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探讨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探讨

一、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湛,万小倩[1](2021)在《基于创新创业系统认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文中提出以复杂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系统认知创新与创业。构建创新认知模型,包括"成果—活动—能力"创新过程模型、"创新活动—创造新事物"创新内涵模型、六维创新特征模型和创新素质动力模型等,以描述创新的系统认知;构建创业与创业者认知模型,包括创业动态互动模型、创业者素质冰山模型、八维创业者核心能力模型等,以描述创业的系统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3个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一生做准备,跨学科教育、跨文化思维,科研是投入、人才是产出;6种教育方式——七字培养理念、重基础和追踪前沿、课程设置留下空闲、多元化考试方式、研究型学习、策划参与的实践活动;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理论贡献是从系统的角度对创新—创业—创业者分别构建创新、创业、创业者认知模型。实践意义是提出具有参考价值、实际应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评价体系。

许涛[2](2021)在《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文中指出创新和劳动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培育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劳动塑造创新精神,锤炼创新能力,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劳动教育要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第二课堂、学生自我管理、家庭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学业职业发展中,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杨菊杰[3](2021)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评《创新创业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是一项充满风险及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是对创业者智慧、能力、胆识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验的综合活动。在创新大学生培训体系进程中,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改善结构、适应全新育人场景的时代诉求,也是重构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实诉求。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工作,需要先做好创新精神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正视创新创业的多元可能,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成长方向,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知识、实践技能培育的一体衔接、深度融合目标。本文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一书,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状及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影响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当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适应双创环境提供有效参考。

刘磊,顾新春,陆群[4](2021)在《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刍议》文中提出以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体系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高职学生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信心不足、利益分配不均、指导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思想上全面认识,机制上健全保障。重点论述了通过建立"1113"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实施中的课程学时、课程内容、课程师资、课程产出分配等多个实施环节的关键问题。

杜磊,李猛[5](2021)在《能力提升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重要且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创教育,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不足、缺乏专业的教师和适宜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多措并举以建设个性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统一协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打造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辅团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各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举措。

裴秀芳,赵飞虎,李鑫洁[6](2021)在《综改试验中本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深化综改试验中,创新人才的需求一直是核心要素和重要保障,但引进创新人才成本高、流动性大,所以本土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采用自编的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的各个维度上,大学生大多数都处于中等水平,少部分处于高水平;创新水平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针对调查结果,研究从提升创新素养(个人层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层面);完善创新环境(学校、社会、政府层面);建设创新育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本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马林刚[7](2021)在《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技能指导》》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持续、稳定提升,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出现于大众视野之中,并在时代不断发展中受到极高关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李明慧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技能指导》一书,主要以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发展为研究方向,

徐本川,刘周,蒋玲玲[8](2021)在《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赜》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抓手,是助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载体。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存在学生积极参与但就业能力提升实效性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系统耦合性不足,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联动性不足等现象和问题,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为此,学生、高校和教师需要系统联动,通过创新动力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育实效性,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育针对性,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育系统性,通过创新理念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育联动性。

王龙华[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对策——评《信息素养教育论》》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为有效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需要坚持以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为基础,通过构建创新性强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全面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将结合《信息素养教育论》一书,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为我国高等院校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韩丽[10](2020)在《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从临床护士、护理教育者的体验以及护理本科生的需求为导向,探讨可以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因素,以便为下一步的量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及其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和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高校改革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以及滚雪球抽样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选取山东省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护理本科生、护理教师、临床护士和临床护理管理者为访谈对象,根据访谈提纲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11.0软件和Colaizzi 7分析法管理和提炼访谈的质性资料。2.量性研究:于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5所高校中大二到大四的377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本科生参与科研问卷、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大学生可雇佣性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共提炼出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三大主题。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科研参与能力:包括探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规划执行能力和反思性学习;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基本技能。2.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377名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的总得分为(40.16±14.38)分,总均分为(3.10±1.10)分;创新意识总得分为(141.73±18.41)分,总均分为(3.68±0.47)分;创新能力总得分为(79.30±15.03)分,总均分为(3.76±0.72)分;创新人格总得分为(68.79±12.56)分,总均分为(3.81±0.70)分。未来就业能力总得分为(116.57±21.66)分,总均分为(3.76±0.70)分。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各不相同。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未来就业能力均呈两两正相关(r=0.481-0.818,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般资料中,不同年龄、年级、成绩排名、个人规划对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是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74.6%(F=222.052,P<0.01)。结论1.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得分呈中等水平,未来就业能力和创新素质得分呈中等偏高水平,高年级优于低年级。说明低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密切相关,说明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的得分越高,其未来就业能力也就越高。2.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研究提示护理教育者应该为护理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参与的科研教育体系,并注重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

二、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创新创业系统认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创新创业研究
        1.1.1 创新创业的概念研究
        1.1.2 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
    1.2 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1.2.1 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研究
        1.2.2 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研究
        1.2.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1.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1.3.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1.3.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3.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3.4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创新的认知
    2.1 创新的概念化过程
    2.2 创新的内涵
    2.3 创新的特征
    2.4 创新的素质
        (1)创新意识
        (2)创新思维
        (3)创新知识
        (4)创新能力
        (5)创新人格
3 创业的认知
    3.1 创业过程
    3.2 创业者素质
        3.2.1 基本素质[48-49]
        3.2.2 能力素质
        3.2.3 知识结构
    3.3 创业者核心能力
4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
    4.1 转变教育观念
        4.1.1 教育理念Ⅰ———为学生的一生做准备
        4.1.2 教育理念Ⅱ———跨学科教育、跨文化思维
        4.1.3 教育理念Ⅲ———科研是投入、人才是产出
        (1)科研是投入
        (2)人才是产出
    4.2 改革教育方式
        (1)七字培养理念
        (2)重基础和追踪前沿
        (3)课程设置留下空闲
        (4)多元化考试方式
        (5)研究型学习
        (6)策划与参与实践活动
    4.3 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评价体系
5 研究结论
    5.1 本文的研究工作
    5.1 本文的创新点

(2)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
    (一)创新精神在劳动中塑造形成
    (二)创新能力在劳动中锤炼获得
二、创新素质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二)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劳动教育是培育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三、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劳动教育途径
    (一)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精神培育
    (二)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及创新思维培养
    (三)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及创新能力提升
    (四)劳动教育融入学生自我管理及创新人格塑造
    (五)劳动教育融入家庭养成教育及创新意识形成
    (六)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及创新氛围营造
    (七)劳动教育融入学业职业发展及创新发展促进
四、结语

(3)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评《创新创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述完整,解读全面
二、素材鲜活,论述新颖
三、聚焦实践,实用性强

(4)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必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需求。
    2)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必要——“中国智造2050”的必然选择。
    3)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可行——创新理论论证可行。
    4)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可行——校企共同需求。
    5)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可行——导师指导意愿强烈。
2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体系分析
3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提升举措
    1)提升思想认识,推进高职学生创新。
    2)完善机制建设,灵活调动各方资源。
    3)建立“1113”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质。
        ①课程体系设计。
        ②课程开设时机。
        ③课时设计。
        ④教学内容设计。
        ⑤师资队伍设计。
        ⑥产出设计。

(5)能力提升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二、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不足
    (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教辅团队和教学环境
    (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构建个性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三)打造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辅团队
    (四)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四、结语

(6)综改试验中本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重视不够
    (二)高校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比例较低
    (四)家庭经济水平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学习投入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六)创新育人实验设备条件有待提高
    (七)创新育人的整体环境有待改善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创新素养
    (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三)完善创新环境
    (四)搭建综合创新平台

(8)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创新创教育但就业能力提升实效性不强
        1. 创新意识与就业意识不足
        2. 知识和能力结构单一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系统耦合性不高
    (三)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联动性不足
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动力模式,提升培育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培育针对性
        1. 创新理论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体验化、互动化
        2.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
        3. 创新教学空间设计,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培育系统性
        1. 决策与组织系统
        2. 执行系统
        3. 监督系统
        4. 评价系统
    (四)创新理念体系,提升培育联动性
四、结语

(9)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对策——评《信息素养教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完善,内容全面
二、重点明确,构思新颖
三、聚焦实践,适应未来

(10)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操作性定义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资料收集
        5 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6 伦理原则
        7 质量控制
    结果
        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2 访谈结果
    讨论
        1 关于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访谈的意义
        2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第二部分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收集
        4 统计学分析
        5 伦理原则
        6 质量控制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
        3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现状
        2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 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创新创业系统认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郑湛,万小倩.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1(06)
  • [2]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J]. 许涛.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06)
  • [3]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评《创新创业教育》[J]. 杨菊杰. 热带作物学报, 2021(12)
  • [4]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刍议[J]. 刘磊,顾新春,陆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6)
  • [5]能力提升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杜磊,李猛. 大学, 2021(42)
  • [6]综改试验中本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 裴秀芳,赵飞虎,李鑫洁.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3)
  • [7]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技能指导》[J]. 马林刚. 中国高校科技, 2021(09)
  • [8]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赜[J]. 徐本川,刘周,蒋玲玲.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1(17)
  • [9]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对策——评《信息素养教育论》[J]. 王龙华. 热带作物学报, 2021(08)
  • [10]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D]. 韩丽.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