内高导体,而在丹巴构造带和康定构造带以高阻体发育为主;在断裂发育的地方普遍表现为低阻特征,表明高导体发育具有不均匀性,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2、对反演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剖面范围内断裂发育,表现为低阻异常或电性梯度带,且以倾角陡立的深大断裂为主,断裂延伸多终止于上地壳,断裂构造倾向以北东为主,少部分倾向南西,断裂倾角浅部较陡,往深部渐变缓,主要的深大断裂为各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对本区其它构造活动起主导作用;鲜水河构造带内发育的断裂呈似花状特征,鲜水河主干断裂为切割深度达莫霍面的超壳断裂;3、研究区上地壳高导体的产生可能和断裂走滑挤压过程中生热、岩石破碎造成孔隙变大并被含水(盐)流体所充填等因素有关;中下地壳规模较大的高导体可能是在含盐(水)流体参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高导体发育规模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遇到较刚性块体阻挡时,高导体向上或向下沿断裂分支流动,进而引起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变。

邓琰[2](2019)在《玉树地震区三维电性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地电磁(MT)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球深部探测、资源勘探、工程环境勘探和灾害预测等方面。由于反演理论和计算机能力所限,早期MT勘探或科研数据均使用一维或二维反演技术来试图恢复地下真实电阻率分布,但大量的模型算例和解释资料验证成果表明,这种降维近似解释方案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无法准确反应复杂的地下结构真实性。由于地球的起伏地形、复杂的构造变形作用、深部物质的侵入和火山活动等原因,真实的勘探场景大部分都应该是一个三维地电介质模型,因此,与之相符合的,三维电磁观测与正反演研究一直是电磁界的重要研究热点。如此同时,三维反演在构造复杂区的应用也就成为电性结构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2010年4月14日在我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了Ms7.1级地震,震中位于33.2°N,96.6°E,震源深度约为14km,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走向呈北西西-北西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上,以左旋走滑为主,总长约为500km,该断裂带上地震频发,地震活动性较强。对于玉树地震区的电性结构研究较少,而其独特的地表分段破裂特征(主震震中上方存在破裂空区)、余震的时空分布(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两个阶段的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断层不一样)以及甘孜-玉树断裂南北相邻地块差异运动的深部动力学背景仍不清楚,等等,通过玉树震区三维MT电性结构的研究可为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解释依据,为青藏高原边界及内部缝合带上地震孕育环境和地震成因机制提供可能的电性结构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概述如下:1.二维反演与测区数据再分析在测区已有部分测线二维反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分解及磁感应矢量方面的分析,表明玉树研究区的MT测点数据在高频表现为二维甚至一维的结构特性,但从中频开始,二维偏离度在增大,尤其是震中附近的测点;实磁感应矢量所指的方向也较杂乱,表明该频率对应深度以下研究区的三维性强;同时,三维反演可充分合理的使用所有数据,加强了数据的约束能力,因此,分析认为研究区宜使用三维反演来做解释。2.三维反演算法的选择与验证鉴于测区地形复杂,高差大,测点分布极不均匀,在对数据进行三维反演之前,分两步对比了NLCG反演程序Mod EM和三维AR-QN反演程序Geolex进行模型合成数据的恢复能力对比。首先,对均匀规则稀疏测点的简单模型响应合成数据,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噪音,对比试验表明,Geolex程序相对于Mod EM程序初始模型和噪声水平依赖性均较弱,反演中没有出现因测点稀疏造成的大量冗余构造,反演更加稳定;其次,对测点更加稀疏的“井”字型测线的复杂模型测试了Geolex程序拟合不同大地电磁响应参数组合下反演结果的异同,实验表明Geolex程序更适合研究区这种测点稀疏、构造复杂而无法正确合理选择初始模型的大地电磁数据集的三维反演。并且,通过细致分析验证的结果和我们实测数据中的不同响应函数,选择使用副对角阻抗(Z2)反演得到光滑的低RMS水平的模型作为最终副对角+倾子(Z2T2)反演的初始模型,得到最终可靠的分辨率较高的电阻率解释模型。3.实测数据的带地形三维反演和电性异常体的验证首先对实测数据进行带地形的Z2反演,以此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反演时加入倾子数据做带地形的Z2T2反演,这样的反演结果在保证有更多约束的前提下,提高了模型的分辨率。对比二、三维结果中高、低阻的空间对应关系,研究区划分了四个与孕震和破裂相关的电性异常区(R1/R2/RS/C1),通过半定量的正演验证表明,高阻异常体R1和R2真实存在,而在现有测线不能覆盖的情况下,不能排除Rs存在的可能性;对高导异常(C1)的验证确认了北羌塘地块壳内高导层的存在,且其底界不高于海拔-30km。4.研究区壳内高导层成因分析基于三维反演得到的电性结构模型,参考岩石电导率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两相模型电导率在不同比例的含水(流体)或熔融条件下,用不同类型的两相模型来解释体电导率所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参考研究区地下等温线分布结果,同时利用不同岩石在实验室得到的电导与岩石组分电导率的经验公式,计算了玉树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模型可能的含水或熔融情况,结果表明玉树地区上地壳的电导异常可能为含水所致,而中下地壳则可能会发生部分熔融。5.余震的时空分布和同震地表破裂特征玉树地震的余震以2010年5月29日第二大Ms5.9级地震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余震主要沿甘孜-玉树断裂分布,第二阶段余震则往南偏离甘孜-玉树断裂,与第一阶段余震呈现共轭的关系,两个阶段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也不相同。对比电性结构特征,推测存在一条与甘孜-玉树断裂相交的隐伏断裂,其走向可能延伸至与杂孕-楚玛尔河断裂垂直的一条未知断裂相交。主震中附近未见明显破裂,出现破裂空区,从沿甘孜-玉树断裂带的纵向电阻率模型上看,主要原因在于主震附近的地表存在近5km的相对低阻软弱层,同时震源深度较大,该软弱层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震破裂从震中往地表扩展,而由于破裂的方向性效应,破裂在震中东南穿透地表后,沿地表继续往东南方向扩展,直至应力减小到不足以产生破裂或遇到强度较大的高阻体而终止。6.孕震环境解释在电性结构上,以甘孜-玉树断裂带为界,其南侧北羌塘地块在上地壳底部以下表现为明显的高导特性,而北侧则为强度较大的高阻体,这种构造与GPS显示的北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之间“南快北慢”特征一致,震源所处的高阻特性和Pg波也一致。从沿发震断层的垂向剖面可见玉树地震的主震和最大余震处在两处可定义为凹凸体的高阻体内,推测玉树地震的发生是青藏高原壳内物质在沿北羌塘内管道层向东挤出的过程中,作为该管道层北边界,左旋走滑的甘孜-玉树断裂下的凹凸体在应力超过其能承受的临界值时发生破裂,产生地震。主震西北的第二大余震及相关地震表现出与主震不同的震源机制解,推测可能是该处存在北西向的共轭断裂,在主震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局部应力积累超过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引发Ms5.9级余震及呈现北西走向的余震集群。

罗建刚[3](2017)在《青藏高原西部岩石圈电性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作为欧亚大陆最醒目的地貌单元,是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由于印度洋中脊持续扩张使印度板块岩石圈向北楔入到亚洲大陆之下,挤压增厚形成了青藏高原,它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巨厚地壳和岩石圈结构。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是印度洋向北扩张挤压的应力集聚带,是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典型地区之一,它拥有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与物质组成,对此区域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从整体上认识青藏高原的一系列地学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青藏高原西部地区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地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区域。论文以“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子课题“大陆电磁学参数标准网实验研究(SinoProbe-01)”在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沿80° E、81°E、82° E三条经线采集得到的14个“标准点”,共计14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作为原始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及反演;最终得到了研究区的二维及三维电性结构模型。二维反演模型和三维反演切片对应良好,说明得到的电性结构模型可信度较高。电性结构模型显示,研究区上地壳以高阻为主,在缝合带及断裂带处,有垂向延伸的低阻带切割高阻层;中、下地壳内有大规模高导层,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高导层厚度小、埋深浅,拉萨-冈底斯地体内高导层的厚度和底界面深度向北增大,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附近下方高导层厚度最大,底界面已经达到上地幔深度,羌塘地体高导层厚度整体较大;高导层之下为高阻层,但受剖面的有效深度限制,并不能判定该层的厚度。研究认为,印度板块岩石圈向青藏高原下方俯冲产生的热效应,使俯冲接触面上的岩石发生了部分熔融,熔融的岩石电阻率降低;另外,熔融的岩石会析出水分,水分在压力作用下会向上方运移;因此在部分熔融和含水流体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研究区内喜马拉雅地体和拉萨-冈底斯地体下方高导层的出现。羌塘地体内的高导层的成因主要是因为幔源物质上涌,导致壳内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高导层。研究认为,印度岩石圈已经俯冲进入青藏高原之下,在青藏高原西部,其俯冲前缘没有越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俯冲的印度岩石圈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下方下插进入上地幔。

程远志[4](2016)在《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控制川滇地区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源自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和扬子地体的阻挡,呈不同次序力源的综合特征。西部侧向挤压强烈,主要来自于印度板块的直接作用,东部则是应力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北北东向碰撞青藏高原,导致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和羌塘地块的向东挤出,羌塘地块的运动受到扬子地体的阻挡,从而驱使川滇地块持续向南南东方向运动。普洱地震活跃区位于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台构造过渡带的思茅地块内,西接保山地块,区域内主要分布澜沧江断裂带、无量山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这些深大断裂的形成和发展控制着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现今地壳运动以众多微断块的旋转与拉张变形为主。自1884年有地震记载以来,区域内6级以上地震11次,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呈“多强震无大震”的特点,以主震—余震型或群震型为主。在地震行业科研重大专项“南北地震带南段地下电性结构探测研究”支持下,2011-2012年在川滇地区共采集270多个大地电磁测深(MT)测点,同时收集到普洱地震活跃区的MT测点260多个。本文利用普洱地震活跃区内的274个MT测点数据,反演获得该区域的精细二维和三维电性结构,利用多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川滇构造区的热化学结构,并结合岩石矿物电导率的实验模型,估算了普洱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水含量和部分熔融程度,为全面认识普洱地震活跃区的孕震机制提供更加详实和多层次的深部结构及其物质状态信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概述如下:1.MT数据和分析利用了普洱地区内分布的8条MT测线、共计274个测点数据,平均测点间距约2km,其中测线L1-L7为已有剖面数据,测线L8在地震行业科研重大专项“南北地震带南段地下电性结构探测研究”课题资助下采集完成的数据。测线L1-L6,沿NE80°方向布设测点,与澜沧江断裂带和无量山断裂带的走向几乎垂直,测线L7的测点布设方向与L1测线方向近垂直,测线L8方向约为NE60°。大地电磁测点主要分布在思茅地块内,西南端部分测点位于澜沧江断裂带,测线L3和L8横穿无量山断裂带。采用GB张量分解、相位张量与磁感应矢量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全部MT数据反映的地下电性结构维性特征和电性主轴方位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走向,确定了N15°W可以代表电性主轴的优势方位,并确定了大地电磁数据的TE与TM两种极化模式,对旋转后不同极化模式的数据作了定性分析,获悉沿剖面视电阻率与相位的变化情况。2.MT数据反演进行二维之前,用Rhoplus一维反演程序,对部分测点资料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剔除某些干扰影响严重的低频段资料。选用不同极化模式的数据、正则化因子以及误差门限值,进行了大量的二维反演对比。经过对大量反演模型的比较与模型验证,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30,TM模式数据的视电阻率与相位的误差门槛均为5%,TM反演模式获取的地下电性结构模型的置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挑选200个高质量的MT测点,利用Mod EM程序包对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反演模型的网格设置为:核心区域采用2km×2km的水平均匀网格,区外以边界乘以1.5的比例因子向外扩展。垂向网格的首层厚度为20m,采用分段系数进行扩展。最终生成的反演网格为106(东西)×74(南北)×70(垂向深度方向,包含7层空气层)。反演初始模型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电阻率值为100Ω.m。采用对角阻抗元素、全张量元素及视电阻率相位数据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三维反演,使用多次循环迭代反演策略,有效地降低了RMS值,通过对以上反演结果的反复对比,最终选择对角阻抗数据进行反演,误差门限设置为5%*|Zxy·Zyx|1/2,经过两轮反演共计116次迭代反演,获取最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最终反演拟合误差为1.04。在最终的二维/三维反演结果种,圈定了二维和三维反演模型中的主要电性异常体,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多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对比。3.电性结构模型解释电性结构模型显示,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壳电性结构横向变化较显着,高低阻相互交替出现,而中下地壳存在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等特点。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澜沧江断裂带和无量山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分界面或者电性梯度带。无量山断裂带两侧的中下地壳分布着低阻体,可能是由于岩层的局部熔融和含盐水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无量山断裂带下方电性结构则整体表现为高阻体,主要由稳定的变质结晶基底构成。普洱地震活跃区内的地震震源主要分布在高阻和低阻的分界面上(接近高阻体一侧),其原因可以解释为低阻岩体在力学性质上常以软弱介质为主,不利于应力的积累,易发生蠕变,而相邻的高阻岩体则与之相反,其刚性强,易于应力的积累,同时也易于发生脆性破裂。在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各个岩体的形变量不一致,必然造成高阻坚硬岩体中应力的集中,若高阻岩体附近含有一定量流体时,还会降低裂隙的破裂度,当应力的积累超过岩石破裂强度时,则会发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中的最大滑移量一般分布在高阻岩体中,较小滑移量则向低阻体扩散,且扩散范围与低阻体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川滇构造区热化学结构与上地幔流体含量估算利用多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川滇构造区的热化学结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明显的高热区域,分别位于南汀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其中南汀河断裂带的高热异常与印缅块体向东俯冲引起的地幔热扰动有关,红河断裂带附近的高热异常则是由剪切生热和地幔岩浆的侵入导致的。利用孟连—罗平MT剖面的部分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获取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然后结合上地幔岩石矿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对普洱地震活跃区岩石圈地幔的水含量与部分熔融程度进行了估算,结果揭示:普洱地震活跃区的岩石圈地幔相对富水,熔融程度较高,Mg#(镁指数)值处于90-91区间,高于原始上地幔的Mg#平均值,表示普洱地震活跃区的上地幔处于部分熔融或者曾经处于部分熔融。结合电性结构模型,可以判定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幔的低阻异常,是由岩石的部分熔融导致的,上地幔的含水明显降低了岩石的熔融温度。岩石圈地幔底部强度会大幅度的降低,缅甸弧的俯冲对岩石圈地幔底部的剪切侵蚀造成地幔碎片不断剥离,幔源物质的上涌,进而致使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澜沧江至墨江段的底侵作用,导致岩石圈高热异常,从而引起普洱地区内的中下地壳部分熔融。5.普洱地震活跃区孕震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探讨综合普洱地震活跃区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和上地幔流体含量分布结果,对该区域的孕震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区域内的岩石圈部分熔融程度较高,处于高热状态,地幔物质上涌,存在较强的向上应力作用,由于高阻层的阻挡,来自中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大部分能量得不到释放,导致地壳应力在断裂交汇部位、高阻和低阻层接触边界上的转折处积累起来,同时上地幔软流层向北东方向运动,而地壳层次上则往南南东方向运动,进一步加剧了应力的积累速率,进而在其它外力诱发下,应力失稳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壳电性结构比较破碎,未形成大规模的高阻体,该区域内棋盘格式的断块构造和不同走向的断层系统相互切割,导致每个断层段的长度通常小于20 km,难以形成较大的应力积累,不利于发生一次性贯穿大尺度空间的大地震。因此普洱地震活跃区破碎的地壳结构是本区未发生7.0级以上地震根本原因。

李冉[5](2013)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孟连—罗平剖面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地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北依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板块。按地形差异可将分为东、西两部分,其西部属青藏高原的延伸,东部属云贵高原西南,南部边境地势较缓,区内山脉、河谷相间,地势极其复杂。中国大陆是全球大陆内部发生强烈构造运动的典型地区之一,而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近期强震活动十分频繁。该区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缘,受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使青藏块体向北和向东运动,其东部受扬子块体的阻挡而致使地壳物质向南逃逸,并且现在还一直向南运动,云南地区的大部分地壳正是由这些东移的物质构成。这种特殊的动力学环境,使得云南地震活动等自然现象频发。因此,该区成为目前学术界进行地震活动构造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云南属南北地震带南段,南北地震带是一条强烈的地震活动带,是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近期发生的几次强烈地震,大部分位于南北地震带附近,研究表明,近期南北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增强。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南北地震带的研究,都强调了南北地震带在中国及邻区岩石圈结构和地震活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查明南北地震带南段云南南部地区强震发震构造及孕震环境,在项目“喜马拉雅计划:南北地震带南段地下电性结构探测研究”支持下,设计了一条穿越云南南部地区长约560公里的孟连-罗平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开展了常规、长周期和超长周期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究该区的地球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剖面穿过强震区的发震构造的深部延伸,探讨强震的孕震环境。本文主要利用常规MT和长周期MT数据,对孟连-罗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展开深部电性结构研究,为了获得研究区可靠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作者采用了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对观测资料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得到了沿剖面的较为详细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模型。最后结合其它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对得到的地电模型进行了地质解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概述如下:1.孟连-罗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处理利用SSMT2000、MTEDITOR软件对沿剖面114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原始时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测点的视电阻率与阻抗相位曲线;采用Swift、Bahr、GB、相位张量等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分析了视电阻率与阻抗相位、二维偏离度等进行定性,得到了研究区内电性结构的基本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区的二维构造特征,以及区域电性主轴方位角,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走向,判断电性构造走向垂直于测线方向,将数据旋转到测线方向,采用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反演解释。2.孟连-罗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对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中的反演参数进行对比及选择,包括极化模式、正则化因子、误差门槛的选取进行测试及讨论。进行多次反演,最终选取最佳正则化因子、误差门槛、极化模式,确定最佳的二维反演模型。通过各种测试后,利用测点中心网格的自动生成技术构建带地形网格,采用TM模式进行二维反演,其中初始模型采用100的均匀半空间,正则化因子取50,TM门槛误差2%,经过59次迭代,反演模型总拟合均方差为3.76,最终得到研究区的地电模型。3.孟连-罗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结构解释对孟连-罗平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进行解释,确定主要断裂和边界带的位置及延伸情况,确定壳内低阻体分布位置,对研究区内大地构造性质和强震孕震环境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与近些年各学者在该区及附近的电性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给出研究区低阻管流通道的延伸证据。4.强震区电性结构特征和孕震环境的探讨孟连-罗平剖面穿过云南南部地区的三个强震区(耿马-澜沧强震区、思茅-普洱强震区、通海强震区),本文对其地下深部电性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三个强震区电性结构的对比和总结,推断其强震的发生与低阻、高阻区的梯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初步描述了该区强震发生的孕震环境。

陈红汉,吴悠,肖秋苟[6](2013)在《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与古地温梯度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数据,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0℃/100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100m),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张帆[7](2013)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大井)—华南(泉州)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涵义》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依托“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SinoProbe-02-04),以全长大于2000km的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为基础,采用Robust估计、远参考道处理、功率谱挑选等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技术,获得高质量的大地电磁测深频率响应,通过大地电磁测深三维正演模拟,研究海岸效应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通过计算Swift和Bahr二维偏离度、相位张量、磁场感应矢量、电性主轴方位等参数对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沿线区域的维性信息进行分析,维性分析表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整体二维性较好,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获得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模型。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电性结构具有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纵向上大致可分为中、低阻-高阻-低阻-中、高阻4个电性层,华南地区的电性结构与青藏高原东部的电性结构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出高阻特征,并具有横向分块和局部的纵向分层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中、下地壳广泛发育有壳内高导层,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大地构造单元的壳内高导层可能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北侧祁连地块的壳内高导层可能是由于含盐流体的填充引起的,南侧西秦岭构造带和松潘-甘孜地块的壳内高导层可能是由于地壳内部岩石的局部熔融和含盐流体的填充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华夏地块广泛分布有花岗岩,西部由于强烈的板内变形,可能在地壳内部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岩浆作用,中部在地幔热物质上涌和大陆伸展构造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出现了地壳内部的局部熔融现象,东部在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了强烈的壳、幔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热流传输作用。龙门山断裂带地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中、上地壳脆性物质沿高导的滑脱面产生的逆冲推覆构造,以及扬子地块楔入到青藏高原东部的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内部形成的楔入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和楔入构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壳隆升的主要原因。

张景廉,罗建玲,郑希民,赵玉梅[8](2012)在《羌塘盆地深部地壳构造及油气前景》文中提出羌塘盆地深部地壳的地球物理特征表明,中地壳存在低速高导层,已被重力勘探所证实。盆地广泛发育岩浆活动,有巨厚的膏盐层和白云岩,显示了羌塘盆地深部的地幔流体热液活动。地幔流体(H2、CO、CO2、CH4)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可进行费托合成烃的化学反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未来油气勘探的目标应是侏罗系的生物礁,以白云岩为储集层,膏盐岩为盖层,同时注意深部古生界的油气藏。

袁航[9](2011)在《藏北高原东昆仑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大陆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依托INDEPTH项目,以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三条大地电磁长剖面600线,2100线以及6000线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化先进的MT数据处理技术和二维反演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及反演,最后从电性结构角度研究西藏东昆仑地区壳幔的结构、区域构造和深部物质状态。大地电磁数据阻抗张量分析结果表明藏北高原区域大致为二维性构造,大部分地区电性主轴方向为[110°,20°],局部测点为[120°,30°],北羌塘地区为[150°,60°],对照区域地质资料得知研究区域总体构造走向大致为NE110°,北羌塘地区构造走向为NE150°。通过二维反演计算获得的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电性结构模型表明:本研究区域的地下150Km沿南北向存在的电性梯度带与畸变带,基本与区域地质资料圈定的大断裂带吻合,反映了区内断裂构造带的深部结构特征。研究区域内地壳导电性结构可分为三层,其埋深顶面与区域上地壳、下地壳以及岩石圈分界面基本吻合。上地壳除柴达木盆地以外基本为高阻层,局部有分散的高导体,下地壳南羌塘地体,柴达木地体以及东昆仑断裂带区域东部地区为高阻层,北羌塘以及东昆仑断裂带区域西部地区为高导层,且深度超过地壳到达上地幔。不同地体的上地壳厚度不同:藏北羌塘地区上地壳厚度较大,下地壳厚度较小;北部的巴彦喀拉与东昆仑构造带中下地壳厚度较大。柴达木盆地区域地壳厚度约在35—40Km左右,但受到近地表约10Km厚的超高导体盖层影响莫霍面埋深为40—50Km。总的来说藏北高原地区地壳厚度较厚,在60—70Km范围内。由南向北形成一条北北西向厚度递减界面。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南北向的高导层,而地热资料并未显示该区域有较高的热流温度,因此推测其原因是区域内古洋壳玄武岩或海相沉积物岩体受到强烈板块南北向碰撞运动后,孔隙内所含的盐水析出,导致研究区域地下介质显示出高导性。另外东昆仑断裂带东西两个区域高导层规模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规模、厚度均大于西部地区,这反映了西藏地区高原物质在东西向剪切应力作用下向东“逃逸”,且推测昆中断裂带可能是运移塑性地壳物质的通道。在羌塘地块以岗玛日—查桑断裂带为界羌塘地体应该分为南羌塘和北羌塘两部分,这两部分有着不同的构造走向,南羌塘地区为NE110°,北羌塘地区为NE150°,且两个区域有两套不同的沉积地层。

覃庆炎[10](2011)在《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文中提出上扬子地块西缘属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重要部位,西部与青藏高原腹地相连,东部与上扬子地块相邻,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松潘-甘孜地块、龙门山碰撞构造带及川西前陆坳陷带等地质构造单元,一直是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龙门山碰撞构造带位于松潘-甘孜地块与上扬子地块接合部位,同时又处于中国着名的南北地震带上,是资源和地质灾害等领域研究的关键部位,多年来有关上扬子地块西缘尤其是龙门山碰撞构造带深部壳幔结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受到地质、地球物理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839909)扬子西缘深部结构与油气赋存背景研究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1011043-02)支持下,采用MT+LMT探测模式,在上扬子地块西缘布设了两条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结合地表地质和区域构造地质从中上地壳和岩石圈两个不同分辨尺度上对上扬子地块西缘深部壳幔电性结构进行了的深入研究,探索电性结构所代表的地质和动力学意义。本文首先在场源平面波模型的假设前提下推导了层状球体介质模型LMT一维正演公式,编写了层状球体介质模型一维正演程序;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计算,研究了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电磁场响应的影响,从而为本文LMT剖面资料的资料处理和反演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本文在对若干典型地形模型MT带地形二维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起伏地形对MT资料产生的畸变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剖面碌曲-中江和名山-广元剖面的实际地形进行了模拟,考察了目标剖面大地电磁响应受地形影响的特点,并采用MT Zohdy二维带地形反演程序对受畸变的正演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T二维带地形反演技术可有效的消除起伏地形对MT资料产生的畸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后续章节,本文分别探讨了上扬地块西缘MT剖面和LMT剖面控制区域中上地壳电性结构模型和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根据上扬子地块西缘MT和LMT电性结构模型结合地表地质研究取得了以下的主要成果:○1根据碌曲-中江MT剖面反演结果结合地表地质和区域构造地质,编制了碌曲-中江MT剖面地质解释图,分析了上扬子地块西缘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根据碌曲-合川LMT剖面反演结果结合地表地质和区域构造地质,编制了碌曲-合川LMT剖面地质解释图,分析了上扬子地块西缘岩石圈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根据名山-广元LMT剖面反演结果结合地表地质和区域构造地质,编制了名山-广元LMT剖面地质解释图,分析了该剖面深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2根据碌曲-中江MT剖面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的深部根源,推断可能是由于松潘-甘孜地块通过地壳内的低阻高导层相对于上扬子地块向南东东-南东方向运动,受到坚硬的上扬子地块阻挡而产生塑性形变,将应力传递给脆性的上地壳,因而产生一系列收敛于壳内低阻层的断裂带,并逆冲推覆于稳定上扬子地块之上,形成了上部高阻及下部高阻,中间夹低阻的逆冲断裂带独特的电性构造框架。○3根据碌曲-合川LMT剖面电性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了中新生代以来上扬子地块西北缘边界,认为地表以茂汶断裂带为界,岩石圈深部以松潘壳幔韧性剪切带为界,以东岩石圈为上扬子克拉通型岩石圈,以西的岩石圈为青藏增厚型岩石圈。○4根据碌曲-合川LMT剖面电性结构特征初步认为龙门山碰撞构造带与川西前陆坳陷带结合带岩石圈内部发育高阻楔形构造,推断龙门山及松潘-甘孜地块由于受到来自东南方向巨厚刚性的上扬子地块和西部青藏板块的双向挤压,松潘-甘孜地块中上地壳向东向上扬子地块西缘逆冲推覆,中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向东向深部俯冲的态势,使得上扬子地块像一个高阻楔形体插入龙门山内部,形成的具有高阻楔形特征的构造。○5根据碌曲-合川LMT剖面电性结构特征初步提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除向北向南运移外,还有向深部向东南运移的态势。○6根据名山-广元LMT电性剖面初步探讨了汶川M8.0特大地震及余震分布规律: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南段低阻(低速)带与龙门山中段高阻(高速)结合带高阻(高速)块体的内侧,这很可能是强震发生的重要深部构造背景;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段和南段深部不同的电性结构(速度结构)特征是汶川地震发生的重要深部背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具有低阻、低速的构造特点而不利于应力集中可能是汶川地震余震在龙门山南段分布较少、较小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羌塘地区壳内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羌塘地区壳内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大地电磁测深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2.2 鲜水河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2.2.1 地震研究
        2.2.2 重磁研究
        2.2.3 大地电磁研究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综述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第四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
    4.1 野外数据采集
        4.1.1 测点布设
        4.1.2 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4.2.1 数据处理
        4.2.2 数据质量评价
    4.3 数据分析
        4.3.1 阻抗张量分解
        4.3.2 相位张量分解
第五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与综合解释分析
    5.1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综述
        5.1.1 二维反演网格剖分
        5.1.2 二维反演正则化因子Tau的选取
        5.1.3 二维反演模式的选取
    5.2 研究区Line1、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分析与解释
        5.2.1 Line1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2.2 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3 二维反演结果综合解释与分析
        5.3.1 Line1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5.3.2 Line2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的地质认识
    6.1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讨论
    6.2 高导异常块体成因探讨
    6.3 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不足之处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玉树地震区三维电性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玉树地震区地质构造及研究现状
    2.1 区域地震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与岩石组成成分
    2.3 玉树地震区研究现状
        2.3.1 地球物理相关研究
        2.3.2 玉树地震区的地表形变及区域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研究
        2.3.3 电性结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玉树地震区初步电性结构与数据分析
    3.1 玉树地震区MT数据介绍
        3.1.1 测点分布和数据采集
        3.1.2 实测数据
    3.2 二维研究结果
        3.2.1 反演极化模式
        3.2.2 正则化因子
        3.2.3 二维反演结果
    3.3 MT数据再处理与分析
        3.3.1 区域电阻率结构维性分析
        3.3.2 定性分析区域电阻率结构总体分布特征
        3.3.3 区域MT数据实磁感应矢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算法的选择与验证
    4.1 MT三维反演算法的分析
        4.1.1 传统MT反演方法的下降方向
        4.1.2 自适应正则化拟牛顿反演算法(AR-QN)
    4.2 ModEM和 Geolex程序的规则稀疏测点模型对比测试
    4.3 Geolex程序的“井”字测线模型反演测试
        4.3.1 不同初始模型下的反演测试
        4.3.2 拟合不同MT响应组合的反演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玉树地震区MT实测数据的三维反演
    5.1 研究区实测MT数据的三维反演
    5.2 三维反演电性结构特征
        5.2.1 不同深度水平电性结构与构造及地震的对应关系
        5.2.2 沿测线电性剖面与断层对应关系
    5.3 电性结构可靠性验证
        5.3.1 和现有二维反演结果剖面的印证关系
        5.3.2 关键电性结构的可靠性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玉树地震的孕震环境探讨
    6.1 高导成因分析
        6.1.1 岩石实验与实测电导率
        6.1.2 研究区壳内高导层的成因分析
    6.2 余震时空分布及地表破裂特征
        6.2.1 余震时空分布
        6.2.2 地表破裂特征
    6.3 孕震环境分析和发震断层讨论
        6.3.1 玉树震区已有研究成果及其认识
        6.3.2 发震断层讨论
        6.3.3 玉树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青藏高原西部岩石圈电性结构与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研究概况
    2.1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地质构造研究
    2.2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动力学研究
    2.3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地球物理研究
        2.3.1 地震研究
        2.3.2 重磁研究
        2.3.3 地热研究
        2.3.4 大地电磁研究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3.1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简介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4.1 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及数据质量评价
        4.2.1 数据处理
        4.2.2 数据质量评价
    4.3 数据分析
第5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5.1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概述
    5.2 二维反演
        5.2.1 NLCG法二维反演概述
        5.2.2 二维反演结果评价
    5.3 三维反演
    5.4 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的对比
第6章 研究区电性结构特征及动力学讨论
    6.1 研究区电性结构特征讨论
    6.2 研究区电性结构特征的地质意义讨论
    6.3 研究区深部动力学机制讨论
        6.3.1 印度板块的俯冲与高导层的成因讨论
        6.3.2 印度板块俯冲前缘位置的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的主要完成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 内容介绍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普洱地震活跃区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场背景
    2.1 地质构造背景
        2.1.1 思茅地块
        2.1.2 区域内主要断裂带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研究背景
        2.2.1 地壳厚度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2.2.2 壳幔的速度结构
        2.2.3 地热场和大地热流值
        2.2.4 重力场和密度结构
        2.2.5 地磁场与古地磁
        2.2.6 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2.2.7 壳幔电性结构
    2.3 活动构造变形模型与孕震机制
    2.4 前人研究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3.1 大地电磁测深概述
    3.2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3.2.1 基本方程
        3.2.2 一维介质下的MT基本方程
        3.2.3 多维介质的张量阻抗理论
        3.2.4 模型正演
    3.3 MT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数据处理流程
        3.3.2 G-B张量分解
        3.3.3 相位张量
        3.3.4 磁感应矢量
    3.4 大地电磁反演
        3.4.1 反演问题概述
        3.4.2 NLCG反演算法
        3.4.3 Occam反演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与反演
    4.1 数据处理
    4.2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4.2.1 GB张量分解
        4.2.2 相位张量分析
        4.2.3 磁感应矢量分析
    4.3 MT数据特征分析
    4.4 MT二维反演
        4.4.1 反演极化模式
        4.4.2 正则化因子
        4.4.3 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4.5 MT三维反演
        4.5.1 三维反演数据和反演方案
        4.5.2 三维电性结构模型
    4.6 二维与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川滇构造区岩石圈热结构与深部流体分布
    5.1 地球物理数据
    5.2 反演方法与模型
    5.3 反演结果分析
    5.4 深部流体估算
        5.4.1 岩石圈二维电性模型与温度结构
        5.4.2 水含量的估算
        5.4.3 部分熔融的估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孕震机制
    6.1 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6.1.1 地壳电性结构
        6.1.2 低阻体的成因
    6.2 孕震环境分析
        6.2.1 景谷地震
        6.2.2 宁洱地震
    6.3 孕震机制与动力学意义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7.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5)南北地震带南段孟连—罗平剖面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论文取得主要成果
第二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理论
    2.1 大地电磁测深法原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方程
    2.3 二维大地电磁测深
    2.4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应用领域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与解释基础
    3.1 大地电磁时间序列分析
        3.1.1 最小二乘法
        3.1.2 远参考道技术
        3.1.3 Robust 处理技术
    3.2 计算主轴方位角
    3.3 维性分析
    3.4 静位移与局部畸变
    3.5 二维反演
        3.5.1 OCCAM 法
        3.5.2 快速松弛迭代法(RRI)
        3.5.3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
第四章 孟连-罗平剖面的地质构造概况
    4.1 大地构造单元及特征
    4.2 断裂构造
第五章 孟连-罗平剖面 MT 数据处理与资料分析
    5.1 孟连-罗平剖面 MT 数据
    5.2 资料处理与定性分析
        5.2.1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特征分析
        5.2.2 区域二维性分析
        5.2.3 区域主轴方位
第六章 孟连-罗平剖面 MT 二维反演与电性结构分析
    6.1 孟连-罗平剖面 MT 二维反演
        6.1.1 MT-Pioneer 资料处理和解释系统
        6.1.2 大地电磁响应资料的二维反演预处理
        6.1.3 反演数据极化模式选择
        6.1.4 二维反演
    6.2 电性结构分析与解释
        6.2.1 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6.2.2 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
    6.3 孕震环境探讨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青藏高原东北缘(大井)—华南(泉州)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涵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概述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2.2 野外数据采集及数据质量评价
        2.2.1 大地电磁测深点位置
        2.2.2 仪器设备
        2.2.3 测站布设与观测
        2.2.4 数据质量评价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
        2.3.1 傅里叶变换
        2.3.2 阻抗张量元素估计
        2.3.3 视电阻率与阻抗相位计算
        2.3.4 压制电磁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
        2.3.5 宽频带与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拼接
    2.4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处理结果
    2.5 海岸效应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
第3章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和反演
    3.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3.1.1 阻抗张量分解
        3.1.2 相位张量分析
        3.1.3 磁场感应矢量分析
    3.2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结果
    3.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3.4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反演结果
第4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区域地质背景及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1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4.2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2.1 大井-泉州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北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2.2 大井-泉州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南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2.3 主要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
        4.2.4 主要构造单元电性结构特征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5.1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差异
    5.2 青藏高原东部壳内高导层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5.2.1 壳内高导层的分布特征
        5.2.2 壳内高导层的成因分析
    5.3 华夏地块花岗岩分布及电性结构的构造涵义
        5.3.1 花岗岩概述
        5.3.2 华夏地块花岗岩分布特征
        5.3.3 华夏地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5.4 龙门山断裂带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研究成果
    6.3 主要创新点
    6.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羌塘盆地深部地壳构造及油气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盆地岩浆活动
2 盆地热液活动遗迹
3 盆地的油气显示
4 盆地深部地壳结构特征
5 讨论
6 结论

(9)藏北高原东昆仑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大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大地电磁基本理论
    2.2 野外数据采集
        2.2.1 测线布置
        2.2.2 测站布置方式
        2.2.3 仪器设备
        2.2.4 数据采集方法技术
第三章. 藏北高原实测数据处理
    3.1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3.2 藏北高原地区实测数据电性主轴分析
        3.2.1 羌唐地体电性结构分析
        3.2.2 东昆仑地块电性结构分析
        3.2.3 柴达木地体电性主轴分析
    3.3 藏北高原地区实测数据维性特征讨论
        3.3.1 Swift 分解二维偏离度分析
        3.3.2 极化图分析
第四章.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4.1 二维大地电磁反演理论基础
    4.2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模型对比研究
第五章. 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电性结构与构造特征分析
    5.1 东昆仑断裂带区域地质概况
        5.1.1 东昆仑地区区域构造块体划分
        5.1.2 东昆仑地区主要构造缝合带特征
    5.2 藏北高原地区壳幔结构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5.2.1 羌塘地体
        5.2.2 巴彦喀拉—可可西里地块
        5.2.3 东昆仑地体
    5.3 藏北高原地区电性结构与构造特征研究
        5.3.1 测区内电性结构定性分析
        5.3.2 测区内电性结构定量解释
        5.3.3 藏北高原地区壳幔结构分析
        5.3.4 藏北高原地区构造带分析
第六章. 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大地动力学意义
    6.1 藏北高原区域高导体分析讨论
        6.1.1 藏北高原区域高导体分布特征
        6.1.2 藏北高原区域高导体成因讨论
    6.2 藏北高原地区电性结构的大地动力学意义
        (一) 藏北高原地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二) 东昆仑断裂带东西段电性结构差异大地动力学意义
        (三) 羌塘地体南北电性结构差异的动力学意义
第七章. 结论
    7.1 完成的工作
    7.2 结论
    7.3 今后的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域以往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3 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4.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4.2 论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球曲率对 LMT 资料的影响研究
    2.1 LMT 的数学物理基础
    2.2 层状球体介质模型 LMT 正演理论
        2.2.1 LMT 理论的前提假设
        2.2.2 平面波入射到均匀介质球体波阻抗
        2.2.3 平面波入射到多层介质球体正演理论
    2.3 理论模型算例
    2.4 地球曲率对 LMT 的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T Zohdy 二维带地形反演成像技术
    3.1 MT 二维地形影响分析
    3.2 MT Zohdy 二维带地形反演理论
    3.3 二维地形模型反演计算
    3.4 碌曲-中江剖面和名山-广元剖面二维地形影响分析
        3.4.1 碌曲-中将剖面地形影响分析
        3.4.2 名山-广元剖面地形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碌曲-中江 MT 剖面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4.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4.2 剖面位置及野外观测
    4.3 宽频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与定性解释
        4.3.1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分析
        4.3.2 区域电性主轴和二维性分析
    4.4 大地电磁带地形二维反演
        4.4.1 资料预处理
        4.4.2 MT 二维反演解释
    4.5 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4.5.1 中上地壳电性剖面电性结构基本特征
        4.5.2 中上地壳电性剖面构造分区
        4.5.3 西秦岭造山带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5.4 松潘-甘孜地块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5.5 上扬子地块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4.6 取得的主要认识
        4.6.1 中上地壳壳内低阻高导层分布态势
        4.6.2 中上地壳尺度上初步探讨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的深部根源
        4.6.3 初步推测川西前陆坳陷带内存在德阳古凹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碌曲-合川 LMT 剖面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5.1 LMT 剖面位置和野外资料采集
    5.2 LMT 资料处理与定性分析
        5.2.1 宽频 MT 和超长周期 LMT 资料拼接
        5.2.2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分析
        5.2.3 区域电性主轴和二维性分析
    5.3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反演解释
    5.4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1 岩石圈电性剖面电性结构基本特征
        5.4.2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电性剖面构造分区
        5.4.3 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4 松潘-甘孜地块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4.5 上扬子地块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5.5 上扬子地块西缘岩石圈深部边界探讨
    5.6 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岩石圈高阻楔形构造探讨
    5.7 取得的主要认识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名山-广元 LMT 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6.1 LMT 剖面位置和野外资料采集
    6.2 LMT 资料处理与定性分析
        6.2.1 LMT 资料处理
        6.2.2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分析
        6.2.3 区域电性主轴和维性分析
    6.3 超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反演解释
    6.4 名山-广元 LMT 剖面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6.5 汶川 M8.0 特大地震及余震分布规律探讨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羌塘地区壳内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D]. 李连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玉树地震区三维电性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D]. 邓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3]青藏高原西部岩石圈电性结构与动力学研究[D]. 罗建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4]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D]. 程远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5]南北地震带南段孟连—罗平剖面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D]. 李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6]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与古地温梯度演化[J]. 陈红汉,吴悠,肖秋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3)
  • [7]青藏高原东北缘(大井)—华南(泉州)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涵义[D]. 张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8]羌塘盆地深部地壳构造及油气前景[J]. 张景廉,罗建玲,郑希民,赵玉梅. 新疆石油地质, 2012(03)
  • [9]藏北高原东昆仑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大陆动力学研究[D]. 袁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D]. 覃庆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羌塘地区地壳低阻层特征及初步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