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在高原麦区中后期生长发育过程的比较

小麦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在高原麦区中后期生长发育过程的比较

一、高原麦区小麦核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中后期生长发育进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陶军,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1](2017)在《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总结了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对原始温光型不育系的改造,恢复系的选育,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其生产示范;提出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对条锈病抗性的丧失影响杂交小麦的应用,(2)如何提高制种纯度的问题,(3)如何降低制种成本的问题。文章最后介绍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新动向,提出了应对方法。

聂智星[2](2017)在《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重要的蛋白和油料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豆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系和细胞核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GMS)系是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两类重要材料。水稻野败型细胞质的成功利用经验表明,优异的不育细胞质可能是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突破口。目前主要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供体亲本只有4个。因此,筛选新的大豆不育细胞质源并选育成不育系显得尤为重要。细胞核不育系在油菜、水稻等作物中的成功应用及前人对大豆细胞核不育系的制种研究表明,大豆细胞核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组在2001年发现了一个育性稳定的细胞核不育突变体,且异交结实性好,因此对该细胞核不育材料进行研究可为其后续利用奠定基础。杂种优势利用一方面需要雄性不育系作为材料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黄淮地区东南片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地区。筛选该地区的大豆产量强优势杂交组合并进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主要来源于黄淮地区东南片的优良大豆推广品种作为亲本,通过North Carolina Ⅱ试验设计(NCⅡ),筛选大豆产量优异的杂交组合,同时利用高通量分子标记对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进行全基因组解析,并为优良杂交组合的改良提出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为筛选新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源,利用覆盖6个生态区的43份野生材料和44份地方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共得到143个杂交组合Fi,2012年获得其中45个组合的BC1F1回交种,发现[(N23239×N04631)F1×N04631]和[(N23661× N23658)F1×N23658]两个组合呈现部分不育特性,花粉萌发率(Pollengerminationrate,PGR)分别为10.05%和24.00-55.03%。对后一个组合连续回交至BC4F1代后得到了败育率为100%的植株,即新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不育系NJCMS4A的细胞质来源于广东大埔地方品种N23661,同已有不育细胞质的来源均不相同。通过线粒体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和ORF(Open reading frame,ORF)标记分析N23661和另外3个不育细胞质N8855、N21566、中豆19的线粒体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同N21566、中豆19存在差异;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的方法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基因组同N21566、N8855存在差异;利用前人已发表的线粒体标记SCAR821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同另一不育细胞质汝南天鹅蛋存在差异。综上述,NJCMS4A的细胞质应为一新的不育细胞质,但本研究不能确定不同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是否存在差异。2大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不育基因msNJ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NJS-13H为一自然突变不育材料,其不育性受到一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采用BSA 法(Bulkedsegregateanalysis,BSA)将NJS-13H 的隐性不育基因位点msNJ初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的Satt550和Satt094两个标记之间。利用NJS-13H×NN1138-2F2、NJS-13H×N2899 F2 和 NJS-13H 高世代分离群体(Segregating population of advanced generations,SPAG),3个群体的1075株隐性单株对不育基因msNJ进一步定位,最终将不育基因定位于3个群体定位区段的共有区域,10号染色体SSR标记BARCSOYSSR10794 和 BARCSOYSSR10819 之间,物理位置为 Gm10:29078678..30401139,共 1322461 bp。对该定位区段分析发现,共有27个候选基因,其中4个候选基因可能同雄性不育相关。对4个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发现,在雄性不育植株中Glyma.10G117000的编码区存在一个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了氨基酸的变化。结合qRT-PCR分析表明,Glyma.10G117000可能是NJS-13H的不育候选基因。3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与改良黄淮地区东南片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地区。本研究挑选31份主要来源于黄淮地区东南片的优良高产大豆推广品种和3份美国大豆品种,2010-2013年按NCⅡ试验设计配制5X 10(2组)和5×5(1组)3组杂交组合。其中淮安试验点2010-2013年进行2组NCⅡ试验,临沂试验点2010-2011年进行1组NCⅡ试验,连续两年鉴定亲本及杂种F1产量、蛋白和油脂表现。分析大豆的杂种优势、筛选优异的杂交组合、定位与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对杂种改良提出策略。(1)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杂交组合的产量、蛋白、油脂的杂种优势发现,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明显,而蛋白和油脂几乎没有杂种优势。在3组NCⅡ杂交组合中产量的超亲优势平均数分别为10.12%、5.01%、16.42%,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分别为淮豆9号X南农88-31(3077.12kg/hm2)、徐豆 13 ×Bedford(4386.57kg/hm2)、冀豆 12X 临豆 9 号(3900.56 kg/hm2)。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33.57%、30.84%、95.77%。在3组NCⅡ试验中,分别优选出7个、5个和7个高产高优势组合。(2)大豆Fi杂种产量相关QTL及等位变异效应解析利用软件PLSRCGA 1.0分别对3组NCⅡ试验杂交组合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7个与大豆产量显着相关的QTL。其中QTL qHybyld-15-4在3组NCⅡ试验中均被检测到,qHybyld-2-3、qHybyld-2-8、qHybyld-3-1、qHHybyld-5-3、qHybyld-9-3、qHHybyld-15-2和qHybyld-15-5等7个QTL在两组NCⅡ试验中被检测到。全部47个QTL共对应41个候选基因。在3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QTL-等位变异qHlybyld-2-2-A1、qHyb yld-3-5-A2/qHyb yld-15-5-A3、qHybyld-2-7-A1 的加性效应值分别在各自NCⅡ试验中表现最大。南农88-31、豫豆22、Forrest、冀豆17、Bedford、徐豆13、晋豆34、周豆11和冀豆12为优异的加性QTL-等位变异载体亲本。QTL-等位变异 qHyb yld-2-4-A1/A6、qHyb yld-15-1-A 1/A2 和 qHyb yld-16-1-A3/A4 的显性效应值分别在各自NCⅡ试验中表现最大。(3)优异杂交组合杂种产量相关QTL-等位变异的遗传解析分别选取3组NCⅡ试验中产量排名前5位的杂交组合,对其所含有的杂种产量相关QTL-等位变异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超显性QTL-等位变异是大豆高产高优势杂交组合的主要遗传构成,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基础。(4)杂交组合亲本的改良根据大豆杂种产量相关QTL各等位变异的效应值,对本研究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亲本提出改良策略。将当前杂交组合亲本中效应值低的QTL-等位变异改良成效应值高的等位变异,即可完成亲本的改良。由于每一个QTL均含有多个等位变异,故每一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可能有多种改良方案。我们仅对每个QTL的等位变异改良成效应值最高等位变异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每组NCⅡ试验中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为例进行说明。(5)基于大豆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本研究利用杂交组合中检测到的杂种产量相关QTL的基因型值,计算得到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将得到的基因型配合力与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及表型配合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基因型配合力同表型配合力显着相关,能够较好的预测大豆杂种优势。

巴青松[3](2014)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杂交小麦比纯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地适应逆境能力,杂交小麦一直被众多育种家所关注。化杀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是目前杂交小麦生产利用的重要不育系统之一。尤其是,化杀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具有快速和灵活的特点,并且,杂交种子生产不需要育性恢复系。此外,利用化杀剂的来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几乎可以使用任何纯系为母本。因此,采用生理型雄性不育是克服现有小麦产量增长瓶颈的最好途径之一。SQ-1是一种新型小麦化杀剂,对不同品种具有广谱性的特点;田间药理试验证明SQ-1小麦对雌蕊没有任何副作用,又能能够诱导小麦完全雄性不育。因此,SQ-1已广泛用于杂交小麦的大规模生产制种。但是,有关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目前仍不清楚。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理型雄性不育途径来扩大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更有效地提高化杀剂的效能,根据化杀剂诱导不育属于当代表现的特点,本文首先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研究了小麦不同发育时期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首先筛选出了一些可能的不育相关甲基化模式的差异基因;其次分析了产生活性氧NADPH oxidase (NOX)基因甲基化变异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化杀剂对花药绒毡层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SM中,在其花粉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和全甲基化条带分别为1346、373和298,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7.7%和22.1%。在可育系1376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包括全甲基化和只有一条链甲基化的半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条带(即双链甲基化)分别为1342、357和291,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6.6%和21.7%。总之,SQ-1处理的小麦花药基因组DNA甲基化条带1344,变异条带为46,变异率为3.42%,其中,去甲基化率和重新甲基化率分别为1.12%和2.31%。这表明,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变异以重新甲基化为主。2.化杀剂SQ-1处理构建的生理型不育系和其可育系之间有46条出现了差异,差异的片段被选择、分离和测序。BLASTX同源分析结果表明,有9条片段在GenBank中没有注释。一些片段编码一系列蛋白与已知具有功能特征的基因同源,涉及到代谢酶、F-box蛋白、富含亮氨酸类蛋白,激素调节、bHLH蛋白、逆转录因子等。尤其是在1376-CIMS花药中,15.4%的逆转录因子序列片段发生了甲基化的改变。3. NOX基因是活性氧产生的根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下降,引起活性氧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同时,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却显着低于其可育系1376。因此,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水平太低而不能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活性氧,进而引起活性氧O.–2和H2O2在花药中的积累,造成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改变,造成花药活性氧代谢严重失衡,引起严重膜脂过氧化,是导致大量花粉细胞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4.超长链脂肪酸(VLCFAs)代谢在花药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3-enoyl-CoAreductase, 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ECR基因,采用电子克隆获得序列并设计引物,从小麦中克隆ECR的开放阅读框cDNA序列,命名为TaECR,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C222053。序列分析表明,TaECR基因编码310个氨基酸,具有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的经典结构域。表达分析表明,TaECR基因在小麦花药、颖片、叶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5、活性氧被认为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过高的活性氧不能适时地被消除,这可能是异常的细胞凋亡信号。绒毡层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和花药不同发育期DNA ladder对比试验也证明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提前降解,进而引起花药脂肪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脂肪酸合成、运输和转化受阻,致使花药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减少,引起花药壁和花粉壁畸形,引起雄性不育。

钱焕焕[4](2013)在《小麦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的温敏特性研究及隐性恢复基因定位》文中认为基于两系杂交小麦系统的K型(Aegilops kotshyi)细胞质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中国北方小麦正常生长季节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可用于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在反季节(如春播或夏播)播种育性部分恢复,是一类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本研究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及其同型保持系TP116B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控温的方法,对其不同育性条件下花药的发育、育性变化、败育形态特征和细胞学表现及其温度敏感的关键时期进行较为精细的研究;同时以包括KTP116A在内的几个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构建了4个不同的组合,对其单倍体发生频率、雄性不育类型和遗传模式进行了遗传分析;在4个组合中,选择近似BC1群体KTP116A//TP116B/无名5-5为隐性恢复基因的作图群体,采用712对SSR及STS分子标记在亲本及不育可育池间筛选多态性引物,对温敏雄性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定位,绘制小麦不育系隐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进一步探索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研究发现:1. KTP116A的花粉母细胞在可育环境下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并发育为成熟花粉粒;而不育环境下只有少数小孢子能经过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细胞,大部分为二核期花粉粒、异常花粉粒和没有原生质体的空壳,花药不开裂,自然条件下不散粉;经实验证实,KTP116A育性敏感期为两个时期,即减数分裂期至单核早期和二细胞晚期至三细胞时期,在自然条件下温度响应历期为10d左右;从小麦外部发育进程来看,抽穗前的2-8d和扬花前的3-5d为其敏感时期。2.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1BS染色体片段代换了1B/1R类型不育系的1RS染色体片段后,该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其核内主效隐性恢复基因主要由雌配子传递,属配子体不育类型,在构建遗传作图群体时应该注意选择回交群体;组合KTP116A//116B/WM5-5中不育株数为45,不育株出现的频率为22.7%,经χ2检验(计算χ2=0.5455<χ0.05,12),符合由两对基因控制的分离比例,结合育性分布图,发现该类型不育系育性受两对隐性基因共同控制,同时存在微效基因的作用。3.采用SSR反应体系和程序,在亲本和BSA池间筛选712对SSR引物,经初步筛选,找出了16对在不育和可育池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经群体大小为198的后代单株进行检测后,只有8对存在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包括位于1B染色体上的标记Xgwm413,Xgwm18,Xgwm11和Xbarc137,2A染色体上的标记Xwmc644,Xwmc474,Xwmc198和Xgwm294。4.采用Mapmaker/Exp,3.0软件分析筛选出的SSR标记与目的基因的的连锁关系,随后使用MapDraw V2.1作图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谱,1B染色体上的标记Xgwm413和Xgwm11位于目的基因rfv1sp的两侧,距离分别是8.9,12.0cM,2A染色体上的标记Xwmc474和Xwmc644位于目的基因rfv2两侧,距离分别是23.9,13.7cM,这些标记的发掘,为进一步开发和筛选与育性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图位克隆育性相关基因、揭示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小飞[5](2013)在《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BNS强恢复系筛选及育性转换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为母本,480个常规品种(系)为父本配制组合,研究BNS的恢复性,在480个组合中筛选出自交结实率达50%以上的组合22个,对这22个组合杂种F1自交结实率和7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为BNS设计了秋播和春播共五个播期,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秋播不育株和春播可育株不同时期幼穗中四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22个组合杂种F1恢复幅度为53.47%93.81%(国际法)、42.42%76.43%(国内法),其中3个组合的育性得到较好恢复,分别是BNS/西农9062、BNS/N9209选、BNS/K460,其自交结实率(国际法)分别为93.81%、91.67%和91.38%,说明这3个材料携带有BNS的育性恢复基因。(2)22个组合杂种F1普遍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7个农艺性状大都表现出正向优势,组合BNS/西农9062、BNS/N9209选和BNS/K460杂种F1,除千粒重正向优势不明显外,其他性状都表现出一定的正向优势,这3个组合杂种优势表现强,具有应用于生产的潜力。(3)在BNS温度敏感的单核小孢子时期,幼穗中IAA、GA3和ZR的含量均为不育株低于可育株,ABA含量为不育株高于可育株,由此认为单核期幼穗中IAA、GA3和ZR的亏损以及ABA含量的增加与BNS的不育有关。(4)BNS不育株与可育株幼穗中除IAA/ZR无明显差异,IAA/ABA、IAA/GA3、ABA/GA3的差异都比较明显,所以不育株中IAA/ABA比值下降,IAA/GA3、ABA/GA3比值上升可能与BNS的不育有关。

牛娜[6](2012)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小麦像玉米、水稻等作物一样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其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主要是利用小麦雄性不育来实现杂种优势,而小麦雄性不育又分为遗传型雄性不育(核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光温敏不育)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化杀剂诱导不育等)。大量研究表明每种途径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缺点,相对来讲,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和化杀途径是两条较有生产潜力的途径。黏类(黏型、偏型和二角型等一些易保持、易恢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最大特性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单一,不育性彻底,易恢复性高;但与CHA(化杀诱导雄性不育)途径相比,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又因受限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约配制强优势组合的几率较低。本研究以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在对其育性进行分子细胞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原有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局限性,拓宽其新的不育-恢复基因源,然后将CHA途径的优点与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途径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途径的优点,以建拓出一套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三系杂交小麦能早日进入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黏类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中期Ⅰ部分染色体配对异常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核质互作的结果;中期Ⅰ单价体细胞频率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呈显着正相关;K、Ven、B型异源细胞质对杂种F1育性恢复性无显着相关性;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育性恢复性呈负相关,中、后期染色体变异有降低杂种F1育性的作用。2.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结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2)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在四个结实性状上,具有正向显着或极显着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3)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4)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5)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表现比较稳定。3.对几类不同来源的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基因载体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并对其育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根尖体细胞随体鉴定和APAGE电泳筛选出SP4,莫迦小麦两种黏类小麦雄性不育载体,其为非1BL/1RS类型,其它不育载体均属于1BL/1RS类型;(2)选择不同来源的不育基因载体培育成的新型黏型、偏型不育类型进行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非1BL/1RS类型SP4、莫迦两种不育载体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有一定差异,且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莫迦不育类型育性恢复性要高于SP4类型,在实际应用上应加以重视;(3)供试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其不育性是在整个配子发育过程中连续产生的。4.采用SDS-PAGE和A-PAGE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及回交转育后代的特定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SDS-PAGE分析鉴定出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不具有43和40kD谱带,为非1BL/1RS核型;(2)A-PAGE技术对部分亲本材料鉴定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则不含GldlB3位点,为非1BL/1RS核型,其余为1BL/1RS核型;(3)A-PAGE技术对部分采用1BL/1RS易位系转育不育系后的保持系后代材料进行鉴定,显示出大部分转育后代含有GldlB3醇溶蛋白标记位点,为1BL/1RS易位系;5.对杂交小麦化杀强优势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五号亲本遗传背景进行鉴定,发现西杂一号两个亲本均为1BL/1RS类型,西杂五号两个亲本均为非1BL/1RS类型,针对不同核型,专门设计了1BL/1RS类型和非1BL/1RS类型化杀强优势组合定向转化三系强优势组合各自保持系、不育系及恢复系转育体系与程序。6.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一号的母本西农Fp1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并同时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将西杂一号的父本Mp1转育为具有R5253、R5383的1BRfv1的恢复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结合传统的根尖随体鉴定技术对1BL/1RS易位纯合体和易位杂合体鉴定的技术体系。7.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五号的母本西农Fp2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在转育过程中,建立了SDS-PAGE和A-PAGE鉴定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方法技术体系。SDS-PAGE鉴定结果发现SP4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6+8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基因的示踪特征亚基,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提供了可靠的转育与检测依据。A-PAGE分析结果发现,在ω-醇溶蛋白区也发现莫迦和SP4不同于西农Fp2的特异蛋白条带,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的示踪蛋白条带。8.经过多年回交转育,现已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母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不育系正在转育中,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父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宋瑜龙[7](2011)在《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SK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其它作物一样,利用杂种优势也是提高其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小麦杂种优势理论与实践研究还远不如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那样广泛与深入。尤其是小麦雄性不育最佳利用途径与机理研究目前已成为攻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概括国内外小麦不育类型,主流研究可分为两大方面,即生理型雄性不育和遗传型雄性不育。对其研究,不同学者侧重点不同,从育性基因、育性差异蛋白、育性生理生化代谢途径等都进行了系列研究。泛素蛋白酶途径是细胞内冗余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其帮助细胞内冗余蛋白质降解,并能保证细胞内部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正常进行。一类参与泛素蛋白酶途径的小分子量蛋白SKP1(S-phase kinase-associated-protein 1)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其主要参与SCF复合体的形成,为维护SCF复合体的生物学功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SCF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其在生物体内主要是调控细胞内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同时参与细胞内发育的多项生理过程。本研究正是基于SKP1上述作用,以化学杀雄剂SQ-1作为小麦雄性不育诱导剂,以小麦品种西农2611为试验材料,分喷药和不喷药(对照)两种处理,采集其花药作为实验材料,以前人研究得出的结果,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大多发生在单核后期至二核期,故以处理和对照花药的二核期cDNA材料为基础,通过NCBI查询拟南芥SKP1基因的序列从而设计引物并进行SKP1基因全长的扩增,将分别从SQ-1处理的和未处理的二核期材料中扩增得到的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同时,进行西农2611花药处于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各时期SKP1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试图为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一定理论基础。通过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SKP1基因的表达与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相关。(2)从西农2611处理的和未处理的二核期cDNA中扩增,五次重复测序,最终得到了一段852bp长度的基因序列,经过比对和判断是属于小麦SKP1基因家族中的一份子,从而得到了新的小麦西农2611二核期SKP1基因序列,并将其上传至NCBI文库。(3)分别所获得的SQ-1处理的二核期和对照二核期2611的两段全长基因序列利用软件DNAman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这两段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只有第477个碱基有差异,其余的碱基序列完全保持一致。将此二者基因序列利用PrimerPrimer5.0软件进行翻译表达并比较二者翻译的蛋白质序列,结果得出,一个碱基差异并不能引起蛋白质翻译的差异。由此看出,在经过SQ-1处理的材料和对照材料中,SKP1基因的转录并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SQ-1处理小麦未能引起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4)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KP1基因在生理型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中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发育3个时期(单核、二核和三核)表达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并且该基因在不育株花药发育的三个时期表达均相对于可育株被明显抑制。推测该基因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下调表达可能影响了小麦花粉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泛素降解途径而导致雄性不育。

张自阳[8](2010)在《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应用于杂交小麦生产,前提是明确其育性转换规律和界定其育性转换临界值。同时,研究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特性,又对选育恢复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NS为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箱定温定光试验对BNS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BNS具有不育彻底,转换彻底的特性,育性变化趋势为:“完全败育-半不育-完全可育”。低温是引起BNS育性发生转换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低温不育高温可育。(2)BNS感受低温的敏感部位为发育的幼穗。(3)BNS育性转换敏感期为抽穗前5~18 d,即雌雄蕊分化期至四分体形成期。(4)在温度敏感期内,最低温度低于8℃时BNS表现彻底不育,最低温度8~12℃是育性转换温度,结实率在0.1%~42%之间,最低温度高于12℃时表现完全可育,结实率在42%以上。在豫北地区9月23日-10月17日播种BNS稳定表现彻底不育,可以用于生产杂交种;11月18日以后播种均表现完全可育,可以自交繁殖不育系种子。(5)BNS的1-4位次的小花结实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同播期表现规律也不相同。播种期较早的BNS可育植株,结实部位集中在第3、4位小花,即发育较晚的小花结实性较好,这种差异取决于敏感温度。而播种较晚的BNS结实却集中在第1、2位次的小花上,这种差异又取决于营养的竞争。(6)光照对育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影响下, BNS花粉母细胞虽然在减数分裂期间出现了频率极低的异常现象,但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在花粉母细胞内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正常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四分体。但是花粉粒进入单核居中期后,用碘-碘化钾染色呈浅黄色花粉粒,说明花粉粒内无淀粉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单核靠边期的花粉粒从圆形变成不规则形或三角形,用碘-碘化钾染色同样呈黄色,此后没有观察到二核和三核花粉粒。上述结果说明花粉粒发育到单核靠边期时停止发育,因此BNS花粉败育集中发生在单核居中期至单核靠边期。对BNS的恢复性研究结果表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也存在恢复问题,但不是所有的品种都能使其恢复育性。BNS杂种F1代育性可能受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

赵颖[9](2010)在《杂交小麦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经我校改良的育性稳定的小麦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及其温敏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开展了繁殖制种体系及其可恢复性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如下:1赤霉素敏感品系的筛选要提高细胞质不育系的繁殖产量和杂交制种产量,就必须使父本和母本有一定的株高差。然而,细胞质不育系繁殖时,父本和母本株高相等;制种过程中,也会遇到恢复系与不育系株高相近的问题。本研究以56个优良小麦品系为材料,采用外施赤霉素的方法以增加其株高,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供试品系对赤霉素均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喷施赤霉素后,供试品系株高增加2-16cm;但是不同的品系对赤霉素的敏感性有差异。2烯效唑干粉拌种降低不育系株高如果所培育的保持系对赤霉素不敏感,或用于制种的恢复系株高偏矮,不育系的株高偏高,则可以用降低不育系株高的方法加大不育系与保持系或恢复系的株高差。在湛江,各不育系间对烯效唑的敏感性有差异;在用赤霉素不敏感品种作保持系和恢复系时,可以用30mg/kg和40mg/kg的烯效唑干粉拌种,以降低不育系的株高。3杂交制种(1)不同组合的相对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2)父母本株高差异对相对异交结实率有显着影响。当恢复系株高高于不育系株高时,父母本株高差与该组合的相对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关系。反之,父母本株高差与该组合的相对异交结实率呈负相关关系。(3)父母本水平距离与相对异交结实率的关系密切。不育系边行与中间行的相对异交结实率差异显着,而这种差异与父母本的株高差异大小关系比较密切。4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和杂种优势(1)经用6个小麦品系测恢,供试不育系只能被黔麦16恢复或部分恢复。不育系间的可恢复性存在显着差异,改良5418A及1360/S2110-2-4A和黔麦16的杂交一代自交结实率达70%以上,而982系列不育系只能被黔麦16部分恢复。其恢复源较改良前有所拓宽。(2)各不育系与黔麦16的杂交组合中,半数以上组合的单株产量均高于父本黔麦16,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在产量构成优势方面,各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均高于父本黔麦16,表现出较好的杂种优势。品质性状方面,杂种优势不是很强,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晓东[10](2010)在《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基因的定位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世界上最大的栽培作物,小麦生产对粮食安全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79年Sasakuma和Ohtsuka首次报道小麦光敏感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以来,一系列的光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系相继被发现。由于小麦光温敏不育系能克服细胞质不育系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存在的细胞质负效应、恢复源窄、恢复力不强等缺点,因此,其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337S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对长日高温、短日低温均敏感的光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系。在湖北地区,提前或推迟播种都可使其小穗发育处于不育环境下达到高度不育,育性稳定,制种区域广;适期播种时,337S恢复可育,自交结实率达到50%以上;此外,337S具有优良的综合农艺性状等特点。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其在短日低温不育条件下的遗传机制、遗传距离与杂优组合的关系及其光合速率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定位了短日低温不育基因并对目标基因进行选择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337S不育基因的遗传特征:以337S为母本与其它5个正常可育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在短日低温环境下,扬花时,337S的穗部特征表现出与其它父本有着明显差异,其颖壳张开、柱头外露、透光,而其它父本材料及所有F1的穗部外观特征和育性表现完全正常。育性调查结果显示,337S高度不育,所有父本及F1组合均高度可育,F2群体中育性发生分离,这表明337S不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对这5个F:分离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F2群体中可育个体和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例均符合3:1的分离规律。由此推定,337S的短日低温不育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2.337S短日低温不育基因定位:根据遗传分析结果,采用SSR标记与BSA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短日低温条件下337S不育基因进行标记定位。对定位群体F2(337S/华麦8号)进行严格的育性筛选和鉴定,分别选取12株极端不育和12株完全可育的单株构建基因池,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21条染色体上的228对微卫星引物进行检测并定位目标基因。结果,来自于1B染色体的4个SSR标记(Xgwm413、Xgwm273、Xgwm264和Xgwm11)、来自于5D染色体上的1个SSR标记(Xgwm182)及目的基因wptms3,构建成一个连锁群,总长85.1cM。其中,该不育基因wptms3被定位于Xgwm413和Xgwm182之间,与目标基因距离分别为3.2和23.5cM,且位于1B染色体短臂。利用与目标基因两侧紧密相邻的两个标记Xgwm413和Xgwm182进行标记基因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连锁的可靠性。在本研究中Xgwm182被首次定位于1B染色体上,是一个新的标记位点。因此,本研究暂时将其命名为Xgwm182-1B,将其与以前的研究加以区分。3.利用连锁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选择:当单独利用标记Xgwm413进行选择时,其选择的准确度(AMAS)及效率(EMAS)分别为82.84%和86.85%,而对于标记Xgwm182来说,AMAS及EMAS分别仅为67.71%和71.25%。当用位于目标基因两侧的这两个标记同时对目的基因进行选择时,即使当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6.7 cM时,AMAS值也可达到90.10%,然而,EMAS的值略微降低。4.遗传距离与337S的杂种优势组合的关系:利用40对SSR引物对337S等17个亲本材料之间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估算各基因型之间的遗传距离(GD)。结果表明,所有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总平均值为0.42,最小值为0.26,最大值为0.57,337S与其他16个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4。337S与其它16个亲本间的SSR标记遗传距离(GD)与F1表型值、杂种优势(MPH)及特殊配合力(SCA)的相关性分析表明,8个农艺性状中,主穗小穗数、单株穗数及单株产量与亲本间遗传距离正相关,其它5个性状与遗传距离呈负相关。在相关显着性水平上,只有单穗产量与遗传距离达到显着负相关(r=-0.5108,p<0.05);在分析GD和MPH及SCA的相关性时,结果表明相关不显着。在产量方面,对于单株产量性状来说,GD与F1表型值和SCA表现正相关,但是与MPH呈负相关。表明选择遗传距离越大的亲本组合并非一定能获得越强的杂种优势效应,这也证明了杂种优势形成的复杂性。5.337S光合速率的遗传特性:用337S等6份亲本材料及以337S为母本组配的2份F1和1份F2,来对337S的光合速率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表现出一定的平均优势,但组合间差异较大。根据F2后代中的光合速率分布,经χ2检验,表现出受到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趋势。

二、高原麦区小麦核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中后期生长发育进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麦区小麦核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中后期生长发育进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
    1.1 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
    1.2 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
    1.3 遗传研究
    1.4 细胞学观察
    1.5 生理变化
    1.6 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
    1.7 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
2 应用研究
    2.1 对原始温光型不育系的改造
    2.2 恢复系的选育
    2.3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
    2.4 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其生产示范
        2.4.1 不育系高产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2.4.2 强优势组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4.3 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生产示范
3 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新动向

(2)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杂种优势在农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2 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2.1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2.2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2.3 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2.4 大豆细胞核不育研究进展
    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方法及设计育种
        3.1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
        3.2 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3.3 杂种优势的研究方法
        3.4 农作物的设计育种
        3.5 大豆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和有待克服的主要瓶颈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大豆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
    研究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程序
        1.3 雄性育性检测
        1.4 线粒体DNA的提取
        1.5 mtSSR和ORF标记的筛选及引物设计
        1.6 mtSSR及差异ORF引物扩增
        1.7 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源N23661的发现及转育
        2.2 NJCMS4A细胞质同已有不育细胞质的比较
    3 讨论
        3.1 发掘大豆新不育细胞质的策略
        3.2 大豆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鉴别方法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杂种F1的育性稳定性
第三章 大豆新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的发现及不育基因位点MS_(NJ)的定位
    研究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田间种植
        1.2 植株育性调查及取样
        1.3 花粉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4 DNA、RNA样品制备、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1.5 SSR标记、基因扩增及qRT-PCR分析
        1.6 不育基因定位群体及分子连锁图的构建
        1.7 引物合成及电泳
        1.8 目标区域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及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的材料特性和育性遗传分析
        2.2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位点ms_(NJ)的定位
        2.3 NJS-13H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分析
    3 讨论
        3.1 大豆雄性育性基因表达分析中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近着丝粒区对NJS-13H不育基因位点ms_(NJ)定位的影响
        3.3 不育基因位点ms_(NJ)为一新的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雌性可育基因位点
        3.4 NJS-13H在大豆育种中的利用前景
第四章 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与改良
    研究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田间试验设计
        1.2 性状测定
        1.3 表型统计分析
        1.4 基因型鉴定
        1.5 NCⅡ试验杂交组合杂种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淮安点第1组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2.2 淮安点第2组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2.3 临沂点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2.4 基于大豆F_1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
        2.5 大豆F_1杂种产量相关QTL
        2.6 大豆杂种产量相关位点的候选基因分析
    3 讨论
        3.1 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杂种优势表现
        3.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3 大豆杂种亲本改良过程中优异位点及等位变异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1.1 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
        1.2 大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NJ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1.3 筛选出一批优异亲本及杂交组合
        1.4 大豆杂种产量相关QTL及其等位变异的效应解析
        1.5 优异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
        1.6 基于大豆F_1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
    1.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1.2.1 基于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的“三系法”
        1.2.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统
        1.2.3 化杀剂技术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系统
    1.3 小麦化杀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1.3.1 显微结构研究
        1.3.2 生理生化代谢研究
        1.3.3 化学杀雄不育相关基因的分析
    1.4 DNA 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4.1 甲基化酶种类和功能
        1.4.2 DNA 甲基化方式
        1.4.3 植物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1.4.4 植物 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
    1.5 本试验选题目的和意义
    试验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图谱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1.3 小麦花药 DNA 提取和纯化
        2.1.4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试验
        2.1.5 选增性扩增产物的 MSAP 电泳分析
        2.1.6 MSAP 差异表达条带回收、二次扩增和纯化
        2.1.7 目标基因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效果
        2.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基因组 DNA 甲基化程度的影响
        2.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模式的影响
        2.2.4 SQ-1 诱导小麦花药 MSAP 多态性片段的序列分析
    2.3 讨论
        2.3.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的影响
        2.3.2 化杀剂 SQ-1 影响的甲基化差异基因
第三章 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3.1.3 活性氧含量测定和组织染色
        3.1.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1.5 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3.1.6 小麦花药总 DNA 的提取和纯化
        3.1.7 小麦花药总 RNA 的提取、纯化和反转录
        3.1.8 小麦活性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1.9 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处理
        3.1.10 目的序列的确定及引物设计
        3.1.11 目的序列甲基化 PCR 扩增
        3.1.12 目的序列连接转化和测序
        3.1.13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2.4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NOX 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3.2.5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3.3 讨论
        3.3.1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平衡
        3.3.2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3.3.3 生理型不育活性氧的 DNA 甲基化调控
        3.3.4 植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多重功能
第四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脂质代谢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4.1.3 不同处理花粉粒的细胞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4.1.4 不同时期花药组织切片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4.1.5 花药 RNA 提取、纯化和 cDNA 反转录以及 DNA 提取
        4.1.6 花药不同发育时期 DNA ladder 试验
        4.1.7 花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测定
        4.1.8 花药脂质代谢 TaECR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4.1.9 花药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SQ-1 对花药发育的干扰作用
        4.2.2 SQ-1 对花药脂肪族化合物组成的调节
        4.2.3 小麦 TaECR 基因的序列分析
        4.2.4 SQ-1 对花药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4.3 讨论
        4.3.1 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凋亡
        4.3.2 化杀剂 SQ-1 处理对花药脂肪族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麦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的温敏特性研究及隐性恢复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概况
        1.1.1 小麦雄性不育三系体系
        1.1.2 化学杂交剂利用体系
        1.1.3 光、温敏两系体系
    1.2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类型划分
        1.2.1 按遗传机制分类
        1.2.2 按育性对光温反应进行分类
    1.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1.3.1 细胞学形态结构变化
        1.3.2 光温敏感时期和败育转换临界温度分析
        1.3.3 雄性不育材料的败育原因
    1.4 小麦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1.4.1 小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分析
        1.4.2 小麦雄性不育类型
        1.4.3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单倍体发生频率
    1.5 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5.1 分子标记的特点和种类
        1.5.2 遗传图谱的构建
        1.5.3 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1.5.4 小麦重要农艺形状的分子标记
        1.5.5 群体分离分析法
        1.5.6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K 型温敏雄性不育系 KTP116A 的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介绍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细胞学镜检
    2.2 结果与分析
        2.2.1 K 型小麦雄性不系 KTP116A 和 K116A 的花药发育
        2.2.2 K 型小麦雄性不系 KTP116A 和 K116A 的育性变化
        2.2.3 KTP116A 的花药败育形态特征及细胞学证据
        2.2.4 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关键时期
    2.3 讨论
第三章 K 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遗传模式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 种类型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后代单倍体发生频率
        3.2.2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核内隐性恢复基因的传递方式和频率
        3.2.3 非 1B/1R 类型 K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育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1B/1R 和非 1B/1R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单倍体发生频率
        3.3.2 K 型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类型
        3.3.3 K 型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第四章 K 型温敏雄性不育系 KTP116A 的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种植和群体构建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
        4.2.1 与目的基因连锁的标记
        4.2.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BNS强恢复系筛选及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作物杂种优势
        1.1.1 杂种优势利用简史
        1.1.2 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1.3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表现和特点
        1.1.4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解释
    1.2 小麦杂种优势
        1.2.1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1.2.2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研究进展
        1.3.1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选育
        1.3.2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类型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恢复性
        1.3.4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杂种优势利用
        1.3.5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应用
    1.4 植物内源激素与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4.1 生长素
        1.4.2 赤霉素
        1.4.3 细胞分裂素
        1.4.4 脱落酸
        1.4.5 乙烯
        1.4.6 激素的平衡与雄性不育
    1.5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 BNS 育性恢复性测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配置组合
        2.2.2 数据调查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BNS 杂交 F_1代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配置组合
        3.2.2 性状调查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BNS 育性转换与幼穗中内源激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4.1 材料与处理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取材方法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NS 的育性表现
        4.3.2 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动态变化
        4.3.3 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
        4.3.4 赤霉素(GA_3)含量的动态变化
        4.3.5 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动态变化
    4.4 讨论
        4.4.1 IAA 与 BNS 育性
        4.4.2 ABA 与 BNS 育性
        4.4.3 GA_3与 BNS 育性
        4.4.4 ZR 与 BNS 育性
第五章 BNS 育性转换与幼穗中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5.1 材料与处理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取材方法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长素(IAA)与脱落酸(ABA)比值变化
        5.3.2 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_3)比值变化
        5.3.3 生长素(IAA)与玉米素核苷(ZR)比值变化
        5.3.4 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_3)比值变化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历史概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类别
        1.2 遗传型雄性不育
        1.2.1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2.2 小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3 生态型雄性不育
        1.3.1 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3.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1.3.3 光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4 生理型雄性不育
        1.4.1 生理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4.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1.4.3 物理因素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第二章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及化学杂交剂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1 经典细胞遗传学解释
        2.1.2 小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生理生化解释
        2.1.3 小麦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解释
        2.2 小麦化学杂交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2.1 细胞学研究
        2.2.2 生理生化研究
    第三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与问题
        3.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3.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3.2.1 CMS 系统
        3.2.2 CHA 系统
        3.2.3 PMS 系统
        3.2.4 GMS 系统
        3.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想
中篇 小麦雄性不育基础研究
    第四章 黏类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恢复性及分子细胞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4.2.2 杂种 F1育性恢复性
        4.3 讨论
        4.3.1 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
        4.3.2 染色体变异行为对育性恢复性的影响
    第五章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 F1 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 结实性状的方差分析
        5.2.2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结实性状遗传组分方差所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析
        5.2.3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结实性状的加性效应分析
        5.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组合的显性效应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黏类非 1BL/1RS 小麦 CMS 基因载体的筛选鉴定及育性特异性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黏类小麦 CMS 系不同育性载体的筛选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6.2.2 不同育性载体与黏类不育系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形态观察
        6.2.3 黏类小麦各雄性不育类型花粉粒细胞学形态观察
        6.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类型成熟花粉粒离体培养
        6.2.5 黏类小麦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比较
        6.3 讨论
        6.3.1 黏类 1BL/1RS 与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筛选
        6.3.2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细胞学研究
        6.3.3 成熟花粉粒的离体培养
    第七章 PAGE 技术在定向创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中的应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7.2.2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对部分亲本材料的鉴定分析
        7.2.3 根尖染色体制片分析
        7.2.4 A-PAGE 对部分采用 1BL/1RS 易位系转育的不育系后代材料的分析鉴定
        7.3 讨论
        7.3.1 SDS-PAGE 与 A-PAGE 的比较
        7.3.2 A-PAGE 在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上的鉴定
下篇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建拓
    第八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体系创建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供试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8.2.2 新型黏类非 1BL/1RS 不育系及与染色体工具材料杂交杂种 F1的育性 测定
        8.2.3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定向转育体系的建立
        8.2.4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转育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 化杀新品种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9.1 材料
        9.2 方法
        9.2.1 回交转育
        9.2.2 根尖染色体制片
        9.2.3 复合引物多重 PCR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9.3.2 根尖随体染色体数目鉴定
        9.3.3 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与 SP4、莫迦杂交后代回交后代复合引物多重PCR 检测
        9.4 讨论
        9.4.1 化杀组合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转育体系的可行性
        9.4.2 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同型三系组合过程中不育基因的示踪
    第十章 化杀组合西杂五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五号母本西农 Fp2
        10.2.2 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的 SDS-PAGE 分析
        10.2.3 小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A-PAGE 分析)
        10.2.4 西农 Fp2 与 SP_4和莫迦杂交 F1 及回交后代育性恢复性
        10.3 讨论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SK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
        1.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研究
        1.1.2 小麦核基因控制雄性不育的研究
        1.1.3 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1.1.4 光温敏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1.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概述
        1.2.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概念和发展
        1.2.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作用
    1.3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原理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4.1 蛋白质组学概念及概况
        1.4.2 蛋白质组学在组织器官中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SKP1 基因序列的克隆比对及实时荧光定量表达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2.1.2 试剂和仪器
        2.1.3 试验中所涉及的引物序列
        2.1.4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2611 发育时期及育性判断
        2.2.2 小麦花药总RNA 及其对应的cDNA 质量检测
        2.2.3 小麦西农2611 花药SKP1 基因的cDNA 扩增
        2.2.4 小麦西农2611 花药SKP1 cDNA 序列分析
        2.2.5 小麦西农2611 可育与不育花药SKP1 cDNA 序列比对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引物的确定
        2.2.7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 小麦SKP1 基因在花药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分析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存在问题
        1.2.1 三系法
        1.2.2 化学杀雄法
        1.2.3 核基因雄性不育的利用
        1.2.4 两系法
    1.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
        1.3.1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选育
        1.3.2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规律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1.3.4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恢复性研究
    1.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2.1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田间分期播种育性表现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雄性器官发育进程确定
        2.1.4 育性鉴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BNS 雄性不育特性
        2.2.2 不同播期的不育系 BNS 自交结实率变化
        2.2.3 不育系BNS 不同播期的花粉育性表现
        2.2.4 BNS 育性转换期不同穗位、不同花位对育性的影响
    2.3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育性转换敏感期及临界温度
        2.3.1 BNS 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
        2.3.2 BNS 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
        2.3.3 BNS 育性转换的敏感部位
        2.3.4 BNS 育性转换与光长的关系
        2.3.5 讨论
    2.4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人工气候箱温光处理育性表现
        2.4.1 供试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处理方法
        2.4.4 数据分析
        2.4.5 结果分析
        2.4.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粉母细胞败育的初步观测
        3.3.2 花粉粒发育时期初步观察
    3.4 讨论
第四章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杂种 F1 育性恢复性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配置组合
        4.2.2 杂交组合种植
        4.2.3 BNS 杂种F1 结实率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9)杂交小麦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1.2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2.1 两系法
        1.2.2 化杀法
        1.2.3 三系法
    1.3 三系杂交小麦繁殖制种体系的研究
        1.3.1 不育系繁殖
        1.3.2 杂交制种
    1.4 细胞质不育系的可恢复性研究
        1.4.1 不同类型不育系的可恢复性研究
        1.4.2 不同类型不育系的可恢复性比较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赤霉素敏感品系筛选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烯效唑干粉拌种降低不育系株高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杂交制种试验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统计分析
    2.4 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和杂种优势研究试验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赤霉素敏感品系筛选试验
    3.2 烯效唑干粉拌种降低不育系株高试验
        3.2.1 不同剂量烯效唑对各不育系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不育系对烯效唑的反应
        3.2.3 不同剂量烯效唑对各不育系花期的影响
    3.3 杂交制种试验
        3.3.1 不同组合的相对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3.3.2 父母本株高差异对相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3.3.3 不育系与恢复系的平面距离对相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3.4 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和杂种优势研究试验
        3.4.1 不育系的可恢复性
        3.4.2 杂种优势研究
4 结论与讨论
    4.1 赤霉素敏感品系的筛选
    4.2 烯效唑干粉拌种降低不育系株高
    4.3 杂交制种
    4.4 改良细胞质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和杂种优势
    4.5 关于细胞质不育系的改良效果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基因的定位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文献综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特性
        1.1.2 小麦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1.1.2.1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1.1.2.2 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1.1.2.3 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1.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2.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1.1.3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工程研究
    1.2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利用
        1.2.1 杂交小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1 小麦核质互作不育体系的利用
        1.2.1.2 化学杀雄杂交体系的利用
        1.2.1.3 光温敏两系法杂交体系的利用
        1.2.1.4 杂交小麦应用中的问题
        1.2.2 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1.3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基因定位研究
        1.3.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应用
        1.3.2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1.3.3 目标基因的定位
        1.3.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337S的育性分析
        2.1.3 DNA提取及基因池的构建
        2.1.4 SSR分析程序
        2.1.5 遗传作图及目标基因型的标记辅助选择
    2.2 结果与分析
        2.2.1 337S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2.2.2 与不育基因wptms3连锁的SSR标记的获得
        2.2.3 局部连锁图谱的构建及wptms3的定位
        2.2.4 利用连锁标记对目标基因的选择
    2.3 讨论
3.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杂种优势组合与遗传距离关系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与田间试验设计
        3.1.2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测定
        3.1.3 SSR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1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
        3.2.2 各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3 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
        3.2.4 遗传差异及聚类分析
        3.2.5 遗传距离与杂种表型、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关系研究
    3.3 讨论
4.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光合速率的遗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安排
        4.1.2 光合速率的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三个光合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2 亲本间光合速率比较
        4.2.3 337S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
        4.2.4 337S光合速率的杂种优势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高原麦区小麦核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中后期生长发育进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J]. 陶军,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2)
  • [2]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D]. 聂智星.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3]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D]. 巴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4]小麦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P116A的温敏特性研究及隐性恢复基因定位[D]. 钱焕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5]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BNS强恢复系筛选及育性转换机理研究[D]. 马小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6]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D]. 牛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7]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SK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宋瑜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8]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D]. 张自阳. 河南科技学院, 2010(06)
  • [9]杂交小麦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D]. 赵颖. 广东海洋大学, 2010(05)
  • [10]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基因的定位及杂种优势研究[D]. 陈晓东.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小麦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在高原麦区中后期生长发育过程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