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如何振兴旧经济

新经济时代如何振兴旧经济

一、在新经济时代旧经济如何再现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林经宇[1](2019)在《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文化新经济概念的提出,我国文化类产品设计及其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但是针对佛文化产品的设计研究及成果仍然较为缺乏。如何挖掘深层的佛文化内涵,并设计开发符合文化新经济要求的佛文化产品,是一件符合文化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首先对文化新经济和佛文化产品的相关概念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文化新经济的相关元素及场景进行了罗列和补充,同时较为深入的研究了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元素与场景,归纳出佛文化产品的种类与属性;其次从文化新经济角度出发,通过“本能层”、“行知层”和“精神层”等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佛文化元素,进而提出了佛文化产品在文化新经济下的“原生类”、“融合类”和“新一代”等三个分类;在以上基础上,凝练出符合文化新经济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及基本原则,并提出佛文化产品的开发方法——“三元复合法”;最后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运用该方法开发设计出了“祈福敬香”、“祈福抄经”等产品,同时在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微信平台上开发了“法门祈福”模块,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将文化新经济引入到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中,提出了符合文化新经济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新思路,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齐廉允[2](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研究表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王水兴[3](2018)在《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活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发展,使信息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影响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活动。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时代重要战略资源和社会财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塑造,信息化从一种技术形态的社会活动上升为社会整体文明的新样态,有必要以统摄性的“信息文明”概念来描摹和刻画信息时代发展的全貌。以唯物史观审度信息文明,准确辨识信息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形塑机理,建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既是科学应对信息文明浪潮挑战的需要,又是科学推进信息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信息文明是人们通过信息化生产方式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实现的进步状态。信息文明实质是社会主体协同互利发展而形成的共享文明。其基础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核心是信息化生产方式,外在体现是人们在信息生产、传播和使用(消费)中形成的规范化和理论化的信息社会治理体系。信息文明的发展,表现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和人的本质的复归三大基本社会功能。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力形态塑造进而造就信息生产力是信息文明重要实践形态。信息生产力核心意涵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协作力和共享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政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渗透,人类社会整体上正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建构在信息逻辑上的技术社会形态。信息社会不是甫一出场就能实现普惠发展的社会。劳动方式的信息化、智能化,只是延展了人的劳动机能,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关系。真正没有人和物质生产资料的“无人工厂”和“自由劳动者”是不存在的。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越发展,越凸显了人的活劳动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越凸显了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先进的信息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工业时代的上层建筑与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信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仍然是国际行为的主体,信息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通常情况下其仅以“信息方式”表现出来。信息文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基于信息技术建构的信息文明,不仅塑造了信息化生存的“信息人”,还引起了人类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向网络空间迁徙现象。信息文明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广泛性、参与性和真实性空前提高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获得了更加丰富而充实的内涵。信息文明生发机理体现在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渗透以及由此涌现的共享经济活动和信息文明思维方式中。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广泛应用的信息资源聚合、生产、使用平台,实际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公共劳动资料。作为劳动工具,不能笼统确定互联网是属于私人所有还是属于社会所有。随着整个社会劳动方式的不断信息化、智能化,“造信息”比“造物品”更具有权重意义。数据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数据价值的交互性存在特性决定了数据资源成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历史发展趋势。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主要劳动者。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经济不断涌现,“使用而不占有”观念的不断生长趋势,蕴含了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建构在协同共享基础上新文明基因。信息文明思维方式兴起及其不断被人们贯彻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是信息文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信息思维、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是信息文明发展至今的三种思维方式。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实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向信息资本主义的嬗变,进而在工业帝国主义基础上形成信息帝国主义。信息帝国主义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在全球范围企图垄断物质资源,还企图垄断一切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等非物质资源。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显露出其仍具有容纳新的生产力空间;另一方面正逐步显现出颓废的征兆。信息帝国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现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代表着不断涌现的新的生产力。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契合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形成了先进社会制度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在全球信息社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激烈博弈现实情况下,科学辨别当前信息技术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属性,解放和发展信息生产力的同时,自觉坚持网信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信息资本的治理,既是信息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又是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不断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更加充实的主客观条件。信息文明高度发展,一般性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使得对意义的追求成为未来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社会性和“类”本质决定了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的社会和历史主体地位。人是在“信息共享”中使自己成为人,而且也将在“信息共享”中不断增强社会存在方式的“协同共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共享经济、创客、众筹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关系正悄然形成。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合规律性与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活动。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批判精神、科学把握科技活动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实现信息文明内蕴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向度。以协同、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信息文明,其主体向度和价值向度与共产主义文明高度契合。发达的信息生产力只有被全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占有,先进的技术文明和先进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科学才能展现出文明的真正曙光。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造的极致生产力,不断增强着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不合理性和共产主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信息文明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大力加强信息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

李建波[4](2018)在《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水电是最大的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兼具发电、防洪、供水、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具有其它能源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水电的绿色、高效开发对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系重大,但我国传统水电企业体制僵化、效率低下,与国外先进能源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且水电企业的智慧企业和智慧企业建设相关的理论与战略研究还比较薄弱。如何对传统企业色彩浓厚的水力发电企业进行智慧化企业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内部变革的方式,让企业发展壮大,是一个摆在水电战略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以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研究为对象,以大渡河公司进行的智慧化企业建设为切入点,充分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智慧企业建设现状,研究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理论,分析传统水力发电企业的模式,尝试从电力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结合产业环境和企业现状,对中国传统的水力发电企业进行研究,剖析企业发展现状,对企业战略发展、智慧企业建设的需要战略理论和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PESTEL分析法、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对企业智慧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性剖析。基于SMART模型,对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提出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量化评测,为智慧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动态调整及企业管理优化提供了方法,为下一步电力行业全面推进智慧火电、智慧风电建设,也为能源行业深化改革、全面建设智慧化企业提供探索。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上有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一是对水力发电企业的智慧企业建设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现状剖析,对传统水力发电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从战略上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大规模推广的智慧火电、智慧风电等智慧企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基于智慧城市SMART评价模型,建立了智慧企业战略评估的OMART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科学确定出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AHP-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智慧企业战略0MART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测,为下一阶段大渡河智慧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陈丽伟,何建明,陈福民,李掖平,李西岳,闫立飞,宁雨,郑旺盛,戴荣里,毅剑,马涌[5](2018)在《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时间:2017年12月28日。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603会议室。陈丽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来的文学创作,我们发现少有正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也少有来自文学理论方面的明确引导。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缺失,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中国新经济文学这一概念并努力进行了理论构建。中国新经济文学,是指反映当代中国新经济生活现实的文学,其初步定义为:"以改革开放

田薇[6](2017)在《《剑桥语言政策手册》(第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翻译材料是《剑桥语言政策手册》第十六章。这本书是以色列巴依兰大学(Bar-Illan University)荣休教授博纳德·斯波斯基(Bernard Spolsky)所撰写,目前没有汉语译本。笔者翻译的部分主要是宏观语言政策,其中包括言语社区的社会语言生态、言语社区成员的语言信仰或语言意识形态以及人们为语言管理而付出的努力。本实践报告的理论基础是功能目的论。译者与其他3位同学组成翻译小组,共同翻译此书,实际翻译量为10000字。笔者分析了翻译项目背景和翻译项目的意义,主要包含了其特点、意义、原文作者介绍等,并对原文本进行描述,包含了原文类型及其影响,引入功能目的翻译理论指导本次翻译实践,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和文化层面进行案例分析,分别使用词性转换、增译、词义引申、倒译、合译等翻译方法,将目的论理论与翻译实践紧密联系;在翻译总结部分,指出笔者在进行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反思到的不足和总结的经验。该书是信息型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采用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希望以本次实践报告为处理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经验。

蒋婷婷[7](2016)在《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创意产业(下文简称文创产业)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甚至于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而开展基于软创新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既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将是学科创新的重要使命。基于此,本文从软创新的视角出发,以我国文创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遵循理论研究回顾、创新历史与现状、主体创新系统、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指数评价及优化路径的逻辑思路,从下列不同角度探讨文创产业创新的演化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1、辨析文创产业及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本文第二章按照文创产业——文创产业创新——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逻辑顺序,逐层梳理过往文献。并基于研究主题,对相关概念内涵作出进一步阐释。借助科学图谱及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3.9.R4),绘制文创产业研究的知识图谱,归纳国内外研究脉络及演化进程,并对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被引等情况进行评述,展望了该领域研究趋势。2、阐明软创新的意义及其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影响经合组织的奥斯陆手册仅从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功能上考察创新的绩效,忽略了基于文化、审美和情感的大量“软创新(Soft Innovation)”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创产业的创新。基于以上观点,本文第三章在总结文创产业软硬创新内涵、特性、主客体、层次、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文创产业软创新活动的概念、意义、形式以及测量方法展开研究。通过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完善传统理论对于创新内涵的理解。3、分析文创产业主体创新支撑系统本文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了文创产业的行为者网络及其产业创新主体系统的构成要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Social Network Analysis),运用UCINET6.23软件对我国文创产业主体创新系统系统进行中心性、凝聚子群和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政府研究机构和高校对网络的贡献程度较大,起到了关键的主体作用,拥有相对较大的信息优势,控制着整个产学研机构文创项目的申请情况。而知识产权归属、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政策的束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企业是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其对创新网络的贡献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4、分析文创产业场域创新支撑系统城市是文创产业活动的主要场域。本文第六章在总结国内外文创城市及其竞争力评价现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兼容区域发展实际和统计习惯,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创场域创新系统模型。并以上海为例就物质基础、空间构建、文化个性、政策导引等4大类34个指标与典型创意城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进行实证对比、排名。采用里克特七点尺度量表(Likert Scale)、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2空间分析软件、结构方程模型AMOS17.0软件对我国文创场域创新系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典型文创城市发展经验,针对我国文创城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对策建议。5、构建基于软硬协同的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及其创新能力评价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来看,对于文创产业及其创新系统的研究基本都是从一般性产业创新体系中进行适当衍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上尚未形成明确思路。本文第七章以复杂系统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等为工具,在总结文创产业软硬创新内涵、特性、主客体、层次、影响因素及其互动模式的基础上,从主体创新系统、场域创新系统等角度,构建了符合我国文创产业实践的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创新指数测度模型。结合联合国权威报告和我国统计局最新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测算了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文创产业创新能力的单项得分及综合排名。针对文创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比较所呈现的产业创新突出问题,从培养文创阶层、释放创新需求、夯实物质基础、尊重文化个性、合理空间布局和灵活政策引领等六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采用“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为导向,探索前沿理论问题”的创新性研究模式,根据“文创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了“文创产业创新系统”这一前沿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文创产业”发展实践的结合。从软创新的角度来重新诠释文创产业创新,这在整个创新体系研究中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丰富了相关的研究,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内涵及其评价标准,有利于推动文创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详细研究和论述:(1)文创产业创新内涵、构成要素和特征是什么?其在知识存在、知识创造、创新类型和创新搜索策略方面与其它产业有何异同?(2)软创新的存在性及其对传统创新理论的拓展体现在哪些方面?(3)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现状如何?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4)怎样全面测度和提升文创产业主体、场域和整体的软硬协同创新能力?(5)如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我国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等等。通过切实分析文创产业的具体特点以及影响该产业创新的核心因素,为构建其创新系统提供相关依据和分析框架,丰富与完善产业创新基本理论,为我国文创产业创新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借鉴。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基于软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需求消费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来剖析文创产业创新模式,探索软、硬创新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复合作用机理,深入研究软创新思想在物质基础、空间构建、个性养成和政策导引等方面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影响。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归纳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探索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类型。同时,从创新主体、创新价值链、创新场域这三个方面,即“点”、“线”、“网”三个角度,全面构建符合我国文创产业创新体系特征的运行机制理论。交叉应用文化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统计学等成熟学科理论方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Amos17.0软件、社会网络分析Ucinet6.23软件、知识可视化图谱Citespace3.9.R4软件、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2软件、计量统计Spss20.0软件等研究工具,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先验假设和后验确认,提炼出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规律。从文创阶层、文创需求、物质基础、文化氛围、空间构建和政策引领等六大方面方面总结出区别于一般性产业创新系统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软硬创新耦合的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充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工具。

栾春凤[8](2009)在《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适时的方法、政策和有效的技术手段,现代的城市设计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因此,将滨河地区的更新纳入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下,将有利于我们构建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理论体系,使这一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系统而有序的学术规范与操作平台上。首先,追溯城市滨河地区的历史发展是更新的基础。其次,本文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滨河地区更新历程。针对滨河地区的城市设计策略,本文首先提出滨河地区更新的目标制定应立足于现状条件并结合城市发展,树立包含生态环境、历史保护、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多样性的综合目标。在规划原则方面,本文提出应遵循更新结合自然生态、结合历史文化、结合社会生活和结合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具体项目,应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五章分类规划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滨河地区更新的类型模式是建立在分析、整合和发掘特色要素的基础之上。另外,第六章系统设计是对分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当然,滨河地区更新不是靠一张蓝图就能成功,还需要各种实施措施的有力保障。因此,滨河地区更新应走有机更新之路,在整体规划控制下,科学的、有序的、长期性、连续的进行。

钟滨[9](2005)在《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经济的特点,产业创新的规律,论述了在当前的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应当怎样迅速适应,融合并积极配合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本文的目的就是总结出发达国家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最一般规律,找出我国当前产业创新的特点,将二者加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做到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使我国在新经济浪潮中,能尽量降低转型成本,迅速踏上高速发展的轨道。结论是我国应加强产业创新梯队发展,努力预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利润中心的作用,合理改造衰退产业。同时,充分估计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对产业创新及演进的影响,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新经济,跟上世界新经济运行的节拍。

金鑫[10](2004)在《邓小平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广阔背景下,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结中,多视角地对邓小平发展观进行研究。力图阐明邓小平发展观形成与发展既是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到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影响。努力揭示邓小平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为坚实的基石,把“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发展理论的内在核心,来体现中国发展的性质、目的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的展示,阐述有关发展的根本指向、模式和战略等根本问题。深入探讨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的实事求是、以人民为本、和合、创新和开放等思维方式和特点,揭示邓小平发展观必然深刻地指导和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对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鲜明特色的思考,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的解读;通过横向比较,所显示的对现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与超越;通过世界范围内来考察中国的发展和实践是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探索,以及对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部分,是社会主义不断走向复兴的象征的分析,来凸显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的重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从而在新世纪征程中做到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发展观。

二、在新经济时代旧经济如何再现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新经济时代旧经济如何再现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类产品需求的变化
        1.1.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1.1.3 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理论研究较少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佛文化产品的相关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1.2.2 文化新经济与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文化新经济的概念及内容研究
        2.1.1 文化新经济的概念
        2.1.2 文化新经济的内容
    2.2 文化新经济的元素及场景研究
        2.2.1 文化新经济的元素及场景
        2.2.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元素与场景
    2.3 佛文化产品的种类与属性
        2.3.1 佛文化产品的种类
        2.3.2 佛文化产品的属性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文化新经济三层分析法的佛文化产品分类与定位
    3.1 文化新经济下的三层分析法
        3.1.1 需求群体对佛文化产品的认知研究
        3.1.2 文化新经济下的三层分析法
    3.2 基于三层分析法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3.2.1 基于本能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3.2.2 基于行知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3.2.3 基于精神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3.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分类与定位
        3.3.1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群体需求分析
        3.3.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3.3.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分类
        3.3.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定位
        3.3.5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形式
    3.4 本章小结
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原则及方法
    4.1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
        4.1.1 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开发模式
        4.1.2 品牌与产品生态圈建立的开发模式
        4.1.3 线下产品与线上平台结合的开发模式
        4.1.4 体验式产品的开发模式
    4.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原则
        4.2.1 佛文化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4.2.2 符合我国宗教事务条例原则
        4.2.3 避免与文化新经济“硬结合”原则
        4.2.4 绿色设计原则
        4.2.5 佛文化产品的统一风格原则
    4.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设计方法——三元复合法
        4.3.1 三元复合法之五感构建
        4.3.2 三元复合法之行为转译
        4.3.3 三元复合法之精神表达
        4.3.4 五感构建、行为转译及精神表达三者关系分析
    4.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原则及方法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案例
    5.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与佛文化产品调研
        5.1.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概况
        5.1.2 法门寺佛文化产品现状
        5.1.3 运用模式、原则及方法提升设计思路
    5.2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5.2.1 祈福抄经产品之“经纶笔”
        5.2.2 祈福抄经产品之“电容笔”
        5.2.3 祈福敬香产品之“电子烛台”
        5.2.4 祈福敬香产品之“电子莲烛”
    5.3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微信平台的“法门祈福”模块开发
        5.3.1 “法门祈福”模块的功能框架设计
        5.3.2 “法门祈福”模块的交互原型设计
        5.3.3 “法门祈福”模块的效果展示
        5.3.4 “法门祈福”模块的设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课题研究不足及展望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元素详解
附录2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重点文物详解
附录3 图表引索
参考文献

(2)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一、工人阶级
        二、农民阶级
        三、知识分子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一、建立与运作
        二、特色与价值
        三、优势与缺陷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一、宣传:无所不在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四、宣传效果评估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四、评估教育发展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三、“赤”还是“白”?
        四、“友”还是“敌”?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信息化浪潮与信息文明兴起
        (二)历史的镜鉴需要我们高位认识信息文明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
        (四)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文明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形态:信息文明的基本涵义
    一、信息文明关联概念及其内涵的厘定
        (一)信息的本质
        (二)信息的基本特性
        (三)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
        (四)文明的内涵
        (五)信息文明的内涵
    二、信息文明的基本结构
        (一)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文明的基础
        (二)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核心
        (三)信息社会治理体系是信息文明的外在体现
    三、信息文明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
        (二)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
        (三)人的存在再实现
    第一章 小结
第二章 实践形态:信息文明的要素衍化
    一、社会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一)工业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二)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三)“协同共享”生产力时代来临
    二、全球迈向信息社会
        (一)信息社会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信息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四)全球范围的信息社会化运动
    三、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新内涵
        (一)人民群众普遍的信息化
        (二)人类历史上的蔚为壮观的大迁徙
        (三)信息时代群众史观的新内涵
    第二章 小结
第三章 逻辑形态:信息文明的生发机理
    一、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塑造
        (一)互联网的劳动资料属性
        (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
        (三)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二、共享经济确证信息文明在场
        (一)共享经济的涌现
        (二)共享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三)共享经济蕴含的新文明基因
    三、信息文明思维方式的演进
        (一)信息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
        (三)大数据思维
    第三章 小结
第四章 制度形态:信息文明的社会趋向
    一、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信息资本化与资本信息化
        (二)信息资本主义迈向信息帝国主义
        (三)信息帝国主义的本质与基本特点
        (四)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机遇
        (二)全球信息化与社会主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信息文明与共产主义文明的融通
        (一)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物质基础
        (二)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社会基础
        (三)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思想基础
    第四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4)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智慧企业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路线
        1.3.2 本文的基本框架
    1.4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智慧企业战略相关理论研究
    2.1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
        2.1.1 战略、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1.3 公司治理理论
        2.1.4 霍尔三维结构
    2.2 智慧企业基本分析
        2.2.1 智慧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2.2.2 智慧企业的提出背景
        2.2.3 智慧企业的核心定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渡河水电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企业概述
    3.2 水电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3 水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4 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现状
    3.5 水力发电企业智慧化建设现状
    3.6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发展现状分析
    3.7 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分析
    4.1 对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进行PESTEL分析
    4.2 对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进行SWOT分析
        4.2.1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优势分析(S)
        4.2.2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劣势分析(W)
        4.2.3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会分析(O)
        4.2.4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分析(T)
        4.2.5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选择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的实施保障与评价
    5.1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5.1.1 细化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目标
        5.1.2 落实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总体目标及建设路径
        5.1.3 构建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总体架构
        5.1.4 明确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实施路径
    5.2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建设具体措施
        5.2.1 以大金源为主体进行战略支撑,做强做大市场性一元
        5.2.2 努力实现股权多元,为主体开展流域重组提供保障
        5.2.3 进行业务拓展,开拓其他业务市场
    5.3 大渡河智慧型水电企业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4 大渡河智慧型水电企业成果展望
    5.5 战略综合评价
        5.5.1 战略评估的意义
        5.5.2 战略评估的原则
        5.5.3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OMART战略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5.5.4 基于AHP分析法对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指标分析
        5.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企业战略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剑桥语言政策手册》(第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缘起
    1.1 翻译任务背景
    1.2 翻译目的及意义
2 翻译任务介绍
    2.1 专着介绍
        2.1.1 作者简介
        2.1.2 专着文本内容及语言特点
    2.2 翻译步骤
        2.2.1 译前准备
        2.2.2 初译及出现的难点
        2.2.3 审读、校对
    2.3 翻译安排
3 翻译实践理论框架
    3.1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及目的论
    3.2 功能目的论的三原则
    3.3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4 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4.1 词汇翻译
        4.1.1 一词多义
        4.1.2 增译
        4.1.3 词义引申
        4.1.4 意译
        4.1.5 词性转换
    4.2 句子翻译
        4.2.1 顺译
        4.2.2 分译
        4.2.3 倒译
        4.2.4 合译
        4.2.5 重组
    4.3 语篇翻译
    4.4 文化层面
5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收获
    5.2 翻译不足
    5.3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基本理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需求消费理论
        2.1.3 产业创新理论
    2.2 文创产业
        2.2.1 概念辨析
        2.2.2 行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2.2.3 产业特征
    2.3 文创产业创新
        2.3.1 国外文创产业创新的知识图谱分析
        2.3.2 国内文创产业创新的知识图谱分析
    2.4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
        2.4.1 产业创新系统
        2.4.2 与特定产业结合的实证
        2.4.3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
    2.5 研究述评与展望
第三章 软创新的存在性及其对创新理论的拓展
    3.1 奥斯陆手册与创新的发展
    3.2 软创新的实践
        3.2.1 隐性创新
        3.2.2 非功能性创新
        3.2.3 软创新对TPP创新的拓展
    3.3 软创新对文创产业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 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现状分析及启示
    4.1 系统背景与变迁机会
        4.1.1 我国文创产业现状
        4.1.2 国际文创产业实践
        4.1.3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变迁机会
    4.2 知识基础与技术范式
        4.2.1 产业创新基础
        4.2.2 关键共性技术
        4.2.3 技术范式
        4.2.4 示范工程
    4.3 行为者网络
        4.3.1 本土文创企业
        4.3.2 跨国公司
        4.3.3 政府
        4.3.4 其他行为者
    4.4 系统运行规则与动力
        4.4.1 制度
        4.4.2 需求
        4.4.3 系统运行与协同演进
第五章 我国文创产业主体创新系统分析
    5.1 创新主体的构成
        5.1.1 高等院校
        5.1.2 政府研究机构
        5.1.3 企业
    5.2 我国文创产业产学研创新网络运行评价
        5.2.1 社会网络分析法理论基础
        5.2.2 主体子系统的社会网络图谱评价
        5.2.3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我国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分析
    6.1 文创场域创新理论
        6.1.1 文创场域的要素和演进
        6.1.2 文创场域竞争力及指数评价
    6.2 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模型构建——以上海为例
        6.2.1 物质基础
        6.2.2 空间构建
        6.2.3 文化个性
        6.2.4 政策导引
    6.3 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运行评价
        6.3.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及步骤
        6.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6.3.3 调查问卷设计
        6.3.4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6.3.5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3.6 评价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基于软硬协同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及评价
    7.1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构建
        7.1.1 文创产业的软硬协同创新机理
        7.1.2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
    7.2 各省市区文创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7.2.1 指标选取原则
        7.2.2 指标选取依据
        7.2.3 指标模型建立
        7.2.4 实证分析
    7.3 文创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7.3.1 产业整体竞争力
        7.3.2 文创产品竞争力
        7.3.3 文创服务竞争
        7.3.4 国际比较与评价
    7.4 我国文创产业创新政策建议
        7.4.1 培养文创阶层
        7.4.2 释放创新需求
        7.4.3 夯实物质基础
        7.4.4 尊重文化个性
        7.4.5 合理空间布局
        7.4.6 灵活政策引领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研究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成果
致谢

(8)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现实驱动
        1.1.1.1 滨河地区是城市更新与设计的热点区域
        1.1.1.2 滨河地区更新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1.2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研究的理论拓展
        1.1.2.1 国外滨河地区更新的理论研究现状
        1.1.2.2 国内滨河地区更新的理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例证法
        1.3.3 论证法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重要概念辨析
        1.5.1 城市滨河地区
        1.5.2 更新
        1.5.3 城市设计
2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的历史发展与演进
    2.1 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历程
        2.1.1 古代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状况
        2.1.1.1 古代城市的选址与滨河城市的布局
        2.1.1.2 古代城市的河流水系与滨河地区的产生
        2.1.1.3 古代城市滨河地区的特征
        2.1.2 近代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状况
        2.1.2.1 近代城市滨河地区的形成与发展
        2.1.2.2 近代城市滨河地区的特征
        2.1.3 现代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状况
        2.1.3.1 现代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与更新
        2.1.3.2 现代城市滨河地区的特征
    2.2 城市滨河地区的演进模式
        2.2.1 中断式
        2.2.2 延续式
        2.2.3 衰落式
3 国内外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3.1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3.1.1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的发展状况与更新历程
        3.1.1.1 国外滨河城市的历史演进与特征
        3.1.1.2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的更新的背景与动因
        3.1.1.3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历程
        3.1.2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更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
        3.1.2.1 政府主导,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3.1.2.2 引进先进的更新规划设计
        3.1.2.3 提倡公众参与,介入法制手段
        3.1.2.4 国外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启示与反思
    3.2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3.2.1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的更新状况
        3.2.1.1 当前我国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主要类型
        3.2.1.2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特点
        3.2.2 我国城市滨河地区的更新问题
        3.2.2.1 设计缺乏整体控制
        3.2.2.2 设计方法简单化、雷同化
        3.2.2.3 实施手段单一乏力
4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建构
    4.1 城市设计研究的提出
        4.1.1 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简顾与理论思潮
        4.1.1.1 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简顾
        4.1.1.2 城市设计理论思潮
        4.1.2 现代城市设计在滨河地区更新中的作用
        4.1.2.1 科学指导更新设计
        4.1.2.2 有效控制更新实践
    4.2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目标制定
        4.2.1 目标制定的依据
        4.2.1.1 立足现状条件,因地制宜
        4.2.1.2 结合城市发展,综合考虑
        4.2.2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基本目标
    4.3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基本原则
        4.3.1 遵从自然生态原则
        4.3.2 保护历史文化原则
        4.3.3 注重社会生活原则
        4.3.4 促进城市发展原则
5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类型规划
    5.1 更新要素的分析、评价与整合
        5.1.1 城市滨河地区的更新要素组成
        5.1.2 更新要素的分析、评价与整合
        5.1.2.1 更新要素的分析
        5.1.2.2 更新要素的评价
        5.1.2.3 更新要素的整合
        5.1.3 特色要素的发掘
    5.2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类型模式
        5.2.1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模式可能
        5.2.2 环境治理型更新模式
        5.2.2.1 水污染治理先行,改善生态环境
        5.2.2.2 彰显人文特色,优化人居环境
        5.2.3 保护再利用型更新模式
        5.2.3.1 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判断与全面保护
        5.2.3.2 保护框架下的再利用与文化资本的开发
        5.2.4 拆建再开发类型更新模式
        5.2.4.1 土地开发与用地功能的调整
        5.2.4.2 根植历史文化,结合现实生活
        5.2.5 综合型更新模式
        5.2.5.1 历史保护与现代开发的复合更新
        5.2.5.2 开放共享,整体协调发展
6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系统设计
    6.1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系统的构成
        6.1.1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系统的整体观
        6.1.2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系统结构
    6.2 用地功能系统设计
        6.2.1 滨河用地功能的系统构成
        6.2.2 滨河用地的功能选择与布局
    6.3 开放空间系统设计
        6.3.1 滨河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
        6.3.2 重塑完整滨河空间格局
    6.4 历史文脉系统设计
        6.4.1 滨河历史文脉的系统构成
        6.4.2 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延续
    6.5 景观风貌系统设计
        6.5.1 滨河景观风貌的系统构成
        6.5.2 强化滨河景观意象
    6.6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6.6.1 滨河道路交通的系统构成
        6.6.2 构建综合道路交通网络
    6.7 滨河生态系统设计
        6.7.1 滨河生态系统的构成
        6.7.2 建立河流生态走廊
        6.7.3 完善滨河绿地系统
7 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实施保障
    7.1 更新实施的技术支持
        7.1.1 走有机更新之路
        7.1.2 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弹性控制
        7.1.2.1 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
        7.1.2.2 滨河更新的城市设计导则
        7.1.3 构建设计评价体系,动态调整
        7.1.3.1 城市设计的动态调整过程
        7.1.3.2 滨河更新的城市设计评价体系
    7.2 更新实施的组织管理
        7.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7.2.1.1 政府引导调控的运作机制
        7.2.1.2 设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
        7.2.1.3 制定公共政策
        7.2.2 建立广泛参与机制
    7.3 更新实施的法律保障
        7.3.1 城市设计法制化
        7.3.2 滨河更新的城市设计法制化
        7.3.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8 结论
    8.1 理论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新经济和产业创新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 新经济的概念及其对传统经济的挑战
    第二节 产业创新的概念和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背景
第二章 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新经济下产业创新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新经济下产业创新对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规律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经济学原理和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企业发展创新的梯队战略
    第三节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创新的主要方面及其对产业演进的影响
第四章 新经济下产业创新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 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的模式
    第二节 发展新经济的基本创新形式
第五章 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及我国现状
    第二节 新经济时代我国进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基本环节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致谢

(10)邓小平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时代背景
    二、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石和核心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石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一、发展立足点和道路
    二、发展战略和目标
    三、发展途径和动力
    四、发展速度和全面协调发展
    五、发展条件和机遇
第四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特点
    一、实事求是
    二、以人民为本
    三、和合
    四、创新
    五、开放
第五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特色和丰富发展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特色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发展
第六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一、邓小平发展观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
    二、邓小平发展观及实践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探索
    三、邓小平发展观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四、在新经济时代旧经济如何再现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D]. 林经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3]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D]. 王水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4]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研究[D]. 李建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5]新时代,文学何为?——关于中国新经济文学的理论探讨[J]. 陈丽伟,何建明,陈福民,李掖平,李西岳,闫立飞,宁雨,郑旺盛,戴荣里,毅剑,马涌. 百家评论, 2018(01)
  • [6]《剑桥语言政策手册》(第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D]. 田薇.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7]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 蒋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8]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栾春凤. 南京林业大学, 2009(12)
  • [9]新经济下的产业创新[D]. 钟滨. 吉林大学, 2005(06)
  • [10]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 金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新经济时代如何振兴旧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