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

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

一、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淇文,章桂芳,唐世林,张浩然[1](2021)在《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文中认为珠江河口是珠三角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悬浮泥沙浓度的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是河口研究的核心问题,遥感反演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域的动态、连续、同步观测,快速获取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2013~2018年Landsat 8 OLI数据,对实测水质参数及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最佳波段组合后用拟合方程建立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模型,对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进行定量反演并计算4季悬浮泥沙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伶仃洋水域的悬浮泥沙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体现为夏季悬浮泥沙浓度较高,冬季悬浮泥沙浓度较低;空间上体现为悬浮泥沙的走向呈东北-西南的条带状,由西南沿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珠江冲淡水的扩展以西向为主是悬浮泥沙浓度高值区多出现于西南部的重要原因;水下地形和风向转变对珠江河口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具有显着影响;排水、排沙和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了悬浮泥沙的季节性变化;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的悬浮泥沙变化也具有较大影响。

夏涵韬[2](2020)在《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磨刀门河口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流域,为珠江水系的出海主通道,是珠江河口八大口门中输水、输沙量最大的口门。45年来位于珠海斗门区的磨刀门滩涂围垦面积达179 km2。围垦使得磨刀门河口岸线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河口区径流、潮汐、波浪、沿岸流等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引起涌潮、盐水倒灌等等问题频发。磨刀门河口两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以磨刀门河口围垦为样本研究分析围填海工程对河口水动力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河床冲淤演变过程,从而为之后研究围填海工程影响、河口演变等问题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磨刀门河口两岸的发展、河道整治提供参考。本文采用45年来磨刀门河口的遥感数据及实测水文和地形资料分析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河口地貌的影响,并利用MIKE21FM构建磨刀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设定六种方案对比分析磨刀门河口滩涂围垦前后平均潮位、高低潮位、潮差、涨落流速、潮通量和余流的变化,并通过实测床沙资料以及遥感影像悬沙反演分析磨刀门河口冲淤演变。再结合实测地形数据对比分析1970年~2018年滩涂围垦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珠江口磨刀门河床冲淤演变特征,证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围垦工程是磨刀门河口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三灶岛、横洲和横琴岛围垦导致磨刀门河口内海区萎缩,形成“一主一支”的水道格局。1973年至今,磨刀门河口向外海延伸约17 km,河口围垦面积约179 km2。(2)磨刀门河口河槽空间演变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变化特征有所区别。磨刀门河口滩涂围垦前,磨刀门河槽地形演变相对稳定;1984~2008年,河道变窄,河床下切;横洲口外单一航道发展成为分汊航道,近年来,东汊道逐渐萎缩,西汊道向西发育延伸。(3)磨刀门围垦工程致使主河槽内径流流速增加,大幅冲刷下切河槽,西汊道内平均余流流速大于东汊,东侧余流强度减小。横洲口外西侧余流轨迹向西南方向移动。近年来,径流出河槽口后向西偏移。(4)磨刀门河口围垦后,汛期主河槽内泥沙被大幅冲刷造成河槽下切,西汊道内下泄量和输沙量大于东汊。枯季悬沙在落潮流与沿岸流交汇形成的缓流区等区域聚集,落淤,致使东汊逐渐萎缩。拦门沙北坡冲刷后退,滩顶及南坡淤积。

黄春华,王汉岗[3](2019)在《基于施工风险控制的桥墩承台抬高对防洪安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伶仃洋动力环境复杂各异、中滩异化格局,创新性地将外部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量化成可控制的桥墩承台高程,针对性地拟定抬高方案;提出了阻水比、自然高程、冲淤趋势、施工水头等控制指标,有效平衡了复杂外部环境的施工安全与保障防洪安全之间的关系。采用科学的模拟技术评价了承台抬高对河口防洪的影响,寻找到既满足技术要求又对防洪影响较小的方案,将承台施工风险降低了30%,同时又确保了湾区河口防洪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显着。

李孟国,韩志远,李文丹,许婷[4](2019)在《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沙环境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珠江口伶仃洋是一个地貌独特、水沙条件复杂、具有重要航运功能的河口湾,其滩槽演变和水沙环境研究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工程意义。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珠江口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动力泥沙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伶仃洋的范围界定、成因、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水域变化、滩槽演变及发展趋势、水动力泥沙运动特征及各种水沙现象、水动力泥沙环境模拟研究、治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以期对伶仃洋滩槽演变、水沙环境及开发治理研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申其国,谢凌峰,解鸣晓,王亚妮[5](2019)在《珠江三角洲河口湾航道整治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珠江三角洲河口湾主要航道的现状情况,在分析航道回淤影响的基础上,对航道选线、整治思路等相关航道整治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河口湾航道回淤受上游水沙条件、潮流波浪情况、采沙等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台风骤淤情况不明显。航道选线宜选择天然深槽、走向与潮流动力线一致、尽量避开强浪区。整治措施宜采用疏浚结合局部碎岩清礁,宜分期实施。广州港出海航道和崖门出海航道有进一步提升等级的空间,铜鼓航道可考虑适当调整航槽位置,横门出海航道与九洲港航道开发深水航道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近期不宜过度开发。对河口湾的航道开发与港口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忠辉[6](2019)在《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第四大湾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珠江河口环境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开展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对海平面上升响应的研究,对保证粤港澳大湾区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模型的珠江河口河网—河口—近海一体化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过程对不同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响应。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主要有:1)模型网格细致刻画了珠江河网区域并同时延伸到了陆架邻近海域;2)将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的影响进行量化与规律统计分析;3)采用保守性示踪物量化分析海平面上升对物质输运的影响。由于大湾区中心城市主要位于东四口门和伶仃洋周边地区,故本文重点分析东四口门和伶仃洋区域。本文以2007年为基准,模拟了珠江河口的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过程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分别为30、50、100和150 cm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的盐水入侵有显着的强化作用。当海平面上升100 cm时,珠江河口东四口门的盐水入侵长度最大将增加21.371 km。研究还发现海平面上升幅度与各支流枯季的盐水入侵长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这可为未来建设自来水厂等工程的选址提供依据。在洪季时,海平面上升会使珠江河口陆源物质输运受阻,伶仃洋区域是水龄增长最显着的区域;而在枯季会同时出现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水龄增大或减小的区域。但海平面上升幅度越大,水龄的变化幅度也越大。此外,研究还发现海平面上升会增强珠江河口的水体层化。本文还验证了“以淡压咸”方案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在海平面上升100 cm的情况下珠江河口枯季盐水入侵对不同的径流量的响应,发现“以淡压咸”方案具有较显着的效果。通过增大径流量,各自来水厂盐度超标的问题有显着改善,当径流量阈值达到3600 m3/s时,河口上游的石溪水厂和沙湾水厂在枯季几乎不出现盐度超标的情况。各支流枯季的盐水入侵长度均随径流量阈值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回归关系与珠江流域水利工程项目所能负载的径流量阈值相结合,可以为未来建设自来水厂等工程提供选址依据。

宫清华,周晴,李平日,刘旭拢[7](2019)在《珠江口伶仃洋地貌特征演变与纳潮能力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珠江口伶仃洋地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水动力环境,致使纳潮能力也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以珠江口伶仃洋地貌变化和纳潮能力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百年来的古地图资料、人类活动和水文特征等资料,通过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遥感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反演内伶仃洋形态变化过程,探讨1906年以来珠江口伶仃洋的地貌变化过程。采用岸线分维数、形状指数、纳潮量、潮差消减能力,定量反映地貌变化对纳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06-2014年,地形演变造成伶仃洋纳潮量减少了14.50%;1971-2014年,伶仃洋纳潮量减少了11.27%。海岸线的变化引起纳潮能力逐渐变弱,潮差沿程变化率减小了0.23,尤其是自1971年以来,因堤围等建设,河口岸线逐渐平直,纳潮能力逐渐减弱。

赵荻能[8](2017)在《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活动对河流及河口三角洲的影响是全球持续性研究热点。爆炸式的人口城市化进程(~6000万)和经济增长(> 1万亿美元),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球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大型河口三角洲之一,因此该地区是开展人类活动作用下大河三角洲演变研究的理想区域。首次使用时间跨度达165年(1850年~2015年)的河口区地形地貌数据、60年的流域水文气象数据以及40年的河口区遥感影像资料,揭示了百余年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控制因素,定量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对于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的贡献,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过去165年以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及河口湾地貌发生巨大变化。整个河口湾水域面积减少约35% (1258 km2),其中外伶仃洋河口区水域面积只减少了3% (26 km2),而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内伶仃洋河口区和黄茅海河口区分别减少了 62% (525 km2)、36% (405 km2)和 39% (301km2)。超过 20 个岛屿被逐步合并到大陆,几乎所有165年前的滩涂均被围垦成陆地。整个河口湾水域体积减少约9 km3 (39%);四个研究区的体积分别减少了 26% (外伶仃洋河口区)、38% (内伶仃洋河口区)、50% (黄茅海河口区)、58%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全区平均水深减少约0.4 m (6.3 m至5.9 m),各个河口区的平均水深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磨刀-鸡啼门河口区略有增加;内伶仃洋河口区略有减少;外伶仃洋河口区和黄茅海河口区呈显着下降趋势。表明西部河口区相比东部河口区变化更为剧烈。2. 7个期次海底地形所计算的体积变化表明,过去16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河口湾共接纳泥沙约10 Gt,而珠江实际入海泥沙总量约为10~11 Gt,表明流域输沙和三角洲地貌基本保持平衡,较少的泥沙(~10%)通过沿岸流向外海搬运。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通过流域建坝、河网采沙、口门围垦和河口涉海工程等,对珠江三角洲地貌演变及泥沙输运产生重大影响。3.分析了珠江河口三角洲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过去165年以来,珠江河口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内伶仃洋河口区、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及黄茅海河口区,外伶仃洋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内伶仃洋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种类最多,口门围垦急剧改变河口岸线形态,海洋倾倒、航道工程和挖沙活动强烈影响着水下三角洲地形;磨刀-鸡啼门河口区以口门围垦为主;黄茅海河口区以口门围垦和航道工程为主。4.根据百年来岸线推进速率和水下三角洲淤积速率,合理推测了珠江四大河口区关闭的时间分别约为170 yr (内伶仃洋河口区)、590 yr(外伶仃洋河口区)、170yr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和150yr(黄茅海河口区)。在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珠江河口三角洲喇叭形形态消失的进程会大幅加快。河口湾水域消失后,南部的岛屿链将作为未来三角洲前缘沉积核心,沉积物将在此快速堆积。在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对于人类活动响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和中国其它8大河流及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定量评估了过去60余年不同人类活动对于中国九大河流入海泥沙减少的贡献:1954~2015年,约51 Gt的泥沙因为人类活动而被留在大陆,其中,水库拦截泥沙总量约26 Gt,贡献约49%,水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导致入海泥沙减少量分别为15.4 Gt和12 Gt,贡献约29%和22%。近60年在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除黄河唐乃亥上游河段、长江金沙江上游河段、珠江支流柳江、松花江上游嫩江河段以外,中国九大河流所有干流和支流河段输沙量均大幅下降。2.在流域输沙减少的共同背景下,珠江与其它8大河流的主要区别在于:入海泥沙通量骤减似乎对河口陆上三角洲形态演化的影响并不大,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围垦仍超过自然因素(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成为控制珠江陆上三角洲不断向海推进的最主要动力。而未来随着珠江流域输沙的减少以及海平面上升,珠江河口区水域面积和体积下降趋势将有所缓和,加上航道疏浚、河口采砂等人类活动,未来珠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形将呈现“浅滩愈浅、深槽愈深”的两极分化特征。河口三角洲的开发需要科学的管理。

李团结[9](2017)在《伶仃洋地形地貌阶段性演变过程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之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南沙经济自贸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珠江口区域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中心。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影响了珠江口环境,导致滨海湿地退化,水域面积日益萎缩。由于泥沙淤积和人为的围垦和造地,2010年伶仃洋面积比1980年减少约500km2,约占原面积的1/4。本选题基于珠江口地区的岸线及地形地貌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珠江口沉积物来源、运移趋势及沉积速率等现代沉积的动力学特征,在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聚焦伶仃洋地形地貌历史演变规律,预测伶仃洋未来演化趋势。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珠江口地形地貌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将为珠江口区域工程建设、海洋经济发展、防灾减灾与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GIS技术,结合对比分析7幅不同比例尺、不同时期的珠江口海图,量化分析珠江口和伶仃洋近百年来的地形地貌变化规律并预测了伶仃洋将来的演变趋势,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珠江口西侧海域淤积,东侧海域较为稳定,这和珠江口较为稳定的河流来沙有关。等深线由西北向东南平行分布,近80年来,珠江口海域约72.9%淤积,总面积达3.24×109m2,除河口、航道、海砂开采区和潮汐通道等海域外,其余皆为淤积状态,使得5m、10m和20m等深线逐步向海迁移,平均迁移距离约为2-4km左右。(2)伶仃洋人为影响剧烈,从1936年至2014年,围填海面积累计达到276km2,海岸线增长达到175km。以围填海为主要手段的岸线改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低强度开发下的稳定期(1936-1984)、高强度开发下的突变期(1984-2004)、海岸开发管控期(2004-2014)。内伶仃洋0m等深线的演化主要表现为东岸稳定、西岸东进的特征。5m等深线的变化则表现为逐渐稳定,10m等深线则是人类活动在内伶仃洋最直接的体现。(3)内伶仃洋自然状态下表现为“东冲西淤”,泥沙在河口动力作用下向西输送,在西侧不断发育堆积浅滩。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内伶仃洋逐渐被人为过程所主导,航道开挖和采砂活动成为海底侵蚀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蚀淤量上看,内伶仃洋整体上为淤积状态,1936-1984、1984-2004、2004-2014各个阶段的淤积部分占总面积分别为66.6%、58.0%和61.7%,三个时期的淤积海域年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2.73cm、3.40cm和8.61cm。(4)近80年来,伶仃洋地形地貌演化主要体现在“三滩二槽”的演变历史,可分为两大阶段的5个演变时期,包括自然冲淤阶段:(1)―三滩二槽‖雏形期:至1936年,中槽淤浅成为现在的中滩,“三滩二槽”格局初步形成;(2)“三滩二槽”稳定期:西滩不断淤积,深槽不断加深,至1984年“三滩二槽”显着并稳定存在,总体呈现“西淤东冲”地貌变化趋势。人为活动干扰阶段:(3)中滩淤积加剧期:1984-1997年期间,由于上游采沙导致分流比变化,中滩淤积加剧;(4)中滩蚀淤过渡期:1997年-2004年期间,泥沙来源大幅减少,中滩由淤积状态变为有冲有淤的不稳定状态;(5)中滩冲刷加剧期:2004-2014年期间,西部口门及水道则为冲刷地貌,伶仃航道和东槽因海砂开采和疏浚,显着下蚀。(5)伶仃洋演化趋势分为4个阶段:“三滩三槽”形成阶段、西滩消失阶段、中滩消失阶段和新“喇叭口”形成阶段、推测伶仃洋的寿命不小于150年。

宋泽坤,施伟勇,程和琴,胡浩,潘冲,许雪峰[10](2015)在《河口中长期地形演变数值模拟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首先分析了影响河口河床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沉积物源、河口自身形态;总结了河口地形演变的两种常用方法:统计模型、数值计算模型;而后对比分析了中长时间尺度地形演变数值模型和短时间尺度数值计算模型方法的差异,提出了简化输入条件和增加计算时间步长两种方法来实现对中长周期地形演变的模拟,本文认为这两种方法可行。基于这两种方法并耦合了潮流、泥沙输运和底床变化等短周期模块,绘制了长周期复合模型的运行流程;最后对前人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对今后模型的建立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二、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数据
    1.3 处理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悬浮泥沙浓度季节性时空分布
    2.2 影响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因素分析
        2.2.1 珠江冲淡水
        2.2.2 水下地形
        2.2.3 风
        2.2.4 径流量
        2.2.5 排沙量
        2.2.6 降雨量
        2.2.7 人类活动
3 结论

(2)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围垦工程研究
        1.2.2 滩槽演变研究
        1.2.3 磨刀门河口演变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技术路线流程图
第二章 磨刀门区域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径流特征
    2.3 潮汐特征
    2.4 风及波浪特征
    2.5 泥沙特征
        2.5.1 基本泥沙特征
        2.5.2 河槽悬沙粒径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磨刀门区域演变及河槽冲淤演变
    3.1 磨刀门历史变迁
    3.2 磨刀门区域演变
    3.3 河口拦门沙演变
    3.4 河槽冲淤演变
        3.4.1 河段深槽冲淤演变
        3.4.2 河口滩槽冲淤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IKE21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
    4.1 模型的介绍
        4.1.1 模型概述
        4.1.2 控制方程
    4.2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4.2.1 模型的范围与网格
        4.2.2 地形条件
        4.2.3 初始条件
        4.2.4 上游条件
        4.2.5 外海开边界条件
    4.3 模型的验证
        4.3.1 “2009.01”验证
        4.3.2 “2012.06”验证
        4.3.3 “2016.07”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磨刀门水动力环境的变化
    5.1 潮位变化
        5.1.1 平均高、低潮位
        5.1.2 平均潮差
    5.2 流速变化
    5.3 潮量变化
    5.4 余流变化
    5.5 河槽冲淤影响分析
        5.5.1 潮流对泥沙的作用
        5.5.2 悬浮泥沙分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硕士学习阶段所发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经历的科研项目)

(4)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沙环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伶仃洋的范围界定
2 伶仃洋的成因分析
3 伶仃洋的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4 伶仃洋水域变化、滩槽演变及发展趋势
    4.1 伶仃洋水域变化
    4.2 伶仃洋的滩槽演变
        4.2.1 滩槽演变的因素
        4.2.2 百年滩槽演变
        4.2.3 海底冲淤变化特征
    4.3 伶仃洋的演变发展趋势
5 伶仃洋水沙运动特征
    5.1 径、潮流对比与河口咸淡水混合类型
    5.2 径流与输沙
    5.3 潮汐与潮流
    5.4 波浪
    5.5 泥沙来源、运动形式及控制因素
    5.6 泥沙沉积、表层沉积物及泥沙运移趋势
    5.7 与泥沙运动有关的水沙现象
        (1)双向射流:
        (2)横向环流:
        (3)盐度高度层化:
        (4)浑水分界线:
        (5)逆时针方向余流环流:
        (6)陆架水(亦称高盐陆架水):
        (7)河流淡水:
        (8)河口冲淡水(亦称混合水):
        (9)咸潮(亦称咸水、咸害):
        (10)盐水楔:
        (11)泥沙絮凝:
        (12)滞留点:
        (13)最大浑(混)浊带:
        (14)锋:
        (15)浮泥:
        (16)横向动量平衡线:
    5.8 港口航道淤积
    5.9 伶仃洋河口湾的动力体系和河口过程
6 伶仃洋水沙环境的模拟研究
    6.1 数学模型
    6.2 物理模型
7 伶仃洋的治理与开发利用
    7.1 伶仃洋的治理
    7.2 伶仃洋的开发利用
8 研究展望
9 结语

(5)珠江三角洲河口湾航道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航道概况
    (1) 广州港出海航道。
    (2) 铜鼓航道。
    (3) 横门出海航道。
    (4) 九洲港进港航道。
    (5) 崖门出海东航道。
2 航道回淤影响分析
    2.1 上游水沙变化影响
    2.2 潮流和波浪变化及影响
    2.3 台风骤淤的影响
    2.4 人类活动影响
3 航道选线分析
    3.1 选择可挖性好的天然深槽
    3.2 航槽与潮流主动力线尽量一致
    3.3 航线尽可能避开强浪区
4 航道整治思路
5 结论

(6)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珠江河口研究情况
        1.2.3 国内其它河口研究情况
    1.3 珠江河口区域概况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5.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珠江河口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
    2.1 EFDC模型
        2.1.1 模型特点
        2.1.2 控制方程组
    2.2 珠江河口水动力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2.2.1 模型网格
        2.2.2 参数设置
    2.3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2.3.1 水位验证
        2.3.2 潮流验证
        2.3.3 盐度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3.1 盐度变化
    3.2 盐水入侵长度变化
    3.3 线性回归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平面上升对物质输运过程的影响
    4.1 水龄的计算方法
    4.2 当前表层污染物输运情况
        4.2.1 模拟结果及分析
        4.2.2 治理建议
    4.3 物质输运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4.3.1 水龄变化
        4.3.2 东四口门输出物质对西四口门的影响
    4.4 水体层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淡压咸”应对海平面上升
    5.1 模拟条件设置
    5.2 盐水入侵的响应
        5.2.1 盐度变化
        5.2.2 纵剖面盐度分布变化
        5.2.3 盐水入侵长度变化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珠江口伶仃洋地貌特征演变与纳潮能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概况
3 研究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资料
    3.2 研究方法
        (1) 分维数 (D)
        (2) 形状指数 (S)
        (3) 潮差沿程变化率 (ΔA)
        (4) 纳潮量 (P)
        (5) 束窄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道演变过程
        4.1.1 水下地貌格局特征
        4.1.2 海湾形态结构变化
        4.1.3 内伶仃洋冲淤变化
    4.2 潮差变化
        4.2.1 潮差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潮差空间变化特征
    4.3 地貌特征与纳潮能力的关系
    4.4 纳潮能力变化
        4.4.1 潮差沿程变化率
        4.4.2 纳潮量变化
5 结论

(8)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1.1 全球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1.2.1.2 三角洲地貌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对三角洲的影响
        1.2.2.2 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对三角洲的影响
        1.2.3 近百年珠江流域及河口典型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地貌效应研究
        1.2.3.1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典型人类活动
        1.2.3.2 珠江河口三角洲多时空尺度地貌演变研究
    1.3 科学问题和本文工作
        1.3.1 科学技术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点
        1.3.4 本文章节安排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流域位置及气候
        2.1.2 流域及三角洲网河区水系特征
        2.1.3 入海水沙通量
        2.1.4 海洋动力环境
    2.2 地质背景
        2.2.1 河口三角洲地质构造
        2.2.2 近8000年海平面变化及水下古三角洲
    2.3 河口海底地形地貌概况
3 数据与方法
    3.1 地形数据
        3.1.1 百年历史海图与~(210)Pb沉积速率数据
        3.1.2 实测地形地貌数据
        3.1.3 陆地数字高程数据
    3.2 九大流域气象水文数据
        3.2.1 径流和输沙数据
        3.2.2 降雨数据
    3.3 遥感及岸线数据
    3.4 处理技术与方法
        3.4.1 河口区多源地形地貌-岸线-图像-流域水文数据库构建
        3.4.2 十年尺度地形演变定量分析技术
        3.4.3 十年尺度岸线变迁定量分析技术
        3.4.4 流域大规模建坝前输沙估算法
4 现代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及沉积特征
    4.1 陆上三角洲地形地貌
    4.2 陆上三角洲近6000年岸线演变
    4.3 水下三角洲地形地貌
        4.3.1 伶仃洋河口水下三角洲
        4.3.2 磨刀-鸡啼门河口水下三角洲
        4.3.3 黄茅海河口水下三角洲
    4.4 水下三角洲沉积特征
    4.5 小结
5 近165年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
    5.1 东部河口区岸线与海底地形百年演变
        5.1.1 内伶仃洋河口区
        5.1.2 外伶仃洋河口区
    5.2 西部河口区岸线与海底地形百年演变
        5.2.1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
        5.2.2 黄茅海河口区
    5.3 讨论
        5.3.1 珠江河口近165年演变模式及东西河口区对比
        5.3.2 20世纪70年代前后珠江河口演化模式对比
    5.4 小结
6 珠江河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6.1 主要人类活动及影响分析
        6.1.1 流域建坝对输沙量的影响
        6.1.2 河网采沙对口门分流分沙比影响
        6.1.3 城市化进程与岸线变迁
        6.1.4 河口区涉海工程对地貌的影响
    6.2 讨论
        6.2.1 各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
        6.2.2 人类活动作用下三角洲地貌对泥沙通量变化的响应
        6.2.3 珠江喇叭形河口萎缩消亡时间预测
    6.3 小结
7 珠江与中国其它大河三角洲演变对比研究
    7.1 九大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7.1.1 人类活动影响前后九大河流输沙量时空变化
        7.1.2 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7.2 人类活动对九大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贡献
        7.2.1 黄河流域
        7.2.1.1 水库拦截贡献量
        7.2.1.2 水资源利用贡献量
        7.2.1.3 水土保持工程贡献量
        7.2.2 长江流域
        7.2.2.1 水库拦截贡献量
        7.2.2.2 其它因素贡献量
        7.2.3 其它六条河流
    7.3 主要河口对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的响应研究
        7.3.1 珠江
        7.3.2 黄河
        7.3.3 长江
        7.3.4 其它六条河流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百年尺度珠江河口区海图资料一览表
附表2 珠江干流7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附表3 黄河干流7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附表4 长江干流8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附表5 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图1 下珠江河口三角洲(LOWER PRD)七个期次岸线与海底地形图(1850年~2015年)
附图2 下珠江河口三角洲(LOWER PRD)六个期次BCRM(1850-2015)
附图3 珠江、长江、黄河及其它六条河流1950s~2015s水文统计
附图4 珠江西江干流3个时期7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统计
附图5 黄河干流5个时期7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统计
附图6 长江干流4个时期8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量统计
作者简历

(9)伶仃洋地形地貌阶段性演变过程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资料和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与处理
        1.4.2 海底沉积物采样
        1.4.3 室内分析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珠江口地理与地质环境
    2.1 珠江口自然地理
        2.1.1 河流水系
        2.1.2 气候与气象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2 珠江口区域地质
        2.2.1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概况
        2.2.2 构造概况
        2.2.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粒度特征
        2.2.4 珠江口地貌特征
第三章 珠江口地形地貌演变研究
    3.1 海岸线迁移
    3.2 珠江口等深线演变
        3.2.1 5m等深线变化
        3.2.2 10m等深线变化
        3.2.3 20m等深线变化
    3.3 地形地貌变化特征
        3.3.1 地形变化
        3.3.2 冲淤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伶仃洋地形地貌阶段性演变特征
    4.1 内伶仃洋海岸线迁移
    4.2 伶仃洋地形地貌演变
        4.2.1 0m等深线变化
        4.2.2 5m等深线变化
        4.2.3 10m等深线变化
        4.2.4 典型断面特征
    4.3 内伶仃洋冲淤分析
        4.3.1 内伶仃洋冲淤变化特征
        4.3.2 内伶仃洋冲淤量
    4.4 小结
第五章 伶仃洋地形地貌演变阶段及趋势
    5.1 历史演变阶段
    5.2 伶仃洋地形地貌演化影响因素
        5.2.1 自然因素
        5.2.2 人为因素
    5.3 将来演变趋势
    5.4 内伶仃洋消失年限
        5.5.1 前人研究结果
        5.5.2 珠江沉积速率计算方法对比
        5.5.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果
    5.5 管理建议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J]. 贾淇文,章桂芳,唐世林,张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D]. 夏涵韬.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施工风险控制的桥墩承台抬高对防洪安全的影响[A]. 黄春华,王汉岗. 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 2019
  • [4]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沙环境研究进展[J]. 李孟国,韩志远,李文丹,许婷. 海洋湖沼通报, 2019(05)
  • [5]珠江三角洲河口湾航道整治研究[J]. 申其国,谢凌峰,解鸣晓,王亚妮. 水道港口, 2019(03)
  • [6]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D]. 刘忠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珠江口伶仃洋地貌特征演变与纳潮能力变化研究[J]. 宫清华,周晴,李平日,刘旭拢. 海洋学报, 2019(01)
  • [8]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 赵荻能. 浙江大学, 2017(02)
  • [9]伶仃洋地形地貌阶段性演变过程及趋势分析[D]. 李团结.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河口中长期地形演变数值模拟综述[A]. 宋泽坤,施伟勇,程和琴,胡浩,潘冲,许雪峰. 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 2015

标签:;  ;  ;  ;  ;  

近50年伶仃洋滩槽冲淤变化趋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