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许欣[1](2021)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文中指出在小学课程结构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小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和人事管理完备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几年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应该如何优化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这便是本研究力图要了解、分析、探索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W县12所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对当前W县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现状即教师队伍的结构、专业素质和人事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教师队伍现状中找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探求问题解决的优化策略。基于对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基于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小学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三个策略实施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李婉姝[3](2020)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有明显体现,从“五位一体”整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充实、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一种现实需求与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义利观教育就是要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抗疫斗争中深化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奉献或占有,还有创造,这是义与利之外更值得过的人生。要引领学生超越功利,在义与利之外,在创造中学会“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在创造中的人,超越了现实的我,是“乐”的作用使身心得到滋养,维护个人的身心平衡和心态平和,课程美育正是通过调节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美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创新性转化,引领审美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发出超越功利境界、超越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享受人生。法治教育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法治教育内容“校园化”、“生活化”。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程与课程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美育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梦。
张婵娟[4](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李妹红[5](2019)在《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未能同步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发生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影响尤为重要。文献调查及教学实践得知,对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研究学生本身,对于学校环境建设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较少,因此本文展开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希望通过改善学校物质环境、完善规章制度、改善人际关系、优化课堂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四有新人的标准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成为学校德育建设可用的资源之一,为区域初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践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初中学生道德发展为研究对象,以苏州工业园区A学校、苏州工业园区B学校、苏州工业园区C学校为调查对象,以苏州工业园区A学校为实践对象,通过改善学校环境建设,研究对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初中学校环境调查现状得知:学生对于学校环境中“规章制度、物质环境、人际关系、课堂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信息环境”六个维度,学生都处在“比较满意”状态,“非常满意”者占比较少。老师对于六个维度的调查,大多在“非常满意”状态,但仍有一部分是“比较满意”状态。2.通过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调查现状得知:学生对自身道德的认知在“热爱祖国”维度有着好的发展;在“诚信规范”维度,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诚信规范比例高;在“友善合作、自主自理、意志坚定、勇于创新”维度占比较少,需要提高。教师对学生道德现状调查与学生自我认知所得数据基本相同。3.通过学校实践研究得知:学校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如改善走廊文化、建设功能室场、构建布景绿化、完善规章制度、改善师生关系、架起沟通桥梁、优化课堂环境、打造特色活动文化等一系列的措施,对学生道德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4.通过学生对自身道德发展变化的调查得知:学校环境的改善可以使初中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在现实与网络生活中更能做到“诚信规范”,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更能够做到“友善合作”,对待长大后的独处更能够准确做到“自主自理”,面对攀比现象与其他诱惑更能够做到“意志坚定”,在对待问题时更能够做到“勇于创新”。5.学校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培育了良好的土壤,积极发挥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文化浸润等环境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育人目的的根本转变,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唐丽丽[6](2019)在《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使命。旨在培育学生优良道德素质与道德人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使这一根本使命得以最终落实的最重要的路径。学校道德教育不囿于课堂教学,也不限于德育活动,师生交往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师生交往亦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同时,师生交往的研究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契合道德教育的意蕴,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从师生交往入手,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基于对交往理论及交往德育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并结合教育实践场域中的观察反思、案例分析,对师生交往的内涵、历史考察、特征和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诸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反思与建构。根据交往的深刻内涵,将师生交往的概念界定为教师与学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以言行为媒介、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方式。师生交往内蕴着深刻的道德教育价值,甚或说,师生交往本身即是一种深化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并未得以充分显现,相反,一些不良乃至庸俗的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应基于恰切的交往理论和交往德育理论,遵循学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结合其他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方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成效。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道德成长与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渠道,其实现需要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深入探讨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对拓展学校道德教育渠道、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刘苏仪[7](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信仰的提升。基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背景及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知、情、意、行的现状,明确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目标,全方位推进二者有效融合,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重在引导大学生建立一种价值规范与实践的共识,即发自内心地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而不是因受外在规范的强制性而被迫遵守;自觉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并将其作为实践的指导,而不是因为有利益可得或有规则强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论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涵义,并从道德与法律的功能互补性、相互渗透性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共通性三个层面厘清二者融合的逻辑关系,明确二者融合的基本、根本目标。文章以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其一,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持支持的态度,并对其寄予期望,但参与二者融合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个体道德意识和法治自觉还未与其行为相统一;其二,由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者融合的内容和形式仍需改进。本文主要从聚焦依托学校助力、课程推动、及激发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力量三个维度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路径实现提出建议。本研究成果丰富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体系,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提供了路径支持,为推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赵华[8](2019)在《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而人是一种特殊的双重存在,是个体性存在与社会性存在的统一。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道德教育向内要追求个体道德的完善,向外要实现社会道德的整体性提升。德性与规则是道德教育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是人的个体性道德的内在提升,后者是人的社会性道德的外在要求,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相互对立之势。然而,德性的养成是在反复的道德规则的遵守过程中形成的,脱离了具体的道德规则,任何德性的概念都是虚幻的;同样,缺乏德性支撑的道德规则容易沦为一种摆设,难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整体性思维,对道德教育中德性与规则加以融合,促使二者优势互补,合力推动道德教育良性发展。论文从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按照德性与规则为什么要融合、何以能够融合以及怎样融合的基本思路,力图对道德教育中德性与规则的融合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阐述。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与理论困境。本章首先指出德性与规则失衡是导致当前道德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然后分析了德性与规则失衡的具体表现与后果;进而对基于德性的道德教育和基于规则的道德教育进行详细论述和检讨,重点阐释单一视角下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德性与规则融合之于道德教育的合理依据。本章从逻辑关联、历史本源和现实诉求等三个方面来论证道德教育何以要融合德性与规则。一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德性与规则自身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德性与规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历史本源的追踪,并结合现实情况指明了德性与规则的融合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章:基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道德教育构想。本章以德性伦理和规则伦理为理论基础,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视角出发,探索能够推动道德教育良性发展的合理路径。
郭媛媛[9](2019)在《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约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系统阐述和哲学解读,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最后贴合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借鉴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具体说,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第一章是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阐述,对国内外学者就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说明。第二章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概括和阐述。主要是通过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典型特征的论述,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三章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哲学解读。主要是通过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论”、“目的论”、“环境论”和“方法论”等观点的阐述和哲学分析,深刻地剖析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第四章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归纳和阐述。从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实践道德教育的开展以及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等三个方面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再从过分强调经验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淡化了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没有设定具体化的学校教育典型标准等三个方面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五章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首先阐述了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不足,然后从多个方面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借鉴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整篇研究论文进行的概括性的总结,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孙剑锋[10](2019)在《关于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研究 ——现实样态及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惩戒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对维持良好的教育秩序,培养儿童早期的规则和责任意识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时代对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惩戒中更加强调教师的人文关怀,正确地看待和处理教育惩戒和教师关爱的关系成为了新形势下亟需面对的新问题。但目前我国对教育惩戒和关爱的研究比较匮乏,尤其是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在教育惩戒中的关爱表现鲜有研究。本研究主要以关怀理论、复归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山西省介休市城乡4所小学的3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的调查问卷发放和观察,对教育惩戒中教师的关爱现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从尊重、负责、关注、理解、鼓励和帮助六个维度调查了小学教师在教育惩戒中的关爱状况,了解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面临的关爱困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小学教师惩戒中关爱水平的对策。在了解整体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性别、城乡、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进行了个体差异性分析,以期对小学教师教育惩戒中的关爱状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在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的关爱存在如下问题:教师惩戒整体趋于严厉,且在惩戒中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不足;男生在惩戒中的关爱感低于女生;城市小学生的关爱感略低于农村;普通学生的关爱感显着低于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惩戒的学生关爱感知较差;教师在惩戒中普遍遭遇来自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影响下的诸多困境。根据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实施下存在的关爱问题,笔者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育惩戒中的关爱能力有限;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舆论等外在因素的阻力作用明显;教师惩戒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专业自主性偏低;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学校对教师的惩戒行为缺乏指导,反馈机制不健全。最后,在调查结果和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育惩戒中小学教师关爱水平的策略:教师应主动提升专业伦理认识,增强教育管理能力;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完善教育惩戒的法律规范,为教师提供依据和保障;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 |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坚力量 |
3.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问题析理 |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
1.教师队伍建设 |
2.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 |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
3.完善教师队伍人事管理 |
(三)加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工具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
2.访谈实施与访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四)调查结果 |
1.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2.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现状 |
3.教师队伍人事管理现状 |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1.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 |
2.高级教师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3.专业、专职教师缺口大 |
(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1.个别教师专业理念有待加强 |
2.教师专业知识有待丰富 |
3.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三)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 |
1.缺乏教师岗位编制,教师准入门槛较低 |
2.教师培训不到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
3.教师考评标准过于量化,教师晋升受限 |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 |
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2.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家庭不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师 |
(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建设不完备 |
1.教师编制配置不合理 |
2.教师考评和职称制度不完善 |
3.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
(三)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 |
1.教师任用缺乏合理标准 |
2.课程监管不到位 |
3.专业引领不给力 |
4.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欠缺 |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 |
1.教学成就感缺失,职业认同感较低 |
2.兼任教师工作负担重,产生职业倦怠 |
3.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注重提升专业素质 |
五、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
(一)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
1.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教师各项权益和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2.合理配置道德与法治教师编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
3.完善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制度,多种渠道激励教师 |
4.实施有效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
5.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进入渠道 |
(二)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 |
1.提高教师选用标准 |
2.加强课程管理 |
3.强化专业引领 |
4.加强人文关怀 |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
1.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乡村归属感 |
2.增强专业发展,注重提高专业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内容的界定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进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3.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 |
2.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美育的关系 |
2.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思想 |
2.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4.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2.4.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3.1.1 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 |
3.1.2 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 |
3.1.3 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 |
3.1.4 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 |
3.1.5 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 |
3.2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拜金主义泛滥 |
3.2.2 理想信念淡薄 |
3.2.3 媚俗文化蔓延 |
3.2.4 法律观念淡漠 |
3.2.5 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思考 |
4.1 经济领域丰富义利观教育内涵 |
4.1.1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 |
4.1.2 制定有层次性的道义要求 |
4.1.3 多维度推进义利观教育 |
4.2 政治领域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4.2.1 新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内容 |
4.2.2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四个自信”认识 |
4.2.3 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强化忧患意识 |
4.3 文化领域发掘美育教学的内容 |
4.3.1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
4.3.2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4.3.3 美育教学的内容与功能 |
4.4 社会领域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
4.4.1 不断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4.4.2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
4.4.3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
4.5 生态领域重新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4.5.1 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想 |
4.5.2 推动构建生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3 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发展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
1.1.2 学校德育建设的需要 |
1.1.3 学校环境发展的需要 |
1.1.4 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学校环境的研究 |
1.3.2 关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研究 |
1.3.3 关于学校环境建设与学生道德发展关系的研究 |
1.3.4 论文研究启发 |
1.4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 |
1.5 论文研究思路流程图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理论研究 |
2.2.2 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现状调查 |
2.2.3 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
2.2.4 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策略研究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访谈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实践研究法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学校环境 |
2.4.2 道德发展 |
2.4.3 初中学生 |
3 初中学校环境与学生道德发展现状调查 |
3.1 初中学校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1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规章制度的了解 |
3.1.2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物质环境的了解 |
3.1.3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人际关系的了解 |
3.1.4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课堂环境的了解 |
3.1.5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校园文化环境的了解 |
3.1.6 学生、老师对学校环境中信息环境的了解 |
3.2 初中生道德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3.2.1 学生对自身道德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
3.2.2 教师对学生道德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
4 学校环境建设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 |
4.1 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实践方案 |
4.1.1 选取苏州工业园区A学校、B学校、C学校的实践 |
4.2 学校环境建设实践研究 |
4.2.1 改善“学校物质环境” |
4.2.2 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
4.2.3 改善“师生人际关系” |
4.2.4 优化“学校课堂环境” |
4.2.5 打造“校园特色活动文化” |
4.2.6 构建“良好信息环境” |
4.3 学校环境改善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实践效果 |
4.3.1 专家对学校环境建设的评价 |
4.3.2 教师对学校环境改善后学生道德发展变化的评价 |
4.3.3 学生对学校环境改善后自身道德发展变化的评价 |
5 主要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相关研究讨论 |
5.3 研究创新、不足与研究展望 |
5.3.1 研究创新 |
5.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教育生活中的师生交往蕴含着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 |
2.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
3.信息化促使交往发生了新的变化 |
4.当前师生交往存在着诸多亟需正视的问题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1.本研究之理论意义 |
2.本研究之实践价值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交往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师生交往的相关研究 |
3.关于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意蕴的相关研究 |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一、师生交往的内涵、历史考察及特征 |
(一)交往及师生交往的含义 |
(二)师生交往的历史考察 |
(三)师生交往的特征 |
1.师生交往的发展性 |
2.师生交往的主体性 |
3.师生交往的生活性 |
4.师生交往的规范性 |
5.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 |
二、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价值的理论基础 |
(一)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 |
1.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的历史渊源 |
2.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现代定位 |
3.师生交往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作用 |
(二)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2.西方交往理论 |
3.社会学中交往理论 |
4.心理学中的交往理论 |
5.交往教学论 |
三、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 |
(一)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重要的存在方式 |
(二)师生交往是师生道德共同成长的过程 |
1.师生交往有利于师生双方道德交往能力的彰显 |
2.师生交往有利于促进师生双方道德水平的提升 |
3.师生交往有助于师生双方道德情感的完善 |
(三)师生交往是构建良好师生道德关系的路径 |
(四)师生交往道德教育价值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
1.良好的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
2.良好的师生交往伴随着道德教育过程 |
3.良好的师生交往本身即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
四、师生交往之道德教育价值的实施路径 |
(一)重新理解师生交往的本质 |
1.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的必然 |
2.师生交往是道德教育的诉求 |
(二)树立正确的师生交往理念 |
1.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理念 |
2.树立相生相成的师生交往理念 |
3.树立共生共享的师生交往理念 |
4.树立和谐优雅的师生交往理念 |
(三)回归师生交往的生活世界 |
1.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参与 |
2.营造良好的师生道德交往环境或道德交往氛围 |
3.加强师生交往的道德交流与对话 |
4.开展多样的师生道德交往实践活动 |
(四)力求多元的师生交往方式 |
1.行为和对话交往相结合 |
2.生活和教学交往相结合 |
3.形式和精神交往相结合 |
4.理性和情感交往相结合 |
(五)提供师生道德交往的保障条件 |
1.提供师生道德交往的教师保障 |
2.提供师生交往的校园环境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大学生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研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研究 |
1.3.2 亚洲国家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概述 |
2.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涵义 |
2.1.1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涵义 |
2.1.2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涵义 |
2.1.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涵义 |
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逻辑契合点 |
2.2.1 道德与法律功能的互补性 |
2.2.2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渗透性 |
2.2.3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共通性 |
2.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目标 |
2.3.1 基本目标 |
2.3.2 根本目标 |
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依据及现实需要 |
3.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依据 |
3.1.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3.1.2 新时代教育方针的要求 |
3.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政策依据 |
3.2.1 国家政策 |
3.2.2 课程导向 |
3.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 |
3.3.1 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需要 |
3.3.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
3.3.3 培养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需要 |
4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1 调查概况 |
4.1.1 调查问卷对象概况分析 |
4.1.2 问题设置概况分析 |
4.2 当前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 |
4.2.1 认知总体清晰,缺乏聚焦 |
4.2.2 判断侧重道德,理性不足 |
4.2.3 自觉性不足,践行力缺失 |
4.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不足的原因 |
4.3.1 课程教学层面 |
4.3.2 学生自身层面 |
5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实现路径 |
5.1 依托学校宏观把控推动有效融合 |
5.1.1 完善规章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5.1.2 创新实践活动,拓宽教育途径 |
5.1.3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
5.1.4 加大投入力度,为教学提供支撑 |
5.2 发挥课程力量实施有效融合 |
5.2.1 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精准度 |
5.2.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
5.2.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5.3 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知行统一” |
5.3.1 激发大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
5.3.2 激励大学生监控和评价自身的“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已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德性 |
(二)规则 |
(三)学校道德教育 |
第一章 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与理论困境 |
一、现实问题:道德教育中德性与规则失衡 |
(一)德性与规则失衡的表现 |
(二)德性与规则失衡的后果 |
二、规则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 |
(一)规则伦理的核心要义 |
(二)规则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 |
三、德性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 |
(一)德性伦理的核心要义 |
(二)德性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 |
第二章 德性与规则融合之于道德教育的合理依据 |
一、德性与规则的逻辑关联 |
(一)德性与规则的同一性 |
(二)德性与规则的异质性 |
(三)德性与规则的互补性 |
二、历史本源的追踪 |
(一)我国的历史本源 |
(二)西方的历史本源 |
三、现实诉求 |
(一)人的道德完整性需要 |
(二)现代化的伦理祈盼 |
第三章 基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道德教育构想 |
一、融合的必要条件 |
(一)道德教育理念走向“对话” |
(二)构建“道德”的制度环境 |
二、融合的基本路径 |
(一)在目标上:成就完满的道德人格 |
(二)在内容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三)在方式上:德性涵养与制度教化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学者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
1.3.2 国内学者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
1.3.3 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
2.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1 美国社会文化的剧烈变化 |
2.1.2 美国社会传统道德理论面临转型 |
2.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1 达尔文的进化论 |
2.2.2 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 |
2.2.3 实用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 |
2.3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2.3.1 对教育内涵的诠释 |
2.3.2 对教育目的的解读 |
2.3.3 对教学方法的修正 |
2.3.4 对学校生活的定位 |
2.3.5 对教育主体的明确 |
2.4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典型特征 |
第3章 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解读 |
3.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论” |
3.1.1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
3.1.2 哲学分析 |
3.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目的论” |
3.2.1 合乎需要就是合乎道德 |
3.2.2 哲学分析 |
3.3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环境论” |
3.3.1 学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围阵地 |
3.3.2 哲学分析 |
3.4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论” |
3.4.1 用实践和经验去引发思考 |
3.4.2 哲学分析 |
第4章 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辩证分析 |
4.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 |
4.1.1 运用了科学的方法论 |
4.1.2 基于活动来培养品德 |
4.1.3 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
4.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4.2.1 过分强调经验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4.2.2 理想化地淡化了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
4.2.3 没有设定具体化的学校教育典型标准 |
第5章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
5.1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教学内容单调,弱化知行合一的效果 |
5.1.2 教育模式固化,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
5.1.3 教育效果不佳,学以致用很难实现 |
5.2 借鉴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 |
5.2.1 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 |
5.2.2 探索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
5.2.3 创新道德教育的考核方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10)关于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研究 ——现实样态及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
2.关于教师关爱的相关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惩戒 |
2.教师关爱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关怀理论 |
2.复归理论 |
3.教师专业伦理理论 |
二、研究方法、工具及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法 |
3.观察法 |
(二)问卷编制及检测 |
1.问卷的维度确定 |
2.问卷的结构 |
3.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三)研究步骤 |
1.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问题 |
2.编制调查问卷和观察记录表 |
3.发放、修改问卷,进行观察 |
4.归纳整理调查数据和资料 |
5.分析数据,撰写研究论文 |
三、教师关爱的特征及践行途径 |
(一)教师关爱的特征 |
1.对象性 |
2.行动性 |
3.个体性 |
4.不平等性 |
5.精神性 |
(二)教师关爱的践行途径 |
1.观察 |
2.对话 |
3.行动 |
4.反思 |
四、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现实状况 |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信息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观察对象 |
(二)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总体状况 |
(三)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中关爱的各维度状况 |
1.尊重维度 |
2.负责维度 |
3.关注维度 |
4.理解维度 |
5.鼓励维度 |
6.帮助维度 |
(四)学生个体背景因素下关爱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
1.不同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
2.城乡差异性分析 |
3.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差异性分析 |
4.不同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
5.不同年级的差异性分析 |
(五)小学教师在教育惩戒活动中面临的关爱困境 |
1.教师关爱困境的总体状况 |
2.不同因素影响下教师关爱的困境表现 |
3.教师个体背景因素下关爱困境的差异性分析 |
五、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存在的问题 |
1.教育惩戒趋于严厉,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不足 |
2.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教师关爱具有选择性与不平等性 |
3.城乡教育背景下,城市教师的关爱表现更显不足 |
4.教育惩戒中教师关爱的困境程度较高,关爱无力感较强 |
(二)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育惩戒中的关爱能力有限 |
2.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外在因素的阻力作用明显 |
3.教育惩戒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教师专业自主性偏低 |
4.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 |
5.学校对教师的惩戒行为缺乏指导,反馈机制不健全 |
六、提升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策略 |
(一)教师应主动提升专业伦理认识,增强教育管理能力 |
1.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专业伦理意识 |
2.加强对教师关爱的理论学习,并积极践行 |
3.强化教育管理中的理性,规范教育惩戒程序 |
(二)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 |
1.建立完善的教育惩戒评价和反馈机制 |
2.调整教师工作结构,减轻工作负担 |
3.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教育惩戒行为进行指导 |
(三)完善教育惩戒的法律规范,为教师提供依据和保障 |
1.加强对教育惩戒相关法律规范的理论研究 |
2.增强法律规范的层次性与可操作性 |
(四)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
1.促进家长对教师实施合理教育惩戒的理解 |
2.引导社会舆论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四、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D]. 许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D]. 李婉姝.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学校环境对初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妹红. 苏州大学, 2019(03)
- [6]师生交往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 唐丽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7]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实现路径研究[D]. 刘苏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德性与规则相融合的视角[D]. 赵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研究[D]. 郭媛媛.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关于教育惩戒活动中小学教师关爱的研究 ——现实样态及提升策略[D]. 孙剑锋.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