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

温室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

一、大棚蔬菜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闫迪[1](2021)在《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文中指出生产效率是衡量农村资源配置、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改善农民福祉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通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推动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的精细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要素的相互融合,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变革,进而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另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正在逐渐消除由于区位、交通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完全局面,使农户更容易获取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农户的技术采纳水平。而且,农户在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过程中获取的市场信息能够不断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透明的问题,减少农户市场决策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的程度。综合以上分析,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优化要素配置、提高技术水平、减少盲目行为决策及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但现有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系统分析,而且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分析也并不多见。在此现实背景下,做了以下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如何?通过何种路径影响?不同路径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如何?均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投入、产出、市场的视角,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通过要素配置、技术采纳和市场参与的中间路径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结果可得:农户能够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技术采纳和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这对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生产效率理论等多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山东省寿光754个蔬菜种植户为样本,归纳总结了样本区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测度了农户生产效率,分析了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差异,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回归调整法、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其通过要素配置、技术采纳和市场参与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机理及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户技术采纳、增强农户市场参与程度来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智能手机使用率较高,电脑使用率较低,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更多的是为了休闲娱乐,而不是学习或查询农业信息。样本区农户信息意识相对较高,近一半农户认为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能够提高知识获取,优化蔬菜生产以及提高社会交往,但也有近四成农户认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并不会增加蔬菜收入。据分析,现代通讯技术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样本区农户的资本投入中,短期资本投入远高于长期资本投入比例,而长期资本投入不足,必然会导致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影响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比例较高,技术投入比例较低。可见样本区经济发展仍是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实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一段时间。(2)利用SFA模型测算农户生产效率,可得样本区80%以上的农户生产效率处于0.2-0.8之间,则农户生产效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此外,利用T检验对比分析可得: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与不使用农户的生产效率存在显着差异,且前者高于后者。实证分析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着。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年蔬菜收入、非农收入占比、蔬菜种植规模和技术投入均对农户生产效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知识和技术素养、优化农业要素配置、鼓励规模化经营等措施提高农户生产效率。(3)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通过提高资本服务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储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生产效率比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高4.79%。农户的要素配置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组成,其对生产效率的贡献率显着。长期资本投入贡献率为38.036%,短期资本投入贡献率为21.324%。土地投入贡献率为18.024%,劳动力投入贡献率为9.268%。(4)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显着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采纳水平。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深耕深松技术投入、测土配方技术投入和绿色防控技术投入分别增加387.721元、87.261元、59.169元和143.612元。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深耕深松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影响农户生产效率,且它们的中介效应属于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分别为13.46%、9.62%和7.69%。但是,测土配方技术在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影响农户生产效率路径上不显着。(5)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从深度和广度的视角选取农户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来衡量农户市场参与。实证结果显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着正向影响农户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现代通讯技术使用不仅能直接影响农户生产效率,且能通过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的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生产效率。其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0.24%和17.63%。根据相关实证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户信息能力;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信息化与要素资源融合,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加速农业技术采用率,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

曹健,张白鸽,陈潇,宋钊,余超然,何裕志[2](2021)在《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SPAC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方颖[3](2021)在《新型蔬菜种植主体对节水灌溉农业管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所以在农业灌溉中引入节水灌溉技术非常迫切,水是蔬菜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传统蔬菜种植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降低蔬菜作物的耗水量,同时提高产量,大幅提高蔬菜种植经济效益。通过对郑州周边中牟县、毛庄镇、惠济区蔬菜种植基地走访调查,确定了影响蔬菜种植户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随后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规模化种植、增加节水灌溉补贴、加大宣传培训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樊霄[4](2021)在《微润灌溉施肥对土壤水氮运移和蔬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微润灌溉是继滴灌后的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滴灌相比,具有方便快捷,高效节水等优点。微润管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内外水势差、土壤基质作用及水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通过孔隙缓慢的渗出,是一种可实时不间断向根部提供水源的新型供水技术。根据微润灌溉的原理及特点,论文通过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室内土箱模拟试验、露天蔬菜种植试验和大棚蔬菜种植试验。试验参数根据试验依次递减。室内试验通过设置两组容重1.25g/cm3、1.35 g/cm3,每组三个浓度0mg/L、200 mg/L、400 mg/L和2个水头1m、1.5m进行试验处理。探究各种处理水氮分布情况。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小型露天试验,只考虑浓度和水头的作用,通过蔬菜的各项指标来验证室内实验的准确性。在大棚试验中,试验前施加底肥充足,因此只考虑压力水头对蔬菜的影响,通过全生育周期内测定及最终产量,进而找到一种合理、便捷、节水、高产的组合方式。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中得到:容重、肥液浓度及压力水头对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土壤水分分布、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分布产生影响。累计入渗量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二次函数,且入渗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湿润锋受压力、浓度和容重影响明显,三个因素增加都会导致湿润锋扩大。水分分布是沿着微润管为中心,呈现放射状扩散,且竖直向下方向含水率变化明显。硝、铵态氮在施肥组的分布都是越靠近微润管,含量越高,而在对照组时符合“盐随水走”的特点。露天生菜种植试验中得到:植物生理指标和土壤指标容易受到压力水头和肥液浓度的影响,在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等方面随着压力水头和肥液浓度的提高,相对应的有明显的增长。但在叶含水率方面受到影响并不明显。对于土壤相关测定,也说明了压力水头和肥液浓度存在较高水平,可以更好促进植物生长。压力水头为1.5 m、施肥量400mg/L处理为最优处理组合,该处理收获鲜重最大,干物质积累最多,所得生菜产量最大,为2276.5 g/m2,灌溉水分生产率最高,氮农学效率最大。大棚蔬菜试验中得到:在大棚内种植黄瓜的条件下,同一施氮水平下,灌水压力为1.5 m的大棚黄瓜植株的生长状况较好。与1m水头相比,各项指标都有较大的提升,验证露天试验结果。全部处理中,灌水压力1.5 m接近供水T3的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最好,该处理下黄瓜的单株产量最高。在持续微润灌溉中,产量相对比漫灌提高36.22%,说明微润灌溉可以达到高效用水、提高产量的效果。

朱羽萌[5](2021)在《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微润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灌溉施肥技术,借助该技术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节水、节肥、增产等效应。现阶段关于该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为丰富该技术的理论框架并为其推广奠定基础,研究了微润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该灌溉施肥模式下土壤水氮分布和运移规律。通过大棚种植试验以及室内土箱模拟试验,以分析纯尿素为肥料,探究在相同施肥浓度下,压力水头对蔬菜生长及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的影响。在大棚中进行番茄及小白菜的种植试验。通过对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的测量,探究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的影响;通过对株高、叶面积、鲜重等蔬菜生长指标的测量,探究压力水头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计算各处理灌溉水分生产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肥料增产贡献率,寻找适合不同蔬菜(番茄与小白菜)生长且水肥利用效率较高的压力水头。大棚种植试验每箱铺设两根微润管,间距30 cm,埋深20 cm。(1)大棚番茄种植试验设置1.5 m、2.0 m两组压力水头,分别在施氮浓度为0 mg/L、400 mg/L、800 mg/L下进行试验。研究发现:800 mg/L的施肥浓度生长状况与水肥利用效果更好,该施肥浓度下,2.0 m压力水头处理番茄产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因此,2.0 m压力水头、800 mg/L施肥浓度更适合大棚番茄生长。(2)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压力水头为1.0 m、1.5 m,分别施加0 mg/L、400 mg/L、800 mg/L浓度氮肥。研究发现:土壤含水率变化符合小白菜需水规律,1.5 m水头处理土壤含水率、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1.0 m各处理;400 mg/L的施肥浓度对小白菜生长促进作用更明显,相同施肥浓度下,1.0 m压力水头下小白菜生长情况更好,产量更高,更能达到水肥高效利用的目的。因此,1.0 m水头、400mg/L施肥浓度为更适合大棚小白菜生长的灌水施肥条件。从大棚种植试验中,可以看出不同生长周期的蔬菜对水肥供应的需求不同,压力水头、施肥浓度等参数的变化与蔬菜生长情况密切相关。通过土箱试验,模拟微润灌溉施肥条件下土壤水氮分布及运移过程。试验设置1.0 m、1.25 m、1.5 m、1.75 m、2.0 m五组压力水头,微润管埋深20 cm,将分析纯尿素溶于灌溉水,肥液浓度设置为400 mg/L。在相同施肥浓度与相同入渗周期内,通过测量土壤含水率、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湿润锋形状及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等指标,探究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与累积入渗量随试验进行呈增长趋势。试验范围内,压力水头越高,二者增长速度越快,试验结束时数值越大。土壤湿润体剖面为上小下大的以微润管为中心的近似椭圆形,湿润锋在各个方向上的运移距离可拟合成形如Y=a Tb的幂函数形式。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方向上湿润锋运移距离最大。随着肥液入渗,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增长速度由快减慢,随压力水头升高,相同位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之升高。距离微润管越远,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越低,铵态氮在-10~10cm土层富集,压力水头越大,该土层铵态氮含量越高;硝态氮随水分向四周扩散,与水分表现出相似的运移规律,压力水头越高,硝态氮在土壤中分布越均匀。

沈光阳[6](2021)在《盐城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模式及效益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越来越稀缺。如今,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建设十分必要。盐城市黄海农场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作业,由于面积大,平整度低,大面积积水极易造成肥料流失,肥料利用率低,种子漂浮,种子腐烂等,严重影响水稻、大小麦等作物的产量。因此,针对黄海农场灌溉模式展开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评价模型建立及作物模拟试验等手段,对黄海农场的节水灌溉模式分析比选研究,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后评价,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由于目前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技术主要以渠道防渗输水技术为主,喷灌、微喷灌技术发展缓慢,大水漫灌等浪费现象依旧严重。因此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低压管灌、微喷灌及喷灌3种节水灌溉模式进行比选并通过作物模拟试验验证,得出微喷灌技术是黄海农场水稻作物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2)从黄海农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安全效益角度出发,构建出整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探索出一套合理可行的节水灌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出,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技术效益后评价为良好,评价结果可为黄海农场日后承接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施工提供重要依据。(3)黄海农场灌溉计量设施设计。基于黄海农场自然条件、给水特点和需水特征,设计了黄海农场精准灌溉计量系统,实现了田块给水智能控制、精准计量,强化了用水总量控制和管理,提高了农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4)对农垦企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未来发展、保障措施及应用推广进行探讨,为促进农垦企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曹壮壮[7](2021)在《利用EU-Rotate_N模拟高地下水位下几种重要设施蔬菜的水氮动态》文中指出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户为了追求高产而过量施肥浇水,导致设施土壤环境恶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水肥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国内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仍主要依赖经验。建立水氮模型是开展精确肥水管理的基础,目前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蔬菜水氮模型,但江苏省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且设施类型、蔬菜种类和种植方式与国外和北方地区均有显着差别,导致已有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江苏省蔬菜生产。为此,本文以欧洲EU-RotateN蔬菜水氮模型为基础,以小白菜、黄瓜、番茄三种重要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氮处理,测定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土层水、氮含量,干物质量和产量,调整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以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度作为判断标准,对其在高地下水位地区条件下的几种重要设施蔬菜土壤水氮动态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如下:在模型中添加水位相关算法并对作物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后,EU-RotateN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硝态氮、蔬菜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均较好。设施小白菜试验的土壤含水量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NSE)和模型一致性(d)分别0.376-0.785,0.895-0.964;土壤硝态氮含量的 NSE 和 d 值分别为 0.365-0.715,0.803-0.940。设施黄瓜试验的土壤含水量NSE和d值分别为0.360-0.913,0.851-0.980,土壤硝态氮NSE和d值分别为0.412-0.698,0.886-0.938,0.687-0.992。设施番茄试验的土壤含水量NSE和d值分别为0.367-0.749,0.856-0.947,土壤硝态氮NSE和d值范围分别为0.365-0.698,0.869-0.932,而且三种设施蔬菜的干重和产量模拟效果都很好。这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EU-RotateN模型可以在江苏省以及其他高地下水位地区应用,为设施小白菜、黄瓜、番茄的水氮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比较添加水位相关算法前后模型各项指标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发现高下水位对土壤表层含水量影响不显着,但可显着增加土壤10-30cm的含水量;同时,高地下水位可以增加土壤氮矿化,减少土壤氨挥发,减少氮渗漏,增加30cm 土层中的氮素积累。

菅毅[8](2019)在《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建水县地处喀斯特断陷盆地区,该区域“土在楼上,水在楼下”,加之水分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呈现季节性缺水现象突出,水已成为限制断陷盆地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植被恢复的关键瓶颈问题,且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节水灌溉方式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丰产的目的。本研究以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4种节水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渗灌、痕量灌溉、交替灌溉)分别以75%~85%、65%~75%、55%~6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灌水下限,组合共12种灌溉处理。探求不同灌溉处理对番茄的生长情况、品质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云南建水县及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区番茄节水生产提供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案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番茄植株的生长方面,灌水下限越高,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但灌水下限越低番茄的根冠比越高,番茄适应水分低的机制是通过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可以显着提高植物根冠比。各相同灌水下限下根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交替灌溉,痕量灌溉,渗灌和膜下滴灌。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的根冠比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叶绿素含量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减少,在同一灌水下限下,使用痕量灌溉可以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的光合指标中,番茄生长各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下降。同一灌水下限下净光合速率痕量灌溉在全期均高于其余三个处理,灌水下限75%~85%的痕量灌溉可以使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3)灌水下限越高的处理总产量越高,但在结果末期,灌水量较少的处理产量上有所增加。不同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总产量最高,痕量灌溉第二,渗灌第三,交替灌溉最小。不同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痕量灌溉次之,渗灌次之,膜下滴灌的最小。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的产量最高为5704.0kg/Mu,但水分利用效率最低;65%~75%的交替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42.86kg/m3,但产量下降了 12.25%;75%~85%的痕量灌溉产量只减少0.67%的同时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21.83%,可以在高效用水的同时保证产量不降低。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产量最高且灌水利用效率较高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的方式进行灌溉。(4)果实品质上,低灌水下限的果实品质要好于中高灌水下限。同等灌水下限下交替灌溉和痕量灌溉的果实综合品质好于渗灌,膜下滴灌最差,使用痕量灌溉、交替灌溉能显着提高果实品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出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处理番茄果实的综合品质分列第一第二,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灌水量和产量最高但果实品质最差。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质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5)利用TOPSIS法对番茄品质、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效益评价,得出4种节水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综合效益最好,痕量灌溉次之,膜下滴灌最差。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65%~75%时的交替灌溉处理所得到的综合评价最高,可促进番茄品质的优质,生产上的稳产和节水,此灌溉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了 42.86 kg/m3。建议在喀斯特断陷盆地旱季缺水时期的大棚番茄种植中采用交替灌溉,控制灌水下限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的灌溉方式。

陈建琦[9](2019)在《微润交替灌溉下不同交替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及蔬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在当今人类生存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它的保护和利用。农业用水占据水资源利用的一大方面,而如何保证在节水的基础上保持植物质量和产量不会下降,成为农业水利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微润灌溉和交替灌溉是节水领域新兴的两个热门技术,微润灌溉根据土壤水势自动调节微润管水分的运移,交替灌溉通过人工控制造成水分亏缺促使植物在水分胁迫下减少生长冗余,两种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试验结合微润灌溉和交替灌溉,探究两种技术结合下的微润交替灌溉不同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并观察其对大棚和露天蔬菜的影响效果。在大棚和露天蔬菜种植试验中,以辣椒为种植对象,在1m压力水头、20cm微润管埋深前提下,均设置8d和16d两个交替周期变量,每隔半个周期交换出水的微润管,并对照普通灌溉,通过测量各变量土壤含水率、蔬菜茎粗、株高等的变化和统计试验结束的灌水量和产量,来探求不同交替周期对蔬菜生长发育、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8d交替周期处理的大棚试验单位面积产量为431.40g/m2,露天试验单位面积产量为431.40 g/m2,能在节约灌溉用水的情况下提高植株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而在室内进行土箱模拟试验中,在效果表现更为明显的1.5m压力水头、30cm微润管间距、15cm微润管埋深条件下,设置了2d、4d、6d、8d、10d、12d、14d、16d八个不同交替周期变量的试验,通过测量各变量土壤累计入渗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湿润体截面形状等的变化,以探究在微润交替灌溉下不同交替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周期为10d、12d、14d、16d变量的土壤湿润体会相交,且相交后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会下降。从室内土箱模拟试验以及大棚和露天辣椒种植试验中可以看出,微润交替灌溉确实能够改善土壤内水分分布状况,促进蔬菜生长,增加产量。但在不同的条件设定下,需要选择合适的交替周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润交替灌溉的节水增产功效。

杜秋月[10](2019)在《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所使用的淡水资源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大国,为了让水资源能够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展开节水灌溉。为了更好的研究设施蔬菜的节水灌溉,需要对设施蔬菜各个阶段的耗水规律进行大量研究,以此为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的黄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灌溉试验,进行了试验区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叶片蒸腾速率及黄瓜生长性状等内容实测。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黄瓜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用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率定了作物系数参数;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和黄瓜叶片蒸腾速率拟合出了黄瓜需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显示:(1)通过率定,证实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黄瓜作物系数参数值选取的合理性。且在黄瓜全生育期中,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先增大,到结果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2)黄瓜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温室内气温随光合有效辐射成线型增加趋势。作物蒸腾速率受到温室内空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叶片的蒸腾速率随着植株生育成长而增大,苗期的蒸腾速率较小,最小值为1.4g*m-2*h-1,开花坐果期的蒸腾速率较大,进入结果盛期最大蒸腾速率可达到5.71g*m-2*h-1,后期的蒸腾速率又开始变小,最终达到0.62g*m-2*h-1。(3)黄瓜试验测试期间黄瓜蒸发蒸腾强度的变化过程表现为:日光温室黄瓜的蒸发蒸腾随着植株发育成长而逐渐增大,苗期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范围为1.314.45 mm/d;开花坐果期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0.256.23mm/d;结果后期变化幅度又开始变小,变化范围为2.855.62mm/d。黄瓜需水规律在整个生育阶段与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黄瓜的整个生长期内的需水量出现了前期开始缓慢、到结瓜盛期开始迅速增加、到了后期又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苗期需水量较少,最小值为1.56mm/d,结果盛期的最大需水量可达到6.79mm/d,随后需水量开始减少,到了结果末期需水量为1.643mm/d。

二、大棚蔬菜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蔬菜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1.3.2 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3 现代通讯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效果研究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户生产效率
        2.1.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
        2.1.3 要素配置
        2.1.4 农业技术采纳
        2.1.5 市场参与
    2.2 相关理论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技术选择理论
        2.2.4 信息经济理论
        2.2.5 生产效率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2.3.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2.3.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与农户生产效率
第三章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相关行为分析
    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现状分析
        3.1.1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现状
        3.1.2 样本区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状况
    3.2 农户要素投入行为
        3.2.1 资本投入
        3.2.2 劳动力投入
        3.2.3 土地投入
    3.3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
    3.4 农户市场参与行为
        3.4.1 议价能力
        3.4.2 销售渠道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4.1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测度
        4.1.1 测度方法
        4.1.2 指标说明与特征分析
        4.1.3 测度结果与分析
    4.2 农户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模型构建
        4.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5.1 理论机制分析
        5.1.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资本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1.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劳动力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1.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土地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决策方程估计
        5.3.2 倾向得分估计与共同支撑域条件
        5.3.3 平衡性检验
        5.3.4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测算
    5.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5.5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分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6.1 理论分析
    6.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
        6.2.1 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技术采纳的中介效应分析
        6.3.1 变量选取
        6.3.2 模型设定
        6.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
    7.1 理论分析
    7.2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7.2.1 市场参与的概念界定
        7.2.2 研究假设
        7.2.3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7.3 结论与分析
        7.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
        7.3.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
        7.3.3 内生性及弱工具变量检验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相关行为分析
        8.1.2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8.1.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8.1.4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8.1.5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户信息能力
        8.2.2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8.2.3 促进信息化与要素资源融合,优化农业要素配置
        8.2.4 加速农业技术采用率,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8.2.5 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理论模型
    1.1 基于SPAC水分传输理论的灌溉模型
    1.2 基于根层土壤墒情指标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模型
    1.3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反应的灌溉系统模型
2 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控制技术原理及应用
    2.1 按照水分传输模型提出量化管理技术方案
    2.2 根据根层土壤墒情提出精准灌溉管理指标
    2.3 根据蔬菜生长发育需求调控水分管理措施
3 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关键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
    3.2 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指标
    3.3 建立完善的测墒自动灌溉管理决策
4 结语与展望

(3)新型蔬菜种植主体对节水灌溉农业管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大棚蔬菜种植主体及节水灌溉概念
2 样本来源及说明
    2.1 样本来源
    2.2 样本影响因素统计及简要分析
        2.2.1 年龄
        2.2.2 学历
        2.2.3 蔬菜大棚种植规模
        2.2.4 获取信息途径
        2.2.5 对地方政府节水灌溉补贴的满意度
        2.2.6 对蔬菜行情的看法
        2.2.7 对当地灌溉用水水价的意见
3 模型和变量的选择
    3.1 分析模型的选取
    3.2 变量的选取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证结果
    4.2 实证分析
        4.2.1 年龄
        4.2.2 种植规模
        4.2.3 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
        4.2.4 对地方政府节水灌溉补贴的满意度
        4.2.5 获取蔬菜价格信息的途径多寡程度
        4.2.6 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程度
5 对策与建议
    5.1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植基地
    5.2 政策增加对节水灌溉的补贴
    5.3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4)微润灌溉施肥对土壤水氮运移和蔬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研究现状
        1.2.2 微润灌溉条件下的水氮运移研究
        1.2.3 微润灌溉种植试验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2.1 试验土体概况
    2.2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3 试验处理
    2.4 试验测定及处理方法
        2.4.1 累计入渗量
        2.4.2 湿润锋形状及运移距离
        2.4.3 土壤含水率
        2.4.4 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
    2.5 结果与分析
        2.5.1 累计入渗量变化
        2.5.2 湿润锋形态变化
        2.5.3 土壤含水率规律
        2.5.4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运移动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露天蔬菜种植试验
    3.1 试验概况
    3.2 试验装置
    3.3 试验处理
    3.4 试验测定项目
        3.4.1 土壤指标
        3.4.2 植物外观指标
        3.4.3 植物叶片相关指标
        3.4.4 植株鲜重及产量
        3.4.5 灌溉水分生产率及氮肥农学效率
    3.5 露天蔬菜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土壤含水率及硝态氮、铵态氮含量
        3.5.2 外观指标的变化
        3.5.3 水氮利用效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棚蔬菜种植试验
    4.1 试验概况
    4.2 试验装置
    4.3 试验处理
    4.4 试验方法及试验测定项目
    4.5 结果及分析
        4.5.1 株高
        4.5.2 茎粗
        4.5.3 叶面积
        4.5.4 叶绿素SPAD值
        4.5.5 土壤含水率
        4.5.6 产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室内试验
        5.1.2 露天试验
        5.1.3 大棚试验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微润灌溉研究现状
        1.2.2 水肥一体化研究现状
        1.2.3 微润灌溉施肥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
    2.1 大棚种植试验
        2.1.1 试验概况
        2.1.2 试验装置
        2.1.3 试验处理
        2.1.4 观测项目
    2.2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2.2.1 试验概况
        2.2.2 试验装置
        2.2.3 试验处理
        2.2.4 观测项目
第三章 大棚番茄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含水率
    3.2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
    3.3 根系生长情况
    3.4 植株株高
    3.5 单叶面积
    3.6 单株植株鲜重、干重
    3.7 产量
    3.8 灌溉水分生产率
    3.9 氮肥利用情况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含水率
    4.2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
    4.3 植株株高
    4.4 总叶面积
    4.5 单株植株鲜重、干重
    4.6 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
    4.7 氮肥利用情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含水率
    5.2 土壤氮素含量
    5.3 湿润锋形状及运移
    5.4 累积入渗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室外大棚种植试验
        6.1.2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盐城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模式及效益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1.2.1 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1.2.2 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2.1 农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水资源现状
        2.1.3 河道水系
        2.1.4 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
    2.2 节水灌溉技术
        2.2.1 渠道防渗技术
        2.2.2 微喷灌技术
        2.2.3 喷灌技术
        2.2.4 滴灌技术
        2.2.5 低压管灌技术
    2.3 黄海农场节水灌溉现状及适应性问题
        2.3.1 黄海农场节水灌溉现状
        2.3.2 技术适应性
    2.4 节水灌溉模式比选
        2.4.1 评价指标建立
        2.4.2 评价方法确定
        2.4.3 模型构建
        2.4.4 模式优选
        2.4.5 优选结果
    2.5 作物模拟试验
        2.5.1 不同灌溉技术下育秧成本及质量分析
        2.5.2 微喷灌对不同时期秧苗素质影响分析
    2.6 微喷灌设计
        2.6.1 微喷设备
        2.6.2 应用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技术效益后评价
    3.1 评价指标设定准则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环境效益评价体系
        3.2.2 安全效益评价体系
        3.2.3 社会效益评价体系
        3.2.4 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4 效益后评价
        3.4.1 评价指标
        3.4.2 评价过程
        3.4.3 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海农场灌溉计量设施设计研究
    4.1 总体框架
        4.1.1 物联网平台
        4.1.2 计量系统
    4.2 计量设施
    4.3 功能实现
        4.3.1 设计目标
        4.3.2 系统控制
    4.4 系统设计
        4.4.1 渠首泵站自动控制
        4.4.2 渠系口门计量系统
        4.4.3 灌溉泵站自动控制
        4.4.4 现场实施
    4.5 系统操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垦企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5.1 应用推广
    5.2 运行管理
    5.3 保障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利用EU-Rotate_N模拟高地下水位下几种重要设施蔬菜的水氮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设施蔬菜水资源以及肥料利用现状
        1.1.1 设施蔬菜的发展
        1.1.2 设施蔬菜水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1 设施蔬菜肥料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2 设施蔬菜水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设施蔬菜中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及利用现状
    1.3 水氮模型研究
        1.3.1 水肥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3.2 水氮模型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小白菜水氮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以及测定
        2.1.3.2 植株样品的采集以及养分含量的测定
        2.1.3.3 产量以及干重的测定
        2.1.3.4 气象数据的采集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
        2.1.3.5 EU-Rotate_N模型简介和输入输出数据
        2.1.3.6 模型校验
        2.1.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大棚内的气象数据
        2.2.2 地下水位数据
        2.2.3 模型参数调整
        2.2.4 设施小白菜地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2.2.5 设施小白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2.2.6 小白菜干重与产量的模拟效果
        2.2.7 小白菜土壤氮素平衡
    2.3 讨论
第三章 黄瓜水氮模型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以及测定
        3.1.3.2 植株样品的采集以及养分含量的测定
        3.1.3.3 产量以及干重的测定
        3.1.3.4 气象数据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
        3.1.3.5 EU_Rotate_N模型简介
        3.1.3.6 模型校验效果评价指标
        3.1.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棚内的气象数据
        3.2.2 地下水位数据
        3.2.3 模型参数调整
        3.2.4 设施黄瓜地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3.2.5 设施黄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3.2.6 设施黄瓜干重与产量的模拟效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番茄水氮模型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以及物理性质的测定
        4.1.3.2 植株样品的采集以及养分含量的测定
        4.1.3.3 产量以及干重的测定
        4.1.3.4 气象数据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
        4.1.3.5 EU_Rotate_N模型简介
        4.1.3.6 模型校验效果评价指标
        4.1.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棚内的气象数据
        4.2.2 地下水位数据
        4.2.3 模型参数的调整
        4.2.4 设施番茄地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4.2.5 设施番茄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与模型评价指数
        4.2.6 设施番茄干重和产量的模拟效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节水灌溉相关概念与技术
        1.2.2 使用灌水下限进行节水灌溉灌溉量控制的研究
        1.2.3 不同节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1.2.3.1 番茄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需水量研究
        1.2.3.2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品质研究
        1.2.3.3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1.2.4 节水灌溉方式效益评估研究
    1.3 研究意义
2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生育期阶段划分
        2.2.3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的监测
        2.3.2 生长指标测定
        2.3.3 生物量
        2.3.4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5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6 果实品质及产量指标的测定
        2.3.7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2.3.8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
    3.1 节水灌溉处理对植株株高的影响
    3.2 对植株茎粗的影响
    3.3 对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
    3.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1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2 对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4.2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2.2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5.1 节水灌溉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5.1.1 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5.1.2 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5.1.3 对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5.2 节水灌溉处理对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对番茄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5.2.2 不同灌溉处理的灌溉频率、灌溉时间和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5.2.3 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不同灌溉处理下番茄生产综合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6.1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6.1.1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6.1.2 不同灌溉处理的关联系数
        6.1.3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6.1.4 加入权重的灰关联度分析
    6.2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6.2.1 评价方法与指标的确定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6.3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微润交替灌溉下不同交替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及蔬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节水灌水技术研究现状
        1.2.2 微润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1.2.3 交替灌溉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蔬菜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装置
        2.1.4 试验方法
        2.1.5 试验测定
    2.2 室内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土质
        2.2.2 试验装置
        2.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基于微润灌溉大棚蔬菜种植试验的研究
    3.1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土壤含水率
        3.1.2 茎粗
        3.1.3 株高
        3.1.4 根长
        3.1.5 蔬菜鲜重与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3.1.6 蔬菜产量
        3.1.7 灌溉水分生产率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润灌溉露天蔬菜种植试验的研究
    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含水率
        4.1.2 茎粗
        4.1.3 株高
        4.1.4 蔬菜产量
        4.1.5 灌溉水分生产率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润交替灌下不同交替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5.1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1 累计入渗量
        5.1.2 湿润锋运移距离
        5.1.3 土壤含水率
        5.1.4 截面土壤含水率
        5.1.5 湿润锋截面形状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讨论与结论
        6.1.1 大棚试验
        6.1.2 露天试验
        6.1.3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理论公式
    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分析
    3.1 黄瓜生长性状分析
    3.2 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变化
    3.3 根系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3.4 黄瓜作物系数随生长时间变化规律
    3.5 黄瓜需水规律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大棚蔬菜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D]. 闫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应用研究进展[J]. 曹健,张白鸽,陈潇,宋钊,余超然,何裕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3]新型蔬菜种植主体对节水灌溉农业管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方颖. 天津农业科学, 2021(06)
  • [4]微润灌溉施肥对土壤水氮运移和蔬菜生长的影响[D]. 樊霄.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D]. 朱羽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盐城黄海农场节水灌溉模式及效益后评价研究[D]. 沈光阳. 扬州大学, 2021(08)
  • [7]利用EU-Rotate_N模拟高地下水位下几种重要设施蔬菜的水氮动态[D]. 曹壮壮. 扬州大学, 2021(09)
  • [8]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D]. 菅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微润交替灌溉下不同交替周期对土壤水分运移及蔬菜生长的影响[D]. 陈建琦.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2)
  • [10]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D]. 杜秋月. 天津农学院, 2019(07)

标签:;  ;  ;  ;  ;  

温室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